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730

  蔡锷背着手站在沙盘前沉默不语,对周围的喧嚣视而不见,蔡上将削弱的身体站得挺直。任何人都知道这位新任陆军部长此时肩负的责任,总理已经按照惯例将军队指挥权授予蔡锷,总理只关心结果,胜利的结果。
  奉天叛军不足为惧,唯一担心的是那位东边近邻……日本人。在偌大的沙盘上,他不断扫视辽宁朝鲜滨海地区上插的一面面膏药旗,一面膏药旗代表一支日军部队,辽东到朝鲜再到滨海阿穆尔日军分布就像只张开利爪的野兽,随时准备吞噬整个东北。进攻奉天的是勤王军,但背后却全是日军的影子,关东州朝鲜滨海阿穆尔日军部队均向交接地区逼近。
  日军会不会直接介入,蔡锷必须确定这一点,如果一旦日军直接介入,那么战争的性质和规模即会发生改变,如果日军全面介入的话,他们的主攻方向会是什么地方?日本国内有多少力量投入东北战场。如果摸不清日军真实企图,蔡锷就不能确定针对性方案,尽管参谋部在第一时间拿出作战计划,准备在辽东和日本军主力的大打一场,争取歼灭日军主力,进而收复关东州甚至朝鲜,但这一计划的前提是日军全面介入,日本到底会不会这么做呢?
  “日本人不会与我们直接冲突,他们还没准备好!”王公亮分析道。
  “那他们为什么耗费巨资支持满人叛乱?日本人小气惯了,如果没有好处,绝不会掏腰包干吃力不讨好的事。”对于王公亮的推测蔡锷亦有同感。现在日本根本无力发动战争,无论是日本经济或者国内环境,但是日本人的性格注定他们绝不可能在勤王军身上平白浪费大量资金。
  “内战!日本人希望我国爆发大规模内战!他们想借国会通过‘废督裁军案’而引发各省对抗中央的状况进一步挑起内战。勤王军叛乱只是开始,如果没猜错的话,他们应该会在南方有所动作才对。”王公亮走到墙上挂的地图旁,用手指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划了一个大圈。
  内战!这就是日本人想要的,他们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入侵中国,而是为了在中国挑起内战。
  “革命后,阻止中国实现真正统一系日本对华外交核心,如果可能的话让中国陷入内战,无疑是最佳选择。松坡,中国无论再虚弱始终都是大国,即便是大多数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但任何头脑清楚的日本人都知道,中国才是日本真正的敌人,也唯有中国才是日本之患。”蔡锷回忆起自己在日本治病时一位日本政界知己和自己之间的谈话。
  旗人谋逆,奉天陷落!奉天督军张作霖及奉军多名将领、国务院驻奉特派专员张庐山殉国!
  6月12清晨,广播里的号外震惊全国,满清作孽竟然叛乱了。一直以来为可能爆发的南北内战而忧心忡忡的人们,将奉天满清余孽叛乱和沿江拒绝废督裁军的各省联系在一起之后,不禁对时局更加担忧,奉天沿江两股势力同时发动对抗中央,届时大规模内战恐怕无可避免!
