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4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1/730

  一栋灰白三层石质小楼在遍是帐篷的山谷间显得非常另类,小楼是攀枝花钢铁集团建设指挥部,名称中就带浓浓军事色彩的指挥所是攀枝花的大脑。
  一楼东则会议室内气氛紧张,这让第一次参加会议的陈燕鸿感觉极不适应,陈燕鸿不能适应攀枝花带浓重军事色彩的管理,这里一切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表进行,完成时间只能提前,不能落后。
  会议室内烟雾弥漫,即便德裔专家也神情凝重,没有参加过中国大型工业项目,就不知道对进度表的要求多么苛刻,和每个政府投资的大型项目一样,攀枝花从第一批技术人员以及工人进入后,便带有浓浓军事色彩,除了军事化管理,技术人员参考军事施工细则制定详细到每个炮眼完成时间的施工表。
  这是传承自西北的传统,军事化管理、战时体制施工。中国落后世界百年,浪费时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犯罪,一旦施工表制定,前方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到,指挥部不接受任何解释。根据战时施工原则,配套工程需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就是矿山与冶炼厂需要同时施工,两者施工进度必须保持一致,这是攀枝花钢铁企业主投资商中央信托集团的要求。
  金沙江交通工程、冶炼工程同步进展,矿山施工却碰到问题,按照施工表,朱家包包铁矿应在三天前动工建设。该铁矿埋藏在山下,矿体上覆盖120多米厚的花岗岩,开采难度极大。铁路修到山顶,按15米台阶进行剥离的传统设计方案,根本不可能保证朱家包包铁矿如期完工,时间上的滞后与成本高涨,让工程指挥部不得不下令停工,工期被一再延误。
  “炸掉他!”国防军工兵少校提议。国防军在国家大型工程建设中扮演异常重要的角色,尤其在西南建设中,在从成都出发前往攀枝花时,沿途陈燕鸿在成昆铁路施工工地上,看到的不是普通铁路工人,而是国防军铁道兵工程部队。
  “高台阶、大爆破、土溜槽、低进线,直接采用爆破作业,掀开压在矿体上的大山,直接露出矿脉进行露天开采!”国防军工程兵少校的提议,让众人茅塞顿开。但当众人默默一计算,会场中再次沉默,气氛再度紧张。
  矿山工程总指挥向万烈计算需要爆破的方量,“需要爆破的方量至少在1000万方以上,完成这么大的爆破量,需要多少炸药?陈少校!”此时,陈燕鸿才知道少校姓陈,和自己同姓。
  “大约需要一万吨炸药!”少校平淡地说,似乎说的不是一万吨,而是一千吨或者说一百吨。一万吨炸药!即便成昆铁路规划用药不过三万吨,是整个工程耗用量,不是一次。
  “一万吨!”陈燕鸿被这个数字吓呆了,会场上的人都目瞪口呆。
  “一万吨!”向万烈苦笑。如果报告递上去,会得到什么批付?用一万吨炸药去开采一座矿山,简直匪夷所思。
  “各位,我们的经费是85.6万元,如果采用铁路修到山顶和按15米台阶进行剥离的设计方案,预计支出需要增加至127.5万至130万元。如果采用炸药,可以在不增加预算的前提下,提前完成工程。”
  “陈少校,提醒一下,一吨矿用炸药45元,一万吨45万元,至少需要增加28万元。”负责后勤保障的湖南人徐文科反驳,显然他很了解炸药的价格。
  “不一定,我们团在江西开矿时,为帮助企业节约经费,从市场上直接购进硝酸铵,自行配制炸药,当时我们配制了1500吨炸药,为企业节约经费4万元。炸药成本至少可以节约50%以上,这一点没问题。我担心的问题是,没有足够人力和设备开凿巷道进行药室施工,人手和凿岩机不够。”
