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730

  这些钢铁和铸铁炮弹在带着种种不同的呼啸声,落到俄军阵地之中,爆炸扬起了浓密的烟尘和焰火,落入战壕中的炮弹还抛起了俄军的碎肢,以数倍音速飞射的钢铁破片在俄军阵地上飞行着,此时俄军用铁丝网和堑壕、土木掩体构成的死亡阵地已经完全变了个模样。
  伴着这些多种多样诡异的破空声,克斯格鄂塞这个面积不到四平方公里,由四座几为一体小土岛构成的要塞,被腾起的一片片爆炸的火光和烟雾所笼罩着,而落入河道中炮弹炸起一道道白色水柱,弹片把水面打得好像沸腾起来,此时的克斯格鄂塞像是位于火山口一般,在密集炮击中喷发了,克斯格鄂塞在炮火中颤抖着。
  “装弹!”重迫炮排装备了两门在恰克图缴获俄军的9.45英寸重型迫击炮,在发射出炮弹之后,随着重迫炮排排长的命令,重迫炮排的士兵们立即将9.45英寸重迫击炮炮身摇平至20度,同时一名重迫炮排战士把一包发射药包填进了迫击炮中,发射药包分成两种规格,一种是八百克药包加引发弹加十五克F3火药,可以把重炮弹发射到750~1400米外。
  而另一种一千二百五十克药包加十五克F3炎药,射程为1100米至2200米,而另外四名重迫击炮兵则用钢质弹钳,钳住放置在后方长达一米重量高达83公斤的炮弹,然后四人用弹钳奋力抬着重炮弹到炮口,在另一名士兵协助下将炮弹装入了炮管,随即后方炮手立即将炮身摇转复位再次瞄准。
  而一直蹲在炮尾的击发手,立即为旋在炮尾的李氏步枪上膛,这支被去掉枪管和枪托旋入炮尾的李氏步枪作用是点火器,用空包弹引发炮膛内15克F3黑火药,以引燃发射药包将83公斤重的炮弹发射出去。
  “目标俄军前沿铁丝网障碍区!放!”重新装填炮弹费时近一分钟,随着重型迫击炮兵大声高吼着:“准备完毕!”
  重迫炮排排长一手拿着电话,在接到命令后立即下达了发射命令,击发手在得到命令后立即拉动了系扣在李氏步枪扳机上的拉索。
  “咚!咚!”两门以85度射角直耸的9.4英寸重型迫击炮,几乎同时发出一声爆声,伴着炮口产生的焰火和雾烟,83公斤重的炮弹冲着目标直飞而去,带着尖锐的破空声。
  “轰!轰!”两发重榴弹几乎同时命中俄军前沿铁丝障碍区,83公斤重的9.45英寸炮弹内装填着43公斤炸药,剧烈爆炸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和钢铁破片,瞬间将百米范围的铁丝网撕扯成为一堆破烂。
  “等到这场战斗结束之后,可以建议生产这种英制9.45英寸重迫击炮,这种重迫击炮威力比师里用的152榴弹炮威力还要大好几数倍。”伴着两声如惊雷般巨响,撕破了天空的爆声,望着俄军铁丝网障碍区出现的两团巨大烟腾,高建怀开口对身边参谋长说道。尽管这两门重迫击炮至今不过只打了四发炮弹,但是头两发即将俄军克斯格鄂塞内的克里姆林炸飞,而现在更是摧毁了俄军前沿部分铁丝网,即便是相隔一公里,高建怀仍然可以感觉到那重迫击炮弹爆炸时的轰鸣声。
  在攻下恰克图后,清点缴获俄军物资时,这两门口径巨大的9.45英寸英制重迫击炮被高建怀留了下来,83公斤重的炮弹,给了高建怀足够扣留这两门甚至于都未来得及组装的重迫击炮和那几百枚炮弹。采用薄壳弹体9.45英寸炮弹装药量达43公斤,在爆炸时产生的威力是惊人的,当9.45英寸迫击炮在延伸射击时,其中一枚炮弹也许是落入了俄军战壕之中,剧烈的爆炸,把俄军残肢狠狠抛向百米高的天空,甚至于抛到了河岸对面的柯布多团前进阵地中。
