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2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730

  当四个多月前自己主动接触在餐厅里“巧遇”的梁超华天津“老同学”之后,一切就落入西北调查部计划之中,随后三个半月当自己以为把李南新完全掌握之后,刚刚完成策反的他们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王千怡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帮助他们挖出日本情报机关埋在西北的钉子,一是作为间谍在特别法庭接受审判,然后在刑场上按照战时法律处决,为满铁服务本就是为了金钱的王千怡当然不会选择牺牲自己,自然选择了和西北调查部以及军情局合作。
  尽管当时王千怡发出了可以行动的报告,但是还是被掌握行动全权的组长南田课长否决了,为了安全和稳妥一直拖到现在,在南田确认安全的三个多月中,王千怡和李南新一直都是以恋人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直到现在。
  “千怡!这次任务完成之后,一切都会结束的!”
  看了一下这个非常普通的寻物启事,李南新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耐性,他们彼此互不联系潜伏在西北各自行动长达半年,等了这么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正是调查部和军情局的存在,才会使得这些间谍如此小心,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小心,在三个月之中,不知道有多少机密外泄,现在终于到收网的时候了。
  “呵呵!先生看鞋啊!我这里的布鞋都是正经手工纳的千层底,穿起来比胶鞋舒服多了,而且还不臭脚。”
  见一工人打扮的顾客上门,鞋店老板连忙点头哈腰和迎了过去,生意人嘛!顾客永远都是大爷。面色憨厚的老板看到打量着布鞋的工人左手打了个手势,脸色立即一变,随后左右观察了一下,把这个工人引入后室,鞋店的后面有上楼的楼梯,那里已经来了不少人。
  “这是第二十三个,这些日本人那,小心谨慎到这份上,不知道是不是对咱们调查部的一种承认,当然你们军事情报局的存在对他们同样是一种威慑。”在鞋店对面楼房二楼的一个房间,隔着窗纱观察鞋店的纪风摇头轻叹道。
  这是纪风第一次直接到达行动现场,为了挖出这批日本间谍,调查部和军情局携手合作了近半年,半年之中这批日本间谍从西北盗得了不少商业机密。
  “石部长,今天就收网了,希望那些高射炮图纸,他们还没有来得及运出。”
  作为军事情报局行动组长,李贝恩更关心被盗的高炮图纸,性能优异的大口径高炮对边防空军构成很大的威胁,日本人得到这些高炮图纸,天空就不会再对空军完全开放,如果不是为了挖出这些日本间谍,恐怕早在三天前确认了李青扬这个驻炮厂监造的身份之后,军情局就会立即展开行动。
  “放心吧!三天,不可能把图纸送回日本本土,只要图纸没到日本本土,调查部就能把他们拦下来。”
  对于调查部的能力作为调查部一员的纪风从来都不怀疑,行动处的人告诉自己可以拦下来,就一定能够拦下来。
  在石磊和李贝恩二人在二楼隔着窗纱观察那个鞋店时,在两百多米外的路口停着一辆西北电力公司的箱式维修卡车,在黄色维修卡车旁下水道的铸铁井盖被打开,旁边放着电力维修的牌子,这种检修电路的车辆在西北各处经常可以看到。
  在箱式卡车内,二十几名穿着墨绿色作战服、头载钢盔黑面罩,手持小型六式冲锋枪的陆军特种部队队员正在等待行动命令,他们手中的六式冲锋枪是西北二机集团按照现有图纸仿制的冲锋枪,原型是后世巴西制造的乌鲁冲锋枪,这种结构非常简单只有十七个零件的冲锋枪,尽管在边防军的装备数量很大,不过野战部队还是喜欢枪管更长、威力更大的丙型冲锋枪,像六式冲锋枪因其尺寸较小主要装备后勤部队,像特战部队在城区环境下,也会使用这种小型冲锋枪。
  这一次行动是由军事情报局负责,而军情局则将任务交给了边防陆军特战部队,除了卡车内这些特战队员和路边的便衣特工外,周围的建筑之中还分布着数十名狙击手,只要行动一开始,就不可能有任何人从此处逃脱。
  “诸位,大家辛苦了,帝国不会忘记各位的功劳。”在鞋店二楼,南田松本对二十六名调查部、情报科的嘱托们说道,他们在西北潜伏最长的超过一年,最短的只有三个月,当初整个行动一共有四十九名调查部及情报科的高级嘱托参与,但是未暴露的只有二十六人,损失了近一半人手,幸好一直以来都是各自分别作着基础行动,要不然现在包括自己在内恐怕都已经进监狱了。
