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3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7/730

  “妈妈,我们什么候才能回到上海?”躺在铺着麦草的木床上,小孩问睡在上铺的母亲,“等战争结后吧!”
  回答着女儿问题的妇女,此时并不知道,当她回到日本的时候,早已是满头白发,有超过半数的日侨没能回到日本,为了实现黄河水清,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河水清圣人出!”喝着茶的宋希文望着暮色中的集中营,使用日侨作为治黄苦力,在他心中并没未掀起任何波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宋希文非常希望拥有更多苦力,机械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受限于地形很多地方只能使用人力,而只需要完成指标的苦力无疑是最合适的。
  “可惜啊!国会不支持国防军收容日俘,要不然有几万日俘,用不了几年,黄土高坡就能治好了!”
  看着桌上报纸头版《张镇国将军不日克复旅顺》的大黑体字,宋希文摇摇头,眼睛朝东方望去,那里或许现在正在酣战,不知道阿辉是不是也身在战区与日军血战。
  当脑中浮现出旅顺的时候,宋希文不自主的朝室内的另一张床上看去,那是自己的同事吴赋臣的床位,昨天就已经返回家乡了,他将在家乡主持的独子的葬礼,想到同事收到独子的阵亡通知书时悲痛欲绝的情形,宋希文忍不住忆起多天前,他宣读儿子来信时的那种骄傲。
  “……一想到明天就会是决定国运的时刻就激动的无法自抑,明天战斗对我的意义非同寻常,这是我军人生涯中第一次走上战场冲向敌阵,此时我感觉像被上天眷顾一般,我的第一次战斗,就是在这样一次伟大的战争之中,父亲您和母亲想象不到接下来的这几天将会对历史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胜利了,战争就会很快结束,我们的祖国也会真正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而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胜利……”
  宋希文几乎能够背出战争刚爆发之后第四天吴赋臣独子来信的内容,信中将那个自己从未谋面18岁的男孩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显露无遗,但谁能想到他的第一次战斗,也是人生的最后一次。
  “还会有多少青年为了理想战死沙场?”
  ……
  “咔!”闪光灯在大孤山上闪亮,多诺方看着临死仍咬着军哨望着山头的军官,久久不能言语。
  “他看到了!”放下敬军礼的右手杨冬仰视山头上飘扬的五色国旗沉声说道。
  “他是一名优秀的军官。”多诺方看着那名军官被担架担走后轻声说道,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
  大孤山上随处可以看到中日两军的尸体,茶碣色尸体中散落着绿色的尸体,血战已经结束,和上一次日俄战争一样,得到大小孤山的中国人已经赢得了战争。
  “1876比7864,作为进攻方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曾经以军人的身份参加过欧战的多诺方,望着担战友尸体下山的中国人,用赞叹的口吻感慨道。如果不是亲眼目睹这场战斗,多诺方很难相信中国人只付出“轻微”的伤亡,就轻易夺取大小孤山,两座由日军一个旅团驻守的防线。这个伤亡数字,还是十几分钟前,多诺方刚刚从杨冬那里获得的,日军大多数为阵亡,而中国人却是包括受伤。
  “砰!砰……”山下不时传来清脆的枪声,多诺方知道那是中国军队在处决日军伤俘,但多诺方并没有兴趣去拍摄照片,一来是不可能获准,二则是因为日军暴行,在大孤山和小孤山堡垒内,多诺方看到上百具中国女人的裸尸,还有一些妇女在获救后,纷纷跳崖。只要稍有人性,都不会反对的中国军队的这种作法。
  杨冬摇摇头,眼中带着浓浓的悲色,“相信吗?今天是国防军真正意义上的流血日!”
  “流血日?”多诺方一愣,这个伤亡多吗?
  杨冬并没有回答多诺方的反问,步伐沉重的朝山下走去,“走吧!我们去司令部,你不是一直希望采访司令官吗?我帮你争取到十五分钟!”
  柳树房,国防军一集团军司令部。相比于大小孤山上的凝重,这里显得喜气洋洋,参谋们兴高采烈的规划即将发起的总攻,司令已经向外界宣布,旅顺不日将克,而大小孤山的顺利告克,让他们看到胜利的曙光。
  集团军参谋长魏铭勤兴趣盎然地看着趴在桌上书写劝降信的长官,看着长官的诡笑,熟悉长官为人的魏铭勤知道,长官的这封劝降信一定有阴谋。
  写好的劝降信,张镇国见参谋长好奇宝宝似的盯着自己,“来!瞅瞅,我这封劝降信写得如何?”
