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3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730

  “是!”想到第三十五旅团与第一师团汇合后的后果,福井川直冒冷汗,一把握住大山的手,“大山,你必须不惜一切突破第一师团防线,我把直属重榴炮团配属于你,再补充两个联队,外加司令部直属的两个重机枪营,记住!不惜一切代价知道吗?”
  星光下,站在没收地主宅院内的福井川坐立不安,第二兵旅团和第十一联队正在拼命阻击三十五师团,而第四十三师团已经开始向第三十五师团汇集,如果不能在他们汇合之前,把第一师团彻底消灭,日本赤军覆灭在所难免。
  “大山啊!大山!可要争口气啊!”福井川焦虑不安的踱着步子,心里筹划最坏的打算。
  前沿战壕里,大山木野亲自指挥攻击,不到一公里的攻击正面,重叠配署了六个联队两万兵力。主席的学生,川本次朗亲自带领第二师团,自己最信任的村上奈也准备亲率第1旅团冲锋,主席下了死命令,今夜必须消灭白匪军第一师团。
  “要么生,要么死!赤色日本生存还是毁灭,系于此战。胜,我们可以乘胜攻入群马县,败!我等除为信仰牺牲外别无选择!”
  “一定要消灭第一师团!”想到主席绝决的命令,大山木野暗暗起誓。
  第一师团是白匪军精锐,尽管自己率五个联队从五个方向将遭受轰炸后陷入混乱的第一师团压缩到隘口后,但赤军第一师也伤亡过万,失去战斗力,进攻主要依靠福井川新补充的力量。
  这时一群炮弹准确地在赤军防线中炸开,川本次郎知道第一师团已经察觉自己的动向,毅然决然的跳出战壕,“号手,吹冲锋号。同志们,为了没有压迫的新日本,突斯给给!”
  第二师团一万七千余兵官兵发出惊心动魄的怒吼,向据守隘口的第一师团猛扑过去。
  听到冲锋号,吊着胳膊的石光真吉知道,叛军要决一死战了,想抢在第三十五师团突破阻击前,打掉第一师团。石光直吉立即拿起电话,严令第一旅团长大林吉佐死守,同时给三十五师团发电,命令第三十五师团不惜一切代价撕开叛军防线。
  排山倒海而来的赤军很快就冲进卷机山隘口,在隘口布防的第一旅团日本兵杀红了眼,机枪手拼命扫射,机枪堡堆满尸体,甚至连射界都被赤军尸体挡死。
  一个赤军士兵不顾一切的冲向一挺轻机枪,射手连忙转过枪口,赤军士兵纵身一跃,在半空中腹部被打穿,但仍准确地压在机枪上,导致正在连射的机枪炸膛,机枪手半边脸被掀掉,倒在机枪堡内。赤军士兵尸体被炸飞,仰面倒在土堆上,鲜血从撕裂的胸口狂喷。
  一个半小时后,第一旅团阵地被赤军第二师团突破,准确来说被赤军用尸体填平了。凌晨一点,整个隘口尸山血海,赤军第二师团伤亡13000余人,失去战斗力,而在轰炸中早已遭受重创的第一旅团不复存在。
  第二天,娇阳划破越后山脉薄雾,绿意盎然的隘谷被染成赤色,走在尸海中的福井川象行进在地狱,四万两千人的尸体!赤军以三万两千人的代价,全歼白匪军第一师团第一旅团,重创第二旅团。
  “幸好!幸好!”福井川暗自庆幸,幸好空军重创第十一军团,随后自己趁其立足未稳发起突袭,否则十一军团越过越后山脉,缺少训练的赤军将胜利希望,石光真吉指挥第二旅团残军还能突破第三师团防线,退回群马县,如果……至少自己赢了!
