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730

  “啊!超华!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你了!这位……你好!李贝恩,西北边防空军飞行少尉!”就在这时,穿着一身空军军装的李南新走了过来,有些意外的和梁超华打着招呼,在看到梁超华对面漂亮女人的时候,非常自然的用一种略带炫耀的口气介绍自己的身份,空军飞行员好像都是这么骄傲。
  “南新!你……你毕业了?”正不知如何应对的梁超华看到李南新走到自己面前,面色中带着惊喜说道,现在的梁超华的确很惊喜,如果不是李南新适时出现,梁超华真怕自己露出马脚,到那时可就前功尽弃了!
  “超华!这位漂亮的小姐是……”和梁华打个招呼后李南新面带惊艳的表情问有些惊喜的梁超华。
  “啊!千怡,这是我在天津的好友,李南新,现在空军服役,南新,你从航校毕业了?”梁超华非常自然得向王千怡介绍自己的“好友”,一切表现都像久别好友得逢一样。
  “呵呵!三天前毕业,等在基地接受完训练,我们就上前线!如果知道你在这里,当时一定邀请你去参加毕业典礼!”李南新说话的时候,不时朝对面王千怡看去,目光带着一些其它的意味。
  “你好!王千怡!三十六社区女子学校教员!你自己吗?”飞行员!刚毕业!王千怡按耐住内心的狂喜,带着招牌式的轻笑向眼前这名充满自信的空军少尉介绍自己,同时有些疑惑地问道。
  “不是!我在等朋友,没想到竟然在这里碰到超华了!他们来了!超华……呵呵你知道的!回头一定要到基地去找我,要不等我走了,下次再见面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这时推门进来两名年轻女孩,李南新便开口说道。
  同时用笔给梁超华留下一个地址,然后便走了过去,而王千怡看着朝那两名女孩走去的李南新,和那个地址嘴角中带着些许别样的笑意。
第62章
圣战!
  作为俄罗斯棉纺织业的原料产地,突厥斯坦农业最发达的费尔干纳地区几乎被棉花种植所垄断,1915年棉花播种面积占当地灌溉的总面积的60%~80%,一些地区甚至达到100%,中亚棉花播种面积的增加不是依靠新增灌溉地达到的,而是依靠排挤其他作物,主要是粮食作物和饲料实现的。
  为了促进和加快突厥斯坦的棉花种植业发展,同时实现对突厥斯坦殖民化和俄罗斯化的政策,几十年来大量俄罗斯移民从欧洲移居到这里,为了安置这些移民,突厥斯坦的移民官员在军队支持下,将突厥斯坦和哈萨克草原上几乎所有好的适合于农耕地土地都被没收或抢占去了,被分配或出售给这些移民。
  而沙俄政府在突厥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实施殖民化和俄罗斯化政策的目的,就是凭借这里的良田建立一支移民富农队伍,并依靠它镇压土著居民的反抗,沙俄在很短时间里在这里培养了一支可以信赖的力量,成为其统治突厥斯坦的支柱。沙俄统治后期在突厥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实行殖民化和俄罗斯化政策,土地占有和经济掠夺,造成了土著民族同俄罗斯移民之间矛盾的尖锐化,俄罗斯移民和土著民族之间的不满和仇恨。
  在1916年中亚农民大起义中和自由军团的大起义中,在移民集中的地区以民族仇杀的方式爆发出来,数百万人俄罗斯人被愤怒的突厥斯坦土著屠杀。在自由军团起义之中,几乎自由军团每打到一个地区,当地的土著就会掀起一场民族大屠杀,在自由军团的默许和纵容下,俄罗斯移民农场里的女人和儿童按照突厥斯坦的惯例,被掠为突厥斯坦新旧贵族的奴隶。
  至于俄罗斯移民几十年建立在民族仇恨的基础上,通过抢占、没收的方式建立的农场,并没有因为自由军团的起义而全部被归还给土著民族,当然为了安抚这些土著居民,自由军团将其中一半归还给土著居民,而另外一半则被自由军团冠以自由农场的名义,成为了自由军团的公有财产,这些自由农场生产出来的棉花、小麦为自由军团换取了宝贵的外汇和武器。
