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730

  “诸君,大日本帝国出兵西伯利亚是为维护我国利益,西伯利亚面积达一千两百万平方公里,资源之丰富远超过我们想象,日本帝国如能成功吞并西伯利亚,百年之内无资源之忧,同时自明治天皇以来我们梦寐以求之大陆梦想也可得实现,现在美国人伙同支那军阀已出兵西伯利亚意图阻遏帝国之伟业,俄人已同意皇军上岸,我们必须要利用这一时机,抢在美国人和中国人之前控制符拉迪沃斯托克!根据西伯利亚派遣军司令部命令海军陆战队将负责抢占港口,二十三联队负责抢占火车站、电厂、机修厂,二十四联队负责抢占要塞堡垒!望诸位明白皇国兴废在此一举,诸君,拜托!”
  在金角湾青岛号杂兵运输船上,二十四旅团旅团长大岛由颜下达了“进攻”命令。就在大岛由颜少将下进攻命令的同时,“石见号”、“肥前号”上搭载的舞鹤镇守府海兵团“陆战队临时特遣队”500名海军陆战员,已经利用舰舷上放下的攀网,登上舰载小艇从军舰泊位向港口划去。
  “将军,我们已经抽调200名水兵,随时可以出发控制港口。”在日本陆战队下舰准备登陆的时候,距离他们不过只有百米之距的美国海军“布鲁克林号”装甲巡洋舰上,尼尔斯舰长对站在舰桥上的奈特将军说道。
  “尼尔斯上校,这是自1900年京城事件后,美国海军第一次上岸执行任务,行动吧!”看着日本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划动小艇,奈特上将便开口说道。随着奈特上将一声令下,老旧的“布鲁克林号”这艘曾经1898年美西战争中击败西班牙海军,在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装甲巡洋舰,驶离泊位向港边靠去。
  日本海军之所以没有驶离泊位,原因是担心没有驳船引导可能会造成不必要损伤,对于贫弱的日本海军而言,如果一名海军军官损伤到一艘军舰,那么他的海军生涯也就到头了,和日本海军军官的谨小慎微不同,美国海军的训练从来都以莽撞和大胆闻名,在阪本则俊等日本军官目瞪口呆的注视中,“布鲁克林号”缓缓朝码头驶去。
  那些小艇上的日本陆战队军官们看到这一幕,立即明白美国人要干什么,于是便命令士兵们拼命划着小艇朝码头划去,人力划艇怎么可能快过蒸气动力的战舰,尽管布鲁克林号是以龟速前行,但仍然超越了日本海军陆战队员拼命划动的小艇。
  “这……这才是玩军舰的!”望着“布鲁克林号”在即将和码头栈桥发生碰撞时及时缓停下来,舰舷距离栈桥不过只有数米,阪本则俊喃喃说道。尽管口中这么说,但阪本则俊却不敢尝试,毕竟阪本则俊不可能拿自己在海军中的前途开玩笑。
  “那群黄皮猴子一定吓坏了!哈哈!”在军舰缓停下来之后,站在舰桥上的尼尔斯上校看着在小艇上愤怒挥动手臂的日本陆战队员大笑道,这种强行靠港在尼尔斯舰长眼中根本就是小菜一碟。而此时布鲁克林号上的水兵们也同样大笑着将数米长的舷梯放了下去,舷梯末端正好搭在码头栈桥上,穿着水兵服、背着1903式春田步枪的美国水兵们几乎是跳着舞一样地从舷梯上下来踏上了码头,然后开始在拥有六条铁路轨道的码头栈桥上列队,而此时拼命划着小艇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距离码头栈桥还有百米之距。