  “俘虏第一师团2164人,三十五师团4160人,四十三师团3156人,加在一起有一万多,可以再组建三个师团!”一万余名俘虏让福井川感觉牺牲三万二千余人还是值得的,现在赤军控制着新县、山形两县,控制区人口超过两百四十万,还可以进一步征兵,损失三万未受严格训练的农民与得到一万多接受过训练的政府军相比,后者无疑更有价值。
  第十一军团被俘官兵被集中在越后山脉一块空地上,看押战俘的赤军要求士兵将官长全部指认出来,被解除武装的官兵先是噤不敢言,但在女宣传员劝诱下,一些军官自动出列承认身份,一些军官则被部下指认,被俘军官数量多达数百,他们和被俘士兵一样,大都是在两、三周前,刚刚接到征召令的后备军官,战前二十一个常备师团中十四个早已调到关东州和朝鲜,战后又向朝鲜派去三个师团,包括两个常备师团,只能在国内大量征召后备军组建师团。
  为了防止中国人占领台湾、冲绳,一个月来,陆军先后征调数十艘商船,将5个师团调至两地,尤其是冲绳,在中国海军封锁中,仅在海上喂鱼的日军就多达两万余人,目前日本本土尽管已经组建六个师团,其中却仅有两个常备师团,新建师团官兵素质无法与常备师团相比。
  军队是一个讲究阶层的组织,一旦军中严肃地上下级关系遭到破坏,气氛立即发生变化。熟知这一点的漂亮女政治委员们立即不失时机地为二十几个小时未进一餐的士兵们提供丰盛的午餐,并宣传赤军的优点和政策。
  第一旅团的高桥松生长在东京繁华的大都市,很小的时候就加入帮会,此时他与大部分士兵一样,在陌生而让人觉得恐惧的环境中选择沉默,生怕被赤军坑杀或系上石块沉入河底,这是日本报纸上的宣传。
  高桥松被俘之后与三百多个战俘坐在一块,吃完午餐看了一下午“望乡”,这是赤军文工团编写的,描写一个叫高岛的男人当兵后,家人陷入饥饿,地主催租,他的母亲和两个妹妹被地主强奸,当地主玩厌了他的两个妹妹后,被卖到妓院,小妹就被卖到高岛所在联队驻地旁的妓院,高岛和朋友一起去妓院时,才知道家里发生的一切,却只能看着妹妹被卖到南洋,病死在南洋。
  高桥松麻木的听着漂亮宣传员宣讲赤军的政策,是为了建立一个没有压迫的新日本,将恶霸地主的土地分给劳苦大众等等诸如此类的好处。和所有人一样,高桥松在木然倾听宣传员宣讲时,一边适时鼓掌表示支持,一边两眼直盯“革命女兵”,这些女兵大都很漂亮。
  晚饭后一个革命委员宣布,一般士兵,愿意返家的,只要承诺不再接受反动政府征召,每人两日元路费,愿意参加革命队伍的马上换军服。
  挤蹲在地上的高桥松看到身边一大半人全都要求回家,谁会错过回家的机会。原本准备站起来和他们一起领钱回家的高桥松注意到,漂亮的女政治委员不知所措,而在一个男政治委员则寒着脸走上讲台,看到这一幕高桥松连忙蹲在地上,多年来东京街头混混生活让他比任何人都更擅长察言观色。
  “各位同志,赤军是人民的军队,赤军是解救日本民众,结束苦难生活的希望,大家虽然原本站在错误的一方,若能及时悔悟,赤军张开双臂欢迎你们,现在是你们将功赎罪的机会,不应该错过。”原本呼喊要回家的两百多名被俘士兵一下子静下来,沉默数分钟,高桥看到一个头上缠着绷带,叫什么庆二的二等兵跳起来,高桥松觉得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似乎是……高桥松想起好像在一次帮会斗殴中见过他。
  “不是说要放我们回去,怎么又反悔了?”有人带了头,原本静下来的众人哄然响应,高喊着要回家。
  台上的政委顿时勃然大怒,“将这个顽固的反革命分子拉上来。”随着政委的呼喝,一旁站立的赤军士兵立即一齐大喊,“坚决消灭反革份子!”