  “哒、哒、哒……”土路上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引得路两侧田地中劳作的土著农场工人们忍不住抬头朝路上望去,在看到急驰而过战马上土黄色身影的时候,工人们知道马背上的人应该是自由军团军官,在乡间农场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这些自由军团军官所有。尽管自由农场被视为自由军团的公有财产,但是这些农场中相当一部分,却被分配给了自由军团的各级军官,在突厥斯坦土地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作为新贵的自由军团军官们会获得土地奖励自然也就不足为奇,而且在大多数土著居民看来,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远远望着那座白色俄式建筑,月初狠狠用马鞭抽打胯下的战马,对于每个星期只回家呆上两天的月初而言,每一次都是这般归心似箭,而这一次月初是带着好消息回来的,有了好消息,月初当然要和自己最爱的女人分享。此时月初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彼得格勒面包店里的伙计,而是自由军团第三十六师一名中尉军官,手下管理着近两百名土著士兵,月初是三个月前从自由军团安西师中调到五十六师担任基层指挥官,因此根据自由军团的规矩,月初得到了现在这处自由农场,并将自己家安置到了农场中。
  “莎丽!我回来了!”战马刚一冲进庭院前那片空地,月初就连忙勒停马,随即从马上熟练的跳了下来,通过四个月的练习,月初练就一身不错的骑术,一身不错的骑术是月初得以被调到五十六师出任军官的原因,在那些土著士兵眼中,一个骑术差的军官是不值得信任的,而月初正是靠着骑术和不错的枪法赢得那些土著士兵的尊重。
  “亲爱的!我回来啦!”一推开家门就看到自己心爱的女人,有些激动的月初连忙一把抱住自己的女人高兴地说道,然后狠狠吻了几口,现在月初已经完全适应了俄罗斯式的热情,如果是在四个月前,恐怕莎丽这么吻他,都会觉得有些脸红。
  “知道吗!莎丽!我被委任为我们这里的治安官了!从今天开始……我每天都能回家了!以后我每天都能回家了!”短暂的亲密之后月初拥着怀中的女人兴奋的大声说着,尽管月初对这里的生活非常满意,但是每当离开家的时候,想到家里就只有莎丽和女儿娜塔丽,尽管在农场院子中挂有自由军团的旗帜以及军官属地旗帜,月初仍然会担心她们的安全。
  莎丽是俄罗斯人,而在突厥斯坦俄罗斯人是敌人,在自由军团中月初不止一次听到那些士兵说过,在半年多之前当自由军团发动大起义的时候,在自由军团的纵容和默许下,当时还只是平民的他们如何攻击俄罗斯的移民农场,然后怎样杀死移民中的男人,然后将他们钉在路边的十字架上,当时在突厥斯坦几乎每条道路两侧,都树立着十字架,上面钉着死去的俄罗斯人。
  他们任意强奸俄罗斯移民中的女人,随后将这些俄罗斯女人,按照突厥斯坦的习惯收为家庭的奴隶,其中一部分还献给了新旧贵族,像自由军团不少新贵家中都有俄罗斯奴隶,即便是在月初家中,也有两名俄罗斯女仆,这一切都是突厥斯坦民族几百年来的习惯。
  正因为突厥斯坦人对俄罗斯人的仇恨,月初只要想到自己家中只有她们娘两,就会忍不住担心她们的安全,尽管月初给莎丽留下了一支手枪,但是担心仍然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好了,以后自己每天都可以在家中陪她们娘两了。
  治安官是自由军团新近特意设立的机构,用于取代过去的警察,警察局和暗探局一样,一直都是沙俄统治突厥斯坦最有力的武器,在一年前突厥斯坦民族大起义时,警察局和暗探局就是起义者攻击的第一个目标,其损失可以用惨重来形容,而自由军团起义后也将两者列为必须打击目标,警察局和暗探局几乎完全毁灭。现在为了恢复城市和乡间秩序,所以自由军团建立了委派治安官制度,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些委派治安官即是警察又是法官,借助军队用强力的手段恢复各地的秩序。
  “真的!太棒了!……月初!我爱你!”听到这个消息后卡特琳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几个月以来的担惊受怕随着月初这个消息而烟消云散。在彼得格勒的时候卡特琳娜就从报纸上看到过发生在突厥斯坦大屠杀的新闻,不过体会并不直观,但是来这里之后,从家中那两名女仆口中和她们恐惧的回忆中,卡特琳娜知道之前这里是什么样子。
  在突厥斯坦每一条道路两侧,都树满十字架,十字架上钉着被暴徒杀死的俄罗斯人,漫天的乌鸦和秃鹫肆意叼食十字架上的尸体……还有那两名女仆在土著人攻占农场时的遭遇,让卡特琳娜感觉更多是深深的恐惧,以至于卡特琳娜在休息的时候,都会把月初留给自己的手枪放在枕头下,即便是这样卡特琳娜在很多时候仍会被恶梦惊醒,只有月初从军营回家时,卡特琳娜才能睡个安稳觉,现在好了,有他每天陪在自己身边,从今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了!