  南京督军府。
  “阁下,现在勤王军在奉天举事,国防军自顾不暇,无力南顾。如阁下趁此良机起兵反司,则天下可定。错过如此良机,一旦司马平定奉天勤王军,下一个目标必然是阁下。现在整中国只有您仍未接受‘废督裁军’,阁下应该利用机会联络长江各省共同行动,共举反司马之旗,未来共和中国必定以阁下为总统。日本帝国对于朋友的支持从来都是不遗余力,泊于下关码头船只上是足以装备三个师的军械,足以说明帝国的诚意。当然如果阁下未来扩军仍需军械,帝国会一如既往的支持阁下。”
  帝国驻南京总领事小松井川毕恭毕敬地说道。此行任务就是劝说冯国璋起兵,一旦冯国璋举起反司马大旗,中国必定陷入内战无法自拔,届时中国对日本国之威胁将不复存在。
  “三个师的装备!”听到有三个师装备就在下关码头,冯国璋眼前一亮,拇指轻抚杯沿。
  “是的,阁下,足可以武装三个师7万人的装备,均为帝国最先进的武器,只要阁下通电反司,船上武器即可交付阁下武装部队。”小松井川兴奋地说道。
  眼前这位副总统在听到三个师装备时眼中流露出的光亮让小松井川相信自己目的即将达成,支那人身上唯一的优点就是“唯利是从”。
  “肉没吃到嘴里,不安那!老爷子,可没在这上面吃你们的亏,老爷子什么好处都没得到,就让你们的空心汤圆给烫死了。”冯国璋低垂脑袋说道,拇指依然抚着桌上茶杯的杯沿。熟悉冯国璋的人大都知道,他考虑事情的时候总会做这个小动作,这是多少年来形成的习惯。
  “阁下,这……”被冯国璋的话刺到的小松井川颇为窘迫。
  “心那!”冯国璋微抬起那双略显疲意的双眼,看着面前的小松,再一次重复着先前话语:“老爷子当初签订二十一条的教训摆在那,肉没吃到嘴里,嘴上绝不能乱说话。”
  “阁下……如果现把武器交付阁下呢?不知道阁下是否放心?”仔细观察着冯国璋,小松犹豫了几妙后问道。当初帝国用空洞的承诺换取了袁世凯同意签订二十一条,现在冯国璋警惕倒也不足为怪。
  “再议吧!”冯国璋揣起茶杯,喝了口茶。过了近一分钟,冯国璋看到小松依然毕恭毕敬的端坐在那。
  “小松领事,你来中国多少年了?怎么到现在连规矩都不懂?”
  小松不禁一愣。
  “端茶送客的礼节在中国就是八岁的孩童也知道!”
  小松离开后,一直站在侧厅的李纯进来,对正喝茶的大帅说道:“大帅,咱们真要答应小鬼子吗?东洋鬼子可没安什么好心。”
  “秀山,东洋鬼子是没安好心,可司马也不地道啊!”冯国璋悠闲地喝着茶自顾自地说道,同时瞥了眼慷慨激昂的李纯。
  “噗”的一声,李纯跪拜在地,双手撑地:“大帅,总理废督军或许不够地道,可……可咱也不能一失足成千苦恨啊!秀山无能,知道大帅如些打算是为了弟兄们着想,但……秀山拼着督军不做,就是回家种田,也不能连累大帅一世英明毁于一旦,还望大帅三思!”
  “秀山啊!”冯国璋摇头叹息,扶起跪在地上的李纯,冯国璋没想到连自己最信任的人竟然……。
  自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以日为师的潮流,但是共和四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暴露了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使国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日本。
  “二十一条”的阴影在中国人心目中始终无法抹去,无论是中国知识界,还是政府中的政派政要,基本上对日本持防范和警惕态度。签定“二十一条”的袁世凯集团内部更是如此,他们从老头子身上看到血的教训。
  至于冯国璋本人同样如此,当初正是冯国璋联合十九省将军发出通电:要求政府拒绝日本的无理要求,为保卫国家主权,我军不惜一战。后来他又有意让报纸透露出涉及二十一条的部分内容,顿时在全国形成反日浪潮,各大城市纷纷成立反日爱国组织,商号店家宣布抵制日货,使反日风潮遍及海内。可以说当年因二十一条而起的反日情绪,正是由冯国璋一手策划,这样的人可能与日本人合作吗?
  “还请大帅三思!”李纯倔强的长跪不起,力谏大帅不要与日本人同流合污,李纯可不想遗臭万年。
  “秀山啊!秀山啊!有你这句话我就安心了。秀山你跟着我有二十多年了,和日本人合作,我还怕自己进不了祖坟。当初老爷子一意孤行,弄得身败名裂,而今我怎能重蹈覆辙。”冯国璋用力扶起跪拜在地的李纯。
  李纯这才算放下心来,就怕大帅一时鬼迷心窍,像当年的老爷子一般,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次坐回椅子上的冯国璋拍拍脑袋感叹,这些年小日本没少从中国捞取好处,原本自己还准备和小松周旋周旋来着,看来没这个必要了。
  “秀山啊!三个师的武器,可惜了!”