  挣扎的庆二马上被两个荷枪实弹的女兵推上台,喧嚣的众人立即安静下来,大多数人不知所措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知道等待这个二等兵的会是什么。
  见现场安静下来,台上的政委满意的点了点头,“我相信这里大部分是受苦人,也一定有一小撮又臭又硬的反革命分子躲在阴暗角落里伺机破坏,反革份子不打,他就不倒!只有坚决消灭反革份子,才能推翻万恶的军阀资本家统治,建立一个没有压迫的新日本!”这时,两个赤军士兵反剪双手,把那个二等兵按倒在台上。
  “打倒反革命!”漂亮的女宣传员振臂高呼,随后对台下目瞪口呆的俘虏瞪起那双漂亮的眼睛,“怎么了?全都喊啊!你们难道也想当反革命吗?都大声些,快!打倒反革命,建立日本!”蹲在地上的高桥松突然站起来,奋力挥着胳膊,“打倒反革命!”
  “打倒反革命!”周围的士兵茫然不知所措的付和身旁跳起来的战友。
  “建立新日本!”高桥松再一次挥舞胳膊,周围的士兵反应过来似的跟着大喊。
  高桥敏感的注意到,台上政委望着自己时,满含欣赏,高桥松松了一口气,无论如何,自己的命保住了。
  台上的政治委员对站起来的年轻人满意地点点头,可以先给此人小队长干干。
  “你们刚才的饭都白吃了吗?再大声一些,打倒反革命,建立新日本!”出于讨好赤军政治委员的原因,高桥松大声吼喊。口号呼喊了几轮后,高桥松就看到那个可怜的家伙被揪下台,拉到旁边,一人操起步枪顶往胸口,砰的一声,他就倒在了血泊中。
  这时台上的政治委员又开口了,“愿意加入革命队伍的同志们,请到右边来。”
  高桥松毫不犹豫朝右边跑过去,站在那里再次挥舞手臂,“革命万岁!赤军万岁!”喊话时高桥松朝旁边的尸体扫了一眼,吞吞口水。原本站在左边要回家的三百多名原第一师团士兵也及时醒悟,纷纷站到右边,再也没有人提回家的事情,现在他们已经是革命队伍的一员,一名光荣的赤军战士了。
第324章
军管
  驱车行驶在长兴岛绵长的海堤上,一边是一望无际的滔滔江水,一边是大片郁郁葱葱的橘子林,穿过橘子林,叶金娟就看到中华船业集团的大门,在大门入口前有一个圆盘,其上是一个破浪航行商船的雕塑,在番禺老家没少见过商船的叶金娟眼巴巴望着雕塑上的商船。开车的叶在馥见读中学的侄女盯着雕塑便笑了笑,为了来船厂工作,侄女缠了自己一个星期,迫于无奈只能同意。
  “阿娟,这就是自由轮,中国实业界的骄傲!”从转盘旁驶过的叶在馥扫了一眼雕塑,曾经参与过自由轮后期完善设计的叶在馥很是骄傲。在中国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自由轮”的大名,这艘总理亲自命名的商船是中国工业的骄傲。可以不知道中华船业集团,但全世界却都知道中国制造的“自由轮”,“自由轮”被视为中国工业奇迹的一部分。
  “商船!商船!商船!”如果说一战时协约国最需要的物资是什么?恐怕就是商船,战争使英国、法国工厂需要更多原料,自1917年德国宣布恢复无限潜艇战后,德国潜艇每天击沉商船吨位,远超过英国的造船能力,商船和护航驱逐舰成为英、法两国最重要的物资。美国参战,使英国、法国压力大减,但却没有减少英法,包括刚参战美国对于商船的需求。英国每年只能建造80万吨商船,每年还要补充250万吨……
  “如果没有足够的商船,明年或许我们就会战败。”
  英、法、美面对每天损失数千吨商船和本国造船业生产能力饱含的局面,满世界购买商船。中国造船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英、法、美的视线。共和六年,江南造船厂、启新造船厂等多家中国船厂整合成中华船业集团,半年内向英、法、美出口25艘计875万吨货船。