  “人手和设备我来想办法,陈少校,你们作出一个具体方案,这么大规模爆破,恐怕……”最终向万烈还是支持了这个方案,进度是目前重中之重。
  三个月中,数万名矿山工人和国防军工程兵一起用铁锤、钢钎,一寸寸向大山腹部开凿出一块宽阔的“地下室”,便于爆破时堆放炸药。
  大汗淋漓浸湿全身,从石尘弥漫的药室巷道中推着一车碎石出来的陈燕鸿无力的躺靠在碎石上,终于完工了,仰望天空的娇阳,头晕目眩。尽管只穿一件单衣,却未觉一丝冷意,累!非常累!作为机械技术人员,原本陈燕鸿的工作是负责机械设备的安装,而现在却需要到狮子山从事繁重的推石工作。
  朱家包包铁矿有5个山头,最高的就是狮子山。这个独立山头,位于矿区中部偏东一点,覆盖矿区主体之上,其下部矿石占矿区储量82.8%,剥离量占全矿的68%。因此朱家包包大爆破选定在狮子山进行,根据计算,整个爆破需要完成山体网状巷道62条,总长度14562米,掘凿装药室586个,共13379立方米,而且要在三个月内完成,为了确保工期,指挥部动用所有人力,包括技术人员,幸好头顶坚固的花岗岩不需要担心崩塌。
  “燕鸿,这么拼命为什么?工厂投产几年后,国家收回成本,还要转给私人企业,马钢转给安徽地主组成的长江财团,只花了1000万,当年国家投资3000多万!咱们这么累,最后还不是肥了商人,他们现在陪家人过春节,咱们落着什么了?”
  同样累得直不起腰的朱启民抱怨,春节快到了,按照常规,大家应该早已放假,返回家乡或进城过年,而不是窝在鸟不拉屎的山沟里,推着几百公斤重的推车运碎石。
  与西方各国不同,中国工业发展尽管引入大量民间资本,但起主导作用的依然是国家,由国家掌控国内工业经济,中央政府直接制定工业发展规划,随后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同时向社会募集股份,由政府推动国家急需的重工业建设,但在企业赢利并收回成本后,负责项目投资的中央信托集团,会将企业大部分股份出售予民间企业,政府只保留有限的股份交由国资委掌握。
  建设初期,国进民随,企业赢利收回成本后,国退民进,是中国工业界发展方式,第一个四年工业计划中建成的200余家大型企业,目前90%以上均被各地私人企业以“低价”购得,甚至其中一部分小型附属企业都是直接无偿转让。
  朋友的抱怨让陈燕鸿笑了笑,“可以壮大我国工业,不是吗?政府收回投资,将企业交给民间资本管理,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昨天不是说了吗?年三十的时候,咱们这里放一声震动全国的大炮仗,现在让你回家,你愿不愿意错过这场好戏?”
  共和十三年2月1日,狮子山爆破巷道、药室完工,开始装药,炸药是指挥部从西北化工直接购买硝酸铵,由工程指挥部临时组织一千余名工人,由工兵指导,在一无专业设备、二无厂房的情况下,因陋就简,用木槌、棒槌和铁锹,在14天中加工出铵油炸药9173吨。
  1月10日,国务院批准朱家包包铁矿大爆炸,同时派出爆炸专家到狮子山现场进行指导检查校核。2月4日,装药完成,国务院总理办公室经济委员会发来电报要求爆破工作要周密组织,杜绝失误。同天,工兵开始放置引爆药包、敷设爆破网络,充填巷道。2月20日,农历正月十五,傍晚5时49分,经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亲自审定批准,在国防军驻川部队直接指挥下,采取分层秒差起爆。
  “轰”震天动地的巨响,红土冲天,百里之内均感觉到震感,万吨炸药轻易将坚固的山体“捏”个粉碎,腾起满天的烟雾久久不散,直升上云霄数千米。万吨级炯室大爆破,耗药量为万吨,爆破方量1140.05万立方米。共和十三年,正月十五,西南放出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炮仗。
第10章
东亚病夫?