  “嗵、嗵、嗵……”在克斯格鄂塞密集炮击的同时,三辆车体四周用铁丝捆绑大量沙袋的推土机带着柴油机特有的轰鸣声向着河岸处驶去,三台推土机在河岸处落下推土的铁铲,伴着推土机的轰鸣声,从地面剥离的土壤被推入了克斯格鄂塞前方那条宽度不足五米的狭窄河道之中。这三台推土机是马骆雨从恰克图码头工兵六团借来的,虽说工兵六团邢柯团长最终并没有答应借推土机给马骆雨,但是最后知道了推土机用途后,还是如马骆雨之愿把这三台推土机借给了他,用于填平阻碍阿尔泰旅进攻的这条窄河。
  “照现在这个速度,十多分钟后推土机就能在这条不到一米深的河中堆出三条通道,通知机械化营做好准备,还有祝镇军,如果不是他想到用推土机把这条小沟填平,咱们恐怕真的只能用命去镇了,让他的科布多团可以准备好刺刀和手榴弹了。”从指挥所内看着河道边的三台推土机把大量土壤从地面剥离推到了河道中,河道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窄,高建怀面带着笑容命令道,只要阿尔泰旅战车连那九辆战车和突击步兵能压上去,俄军海军陆战队第二旅在克斯格鄂塞构建的防御体系,就变得像张纸一般的薄弱。
  不过最值得庆幸的是,这条小河道最深位置也不过只有一米而已,否则即便是自己有几台推土机,也不会这么容易就能填出三条可供战车和士兵通过的通道,现在这条通道一弄出来,攻下克斯格鄂塞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
  “这……这怎么可能!”透过硝烟弥漫的阵地,望着那几台绑扎大量沙袋的怪物,在掩体中柯列斯基面色煞白的喃喃道,先前中国军队对土木工事进行直射炮击,已经让柯列斯基经历如噩梦一般的数分钟,那些原本看起来坚固的土木掩体,在中国军人直射中一个个被炸上天空,掩体内被炸飞士兵们的残肢和机枪零件、残破的步枪,狠狠抽打着柯列斯基的心灵。
  柯列斯基不明白为什么可以阻止日本人、德国人的工事现在竟然像是玩具一般被中国人轻易瓦解。而现在看着那三台怪物一般的机器把大量土壤推入河道中,看着那些怪物,柯列斯基不怀疑被自己视为死亡陷阱的铁丝网障碍体系,恐怕也会被这三台怪模怪样的机械推散。
  “他娘的,这些老毛子!我推你娘的!”驾驶着推土机的驾驶员听着子弹击中推铲时发生出的金属撞击声音,还有子弹击中沙袋时的声响,一边大骂着,一边继续操纵推土机铲土填平这条窄河,在填平窄河之后,看着俄军构建的铁丝网障碍,于是便一踩油门,操着推土机钢铲,将原本在炮火中轰散的铁丝网撕碎。
  当河道被填平的时候,柯列斯基看到了原本充满弹性的屋顶形铁丝网被它推倒了,射向他的子弹要么被那钢铁推板弹飞,要么被沙袋挡住,完全不能阻止他继续堆散那些已经被炸散铁丝网。海军陆战二旅那几门为了躲避轰炸而被安置在掩体中的野战炮,也早在中国军队先前的炮击中,和机枪掩体一起被653.7高地上中国军队的野炮直射击毁,甚至于都没来得及开炮还击,就已经被击毁,现在早已经变成了一堆破烂。
  “呜……”听着空中诡异的炮弹破空声中,那特殊的有些笨拙的破空声,柯列斯基知道这是英制9.45英寸飞猪炮炮弹飞行时带出如猪呜一般破空声,对于飞猪炮柯列斯基并不陌生,毕竟在海参崴要塞时,柯列斯基曾亲眼目睹过他的风采,尽管它的声音很难听,但是对于它惊人的威力,柯列斯基却非常清楚,从先前那座百年历史的克里姆林被彻底摧毁,到被摧毁的铁丝网,再到炸飞的战壕,飞猪炮用它的猪鸣蹂躏着克斯格鄂塞。