  塔什干在乌兹别克语中意为“石头城”,因地处山麓冲积扇一带,有巨大卵石而得名,在天山山脉和锡尔河之间,于1865年成为一座建有城墙的城市,当时人口约7万,是与俄国进行贸易的主要中心,后来并入俄罗斯帝国,1867年成为突厥斯坦首府所在地,在50年后当自由军团攻克这座城市之后,这里便成为自由军团司令部所在地。
  现在突厥斯坦处于战争时期执行着军管,所以突厥斯坦最高权力机关就是自由军团司令部,而不是位于塔什干所谓的突厥斯坦各部族联合大会。突厥斯坦各部族联合大会是自由军团攻克塔什干后,将前突厥斯坦总督库罗帕特金等俄国官员和贵族的尸体钉在城外十字架以及绞架上之后,根据自由军团司令阿格那耶夫的命令,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旨在团结突厥斯坦每一个部族的联合议会机构,正是根据这个议会的授权,自由军团成为整个突厥斯坦唯一合法武装,各部族抗俄武装必须接受自由军团的管理。
  同时突厥斯坦各部族联合大会还通过表决成立了以自由军团司令阿格耶夫和自由军团其它高级将领以及十几名部族代表组成的突厥斯坦保卫权力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是战争期间最高领导机构,而阿格那耶夫则是委员会常驻代表会最高首袖,主管整个突厥斯坦。
  “我伟大、英明、无畏的阿格那耶夫司令官……嘿嘿,他们真以为我们把除了五个安西师之外,自由军团中的五千多名华裔军官派到各地充当治安官,是为了保持自由军团本土化!却不知道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们的第一步而已!”在送走了保卫权力委员会部族代表和大毛拉之后,沙勒加参谋长对强忍笑意的对林瑛说道。
  想到那些部族代表们之前对阿格那耶夫讨好、献媚、奉呈的话语,心情不错的沙勒加便拿林瑛打着趣,现在的梁以哲,应该说是沙勒加已经不像最初那样,永远是那么严肃,大多数时候也会像现在这样开些玩笑,毕竟现在已经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尽管在自由军团接纳从俄罗斯撤到突厥斯坦的华人时,那些部族代表并没有反对,但是当三个月前,明飞抱着试探的念头,把几千名安西师也就是华人师的士兵和士官,分派到自由军团的四十个师中担任基层指挥官的时候,那些部族代表们虽然表面上慑于自由军团的手段没说什么,但是私下里却对此产生了一些不满,他们担心这些华人军官最终会控制自由军团,而且多次以此为借口,劝说阿格那耶夫把那些军官清理出去。
  面对他们的反对,司令部就顺应他们的要求,在他们进一步产生激化情绪之前,把那些军官分派到各地担任自由军团的委派治安官,委派治安官并不控制军队,只不过是在地方上拥有较为超然的地位罢了。在这些部族代表看来,这样即维护了中国人的面子,也保证了中国人不会染指自由军团,而且尽管委派治安官在各地地位超然,但是不过和过去的警察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也都接受了这个任命。
  “好了!沙勒加,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肉麻,他们能接受咱们派去的治安官就行了,这帮土孙以后会知道治安官的用途的,到那时就晚了!明飞,把自由军团里和咱们长得一样的吉尔吉斯和乌兹别克兵,从他们中抽出来三万人补充给安西军,安西军现在五个师七万人,有五万华人、还有接受了四个月训练的两万黄种人,按照赵会长的说法,现在那三万部族兵。每个人都会说上不少汉语,再加上这三万,安西军五个师就差不多有十万,基本上就算满编了,这样才能让他们以后在自由军团中说话份量更重些!德国人这次不是又送给咱们二十万俄国步枪吗?抽五万支补充给安西军,还有他们给的那几十门俄国大口径榴弹炮都划给安西军,安西军才是咱们可依仗的武力,自由军团……呵呵。”