  魏铭勤接过劝降信大声朗读:“旅顺口日军总司令武腾信义将军及麾下:旅顺口之光辉防御,诚令举世惊奇。但其海陆各方,均被我优势兵力包围,救援无望,纵有天才杰出之将领,忠勇善战之士兵,要塞终亦必下。我军已准备就绪,待命总攻,一旦海陆并进,要塞指日可破。兹为造福人类,避免无谓牺牲起见,特向钧坐提议着手投降谈判,如蒙采纳请于明日上午10时前示知为何。共和中国国防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官张镇国中将、封锁旅顺口舰队司令少将谨启。”
  没什么特别,就是一封再普通不过的劝降信,但长官脸上不怀好意的诡笑是什么意思?魏铭勤感觉迷惑和郁闷。
  “长官……”见信竟然没引起魏铭勤共鸣,张镇国失落的叹口气,“哎!年轻人,多读读书总是好的。”看模样是为魏铭勤没文化可惜,但实际上却是为自己的神来之笔无人欣赏而懊恼。
  “长官,你是保定军校毕业,我是弗吉尼亚军校毕业,应该算是不分伯仲吧!”魏铭勤显然不能接受长官的说辞。
  “参谋长,看过日本藤村裕一郎写的《旅顺实战记》没有?当年他是以松山步兵第二十二连队副少尉出征,参加日俄战争,在旅顺负伤。”这时一名站在沙盘边的见习参谋开口插话,显然他明白司令官为什么说参谋长读书少,是因为参谋长不知道这封劝降信的出处。
  “哦!你知道?……说来听听。”年轻人参谋的话让张镇国乐不可支,终于有人欣赏了,不致明珠暗投。
  “长官,您的这封劝降信实际上是明治37年8月16日攻打旅顺日军总指挥乃木希典元帅写给旅顺俄军总司令斯特塞尔的劝降信,在藤村裕一郎写的《旅顺实战记》内写到这封劝降信的内容,长官!”挺胸立正的周定臣连忙回答长官的问题,周定臣认为长官之所以写这封劝降信,恐怕是心存戏弄之意。
  “嗯!不错!你怎么会看这本书?”年轻人的回答让张镇国感到很满意。《旅顺实战记》这本书在国内并不出名,看的人不多,自己是曾听日本教官提到过这本书,如果不是要打旅顺,恐怕也不会看这本极尽吹捧己方之勇的小说。
  “报告长官,藤村裕一郎曾参加攻击旅顺,其所写《旅顺实战记》更接近战的报告,所以,我想这本书总会对我有些帮助。”
  见习参谋的回答不出张镇国意料,国防军人看这本书,大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错,你能这么想,很不错!那你告诉我,你从这本书得到了什么?对打这一仗有什么看法?”
第304章
夜袭
  公元1898年,面对刚刚驻扎下来的旅顺口,俄国长官、陆军少将苏鲍委奇曾有一个设想,拆去李鸿章时代的老市街,在此基础上建设欧式新市街。主意已定,他便准备去收购旅顺口老市街中国居民的房产,以实施建市计划。苏鲍委奇不过是个少将,而且只是个地方军政长官,在他上面还有关东州厅长官。
  不久,关东州厅长官阿列克谢耶夫前来上任,他是俄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私生子,是当时亚历山大三世皇帝的亲兄弟。他来旅顺口上任后,马上否定了苏鲍委奇的方案,主张离开龙河以东的老市街,在龙河以西的太阳沟海边,建造一座崭新的欧式城市,这也就是旅顺仅限欧人的新市街。摆在新市街上的建筑并没有多少新意,只不过是希腊、罗马、巴罗克、拜占庭等式样的大拼凑,包含了各种柱式、穹顶、尖顶、高坡屋顶、尖券、圆券、半圆形山花和断裂山花的欧式建筑。
  在空军轰炸中,大都化为瓦砾。在新市街一座俄罗斯建筑风格楼房地下室内却充满焦躁和愤怒聚集,这里就是日本关东都督府,曾是沙俄侵占时期豪华市营旅馆。
  “八嘎!请司令官阁下批准,第四师团向支那军攻城部队发起逆袭,以重扬帝国皇军军威。”刚刚从前沿返回的第四师团长村冈长太郎一见到支那军司令官写的“劝降信”便怒不可遏,失败的人脾气总是特别大。对曾参加过“日露战争”的日本将领而言,中国人原样套用乃木希典元帅致俄军司令斯特塞尔的劝降信,无疑极尽羞辱。
  接到中国陆海军司令官写来劝降信的第一时间,武腾信义召开高级军官会议,讨论要塞防御问题。小孤山方向倾即失守,让武腾信义感觉恐惧,支那军投入重炮的数量超出预料,足以摧毁一切坚固要塞。