第39章

  在距离柯布多步兵团后方数十米外的树林之中,机械化营的九辆六式战车已经进驻到了这个树林之中,在战车周围是正在检查战车的官兵,而机械化营营长于德远,则用望远镜观察着硝烟弥漫的克斯格鄂塞,感受着如雷鸣般的炮击,这种密集的炮击所带来的震撼,绝对不是在训练场上所能感受的。
  此时于德远带着兴奋的眼神看着硝烟中的克斯格鄂塞,这将是西北军六式战车第一次出击,甚至于是亚洲第一次战车进攻。六式战车是西北特种机械厂利用进口的拖拉机零件,组装、制造的新型战车,在西北军中除了教导师下设有一个战车旅两个战车团之外,也就是只有唐努乌梁海师配有一个师属战车营,下设两旅的机械化营各编有一个九车制的战车连,用于加强唐努乌梁海师的突击能力。
  “注意仔细检查战车!那辆车要是一会掉链子了,到时那辆车的兄弟请咱们全营喝酒!”看着正在检修着战车的战车兵,于德远大声喝着,在接下来战斗中,战车将起到最为重要的突击作用,可容不得出现一点儿问题。虽说在于德远看来自己这个机械化营里的这几辆战车,能从西北一路开到这地方,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这一路上于德远经历了这些看似坚固异常的战车,在路上不时发着它各种各样的脾气,不断的抛锚、掉链子、发动机故障等等。
  就是在战车连战车兵眼中,这次能够成功抵达这里,不论是否在作战时掉链子,单是能到这地方都如同奇迹一般,西北军战车部队从未进行远达近两千公里长途行军,战车部队在行军途中可是上了十数次野战抢修课、排障课,光是各种零件都换了不少,能开到这没散架都已不错了。
  “营长,咱们这六式战车在行驶了一千八百多公里后,现在仍然能动起来,都已经超出了咱们想象了,前天特机厂工程师不是让我们写一份报告嘛!按他们的说法,他们都没想到咱们战车能跑这么远,没全毁在路上都超出了他们的估计,更何况现在咱们还能接着上战场!营长,你不是不知道这几辆钢爷的脾气,你这不是明摆着敲诈我们战车连嘛!”
  正在维护着战车的战车连连长听到营长话后,拍着满手油污大声叫嚷着,虽说这战车看起来坚固,可是实际上还没有那些拖拉机、推土机耐用,虽然不少零件都和他们通用,这一路上为了伺候这九辆时不时发点脾气的钢爷,战车连的兄弟基本上都掉了好几斤肉,才算把这帮钢爷一路开到这地方。
  在树林中这九辆已经发动的战车后方,三百多名手持冲锋枪的突击连官兵们,则在检查着各自的武器,为即将到来的进攻做着最后的准备。在机械化营中,除了战车连之外,还有两个突击步兵连,全部装备着冲锋枪配以少量狙击步枪和轻机枪的突击连的火力,至少相当于两个步兵营,突击步兵连主要用于配合战车进攻作战以实施坦克突破,突击连保护突击战车同时扫除敌军步兵,维系突破口,尾随部队进一步扩大战果。
  “打信号弹,机械化营可以进攻了,今个就看机械化营这把尖刀的表演了!让科布多团随时做好准备,一旦机械化营撕开突破口,立即发起总攻!”望着已经用推土机在那条狭窄河道上填出一条两米多宽的通道后,高建怀立即下令道,在西北军攻坚战术之中,利用战车撕开敌军防线,尤其是铁丝网障碍带,在训练场上阿尔泰旅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的演练,但是这次是战车和突击连第一次在真正战场上配合进攻,希望一切都顺利吧!
