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730

  “买卖城大捷!我部利用空袭之机,成功反攻俄军,俄军溃败,反攻追击中,我部俘虏俄军八百九十六人,在买卖城一战共击毙击伤俄军三千余人,现我部已进占俄境海关大楼,距恰克图百米之距……三升电请进一步指示。”从面带着喜色蔡锷手中接过电报之后,看着电报上的内容,司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从俄军入侵买卖城以来,整整两天一夜司马几未合眼,一直在作战室休息室中焦急地等待着来自前线的任何消息。
  “松坡!看到了吗?买卖城大捷!”司马挥舞着手中电报激动无法自抑的大声说道,司马怎么可能会不激动,两年了,自己努力了两年,现在终于有了结果,历史终于在这完全偏离了他的轨迹,西北击退了俄国的入侵,这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
  “松坡,只要咱们打败俄国人,咱们就能像小鬼子一样,被视为强国之一,那些洋鬼子就必须要正视咱们,他娘的咱们就有资本和那些洋鬼子叫板,到时候那些不平等条约咱们就能废了他,还有那些租界,咱们也能收回来!像小鬼子一样,成为世界强国,到时……”拿着手中电报司马激动的在休息室中来回走动着,同时激动无法自抑的像是在指挥着乐队一般在胸前上下挥舞着双臂,一边大声发泄着压抑在心中的想法。
  强国地位,在这个时代司马感受最多的就是强国地位,而司马最大的梦想就是让中国取得强国地位。而现在当买卖城捷电传来的时候,司马似乎看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强国地位在向自己招手了。
  “司马,买卖城大捷实是可喜可贺,现在并不我们庆祝的时候,第七旅已经追击至俄境,并占领俄境部分区域,兵逼恰克图。俄国政府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咱们现在必须要做好和俄国打全面战争的心理准备!我们现在是要用一个西北的力量,去对抗整个俄罗斯,用六百万人口去和一个拥有近一万万九千万人口的老牌帝国对抗,这场战争只是刚刚开始!咱们还要和俄国人接着打下去!”
  看着司马兴奋的模样,蔡锷尽管在收到电报后同样是惊喜万分,但是蔡锷此时并不能像司马这般高兴,毕竟现在战争只是开始,买卖城一役只不过是一场小胜罢了,现在随着第七旅顺利反攻,这场战争已经不可能停下来,至少在一方承认失败之前。
  “打!那就大打!一直打到俄国人投降,打到俄国人接受咱们的条件。西北的人口只有六百万!但是全中国有四万万人口。西北公司在全中国三百多个城市设有招工点,我们可以把这些招工点变成招兵点,西北军每个月十三元的军饷,比北方军高出一倍,北方军和各地军阀能用六块钱的军饷招募近两百多万军队,咱们就能招募到更多的军队和工人。立即全面扩大军工企业!钱不够没问题,我个人这两年在美国股市上圈了不少钱,这些钱都拿出来作军费!这一仗就是当了我的裤子,也要打到让老毛子服气!打到洋鬼子们承认咱们。1840年以来,咱们在战场上失去的东西,都必须要在战场上夺回来!”听到蔡锷的话后,司马克制住心中激动的情绪大声喊道。
  如果说之前更多是对未来担心的话,现在的司马心中充斥的是对于胜利的渴望。西北军的杂牌第七旅可以退俄国人,那西北军精锐呢?哪怕就是第七旅不过是拾了个便宜,也足够了!打,大打!打到俄国人承认失败,成了司马唯一的想法,只要打败了俄国人,就可以得到列强们的承认,得到梦寐以求的强国地位。
  在这个时候强国地位、列强们的尊重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司马的想象,有了战场上的胜利,那些列强们才会和你好好说话,尊重你、正视你,你的意见才能被接受,这一仗只能赢不能败!