  对于沙勒加又拿那些部族代表的恭维和自己开玩笑,林瑛,应该说阿格那耶夫已经习惯了,就是林瑛本人在接受他们这种恭维的时候,虽然早已习惯,但是有时候还是有些接受不了,为了让沙勒加不在这事上纠扯,阿格那耶夫便说起了正事,给安西军扩军。
  安西军就是旅俄华工撤到突厥斯坦后组建的一支军队,听着这个名字自然可以联想到唐代安西都护府之名,安西军顾名思义就是安定西域之军,这些华工撤到突厥斯坦之后,即根据指示补充了两万名部族兵之后,编成了五个师的安西军。自安西军组建以来,得益自由军团隐秘的偏向,现在安西军拥有整个自由军团中最为精良的装备,当然这些装备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他们自带的,比如四百多架重机枪和一百三十多门野战炮和榴弹炮,良好科学的训练配以精良的装备,使得安西军虽然只有七万兵力,但拥有较为强大的战斗力。
  在林瑛等自由军团那些化名成突厥斯坦各部高级军官的心中,这支“外来者”组建的军队,才是他们可以完全信赖的军队,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从来不会吝于把最好的装备悄悄划给安西军,而所费的功夫,仅仅是把这些武器从清单上勾去而已,然后那些从德国进口的装备或德国援助的装备,就会以华人互助会自购武器的名义,进入成为安西军的装备。
  “嗯!还有把安西军调去保护铁路的施工安全,咱们现在练了几个月兵,补充了这么多装备,是时候让自由军团的弟兄们,到草原地区教训教训俄罗斯人了!俄国人现在正在内斗,正是咱们动兵的时候,咱们打赢这场伟大的圣战!这场圣战,只能用圣徒的血液去取得胜利!咱们要收复我们祖辈千百年来放牧的大草原!”沉吟了几秒后阿格那耶夫开口说道。
  此时的表情像个虔诚的教徒一般,圣战!多么动人的名词,自由军团就是用打一场突厥斯坦自由圣战的名义,发动起了这场起义,利用宗教狂热和民族仇恨,让整个突厥斯坦在几个月前陷入了一片血雨腥风,俄罗斯人用一百年在突厥斯坦建立的一切,随着大规模的种族屠杀而毁于一旦,几百万俄罗斯移民要么逃走,要么被杀死,女人们和儿童则变成了奴隶。
  而这种大规模种族屠杀最大的好处,就是让突厥斯坦九百万土著部族没有了任何退路,每一个人都知道如果俄罗斯人再占领这片土地,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会是同样的屠杀,所以他们只能和俄罗斯战斗到死,去打赢这场圣战,否则俄罗斯人打到这里,一切仍然会以屠杀为结局。
  “司令官阁下,自由军团的每一名士兵,都会为他们的阿塔威哈尼,还有这场伟大的圣战而牺牲一切,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对于司令官的意思沙勒加当然知道,这是总部制定的计划之一,于是便一语双关地说。这一次是进攻草原总督区,对于自由军团而言,将是一场血战,在突厥斯坦发生的大屠杀,会让那些俄罗斯人绝对不会投降,他们会选择战斗到死,那时草原总督区每一个城市都会变成自由军团的绞肉机,吞噬自由军团的生命。