  “嗖……嗖……”随着一红两绿三枚信号弹拖着烟龙飞向天空,在树林中早已做好准备的机械化营在看到空中信号弹后,立即操纵着坦克冲出了树林,而突击连手持冲锋枪、狙击步枪和轻机枪的步兵,则紧随其后跟进。
  “坦……坦克!”透过硝烟一名置身于战壕之中的俄军军官看着远处多辆墨绿色钢铁机械缓缓驶来的时候,钢铁制成的履带、厚重的装甲、火炮,虽然和在报纸上看到的英国人的坦克有所不同,但是躲避着炮击的俄军官还是一眼认出了这种机器是什么,于是大声吼叫着,叫声中透着一丝恐慌。
  坦克!在炮击中幸存的俄军,透过硝烟望着那些发出轰鸣的机器,虽然这种钢铁怪物只有数台,但是也震惊了这些未见过世面的海军陆战旅俄军士兵。对于坦克,这些俄军士兵或多或少的听说过,在欧洲英国军队用坦克撕开了德国人坚固的防线,如果不是,反正原因很多,恐怕战争早已经结束了。
  对于坦克的了解,这些俄军官兵大都只是从报纸上专栏作家夸张的语言中和那些手绘的图片上了解到:“他喷吐着收割着生命的弹雨收割着溃散德军的生命,德国人的子弹、炮弹打在它身上的时候,总是被坦克装甲弹开,它是陆地上攻无不克,所向披靡的陆地巡洋舰,人力根本无法阻他前进的脚步。”
  而现在传说中收割着德军生命的坦克实实在在的出现在了自己面前,即将收割自己的生命。俄军士兵们惊恐地看着坦克逼近,纷纷用步枪射击着逼近的坦克,正如传说中的一样,子弹打到坦克的身上会被弹飞,只能听到子弹击中坦克装甲时叮当、叮当金属撞击的清脆响声。
  “跟紧一些,像训练时一样,俄国人的子弹打不穿战车装甲!”在缓缓前进的战车后,突击营班排长们大声吼着,战车在行进中为突击营步兵提供掩护,就好像活动的墙,突击步兵们手持着冲锋枪,跟在战车身后各排以熟练的队形向俄军阵地稳步进逼,一切就和是在训练时一样,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砰!”依在战车侧后狙击手瞄准几百米外战壕中露出脑袋,在那里慌张瞄准着坦克射击头戴着黑色水兵帽的俄军士兵就是一枪,水兵帽被子弹掀飞了,那名俄军士兵脑袋被子弹掀开了,花白脑浆溅到周围。
  “哒!哒!哒!”接近射击距离的突击连步兵们用手中冲锋枪、轻机枪,向在战壕中俄军扫射着弹雨,以密集弹雨压制他们的还击,在接近一定距离的时候,步兵们纷纷向俄军战壕扔着手榴弹,一切就像在训练场上训练一般有序。望着战车和突击营已经攻上克格斯鄂塞土地,随着战车撕开俄军用复杂铁丝网障碍构建的防线,祝镇国知道事不宜迟,于是向身边传令兵下达了命令,传令兵射出一枚绿色信号弹,接到冲锋信号的科克多团第1营在炮声中跃出战壕,各连以熟练疏开队形向俄军阵地稳步高速进逼。
  克斯格鄂塞俄军视为死亡陷阱的阵地被突破的同时,在一百多公里外的上乌金斯克,随着护路队第三旅击落了一架中国军队飞机后,处于惊恐之中的城市开始慢慢恢复了正常。尽管每天仍然有大量平民乘火车撤到远东和伊尔库茨克、甚至于乌拉尔山以西的欧洲,但是至少恐惧轰炸的市民和军队都不会像先前那般,提到从空中带来死亡的飞机就心存恐惧之意,至少现在他们看着中心广场中展览着的那架被炸毁的中国军队飞机的时候,知道这种死亡飞机是可以击落的。
  现在上乌斯金斯克士气和民心正如彼克留拉得夫中将事先计划的那般,随着那架中国飞机被击落慢慢的回复了起来,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所有人的恐惧,但是至少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慢点、慢点!别急!注意些……”在上乌金斯克城外一片开阔地带,一门普提洛夫M1902式76毫米速射炮在士官喝令下,被缓缓堆放在一个木制约一人高如同翘车一般木台上,随着火炮被推上了木台,炮手们立即用钢栓将火炮固定在了倾斜的木台上,同时用垫木拖住并固定死炮轮,以防止其侧倒,而此时速射炮炮口以60度角度直指天空。