  “总指挥,这次反攻成功,不如说是航空队的突然轰炸,使得俄军几临崩溃,第七旅的反攻更是加快了崩溃的步伐,拾了一个便宜,如果俄军一旦回过神来,筋疲力尽、损失严重的第七旅别说能不能占住恰克图前沿不说,就是能不能守住买卖城都能问题。如果要保持现在的优势,现在航空队必须要对恰克图实施轰炸,不间断的轰炸,不需要三个联队,哪怕只是一个联队、一个联队的不间断轰炸也行,只需要迫使俄军转入全面防御,以防止其对攻入俄境立足未稳的第七旅发起反击。在阿尔泰旅未到达之前,第七旅并不是我们可以依持的!”
  在作战室参谋们正在庆祝着胜利的时候,身为参谋部参谋的顾建泉看着沙盘上的恰克图,立即向蔡总指挥提议道。顾建泉毫不留情指出了现在前线的现实,这场大捷与其说是大捷,倒不如说是一意完全出乎意料的巧合罢了。
  “鸣泽,还有什么什么底子,就一次全露出来吧!不在藏在肚子里了!”听到顾建泉的话后,蔡锷看着这位当战争一爆发后,就从京城陆军部参谋本部,把一身北方军上校军装扔在参谋部办公室中,跑到西北助战的前陆军部参谋本部高参说道。
  对于顾建泉虽然他并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和北方军不少将领一样的参议出身,如果不是因为性格有些怪癖,恐怕也不会十多年来,一直只是一个上校参谋,被那些将领互相推荐着,但是这些将领在利用着他为自己参谋军务、政务时,却没有几个能接受他性格上的怪僻。蔡锷对他并不陌生,可以说很熟悉,在京城时也多次打过交道,也正因为对他的了解,他一到西北后,蔡锷立即将他安排进了参谋部,性格上的怪僻,并不妨碍他是一个好参谋。
  “主任、总指挥、参谋长,西北军主力未来除在下贝加尔与俄国作战之外!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在另一个战场上给俄国人致命的一击!只要咱们从这里给出击开辟第二战场,占领这一地区,就能够给俄军致命的一击,在下贝加尔的俄军必败!”顾建泉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开口说道。
  早在欧战爆发的时候,国内在讨论着是否参战的时候,身为参谋本部高级参谋的顾建泉就开始拟定着各种作战计划,而这些作战计划的根本是建立在中国与德国结盟,参加同盟国的前提下。
  作为亲德派顾建泉从不掩饰对德的好感,更重要的一点是,在顾建泉看来,与那些协约国列强为谋,无疑是与虎谋皮。正因为如此顾建泉才会利用参谋本部的资源,私下制定对俄、对日作战的计划,虽然有些自不量力,但是在顾建泉看来至少是有备无患,现在那份作战计划中的一部分,至少可以派上的用场。
  “在这开辟第二战场!”看着顾建泉指着的地区,司马和蔡锷不禁一愣,而王公亮更是被惊呆了。
  “鸣泽!你的意思是后勤!”沉思了数秒后,蔡锷立即明白了顾建泉的意思,后勤!顾建泉开辟第二战场的目的是打掉俄军的后勤,失去了后勤补给的俄军,只能选择投降。
  “可是我军的后勤呢?如果我们要开辟第二战场,至少需要投入十个师以上的兵力。先不考虑这些部队如何过去的问题,这些部队的后勤如何保障,和在蒙北下贝加尔一样,后勤问题,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惊讶于顾建泉的手笔之大,王公亮仔细查看了一下地图,尽管地图上标示着铁路,但看着几种颜色的铁路线,王公亮知道西北根本不可能利用铁路交通,把部队和物资运到前线,十个师在前线作战,每天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就高达数百吨,开辟第二战场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后勤。
  “王参谋长,和你说的一样,像蒙北一样问题,就像蒙北一样解决,我们利用这条河,以水运运输军队、保障后勤。如果不是后勤处汪处长和后勤处同仁们神来之笔,恐怕这个计划就是纸上谈兵。张库公路从这条河附近穿过,我已经查过相关资料,这条河两岸为半荒漠低山围绕,河谷宽约35公里,河宽65~80米,洪水期水深2.2~2.7米,枯水期水深为1.1~1.4米,通行条件优于土拉河,有了这条河在,别说是十个师,就是五十个师的后勤也可以得到充分保障。”顾建泉指着地图另一端的一条河流,一边指着顺着河流走向介绍着。
