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5/730

  “总理,按目前Z舰队的航速,通过苏伊士运河约一周后,第二陆战师已攻进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巴鲁。Z舰队到达印度时,新加坡英军已经投降了。根据调查局情报,英国人准备放弃东南亚,在宣战前英国就已经意识到东南亚很难在国防军攻势下保全,之所以派出舰队,目的是为东南亚英军壮威,并向我国传递强硬信号。最重要的是,当我国对美宣战后,刚刚驶离英国本土的舰队不仅没有加速,反而减速,充分表明英国准备放弃东南亚。目前英国正试图进一步充实、扩建殖民地兵团,用战后独立等诸多条件,换取印度人抗击国防军。英国的计划是放弃东南亚,坚守印度。”
  “坚守印度?”司马沉吟。
  东南亚战局毫无悬念,即便另一时空,日本都轻易夺得东南亚。司马趴在地图上眉头紧锁,无论从缅甸西藏,对印作战补给都是麻烦,从缅甸需要穿越上千公里原始森林,从西藏需要翻越海拔数千米的山脉,两地都没有设施良好的公路、铁路保障后勤。
  “天竺计划”中对印作战物资90%依靠海路,所有问题都集中在海军上。
  没有海军胜利,陆军不可能坚守东南亚,不可能攻打印度。打不下印度,印度就会成为英美反攻的大本营,从印度起飞的轰炸机可以轰炸半个中国,尤其西南地区还集中了中国59%的水电站,而水电站通过超高压输电网供应全国28%的电力,一旦失去电力供应,中国的工业将遭受重创。工业生产、国民生活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国防军参谋部五年前推行《大陆安全体系计划》,目标是构建二千公里至五千公里本土安全防御圈,在此区域,不能存在任何敌国军事力量,以确保本土安全。假如印度在英美控制下,所谓大陆安全体系就是一个笑话,中国软腹将在敌人直接威胁下。
  所有问题都集中到海军身上,海军主力在全力备战,集结,等待与美国太平洋舰队决战。美国大西洋舰队已调动舰只增援太平洋舰队,两国都在为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作准备。海战结果,将最终决定太平洋的归属,中美都不会亦不敢掉以轻心。
  海战将在未来几个月爆发,英国驶向印度的舰队就会成为牵制力量,曾寄希望的日本舰队,却因中国首先破坏了协定,出兵菲律宾,导致日本失去南下立足点,尽管日本仍会参战,但参战时机将变的对日本更有利。印度洋,印度洋,中国海军绝对没有两洋同时作战的实力。
  “在这里把舰队击沉,确保太平洋的胜利。”
  此时,一名年轻参谋手中扬起一份电报,兴冲冲的从台阶上跑来,“总理、总长,62师急电,退守香港南部、西部的英军开始破坏军事设施,甚至火炮,彭师长怀疑英军是为投降作准备,请示是否发起全面进攻,防止英国继续破坏港岛设施。”
  “没必要,而且已经晚了,要破坏就破坏吧,命令彭得华对英军目标密集炮击,必须炸毁英国的最后勇气,命令空军天亮后对英军目标实施全方位轰炸,我期待向国民发布国防军收复香港的好消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永远是最重要的,小半个香港有什么破坏价值,西方人在投降前总会按照条令破坏设备,然后体面投降,既然如此就成全他们。”
  俯冲轰炸机发出尖啸,一连串剧烈爆炸传入防空洞,防空洞顶灰粒弥漫。
  “总督阁下,部队已经溃败。天亮后,中国投入300架俯冲轰炸机,防线早被炸垮,部队完成最后准备。”莫尔特比将军无力的报告。