  坐在椅子上王千怡看着周围这些人,知道这一次恐怕调查部和情报科要损失惨重了,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和自己一样的高级嘱托。
  “嗒!”王千怡从小挎包中拿出火机点着了一根女士香烟,然后把火机放入挎包,王千怡的挎包实际上是一个信号发射器,在她打开的时候,就会发出特定的电子信号。
  “行动!”卡车内扬声器刚一传来命令,停在路边的卡车立即发动起来直接到鞋店门外,而走在路边的十几名穿着便衣的路人,也在同时快步冲进鞋店,未等鞋店老板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冲进来的特工控制住。冲到鞋店外的箱式卡车内则伸出了一块跳板,搭到二楼高度,车内的特战队员踩着钢制跳板从二楼窗口处冲入,用微声枪击碎玻璃后便跳了进去,房间内或站或坐的二十七名目瞪口呆,甚至于未及反应的日本间谍便在其枪口下举起了手,整个行动只用了短短的十几秒钟便宣告结束。
  “你们的行动太快了!”被铐上手铐的南田松本对眼前的纪风说道。
  如此迅速的行动远远超出了南田的认知,尤其是击碎玻璃跳入屋内的军人,此时看着头戴黑面罩的军人,南田很好奇他们是什么人?不过南田知道自己的好奇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看着眼前和自己一同被捕的同僚,南田明白日本耗时一年在西北建立的情报网全完了。
  “……所有涉及与日本间谍合作的人全部以汉……不,叛国罪起诉。”
  等这个消息等了半年,自从知道日本渗透了大量的间谍到西北之后,司马就在等待着他们被捕的消息,现在终于等到了,可是让司马感觉愤怒的是,按照那二十七人的交待,他们在西北竟然发展了三百多名下线,这些人协助他们盗取西北的军事、技术情报。对于这一类人,司马除了汉奸和卖国贼之外,不知道还有其它的什么词来形容他们,这样的人只会让司马心生厌恶,尤其是日本派来的间谍中竟然有一多半是中国人,更让司马恨得牙痒痒。
  “主任,至于用什么罪起诉那是由地方检察厅的检察官决定的。”听到主任的安排石磊正色提醒道。
  作为调查部主管石磊所要做的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主任曾经无数次的强调各部门不得干涉司法,主任现在可以这么说,但是作为下属自己必须要尽到提醒之责。
  在石磊的提醒下,司马才发现自己有些过了,一直以来在西北司马都力求构建一个绝对独立的司法体系,以司法独立来确保司法公正,之前自己说的话显然有些不太合适。
  “主任,根据从俄国传来的情报,全俄革命委员会已经决定全面接受德国人提出的媾和条件,并向布列斯特派出了新的代表团,如果没有意外德国和俄国应会在两天内在布列斯特签定停战和约!”石磊适时的汇报道,对俄情报工作一直都是调查部的重中之重,尽管在俄情报网现在正处于低潮期,但仍然不断有大量情报汇集到调查部。
  “二十九个德国师兵临城下,俄国人为了生存想不签订和约都不行。”对于俄国人会签订和约司马并不觉得意外,毕竟在历史上俄国人就签下了这个合约,只不过这一次俄国人的损失远比历史上更为惨重。
  和历史上并没有太大差别在俄国爆发革命后的十月初,德俄两国便开始在布列斯特举行和谈,谈判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高加索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
  乌米扬诺夫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季维诺也夫、索柯里尼柯夫、约瑟夫、阿尔乔姆、斯塔索娃、斯维尔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员支持列宁,布哈林则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继续世界大战,中央委员布勃诺夫、乌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不与德国签约(即不战不和),中央委员克列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阿道尔夫支持托洛茨基。
  1917年11月12日,俄政府召开中央和地方负责人会议,60人出席的会议上,赞成布哈林主张的32人,赞成托洛茨基主张的16人,赞成乌米扬诺夫主张的仅15人,最终,乌米扬诺夫的主张因处于少数而未能被通过。数天后,俄政府再次召开中央会议,重新表决签约的问题,托洛茨基的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通过,乌米扬诺夫的主张仍然没有被多数人所接受。
