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730

  四架装着浮筒的轰炸机在岸边停稳之后,立即从飞机里跳出两个名穿着空军皮质飞行服的机组成员,他们站在机翼上,从舱侧机枪位抽出皮管,然后用力吸皮管直到皮管内流出油料后,开始为飞机加燃料。这一次飞行对于四架轰炸机上的机组成员而言,可以用史无前例的考验来形容,飞行距离达2300公里,几乎接近H-1式轰炸机的极限飞行距离,总飞行时间长达十个小时,而飞机机舱内装载的并不是炸弹,而是一吨多用于返程时飞行所需的油料,当然这些油料只能在飞机降落以后,用土办法自行加注,加注油料时费时颇长,通常需要几十分钟。
  “他们来了!”当机组人员正在为飞机加油的时候,在轰炸机机顶警戒的机枪手,看到远方驶来一辆卡车,便大声地喊道!同时操作机枪瞄准卡车,以防止发生意外。
  “我……我们坐飞机离开!你……你们是中国人!”远远看到湖面上停着四架大型飞机,波多金想到报纸上曾经报道过关于中国人那支魔鬼一般的空军,于是有些惊骇地说道,波多金没想到刚脱离虎口的皇太子和两位公主,竟然再一次落入魔掌之中,现在中国正在和俄罗斯打仗!
  “波多金医生,请相信我们对皇太子和公主并没有任何恶意!您可以在飞机上为这四名重伤员做手术。”见对方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冷峰便开口说道,在卡车停稳后冷峰静静看着机组成员为飞机加油,同时不断把空油桶从炸弹舱口扔到湖中。波多金只能眼睁睁看着两位公主和皇太子被带上小皮筏,波多金知道自己无力反抗,也根本不能反抗,公主和皇太子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或许离开这里还有一线生机,尽管中国人营救他们的目的并不单纯。十数分钟之后,四架飞机依次滑行从湖面飞向天空,然后向东南方飞去。
第65章
无名
  1917年俄历8月5日公历9月17日,在起义当夜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由乌米扬诺米亲自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根据绝大多数工人、士兵和农民的意志,依据彼得格勒工人和卫戍部队所举行的胜利起义,临时政府已被推翻,代表大会已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苏维埃政府成立了。
  苏维埃政权将向各国人民提议立即缔结民主和约,立即在各条战线上停战,苏维埃政权将保证把地主、皇族和寺院的土地无偿交给农民委员会处置;将使军队彻底民主化,以维护士兵权利;将规定工人监督生产;将保证按时召开立宪会议;将设法把粮食运往城市,把生活必需品运往农村;将保证俄国境内各民族都享有真正的自决权。
  代表大会决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各地苏维埃应负责保证革命秩序。紧随其后社会民主工党建立的全俄革命委员会,立即发布了两个宣言《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收地主的土地给农民。在逃出彼得格勒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试图拯救俄罗斯的军事进攻,在三天后被击溃,大本营俄军总司令杜鹤宁不接受新政权的命令,而被下属暴动士兵杀死,被一同杀死的还有各个集团军的大多数军官,仅仅还不到两个星期,前线被暴乱士兵接管的各个集团军都先后通电服从全俄革命委员会和苏维埃。
  在颁布《和平法令》后,乌米扬诺夫和全俄革命委员会曾经电报命令前线的军队暂时坚守阵地等待新政权和德国签订和约,但是经过三年酣战,已经极度厌战的士兵们,根本没有耐性再等下,他们纷纷牵着马扛着枪抢走仓库中可能的或值钱的物资挤上火车、马车等等一切交通工具离开前线奔回家乡,仅仅十天时间,数百万旧俄罗斯军队士兵纷纷离开前线,把空荡荡的阵地留给了德国人。
  上乌金斯克这个四个月以来一直饱受轰炸和炮击之苦的城市,在六天前,当地苏维埃接管了这座城市,通电接受彼得格勒新政权的领导,上乌金斯克只有在彼得留拉得夫用爱国主义等等团结在一起的军队还在观望之中。
  “今天上乌金斯克的局势越发混乱,苏维埃代表们和士兵委员会一直在前线鼓动士兵,中国人最近几天似乎停止了轰炸和炮击,这种停止给前线那些厌战的士兵们一个理由,使得他们相信中国军队似乎是在等着他们做些什么,而他们现在正在准备这么做。”
