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4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4/730


第81章
对策
  “不存在任何疑问,当先生在‘中国需要你’、‘世界需要你’的呼喊声中宣布复出并出任复兴党总理候选人时,全中国每个国民、全世界任何一个政治家都不会怀疑先生和复兴党一定能够赢得国会选举并顺利组阁。我们必须理解国人的依赖心理,尽管共和已二十年之久,但国民心中根深蒂固的依存心理仍未发生根本转变。除了先生还有更好的选择吗?没有!共和二十年,中国最大的进步是面对危机时,不再选择枪炮、不再选择革命,而是选择选票,这足以让我们自傲。尽管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新的威权时代或许即将到来。人们在心中祈祷,共和国依然维系宪法精神,共和国国民依然享有自由与幸福,当然我们更希望,他真能带领我们走出经济危机!”共和二十年十二月十六日《共和时报》:依存威权的时代?
  共和二十一年一月二日,每隔四年,这一天是旧新总理离开和宣誓的日子,之所以选择这个日期,是为了将最后一个元旦致辞留给上任总理,而春节致辞则由新总理作出,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这一天,上午九时全中国一切活动几乎都停止了,不再工作、不再上课、不打电话、甚至不上厕所,人们挤到收音机前、广播喇叭下,倾听司马的致词。在火车站,由于大家都在听广播,使数班火车不得不延迟,一名不识时务的工作人员用广播催大家上火车时,结果数千多名旅客一起大吼叫她闭嘴,此时有什么比这个更为重要呢?
  每一家银行,出纳员停止点钞,排队的长龙突然消失,大家挤到收音前了。西北、上海股票证券交易所虽然没有停止交易,但交易却变得非常缓慢,股票价格也不再有任何变化。平时充满交易员震耳欲聋喊叫声的期货交易所内,同样变得鸦雀无声。
  西北市中央政府高级官员,平时你很难让他们承认,有什么事情会比他们手头的公事更重要,但这一天、在此时,各个中央机关部门的工作全部停止。国务院、国会和国务院各部门,原定举行的国家政策简报,听证和记者会,不是延期就是取消,只为倾听司马致词。
  人们满怀信心和期待。西北市的商场、体育场、地铁站内上千个平时播送广告的大屏幕黑白电视前,更是人山人海,电视屏幕中不时穿插一些画面,是从电影胶片上翻拍的,但画面让人们更加激动万分,画面代表曾经的辉煌和荣耀。在法定首都京城中南海总统府内,只会在元旦、春节公开发表讲话,在清明节前往国家公墓祭祀英烈的总统段祺瑞同样趴到收音机前,脸上带着欣慰。
  这在中国是非同寻常的一刻,令每一个中国人期待。各行各业、性格各异的中国人,居然在同一个时刻不同地方做一件完全相同的事情。
  “一瞬间,整个世界都被一个目标所吸引!”西方各国驻华大使领事以及观察家们,诧异的面对陷入沉寂中的国家,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竟然被一个声音所吸引,一个国家可以为一个声音而停摆!