  11月30日,布列斯特谈判恢复,结果德国果然向苏俄下了最后通牒,外交人民委员和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向乌米扬诺夫电报询问对策,列宁立即复电坚持:接受德国条件,立即签约。但是托洛茨基没有接受乌米扬诺夫的建议,而是发表了拒绝签约的声明,率团离开布列斯特,结果,德国开始对苏联大举进攻。德军用二十九个师发起进攻之后,其先头部队很快兵临彼得格勒城下,在这一现实威胁下,尽管俄国人已经把首都撤到了莫斯科,但为了保护他们的新生政权,接受德国人的媾和条件就不再有任何意外。
  “德国人只要再坚持两年,这些地方俄国人就不可能再收复,到时俄罗斯会被进一步削弱。”
  看了一下情报资料上提到的德国新提出的媾和条件,司马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现在德国人开出新的媾和条件,要比历史上的《布列斯特和约》更为苛刻,至少多出了一个高加索和巴库,按照现在德国人开出的条件看,俄国人不但丧失了15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领土和八千万人口,而且失去了75%的钢铁工业和26%的铁路以及95%的石油,这一切会使苏维埃新生政权变得更加困难,甚至于未来俄苏的工业化都会受到严重影响,钢铁、石油是工业之母。不过前提是德国人必须要坚持至少两年,两年时间足够德国人消化占领区。这一次不会像历史上一样,一纸空文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
  “由于突厥斯坦向德国提供了数以百万吨计的粮食、矿物,增强了德国和其盟国的实力,在美索不达米亚进攻受挫后,英国政府已经决定从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派出六个师从波斯北上,以解决突厥斯坦和德国之间的贸易问题。”
  “英国人要对突厥斯坦下手?”看着情报咨询上的内容,司马的眉头立即皱成了一团。现在德国之所以犹如回光返照一般,实际上是因为俄国即将退出战争,使得德军可以把东线的兵力调到西线,而突厥斯坦去年一年向德国和同盟国出口近五百万吨粮食解决了他们的粮食问题,粮食危机已经得以消除,大量的矿物出口又使得他们的军工生产得到进一步加强,再加上巴库的石油,这一切正是德国能够把战争进行下去的原因,如果一旦突厥斯坦被占领的话,所有设想都会变成空谈。
  “自由军团的德国顾问团认为英国军队的威胁并不大,英军劳师远征根本不可能攻破南线要塞以及堑壕防御体系。英国军队在波斯北部面对的后勤问题甚至于比边防军在蒙古、新疆更为严重,波斯的铁路只修建到德黑兰,在波斯北部大部分地区是荒芜人烟的荒漠地带,没有任何公路可以利用,上千公里的补给线限制了英军实力的发挥。半年以来,在德国顾问的指导下,自由军团已经在外里海州和波斯接壤地区原有要塞的基础上扩建了要塞,同时还在必要地区按照西线德军堑壕防御体系构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按照德国顾问团的估算,如果英国人要攻破自由军团的南线要塞、堑壕防御体系,至少需要投入十个师超过一千门火炮,即便是英国人未来抽调出足够的军队和火炮,但是恶劣的交通条件却不能保障他们的后勤。”
  石磊转述了自由军团德国顾问的看法,尽管对于军事不太了解,但是石磊却明白后勤的重要性,这一次英国人的后勤保障会限制他们的行动和战斗力,而自由军团却不需要担心这些,俄国人修建的铁路距离前线几十公里,汽车、马车都可以保证前线部队的需要,而反观英国人尽管从美国购买了一千多辆卡车,用一千多辆卡车保障几万军队的作战,本身就充满风险,更何况那里还是荒漠地区,稀少的人烟使得英军即便是食物都需要从德黑兰运输,然后再加上弹药,后勤将会是英军的噩梦。
  “实际上英国人要进攻突厥斯坦德国人远比西北更为担心,德国需要突厥斯坦的粮食和棉花,在德土联军司令部甚至于考虑在必要的时候,他们有可能会从巴库抽调一至两个师增援自由军团,当然他们的建议被自由军团拒绝了。”石磊在说话的时候眉头轻扬着,现在自由军团最大的资助者是德国人,德国人把缴获俄国的武器源源不断的交给自由军团,使得自由军团现在有足够的武器弹药和英国人打堑壕战抵挡英国人的进攻,如果要是依靠西北补给的话,对西北和自由军团而言那绝对会是场噩梦。