  阿塔威哈尼,是突厥斯坦各部族联合大会授予阿格那耶夫,这个整个家族在去年大起义中被俄罗斯人屠杀,只剩下他一人的勇士的姓氏,以表彰他和他的家族为突厥斯坦各部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意为突厥之父。只不过突厥斯坦各部族联合大会那些代表们并不知道,这个头发微卷、有一双碣色眼睛和山地民族黑碣色皮肤的阿格那耶夫真实身份是中国人。
  圣战!是这场战争的名义,经过长达七个多月的宣传,圣战的概念早已经深入到突厥斯坦和草原总督区每一个土著部族民众的心中,为了打赢这场以民族自由为名的圣战,这些土著民族愿意牺牲一切,只是为了自由,就像自由军团的自由战旗一样,蓝色的天空下,自由的土地需要用鲜血浇灌。
  “自由战士的灵魂将以自由人的身份升入天堂,自由战士将会得到真主的保佑!真主与你们同在!”当阿格那耶夫决定发起对草原总督区进攻的时候,在自由军团司令部中,刚刚进行完昏礼的士兵们,都虔诚地跪拜在地,而身穿军装的阿訇们则按照自由军团的风俗为这些战士做着祝礼,圣战自然要有圣战的样子,同样的场面每天都会在自由军团上演,向士兵们灌输圣战的概念,让他们变得更加英勇。
  当自由军团的官兵们在进行昏礼的时候,在军营内的德国顾问军官们,则静静看着这些他们眼中野蛮的士兵,看着他们如此虔诚的模样,还有神情中的狂热,德国军官知道这些桀骜不驯的山地民族,在圣战气氛的影响下,在战斗时会不惜一切和俄国人血战到底。
  “看到了吗?这些虔诚的自由战士!蓝色天空下,自由的土地需要用鲜血浇灌,他们愿意为这场圣战付出一切!我们现在置身于几十个民族最伟大的一场为了自由而进行的圣战之中!”恩德尔·马尔有些激动得说道,和顾问团中其它军官不同,恩德尔·马尔看到眼前的场面,会被一种莫名的情绪所左右,能够参与几十个民族为争取自由而进行的圣战,本身就是一种非常荣耀的事情,恩德尔·马尔的曾祖父曾经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希腊为希腊的独立而战,现在恩德尔·马尔感觉自己也会像曾祖父一样,参加这场战争的经历,足够让自己的子孙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荣耀。
  “蓝色的天空下,自由的土地需要用鲜血浇灌?”布劳恩·冯·卡格尼克听到恩德尔的话后,看着司令部院内那面蓝红双色旗,这是自由军团的旗帜,现在突厥斯坦九百余万土著民族,就是在这面旗帜的号召下发动起义,他们以自由的名义屠杀这里几乎所有的欧裔男人,并把女人们变成奴隶,道路两侧的十字架上钉满尸体,这也许就是所谓自由的土地需要用鲜血浇灌。
  “自由军团背后一定隐藏着未显露出来的外国势力!”看着那面在空中飘扬象征着自由和牺牲的旗帜,布劳恩·冯·卡格尼克在心下如此推测,作为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布劳恩·冯·卡格尼克除了为自由军团制定作战计划,帮助自由军团整训军队之外,另外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找出自由军团背后的策划者,这个一直以来不愿意显露真实面貌的国家。
  “他们为什么要不惜工本策划这一切呢?”虽然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国家策划了这一切,但是联想起在此之前自由军团需要大量武器、经费,布劳恩·冯·卡格尼克实在想不通除了德国或奥斯曼帝国之外,还有那个国家会如此不惜巨资策动这一切,对他们而言这么做会有什么好处?