  普提洛夫M1902式76毫米速射炮一被固定好,在后方的两炮兵立即推动着如翘车一般木台的台尾,木台轻松的随着他们的推动而转动着,在木台下连接着一个从火车站借来的大型轴承,保证了木制高射炮台可以轻松进行360度转动。
  “咚!”一发榴霰弹被装入炮膛之后,站在木制炮台上的炮手立即拉动了炮索,伴着一声炮响,普提洛夫M1902式76毫米速射炮炮身随即后仰,黄铜制成的弹壳也被自动退出,伴着炮口喷溅的火焰和烟雾,炮弹被打向了天空,而用十多厘米厚的木料制成的简易高炮台没有一丝损伤。
  “太棒了,有了这几门高射炮,我们一定可以坚守上乌金斯克!”看着千米高空中炸起一团黑灰色的烟云,拿着望远镜的炮兵军官面带着笑容说道。中国军队唯一让人恐惧的就是他们的飞机,尽管第三旅用机枪击落了中国军队的飞机,但是之后中国军队飞机高飞之后,机枪已经无法击落。为此,按照彼得克留拉得夫中将的命令,第三旅将所属八门普提洛夫M1902式76毫米速射炮全部装在了由彼得克留拉得夫将军设计的这种高射炮台上,用来攻击中国人的飞机。
  “这种简易高射炮台,在前线早在三年前和德国人之间的战争刚一爆发,就出现在了战场上,只不过在远东,我们从来未曾意识到有一天我们也会碰到外国人的飞机,而不知道有这种炮台的存在罢了!现在我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这种高射炮身上,至少在我们飞机到来之前。”在炮台旁边一位年轻炮兵少尉看着眼前木制炮架开口解释道,在远东没有任何一个军官需要考虑来自空中的威胁,至少在中国人飞机轰炸之前,没有任何一名远东俄军军官会意识到有一天他们也需要顾忌空中的轰炸。
  “哒……哒……”在战车连和突击连撕开突破口之后,柯布多步兵团一营立即按照命令,延着战车连和突击连撕开的三个突破口快速向俄军纵深突击,以求最大限度扩大战果,后方跟进的三营则紧随其后清除战壕中的残敌。随着柯布多团主力投入之后,整个克斯格鄂塞到处被清脆的枪声和刺耳的哨声笼罩着,在枪声和哨声中还可以听到夹杂着汉语或俄语的呼喊声。按照攻坚战的要求,柯布多团官兵并没有与战壕中的俄军胶着,而是按照操典的要求,远远向战壕中投掷手榴弹,待其爆炸后,再突入战壕之中顺着俄军战壕的方向扩大战果。
  “喷火器!烧死他们!”在克斯格鄂塞内部被炸毁的克里姆林中,遭遇到依托废墟进行抵抗的陆战队水兵的奋力阻击,在几次进攻都受挫后,一名手拿着冲锋枪的军官大声喊叫着。
  “突!”得到命令的喷火兵,立即从后方冲到了前方,随后突然从废墟后站了出来,冲着军官手指方向扣动扳机,伴着一声喷火器特有的突声,一道橘红色火龙直喷到五十多米外的废墟后。
  “啊!……”火龙袭击废墟后的瞬间,从废墟之中传出了痛苦的嘶喊声,随后跑出来五、六个火人,他们痛苦的大叫着、呼喊着,而此时在克斯格鄂塞中到处都可以听到同样撕心裂肺的叫喊声,在克斯格鄂塞中,除了可以闻到硝烟味外,一股浓重的汽油味、橡胶和硫磺味同样弥漫在克斯鄂塞空气之中,在这股味道之中还带着些许烤肉的香味。
  喷火兵是西北军中特有的一个兵种,按照西北军编制每个步兵营都有一个喷火班,下设三个喷火组,他们装备的是六式喷火器,这种轻型喷火器,是西北二机集团参照图纸生产,其原型是后世的74式轻型喷火器。之所以装备喷火器,就是为扫除攻坚战时躲避在工事、废墟后的敌军,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喷火器的威慑力,在近距离作战时,喷火器可以给躲在工事后的敌军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慑,尤其是那些被喷火器击中后,燃烧着尖叫着的火人,这种对于心理的威慑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将军,目前在上乌金斯克城内,中国公司、商行大约仍有20余家尚在营业,约有超过200名中国人,在这些人中既有真正的中国商人,也有隐藏其中的中国情报人员,或者为中国情报机构服务,为了上乌金斯克防御安全,我们必须要清理城内的中国商人,无论是驱逐他们,还是把他们关进监狱,我们都必须要做些什么,这些中国商人的存在,将会严重影响我们的防御安全。”在上乌金斯克市政府原本属于市长的那间办公室内,罗里琴科看着坐在那里的将军恭敬地开口说道。