  在码头上演这么一出抢港表演时,在被视为世界十二大奇迹之一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终点站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车站,这座意大利建筑风格的火车站一楼和二楼之间标写着一串俄文中间最为醒目的字样就是“9877”,这里距离彼得格勒的距离是9877俄里。此时这座规模不菲的火车站内,数千名身背步枪的赤卫队员和他们的家人,正在登上北撤的火车,尽管他们家人眼中流露出不舍,但是此时却只能撤退。
  “还有一个小时,中国军队差不多就能到达这里,在这里或许会上演一出好戏,把这座城市让给帝国主义列强的同时,却给他们留下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米基耶夫斯基望着车站内的二十三列火车,蒸汽机车已经开始喷吐烟雾,朝这座意大利风格的石质车站看了一眼,对身边其它委员说道。
  在米基耶夫斯基身边是一列因为国内战争而停运的豪华列车,在几个月前,乘座这辆豪华列车头等舱前往彼得格勒还仅是少数富人的专利,毕竟1000英镑费用绝对不是普通人可以承担的,而现在这列曾经属于富人专利的列车却成为远东苏维埃革命委员们的专列,其间的装饰仍然不减过去的奢侈,革命委员们自然有种种理由和特权去享受这些,这或许就是革命带来的好处。
  “把要塞交施工团赤卫队的中国人,然后再把港口交给日本人,至于火车站和铁路还有其它市政设施,就让日本人、美国人还有美国人的走狗中国人一起去争、去抢,无论他们谁抢到这些,结果都会造成三国矛盾进一步激化,当然如果能让日本人和中国人因此打起来更好,不过至少可以让他们永远不能建立起协同合作的关系,一个让日、美、中三国互相争抢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至少等于我们多出了三个师的革命力量!”
  在列车豪华车厢内,品味着来自法国美酒的米基耶夫斯基对车厢内一同享用美酒的委员们说道。此时的米基耶夫斯基显得有些得意洋洋,毕竟利用符拉迪沃斯托克这座远东最重要的城市引起日、美、中三方内讧的主意出自米基耶夫斯基的大脑。
  “乌米扬诺夫主席曾经说过,俄罗斯苏维埃政权生存的基础除建立在强有力革命行动上,更需要充分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维护俄罗斯苏维埃政权的生存,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因贪婪引发的矛盾,将会保证苏维埃政权的存在,就像我们现在和德国人进行的谈判一样,就是利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通过停战谋求苏维埃政权的生存,我们只是暂时让步而已。”
  尽管放弃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决定是由彼得格勒方面批准和远东苏维埃委员会同意的,但是米基耶夫还是没有忘记提醒车厢内的委员们,这种暂时的放弃并不是只有远东,包括彼得格勒也是同样,其目的自然再清楚不过,无非是用来堵住大家将来可能的指责而已,作为一名老社会民主工党党员,米基耶夫斯基知道现在苏维埃政权和过去沙皇或临时政府政权不同,任何失误都有可能致使自己失去生命,而放弃符拉迪沃斯托克则很有可能成为他人攻击的一个理由。