  顾建泉很少夸人,这一次非常难得的把西北军后勤处处长汪庆辰和后勤处的参谋们夸了一遍,如果不是他们,顾建泉根本想不到在蒙古高原这种北地,还可以像江南一样利用水运,保障后勤。
  “鸣泽,这个计划是你提出来的,就由你来做,你尽管放手去准备,记住,你有两个半月时间来完善这个作战计划!”看着地图上那个熟悉的地方,司马内心久久不能平息,用右手仔细抚摸了一下那地图上的那个地区,随后开口说道。两个半月,两个半月后新部队编成后,到时自己才有多余的兵力投入到这里,开辟第二战场。
  共和六年5月4日,一条惊人的消息像春雷在空中炸响,随着收音机的无线电波、电报的电码,隆隆滚过古老的中国大地,全世界也感受到它的震颤。这一声春雷,划破了中国上空近百年来厚重的阴霾,把一丝希望之光洒向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经过两日一夜之血战,西北边防军第七旅八千将士击败万余入侵俄军,俄军在我英勇的第七旅官兵以及航空队的轰炸下,已溃不成军,溃败之俄军撤入恰克图城内,第七旅官兵现已兵围恰克图。买卖城一役英勇的第七旅官兵及航空队共歼敌近四千余,俘敌千余,实是百年来国战第一胜利。欢呼吧!同胞们!让我们在这久违的胜利之中,尽情的欢呼吧!同胞们!现在这只是开始!未来还会有无数的胜利捷电从蒙北传来,俄国政府选择了用战争回答我们的外交交涉,那么现在我们将用枪炮来告诉那些自大的俄国人。他们选择了开始,结束绝对不再由他们做主。”
  当从收音机中听到买卖城大捷的消息后,瞬间举国上下关注着这场战争的国人们,一扫压抑了数十年的沉闷,人人欣喜若狂,举国上下也跃入一片欢呼沸腾之中。这一时,中国人心中那种消极颓丧、恐惧庚子之祸重演的悲观气氛一扫而光,一口压抑已久的恶气长长的吐了出来。
  当消息得到确认,买卖城大捷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和全国各地一样京城内外跃入一片沸沸扬扬的狂欢之中。自1900年庚子年后,这座古老的城市再也没有像今天这么狂欢,但今天不同了,“中国军队痛歼俄国鬼子”的消息像插上了翅膀迅即传偏京城内外大街小巷之中。
  “号外!买卖城大捷!西北军歼敌近五千!俘敌千余!”
  “号外!看第七旅痛歼俄国鬼子!”
  京城各处都可以看到各大报纸派出的运着加印号外的卡车,当卡车上铺天盖战捷号外撒向街头时,一颗颗激动的心达到了沸腾的顶点。站在卡车上到处撒散着号外大声在街头巷尾吆喝着,街上行人紧追着汽车,抢看着号外,识字也好,不识字也罢,仅只是看着这红色的祝捷号外上头,几个黑黑的大字“买卖城大捷”的字样,就足够了。
  大街上到处是兴奋的无法自抑的国人,当国人们看到街头的洋鬼子的时候,原本微弯的脊梁也挺了起来,怎么着!爷们国家的军队,在前头打败了老毛子了!
  京城各个学校的年轻人再也呆不住了,奔出学校和家中,去抢购各个报社近乎相同,但在他们看来却极不相同的战情号外,与同样兴奋不已,但却是素不相识的路边行人,欢呼拥抱,享受这难得的欢畅、喜悦。
  年轻人们一边高喊着口号,一边激动的擦拭无法自抑的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那些年长者们,则以东方人特有的含蓄、深沉,闭门在家中书房之中,细细的咀嚼字里行间的甜蜜和喜悦,任由痛快、激动的泪水满面横流,滴滴答答浸透手中的报纸。家里有地图的,则用手抚摸着位于极北的买卖城,似乎是想记住这个激动的地方的位置。
  这些年长者们,自打从记事起,就没听说过中国军队打败洋鬼子的事情,一次次对外战败、割地赔款,麻痹着这些年长者的神经,此时即便只是一场远在千里之外的胜利,也足够他们流下这激动、兴奋,而不是过去那种屈辱的泪水。即便是不知世事的孩子们,也被大人们颠喜若狂的情绪所感染,随着大人们注入大街上人头攒动的欢快洪流中。
  当在长安街汇集的激动的国人们呼喊着口号,经过位于东长安街南侧的使馆区的时候,激动的国人们看着使馆区那些外国兵,兴奋地挥舞着手臂,看着那些持枪警戒的外国兵,激动的国人们再次感受到了一种屈辱,外国人的军队在自己首都驻守着,人们心中漫延着一种总有一天要把这些帝国主义列强赶出去的情绪!