  这几天在上乌金斯克,罗里琴科感慨最多的是中国商人在上乌金斯克的渗透之深,影响之大。两百多年来上乌金斯克一直作为茶叶之路上最为重要的商业城市,中国商号在这座城市中已经存在了百年,一百多年下来,这座城市在各行各业都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身影,虽然这一切随着中俄之间战争爆发,造成大量的华商和雇员逃离此地,但是仍然有一些华商留了下来,他们中自然有一些人担负着其它使命。
  “罗里少校,知道现在在哈尔滨、在长春、在天津、上海,还有库伦,即便是不包括被西北军占领的地区,仅在中国境内就有多少俄罗斯人吗?”听着罗里琴科少校要求驱逐中国商人的要求,彼克留拉得夫微笑着问眼前的年轻人,驱逐或关押中国商人很容易也很简单,但是却不得不考虑他的后果。
  “超过六万人!仅仅只是在库伦就有近两千名领事馆工作人员和护兵以及商人。现在中俄两国都没有宣战,无论是临时政府还是中国人也都不想宣战,一旦宣战双方就没有一丝退路,所以临时政府并没有任何驱逐中国商人的打算,而中国人也没有驱逐俄商和占领领事馆的打算,双方都在避免进一步激化目前的局势。即便是中国商人撤离俄罗斯,临时政府也会提供方便,这场战争至少在目前,都仅仅只是一场边境冲突,而不是中俄之间的全面战争。还有,罗里少校,你知道上乌金斯克城内有多少和中国人相貌并没有区别的布里亚特人吗?有一半都是布里亚特人,这些布里亚特人中有多少是布里亚特人?多少中国人?他们中又有多少为中国人服务,我们驱逐中国商人的动作,只会激化目前的局势,明白吗?”
  彼克留拉得夫微笑着向罗里琴科少校解释着,尽管罗里琴科是自己的参谋官,但是在大多数时候,他还是太过于年轻了,只看到战争因素而未看到这场和中国人之间的战争,实际上临时政府并不愿意进行,所以不能用战争的常态去衡量这场战争,避免激化目前的局势才是最重要的。
  “罗里少校,根据侦察兵的报告中国军队在四小时前,开始了对克格斯鄂塞的进攻,一旦中国军队已经占领了克斯格鄂塞,那么,上乌金斯克的大门,已完全向中国军队打开了,突厥斯坦第二军发来了电报,要到三天后才能够到达上乌金斯克,在此我们只能靠第三旅和海岸炮兵团!罗里,如何守住这座城市,才是我们目前优先考虑的事情,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海军陆战队第二旅,已经在克斯格鄂塞构建了相当于海岸防御的坚固工事,整个克斯格鄂塞都被铁丝网和堑壕保护着,柯列斯基旅长是一名土工专家,我相信中国人想要占领克斯格鄂塞至少需要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攻克克斯格鄂塞,到时也许战争将会在克斯格鄂塞,而不是上乌金斯克。”
  彼克留拉得夫正色向罗里琴科少校说道,上乌金斯克是否能够坚守,完全取决于突厥斯坦第二军是否能够按时到达,只要第二军能够在中国军队到达前到上乌金斯克,所有一切的根本就是时间。对于克斯格鄂塞的防御彼克留拉得夫并不担心,准确的来说是根本不需要担心,海军陆战队是俄军最为精锐的部队,士气和战术水平远高于任何一支部队,而柯列斯基本身就是一名善于土工作业防御土工专家,这正是彼克留拉得夫在喀山发电报要求第二陆战旅前置于克斯格鄂塞固守的原因。
  而克斯格鄂塞本身四周被水面环绕着,如果用大量铁丝网构成沿岸障碍带和坚固的土木工事,足以让中国人在那里流干血,那里将会死死拖住中国人的脚步。
  “将军、将军……克格斯鄂塞……沦陷了!”就这时彼克留拉得夫的办公室大门被疯狂的推开了,一名军官拿着电报惊慌失措的闯进办公室中,同时惊恐的大声说道,从四个小时前接到侦察分队从距离克斯格鄂塞十多公里外的米拉吉克用有线电报发来的电报,到现在不过只有四个小时,克格斯鄂塞竟然陷落了!