  在城内地下指挥所昏暗的马灯灯光下,彼得留拉得夫将军坐在办公桌前写日记,最近十天国内局势变化超出每一个人的想象,彼得留拉得夫明白现在的俄罗斯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俄罗斯了。
  在西线受到《和平法令》的鼓动,那些士兵们枪杀了军官,然后抢夺可以抢夺的物资离开前线回到家乡,在农村地主们被农民们用镰刀或猎枪杀死,地主的土地被抢占,财产被掠夺,在城市中工人赤卫队和苏维埃接管了政权。
  “……也许这将是前所未有的混乱的开始,愿上帝保佑俄罗斯!”彼得留拉得夫用这么一句话作为日记的结尾。从报纸上、电报中得到的信息让彼得留拉得夫坚信,一场大规模内战正在俄罗斯酝酿着,现在新政权建立的最初阶段,就已经遭到各种反对派势力和民族主义者的顽强抵抗。
  在这些反对力量中有地主、一部分大工业家和大商人中的保皇分子、希望恢复沙皇制度的高级官吏、教会和旧军队的高级将领,以及由资产阶级自由派知识分子组成的立宪民主党等,这一切都是大规模内战的前兆。现在受到社会民主工党《和平法令》鼓动的上千万士兵离开前线,他们经历了多年战争之后侥幸回到家乡,却没有任何职业和财产,生计成为他们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彼得留拉得夫相信这些返乡军人,会沦为强盗或土匪,从而引发农村的暴乱。
  内战和暴乱现在都已经无力避免,尽管彼得留拉得夫或许不够虔诚,但是此时彼得留拉得夫除了向上帝祈祷保佑俄罗斯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办法,这使彼得留拉得夫想起被迫逊位的沙皇。
  “砰!砰!”就在这时从外面传来的枪声打断了彼得留拉得夫的思考,听到有些稀落的枪声,彼得留拉得夫轻叹了一口气,该来的总会来,在西线上演的一幕即将在这里上演,尽管十天来彼得留拉得夫一直用爱国主义等等来团结上乌金斯克的士兵们,但也仅仅只是推迟了暴发的时间而已,现在终于到了,“将……将军!请您……不!是你,交出你的武器和佩剑!”在门被撞开后,数名穿着黑色水兵军装的陆战队士兵和灰色军装的陆军士兵提着步枪闯进来,一名海军陆战队士官拿着手枪指着彼得留拉得夫,可能是心中仍然有一些纪律观念,所以声音显得怯怯的,但是话说道一半,声音变得坚定了起来。
  看着眼前陆战队的士官,彼得留拉得夫直视着他的眼睛,然后轻蔑地看了对方一眼,整理了一下身上军装后,彼得留拉得夫便从墙上取下自己的佩剑,然后挂在腰带上,在挂在腰带上的时候,彼得留拉得夫用拇指扶了一下剑鞘上的双头鹰,这支将军佩剑还是革命前,沙皇尼古拉二世晋升自己为中将的时候授予的,皇室的双头鹰即便是在革命后也未被取下。
  整理好一切之后,彼得留拉得夫径直朝屋外走去,站在昏暗的地下指挥所通道内暴动的士兵纷纷给彼得留拉得夫让开一条路,在彼得留拉得夫走出指挥所后,地面上有些刺眼的阳光,让在地下指挥所内呆了十几个小时的彼得留拉得夫有些不太适应,只能半眯着眼适应了好一会,适应了光线之后,彼得拉得夫看到指挥所外正在和士兵们持枪对峙的军官。
  数百名手持手枪的陆战队海军军官和陆军军官们,虽然面色紧张,但带着绝然之色,每一名军官都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当军官看到将军走出来的时候,都把目光投向了将军。望着和士兵对峙被逼到角落的军官们,被炸成废墟花园的地面上,血泊中躺着几名已经失去生命的军官,他们手中都握着手枪,他们是拒绝缴获时被士兵们杀死的。
  将军米扬基可夫少校看到将军走到面前的时候,便开口想说些什么。彼得留拉得夫轻轻把米扬基可夫少校手中的手枪按了下去,然后在军官们和暴动的士兵们注视中走到十数米外的桥上,站要桥中央彼得留拉得夫取下自己的佩剑,用拇指轻抚着剑鞘上的双头鹰,有些神伤的彼得留拉得夫看着手中的佩剑,脑中浮现出沙皇尼古拉二世授剑时带着期许的目光,如果现在可以选择的话,也许……已经过去了。
  随后,彼得留拉得夫没有犹豫,便把佩剑扔入了河中,随后又把佩枪扔入了河中,作为一名军人,彼得留拉得夫无法接受被自己人解除武装的耻辱,看着佩剑和手枪在河面上激起的波纹,彼得留拉得夫知道俄罗斯曾经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原本和军官们一同与士兵对峙的罗里琴科中校看到将军将武器扔进河中,受到启示的罗里琴科便和几名军官一起走到桥面上,将武器扔入河中,其它的军官也纷纷在士兵们有些不明所以的目光中,把武器扔入河中,既然已经不能改变,那么就至少保留最后的荣誉吧!