  “是中国人吗?”想到自由军团中那支特殊军队,全部是由撤到突厥斯坦的旅俄华工组成的五个师的安西军,布劳恩·冯·卡格尼克默想到,但是随后又否决了这个念头,如果说自由军团起义是在五月份之后,那么兴许还有可能是中国策划了这一切,而自由军团起义是在二月份,那时中国人没有必要耗费巨资这么做。
  “中国人到底有没有理由去策划这一切呢?”联想起最近在自由军团高层盛行和中国人结盟的声音,布劳恩·冯·卡格尼克皱眉思考着,按照突厥斯坦部族人口中那位阿塔威哈尼在突厥斯坦各部族联合大会上的说法,现在中国人在和俄罗斯人打仗,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而且历史证明中国对待朋友从来都是可靠而可信的,所以要求和中国人结盟以便两军在前线配合行动。
  布劳恩·冯·卡格尼克知道自由军团高层存在亲华情绪,原因很简单在去年大起义后,受到俄罗斯人镇压的土著部族被迫撤到中国新疆的深山之中,如果不是中国人救济,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经在深山中饿死了,而自由军团正是起自中国新疆山区难民营中,他们存在亲华情绪倒也可以理解,布劳恩相信不久之后,这里也许会有更多中国人的影子,到时中国人会在这里发挥什么样的影响呢?
  就在布劳恩·冯·卡格尼克在那里暗自猜测的时候,在两千公里外的西北,司马接到了林瑛这个现在被突厥斯坦各部族联合大会封为突厥之父的自由军团司令的绝密电报后,就立即请来了蔡锷,西北和自由军团之间的关系,除了直接参与行动的调查部和参谋组之外,只有司马和蔡锷两人知道,自由军团和西北之间的关系绝对是机密中的机密,所以这个时候司马才会请蔡锷过来与自己一起商量这件事。
  “松坡!自由军团发来了电报,他们将会在近期发动对草原地区的进攻,林瑛希望我们提前做好准备,最好现在就派至少五个师到新疆,以备不时之需,你准备以一下看看用什么样的借口,调五个师到新疆去。”
  “这件事我已经做好了安排,新疆同样是边防要地,调过去几个新编师,没有人会怀疑,而杨增新现在也没办法反对不是吗?司马,希望你的好运会一直陪着你!”
  对于自由军团即将进攻草原地区,蔡锷并不觉得意外,这是整个计划的核心部分,按照蔡锷估计自由军团应该会在最近几天发动对草原区的进攻,看到这份电报,蔡锷脑中最大的问题是,司马这种好运气到底能维持到什么时候,好像一切都像计划的那样,甚至于越来越顺利,于是便笑问道。
  “呵呵!我的好运?相信至少再陪我走三十年都没问题!”联想到在托博尔斯克的行动组已经和当地内线联系上之后,心情大好的司马便笑着回答蔡锷的问题,就像蔡锷说的一样,尽管大多数时候司马都是利用对历史的了解作弊,但是司马同样明白一点自己现在的运气好像一直不错,至少所作的计划大多数都是顺利进行,而且有时候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说在俄罗斯!一切都非常顺利,除了用运气解释之外,好像还真没有其它什么解释。
第63章
营救(上)
  9月17日社会民主工党发动起义后,坐大使馆汽车逃离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立即与第三炮兵军团司令克拉斯诺夫将军指挥哥萨克军队回攻彼得格勒,至9月21日,第三炮兵军团的部队距离彼得格勒仅有1里。彼得格勒城内,在“祖国及革命救援全俄委员会”指挥下的军校士官生立即响应起义,乌米扬诺夫一边命令赤卫军抵抗和镇压,一边利用工人组织铁路联合委员会不为克伦斯基运兵,由于哥萨克军队本无决战的信念,第三炮兵军团9月21日战败撤退,克伦斯基企图拯救俄罗斯以及临时政府的尝试失败了。
  在莫斯科,9月14日,各党派已组成“社会安全委员会”,次日向苏维埃提出要求:解散革命军事委员会及赤卫军未获结果,9月20日,几千名军校学生及大学生占领莫斯科的中心要地,双方经过整整一个星期的血战,因为其从彼得格勒调重兵支援,并以大炮轰击,9月25日,莫斯科落入乌米扬诺夫和社会民主工党之手。
  时光回到三年前,当1914年8月2日,尼古拉二世在莫斯科冬宫宣布全国处于战争状态,他穿着一身陆军军服,与皇后亚历山德娜一起出现在疯狂的人群中,举起右手,用雄壮而低沉的声音宣读了当年亚历山大一世在抗击拿破仑侵略时的誓词:“我庄严宣誓:只要在俄国的土地上还有一个敌人,就不会有和平!”对外战争转移了国内人民的视线,当时已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被冲淡了,工人们把红旗重新换成了沙皇的肖像,农民们也说:“如果我们不击退德国佬,他们就要叫我们当牛做马!”