  “余以至诚,遵守共和大中华宪法,服务共和国公民,执行国务总理之职务!”左手按着宪法文本,伸出右手宣誓时,尽管声音不大,但司马内心却显得非常激动。四年前的今天,自己离开这里,今天自己将重新掌握这个国家,国家未来的路仍将会按自己设定的方向一直走下去。
  在国会两院议员的欢呼和掌声中,宣誓结束,司马同国会两院议长握手致谢。随后按照议程朝演讲台走去。自己四年前,从那个演讲台上走下,而现在全中国都盯着这里。在朝演讲台走去时,司马忍不住看了眼不远处的电视摄像机,这是国会进行的第一次现场直播,尽管是通过闭路电视方式进行直播,但屏幕前仍有上百万西北市市民正在关注自己。
  镶嵌有国徽,高不过一米,宽不过数十厘米的黑枣色发言台,是多少人的渴望与梦想!再一次站到国会发言台上,是什么感觉?如果现在有人问自己,司马会用四个字回答:如履薄冰,救世主不好当,只有了解历史才会知道救世主稍有不慎,就会带领国家走向灭亡。
  “……对国家来说,今天是一个神圣的日子。我肯定,同胞们期待我就任总理时,会将我国目前形势做坦率真实的陈述,现在正是坦白的最好时刻,我们不必畏首畏尾,隐瞒敷衍。这个伟大的国家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未来会更加繁荣强盛。因此,我们首先要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种莫名其妙、丧失理智、毫无根据的恐惧,会把种种努力化为泡影。”
  “在阴云密布的时刻,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是胜利必不可少的条件。我相信,在危急时刻,大家会再次支持我。我和你们都要以顽强的精神,来面对我们共同的困难。只有依靠诚实、信誉、忠心和尽职,才能挽救危机。我曾见到过你们,你们和我一样对未来怀有希望、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非常乐观和自信。尽管面临极大困难,但希望和勇气仍然留在我们心中。”
  “国家要行动起来,现在就行动起来,我们必须再进行一次复兴革命,全力推动经济恢复,使经济步入正轨,摆脱危机。目前当务之急是让所有失业者再次拥有工作,部分由政府直接征募完成。同时,亦急需重组社会资源。我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问题很快会得到解决。我需要告诉国民一个事实,如果我失败了。我将是共和中国最后一任总理,但,我绝不会失败!中国绝不会失败!”
  “但,我绝不会失败!中国绝不会失败!”的声音随着电波传至中国每个角落,除了牙牙学语的婴儿,所有人都传颂这句铿锵有力的结语,人们意识到,这是中国生死存亡的关头。司马的讲话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整个中国再一次被爱国激情所感染。而刚刚就任的司马却陷入沉思。
  一月三日,星期天,早餐后,司马从官邸来到国务院大厦总理办公室。里面的陈设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房间似乎在静静等待主人的到来。
  “敬恒!通知大家去会议室。”司马一边咬着烟嘴,一边环视众人。内阁班底虽然吸收了新鲜血液,但没有太大改变,以老伙计为主。
  副总理是徐树铮。这是自己同段祺瑞达成的协议,同时也是同共和党达成的协议,共和党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自己回归政坛,这是回报。财政部总长是宋子文,看到他时司马颇感有趣,革命党党魁的姐夫,竟然出人意料的加入复兴党,无疑是对家庭的背叛,而最让人意外的还是,他终于走上历史上本就属于他的职位。
  目光撇向国防部长蔡锷时,司马满是欣慰,过去四年蔡锷一直尽心竭力维系国防军,国防军用了十二年,才真正成为国防军。冲蔡锷轻轻点头,面色苍白的蔡锷点头回应,再次出任国防部长并非所愿,但……。
  司法部总长伍朝枢,让司马心生时空错愕感。另一个时空他也被任命为司法部长,但却未履责,也并没像历史上一样成为革命党或国民党党员。十二年来,复兴党发展出乎意料,很多熟知的历史人物命运均发生改变。
  农商部总长穆藉初、外交部总长顾维钧、教育部部长蔡元培更是内阁老人,连任四届内阁部长,在世界共和政治史上尚属首次。至于海军部总长沈鸿烈、邮政部总长施肇基、内政部总长范鸿飞、交通部总长周自齐、劳工部总长薛笃弼,则有新有老,自己的内阁,总体上没有太多变化。
  “客套话,就不说了,相信我们之间也不需要自我介绍,我熟悉大家,大家也熟悉我!”说话时,司马从手腕上取下梅花精密计时器,公司编号为NO.001的手表,放到会议桌上,所有人同时一愣。
  “现在,就在我们谈话时,工厂生产递减,大企业承诺不裁员、不降薪,但只有十二个月的时间,准确来说是……”
  司马拿起会议桌上的手表,“是十一个月零七天十五小时零四十五分钟!工人失业,在忍饥挨饿。农民的收成烂在仓库里,怀揣大学文凭的开电梯,大学教授开出租,专业技术人员领救济,并不算新鲜事。最可怕的是失业,尽管大财团、大企业承诺不裁员,但是倒闭破产率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中国有三千二百万工人,从共和十九年十一月至今,总失业人数高达四百万,超过一百八十万人无家可归。在我们说话时,就有数百人收到裁员通知,路边甚至有人冻死。”
  “诸位是我的左膀右臂、是国民信任的政府官员,请大家告诉我,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做,我的目标非常简单,十个月,十个月后我要消灭失业,由政府直接创造不少于四百万个工作岗位!这是前提!”话音一落,司马便抱着双臂闭上眼睛,不去看他们表情。
  “这……”望着环抱双臂一言不发的总理,徐树铮满脸不可思议,昨天还为自己跻身副总理一职而踌躇满志,此时才深感难度。如果司马用四年时间去解决经济危机,或许可能,但他却想用十个月去消灭失业,直接创造不少于四百万个工作岗位!他当真以为自己是老天爷吗?