  “现在放弃符拉迪沃斯托克,不知道明天又需要放弃什么地方!”听到米基主席的话,作为军事委员的叶夫根尼在心中想到。现在苏维埃虽然控制着乌苏里至阿穆尔地区以及外贝加尔部分地区,但是临时政府的资本主义政权仍然控制从喀山到伊尔库茨克的整个西西伯利亚和中西伯利亚大部分政权,这就注定远东苏维埃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来自欧洲的支援,而且现在彼得格勒同样面临德国和支持临时政府反革命势力的双重威胁,因此在叶夫根尼看来,或许这次弃守只不过是开始而已,一旦中国人、日本人结束了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争斗,他们自然会沿铁路线进攻。
  在车厢里的委员们都各有所思的进行谈话的时候,第一列搭载四千多名赤卫队员、革命水兵和他们家人以及物资的火车,拉响汽笛驶出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车站。
  在第一列北撤的火车驶出火车站的同时,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内200名美国持枪水兵和500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港口各处持枪分守各自的控制区,虽然比日军提前数分钟上岸,但是美国水兵们只不过控制了港口海关大楼、太平洋海军司令部大楼和两座码头栈桥而已,至于港口大部分则被随后赶到的日本人以人数优势接管。
  尽管随着日本海军官兵用港口的驳船将“常陆丸”、“青岛丸”两艘搭载第二十四旅团一万多名兵佐的运兵船靠港,二十四旅团的日本军队开始依次登港,港口上的日美军力相差超过60倍,但是双方都心存默契不去触碰对方接管的地区,甚至于为了防止发生冲突,日本后继部队空出一座码头栈桥,以便作为双方心知肚明的中立隔离带。尽管港口的气氛显得有些紧张,但是无论是奈特上将或是阪本则俊大佐以及二十四旅团长大岛由颜少将,显然都希望彼此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双方谁都不愿意在这个关键时期得罪彼此,至少在没有得到国内指示之前。
  “中国领事馆的刘光奇通过考德威尔领事转告,希望我们派出100名水兵配合中国人海参崴先遣支队接管海参崴,以保证中美联合出兵协议得到执行,他们派来的二十辆汽车已经在码头上等着。”尼尔斯舰长得到领事馆传来的信息后,便向奈特上将汇报,而此时日本的二十四旅团已经依次登陆,前后有千人已经上岸列队集结。
  “100名水兵?整个布鲁克林号上只有不到600名水兵,都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中国人还没忘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旧名,或许中国人和日本一样心存借机吞并西伯利亚的念头吧!尼尔斯,给中国人派去80名,再从港口抽过去40名,派出120名水兵协助他们吧,日本人控制港口是不可避免的了,帮助中国人控制火车站和铁路是必要的。海参崴先遣支队?就是过去那支施工团赤卫队吧!这群中国人!”看着港口上登陆的日本军队,奈特知道为了自己必须要有所行动,否则那些已经接管要塞的中国人可能真得会和日本人打起来,如果他们现在打起来,和国内制定的策略显然有所抵触,现在是需要美国表明态度的时候了。
  “或许他们也期待着开炮吧!”拿着望远镜朝在半小时前升起中国国旗的俄罗斯堡垒看去,堡垒中的数门10寸火炮仍然瞄准港口,奈特便在心中如此想到。作为亚洲舰队的司令官,奈特知道中国国内存在敌日情绪,现在国内借助中国人阻止日本人的策略非常成功,但是却进一步激化了目前中日之间愈演愈烈的敌视行为,即便是中日两国军队在这里打起来,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