  “我会通知新疆方面的部队随时准备进入突厥斯坦北部,还有再调过去几个航空联队,让阿格那把安西师南调,随时准备增援南线,无论如何都必须要保证英国人无法突破突厥斯坦的南部防线。”尽管石磊的话让司马原本有些紧张的心情舒缓了一些,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做一些准备。自由军团还从来没和成建制的正规军打过仗,他在中亚横行霸道实际上都是敲打零散的俄军和武装移民。此时司马只希望自由军团能扛住英国人,毕竟西北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得罪英国人,一切只能靠他们自己。
第97章
从波斯到突厥
  波斯卡扎尔王朝初期,西方列强加紧在波斯争夺权势。1801年俄国兼并格鲁吉亚,两次英国——波斯战争的结果,波斯除赔款外,并割让里海附近的一些地区,同意不在里海设置海军,给俄国商人以优惠特权。1856年因赫拉特问题,波斯同英国发生战争,波斯战败,承认阿富汗独立。此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波斯订立不平等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和贸易特权。
  19世纪下半叶,英、俄攫取了在波斯采矿、筑路、设立银行、专卖商品、训练军队等特权,由俄国人担任军官的哥萨克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扩编为师),成为俄国干涉波斯内政的工具,英波石油公司夺取了大量的石油资源。波斯和阿富汗就成为英国和沙皇俄国争霸的棋子,英国人成功的利用波斯作为桥头堡来巩固其在印度的地位,对抗沙俄势力。
  1907年英、俄两国为共同对付德国,镇压波斯反对势力,又相互勾结划分了在波斯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波斯的卡扎尔王朝就在列强夹缝中,借着“大国博弈”的缝隙勉强维持着国家的生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波斯宣布中立,但其北部国土却成为协约国俄国、英国和同盟国土耳其、德国之间进行战争的场所,经过三年战争角逐,土德联军因为后勤等诸多原因,面对俄军的压力收缩回了美索不达米亚一带。
  到1917年年初,实际上俄、英两国已经分别占领了波斯的北部和南部,原本占领大不里士一带的俄军在德土联军进攻高加索时被消灭,而驻在吉兰、呼罗珊等波斯北部的俄军也因为国内革命的爆发,更重要原因是高加索的被占和突厥斯坦自由军团起义,而被迫纷纷取道里海撤回国。在俄军纷纷假道里海撤出波斯后,驻扎在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南部的英军立即兵分两路,向波斯北部进军,很快便占领了俄军撤出留下的势力真空。
  到1917年年末英国实际上控制着整个波斯,自此波斯的一切都由白金汗主宰,在大国主宰历史的时代,弱国根本不可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要么在夹缝中求得生存,要么被一个大国完全控制。
  呼罗珊,波斯东北部的一个地区名,呼罗珊这个词源于波斯语,意思是“太阳初升的地方”,这个称呼是从萨珊王朝开始出现的,包括科佩特山、比纳卢德山之间的卡沙夫河谷地与阿特腊克河上游谷地,以及比纳卢德山以南的平原地带,是波斯北部最大的省份和突厥斯坦外里海州接壤。
  因地处波斯、阿富汗、突厥斯坦交界地带,在内陆交通上居重要地位。过去这里曾经属于俄国的势力范围,在一年前突厥斯坦自由军团起义之后,驻扎在这里的俄军曾经试图反击,但是很快便被自由军团击溃,随后,因为高加索被德军占领,孤悬于波斯的数万俄军,便从里海撤回了国内,不过未等波斯人庆幸俄国人的离开,南部的英国人即接踵而来。这片土地正东是里海边的厄尔——布尔士山脉,东南是卡维尔盐漠,东北是里海——咸海间的荒漠半荒漠地带。
  在占领伊朗的英国人眼中或许只是一片蛮荒之地,毕竟这没有石油、也没有什么战略意义,最初英国人并没有多么看重呼罗珊这片地区,但是当德国人源源不断的从自由军团控制下突厥斯坦得到数以百万吨的粮食、棉花、矿物之后,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尤其是在英国军队在试图进攻美索不达米亚和大不里士以切断德国人的巴统——巴库铁路生命线(现在英国高层如此称呼这条铁路)的军事行动失败之后,在德军面前受挫的英军参谋部军官们,则把目光投向了一切问题的源头——自由军团控制下的突厥斯坦!