  “炮击如地动山摇,坚固要塞倾刻化为粉末!”小孤山第八联队在遭到进攻时发回的报告让武腾信义原本坚守八个月的美梦从根本上发生动摇。
  当年乃木希典元帅就是以18门280毫米攻城炮为支柱拿下尔灵山,而现在支那军却投入数十门或许上百门攻城炮。望远镜中遭受半小时炮击的大小孤山被炸平的惨相刺激着武腾信义脆弱的神经。
  不光武腾,在坐的绝大多数将领,先前考虑旅顺防御作战时,脑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年乃木希典元帅率领第三军攻打旅顺近五月而不克的战例,想到旅顺要塞前尸海遍野的场面,而恰恰忘记了时代已经改变,欧战早已一再证明,没有无法攻克的要塞。尽管如此,所有人仍然将坚守旅顺的希望放在坚固的旅顺要塞群上。
  与会将领的羞愤,武腾信义并没有放在眼中,把视线投向未发言的上原勇作。上原永作少将是在7日乘飞机夜间经朝鲜抵达旅顺。旅顺绝大多数要塞防御工事都是出自其手。上原的意见无疑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初抵旅顺的上原就对固守要塞持不同意见,现在证明了他的推测。作为日最出色的工兵专家,上原勇作显得沉稳。看到武腾司令官把视线对准自己,上原勇作只能发言。
  “要塞炮兵军官根据大小孤山方向升起的硝烟判断,支那军应在大小孤山投入口径超过500毫米,弹丸重超过280公斤的重型攻城炮。根据炮兵推算旅顺大部分要塞堡垒别说抵御前所未见之重型攻击炮,就是支那军的M6式305毫米攻城炮也无法防御……而且我们现在已经失去了70%储备粮食,随着水厂遭到轰炸,甚至连同淡水都需要实行严格配给……因此我不认为凭借要塞可以坚守8个月,别说八个月,就是8个星期也很难维持!”
  上原勇作很无奈,现在要塞防御战和过去不同,支那空军对旅顺持续三天毁灭性轰炸,不仅重创了要塞防御线上大量野战工事,同时将新老市街炸成废墟,更具毁灭性的却是对旅顺仓库和水厂的轰炸,大量仓库被炸毁,虽然没有炸毁太多军用物资,但却将旅顺食品储备降至为零,各防御要塞只能依靠有限储备,艰难度日。
  水厂遭到轰炸停止供水后,要塞和旅顺城内供水出现问题。老市街中国旧宅内的水井虽然能满足十万军队和数万侨民需求,但对于要塞而言水井有与没有并没有太多区别。水厂被毁使得水厂不能通过输水管向要塞供水,令绝大多数要塞失去淡水供应。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只能出动包括妇女在内侨民向各个要塞背水。一旦支那军发起全面总攻,断水将会成为各个要塞必须面临的问题。没有食物军队可以战斗7至10天,但没有水,军队甚至连三天都支撑不下去。
  “上原少将,是不是意味着投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向支那军投降是吗?”第二师团长坂研介的发言充满愤怒和不屑。作为第四旅团直接长官,对旅顺防御至关重要的大小孤山失守后,其就被指责应承担直接责任,这也是长坂没有发言的原因,毕竟是“败军之将”。
  “武腾司令官、诸位,正如上原将军所言,失去食物和淡水,很难完成坚守8月的任务,但我们是要讨论投降吗?未战就降不仅仅有损大日本帝国的尊严和声望,对陆军的尊严和声望同样是毁灭性的。自明治天皇创建帝国以来,何曾有过投降的帝国军队?即便是在欧战时,被德军包围,尚不思投降,今天支那军一封劝降信让我们失去坚守旅顺的信心了吗?诸位,没有食物,我们可以杀马,旅顺不需要战马。”
  “淡水供应不上要塞,我们可以用人背,支那军攻城炮是足够强大,但我们可以发动夜袭,袭击支那军炮兵阵地,还可以派出尖兵,获得支那军攻城炮阵位置,随后利用要塞重炮逆袭!总之,为了帝国陆军的尊严和荣誉我们现在所能思考之事,唯有一点……战斗!即便是旅顺最终将会沦陷,十万大和健儿血洒旅顺,我们也要让支那军付出足够惨重的代价!司令官阁下,我要求立即至电东京同时向要塞官兵宣布,既无法谋得坚守之望,旅顺皇军、侨民将与旅顺全员玉碎以报天皇圣恩!”