  “不可能抵抗了,到处都是敌人,只要英军士兵落单,就会被中国人杀死,该结束了。”
  “通知中国人吧!”香港总督杨慕琦点点头。
  莫尔特比将军说的是事实,撤退的英军不仅遭受平民和武装人员袭击,甚至连警察都袭击英国士兵,在九龙有一所野战医院,被中国警察占领,数十名军官和数百名士兵沦为战俘。香港是中国土地,过去18年,英国拒绝谈判“香港问题”甚至表现的不惜一战,但中国人真选择了战争后,英国竟如此软弱无力。
  共和30年8月21日下午14时30分,香港英军举起白色的停战旗,临近傍晚,香港总督马克扬爵士、莫尔比特将军一行身穿礼服,来到富丽堂皇的九龙半岛饭店会议厅。会议厅中央摆放一张条形桌,周围满是扛摄像机、照相机的记者,有欧洲人也有中国人,中国人个个喜笑颜开。马克扬爵士神情尴尬,这是大英帝国海外殖民地第一次遭他国占领。
  端坐于条桌后彭得华轻轻抬起右手,态度傲慢,“请坐!杨慕琦总督、莫尔比特将军。”
  “对于英国佬,不需要给他们面子。”国防部明确指示,只需要接受投降就行,英国佬想表现傲慢,那就表现的比他们更傲慢。
  马克扬爵士和莫尔比特并未在意彭得华的失礼,显得失魂落魄,甚至签署投降协议书时,都未翻看其中内容,匆忙在投降协议书上签字。
  几小时前,双方就投降事宜达成协议,现在只不过是履行官方仪式。马克扬双手捧着投降协议书向彭得华鞠躬,会议室内白光闪烁、掌声雷动。香港是中国最后一块殖民地,百年国耻,一朝得雪。
  彭得华神情严肃,接过投降协议书,但眼尖的记者还是留意到这位用36小时打败驻港英军,迫使英国人无条件投降的将军双手微微颤抖,同样非常激动。
  “杨慕琦总督、莫尔比特将军,我接受英军无条件投降,贵军及港英政府英籍官员将享受日内瓦公约保护,战争对你们而言已经结束了。”
  “不!战争只不过刚刚开始。”莫尔比特反驳道,但他并没有注意到,在参与受降的军官队伍中,一名宪兵军官看着他的时候,显得非常兴奋。
  维多利亚湾码头,一队队英国、加拿大、印度、新西兰士兵,在军官口令下自觉排队。英国俘虏心中暗自庆幸。投降后,中国人并没有没收私人财物。伤兵还得到救治,总之,一切都不错。
  码头边一名中校军官望英国战俘,又看看手中文件,轻快的哼着音乐。一名宪兵中尉走过来,靴根轻击立正。中校回身冲中尉行军礼。
  “长官,根据司令部的命令,香港战俘将全部交由您管理,根据各部队上报数字,共有7365名俘虏,码头有3162人。”
  “知道了,他们现在开始由我掌握,是吗?”中校反问道。
  “长官,命令非常清楚,由您全权负责。”中尉肯定的回答。
  “按上面要求开始执行。”中校从文件夹中取出张纸,递给宪兵中尉。中校笑意渐浓,管理战俘营会让自己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或者出一本关于战俘管理的书籍。
第134章
未改变的命运
  通往林加延湾的三号公路两边,燃烧的卡车冒着青烟,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道路上满是拄拐杖,痛苦呻吟的菲律宾士兵,激战一夜也未能守住防线,除了撤退、还是撤退,每当身前身后出现中国军队的身影,或是炮弹袭来,除去四散溃逃,根本没有其它想法。
  透过车窗看着路边神情沮丧的士兵,麦克阿瑟神情凝重。昨天,中国人以轰炸拉来进攻的序幕,美菲联军溃不成军,战败似乎不可避免,甚至参谋部,都被浓浓的失败情绪笼罩,没有人对保卫菲律宾怀有信心。
  “失败主义不能接受。”麦克阿瑟嘀咕。三小时前,司令部接到电报,美国国会恢复麦克阿瑟四星上将军衔,美国没有忘记这个老兵。