  “大帅!”一听大帅仍念叨三个师的武器,李纯心中一跳,“若是大帅觉得可惜,秀山这就派人到下关把那船武器没收了,反正奉天肯定是东洋鬼子弄出来的事端,咱……”
  “糊涂!现在小日本正愁找不到借口介入奉天,你这是送上门的借口。嗯……不过这船军火如果不给咱们,日本人要么给他省督军,要么给奉天的辫子军,派人给我把船炸了,要到公海再炸!”
  冯国璋训斥了李纯一句,随后又道:“秀山,入夏了,南京是有名的火炉,我住不惯。通知火车站准备列车,我今天返京,有人谋咱共和国的逆,我这个副总统虽说无权,但也不能老在外省呆着。”
  “是!大帅!”李纯恭敬的服从。
  “嗯!等我回京以后,你们就发通电吧!督军……是时候裁了,弄个省长当当,倒也省心。”冯国璋临了交待道。
  自空降兵飞夺蚌埠后,冯国璋就一直犹豫着是打是和?打,也许这边一开打,西北军的空降兵就能空降到南京,甚至他们的舰队会顺流直上。但若是和,就意味着大家都要放下手中最后的家底——军队。
  发生在南宁的军变使西南联盟土崩瓦解,西南之危一去,沿江各省孤立无援,一旦打起来,冯国璋毫无胜算。现在奉天事件和日本人插手,让冯国璋下定最后的决心,和!历史总是如此,总是会出人意料的产生拐点。历史也有他的多面性,老北方军阀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反日爱国。
  “号外!号外!冯总统专列今日启程返京。”
  “号外!冯副总统于下关码头发表讲话,共和中国,不容颠覆,满清余孽谋逆,中央当从速派军平定,各省应团结一致共平叛乱以卫共和!”
  临近中午,京城街头响彻报童的呼喊声,这恐怕是自奉天逆变以来,人们听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冯国璋返京意味着长江中下游沿江势力的向中央妥协,同样意味着人们最担心的奉天沿江两股势力合流随之烟消云散。
  至于奉天叛乱在人们眼中微不足道,只消中央大军一到,鞑乱即可告平,实不足为惧。而且早在奉天旗鞑叛乱的第一时间,国会就通过紧急决议,要求国务院即刻派兵平定叛乱,甚至国会还批准了临时戒严令,以防止类似事件上演。
  “……满洲为满洲人之满洲。共和初时,革命党人士亦曾呼吁1800万满人独立建国,民国亦未包括满蒙之地。初时太后为免天下苍生生灵涂炭,与革命党签署《优待条件》,满蒙之地仍并入中国之境。然今《优待条件》被废,满人生活无着,朕更遭受共和政府之欺凌,为满蒙千万民众之福祉,根据满蒙居民之意愿,朕返祖宗龙兴之地。从即日起宣布满蒙地区同共和中国中央政府脱离关系,根据满蒙居民的自由选择与呼吁,满蒙地区从此完全独立,成立完全独立自主之政府,朕就任满洲帝国之皇帝,满洲帝国愿与共和中国展开和谈,以保两国及亿兆民众之安康……”
  当天下午属名满洲帝国宣统皇帝溥仪的通电一经发出,举世哗然。见过无耻的,还没见过无耻到这种地步的。国内各团体、社会贤达在第一时间发出通电,要求中央立即平定奉天叛乱,抓捕共和之罪徒溥仪回京受审。甚至一些社会团体要求重理清朝之罪,追究其历史罪责,怒火在人们心中聚集。在国会中,一些国会议员尝试通过“法律”途径彻底解决历史留问题,在这个民族主义盛行的时代,很多事情顺理成章。
第248章
新生
  扬起的尘烟使空气浑浊不堪,城内的断垣残壁被一次又一次掀起,炸飞。
  “……注意左边有敌人!”随着一名士兵的呼喊,靠在街口电线杆后的机机枪手迅速掉转五式轻机枪枪口,随着一阵短促的连射,几名勤王军士兵到地狱去追随他们的祖宗和皇帝了。
  “长官,乱民从左翼杀来……”在废墟中穿出的战士话未说完,胸口就喷出一团血雾,紧跟上来的一群乱民用三八式步枪开始乱戳乱捅,在他们身后涌上来更多乱民,正在换弹匣的机枪手随即被数发子弹击中,机枪一哑原本还有顾忌的敌人立即疯涌而上。街边战士立即将枪口指向从废墟中冲出的敌人,冲锋枪喷吐出弹雨,黄铜制弹壳一颗一颗跳了出来,在空中划出道道漂亮的金色抛物线……