  “将军!鉴于你们拒绝接受上乌金斯克苏维埃的管理,同时拒绝服从来自彼得格勒的命令,因此你们将以反革命分子的身份关入监狱!还请你们配合,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死伤。”看着这些军官们把武器扔入河中,一名暴动士兵走到彼得留拉得夫面前说道,而此时士兵们都看着那些依然和过去一般傲然的军官,直到他们被押离的时候,这些士兵仍然记住了那些军官把武器扔入河中时的神情。
  经过四个月的炮击和轰炸上乌金斯克这座两百多年前建成的城市早已经成为一片废墟,而这片废墟之中仍然有数十处完好无损的建筑,这些建筑最大特点,就是他们房顶上都覆盖有中国国旗或英、法、日等国国旗,这些建筑因此得以在轰炸中幸免,而且在轰炸时还会充当居民的避难所。
  在一座屋顶上覆盖中国五色国旗的建筑内阁楼上,李伟业一直看着被炸毁的市政府花园广场上这一切,当看到那些军官们把武器扔到河中的时候,李伟业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作为调查部派驻国外的第一批特工,李伟业以西北公司商务代表的身份来到这里已经快十个多月了,当四个月前战争爆发之后,李伟业并没有撤离这座城市而是留了下来。
  得益于彼得留拉得夫避免扩大冲突的顾虑,才使得李伟业这位俄罗斯人眼中西北在上乌金斯克的情报头子没被投入监狱,虽然李伟业受到警察和暗探局严密监视,但是当他们注意力放在李伟业身上的时候,自然就会忽视其它地方,这也正是李伟业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在昨天晚上李伟业从几个月以来发展的下线那里,得到上乌金斯克士兵和苏维埃准备解除军官们武装的情报,李伟业向部里汇报之后,得到静观其变的回答,所以李伟业只是静静看着发生的这一切,作为情报人员李伟业知道,俄罗斯现在越混乱,对西北未来的军事行动就会越有利,李伟业当然乐意看到俄罗斯变得更加乱一些。随后心情不错的李伟业便利用阁楼内的电报机,给调查部发去了上乌金斯克的最新情报“上乌金斯克俄军暴动,军官们被解除武装后关入监狱。”
  当发出电报后,李伟业开始想象这里的俄军会不会像欧洲的俄军一样,拿着武器、坐着火车纷纷逃离前线返回家乡,而留给西北一个空荡荡不设防的上乌金斯克。
  李伟业发完电报后,一队手持武器脖系红布条的铁路工人赤卫队来到“西北公司驻上乌金斯克贸易处”门外,撞开木门,刚刚从阁楼上下来的李伟业随之被逮捕,这些工人赤卫队并没有搜查贸易处,也没有问李伟业什么,而是径直将李伟业押上马车,只留下满面错愕的贸易处俄罗斯工作人员和他们在此避难的家人。
  在俄国发生革命后新政权表示退出战争,并在击退了临时政府克伦斯基的反扑之后,尽管对于俄罗斯退出战争早已有心理准备,但是在英法两国高层还是立即出现了干涉俄国革命的声音,而且开始慢慢成为两国政府共识。
  “老板,现在在巴黎的协约国高级政治家们,已经开始讨论在西伯利亚进行某种干涉的可能性,但一直未得到美国的明确赞同和支持。法国政府认为他们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在俄法国侨民的安全,根据伊尔库茨克领事馆的汇报,在那里有三名法国侨民,因不支持革命者同时为俄罗斯官员提供保护,而被当地苏维埃处决,之前有六名法国侨民在彼得格勒被杀,而类似的事情正不断在俄罗斯各个城市上演。”
  “英国、法国两国政府已经同意向俄国南方反抗新政权的哥萨克们提供财政支持。早在三个月前美国驻海参崴领事考德威尔两次要求政府派海军访问该港,理由是必须做一些事情使这一地区的局势不致恶化,否则,动乱就会相因而至,它将妨碍史蒂文斯铁路代表团计划的实施。而且日本海军也将访问该港,美国政府赞同考德威尔的建议,美国亚洲舰队司令奈特海军上将即将率旗舰布鲁克林号于9月26日去海参崴访问,布鲁克林号的来访或许有政治讹诈之意,但它到达海参崴后,并未参加对当地苏维埃政府和社会民主工党的武装镇压行动,相反,根据我们在海参崴的情报显示,奈特还在布鲁克林号上设午宴招待当地苏维埃政权领袖,解除他们关于这次访问预示美国将夺取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疑虑。”
  在司马书房之中石磊拿着俄罗斯情报分析报告向司马做着汇报,自从俄罗斯发生革命之后,俄罗斯的情报汇报从过去每天一次,改成每天三次,而调查部所提供情报的重点,也由战备情况变成各国对俄罗斯革命和新政权态度的变化。
  日本驻俄大使公开强调应当允许他在西伯利亚单独进行干涉活动,日本外交大臣不仅向法驻日大使重申了这种立场,也向美国驻东京大使莫里斯作出同样声明。