  而在英国公使馆内,朱尔典看着长安街上这些激动的中国人,看着手中中国报纸的号外,尽管消息还没得到确认,但是朱尔典仍然相信号外上报道的是事实,在买卖城,俄军惨败,溃败的俄军已经收缩回了恰克图,中国军队已经攻入了俄国国境,战争完全偏离了朱尔典的意料,就像他爆发时一样。
  在俄国人控制的哈尔滨、在长春、奉天、天津、济南、上海、广州、成都、昆明、甚至于在迪化,在中国每一个城市街头上兴奋的人们,眉飞色舞、激动的喊着、笑着、吼叫着,以种种方式来庆祝这场在那个从未听过名字的地方爆发这场战斗的胜利,久违的胜利,彻底迷醉了四万万国人。
  入夜后,在中国、在南洋华人聚集的城市中的街道上,到处是激动的国人们提灯挚火,把城市燃得通明。各个城市的街头都是一片人声鼎沸,火龙翻飞的模样,人们用提灯游行的方式庆祝着这场买卖城大捷。在中国每一个城市、市镇上的锣鼓声在夜间响彻着。街头上的火把、灯笼犹如群星闪烁天际一般把街道变成了银河,呼啦啦的喊叫声、震天动地的锣鼓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使整个中国像一口沸腾的大锅一般,此时,国人们的心醉了!
  买卖城这个过去极不起眼的北地商城,一夜间竟成了国人心中的圣殿,散发着民族复兴的希望之光,心灵已经被近百年屈辱给弄的趋于麻木的国人们,似乎也在这一夜惊醒了。堂堂5000年的大中华,一定能击败俄国老毛子,华夏民族复兴在此一战!而在昨天,大多数人们还是担忧着庚子之祸的重演。
  ……
  彼得格勒火车站,在这座于1847年建成的火车站外,彼得格勒至莫斯科铁路监督工程大臣保罗·梅尼的塑像,和70年前一样耸立在彼得格勒站外,保罗·梅尼仍然在这里看着他的国家,虽然统治着俄罗斯的罗曼诺夫家族,早在数月前就已经宣布退位。
  当月初提着行车,跟在身后的卡特琳娜怀抱着几月大的娜塔丽来到火车站的时候,按照事先的约定,直从一侧进入封闭式货运站台,刚一进入站台,月初就看到了在站台上等待着上车的华人,他们大多数都是和月初一样的年轻人,最后一批撤离彼得格勒的华人,大都是自卫队队员,他们几乎并没有带什么行李,每个人不过只带着一个小箱子而已。
  “月初。快点!这是你媳妇可是!快到我这!快点上车吧!这里头还有些空。”月初工作的那家面包店里的掌柜在闷罐车门前,看到已经走到站台月初一家的时候,于是便挥舞着手臂,大声地喊着,示意其上自己的这节车厢。
  “掌柜的,这是俺媳妇,您见过!莎丽,这是我们掌柜的!”进入闷罐车后看着已经拥挤的车厢,月初站在掌柜的面前说道,然后便为莎丽娘俩找个了可以坐下的位,就坐了下去,虽然是闷罐车,但是车厢里地板上铺设着厚实的等秸秆,上面铺着一层布,坐上去很软、很舒服。
  “冷峰,这里就拜托给你了!记住,一定要确保华工安全撤离前线,撤到上级交待的地区!还有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如果……”看着面色淡然的冷峰,赵永强抱拳说道。
  随着这一列火车驶离彼得格勒,整个彼得格勒,除了驻俄大使馆的华人之外,恐怕整个彼得格勒只剩下冷峰等数十位华人了,赵永强明白冷峰在这个时候留在这里所担负的风险,但是调查部必须要有人留下来。
  “赵会长,你放心吧!现在彼得格勒的俄国人自已都顾不来了,他们没功夫对付华工,临时政府虽然没有同意华工撤离,可是现在前线的逃兵他们都无法顾及,各条铁路线也早已经舒通了,现在前线的那几万华工,已经开始按计划分批撤走。赵会长,你们受点委屈,为了确定安全所以才弄了这列货车。不过火车上的车长到机工,都是已经被咱们买通了,后天你们就能到达码头上船,离开这里。”冷峰向赵会长解释着。
  之所以选择让这三千多人坐货车离开这里,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这近两千公里的行程,虽然牵引车头用的是美国制造的密卡杜2型大功率牵引机车,但是带着60节货车厢,最快也需50个小时之后,才能到阿斯特拉罕,在这路上会发生什么,谁也不敢保证。用这辆挂名运送军用物资的货车,至少在一路上不需要停靠站,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离开这个国家,到达目的地。