  “什么?确认了吗?一定是柯列斯基投降了!”听到克斯格鄂塞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失陷,原本面色冷静的彼克留拉得夫大惊失色的大声喊道,四个小时,只用了四小时原本计划坚守十天以上的克斯格鄂塞,竟然奇迹般的陷落了,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如果是真的……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柯列斯基投降了!否则那里绝对不可能在四个小时沦陷,即便是全世界最精锐的军队,攻克那里也需要三天!
  “这就是柯列斯基吗?”看着从一座变成废墟的土木工事下挖出俄军指挥官尸体,祝镇军问身边俄军俘虏,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硝烟味、汽油味还有些许肉香味,更多的是血腥味。整个三个小时,在战车连撕开突破口后,柯布多团和克斯格鄂塞俄军厮杀了三个小时,才拿下这座小城,看着地上的柯列斯基,祝镇军不知道如果他没死于炮击,是不是会命令部队投降,如果那样的话,柯布多团或许就不会付出那些伤亡。
  “跪下!你们给我跪下!”在克里姆林外,一个拿着手枪的士官,大声喝令眼前已经投降的几名俄军水兵,见其没听懂自己的话,这名士官便用夹钢鞋头踢他们的膝盖,吃痛的俄军水兵大声叫喊跪倒之后,这名士官,随之拿着枪抵着跪在地上的俄军扣动了扳机,没有人出面阻止这一切,几乎所有人都对此视而不见。
  三个小时的血战,让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柯布多团失去了太多,俄军陆战队水兵拼死抵抗让这些战士失去了身边的战友或者亲人,而此时战斗结束后的怒火,只能用这种方式发泄,尽管这种行为是违反军纪的。
第40章
糖衣
  铁路,自从在19世纪中叶出现以来,他便被军事家们视为得力的后勤输送手段,可以利用铁路迅速运送人员和装备,从1859年铁路第一次应用于战争至今,铁路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到19世纪末,铁路已日益显示其重要性,而在这个世纪交替欧洲大战之际,欧洲各参战国都动员了大量军队,如果没有铁路,就无法动员、机动及保证供应,而大量的军队在前方作战后勤恐怕也无法保障,铁路的重要性自然可现一二。
  西北的运输,首先是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而在蒙北更是第一次引入了内河运输。在战争之中,后勤运输是联系后方同前线最重要的工具,西北或许可以生产大量武器和弹药,但是如果不通过运输及时送往前线,那么它就只能成为无益于前线的东西,应当说,在及时供给前线武器、弹药、粮食、被服等等方面,运输的作用是有决定意义的。
  尽管按照后勤部的推算,蒙古南张库公路以及蒙北的内河水运,已经基本解决了西北军在下贝加尔一带作战的后勤运输问题,但是按照后勤处和西北省交通部规划,在库伦城北建设一条轻轨铁路,以期尽可能完善西北军北方作战部队的后勤保障。
  而这条张恰铁路实际上早已进行了规划,只不过受限于种种原因而一直未能建设,直到现在,在边防军后勤处强烈要求下,这条铁路被列为了军用一号线,将集中全力不惜代价尽快完工,为此西北边防军甚至于特别成立了边防军铁道兵部队。
  “……张恰铁路南线将沿张库公路东100米建设,北线则以库恰商道为基础,张恰铁路采用轨距是标准的1435mm轨距,考虑到目前西北钢铁联合企业的钢轨产量,为了不至于让钢轨产量影响铁路施工进度,所以我们将采用轨重为25公斤的轻轨,如此一来相比采用84磅轨或华式38公斤钢轨,约节省35%的钢材,当然带来的副作用就是铁路承载能力不及华式38公斤路轨的干线铁路,但是这只是作为应急之策,将来可以徐徐图之,而少有几座桥梁设计荷载与欧美干线铁路所用的一样,将来可以随时对路轨进行改造,以将使其达到干线铁路标准。”