  “对突厥斯坦实施占领,即可达到同切断巴巴铁路生命线相同的效果。相比于在高加索和美索不达米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德军和誓死不退的土耳其人,突厥斯坦自由军团尽管拥有数十万军队,但是他们中60%以上军队正在草原总督区和俄罗斯人厮杀,在外里海州的沙漠荒原地区仅仅不过有十余万军队驻守在630英里长的边境防线之中,那些农民根本就不是训练有素的英军对手,只需要五个师,英军就可以突破自由军团防线,迫使其签下和约,停止和德国之间的贸易以及在军事上的合作!”
  英军国防部参谋们信心满满的制定了出兵占领突厥斯坦的计划,就像三年前他们在制定达达尼尔战役计划时一样充满信心,而这一次他们要比在达达尼尔战役时更有信心,原因很简单在达达尼尔他们需要面对德国军事顾问指挥下经过“严格”训练的土耳其军队,而现在他们所需要面对的仅仅只是一群突厥斯坦草原或山地农民和牧民而已,农民拿起了武器也是农民。
  “……这是一群穿着土黄色军装、手拿德国、俄国步枪,骑在马上、浑身充满野蛮气息,嗜血而残忍的野蛮人。他们像是十字军东征时阿拉丁的军队一样,为了宗教信仰和民族自由而战,即便是身中子弹仍然不断向前冲锋,所过之处俄罗斯移民男人会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女人被他们强奸并掠为奴隶……尽管他们行为非常野蛮,但是绝对是一群坚忍而优秀的战士,他们相信战死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英国驻塔什干领事基纳尔对自由军团的汇报,显然无法左右英军情报机关和国防部参谋们的自信,在他们看来这群突厥斯坦的“黑奴隶们”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他们不过是在俄国人无力顾及的时候趁火打劫侥幸成功而已。
  “嘟!”一声汽笛声从远处传来后,不一会儿一列火车缓缓驶入德黑兰火车站,火车进站后随着站台上穿着绿色军装的英军军官们的哨子声,这座位于城南最低点海拔1100米的火车站立即进入了一片繁忙之中。这是一列从阿巴丹港驶来的列车,列车车厢里乘客是奉命从印度调来的殖民地军团,英控印度期间,驻印军分成两部分:其一是传统的英国团队,出于殖民者的优越感,拒绝任何土著士兵。
  其次是由印度人、锡克人、廓尔喀人等组成的本土军队,其高级军官由英国人担任。当列车车门打的时候,车厢内一群来自东方、橄榄肤色的小个子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座俄国人设计的火车站和这座陌生的中东城市,这群小个子在军官们的招呼声中跳下火车的时候,这群穿着英国军装背着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年轻人,身上却挎着他们从不离身的弯刀。这是一支由廓尔喀青年组成的印度本土部队,伊丽莎白第6廓尔喀来复枪团,一支曾在达达尼尔战役中立下卓越功勋的部队。
  他们根据命令被调往呼罗珊前线地区,德黑兰火车站是他们最后可以搭载的现代交通工具,剩下从德黑兰到呼罗珊前线地区的700英里路程,他们将靠马车、汽车以及自己双腿前进,对于这些来自山地的廓尔喀小个子来说,走路行军并没有什么。
  这些来自喜马拉雅山下的小个子在军官们的命令中集合的时候,德黑兰火车站到处响彻人嚎马嘶,德黑兰火车站将在未来的战斗中承担呼罗珊前线五个师八万余名英军所需后勤的中转,所有物资从阿巴丹港运来后都将从这里用马车和卡车运到700英里外的前线。
  当这些喜马拉雅山下的小个子排着队列走出火车站的时候,从商铺里出来的波斯人则目光复杂地看着这些“入侵者”,在波斯人眼中,英国人和俄国人一样都是入侵者,看着这些朝前线进发的英国军队,波斯人不禁在心中祈祷——但愿真主保佑,让自由军团杀光这些可恶的英国人。