  “冷峰,看你说的,总之,你在这里多注意安全,部里吩咐过,如果事不可为,就立即撤回,千万不要做无畏的牺牲,还有那件主任吩咐下来的任务,如果……算了,反正多注意安全就是了,总之……西北见!”赵永强握着冷峰的手,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诚恳地说道。
  “冷先生,火车要出站了!”穿着一身铁路公司制服的捷里年科夫从火车上跳下来后,便走到冷峰面前恭敬地说道,捷里年科夫之所以对冷峰如此恭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钱,现在俄国越发混乱,带着家人离开俄国,就是捷里年科夫的梦想,而带着家人出国生活需要大量的金钱,而自己和这位出手大方的冷经理合作,则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谢谢你的帮忙,这是咱们商定头款,一万英镑,等他们安全到达后,你和你家人的护照,我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等你回来后会和尾数一齐给你!”从身后随员手中接过一个厚实的牛皮纸袋后,冷峰便把牛皮纸袋交给了捷里年科夫同时说道。
  “冷先生,你放心吧!我以我家族荣誉起誓,一定会把他们安全送到港口!”接过装着钱的牛皮纸袋,打开袋子查看了一下,捷里年科夫笑说着,有了三万英镑足够自己和家人在英国过上富豪般的生活。
  “嘟……”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牵引着六十节乘坐着三千余名彼得格勒最后一批撤出华人的列车缓缓驶离了站台,站在站台上的冷峰静静地看着火车的离去,在目视着火车离去后,冷峰转身离开车站,自己的战场在这里,在这座城市之中。
  “月初,我们这是去到什么地方?”在火车驶离了车站后,依在月初怀中的卡特琳娜,轻声问抱着自己的丈夫。
  “我们先去阿斯特拉罕,然后从那里上船去突厥斯坦!”
第29章
撤离
  “嘟……”在莫洛捷奇诺城外那个因为战争而扩大数倍的火车站内,虽然已经是夜间十点多车站已经完全被夜色笼罩,但是停在车站内多列机车不时拉响汽笛,车站内是一片繁忙的景色,随处可见那些搬运工在装卸着成箱的物资,最近几天运往前线的物资突然增多了,每天都有十余列火车驶入车站之中,卸载着各种各样的物资。
  那些穿着没有军衔灰军装的搬运工们大都是亚洲人的模样,早在两年前车站里的装运工,大都是俄罗斯政府从中国东北、山东、河北等地招募来的华工,两年来车站内近千名装运工,一直在保障着前线物资供应,承担着繁重军用物资卸载工作。
  今天和往日不太一样,当标注着日文、英文、法文的物资被从车厢里卸下后,这些装运工们,又拉着把一些木箱装入了火车车厢之中,往日这些火车大都是空车返回,前线除了死尸之外,有什么值得回运的物资。不过今天显然和平时不太一样,那些穿着灰色的有些破旧的俄式军装的华工们,在把货物装上火车之后,几名华工两人一组提着不小的铁皮桶,然后将其挂在车厢侧壁上,这些铁皮桶的边缘还可以看到有些水迹。显然是装着水的铁桶。
  “每节车厢里进去两个人,十分钟后把车厢门打开!”当那些货箱被装进车厢后,在站台上一个华工指挥模样的人,轻声对身边围着的工友交待道,在离站的火车头喷出白雾发动驶离车站之前,每节货运车厢都按照他的吩咐站进去了两名华工。
  在距离莫洛捷奇诺火车站东大约六、七公里铁路旁的森林带,浓密的森林遮挡了夜间本就不怎么明亮的月光和星光,寂静森林中不时可以听到有人踩动树枝或树叶时的声音。在铁路两侧森林之中,可以隐隐看到一些走动的身影!