  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沙皇亲临前线,皇后和年长的两位公主亲自到医院里护理伤兵,然而这样也挽救不了他们的政权,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斯二世被迫逊位,这也是罗曼诺夫家族对俄罗斯统治的结束,十月革命后不久,沙皇的一家先是被赶到亚历山大宫,5个月以后,他们又被送到新西伯利亚的托巴斯克。
  在1917年8月一个闷热的夜晚,根据临时政府的要求向西伯利亚转移的沙皇一家在300名士兵的押送下,来到坐落在乌拉尔东山坡上的古城托博尔斯克的总督官邸,来到这里之后,俄罗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告诉儿子:“阿列克谢,现在,你真的到了西伯利亚!”跟随沙皇的只有两个侍从,跟随皇后的有她一个侍女和她从小的家庭教师,官邸布置得很好,屋内没有看守,但在他们刚刚到达不久,房子周围就被一排不算太高的栅栏围了起来,他们可以从房间里看到外界,但却不能出入,为了锻炼身体,尼古拉二世不断锯着木柴,公主们忙着做针线,皇后朗诵一些文学作品。
  现在虽然承担尼古拉二世一家花销的临时政府已经垮台。但还没有立即出现财政支出上的困难,因为政治上的变革尚未立即席卷到这里,苏维埃政权已在整个俄国建立起来,尼古拉和他的助手们每天都在分析得到的情报,乌米扬诺夫仍然是他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他已不再指望已经拒绝他去避难的英国人,更不寄希望于美国人。
  面对俄国人民及其各派政治力量的反抗,乌米扬诺夫曾经说道:“假使在俄罗斯一亿人口中有一千万不愿意服从苏维埃,那我们便将这一千万人的肉体加以毁灭。”他多次强调“必须以非常手段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斗争,如果没有恐怖和暴力,无产阶级政权便不可能得到建立。”
  在这种大背景下,沙皇一家作为反革命分子的最佳代表,自然受到“特殊照顾”,尽管沙皇一家被流放、现在又被关进了监狱,但是仍然有三名忠诚的宫廷女官、男仆和家庭医生波多金,自愿随沙皇一家人入狱,以照顾沙皇一家的生活和起居,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们的生活显然不可能再和过去相比。
  十天前,当托巴斯克当地苏维埃接管了政权之后,沙皇一家从过去的软禁状态,变成像犯人一样的监管,每天早八时,沙皇一家都要穿好衣服像犯人一样接受视察和点名,早点可能有黑咖啡和干面包,然后一直要等到下午两点才能用上正餐,食物是从苏维埃集体食堂弄来的,下午沙皇和女儿们沿着院墙散步。
  他们可以望见监狱屋顶上有红旗在飘扬,在距他们很近的教堂大圆屋顶十字架周围架起了机枪,监禁由工人赤卫队接管,他们对沙皇一家充满仇恨,因为当局已不再允许沙皇一家读报,所以被囚禁的沙皇一家全然不知无情的镇压正在所有俄国城市和监狱内展开。
  托博尔斯克位于乌拉尔山东坡,靠近额尔齐斯河与其支流托博尔河汇合处,1587年这里建为城堡,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后期为西伯利亚军事、行政及交通中心,十九世纪末,因西伯利亚大铁道未经此城而衰落。正是因为这里距离西伯利亚铁路路程达四百公里,才使得临时政府当初将这里选择为软禁沙皇一家的地方,这里一座古城城中富丽的总督府,即适合安置沙皇一家,同样因为交通的原因也可以防止其逃跑。在托博尔斯克城郊乌拉尔山上的森林中,散布不少伐木厂,因为革命和市场需求等诸多原因,现在森林里的伐木厂大都已经停止了生产,森林中大量的伐木厂房因而荒废,成为森林动物们的住所。