  阿什哈巴德位于科佩特山脉北麓阿哈尔绿洲和卡拉库姆大沙漠南部边缘,克拉斯诺沃茨克-塔什干铁路线上,南距伊朗边境30余公里,沙俄组建的里海军区,在此设行政中心,并成为俄国南部的军事要塞。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这里是沙俄与伊朗的贸易重镇。
  这座数十年前就已经变成一座军事要塞的城市,在半年前自由军团付出了7万余名官兵伤亡后夺下了这座军事要塞,随后自由军团报复性的屠杀使得这个在战前拥有近十三万人口的城市锐减到现在的六万多人,至于那场屠杀到底杀死了多少俄罗斯移民和土著贵族没有人能说得清,当数十万计俄罗斯移民从各地逃到这座要塞城市之中,最后全部都变成了路边十字架上的尸体被喂了乌鸦,他们的家人则变成了奴隶。
  “啧!啧!啧!这马可真漂亮,来人,挑出最好的一百匹给塔什干送去。”在里海养马厩外黑海军区司令利撒夫看着马场上神态威严、步伐轻盈的阿哈尔捷金马轻声赞叹道。在以骑兵为主的自由军团之中爱马是普遍现象,作为军官的利撒夫更是非常爱马,尤其是名马,作为外里海司令官,自然不会放过这里的名马——阿哈尔捷金马和阿克哈——塔克马等多种名马。
  在当初占领阿什哈巴德后,利撒夫立即下令保护里海养马厩恢复阿哈尔捷金马的养育,甚至于不惜从所谓的荣誉贵族家中,把阿哈尔捷金马、阿克哈——塔克马中的良马都索要过来,以充实自己的马场。是的,是自己的,现在里海养马厩和查卡斯皮斯基马场都归利撒夫所有,自由军团的军官们总是有些许特权。
  关于阿哈尔捷金马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4~3世纪。此马产于外里海州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此马体态匀称,威武彪悍,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性情暴烈,但驯服后却非常顺从。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由阿哈尔捷金马交配培育而成,阿哈尔捷金马历史上大都作为宫廷用马,亚历山大·马其顿、成吉思汗等许多帝王都曾以这种马为坐骑。
  在中国历史文献中,阿哈尔捷金马被称为“天马”和“大宛良马”不过更吸引利撒夫的还是阿哈尔捷金马在中国史书上的另一个名字“汗血宝马”,和其它自由军团高级将领一样,利撒夫出自西北军,有时候看着镜子都记不得这个有一双碣眼,一头灰黑色卷发,脸色黝黑的男人是谁了。那个中国名字似乎都已经淡忘,现在的利撒扶和突厥斯坦部族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一样的面貌、一样的生活方式,当然和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心中利撒夫仍然还记得自己是个中国人。
  “哒、哒、哒”这时马场外传来一阵急速的马蹄声,利撒夫身边的警卫们连忙警惕的朝马蹄声传来的方向看去,自由军团军官是那些少得可怜侥幸逃脱屠杀的俄罗斯人刺杀的目标,几个月在整个突厥斯坦已经有多名军官被刺杀,是传令兵,当骑兵近了之后,这些警卫们才算松了一口气,把按在枪套上的手放下。
  那名骑兵在十数米外跳下马,他身下是阿克哈——塔克马,外里海自由军团十个师中有四个师骑兵都骑乘这种耐力、持久力一流、容易训练的战马。
  “立即回司令部。”看完手中电报,利撒夫的脸色变了变开口对身边的副官说道。
  几分钟之后,两辆轿车和两辆卡车驶出马场,后面则紧跟着一队骑兵,但是骑兵队很快便被汽车甩在了身后,这一次利撒夫并没有选择骑马,而是改用了速度更快的汽车以争取尽快赶回司令部,尽管自由军团是一支以骑兵为主的军队,但是却不妨碍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汽车。
  科彼特山脉为外里海州和呼罗珊山地的北支,大部分在波斯境内,一部分在外里海州的南部,从西北向东南延伸644公里,西北部宽达200公里,东南部仅40公里,最高峰在伊朗境内,海拔3,191米,东北部山麓与绿洲相连,尽管这里是一处地势险要的山地,但是相比东南的卡维尔盐漠和其它沙漠地带,这座绿洲相连的山间隘道反而成为了连接突厥斯坦和波斯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