  尽管从接到劝降信至今不过只是在与会将领之间传阅,并没有任何人提到投降一事,但长坂研介的话无疑从根本上否决了投降的可能性,尽管从没有任何人心头动过投降的念头。长坂研介说话时武腾信义不住点头,无疑他是赞同长坂研介的建议!
  “长坂师团长所说甚合我意,帝国陆军绝不可能向支那军投降,无论是现在或是将来,果真到了那一天……我武腾愿剖腹以谢天皇圣恩,望诸位作好玉碎之准备!”
  在地下室举行的会议没有任何悬念,日军绝不会投降,自甲午战争之后,积蓄在日军心中的战无不胜的傲气和对支那军的藐视令他们根本不会考虑任何投降的建议。
  会议结束后被人指责为有“投降之意”而忘记奉公之精神的上原勇作,并没有像往日一样,巡视要塞防御工事,无论军队做出再大努力,几天来的经验清楚地告诉每一个人,修建野战堑壕的速度永远跟不上中国空军轰炸的速度,刚一走出关东都督府地下掩体,上原勇作就看到一个黑影从空中掠过,那是支那军侦察机,在侦察机面前,伪装不良的工事根本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只要天空一日在中国人手中,帝国永远不可能赢得对华战争胜利!”空中的飞机让上原勇作想起自己的一位朋友,曾经在中国西北航空学院学习的仙仁联队原口中佐曾说过的话语,中国空军在战争爆发之初,就彻底毁灭了关东州帝国空中力量,而中国空军对帝国本土的轰炸又造成帝国不得不将有限的战机应用于本土防御,而面临陆海空三路夹击的旅顺,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一个星期?十天?半个月?
  “……在我看来,旅顺成败关系到整个战役成败,如中国人夺取旅顺,他们将彻底赢得战争的胜利,对日本而言,将失去的并不仅仅只是旅顺港内几艘军舰、炮台、堡垒,而是将失去未来寻求媾和的全部筹码。旅顺陷落后,无疑中国军队会将目标直指朝鲜……中国的欧洲朋友德国、保加利亚、奥匈帝国甚至可能还有美国,都将不惜一切支持他们……所有为了显示自己高喊旅顺固若金汤的人,都是帝国的罪人,就是因为他们,旅顺才陷入现在的困境,如果当时可以撤出军队,那么……但愿曾战死在此的帝国英灵保佑我们,为了帝国军队的荣誉和光荣守住旅顺,但是看来关东派遣军将要为此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牺牲了……或许等待我们的只有玉碎一途……”
  在昏暗的灯光下书写日记的上原勇作在日记上写下自己的心情,写完日记尚未放下手中的钢笔,地堡顶部的吊灯晃了晃,密集的爆炸声从地堡外传入上原勇作耳内,尽管中国军队递交了劝降书,但对旅顺各要塞的炮击、轰炸却从来没有停止。
  “但愿星野君派的肉弹队今夜能够成功!”端着步枪的加腾,觉得有人抓自己的手,回头一看是小林。从进驻旅顺以来他们二人就成了至交。他是在三个月前中学刚毕业就入伍的,已经订婚,但出乎意料的是,他突然离开日本,以致来不及向他的未婚妻告别。
  “今晚我可能战死!”小林轻声对身旁的加腾说,眼中充满恐惧。
  “本来我想活着回去结婚,现在我可没有这个梦想了。这是我的地址,我死后,你愿意给我……母亲写信吗?”