  自己亦急需向美国、全世界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麦克阿瑟拳头握紧,盯着车外完全失去战斗意志的士兵。奎松背叛了美国,但士兵绝不会背叛美国,一定要亲眼看看,中国人是如何轻而易举向马尼拉推进的。
  林加延湾前线,指挥官温赖特少将狭小阴暗的指挥所内,因参谋部缺乏训练有素的参谋编制不全,混乱不堪。
  天亮后,指挥所外驶来几辆吉普车,还没等麦克阿瑟弯腰挤进狭小的指挥所,就听到温赖特将军疲惫激动的声音。温赖特将军努力支撑正在崩溃的战线,可努力根本没有意义。
  “中国最精锐的第一陆战师已经完成登陆,更多军队正源源不断登陆。中国的步兵、坦克、大炮都已经上岸。知道吗?对中国人来说,海浪都比菲律宾人威胁更大,整整一夜,中国军队几乎没遭到像样的抵抗,像演习一般,沿三号公路朝马尼拉进军。”看到上司亲自驾到,温赖特少将激动的冲着麦克阿瑟抱怨。
  “菲律宾没有一支部队能够完成机动,他们缺少训练,缺少装备,战前甚至没有训练学习。士兵没有钢盔、没有工铲、没有毛毯等基本步兵装备,根本就是乌合之众。要击败中国人,就必须动用美军,菲律宾人毫无希望。从中国人登陆,只有菲律宾骑兵顽强反击,其他人大都丢下步枪仓皇逃命。”温赖特认为,只有正规美军能抵挡中国人的进攻。
  “温赖特,他们是我们唯一依持,中国人是不是停止进攻了?”麦克阿瑟并没有理会温赖特,这支美军部队是坚守巴丹的最后依持,绝不能轻易损耗。
  “将军,中国人暂缓进攻意味更猛烈的进攻。他们会用直升机把部队输送到防线后方,穿插迂回击溃防线。我已经损失了一万四千人。只有一万乌合之众了。我希望撤到阿格诺河。”温赖显得非常沮丧。
  林加延湾前线返回马尼拉的路上,时不时遇到中国飞机,麦克阿瑟越发沉重。昨夜,巴尔克利一去不返,杳无音信。奎松在什么地方?是逃了,还是投靠了中国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麦克阿瑟。内心深处,麦克阿瑟觉得是中国人肯定把奎松绑架了,但麦克阿瑟隐隐期待奎松已经逃到其它什么地方。
  麦克阿瑟返回作战室,看到参谋在巨大地图上用醒目的色彩,标绘出三个伸向马尼的巨型铁钳。
  “将军,中国军队在马尼拉东南70英里的拉蒙湾强行登陆。”麦克阿瑟十分清楚,小乔治·M·帕克准军指挥的南吕宋岛部队只有两个菲律宾民兵师,比温赖特还逊,根本不可能抵挡中国军队的进攻,从此突入的中国军队向马尼拉推进的速度会更快。
  “中国人的作战意图非常明显,第12军,兵分三路呈钳形攻势,企图将联军主力合围在马尼拉,或在马尼拉北部开阔平原地带,利用空中及装甲优势,分割歼灭琼斯将军的南吕宋部队和温赖特将军的北吕宋部队。”参谋长萨瑟兰提醒麦克阿瑟,美菲联军要避免覆灭命运,只有迅速撤退到巴丹和科里吉多,利用海峡作为天然屏障,以空间换取时间。
  “将军,拉蒙湾登陆的中国军队突破菲律宾第51师第二道防线。中国国防军第83师,正向马尼拉进军。”开战来,除了坏消息,便是更坏的消息,参谋们机械的重新标注敌我分布。
  “将军,吕宋岛已无险可守,马尼拉失陷已成定局,建议立即执行‘无翼龙三号作战计划’。”萨瑟兰再次向麦克阿瑟建议。
  作战室内所有人都可以感觉到麦克阿瑟的沮丧,今天全世界都知道驻菲美军轰炸机昨天轰炸了中国城市,麦克阿瑟是第一个向中国本土发起反攻的将军,而菲律宾遭到进攻不到30小时,却要放弃马尼拉。
