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4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8/730

  铁路运输公司均为私营,为了节约运营成本,一列火车上,只有头等车厢、二等卧铺、头等卧铺才会提供列车服务,但车厢下层都会设有小卖部,出售方便食物、饮料及啤酒。还有一节餐车,可以点菜,供应正餐。大多数列车车厢内不许吸烟,但专门辟出一节车厢为吸烟区。
  火车车厢内从来不会拥挤不堪,如果晚点,列车长会表示歉意并给予一定的补偿,补偿通常是免费食物、饮料,私营铁路公司间的竞争激烈,自铁路公司实行私有化开始,铁路公司之间的竞争从未停止,大鱼吞小鱼的一幕不断在西北、上海两处证交所上演,七年前,中国有三十五家铁路公司,现在却只剩五家,可见竞争的激烈。
  望着车外风景,罗小根非常郁闷。在西北活动了近三个星期,住房管理局官员油盐不进,对自己的方案毫无兴趣,甚至老长官吴将军出面,住房管理局的官员也不给任何通融。
  “小根,回去吧!原本我不该参与此事,但你的方案,可以惠及几十万老兄弟。但住房管理局对方案持怀疑态度,我也无能为力!除非国会通过法案,拨款支持,否则住房管理局绝不会松口。住房管理局从来只认法案,没有法案支持,很难通过,回去后,走一下议员的渠道。”
  老长官无可奈何,罗小根意识到,问题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原本罗小根认为自己的方案可以轻易获得通过,而现在……罗小根黯然失神。大学毕业后,与他人合开了一家建筑事务所,很多战友毕业后只能租房,甚至住到中途之家,绝大多数人的收入限制了购房能力。
  共和九年,国会就审议通过总理提交的《军人权力法案》,这是中国社会保障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法案》,军人退伍后在入学深造和参加职业培训方面得到照顾,同时保证买房、买农庄或经商创业时得到贷款。八年来,超过百万退役军人在《军人权力法案》的帮助下进入大学、专科尤其是职业培训学校学习,尽管官兵在接受教育、培训时得到国家的帮助,但毕业后走向社会时,却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
  最近三年,国内房价飞涨,过去百平左右的楼房只需要四百元,而现在却高达千元。根据军人权力法案提供的贷款款额只有一百元,不足以支付30%首期。相比普通学生,退役军人家庭责任更重,致使大量退役军人在学校毕业后不得不工作一两年后,才有支付首期的能力。
  “该死的!为什么大家就不站起来抗议呢?”想到官员和荣民委员会的不作为,罗小根愤愤不平。荣民委员会曾对此进行过投票,但大多数退伍军人却坚守:能够买卖的爱国主义不是爱国主义,认为政府没有亏待他们,反而给予良多,如:减免大学学费、职业培训费、优先安置就业等等。的确,这也是事实,但国家可以做得更好,比如适当提高政府住房贷款或者接受自己的方案。
  无奈地摇摇头,罗小根走进吸烟车厢,喝两杯吸几支烟一解心中的烦恼。
  司马静静地坐在吸烟室内,一边喝茶吸烟,一边观赏车外的风景。司马很享受这种时光。穿一件短袖衫,休闲裤,既便有人看到司马,也很难将这个一身休闲打扮的人和前总理联系在一起,偶尔有人进入餐厅,但谁也没有注意到戴顶土黄色遮阳帽的中年人。
  几个月前司马突然心血来潮,想和家人一起享受购物的乐趣,结果一进超市就被收银员认出来,尽管失去与家人购物的乐趣,但看到激动的百姓,内心深处还是非常满足,至少人民没有忘记自己。
  司马其实应该感谢那个三流出版商,他写的司马传记在短短半年中发行量超过二千万册,借助这本书,出版商一跃成为富翁,同时把司马提升到英雄和伟人的地位。这本语言平实、内容风趣的传记在中国掀起崇拜司马的热潮,司马的引退反而让人们更加敬重,认为他是无私的爱国者,为了国家奉献一切。
  当政府偶有失误时,人们总会感叹:如果先生在,根本不会发生这种事,神话由此产生。
  “他的品德、智慧组成极其和谐的整体,我们应该庆幸,能够同如此伟大的公民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曾经生活在他的领导之下,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荣幸!”司马受到国人高度赞誉,称他为:中国的华盛顿。
  这反而遭到大多数民众的反对,人们认为华盛顿退去是因为不可能继续连任,美国人不会接受,但司马却在国民挽留中离开,只为捍卫共和国的尊严,宪法的尊严。
  “宪法是神圣的,不容置疑与修正的,它是共和中国百年之宪!”从那天起,国人真正意识到共和中国宪法的重要性。这是司马竭力追求的,让人们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才会去悍卫它。