  前往工厂去的班车上很热闹,在大众汽车厂工作的大都是天南地北乡间移民,过去在家中务农,身体都很棒,浑身上下都有发泄不完的精力,说起话来高喉咙大嗓门。大家开始时谈话内容还很正经,说着说着变成荤段子,说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津津有味。大家都是粗人,至少以粗人自居,一路上倒也热闹。
  车内环境让刘常春对未来的工作产生了信心,一个月前以上等兵军衔退役的刘常春,得到600元退役安置金,还有一份荣军安置单。凭荣军安置单,刘常春可以到全国各地任何一个城市荣军工作介绍处寻求帮助,他们的职责就是帮助退伍兵寻找工作。
  工作没有地域限制,退役官兵和普通百姓一样,只要愿意,可以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居住、生活,享有与当地人相同的福利。唯一区别是只有居住满三年后,才能获得选举权,刘常春并不是上海人,之所以选择上海,是因为部队一个朋友说过,全中国除了西北,就数上海工资最高,但上海的房价和生活开支都比西北低。所以刘常春来到上海,上海荣民安置处为他在大众汽车公司找到工作,试用期三个月,一个月三十二元,而且公司还给买养老、医疗保险。
  班车行驶一个小时,来到位于浦东的大众汽车公司工厂,远远就可以看到正在施工中的蓝色钢结构厂房,隔着铁栅栏还可以看到大众汽车公司的名言“人民的汽车”,大众汽车公司奠基时,就向国民许诺,“让每一个中国家庭都能拥有小汽车!”
  “在大众工作三十个月,依靠公司汽车基金,我也能拥有汽车!”汽车驶进正在建设中的工厂时,刘常春暗想。此时汽车制造厂一期工程刚刚兴建,设备也刚刚安装,但第一批工人已经上岗学习。
  夜幕降临前,班车进入工厂,触目所及,一片嘈杂。此时的工厂还是工地,到处是施工机械,在吊机将设备安装在混凝土台基上时,台基旁的建筑工人正在安装钢构架,一切都严格按照“西北式建设法”,安装设备与建设厂房同步,从而最大限度缩短工期。
  钢结构厂房成本高出红砖厂房两倍,但国内工厂大都喜欢这种源自西北的新式厂房,厂房建设工期可以缩短80%以上,意味工厂可以更快投产,尽早赢利。大众汽车公司是国家第二个四年计划的重点企业,开工建设半年,配件厂便开始为中华汽车、吉利汽车生产汽车配件。
  在更衣室换上蓝色工作服,刘常春茫然的跟在工人后面走进厂房。一进入厂房,便闻到浓浓的机油味,厂房内的机器整齐的排成一排,机器轰鸣,车门形状的钢板在流水线上转动,地面干净整洁,出乎刘常春意料。
  工作很乏味,是在流水线上为车门内框点焊点,15个焊点必须在32秒内完成。流水线设定,材料运放精确到秒。刘长春头顶有一条线,如果发现问题,可以拉线停止生产,当然除非发现重大问题,否则不允许拉动紧急停工线。
  15个焊点,必须在32秒内焊牢,不容许有任何瑕疵。工厂工资与个人劳动成果挂钩,产品瑕疵将直接影响收入。
  一天8个小时重复焊接,枯燥乏味,7个小时后,刘常春感觉手软、腰酸,浑身不得劲。
  枯燥的工作,让刘常春感觉比战场冲锋更困难。在生产线停下检查时,刘常春摘下防护帽,喘口气,看到一旁身体单薄的老陈,呼吸舒缓,哼着戏文,很享受工作。
  刘常春下定决心要坚持,就像在新兵训练营一样。流水线再次开动,电弧光在墨色镜片前闪烁着耀眼的白光,“适应!适应下来就好!”刘常春心中暗下决心,连战场都能适应,何况工厂,不过15个焊点而已。
  ……
  一大清早,复旦大学田径队就开始练习马拉松,“快!快!方……跑快点!抬起头!”教练福克加紧督促。福克并不满意田径队的成绩,尽管他们在训练时很努力很勤奋,但成绩差强人意,很难赢得奥运会入选资格。
  半年前,国务院决定派出代表团参加将在巴黎举行的十一届奥运会后,全中国体育界都将入选代表团视为目标。
  竞技体育运动在中国大学最为风行,所有大学都将派代表参加奥运会视为荣誉。三年前移民中国,担任复旦大学体育老师的福克希望自己的学生可以进入代表团,但进入代表团需要良好的成绩。