  尽管心不甘,情不愿,但麦克阿瑟却没有选择。自己一无空军二无海军,拒敌于海边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除了撤退,别无他法。沉默数分钟,麦克阿瑟用沙哑的声音下达命令,实施“无翼龙三号作战计划”。
  “联军主力被来自三个方向的中国军队压缩到中央平原,就意味毁灭,如果退到巴丹半岛,就能最大限度利用机动性,赢得生存机会。因此,防御计划是:温赖特从北方林加延湾到南方巴丹半岛,在穿过中央大平原各条战线上阻击中国军队,利用熟悉的地形,层层抵抗,抵消中国空军、坦克、大炮和人员上优势,掩护琼斯的南方部队撤到巴丹。”
  上午10点,麦克阿瑟命令南吕宋部队撤至巴丹,南吕宋战斗还没有打响就结束了。麦克阿瑟不得不下令把司令部于晚间迁到科里吉多岛。此时,麦克阿瑟下达撤退命令时,头顶到处都是飞机怒吼,城内炸弹爆炸声震耳,站在窗边,麦克阿瑟向窗外望去,城区尘土飞扬,硝烟弥漫。
  “哈特海军上将对第16海军军区司令罗克威尔少将也下达了撤退命令,命令他把亚洲舰队司令部迁到南边的爪哇,准备与荷属东印度舰队及英国远东舰队汇合。南吕宋撤退非常顺利,哈特上将留下机动潜艇部队,有一艘在拉蒙湾附近击沉中国人的运油船。我们相信,南吕宋中国军队之所以停止追击,是因为油料紧缺。”
  “油料紧缺?”麦克阿瑟突然冒出反攻的念头,但还是摇头否定了,自己没有反攻的资本,如果总统承诺的三个师援兵战前到达菲律宾,局面不会如此糟糕。
  “锡德尼,我们一定还会回来,我坚信。”麦克阿瑟非常自信。马歇尔承诺会派出更多飞机支援,总统也派出有史以来,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舰队。只要坚持到中国舰队被击败,菲律宾将再次赢得解放。
  要想击败中国这样的敌人,菲律宾必须坚守,菲律宾是美国击败中国的希望,正像罗斯福总统电报中所说:美国的命运系于菲律宾是否能坚守到舰队获胜的那一天。
  “是的,将军阁下,一定还会再回来。”麦克阿瑟的新任副官锡德尼赫夫点点头。
  凌晨,马尼拉饭店,一辆老式卡车摇摇晃晃地停在饭店后门,锡德尼赫夫从车上跳下。他是奉麦克阿瑟之令,接麦克阿瑟的夫人琼和儿子小阿瑟撤离马尼拉。
  饭店顶楼大套间里,琼正在急急忙忙收拾东西,把食品、衣物和一大堆照片,乱七八糟地塞进一个大皮箱,随后,她没有忘记从一个玻璃盒子里取出丈夫的勋章和奖章,用毛巾一包也塞进箱子。
  “夫人,我来提箱子。”赫夫走进来,提起箱子,顺手抬起小阿瑟的三轮童车,匆忙下楼坐上汽车。三人刚上车,汽车便急速朝马尼拉码头驶去。撤退非常仓促,尽管中国人暂缓了进攻,但所有人都知道进攻随时可能继续。
  赫夫带着将军妻儿到达码头,与美国驻马尼拉高级专员弗郎西斯塞尔等一道,上了内海汽船“唐·埃斯特万号”驶向科里吉多岛。
  随后不久,麦克阿瑟与司令部也撤离马尼拉,迁往科里吉多,为旷日持久的保卫战作准备。
  科雷吉多尔位于巴丹半岛南面三英里马尼拉湾出口,是个蝌蚪形小岛,该岛象一块骨头卡住马尼拉湾咽喉,掌握此岛,就能控制马尼拉湾。沿海火炮及迫击炮、高射炮力量雄厚,马尼拉山里,迷宫似的隧道是天然防空洞,可容纳医院、司令部、仓库和商店。
  第二天,麦克阿瑟通过广播电台发表公告,向全世界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为避免首都遭到毁坏,特宣告马尼拉为无军事目标的不设防城市。为了避免错误,予敌借口美国高级官员、共和国政府和所有军事设施必须撤出城市,市政府、警察将继续履行职责,保持市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市民必须服从合法当局并继续正常业务活动。”