  位于海参崴正北的俄罗斯堡垒群,是海参崴要塞堡垒群中建设最早的一个堡垒群,早在1877年时即开始营造,同样也是最为重要的堡垒群,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多次扩建,所在的俄罗斯山脉末端已经被完全要塞化,这里距离金角湾泊区约4.5公里,距离金角湾入口8.5公里,从海拔100~120米的核心要塞炮兵群下望,可以俯视整个海参崴金角湾。
  曾经这里的要塞炮兵拥有四门356毫米和十六门305毫米、二十四门254毫米岸防炮守卫着整个海参崴和附近海面,而数量众多的152、120、107、76、57毫米速射炮为堡垒提供良好的外围防御。这座堡垒曾经和整个海参崴堡垒群构成了世界上最坚固、最强大的海岸堡垒群。
  不过这座堡垒的辉煌早已不在,在俄罗斯卷入战争之后,为了加强芬兰湾等地的海岸防御力量,大量火炮被抽调至欧洲,失去全部二十门356、305毫米岸防炮和一半254毫米岸防炮以及大量57~152毫米速射炮,尽管如此这里仍然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之一,而堡垒中两门直指金角湾威力强大的254毫米速射炮,更是可以威胁金角湾内任何目标。
  随着日军二十四旅团登陆,日军源自德军的硬低军靴踩踏在海参崴石质路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开始在海参崴街道上响起,按照命令他们想抢在中国人和美国人之前抢占海参崴各处要地。
  当小松权兵卫率领小松大队一千余名士兵,根据青木联队长的命令,二十五分钟强行军4.6公里,赶到俄罗斯堡垒,在距离还有百米的时候,就看到堡垒外林立的铁丝网堵住道路,而且可以看到机枪堡中伸出的枪管,这一切让小松心头禁不住咯噔一声,望着所谓支那军队“海参崴先遣支队”的防御工事,小松知道中国人是不可能让出堡垒了,小松抬头朝俄罗斯堡垒上方望去,只见两个旗杆上挂着中国五色旗和美国的星条旗。
  “美国人?”在走到距离堡垒铁丝不远处,小松挥手示意部队停止前进,看到铁丝网后几名穿着俄军军装,系着中国五色国旗袖标持枪的中国劳工,想到堡垒上的星条旗,小松权兵卫明白是什么给了那支中国工人组成的所谓海参崴先遣支队底气,是美国人。
  “美国水兵现在应该还没有到达这里,或许还有机会!”小松权兵卫不相信那些美国水兵能够抢在日本士兵之前到达这里,于是在心下打定主意,小松权兵卫不相信中国劳工胆敢阻拦日军进入,支那工人拿了枪,他们仍然还是工人而不是军人。
  “你们的,立即让开,大日本帝国皇军接管堡垒的干活!”小松中佐走到铁丝网前,隔着不到一米宽的拒马铁丝网对警戒的中国工人喊道。
  “小日本滚蛋的干活!这里是中国的干活!”李天奇大声模仿小松口生硬的中国话喊道,话音一落,哨卡上几名警戒士兵立即笑成一团。
  “岗田军曹!带人搬开铁丝网!阻拦的刺刀的死啦死啦的!”被人嘲笑后,恼羞成怒的小松权兵卫立即命令道。对于铁丝网上挂着用日、俄、中、英四种文字书面的“擅闯军事要地格杀勿论”的警告根本就是置若罔闻,不过命令的时候,还没忘记提醒不要开枪。
  “还!”岗田军曹接到命令后,立即带着几名士兵冲上去,试图把拒马铁丝网搬开。
  “哗啦!”
  “你们再动一下看看!老子弄死你们!”见这几名日本兵想搬拒马,李天奇和另外三名警戒的士兵立即从肩上取下步枪,拉动枪栓直抵岗田等人。
  “你们的让开!刺刀的干活!”见行动受阻后岗田军曹大声喊道,随着岗田一声命令,岗田身后四名士兵便立即为步枪上了刺刀,直抵铁丝网后李天奇等人。