  “……这里就是总督官邸,沙皇一家就被关这里,现在有一个连约100至130名工人赤卫队看管,分成白天和晚上两班执勤,为了防止他们逃跑或被保皇派营救,在总督府一侧救赎大教堂圆顶上,他们布置了两架重机枪,有一个机枪排三十六人,先生!我们必须要尽快救出沙皇一家,那些仇视沙皇的赤卫队员会以种种名义殴打沙皇,原本身体就不好的阿列克谢前天被他们打伤了,幸好他们不敢坐视阿列克谢死去,所以波多金医生才得到药物,救下流血不止阿列克谢,否则……”
  在森林深处一处被荒废了一年多的伐木屋内,一名穿着工人制服的俄罗斯人对冷峰说道,在说话的时候这个俄罗斯人眼中流露出悲痛的眼神,同时用一种恳求的口吻恳请求着。几百年以来,沙皇一直扮演慈父的角色,俄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从来没有反沙皇的,总是叫“沙皇父亲”,在俄罗斯人心目中“沙皇”是他们的慈父,是他们的“小爸爸”。
  尽管1905年的流血事件毁灭了沙皇的形象,但是在民间他们仍然拥有广泛的支持者。而谢尔盖就是沙皇的支持者,在一年之前,当时谢尔盖在前线受了重伤,被送到凯瑟琳宫改成的陆军医院,在那里亚历山德娜皇后亲自率领许多贵妇人和公主到医院去参加护理工作,谢尔盖就是在那里得到公主的救治,尽管其后因为伤残退伍,也不改变效忠皇室的初衷,谢尔盖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只要能够救出现在受到赤卫队虐待的沙皇一家。
  如果不是因为力量对比悬殊,不可能成功救出沙皇,而且可能会危及沙皇一家的安全,恐怕谢尔盖早都带领保皇会成员营救被关在总督府中的沙皇了,而现在眼前这些人的介入,让已经几近绝望的谢尔盖看到希望,正因为如此才会选择和眼前这些东方人合作。
  “谢尔盖,请你们放心,我们会竭尽全力救出沙皇一家!”冷峰肯定的回应谢尔盖,谢尔盖是冷峰通过设在俄国的情报网联系到的托博尔斯克秘密保皇会头目,这一次营救行动的情报大都由其提供,尽管整个行动都将由冷峰带来的调查部行动组完成,但在行动时还需要保皇会的配合。
  冷峰凝视着谢尔盖绘制的总督府图纸,总督府位于托博尔斯克城市中央,是一座典型俄国宫殿式三层建筑,建筑是砖石混合结构非常坚固,而侧后的救赎大教堂圆顶上的两架重机枪,封锁了整个总督府,一旦总督府内有所异动,这两架重机枪就会喷吐火舌,扫射企图营救沙皇一家的敌人。
  想在一百多人严密看管下悄无声息的把沙皇一家营救出来,几乎没有一丝可能性,而如果强攻的话,在总督府四周宽阔的街道上除了人行道两侧的树木,几乎没有任何可供隐蔽的地方,到时一定会遭受惨重的伤亡。最重要的一点是一旦总督府发生激战,到时城内三千多名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就会立即朝总督府赶去,而整个行动组一共只有不到30人,即便再加两百多名支持皇室的俄罗斯人,双方仍然实力悬殊。
  这次对沙皇一家的营救行动是在六个月前,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由大老板直接下达的命令,接到命令之后冷峰就隐隐推测出大老板的一些想法,不过仅仅只是隐隐推测出一二而已,也正因为如此,冷峰明白这次任务的重要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