  英国已经同意日本的要求和立场,但是莫里斯将此事电告总统威尔逊后,威尔逊政府则指示莫里斯转告日本“本政府所获得的信息表明,那里的局势是平静的,并非那种引起震惊的情况,美国政府认为,现在在海参崴出现一艘以上的日本舰只,都有可能被误解,并产生一种对协约国政府宗旨的不信任感”。
  美国给日本的答复同时告知了法英两国政府,法国外交部长姆·皮肖表示尊重美国的观点,法国将不再进一步加剧这一事态,英国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意见纷纭,犹豫不决,但外交大臣巴尔福向美驻英大使佩奇表示他个人同意美国的立场。
  在听着石磊汇报的同时,司马不断翻看手中的情报分析报告。
  现在尽管俄罗斯革命提前两个月爆发,但是大的历史仍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协约国目前对待俄罗斯新政府的态度仍然和历史上相同,协约国内部酝酿干涉俄国革命的过程中,英法是主要策划者,日本居第二位,美国基本上持反对态度。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非常简单,美国之所以反对协约国干涉俄国革命,就是日本,问题就是出在日本身上。
  现在协约国内部,只有日本有能力和多余的兵力干涉俄国革命,而日本本身也有这个愿望。现在整个俄国出现无可补救的混乱景象,各个地方的苏维埃组织已到处出现,通过鼓励和援助,可能使他们做一些事情防止俄国立即和完全落入德国之手,要达到这一目的,唯一适宜的做法是由协约国占领西伯利亚铁路,但是现在除了日本有多余兵力以协约国委托管理国的身份,占领整个西伯利亚铁路之外,还有谁更合适?显然没有,但是美国政府绝对不可能答应由日本以委托国的身份,占领并控制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西伯利亚。
  自1897年后因夏威夷问题开始显现的美日矛盾,在日俄之后更是进一步被激化,在日俄战争之中,美国即不信任俄国,也不信任日本,于是便采取了“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即先让日本灭掉俄国再说,但是战争结束不过一年,美国便发现自己随时可能和日本处于交战状态,随时可能面对日本对菲律宾、珍珠港的偷袭。而日本也同样将美国视为第一假想敌,在这种美日矛盾的大前提下,美国绝对不可能坐视日本控制西伯利亚铁路,完成对西伯利亚的实际占领,进而依托西伯利亚资源扩大本国实力,这是美国反对的根本原因。
  “美国反对日本干涉,就是我们的机会,美国人会反对日本人,但是绝对不会反对我们,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放下手中情报咨文后司马心情不错地说道,所有一切都没有脱离大历史的轨道,现在剩下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等待一个合适的、能让列强们接受的时机,然后进军西伯利亚。
  美国反对干涉俄国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避免日本坐大,但是美国绝对不会介意中国控制西伯利亚,扶持中国和日本对抗,是美国自1906年之后的外交策略之一,在历史上中国没有这个实力,但是现在中国绝对有这个实力。对于美国而言,一个强大的足够引起日本警惕并吸引日本注意力的中国,绝对符合美国的利益,在十天前收复中东铁路时,美国最初持反对意见,但是不过两天,美国便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开始变得暧昧起来,最终对西北收复中东铁路的行动表示谅解。
  司马明白是什么原因让美国发生这种转变,很简单就是日本,西北控制中东铁路之后,必定会激化和日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这正是美国乐意看到的,西北已经表现出自己在空中和陆地上的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非常乐意看到日本和中国之间的矛盾的激化,甚至于两国间发生战争,以保证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安全。