  1908年世界头号强国英国在伦敦举行第四届奥运会,让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奥林匹克。《天津青年》发出三个问题:中国人什么时候可以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在奥运会上获得一枚奖牌?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一届奥运会?三个问题透着无比辛酸,鸦片战争后,因吸食鸦片而体格孱弱的国人得到“东亚病夫”的蔑称,国人希望证明:中国人绝不是东亚病夫。
  但,这是一个梦!清末的腐败、共和之初政局混乱,让国人没有精力也没有财力派出代表参加1912年奥运会,奥运会与中国无缘。在古代,战争在奥运会举办期间都要停止,而现代奥运会正好相反,原定于在柏林举行的1916年奥运会,因为欧战爆发被取消,国际奥委会也于1915年从巴黎迁到瑞士洛桑。共和十一年,德、奥、保三国与英、美、法、日、意、中等国签字停战条约后,国际奥委会决定重开奥运会。
  1924年,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30周年,30年前国际奥委会,在巴黎国际体育会议上成立,几十年来,世界体育飞速发展。
  为了庆祝周年纪念,表彰奥林匹克运动奠基人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的贡献,于是选择在国际奥委会诞生地巴黎举行第八届奥运会,这也是顾拜旦的心愿。当时申请主办的五个城市: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洛杉矶、罗马和巴黎。国际奥委会选定了巴黎。这样,巴黎成为第一个两次主办奥运会的城市。
  尽管当时中日之间战争尚未结束,但国务院仍义无反顾的决定派代表团参加奥运会,更将其称为:甩掉“东亚病夫”之名,为国争光的战役。比赛,被赋予更深层的意义。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重视体育,早在共和九年,教育部呈文国会称“利用重九习俗(指民间重阳节登高的风俗)推行国家体育法(即《国民体育法》),并为实施国民体育起见,特规定九月九日为体育节,拟定《体育节举行要点》。”
  而总理在演讲时亦多次强调“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体育在中国被赋予特别的意义,体育与国家尊严、民族保全划上等号,从小学至大学,体育成为强制性课程,尽管体育课更强调军事体育。
  共和九年后,先后举行的历届国家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上,西北代表团以及西北大学代表团曾一次又一次打破记录,其中不乏世界纪录,因而对参加奥运会,充满信心。中华体育基金会和政府在昆明投资建成大型综合体育训练营,用于国家奥运代表团集训,不过此前必须要筛选出合格的队员。
  两周后筛选赛将在西北市国家体育场举行,队员表现让福克心急如焚,以至口不择言,“……以如此成绩,没有资格入选国家队。即便侥幸入选,也不过为西方人蔑视你们是东亚病夫找到口实,你们就是东亚病夫!”
  刚从班车上跳下来准备回家的刘常春,听到东亚病夫四字,怒不可遏,一把拦住洋鬼子,刘常春冷冷地问:“刚才的话是你说的?”
  福克心惊胆战地看着这个愤青,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我们……是在训练!”
  “丢他娘的,跑步可是?爷跟你比,看看谁他妈的才是病夫!”刘常春活动着身子,愤愤然。
  国防军打仗不只靠汽车,在新兵训练营时,5公里武装越野跑不进17分半,一律淘汰到后勤。10公里武装越野自己曾跑进32分钟以内,为此还得到师部嘉奖。不就是跑步嘛!