  “妈的,没有子弹了……”一个战士打空弹匣,一边大叫,一边试图从战友那周济些弹药,这时他注意到不远处的机枪,便立即扑上去,刚抓住轻机枪,就有一排子弹呼啸而过,旁边的铁梁和砖块上立刻跳出火星,而碎砖块被崩得四处飞散,让他心惊不已。
  “哒、哒……”机枪再一次响起来,敌人已经近在咫尺,指挥战斗的班长急忙命令部队撤退,一位不知名的弟兄滚到人堆之中,拉响装满手榴弹的炸药包,顿时人体碎片横飞,至少有一个班的勤王军士兵和乱民在一团爆烟中消失。剩下几十名乱民和勤王军士兵四散奔逃,但立即被后面督战的军官砍死在废墟边。乱民和勤王军鼓起勇气再一次赴上来,突然齐齐煞住了脚步,惊恐不安的向后退,督战军官第一时间扔掉手中武器。
  一辆途径此处的装甲汽车上,机枪手操着机枪不断扫射四散奔逃的乱匪,65毫米空尖钢芯弹不断从他们背后钻入,撕扯他们的躯干,在人群中扬起团团血雾。机枪手透过装甲挡板的缝隙转动机枪朝周围扫视数圈,才如释重负,长呼一口气,然后冲街边不走运的步兵班战士笑了笑。他们真够倒霉的,搜索进攻时竟然遭遇至少一个连的乱匪。
  坐在装车内的机枪手松开机枪握把,然后从衣袋里摸出牡丹烟,烟盒已经空了,机枪手心烦意乱的把烟盒一揉,扔到装甲车旁的废墟中,对士兵而言,香烟是最好的镇定剂。
  “长官,来支烟吧!”站在装甲车前座上的军官望着被炸毁的建筑发呆,他想搜寻记忆中熟悉的建筑,却已是物是人非。
  “啊!你们分了吧!”准尉从口袋里拿出包烟,接着朝四周望去,这还是记忆中的奉天城吗?准尉不禁怀疑,满是硝烟和灰尘的空气,让准尉透不过气来。依着机枪点燃香烟的机枪手,深吸一口,然后吐出,淡淡的烟风很快便被风吹散。
  见长官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便问道:“长官,您家是奉天的?”
  “嗯!”准尉轻声回答,不过自己熟悉的奉天已经消逝了。
  空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他抬头朝空中望去,只见数十架“秃鹫式”俯冲轰炸机正在进行它那有名的“死神左旋”,空中随即传来“秃鹫”特有的魔鬼般的嘶鸣。秃鹫机扔下的重磅炸弹让大地都在颤抖。
  11日凌晨,叛匪的炮击和近几天来俯冲轰炸机的狂轰滥炸,已经让这座关外第一大城变得面目全非,这让自幼在奉天长大的准尉觉得陌生和伤感。
  闹剧!所谓奉天独立起义根本就如同闹剧一般,发生在凌晨3时的叛乱,几乎是在12个小时后便遭到严重打击,从西北省、葫芦岛海军基地起飞的飞机在夜色降临之前对叛匪进行了数十次轰炸。在他们喘息未定之际,从锦州方向开出的边防军第七十二师即进抵奉天城下,开始反攻。如果不是因为中央严令72师避开日本租界,或许战事早已结束。
  奉天通往城外的道路上拥堵着大量难民和士兵,有很多已成溃兵的奉军。从锦州开往奉天的部队和一辆辆满载弹药的卡车,在路上挣扎前行,尽管奉天平叛战已接近尾声,但是部队却仍不断向奉天调动。铁路、公路承担着繁重的运输任务,整整十三个师从西北、河北、山西调至奉天,七个师调至山东,沿胶济线重点地区展开,整装待发,一旦接到命令,就会扑向沿胶济线布置的日军。
  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土地上爆发。战争之前,俄国已经在中国东北取得了中东铁路南线的筑路权,沈阳作为铁路的必经之地,在城西北留出了一块铁路用地,被沙俄占据,日本战胜后,这块中东铁路用地被日本人攫取。其后几年,日本人将沈阳城西南满铁道以东到和平大街的范围占为“铁路附属地”,并且将大西门至南满铁道附属地之间100平方公里外国人商埠地,圈占为“日本商埠地”,形成“日本租界”。此时,日本人在沈阳城西实际已经占据几乎和老城面积相当的地区,日本人是想在这片土地上永久扎根。