  “总理,您应该明白,以目前的政府工程,不可能创造四百万个就业岗位,能创造四十万个都已经勉为其难了!”穆藕初坦言,尽管农商部只负责部分政府基建工程,但创造的就业岗位却非常有限。
  “总理,四百万个就业岗位,除非……您把失业人员都征召进军队,否则……恐怕只能加大救济力度!”薛笃弼把目光投向蔡锷,把问题推给国防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只是想想而已,最好的办法是加大救济。
  “薛总长!根据劳工部失业与救济署的统计数字,去年十二月共计向413.6573万人发放失业救济金,总额高达五千万元。根据社会福利署统计,十二月,福利署向失业家庭发放总额超过三千五百万元的食品补助券,以杜绝其子女营养不良。教育部希望中央、省政府每月增加六千万元学生午餐补助,将免费午餐覆盖至全国范围,确保少年儿童营养和健康。我决定,从总理特别经费中划拨三千万元,同时督促地方各级政府提供相应经费。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说到这里,司马环视众人,“先生们,我们可以讨论增加国家救济,但不要忘记这于事无补,五亿国民在盯着我们,希望拿出施政方案,解决经济问题。”此时司马显得非常激动。
  “总理,交通部已经决定修改铁路标准,将三十八公斤轨提升至四十三公斤,同时一系列配套设施亦需要更改,根据计算,可以直接创造不少于一万个工作岗位!”
  总理的激动让周自齐坐立不安,连忙抛出交通部制定的“迎新工程”。实际上交通部一直在这么做,现在抛出来,可以让总理看到交通部正在尽力增加就业。
  “很好,我们现在还需要创造三百九十九万个工作岗位!”司马点点头,总算有了一个开始。尽管自己已经有了一个方案,但在抛出自己的“新政方案”前,必须要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久之后还将成立一个直属总理的国家复兴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需要各部配合。要让他们打破部门观念,现在就需要施加压力。
  司马将目光投向蔡元培,教育部从来都是花钱大户,有宪法保障,教育部经费享有最优先级别,甚至高于国防、福利支出,更远高中央行政支出,难道教育部就没有“花钱”方案吗?
  蔡元培迎着总理目光坐直身子,“总理,相比任何时期,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保障,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学校都是最坚固、最新、功能设施最健全的建筑,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有目共睹。教育部是花钱的部门,这个时候,花钱是我们唯一能想到的!”