  在司马喝茶,吸烟时,两名特勤局特工静静地坐在旁桌,装作喝东西的样子,但茶水未动丝毫。尽管司马已经去职,但仍能享受到特勤局特工的保护,包括家人,保护会直至死亡,只不过规模比过去小很多。
  “但愿到上海能解决这个小问题!”两天前从西北市政厅借出资料后,司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即便在西北也有几十万人生活在中途之家,其中很多人已经生活多年,问题必须解决。但相比西北,上海的问题最为严重,上海超过二百万人生活在官方或私人的“衣橱”中。司马决定去上海,一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去“南方”考察。
  问题怎么解决,司马也没底。问题是房价高、物价高,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问题良多。而上海却是中国“橱居人”最集中的城市,数量占到全中国的60%以上,甚至更多。
  吸完烟准备离开时,见服务台后颇为秀气的女孩冲自己笑笑,司马微笑回应,得意自己魅力未减。
  “胡姐,刚才那位先生,觉得很面熟?”秀气的服务员望着朝卧铺车厢走去的中年人,他刚来时没怎么留意,但离开时,自己礼貌的向他微笑,那人也笑笑,细看觉得非常像……,但却不敢确定。
  “小兰,还别说,那人一进来我就……”
  “拿一瓶二锅头。”罗小根打断两人的谈话。
  火车上的物价和市场上完全一致,没有铁路公司愿意冒巨额罚款的风险,擅自涨价。更何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随意涨价是自寻死路。
  “啊!我想起来了!”就在罗小根伸手拿酒瓶时,年轻的服务员一声尖叫,满脸兴奋,突然从柜台下拿出一本书,指封面照片,“是他!先生在我们车上!”
  “你说谁?总理在车上?在那?”罗小根看到书面封皮上的照片,难以置信。先生在火车上,怎么可能?全中国都知道先生在他的庄园里享受退休生活,偶尔会到荣军院探望老兵。
  先生一直以来非常重视退伍老兵,而且正是他第一个提出:不要让英雄流血又流泪。他们为国家付出的牺牲,足够享有一定的“特权”,并竭力促使《军人权力法案》通过,每一个退役老兵都非常感激先生。
  “你没看错吧?”另一个服务员极不确定地看着中年人离开的方向,先生会坐火车?而且那人的打扮,就像一个去南方旅游的“财主”,没有一点总理的模样。
  “先生真在火车上?”
  “没错,我肯定没看错……”叫小兰的服务员兴奋的坚持。别人可能看错,先生怎么可能看错,客厅里的总理画像挂了八年多,不过照片中的总理还很年轻。
  “先生真在这里?”罗小根尽管怀疑,但仍朝卧铺车厢走去。卧铺车厢门大都关着,隔着门可以听到车厢内的说笑声,但罗小根知道应该注意什么。
  走过两节车厢,见一车厢门口站着两人,罗小根知道找到了,看两人眼中流露出警惕,罗小根确信无疑,先生真在车厢内,罗小根心跳加快,但却很犹豫,打扰先生合适吗?
  站在门边特工望着不远处徘徊的年轻人,已经在那徘徊五分钟了,而且并不是车厢里乘客,“小伍,你去看一下!”
  在同事朝那人走去时,他的右手轻轻撑开衣服,做好抽枪准备。先生在位时坚持将公民合法持枪权写入宪法,导致枪支泛滥,偶尔也会发生恶性枪击案件,令保镖不得不谨慎。
  “先生,有事吗?”小伍打量这个人,此人显然当过兵。
  “我没有恶意!我……我想见见先生!”说出这句话时,罗小根觉得心脏怦怦乱跳。
  注意到对方眼中的激动,小伍将走道一堵,“这里没有你要找的人,请你离开!”
  望着车外平原上金色的麦海,司马无法平静,十二年了,第一次距离家乡这么近,尽管仍有数百里之遥,“婉儿,还有三十分钟就到徐州了,从徐州朝东走几个小时,就能到我的家乡!”
  丈夫多年来从未回过家乡,陈婉云非常不理解,人们常道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可为什么他从不回去。
  “要不,我们……回去看看?”回去!回家乡看看!自从离开国务院后,司马一直有此冲动,但每次都止步不前,不是近乡情怯,而是害怕,谁知道蝴蝶翅膀会带来怎样的改变?也许……
  “我甚至不知道家乡的模样,对家乡,根本没有记忆!”摇摇头,司马寻找了一个借口,那本书把自己的一切解释的清清楚楚,家乡对于自己实在太陌生了。
  “人的生命应扎根于家乡的某个地方,只有在那里,才能感受到土地中深沉且温柔的血脉,因为那些奋斗的人们,因为那萦绕在耳边的乡音。因为当你未来见多识广时,仍然能想到自己早年的家。那熟悉而无误的特殊情感,天文学最绝妙之处就是无数星星都属于同一份夜空,同一个家乡。”
  想到乔治·艾略特的表述,司马黯然失神。每一个人都家乡,可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司马眼中流露出的伤感让杨琳心痛,“想家,就回去吧!好吗?”