  加腾点点头,紧握小林的手让他放心。
  “如果我被打死了,小林君,您也要给我的妻子写信。”不过两人都明白,即便两人有一个活下来后替对方给家人写信,恐怕也没有任何寄出的可能性,旅顺已经成为一座孤城。奉命执行肉弹攻击的士兵们不声不响把自己的头发用剪刀剪下来,换上干净的内衣,都换成干净的,死也要死得干净,至于头发则是留给部队,带给家人的。
  一旁的军官们互相在背上挂白布条,以便让士兵们能在黑暗中跟上他们。被叫做仁介的中队长显然比其他人更聪明,背上挂白布可能会暴露自己,他把从城中抢来准备带回国给老婆的一大瓶中国香水洒在身上,给部下的命令非常简单,“用鼻子闻着味跟我走。”夜幕下第九师团神尾联队近两千名日兵偷偷沿着山岩堡下山,朝梨岚逼进,根据水营堡等高地观察,情报部门认定中国军队的攻城炮阵地应该在梨岚和龙寨之间,随即武腾便做出派出肉弹队发起夜袭的决定。
  在月光惨白的光芒下走在稀疏的林间,神尾中佐提着指挥刀,率领决心殉国牺牲以报效天皇的志士,在林间穿行。他们头顶上,不时有国防军打出的照明弹,将大地照成苍白,每当空中闪出照明弹时,身披插满杂草树枝伪装网的肉弹队便会趴在地上停止前进。加腾手端着刺刀紧跟在联队长神尾身后。
  行军时不时有人滑倒在地,发出金属碰击声。小心翼翼通过并不算茂密的河边树林,跟在联队长身后的加腾就看到远处地平线上不时闪动着橘色光亮,光亮之后就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
  “是重炮!”光亮和炮声让神尾喜不自胜,那里就是自己的目标,如些巨大的炮声只有攻城炮才能够发出。随即下达分兵命令,肉弹队兵分两路,朝远处目标包抄过去,而随行的迫击炮兵被留在河边树林间。
  “长官,我今天右眼皮直跳!”依在高地散兵坑内一个战士抱着五年式步枪,用力眨眨眼,同时仔细朝高地下望去,似乎想为自己右眼跳动寻找依据。
  “右眼跳灾,你小子别……敌袭!”正想训斥下属两句的排长朝高地下望去,借着月光隐约可以看到下面似乎有一些影子在移动。
  在即将接近一座只有数米高的山丘时,上面传来一声喊叫,让加腾心头一紧,连忙趴在地上。随后一颗手榴弹在数米外炸开,爆炸的闪光中,加腾看见山下露出一个中国兵的上半身,正端着步枪作瞄准状,是前哨兵。手榴弹显然是他甩出去的,就在这时一个身材稍小的影子端着刺刀冲出来,那个中国兵倒下了,同时发出一声枪响。
  “有倭寇!”阵地上随即出一阵混乱,如火镰般的曳光弹拖着绿色、红色的轨迹从高地上扫射下来,加腾身边不时响起被击中的士兵发出的惨叫声。
  午夜的寂静被一片响彻云霄的“突斯给给”声和机枪声打破。在身上挂白十字布条黑影的率领下,神尾联队近两千名士兵向高地包抄,一路朝着高地,另一路则朝侧翼迂回,尽可能逼近重炮阵地。
  负责守卫炮兵前高地的是吉林国民警卫旅六营,在数量上与日军达到一比四,中段和右翼由二、三连防守,左翼则由营长叶军平指挥的一连防守,叶军平是前吉林省军军官,曾经作为吉林先遣营排长在俄罗斯参战。
  天空升起红色夜袭信号弹,跟着日军的一阵迫击炮火。整个高地瞬间落下数十枚迫击炮弹,迫击炮弹并没有什么准头,但却让叶军平确定,这是日军大部队夜袭,而不是小规模的骚扰渗透,目标一定是梨岚重炮阵地。
  “我需要照明弹,6-4-8,1-2-66……”刚一放下电话,叶军平就端起冲锋枪,对高地下扫射。
  照明弹一个个在高地上空爆炸,白光让吉林国民警卫队战士睁不开眼睛,但照明弹却让他们清楚看到高地下的情况,一队队日本兵正猫着腰快速朝高地冲来,日军如蚂蚁一般多。
  夜袭的日军在稀疏轻机枪火力掩护下疯狂冲锋,但高地上的五挺五年式重机枪十二架轻机枪密集弹雨,却像死神镰刀,把日军一个个打成碎片,日军的偷袭瞬间变成强攻。
  在高地顶上,叶军平正在与另外两翼逐个通话,以确定他们的情况,高地附近的防线都遭受到攻击。随后才朝梨岚打电话,重炮阵地显然从枪声中知道日军派出夜袭部队。
  “叶少校,我们这里形势很好,炮旅已经做好应战准备,谢谢你们。”高地一端似乎已被日军完全包围。
  叶军平手持电话,趴在地上指挥战斗,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看到有几名国民警卫队士兵争先恐后后退,显然他们被吓坏了。看到这一幕暴怒的叶军平不顾头顶上横飞的子弹和迫击炮破片,跳出散兵坑扑上去抓住两人,把他们推回阵地,叶军平第一次碰到这种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7/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