  即便是现在英法支持干涉俄国革命,美国也不会反对中国进军西伯利亚,他们会接受中国以委托管理国的身份控制西伯利亚铁路,但是绝对不会接受中国对西伯利亚的占领,所以现在西北还需要一个恰当的借口和理由。
  “老板,瓦尔基他们已经坐上了飞机,现在飞机已经飞行了四个小时,再过六个小时,他们就会到达恰克图码头,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会在那里休息一晚,然后明天上午乘坐飞艇,预许可以在明天下午到达西北。”听到老板的话后石磊连忙汇报道,石磊明白老板指的理由和借口是什么,就是现在飞机上的俄罗斯皇太子和公主,他们就是西北全面干涉俄国革命的借口和理由,而瓦尔基是冷峰在调查部内的代号。
  “四石,这次瓦尔基和整个行动组在俄罗斯立下大功,等他们回来之后,由我亲自为他们授勋,以表彰他们的功劳以及为祖国和西北作出的贡献,可惜调查部是秘密行动部门,否则的话,他们的功勋必定会被广泛宣传!他们也会成为国民心目中的英雄,可调查部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只能作为无名英雄,你们调查部每一名调查员和特工,都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听到瓦尔基的名字,司马便不无可惜地说道,瓦尔基和行动组这次行动对中国和西北的意义,绝对不是一枚勋章或是什么奖励能够代表的,如果可以的话,司马想通过一切宣传工具去宣传他们的功劳,但是司马不能这么做,就像自由军团一样,都是不能进行宣传的盖世之功,除了为他们亲自授勋之外,司马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够表达自己对他们默默贡献的感激之情。
  “老板!您曾经说过,每一场战争的胜利,是由无数个无名英雄铸就,西北调查部所有调查员、特工永远愿意做这些无名英雄中的一分子,一切为了我们的祖国!”瓦尔基得到老板的肯定,等于调查部得到老板的肯定,石磊立即站起身来正色说道,只是石磊心中还有一句话未说出来,调查部永远是西北和老板手中的暗箭!一切为了祖国的同时,调查部永远只属于老板。
第66章
相依与信任
  在世人印象之中西伯利亚永远只有两种颜色,灰色的天空和白色的冰原,似乎这就是西伯利亚的颜色,或许这是冬天西伯利亚的颜色,但是绝不属于现在,正值秋初的西伯利亚,蓝色的天空、绿色的大地、点点如宝石一般镶嵌在大地上的湖泊,显现着西伯利亚此时别样的美丽。
  当镇定剂的药效过去安娜丝塔西娅公主醒来之后,还未睁开眼睛就听到震耳的轰鸣声,尽管先前噩梦般的经历仍然在安娜丝塔西娅脑中徘徊,恐惧仍然停留在心灵的深处,但是当安娜丝塔西娅醒来的时候,并没有惊叫或显现出惊慌失措的表情,数小时前父母和姐姐们在自己眼前被杀的场面,让这个人们眼中淘气、开朗的女孩变得沉默起来。
  “这是在飞机上?……或许是在天空上飞行吧!”当安娜丝塔西娅公主睁开眼睛后,听着耳边的轰鸣声,打量眼前的一切,黄棕色的机舱顶上布满排线,舱侧一个半张书桌大的开口处架着一挺机枪直指舱外,舱外可以看到掠过的蓝天白云,于是便在心中如此想到。作为公主的安娜丝塔西娅虽然未曾坐过飞机,但是少年时就曾经在皇村看到过飞行表演,也曾不止一次想象过在天空中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好像和现在看到的相差不大。
  “先生,请问我们在什么地方?你们是什么人?我们要到什么地方?还有阿列克谢和玛丽亚在什么地方?先生!”当安娜丝塔西娅公主掀开盖在身上的毛毯,三千多米高空机舱内的低温,让只穿着睡衣的安娜丝塔西娅公主禁不住打了个冷颤,于是连忙用毛毯裹住身体,看着一旁穿着黑色军装端坐舱板上怀抱武器、闭着眼睛的军人,于是便用有些疑惑的口气问道。
  他们是什么人?昨夜他们从屠刀下救出自己和玛丽亚还有阿列克谢之后,安娜丝塔西娅就一直想问明白,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而安娜丝塔西娅环顾四周,只看到这几名身穿黑色军装的军人,却没有看到玛丽亚和阿列克谢,在这个时候安娜丝塔西娅当然关心自己亲人的下落。
  “安娜丝塔西娅公主,我们现在是在飞机上,阿列克谢皇太子和玛丽亚公主在另外两架飞机上,再过两个小时等飞机降落之后,你们就能见面,到时迎接你们的人会告诉你们会到什么地方,至于我们,只是根据命令营救你们的人。”闭着眼睛坐在竹片制成的机舱地板上的一名行动组特工用熟练的俄语回答道,但是并没有睁开眼睛,此时对于每一名行动组的特工而言,他们更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抓紧时间休息,随时准备投入下一次行动之中。