  科彼特要塞就是阻遏这条交通要道最为重要的一处要塞,在1890年俄国人修建了这处简易要塞,在自由军团占领这一带后,立即将其进行了改扩建,要塞规模扩大了数倍,过去仅有数门火炮的要塞更是增加了数十门76~152毫米野战炮、榴弹炮。山隘要塞堡垒中架设着四门德国人提供的150要塞炮,更进一步加强了这里的防御,这里和克孜勒阿特雷克要塞一样,是外里海地区用于防范来自波斯方向威胁最为重要的前沿,而构建在险要地形上的科彼特要塞一直都被视为不可攻克的要塞。
  尽管早在半年前,自由军团便占领了这一地区,但是驻防于此的自由军团官们却从没有感受到来自波斯的压力,除了初期呼罗珊一带俄军曾经试图反扑之外,不过也很快被击退了,当英国军队到达呼罗珊道加伊市的时候,尽管并不喜欢英国人,但是驻防在这里的自由军团第二十一师还是向英国人表示了友善的态度,不过那些高傲的英国佬显然不可能回应这群野蛮人的友善。
  半个月前,当一个师的英国军队从道加伊开出抵达科彼特要塞前方开始构建工事的时候,自由军团官兵们明白这些英国佬恐怕是想帮他们的俄罗斯朋友复仇了,是的,在自由军团的宣传之中,英国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在帮助俄国人复仇,所以唯有誓死抵抗一途可走,要么杀死敌人,要么被敌人杀死。
  “自由战士的灵魂将以自由人的身份升入天堂,自由战士将会得到真主的保佑!真主与我们同在!”带领士兵在操场上跪拜的达尔瓦扎师长和所有官兵一起祈祷着,在自由军团象征自由的蓝红色自由旗下方祈祷,而师里的阿訇则为士兵们作着祝礼,尽管看起来很伊斯兰,但是在要塞德国顾问的眼中,这种方式和欧洲天主教军队的祝礼并没有太大差别,只不过在这里他们用宗教名义让士兵们勇敢地去战斗、去献身。
  “有时候宗教就是一种兴奋剂,在进攻阿什哈巴德的时候,自由军团十九师一万六千多人,超过有一万五千人阵亡,但是他们仍然没有停止攻击,英国人想和这群桀骜不驯的山地人打仗,恐怕是打错了算盘,他们会和俄罗斯人一样遭受突厥式的进攻。”马克兰·福斯克少校望着结束祈祷祝礼后变得跃跃欲试随时准备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士兵,不禁同情起对面试图进攻的英国军队,马克兰甚至于开始想象自由军如何挥舞马刀斩去英国俘虏的脑袋。
  “长官,达尔瓦扎师长请你去会议室。”一名传令兵打断了马克兰·福斯克的幻想。
  “……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固守这里,利用要塞坚固的防御工事让英国人付出血的代价,最终迫使他们从这里撤退。”当马克兰·福斯克进入会议室的时候,军官们正在争吵着,为了对面的英国军队。
  自由军团和俄罗斯军队一样,没有更多合格而称职的军官,一个师不过只有40多名军官,甚至于还不及俄罗斯军队,至少俄罗斯军队的军官出身军校,而自由军团的军官们除了少数主官其他人或许用土匪头目来形容更合适,他们在成为自由军团军官之前不过只是一群牧民而已。
  “……他们要求我们停止向德国人出口粮食、棉花以及矿物,他们要求我们立即无条件停止和德国人的一切合作,他们像过去的俄罗斯主子一样要求我们做这,要求我们做那,我阿格那耶夫·阿塔威哈尼突厥斯坦各部族大会推举出来的保卫自由权力委员会主席,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英国佬提出的无礼条件,我告诉他们:俄罗斯人要求我们做这做那的时候,我们的回答是马刀和路边的十字架,对待英国佬也是同样,基纳尔领事说他们派来了近十万精锐部队到了波斯,我回答基纳尔领事,在突厥斯坦有数以千万计的树木,足够为他们准备好十字架,真主万岁!自由万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