  “小声一点!挨个传话下去,一会火车一旦停下后,一个连一节车厢,大家速度快点,咱们只有五分钟时间上车,不要进错了车厢。”半蹲在铁路边森林中的陈大宁,看着那些显然有些兴奋的工友们,便轻声对身边传令兵说道,很快陈大宁的命令就人传人的向周围传了下去。看着在月光下反射着金属光泽的铁轨,陈大宁不时的朝西北方向望去,那里是自己生活了一个月的186号华工营。
  三个小时前,近两个月来从前线数十个华工营中,聚集到位于森林中的186号华工营的八千多名华工中,最后一批撤离这里的三千多名兄弟,在步行四个多小时后,已经全部撤到这里,隐藏于铁路边的森林之中,等待登上那列向东开去的火车。现在中国在和俄国打仗,按照旅俄华人互助会的要求,前线所有的华工都必须要撤离俄罗斯。至于撤到什么地方,除了互助会派来的王师长,还有那些长官们没有人知道会撤到什么地方,是回国?还是?没有人知道。
  “咔、咔、咔……”这时远处传来了火车声音,半蹲在林间的陈大宁连忙站了起来,同时扶了扶挂在腰间毛瑟手枪的木盒,这是种十发装的毛瑟手枪是用钱从那些哥萨克手中买到的,只有华工营中的连长、排长才能配到,至于普通士兵则是混杂使用着奥匈帝国的曼丽夏、德国的毛瑟、俄国莫辛纳干、小日本的金钩步枪或三八式,还好通常一个营使用同一种步枪,像陈大宁连中一百六十多名华工大都是使用日本的金钩式步枪和三八式。
  “快……快上车!”当喷着白雾的火车缓缓停在森林间铁路上的时候,此时货车车厢的铁门已经被拉开了,站在车厢里的两名华工立即从车上放下两块两米多长的木板,直伸到车外接着地面,然后大声地喊道。
  “快……快!”一见火车停稳,陈大宁立即按照计划时的那样,冲出森林站在车厢边大声地喊着,而此时六十多节货车车厢边都站着一两名华工营中的连排军官大声示意自己连里的华工赶紧上车,原本寂静的森林之中立即沸腾了起来,被分成五十个连队的华工们立即按照命令快速冲出森森,踩着伸出车厢的跳板登上火车,五分钟之后,随着车厢铁门的拉起,火车再次启动了起来。
  “咣当……咣当……!咣、当当……!”突然间一声汽笛响了,停下的火车再次启动了起来,货车车厢间的挂钩之间碰撞声,被巨大的差不多密封的车厢放大、共鸣,在拥挤的车厢中,陈大宁看着空空的四壁上有几个通气用的窗口,左右各有一扇沉重的推拉大门,和自己当初从山东老家离开时坐的火车一样,只不过那时是冬天,而此时拥挤的车厢中,靠坐在一起的华工都怀抱着武器,彼此开着玩笑,显然大家心情都很不错。
  “按照互助会的要求,我们师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将会在四天后,按计划到达阿斯特拉罕,那里有一条属于互助会的船,我们将从那里乘船去突厥斯坦,到阿克套港。”在咣当作响的车厢中,借着木箱上煤油灯的橘色光线,王桂山指着地图说道,王桂山不知道互助会如何安排的这一切,但是基于对调查部的相信,王桂山相信如果不是做好一切准备,也不会通知自己带着这最后一批三千多号兄弟,乘火车离开俄国前线。
  ……
  “主任,186、153营区的华工已经撤离了,自从接到撤离命令后,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前线集中到二十七个森林营区的四万华工在这两天,分成九个批次搭乘事先约定的那二十七列火车离开了前线,除了前线那几个火车站里的六千多名华工之外,所有华工基本已经完成撤回,在阿斯特拉罕、马哈奇卡拉、巴库以及马哈奇卡拉到巴库之间的十三个小港口,我们买下的那十几条货船,已经到达预定港口卸载货物,这些船足够把他们送到突厥斯坦。”在西北战指挥中心作战室内,石磊拿着从俄罗斯传来的电报汇报道。