  就在麦克阿瑟宣布马尼拉城为不设防城市时,马尼拉一片混乱。满载士兵的军用卡车和大轿车,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所有车辆都往北走,奔向共同的目的地巴丹。
  天黑后,“唐·埃斯特万号”载着麦克阿瑟和大部分参谋人员朝三十海里外的科雷吉多尔驶去。海上空气凉爽,月光明亮。远处,卡维特海军船坞油库浓烟滚滚。甲板上的美国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科里吉多岛,是马尼拉湾的小岛,距离马尼拉30海里,因卡维特海军船坞油库燃起熊熊大火,小岛笼罩在黑烟红雾中,站在岸边的麦克阿瑟心情凝重。按照无翼龙三号作战计划,要求储存半年军粮,但现有还不够一个月。但愿温赖特能把南下敌人挡住半个月,为给养补充、构筑工事及南吕宋部队撤退争取足够时间。
  接着,传来正式报告,中国军队已穿过阿格诺河防线,巴丹与中国军队之间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失守。依靠训练装备奇差,筋疲力尽的防守部队长时间堵住敌人是痴人说梦。
  麦克阿瑟和参谋在科里吉多岛马林塔隧道深处指挥所里,日以继夜筹划吕宋岛撤军事宜。向将军们发出一道道命令,尽全力想将吕宋岛二个军从中国钳形攻势下解救出来。
  开战以来,麦克阿瑟对白崇禧的较量中输多胜少,但曾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善于从战略角度统筹全局。现在,他参谋协助下,巧妙实施精心设计的“远东敦刻尔克”撤退计划。根据麦克阿瑟命令,全面撤退的美、菲部队有节奏地分批脱离与23军接触。
  “该死的!”白崇禧恨恨在地图上猛砸一拳,不满溢于言表。
  “长官,为什么参谋部命令暂缓进攻?”
  “他们把油船调到泰国,驻泰国第9军正在向马来亚进攻,战线更长,需要更多燃料。”白崇禧不明白参谋部的用意。
  参谋部先是调整作战计划,放弃速战速决。随后又把补给调到泰国、马来亚,甚至抽调一个师,支援兰芳国民军对沙巴和沙捞越的进攻,总之,千方百计阻止自己松松快快打下菲律宾。
  “陆战一师、陆战二师都调走了,南方特遣舰队改向支援马来亚,菲律宾只剩下23军和陆战三旅,参谋部疯了吗?这里还有8万美菲联军……”指挥所内一名参谋义愤填膺。菲律宾胜局初定,参谋部先后三次抽调菲律宾兵力,先撤走航母,随后只在菲律宾部署两个航空联队,而且还是装备落后的空中警卫队。
  白崇禧紧皱眉头查看地图,参谋部的“失误”任由美军撤到地形复杂的巴丹半岛,使双方力量此消彼长。
  “撤吧!我们准备入城仪式,不就一群溃兵吗?等进入马尼拉,再慢慢收拾。”嘴上不在乎,但白崇禧却为失去歼灭美菲联军的机会异常懊恼。
  吕宋北,温赖特将军把溃散的部队集合在一起,死守五条临时防线,炸毁184座桥梁,尽可能拖延敌人进攻速度,消耗中国军队的给养。温赖特将军最成功之处,是激发起了部队士气,屏护帕克将军1.8万南吕宋部队的退路。
  岛中央,工兵部队在精力充沛的陆军上校哈里斯克里指挥下,沿途布设障碍。麦克阿瑟唯一一支由轻型坦克组成的预备队,在韦弗准将率领下,杀向中国军队。南线,琼斯将军有条不紊的把南吕宋部队、菲律宾部队撤往巴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5/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