  行动组永远是调查部手中不可示人的暗箭,承担着大量繁重的任务,这一次营救目标虽然和以往完全不同,但对他们而言,也不过是一次行动而已,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地方,当然除了总结报告之外。
  “他们会带我们到什么地方?”裹着毛毯站起身来的安娜丝塔西娅走到舱侧的机枪射击处朝外面望去,蓝色的天空和金色的晚霞间,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之中,这是安娜丝塔西娅第一次看到这种略带着一些奇幻色彩的景色,但是安娜丝塔西娅并没有心情留意这些,此时安娜丝塔西娅更想弄明白他们是谁?为什么救自己?要把自己和家人带到什么地方去?
  经历了昨夜剧变和噩梦之后的安娜丝塔西娅,已经不再是那个可爱、淘气的16岁女孩子了,安娜丝塔西娅知道自己必须要坚强起来,接下来还有很长一段路等着自己走下去。
  “这就是你们的轰炸机吧!在苏维埃政权没收报纸之前,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过,你们用它对俄罗斯的城市进行轰炸,尼古拉和……我们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是你们来营救尼古拉和他的家人。”在飞机上为最后一名伤员做完手术之后,波多金望着舱口外的天空对身边的冷峰说道。
  波多金不会说在两个星期之前,自己和尼古拉还诅咒过中国人的飞机,但是现在却在自己曾经诅咒过的飞机上为中国士兵做手术,而且是中国的军人救下了俄国皇室的最后血脉。
  “我想说……谢谢你们!如果尼古拉活着的话,无论如何,他都会谢谢你们救了他的儿子和女儿,他或许不是一个好沙皇,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好父亲!”
  望着没说话的冷峰,波多金由衷的向其道谢,在波多金看来无论对方的目的如何,他们毕竟救下了阿列克谢、安娜丝塔西娅和玛丽亚三人,作为尼古拉的朋友波多金认为自己有义务替自己的朋友,向拯救了他们儿女的人道谢,尽管这些人的目的并不单纯。
  “不用谢!我们是根据命令行事!”对于眼前这位沙皇家庭医生的道谢,冷峰静静回答道。
  看着眼前这位和俄罗斯皇室有着密切关系的波多金医生,冷峰一直在思考将他带回来会不会是自己犯下的一个错误。尽管波多金医生的身份,可以作为阿列克谢、安娜丝塔西娅和玛丽亚三人身份的最佳证明,但是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对于西北而言或许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于未来而言。
  “先生,当尼古拉宣布退位的时候,曾经向英国他的表弟乔治五世求助,希望能够带着家人到英国避难,但是被拒绝了,还有美国人、法国人,都拒绝了他流亡的请求,中国和俄罗斯现在虽然是半敌对国,但是你们却拯救了尼古拉的家人,不论你们需要阿列克谢做什么,我希望你们不要再伤害到他们,他们经历了家人在面前被杀的噩梦,不能再经受打击了,可以吗?先生?”见冷峰这般冷淡,于是波多金医生便开口说道。
  尽管中国人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才营救罗曼诺夫一家,波多金知道现在的阿列克谢克或是安娜丝塔西娅和玛丽亚三人已经没有了选择,只有和中国人合作。对于英国、法国甚至于美国抛弃罗曼诺夫一家的行为,波多金可以用耿耿于怀来形容,正是他们无情的拒绝使得罗曼诺夫一家几乎完全被屠杀,对他们,几个月以来,无论是已经被杀的尼古拉还是波多金早都不再心存幻想,现在中国人或许是罗曼诺夫家族最后的依靠。
  “波多金先生,我无法给你什么承诺,但是请你放心,阿列克谢皇太子和安娜丝塔西娅、玛丽亚公主的安全不会有任何问题,而且我相信或许他们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对于波多金此时提出的这个请求,让冷峰明白显然眼前的波多金已经猜测出了西北拯救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开是便开口说道。
  冷峰也仅仅只是猜测出大老板的目的,相信大老板不会伤害他们三人,西北需要的是活着的罗曼诺夫家族的皇太子和公主,来完成老板的计划!