  日本租界以圆形的浪速广场为中心,周围辐射出一条条街道,目前,浪速广场上和街道上除了日本侨民之外,更多是在昨天凌晨叛乱后躲到日本租界内的普通奉天居民,远方老城隆隆地爆炸声,仍连绵不断。昨天还挥舞膏药旗庆祝“满洲国”的日本侨民,此时大都颇为沮丧,没想到“满洲国”还未及建立,就已宣告覆灭。此时即便是平日最猖狂的日本浪人,在租界大街内游走时,也不再像昨天一般粗暴的对待街头上避难的中国人。
  昨天下午边防空军对奉天城内目标进行第一轮轰炸时,曾“失误”将一枚数十公斤级重磅炸弹扔进了日本租界,租界内数座西式建筑被炸毁,同时造成数十名日本人死伤,出人意料的是,关东军司令部命令在“勤王军”叛乱后推出租界数公里的关东军以及铁路守备队撤回租界内防守,甚至中止一个师团北调的计划,对于新成立的关东军而言,他们并不愿意挑起与中国的战事。
  军部连同山县都亲自发电,要求关东军必须服从命令,不得挑衅支那军队,从而引发日支全面战争,甚至连同旅顺分舰队的两艘“河内”级战列舰,同样被海军部调至仁川待命。事发前,日本政要满脑子支那内战、满洲国独立的幻想,但当冯国璋北返后,一切皆成泡影。
  日本的政要第一时间选择放弃,相比于几十年后的日本军政要人,这个时代的日本政要在冒险的同时,不失理智,即便是在日俄战争时曾指着伊腾伯文大骂其不是“武士”的山县有朋,同样如此。此时军事上冒险的代价是日本将失去在华全部利益。
  在大和旅店侧楼平台上,数名身着便服的日本人正在用电影机、照相机、望远镜记录着什么,从昨天奉天遭受第一轮轰炸开始,他们就没有停止手头的工作。
  “看到了吗?昨天到今天从编号看,支那人出动的飞机甚至比整个日本的飞机都要多,支那人当真是天空的宠儿,竟然拥有这么多飞机!”借助望远镜记录飞机机身番号的日本情报人员感叹道。
  现在支那空军是全世界最强的,尽管支那空军诸多战果并不为人所知,但是他们的轰炸力量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过去也许日本人会将其视为支那的宣传和欧洲人的吹捧,亲眼目睹之后,才感到震惊。尤其是在昨天,整整一个营的勤王军,甚至连西北军的影子都没见,只遭到一轮“秃鹫”的轰炸,就举起了白旗……对着空中举起了白旗。
  当这名情报员在感叹支那飞机时,楼边,一直趴在望远镜后面的陆军军官则不断地在草图板上记着什么,他望远镜对准的方向是奉天城,草图板上图样杂乱,除了他本人之外,没有什么人能弄明白到底代表什么。
  “帝国陆军的战术已经落伍了!”突然间,那名陆军军官双眼离开望远镜,轻声感叹了一句,随后转身离开了阳台,显然他已经得到所需要的一切。
  “东条君,您这就要下去?战事还没有结束?”阳台上另一个日本人对要下楼的军官说道。这一次战斗是帝国直接接触西北边防军的最佳时机,正因为如此,帝国才会在昨天派来数百名观察员,从租界各个位置观察战斗,以重新评估支那军队的战斗力。
  “不,战斗已经结束了,从上午到现在,他们不过是在打扫残敌而已。帝国高层应该庆幸他们的理智和明智,如果没有这场叛乱,未来中日之间爆发战争,帝国的前景不容乐观。”叫东条的军官头都没回地说道,此时东条嘴边带着嘲讽的讥笑。
  在勤王军叛乱前,支持同步行动的军官竟然大言不惭:一个师团帝国军队可以在野战中击败三个支那师,他们竟用看待北方军的眼光看待西北军队,幸好帝国没有盲动。对于东条而言,帝国高层的冷静无疑是明智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