  “近乡情怯,回家难!阿琳,你不懂……”司马摇摇头,痴痴看着西方,回忆起模糊的家乡、亲人。
  伤感的司马从口袋里取出香烟,刚想点就听到婉云轻声咳嗽,瞪了司马一眼,冲杨琳努努嘴。司马颇为无奈的笑笑,“我出去吸根烟!”
  “我只想求见先生!”司马刚推开车门,就听到门口吵吵嚷嚷,“先生,您现在不方便出来!”陈强不放心,想制止先生走出车厢,谁知道那个人有没有歹意。
  司马见一个年轻人正央求小伍。
  “小伍,让他过来。”
  “先生!”
  “呵呵,我想中国应该不会有人想伤害我!”尽管不喜欢别人打扰己,但司马也不愿意与世间隔离,更何况自己原本就抱着暂退的念头,适当出现在公众面前,可以激起他们的回忆。
第48章
自由的
  火车进入徐州站。
  “房价三年中,从不足六元一平米,上涨至九元。一套三居室住房至少需要九百元,如果再加家具、厨卫之类设施,没有一千元想拥有房子是痴心妄想。工薪阶层工资都在六十元左右,看似不少,但现在城市物价很高,每个月去掉房租,能省出十五元块钱就很不错了,很多老兵为了省钱,不得不住进中途之家。”
  在奢侈的头等车厢小客厅内,罗小根坐立不安地看着沉思的先生,罗小根甚至后悔告诉先生真相,先生为国家付出太多,从未要求回报,安静无人打扰的生活,是唯一的回报,而自己……
  罗小根所说,司马根本就不知道。对退役军人的安置工作,自己从来没有忽视,绝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是自己的信条。正因如此,自己上任伊始,就竭尽全力推动《军人权力法案》的通过,在《军人权力法案》的帮助下,超过七成退役军人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或职业培训。
  在盘点执政八年得失时,在功劳簿上还特意记上这一笔。一直以来,司马都将此视为政府最成功的一次投资。但这一代军人之中有太多文盲,尽管在部队中接受了扫盲教育,但选择进入大学、专科学校接受教育的不到5%,95%退役士兵选择进入职业培训学校,学费同样由政府支付。
  最重要一点是《军人权力法案》保障了退役军人的房屋。法案要求退伍军人管理部门提供抵押金,为退伍军人发放贷款,贷款金额为一百元。因为有强力担保,许多银行愿意为他们提供购房贷款。按照计划上百万年轻人在退役后,组成家庭时便拥有私人住房,他们不用付房租,司马原本希望创造数量可观、受过良好教育、拥有固定资产的中产阶级,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法案一方面奖励了服役公民的勇敢和自我牺牲,另一方面延缓退伍军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一举数得,毕竟很多人不愿意去西伯利亚或突厥斯坦的荣誉军人农场,更多人希望进入城市生活,政府必须为他们解决工作问题。通过法案,确实使大多数士兵受到良好教育,有大量退役军人取得学位,获得技工证书。但目标只达到一半,在住房贷款方面政府严重滞后。
  司马提出疑问,“为什么报纸从来没有报道过?”