  石磊言语间带着些许得意,毕竟从俄国把这四万人弄出来,虽说不是悄无声息,但是仅在这个特殊时期,弄出这些人,本身就是一个不小和挑战,至少从目前来看,一切都非常之顺利。
  “四石,这件事,你们调查部记一个大功。他们到达到突厥斯坦后,即按计划,补充进自由军团,一切都由你来安排,记住至少在最后一批华工上船之前,都必须不惜代价保证他们的安全。前些时候从特费处划到俄罗斯的那一百万英镑,如果不够的话还可以再划过去一些,记住安全第一。”得知旅俄前线的华工基本已经上车离开后,司马便开口说道,虽然早在调查部开始突厥斯坦计划的时候,那些被互助会掌握的华工,按照司马的计划就是撤到中亚,补充进自由军团之中,以支援自由军团在中亚的作战。
  但是按照当时的计划,这一切是在俄国暴发那场革命,全国陷入一团混乱之后,而不是现在,突如其来的战争打乱了司马的阵脚,只能被迫提前启动撤离计划,虽然撤离有些仓促,但是还好至少在目前看来,还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但是在他们上船离开俄罗斯之前,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安全。
  “主任,请您放心,这些列车都是持有俄罗斯临时政府陆军部运送军用物资特别通行证,到达目的地之前路上除了加水、加煤之外中间不停车,俄国现在混乱的局势和这特别通行证,就是我们最大的保障,这一次调查部绝对不会有任何失误。”石磊面色冷然地说道。
  石磊知道自从两天前俄军突如其来的攻击,以至于在边防军中出现了怀疑调查部能力的论调,边防军司令部甚至于开始酝酿着自建军事情报机构,虽然调查部无法阻止边防军司令部建立边防军情报局的打算,但是石磊知道现在调查部必须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现在撤离俄国前线的近五万名华工,就是调查部证明自己的最好选择,只要能够成功将他们撤离俄国,撤到被自由军团控制的突厥斯坦,那么调查部的价值自然就会显现出来,即便是到时边防军情报局成立了,他们也无法动摇调查部的地位。
  “另外,根据从彼得格勒情报站传来的情报,俄临时政府经过数小时讨论,已经作出增援恰克图的决定,上乌金斯克守备部队所剩约一团俄军,已经按命令乘船增援恰克图残余俄军。另外临时政府还决定从海参崴抽调一个海军陆战队旅、一个要塞防御炮兵团以及中东铁路护路队第三旅增援恰克图俄军。这些军队估计会在四天内到达上乌金斯克,待从彼得格勒赶来的彼克留拉得夫中将到达后,这些部队将由彼克留拉得夫中将指挥,增援恰克图谢德洛夫,届时恰克图俄军兵力将增至三万。”
  石磊知道调查部除了用这次撤离行动证明自己能力之外,在这个战争时期,调查部如果想证明自己的价值,还必须提供大量的军事情报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以此证明和正在酝酿中边防军情报局相比,调查部才是西北最好的情报机构,现在是,未来即便是边防军情报局成立后,也同样是如此。
  “三万!一个海军陆战队旅、一个要塞防御炮兵团以及中东铁路护路队第三旅增援恰克图!四天!”看着手中的情报,司马皱着眉看着情报中提到的部队,还有这位彼克留拉得夫中将的资料。按照情报上提及,彼克留拉得夫中将曾经参加过庚子侵华战争、日俄战争当然也曾在参加过东线的多次战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