  共和7年,尽管美国努力投资扩大船厂,但商船仍不能满足需求,甚至有大量粗制滥造的商船。大西洋航线上每天数十万吨商船损失,促使美国政府运轮部总办韩丽携秘书包尔等人一行,乘邮轮到日本和中国,考察日中两国造船能力,并被授权,负责亚洲商船采购事宜。
  当时中国建造的1500至5000吨商船采用了新的船形,船艏柱前倾底呈V字形,而不是普通货船的U字形,这种船形可以减少阻力,从而提高船速,船速是决定运营成本的关键因素。采用新式单流式蒸汽机,在结构上与传统三胀式蒸汽机有很大的不同,单流式蒸汽机各缸缸径都相同,可组成不同功率的机型,形成系列化,零部件通用性高,制造工艺接近柴油机。采用由两个凸轮组成的配汽机构控制进排汽,操纵灵活,热效利用率高。体积小,可以腾出较多空间载运客货。经济性高,比一般主机省煤20%。
  当时美国对商船需求非常紧迫,韩丽在中国考察时,海军部甚至来电报要求他尽快与日本人以及中国人签定协议购买商船。美国大船厂中,没有一家能抽出人力和船台生产更多的商船,只能求助于日本或中国。在中国船厂的考察给韩丽留下深刻印象,而更重要的是,中国船厂平均每15天,就能下水一艘2500或5000吨级商船。韩丽参观中华船业集团最新设计的“官府级”万吨轮后,便开始与中华船业集团洽谈定购“官府级”万吨轮。
  美国人的要求非常简单,可以载1万吨货物,航速15节,其中包括6艘油船。至于具体尺寸、结构和设计,就是被韩丽一行一眼相中的官府级。当时韩丽一行在日本下了25万吨订单,而在中国只是试验性的下了四艘官府级万吨轮。中国从来没制造过万吨轮,而且中国采用的焊接造船工艺也让韩丽等人觉得不甚放心。这只是一次试验,每吨作价一百九十五美元,共合美金七百八十万元,分七批交付。第一艘限期四个月交船,其余三艘均递次后五星期完工试船。
  四个月后,第一艘官府级交付,三天后,第二艘交付,二天后第三艘交付,到第四艘交付时,仅仅只用了128天,而且质量优良。美、英、法都被中国船业集团惊人的速度惊呆了,此时日本数家船厂连一艘都没有交付。第一时间,美国、英国、法国海军部、运轮部就派出采购官员到中国下商船订单。无限制潜艇战的损失,大量货物需要运输的现实,让三国采购团队一到中国,就报出了200万吨官府级万吨轮订单,这是人类造船史上规模最大的船泊订单,交船时间定为三年。
  “我们保证三年内造出200万吨官府级万吨轮!”而对三国采购团,中华船业集团副经理朱志尧信心十足,随即中华船业集团和三国签字。
  200万吨商船建造合同,轰动世界,英、法、美三国舆论认为,三国海军在德军潜艇压迫下,已经神经了。甚至出现讽刺朱志尧和中华船业的漫画,而日本更是毫不客气地说:中国人绝对不可能在三年内造出200万吨货轮。
  而当时尚为西北边防公署主任的司马听说英、法、美三国在中国一次定造200万吨货轮后,在招待三国驻西北领事时,面笑容的对三国领事说这些船“将给欧洲带去自由”,当这句话出现在报纸上后,船业集团立即对自己最大股东的话作出反应,这批船以及随后制造的同型船,由此被改名为“自由轮”。
  尽管当时船业集团在长兴岛建立了大型造船基地,但要完成各国紧急订单,必须另建新厂。长兴岛600亩橘林被征用建设新厂,为了建设新厂房,1200米长的泥沙海岸线上,埋进25万个混凝土预制板,长达70万米,新厂有7个滑道,滑道周围都有预制部件生产车间,在数万名工人努力下船厂只用半年就投入使用。
  作为一个造船后进国,中国原有造船工厂并不多,因此在建造新厂的同时,为了应付急需,船业集团便在全国多个省份建立培训班,招募男女工人,经过1到200个小时的培训后,就开始在装配线上工作。锅炉厂、轮机厂工厂也采用类似办法,建造一艘官府级万吨轮平均需要5万个工时,建造方式就是江南造船厂总工程师王平轩从西北学回的分段制造法,而沿长江以及京沪线分布的数百家分包商、工厂则为船厂提供各种配件,配件在船厂预件组装车间进行组装,随后在船台或船坞上进行总装。