  福克和学生诧异不已,福克知道如果拒绝,定会挨揍。
  “你刚才跑过了,我不占你便宜,你可以先休息几个小时,说吧,跑多远?5公里、10公里,还是15公里,爷奉陪到底!”赤裸裸的挑衅。
  “朋……朋友,福克老师并没有恶意,他……”一名大口喘粗气的学生试图解释,他们知道福克老师并没有恶意,更何况福克老师也是中国人。
  “滚!……”刘常春对没有骨气的中国人更愤慨。
  “我接受你的挑战,我们到学校体育场比赛,一万米!”没有退路的福克只好赶鸭子上架。
  “好!”
  上午十一点,复旦大学体育场中挤满学生,路边风波瞬间传遍学校,很多学生和教师赶来观看这场名誉之战。他们都明白福克没有恶意,只是恨铁不成钢下的口不择言,但对这场比赛,依然兴趣盎然。
  赵淑琴观察穿部队绿色短袖体能训练服的青年,他肤色很黑,眼神犀利,脚上军用胶布鞋,跃跃欲试。
  “你当过兵?”
  刘常春点点头,复旦的碴土跑道和军营操场相似,都是500米跑道,20圈。
  “你能赢吗?福克教授过去在德国……”福克教授曾是德国知名的田径运动员,赵淑琴对此很担心。
  “尽最大努力!”刘常春站起来,走向起跑线。刘常春感觉不是比赛,而是战争,维护祖国名誉之战。
  “刘先生,对于早晨的口不择言,我非常抱歉,我不要求得到原谅,但要申明,尽管肤色不同,但我也是中国人!”福克抱歉的强调。自己早已加入中国国籍,和刘先生一样,也是中国人,同样宣誓效忠中国。
  “不用废话,我会用事实证明,中国人不是病夫!”福克无奈地摇摇头,跪在地上作起跑姿势,而刘常春则微微前躬,两步叉开,一个受过专业训练,一个曾在军队多年磨砺。
  “叭!”随着枪响,教育部体育督学,两天前到上海主持上海区队员选拔的郝更生按下秒表,郝更生对这场比赛饶有兴趣。一白一绿两道身影在枪声响起的瞬间冲出起跑线。
  起跑后第一圈白色身影领先,一圈半之后,绿色身影发力,一路领先,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体育场上欢声雷动。但郝更生却摇摇头,不以为然,“一开始就冲得这么猛,不留体力,后面情况不容乐观。”
  体育场内学生加油声和助威声不绝于耳,刘常春越来越兴奋,身体内好像有用不完的气力,如同在朝鲜战场的枪林弹雨中,稍跑慢一点,都有可能失去生命,那时是为了自己和战友的生命而跑,为战争胜利而跑,现在是为了民族尊严。
  一圈、两圈……绿色身影跑到第三圈,郝更生感觉不对劲,按常理他的速度应该减慢,然而在赛道上,绿色身影却越跑越快,完全没有减慢的迹象,第三圈结束,郝更生看看手中的秒表,成绩足以让西北大学以及腾飞体育俱乐部田径队专业运动员汗颜。
  “又快了!”第四圈成绩比头三圈平均成绩竟然还快了一秒,郝更生欣喜若狂,站在台边,注视场中的飞人,不错!是飞人!
  “天!他真厉害!他真的不是专业运动员?”一名体育老师惊诧莫名。专业运动员是国内新名词,指有运动天赋的青年,在基金会投资的俱乐部中接受专业训练,每个月可以得到不菲的薪金,以运动为职业。
  “不是!绝对不是,他没受过专业训练,要不然能更快!”郝更生兴奋的不能自抑。
  当比赛进行到第十五圈时,绿色身影领先白影半圈距离,体育场沸腾了,大学生激动的大声嚎叫,为赛道上不知道疲惫为何物的青年欢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1/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