  “弟兄们,上刺刀和小鬼子玩玩!”见日本兵上了刺刀,李天奇立即大声叫喊着,尽管施工团赤卫队不过只组建了数月,但是这几个月的训练可都是由西北军派来的军事教官负责,刺杀是西北军步兵所强调的五大基本技能之一,在边防军中刺刀被视为军人的魂魄,任何武器都不过是一把与敌人搏杀的刺刀,拼的就是胆略和意志,所以每一个士兵都接受过最严格或者残酷的拼刺训练,自然受他们训练的赤卫队员们在这上面也下了一番工夫。
  一米三长的莫辛纳干步枪加上四十多厘米的刺刀,全长超过一点七米,比日本兵三八式步枪装刺刀后长十余厘米,再加地势的原因,李天奇等人占据绝对优势,双方曲弓着双腿成拼刺状,怒目而视彼此互抵刺刀。此时隔着铁丝网彼此对峙的中日两军士兵,手握武器,表情显得专注沉稳,双目注视对手,尽管对峙只不过刚开始短短几秒钟,无论是李天奇或是岗田额头都开始滴下了汗水。
  两人都感觉自己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呼吸似乎也变得凝重起来。此时前沿哨卡的气氛骤紧,呈一触即发姿态。而小松权兵卫则在这时仔细观察数米外的李天奇,想从他眼中找到一丝恐惧的眼神,但是让小松失望的是,在那个支那士兵眼里找到了跃跃欲试的眼神,这时他们在小松眼中已经从“支那劳工”转成了“支那士兵”。
  “你们立刻放下刺刀!立即隔离他们!”就在这时要塞内开出一辆汽车,从汽车上跳下六名背着步枪的美国水兵,米道尔下士大声用英语喊着,以防止他们发生冲突。听到米道尔下士命令后,跳下卡车的五名美国水兵立即持枪冲到铁丝网前,持枪隔离了举刺对峙的中日两国士兵。
  “美国人!”看到美国水兵竟然从要塞内乘卡车冲过来,小松权兵卫瞪大眼睛看着铁丝网后的美国水兵,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明明美国水兵还在……怎么可能比自己跑得更快,看到美国水兵身后的卡车,小松权兵卫明白了,美国水兵是乘卡车过来的。不要说是在1917年,即便是二十年后的1937年,大多数日本军队仍然停留在挽马时代,而在这时,日本汽车工业基本为零,军队怎么可能装备汽车。
  别说汽车,在二十四旅团找不出几个会开汽车的士兵,因此尽管日本人控制了码头上百余辆卡车,但是他们仍然只能步行前进。至于美国水兵,他们会不会开汽车没关系,华社特意派出二十辆汽车到港口接送他们,在小松权兵卫带着步队抄近路朝俄罗斯堡垒强行军赶来的时候,搭乘卡车的米道尔下士和另外五名水兵,已经轻轻松松来到堡垒,而那时小松大队的千余名兵佐还没走完一半的路程。
  “你好,长官,我是美国海军米道尔下士,根据美华联合出兵协议,俄罗斯堡垒已经由美国政府以及中国政府联合接管,请阁下立即撤离此地,不要因此造成美日两国军队间不友好的对抗。”看着眼前的小松中佐米道尔下士开口说道。十多分钟前,米道尔就和几名水兵到了堡垒,只不过先去拜访了接管要塞的先遣支队宋平团长而已。
  “你……”三十秒钟前,小松权兵卫还想强行进入要塞,而现在小松明白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在出发时青木联队长特意交待,不能和美军发生冲突。就在小松权兵卫犹豫着到底是撤退,还是继续在这里和中国人以及这六名美国士兵对峙的时候,在整个海参崴到处上演同样的一幕,一百二十名美国水兵被分成几十队和接管了要塞、部分工厂以及火车站的“海参崴先遣支队”共同阻止日军占领整个海参崴的企图。
  而在“青岛丸”上等待的大岛由颜少将在接二连二得到各部队报告的“好消息”后,恼怒至极点的大岛由颜只开口说了两个字——“八嘎!”