  在随后三年中,中华船业集团各个下属船厂,数万名造船工人制造出一艘一艘自由轮,从船台滑入长江或从船坞内驶向大海。自由轮是现代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奇迹,第一艘“官府号”的建造用了95天,舾装和试航花了37天,这是共和七年世界造船纪录,但纪录在随后三年中不断被刷新。
  共和11年7月,船业集团185号船台,“沪州号”铺设龙骨后10天便下水了,后续舾装和试航只花了5天,这个历史性纪录至今仍在保持。
  当“沪州号”下水后,被神速惊呆的美国人在杂志上用漫画表达自己的惊奇:一艘自由轮滑下船台后,戴着辫子的东方船厂工人对身旁的工友说:老兄,离下班还有一个钟头,咱们再造一艘船怎么样?
  从此“自由轮”成为中国实业界的骄傲,尽管船厂在5年中制造了386万吨自由轮,只有135万吨属于中国,但“自由轮”航行在世界各个大洋中,宣示着中国船业的传奇,从自由轮开始,中国跻身世界造船强国之列,自由轮的奇迹甚至被选入中学课本。
  叶金娟骄傲地望着自由轮,“从前中国所需商船,多由美、英、日三国制造,今则情形大变,向需求于人,今能供人之需求,中国产业史上乃开一新纪元。叔叔,我学过这篇课文!这是我第一次来自由轮诞生之地!”
  来造船厂工作是叶金娟响应战争动员的方式,叔叔在船厂的地位为她提供不少便利,叶金娟将在船厂漆工车间做油漆工,直到战争结束。学校已经批准了叶金娟的申请,战争结束后,她可以回学校继续上学,只不过要求她必须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同时每个月参加一次学校会考。
  “这将是有史以来我们面对的最激烈的战争!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收回失地。在日本政府接受我们的媾和条件,结束战争之前,我要求国民忍耐和牺牲,国内为支援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将作出更多贡献,以帮助祖国赢得事关国家兴衰的战争。”
  一周前,清明节时,总理在忠烈祠发表广播讲话,即便总理讲话之前,每一个人都希望为战争作出贡献,而总理发出呼吁后,更多人纷纷用各种方式为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做贡献,而叶金娟选择的方式非常简单,到军需工厂工作。
  “金娟,从这里开始,32公里工厂区,从北自南依次坐落钢板工厂、钢工场、黄铜翻铸工场、电缆工场、木工工场、管道、零件工场、索具工场和油漆工场,最后一个就是你要工作的地方……我先带你去劳工处登记。”
  在朝办公楼驶去的路上,叶在馥不停向侄女介绍工厂的情况,中华船业集团是亚洲甚至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船厂。
  现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船厂,却被繁重的造船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船业集团经理办公室内,朱志尧被海军军官逼得发疯,“在这个星期必须再交付至少18艘登陆舰、165艘攀登艇,我希望你们明白,造船不是造汽车,这么短时间,无能为力!”