  说到这蔡元培笑笑,国务院各部无不羡慕教育部,因为教育部经费充足,当其它部门为增加预算绞尽脑汁时,教育部甚至不需要提交报告,每年教育经费都会依宪法保障超额划拨。无论国会或地方议会没有任何一个议员敢冒被人指责“无视教育发展,牺牲祖国未来”的骂名,去抨击教育经费开支过大。
  “过去您一直强调,中国青年必须有青年人骄傲的自信和战士般的坚毅,保持强健的体魄是中国青年在学习之外最重要的任务。除去学校操场,我国只有3793个体育场,而且体育场大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全国很多小城市,只有一个至数个简易体育场。随着体育运动的推广,全国小学、中学、大学每年都会举行无数场体育比赛,而现代化体育场的匮乏限制了体育运动的普及。城市、社区都需要体育场。城市需要举办校间、民间比赛的体育场;社区需要健身运动的体育场。中小城市无不羡慕富裕城市的现代化体育场,这是急需改变的。”
  一听到体育场,司马表情立即松缓下来,忍不住想称赞这位有共和中国教育之父的老者。
  蔡元培注意到除总理之外,其他人大都目带诧异,显然并不明白其中的涵义。
  “两年前,西北大学修建可以容纳8.65万人的西大体育场,学校投资三百万元,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直接雇佣工人有千人之多。说到经济复兴我是个外行,但我知道三百万元只能修建三四十公里铁路,需要两三百个工人,铁路、公路修建更多会依赖机械,但体育场砖块却需要工人一块块彻上去,这样的工程比其它现代化工程能创造更多的岗位。”
  “啪、啪”蔡元培话音刚落,司马便亲自鼓掌,这就是自己需要的答案之一,铁路要修、公路要建、水电站同样要修,但中国更需要劳动密集型工程,而且工程是中国未来发展急需的,像体育场这样的社会公益工程就是未来中国发展需要的。
  “但资金从哪里来?新建大量体育场,满足人民需求,需要大量资金。鹤卿先生,中国学校不可能个个像西大,每年获得上亿元捐赠,也不是每座城市都足以担负这笔费用。除去大俱乐部体育场,社区体育场是个有进无出的公益工程!”
  宋子文毫不客气,作为财政部总长宋子文知道中央财政的压力。问题的根源是钱,有钱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但为恢复经济无限度扩大政府负债,无异于饮鸩止渴。
第82章
他国的赞助
  “钱不是问题!”司马语气非常轻松,似乎宋子文提到的钱不是钱,而是纸。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有人为中国经济复兴买了单,现在不用更待何时。
  “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资金,而是尽可能多的创造就业岗位,这才是需要忧虑的问题。我们需要提供四百万个就业岗位,而不是几十万,所以我们需要调整思路!”司马挺起身,环视众人。
  “目前有四百万人领取失业救济金,每人每月十一元左右,但钱只能勉强糊口,同时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我要求将失业救济改为以工代赈。正如鹤卿先生所说,我们必须改变大规模基建的思维方式。以前,执行扩张型财政政策主要集中在新建铁路、公路、水电站等大量采用机械施工,人力少的项目上,对增加就业效果不明显。使扩展性财政政策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司马颇为无奈。一直以来,为了加快工程建设速度,中国养成以战时模式为核心的施工方式,而且工程施工中大量采用机械,要到四十年后才会被发明的液压式挖掘机、现代化、机械化筑路设备,加快了施工速度,但对工人的需求降至最低,不利于创造就业岗位。
  现在必须调整固定模式,将复兴工程的核心从机械化工程转移到人力密集型工程。现在不只是解决四百万失业工人的问题,先期四百万后期只会更多,中国不仅要摆脱经济危机,同时需要借助经济危机,以复兴工程为中心,进一步刺激国内市场。各国关税战愈演愈烈,必须充分挖掘国内市场。
  司马示意刘敬之将自己的方案分发给内阁成员后,在他们翻看方案的同时,站起身,走到墙边拉开一张大幅中国地图,“大家看这里!”司马右手指着中国地图上异常明显的几字形河流,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是黄河。