  “日本人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因为海参崴和美国全面对峙!在西伯利亚和亚洲问题上,他们还需要美国的支持!而美国政府则心存利用我们和日本人之间的对抗,确保我们双方都不能吞并西伯利亚,以达成他们在亚洲的平衡抑制政策。”在接到“海参崴先遣支队”已经接管了要塞、造船厂、火车站、电厂等海参崴重要设施后,蔡锷对司马开口说道。
  “哼哼!日本有吞天的野心!美国人是没安好心!现在咱们的问题是这次出兵能得到什么?最后还得在谈判桌上解决,美国人不会把日本人往死里得罪,咱们得做好在海参崴被出卖的准备。通知冷御秋,后贝加尔集团军也差不多完成整合了,我要在谈判结束之前,在外贝加尔地区每一个城镇都升起中国国旗!咱们要的东西,只能自己去取。”司马用非常平静的口气说。
  弱国必须要有弱国的自觉,这次在海参崴虽然进展异常顺利,但是控制了大部分港口的日本肯定不会接受这一事实,既然不能打仗,那么就只能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而谈判桌上从来都是强国的舞台!弱国没有发言权!尽管现在西北和美国之间达成了合作默契,但是如果说美国人会愿意在海参崴问题上紧逼日本人,司马绝不相信,美国这面旗所能发挥的最大作用,现在已经发挥了,剩下的,一切还得按计划进行。
第75章
铁火地狱
  广阔的原野、白桦树林、无边的雪原,或许这就是人们对西伯利亚的印象,在九月底的上乌金斯克和西伯利亚大多数地方一样,已经进入初冬时阴霾不定的天气,原本晴朗的天空中可能忽而落雪、忽而下雨,而且伴着从北方吹来的阵阵带着寒意的北风。此时早已不见秋天时金色的带着温暖而惬意的阳光,清晨,上乌金斯克被一层如柔纱般的薄雾所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带有西伯利亚特有的植物和沃土地芬芳,平整如镜的色楞格河在薄雾和金色树林的映衬下,恬静安详,犹如仙境般美丽。
  谁能想到这里在过去几个月中,始终被战争的烟云所笼罩,炮弹、航空炸弹时尔光顾这里,如梦幻般的景色并不能吸引韦伯的注意力,对面中国军队拒绝了革命委员会和平建议的事,早已经在战壕里传开,然后本来平静的前线,再一次出现大量逃兵,没有人愿意让自己被炮弹和炸弹撕扯成破片。
  “或许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逃走!”依在土木工事里怀抱着步枪的韦伯在脑中如此想到,怀中的莫辛纳干步枪淡淡的枪油味让韦伯意识到这只是想想而已,当出现成建制逃兵后,革命军事委员下令枪毙了数百名逃兵,尽管不愿意看到自己变成碎片,但是想到被处决的数百名逃兵身体上流出的鲜红血液,韦伯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在可能被炸成为碎片和被革命委员立即处决之间,韦伯选择前者。
  “韦伯、韦伯。”一个沙哑的声音打断了韦伯的胡思乱想。
  “什么事!老杜勒夫!”韦伯扭头看了一下,是老杜勒夫,一个参加过俄日战争被革命委员会发配到前线战壕的老兵,好像是因为他在暴动时站到军官们那边,所以被从司令部发配到了最前线一个前线观察哨里,不过看他满不在乎的神情,好像并不觉得最前线里有什么恐惧的地方。
  “你看我弄了什么,半瓶伏特加!”杜勒夫从怀中拿出大半瓶伏特加说道,说话时杜勒夫嘴中带着一股浓重的酒气。
  “嗯!”酒瓶被打开后,闻着浓郁的伏特加的酒香,诱得韦伯连咽几口唾沫。
  “老杜勒夫!你真太伟大了!”被酒香诱醒揉着眼的几名士兵,睁开睡意蒙眬的眼睛死死盯着杜勒夫手中的酒瓶,在前线能喝到一口伏特加,那绝对比钻进布里亚特女人的被窝还让人觉得兴奋。
  “每人一小杯,别这么看着我,这瓶伏特加是我用半夜时间,才从老梅莎肚皮上换来的!”在士兵们的欢呼声中,杜勒夫用一种带着些许淫猥的口吻说道,同时小心翼翼拿着酒瓶给每个人倒了一小杯,这番作态很难让人和指挥员挂上钩。
  “啊!”喝一口伏特加之后,品味着酒液流过喉咙时的快感,韦伯忍不住喝道。伏特加入口时,仿佛冰溶化于口中,进而转化成一股火焰般的清热,这种感觉真太舒服了!舒服得就像……韦伯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位于新西伯利亚家中的农场之中,回到了自己家人的身边,如果在那里,自己可以大口地喝着伏特加,骑着马、带着孩子打猎、钓鱼,而不像现在这样为自己生命担忧,都是这该死的战争!