  “先生,城效公寓千元一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价格从目前来看是合理的。价格对于两三年前,就已经存钱买房的人,完全在负担范围内,但是……”罗小根瞥了一眼先生,犹豫是不是应该把话说完,年轻人的犹豫让司马意识到情况不妙。
  “但是什么?说!”罗小根咬咬牙豁出去了,为了几十万兄弟,把该说的不该说都讲出来。
  “先生,《军人权力法案》是好意,每一个退伍老兵都感谢您和国家给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军人退伍后,要么去荣民农场,要么上学,上大学要三年,上大专要两年,上技术学校要一年或一年半,大多数人都把退役金给了家人,军人都觉得亏欠家人很多。毕业后想买房,但住房贷款却有婚姻限制。结婚后,房价早不知涨到什么地方了,一百元,根本不够付首期,于是只能和普通人一样,省吃俭用,存钱买房。”
  司马颇为无奈地摇摇头,“说来说去,还是房价太高,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涌入城市,物价、房价只涨不跌,在市场规则面前我们只能妥协……”面对市场规则能做什么?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那次和家人一起去超市,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物价高,西北如此,上海也是一样,这是每一个大中城市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城市在高速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一系列问题,房价、物价居高不下,就是最大问题。自己执政后,一直强调政府必须尽可能避免干涉市场、操作市场,即便四年工业计划项目,亦有过半交给私营企业操作。
  “先生,老兵从来没有抱怨过,能买卖的爱国主义,就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先生的无奈可以理解,罗小根开导先生。
  “谢谢你们的理解,我会进行调查,老兵是必须照顾的。你们放心,国家将尽快弥补法案的不足,当时通过权力法案时太过仓促了。”
  “先……先生,其实还有一个办法。”罗小根期待地望着先生。如果自己的方案可以得到先生支持,国会必然通过。先生虽然不再是总理,但却仍是国会第一大党复兴党党魁,先生的退出却使复兴党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民众不仅把复兴党推上执政党的位置,还赢得超过70%国会两院席位。即便在地方,三大在野党同样遭遇滑铁卢。
  “哦!说来听听!”司马对年轻人的提议很感兴趣。从先前聊天中,他已经介绍过自己。共和十二年以国防军上士身份退役,随后就读于复旦大学建筑工程系,十五年专科毕业,在家人帮助下与同学合开了一家建筑事务所,或许他希望得到自己的帮助。
  “先生,你曾说过,未来中国社会应该由‘有产者和无产者’组成的国家变成‘有产者和更有产者’组成的国家,这亦是您一直努力的目标,也是国民追求的目标。”按捺住心头的激动,罗小根重复先后的名言。先生就任总理后,曾无数次指明中国的发展方向,“由有产者与更有产者组成的国家”、“一个由中产阶级构成的国家”。
  司马笑笑,这正是自己一直以来所努力追求的。
  “先生,你曾说过所谓有产,就是指每一个家庭拥有一套住房和一定积蓄,这是未来十年,我国国民需要达成的目标。但是先生,现在每年都有大量青年、农民进入城市寻求新生活,他们不可能像过去一样,与父母同住,买房就成了最大的问题,收入高的不成问题,但中国普通工人收入只有四十至八十元,其中超过半数在四十元左右,有些地方甚至更低。他们无法购买房屋,就不可能成为有产者,同时他们收入的40%以上用来支付房租,40%或更多来解决吃饭问题,20%甚至更少用于积蓄以备不时之需。”
  “先生,在此基础上,有多少人能成为有产者?住房租金、生活费榨去绝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财产,让他们买房的确强人所难。先生,在近郊买房,只需千元左右,但却很不方便。目前我国公共交通并不发达,即便西北市亦是同样。以上海为例,住于近郊社区的家庭超过三成,不得不用分期贷款购买汽车,更多家庭都有买车计划,这样又带来道路拥堵,进一步增加了民众的负担。如果在市中心买房,至少要花出三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除了租房,根本没有选择!但现在上海市区内公寓平均月租为37.50元,沉重的月租让人们不得不选择多个家庭合租,长安居、大不易,今则上海居尤不易焉。”
  罗小根注意到自己说话时,先生一直在沉思,偶尔点点头,显然赞同自己的观点,这让原本忐忑不安的罗小根受到鼓舞。
  从罗小根的话中,司马知道,问题实际上和后世的住房问题并没有任何区别,本质上就是高房租、高房价和低工资之间的问题,后世那么多“经济专家”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或者说根本就不想解决。
  “小根,问题我差不多清楚了,告诉我,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先生的期待让罗小根深受鼓舞,从文件包中取出方案,“总理,两年来,我和事务所合伙人,还有复旦大学经济系几名教授,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商讨出一个方案,在郊区建立廉租房!”
  “廉租房?”司马一愣,过去西北曾尝试过廉租房,但在操作过程问题良多,现已转售私人。现在廉租房大都由企业承建,租予职工。如果由政府操作,六联号之类的事情不可避免。
  罗小根没有留意到先生的诧异,自顾自的介绍方案,“先生,我们重新设立了一种规范化的建筑,把房屋建造分成二十七个独立步骤,先铺设混凝土板,再安装预制柱、梁和木质外墙,最后安装室内电器。各工种施工队伍在每个楼里重复特定的任务,所有工序井井有条。公司还大批量买进原材料,子公司或分包工厂生产木材、混凝土。木材都在工厂按照预定尺寸切割,混凝土采用预制构件,将尽量多的工作在现场以外的工场完成。详细分工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批量生产技术,可以尽可能提高建造速度,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当然,鉴于《国民防空法案》的要求,我们会在混凝土板下建制简易地下室……”解释方案时,罗小根从文件夹内取出一份资料,激动地向先生展示“新型国民住宅设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8/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