  在西北边防公署司马会议室内,李潭指着已经绘制好的地图向司马解释着。这条铁路并不是西北修建第一条铁路,虽然自己的老师督造了西北工业区内连接京绥铁路超过两百公里的支线,但是现在这张恰条铁路却是西北修建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干线铁路,即便是正在修建的大同至包头京绥铁路也无法与之相比,虽然整个铁路受限于钢铁产量,只能采用25公斤轻轨,不过这条包括多条延伸线总长超过两千公里的铁路,将会是第一条完全由国人自建的干线铁路。
  当然这不过只是一个准干线而已,而且也不能说完全是国人自建,毕竟在张恰铁路技术人员队伍中,有超过六百名美籍德裔铁路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西北现在修两条铁路,一条完全不假外人之手修建的大同至包头铁路,西北省交通部中70%的技术人员都在那条铁路线工地上,像自己的老师江华强,每周都是乘飞艇往返于张库公路和大绥铁路的施工现场,以同时指挥两地公路和铁路施工。而目前要开工修建的这条张恰铁路,技术人员几乎完全依赖移居西北的德裔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不过这却是铁道兵部队组建以来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李潭,人、财、物,需要什么我都会调给你,到月底那批从内地招来的新兵完成四周初级训练后,就补给你,这批新兵可以组建四十个铁道兵团,加上目前十个团,这条铁路能分成五十个施工段同时施工,务必要快!记住战争不等人!我等你的好消息!”看着李潭司马面色平谈地开口说道。
  这条铁路虽然不可能即时投入使用,但是对于将来的影响却远非公路所能相比,有这条铁路以及未来分布在铁路附近的武装移民农场,蒙古永远都不可能分裂出去,而更重要的是这条铁路在军事上的重大意义。之所以建立铁道兵部队,实际上是为了尽可能加快铁路施工进度,令行禁止的部队,远比普通民工队伍更为有效,而铁道兵和野战部队士兵不同,不需要像野战部队那样完成全部训练,只需要完成初级训练就可以投入使用,而一个铁道兵团只需要三十多名军官,同样不会对扩军造成影响,铁道兵特殊性质决定了这一切。
  “是!请主任放心!我保证这条铁路如期完工!”听到主任话后李潭正色立正回答道,同时也算是立下了军令状,这条铁路关系重大,在上次筹建会议上,西北军后勤处汪庆辰处长已经说得清清楚楚,如期完工是最基本的底线了。
  当李潭和司马在办公室中谈着张恰铁路的时候,一列从京城驶来的豪华列车缓缓驶进入了孔家庄火车站,因为西北工商业的原因,每天都有大量商人从京城、天津等地乘火车到孔家庄进入西北,自然路矿局在这些商人身上动起了脑子,西北机车制造厂制造的全封闭式全钢车身、装有冷暖气的豪华客运列车,西北之星被投入了京张线运营之中,而它上面的乘客主要是商人和来西北的政客,当然也有很多外国人。
  西北工业几乎完全建立在外来订单的基础上,而国内市场只占到西北工商企业对外贸易额的40%左右,而来自欧洲各国、美国、南洋、南美甚至于非洲的订单,则占到了西北对外贸易额60%以上,而在西北市内超过六千家来近五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洋行,则是西北对外贸易繁荣的一个佐证,自然每天都会有大量外国商人往返于西北和京城、天津等地。
  “先生,我们到西北了!这就是西北!”这列西北之星停稳后,下车的那些西装革履、头戴着礼帽的华洋富商之中,有几名头戴着礼帽的外国人,并没有吸引人们的注意,毕竟在西北现在外国技术人员和外国商人太多了,因为大量的美籍德裔技术人员和专家移居西北,现在在西北的外国人甚至于超过了上海,在西北的政府机关、工厂企业、学校和街头、社区、公园到处都可以看到外国人的身影。
  走在前面的两名外国人一出车站就进入一辆黑色西北制造的3系中华汽车上,而紧随其后的几名洋人,则上了那辆黑色汽车后的两辆2系轿车,三辆车组成车队便径直离开了车站,像这样洋行或公司的车队在站外迎接前来的贵客,在西北非常普遍并不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