  “众所周知治水先治坡、治坡先治林,穷山恶水和山穷水尽。穷山必有恶水,穷山必有旱灾。从共和八年起,黄河基金会每年投入一点五亿元治理黄土高坡,十三年来,黄河工程基金会累计在黄土高坡改造水平梯田三千八百万亩,淤地坝3.896亿方,植树二千三百万亩、飞机播种牧草一点七亿亩。每年雇佣工人超过十万人,间接以工代赈方式招募当地临工超过一千八百万人次。当然这只局限于陕西、西北、宁夏部分地区,但十三年的工作卓有成效,根据水利监测部门统计,黄河中下游含沙量每年成递减趋势。”
  在提到黄河下游含沙呈减少趋势时,司马得意洋洋。这是自己最划算的一笔投资,回报不能以金钱来衡量,能使子孙后代受益无穷。还黄土高原一片绿色,是多少代中国人的梦想,现在正一步步变为现实。为了治理黄土高原,自己半强制性的将当地60%的居民移民至突厥斯坦、滨海省、阿穆尔省、库页岛以及俄罗斯。修建大量的机耕水平梯田取代坡地,人工植树、飞机播草,十三年的努力终于初见成效。
  “十三年前,陕北是中国最贫困地区,但是现在陕北地区,每年粮食产量超过一千三百万吨,羊毛二点五万吨,肉牛八点三万吨,苹果更是高达数十万吨之多,橄榄油等数十种经济作物每年创造数十亿元收益。”
  “共和二十年,中央直接获得税收为三点四五亿元,以此计算,五年后,中央便可收回全部投资。十三年投入近二十亿元,七年内依靠税收可以收回全部投资,每年节约救济金超过一千万元。至于降雨量增加、环境全面改善、黄河含沙量减少,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回报。”
  众人听到司马的话,同样欣喜,但也带着一丝迷惑,难道总理准备套用治黄模式,将治黄工程扩大?
  “但是,这仍然不够。在中国不仅黄河,长江、黄淮地区同样需要大规模治理,这里集中中国70%的人口。几千年来,中国的支柱产业为农业,但因农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因过度耕种造成大量土地荒芜,森林滥伐,水灾频频发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现在中国需要变革,经济需要复苏,水利建设必须先行。加大水力资源开发力度,不但可以解决航运和防洪问题,同时还能解决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电力。长江支流或是黄河上游水资源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和半开发状态。根据我和一些专家商定的方案,除长江支流、黄河上游修建一大批廉价水电站之外,将同时推行流域内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的方案,将建立新的以工代赈模式。”
  “以工代赈”大家并不陌生,十七年至十九年四川、甘肃、陕西、河南、河北多省大旱时,政府即全力推行以工代赈。三年基本构建五省国、省、县三级公路以及乡镇简易公路交通体系。尤其是乡镇简易公路,以人力为主,机械为辅,以实物工资为主。但同样的模式显然不能套用在这次经济危机上,此次失业的大多数是工人,政府不可能像上次,每月发两袋混合面以及食品券,让他们拿着农具去修乡间公路。
  “就是以工代赈,把大部分复兴资金用于劳动密集型项目,如:植树、修建防火带、水土保持工程等。但为了避免较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冲击,同时确保大规模集中的安全,我准备以兵团形式进行军事化管理。每月基本工资初步拟定标准是四十元,完成基本任务后多劳多得。根据专家估算,平均工资大约在四十八元至五十元之间,如计划展开,年内可创造超过四百五十万个就业岗位。”
  说道四百五十万时,司马颇为自得。计划参考了罗斯福的基建经验,罗斯福工程前后雇佣了二千三百万人,而自己在未来四年内直接雇用四百五十万人参与工程。与罗斯福不同的是,自己并不是使用一天一块钱的“奴隶工人”,尽管他们的收入相对较低,但却稳定在全国平均水平内,雇佣四百五十万人等于保持了四百五十万个家庭的消费能力,可以提高工厂开工率,从而通过税收弥补开支。
  “总理,你的方案非常宏大,但我希望你明白,实施这一工程对政府财政的压力。为了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我们甚至不得不加税,这恐怕会适得其反。”只看数页,宋子文和内阁其它成员就被宏伟的复兴方案吓倒了。方案投资,甚至远超国人耳熟能详的“四年工业发展计划”。