  “意外收获?”尽管眼前这名中国人并没有说出会是什么样的收获,但是波多金明白会是什么收获,也许中国人会在俄罗斯陷入前所未有混乱的时期,支持罗曼诺夫重新登上皇位,但是中国人想要得到什么呢?
  波多金相信国与国之间永远只有利益,就像英国的乔治五世最初表示,愿意接纳自己的表兄妹去流亡,但是后来又反悔一样,他们同样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尼古拉二世夫妇都是英国皇室的亲戚,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母亲与当时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母亲是亲姐妹,都是丹麦公主,皇后亚力山德诺娃的母亲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嫁到德国小公国荷塞·达姆斯特做王后的女儿、乔治五世的姑妈,即便是如此,他们仍然拒绝接受尼古拉一家的流亡请求,中国人如果不是为了利益,他们怎么可能会如此大发善心?
  “父亲、妈妈、奥丽嘉、塔吉扬娜!”静静窝坐在机舱内,脑袋垂搭在膝间的玛丽亚在心中默默念着被屠杀家人的名字,地下室内刺目的血泊,父亲的惊问,塔吉扬娜把自己和妹妹扑倒时被子弹击中的叫声,不断在玛丽脑海中浮现,记忆里交叉着对于过往美好生活的回忆,但是这一切都过去了。
  “先生,请问我的弟弟阿列克谢和安娜丝塔西娅在什么地方?”看了一下周围只看到那些从枪口下救出自己和弟弟、妹妹的穿着黑色军装的军人,于是玛丽亚便开口问端座在那里的军人,目光中带着乞求的神色,没看到自己的亲人玛丽亚心情变得有些惊恐不安起来,生怕他们再发生什么意外,那是自己最后的亲人了。曾经对于玛丽亚而言,没有什么比嫁给一个心爱的人并拥有一个自己甜蜜的小家更让自己向往的了,而经历昨晚的一切之后,活着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成为了玛丽亚唯一的愿望。
  “公主殿下,他们在另外两架飞机里,再过一段时间,等飞机降落之后你们就能见面,哪!他们就在那边的两架飞机里,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通过这里看到另外两架飞机!”望着眼前这个美丽单纯的女孩目光中带着惶恐乞求的表情,一名行动组的特工宽慰道,在机舱内行动组特工眼中,这个女孩不再是俄罗斯皇室公主,而仅仅是一个目睹家人被杀命运悲惨的可怜女孩子而已。
  “谢谢你们!”玛丽亚真诚地说道,然后披着毛毯按照那名军人的指点站到机枪射位旁,望着舱外数十米开外另外两架飞机,尽管看不到阿列克谢和安娜丝塔西娅两人,但是知道他们仍然安全的在飞机内,就已经让玛丽亚感觉无比心安,至少还有亲人陪伴着自己。
  玛丽亚看到在夕阳辉映下,两架加装了浮筒的H-1型轰炸机在空中飞行,飞机机身被夕阳染成了金黄色,望着飞机机身上有些诡异地图符,玛丽亚不知道他们会带自己和弟弟、妹妹到什么地方,但是玛丽亚知道自己需要收拾起从小被大家呵护下养成的梦想家的性格,现在自己需要承担起做姐姐的责任,照顾好阿列克谢和安娜丝塔西娅,尽管平时反而是安娜丝塔西娅在照顾自己,现在是自己承起责任的时候了。
  玛丽亚想起姐姐奥丽嘉,在一家人被囚禁的日子里,奥丽嘉是全家的精神支柱,这个勇敢的女孩,在被软禁的日子里,一直贴身藏着一把左轮手枪,奥丽嘉用这种方式保护着家人,现在轮到自己保护姐姐们用生命保护下来的阿列克谢和安娜丝塔西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