  海军天天催着要船,要驱逐舰、巡洋舰、潜艇、登陆艇,船厂每一个船台都排得满满的,还需要帮海军改造大量商船,没有多余的船台,就是有船台也没有时间。
  “朱经理,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贵厂有7艘登陆舰完工70%,5艘完工60%,还有6艘完工30%,你们有足够能力一周内完成任务。但一年的和平时期,贵厂已经失去了竞赛活力,经常有十分之一工人人浮于事,希望立即改正,把制造自由轮的竞赛精神推动起来。即日起,船业集团由海军舰船处暂时接管,这是国务院的授权文件。海军部决定拿出150万元,奖励工人。你可以采用任何方式,完全不需要顾忌工会和国家劳资关系法。”
  海军中校从文件包中取出一份文件,造船厂制造进度让海军非常不满意,正因如此,才会在两周前派出调查组来船厂调查,调查结果出人意料,不是船厂没能力,而是工人和工会的问题。欧战结束后,创造造船奇迹的中华船业集团,经历裁员、整顿,和平时期造船讲究的是用最低成本取得最大回报,而不是欧战时的高利润的订单,工人们逐渐适应了慢工出细活。
  中日战争爆发,船厂和工人还都没有适应过来,人浮于事的状况依然严重。但战争没有时间让他们适应,尽管船厂迫于进度试图用裁员的方式进行整顿,但船业工会却对此提出抗议,甚至以罢工相威胁,虽然罢工并没有得到工人的响应,但却让朱志尧万分头痛。
  两年《国家劳资关系法》获得国会通过,产业工会迅速兴起,《国家劳资关系法》赋予工人加入工会以及工会代表工人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从此,雇主不能以参加工会为理由解雇工人,也不能拒绝与工会谈判。为了保证工人权益中央政府专门成立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功能类似欧洲的劳工法庭,委员会专门负责处理工会与资方的关系。
  建立工会,当然要在工人内部投票,超过一半工人投票同意建立工会,从法律上工会就算建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的任务之一就是监督投票过程,防止双方作弊,资方不得威胁工人,工会的支持者也不得要挟工友。一旦投票通过,委员会便通过官方手续承认工会的合法性,如果雇主在工会投票胜利后仍然不承认工会,双方就要到劳工委员会寻求裁决,该委员会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当时政府之所以立法支持建立工会组织,是迫于红色工会的压力。共和九年,在中国尤其是南方省份,受苏俄遥控的激进分子在许多工厂成立秘密工会,以争取工资福利为由煽动工人罢工拒绝生产、装卸军需物资。
  面对国内红色激进势力,共和十年中央警署在驻军配合下一举粉碎国内激进的非华主义政治力量,但罢工期间秘密工会起到的作用引起政府的警惕。当时全国唯一没有罢工的西北省同样存在行业工会,但却没有罢工,西北省行业工会采用聘请律师、财经专家谈判方式,劳资纠纷大都以谈判解决。
  鉴于此,政府出台《劳资关系法》,从法律上提高工人待遇的同时,准许工人组建工会。西北省产业工人联合会和劳动联合会得以向全国扩张,两大工会在保障工人权益的同时,挤压了激进势力的生存空间。但工会的存在对于资方却是一个威胁,尽管朱志尧有自由解雇工人的权力,但工会一直从中阻挠。
  朱志尧对海军决定沉默数秒,“我要求海军立即派军队接管工厂,同时以战时监管为名,下达书面通知限制工会权力,同时支持我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开除工会活跃分子。”
  对于工会,包括朱志尧在内的任何一个中国实业家都不会喜欢,尽管劳资关系法同样保障了资方权力,限制着工会发展,但只要有机会,朱志尧不介意打压船业集团工会的势头。两年来,被迫两度提高工人工资,让朱志尧对工会不胜其烦,尤其是活跃分子。
  “朱经理,战时监管是必要的,也同样是国务院授权的,陆战队同样会根据需要派出,但海军不会介入劳资纠纷。你在企业管理上做出任何决定,都与海军无关!但海军不支持任何战时罢工行为或类似威胁,我想您应该非常清楚国防法战时条令,而且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是爱国的,过去工人可以为国家荣誉拼命赶工,现在为什么事关国家存亡却做不到了呢?七天,我们需要得到足够船只,应该没问题吧!”
  海军中校说完后笑了一下,同时站起身来,他需要的只是足够的船舶,至于工会和其它,根本不是他考虑的事情。
  得到所需要的一切,朱志尧的困扰和无奈马上消失,笑容满面,至少开除员工不需要再经过工会那一关了,“没问题!”朱志尧回答得很干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