  五四计划的重心从工业转向基建,方案却与以基建为核心的五四计划明显不同,他的中心是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而五四工业计划的目的在于确保工业发展,力所能及的创造就业岗位。五四工业计划资金95%依靠四四计划中企业的赢利,以及拍卖四四国投企业所得款项,政府新增投资只有5%。但总理制定的复兴工程,需要资金85%都将依靠公债,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总理,截止共和二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央政府累计债务为431.56亿元,其中215.76亿元为利率1.75%至5.5%低息本土债务,其余均为4.5%至6.75%的海外债务。每月仅偿付利息即高达数亿元之多。根据上届内阁计划,未来四年内将新增一百亿元基建国债,其中45%向海外发行,25%由本国银行集团消化,其余30%由国民消化。”
  宋子文在提到这些数字时忍不住朝总理看了一眼,政府债务中80%以上都是在他执政四年间所借,商界曾有人称总理是“运财先生”,在宋子文看来或许应该用“赤字先生”才更为准确,司马执政期间经济发展是借助国债的大量发行,以举债为前提发展国民经济。
  甚至宋子文隐隐推测,司马在执政期间发行巨额债务根本就是处心积虑。先在共和九年利用银价高涨之际改革币制,对内实行信用本位,对外实施关金本位。在欧战期间银价高涨至金银比价达到1:11.1的前提下,华元含金量高达2.165765克,从而确定了华元关金的高含金量定位。
  对日战争胜利后,面对战争前后欠下的巨额债务,为了摆脱空前债务危机,宣布华元含金量缩水50%,华元关金含金量从最高点的2.165765克缩水至1.08288克。那次关金贬值可谓一石二鸟,一方面利用低关金定位刺激出口,另一方面却成功将政府实际债务缩水50%,缓解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
  而且随后三年之中,华元一直实施货币贬值政策以刺激出口,共和十三年元月关金含量是1.08288克,而到十六年十二月,不过仅只有0.4715克,目前一直稳定于这一价位。这还是杨永泰出任总理,与各国达成稳定币值协议后,华元币值方才稳定下来。
  “尽管现代国家的发展和国债增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国债是国家财政的基础,岁入财政和公债所占比率,必须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尽管公债的目标是征收睡眠资本和游闲资本,但目前我国人均公债已经达到一百元,继续增发巨额公债,恐怕社会消化会有一定的困难。”
  宋子文的话并没有太过肯定,毕竟去年国内经济界就已经推断中国财界有能力消化二千亿左右的公债,而不只是数百亿,但那只是一个理想数值。
  “而且现在正值经济危机,国民生活日渐贫困,购买力疲乏,加发公债无疑会加重国民负担。共和二十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是1395.45亿元,以此计算,加发一百亿元国债后,国民生产总值也会被国债抵消近半,而且地方债务尚不在其中。”
  当宋子文提到1395.45时,司马眉头轻扬,相比于十九年,国民生产总值缩水不到10%。十九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41%,而现在却相当于美国56%,当然是建立在美国经济大幅度缩水的前提下,但相比美、英、法、德四国,中国经济衰退的影响最小。
  按照历史数据,美国应在十一年后方能恢复到的一九三零年的水平,意味中国有十一年时间追赶美国。十一年后,中国可能同美国保持同一水准,即便有差距,差距也不会像现在这么明显,但前提是自己必须在二年内扭转局面。
  “去年增发国债时,金融界以及深蓝公司曾经进行过分析,我国财界有能力消化一千五百亿至二千亿公债,而现在我们的国债发行尚且不足五百亿元,意味我们至少还有一千亿元的国债潜力可以挖掘。”司马完全不理会宋子文以及众人的惊诧,显然他们对巨额债务的风险忧心忡忡。
  “可是,总理……”
  宋子文刚想争论,话就被司马打断,“去年新增加三十亿元公债的利息是4.75%,同期银行利率是2.76%,银行利率必须再次下调以刺激消费。同时我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发行总额为三百亿元的低息复兴公债,利率为0.45%至3.15%,债务周期为三至九年,如此一来我们所负担的利息与计划相差不多。”
  众人感觉司马和杨永泰截然不同,杨永泰大都用协商方式与众人商讨,而司马却独断专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4/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