  “嗯!知道吗?中国人那边有很多和伏特加一样的烈酒,在满洲的时候,我曾经拿几夹子弹,从中国人那里换了一坛酒,嗯!……差不多就是这么大的瓶子!”想起在满洲时的岁月杜勒夫说道,然后在手中比划着坛子的大小。
  “或许我们已经被遗忘了吧!也许在这里有机会还有逃走!”看着带着些醉意的杜勒夫,想到他之前说在老梅莎那个老寡妇肚皮上呆了半夜,韦伯脑中再一次动起了逃跑的念头,观察哨远离战壕,夜晚从这里逃走,那些委员们根本不会发现。
  韦伯所在的前置观察哨,是一个位于两军对峙前沿中一座小山的山腰处,用于监视中国军队的动静,简单的土木工事上覆盖着厚厚的树叶使其有良好的伪装,像这种远离战壕防线的观察哨在前线分布十几处,每一个观察哨里只有六、七名士兵,然后配一支信号枪,一只旧式单筒望远镜,是当初彼得留拉得夫命令修建的,直到现在都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韦伯,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让你们尝尝中国人烈酒,高……高亮酒!还有白干酒!都很不错!”杜勒夫看着双手抱着小杯在那沉思的韦伯,于是便开口说道。
  “上……帝啊!长……不!杜勒夫同志,您看那里是什么!”这时警戒观察的伊万大声喊叫着,从声音中透出惊恐腔调,显然是发现了什么让他觉得恐惧的事情。
  “天!中国人……要进攻了!”尽管还带着些许醉意,但是当杜勒夫从望远镜中看到出现在视线内的东西时,不禁惊声尖叫道,那种武器尽管没见过,可是看其矮粗的外形和粗大炮管,让杜勒夫明白那是什么东西,是攻城炮。
  “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六!”足足十六门之多!从望远镜中杜勒夫可以看到那些中国士兵用扬弹架装填数百公斤重的炮弹,十六门至少三十线的攻城炮!瞬间旅顺的恶梦似乎再一次浮现在杜勒夫的脑海中。
  “杜勒夫……我们要发出信号吗?”从杜勒夫手中拿过望远镜的韦伯问面色变得煞白的杜勒夫,韦伯很难把眼前这个人和之前那个永远不知道恐惧是什么,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的杜勒夫联系在一起。
  “……韦伯,伊万,李维奇,我想问,你们想不想活下去!”杜勒夫这时开口问眼前的韦伯、伊万等人,脸上再也不见过去的笑容,反而显得非常严肃。
  “……对一个目标观测地点愈多,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越大,交会目标的方位角度便越精确,我们对上乌金斯克几百个目标都由三个交会观察所结合航拍照片进行侦察,所距基线由800米增至3700米,精确计算每门炮对每一个目标的射击诸元,到时候就按这个诸元打,预计进行面射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在第一轮炮火打击结束后,第二轮炮火打击开始的同时,战车部队及突击步兵火力伴随突破口推进,既可撕开俄军防线。”在距离前线数公里外的一处征用民宅内,外贝加尔集团军炮兵参谋长魏建强指着沙盘说道。等了四个月现在终于开战了,四个月来运送到前线的弹药,足够外贝加尔集团炮兵,把整个上乌金斯克夷为平地,撕破俄军防线当然没有问题。
  “现在上乌金斯克俄军,尽管名义上拥五个师两个旅的兵力,但是四个月的轰炸、炮击已经造成减员40%左右,四个月来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大量逃兵,根据目前我们掌握的情报,上乌金斯克俄军兵力不超过4万人,四个月的轰炸及炮击已经让上乌金斯克俄军达到心神俱惫的地步,第一轮覆盖炮击结束后,俄军前沿将不可能组织起有效的反抗,如果一切顺利,我想中午前,我们即可占领整个上乌金斯克。”
  集团军参谋长查明山面带笑容说道,此时外贝加尔集团军司令部中完全没有大战前的紧张,反而充满情绪释放后的松快,即便是在最稳定的军官眼中,这一次战斗也将是一场毫无悬念,不可能产生任何变数的一边倒的战斗。
  “诸位,外贝加尔集团军十万大军在这里耗费了四个半个月,现在给我拿下这里!我要在今天中午之前,在上乌金斯克市政府看到五色旗和铁血旗在那里升起!”面色凝重的冷御秋下达了作战命令!外贝加尔集团军六个师在这里等待了四个月,进攻计划被完善了无数次,官兵们的耐性早被这种空等给磨得几乎按耐不住,现在终于等到了进攻命令!外贝加尔集团军是唐努乌梁海师为核心由第十一、十二、十三、十五步兵师以及第六炮兵师组建而成,六师整合为集团军的时间不过只有一个月,而集团军司令就是前唐努乌梁海师师长冷御秋。
  “别忘了告诉前方的连排长,遇阻立即呼叫炮火支援,谁敢命令士兵拿命去强攻,就让他自己收拾包袱去军事法庭报到!别到时打仗花得钱还没有抚恤花得钱多。”临了冷御秋强调道。上次在克斯格鄂塞阿尔泰旅牺牲了286人,结果抚恤金加保险费边防军和保险公司支付了数十万元,而以后的遗族补助更是一个长期的支出,再加上因伤至残的76名士兵每个月的药费、生活补助,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即便就是286名将士按规定进行的安葬,同样耗费了一笔不菲的费用,而最后有人算了一笔账,在克斯格鄂塞阿尔泰旅消耗的械弹比起这些开支还少了数百元。
  而因为伤亡数字“巨大”导致冷御秋接到了司令部的责问,所以冷御秋才会如此交待。这次担任主攻的十一、十二师是新建部队,基层军官除了部分是西北军校毕业生,其它大都是来自内地各省,冷御秋害怕他们把内地的打法带到西北来,到时再付出不必要的损失,然后边防军和西北保险公司再支付出一大笔天文数字的抚恤金、保险费等等。
  “大家一定要仔细填好保险单!如果阵亡了受益人就能得到一千元保险费!如果没有亲人的话,可以选捐给教育基金、遗族基金或者荣军协会,所有人都必须要写遗嘱,写好上交给班长封存。”在前线战壕里军官们则在分发保险单和信纸,同时大声提醒士兵们保险单的重要性。
  西北边防军为每一名官兵都购买了保险,丰厚的保险费足够他们的家人,在他们阵亡后衣食无忧的过完下半生。如果他们有老婆孩子的话,遗族抚助基金会每个月还会支付相当于西北最低生活保障金1.5倍的军遗补助,直到其老婆改嫁或其子女满十八岁,让每一名为国尽忠的将士家人绝不陷入生活困境,是西北边防军最根本的信条,也正如此,才有了边防军官兵在战场上的悍不畏死。
  “嗯!……老头子,你听着!你儿子我没给你丢脸,如果你看到这封信,那就说明你儿子我进忠烈祠了!……”书写着遗嘱的张秩勋在遗嘱里除了交待一些身后事之外,顺便像部队里的那些兄弟们一样在遗嘱里调侃起了用和自己断绝父子关系逼自己来当兵的老头子。而此时整个战壕里都是静静的,无论是军官或是士兵都趴在空弹药箱上写着各自的遗嘱,仔细填写保险单,这时边防军一直以来强制性文化扫盲派上了用场,至少所有士兵都不需要让他人代笔填写保险单和代写遗嘱。
  “架好梯子!所有人准备!”几十分钟之后在前线战壕之中随着士官和军官的命令,已经按耐不住兴奋之情的士兵们便架着木梯依靠在战壕边,深达两米的战壕必须要借用梯子才能上去,在进攻命令下达到前线,战壕内已经苦等数月的士兵们明白,他们的假日结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