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3/730

  ……
  办公室的木门猛地被推开,陆军航空队司令阿诺德将军冲进来。
  餐厅内氛围温馨宜人,墙上装饰着黄色壁纸,屋里摆放着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收集的古典式家俱。屋子正中摆放着一张长桌,桌边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己经用完晚餐,正埋头读报纸。
  “总是这样,盲目乐观。”看到报纸上呼吁太平洋舰队应该立即出击,占领上海的“建议”,罗斯福不屑一顾的讽刺。
  “虚假新闻已占据美国所有报纸,真不能相信这些狗屎,如果如其据说,中国早就战败了,几年前就被日本打败了。”罗斯福用手背拍打报纸。甚至一些参议员在推波助澜,对美军在太平洋采取守势倍感不满。
  这时,一个年轻人从走廊伸进头:“对不起,总统先生。”
  “早上好,阿里克斯。”罗斯福抬头打招呼“什么事?”
  “电话,先生,马歇尔将军有要事报告。”年轻人紧张地说。侍从将轮椅推到电话边。
  “出什么事了?”接过电话,罗斯福问道。但在接下来的两分钟,他一言不发地听着,表情凝重。从他脸上的表情所有人都知道问题一定非常严重。
  12月17日一大清早,威利斯想从办公室侧门挤出去,但办不到。一群同事加上十几个白宫服务员在走廊里乱成一团,刚一出门就被推来搡去,他们每个人手里的记事本上写满紧急问题。整个早上,电话像水烧开了的茶壶一样,铃声大作,响个不停。通话对象是议员们、白宫顾问以及平常可以直接同总统通话的重要商界人物。
  今天一大清早,很多报纸上头条刊载:中国洲际轰炸机今日临空,目标华盛顿。报社大都是在昨夜从阿拉斯加同行那里得到消息。
  走出办公室,威尔斯知道很多人都希望从自己这里得到答案,但作为白宫办公室主管,威利斯并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现在要去参加总统例会,已迟到了五分钟,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
  总统第一副主管弗兰斯看到他,一步跨到威利斯面前,急切地问道:“报纸上所说是真的吗?中国洲际轰炸机快要到美国了,是吗?”
  在椭圆形办公室里,总统已经宣布开会。在罗斯福身边坐着参谋总长马歇尔将军,空军司令阿诺德将军。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阿诺德语气非常严肃,“根据阿拉斯加情报,中国洲际轰炸机群,距离华盛顿还有四小时,四小时后,中国人的炸弹就会落到我们头上。”
  “为什么没有拦截?”罗斯福质问阿诺德,在美国本土落下中国人的炸弹,白痴都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P40战斗机飞不了那么高,中国洲际轰炸机在四万英尺以上高度。”
  “我们有没有能飞到四万英尺的飞机?”罗斯福打断阿诺德将军,之前怎么拦截、有多少损失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现在能不能拦截。
  “总统先生,美军目前升限最高的战斗机是P38战斗机,接近四万英尺。但P38战斗机,六个月前才服役,只有两百多架。目前已调集136架P38到华盛顿,77架已经抵达,其它四小时内到达。”罗斯福顿时放下心。
  “确定目标是华盛顿吗?”
  “通过航线分析,相信中国洲际轰炸机目标是华盛顿,当然也可能是纽约,而……”阿诺德追悔莫及。中美宣战前,美国本土共有13部雷达,东海岸7部,西海岸6部,而且大都在海空军基地附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美国从未认真对待本士空防。
  宣战后陆军航空队才大量订购雷达,但大都部署到西海岸、阿拉斯加、夏威夷、巴拿马,东海岸不仅没有加强,甚至还拆除几部雷达送到更需要雷达的西海岸。雷达的欠缺使得中国轰炸机飞过阿拉斯加之后,就失去了踪影,加拿大皇家空军多次发出虚假警报,加拿大和美国一样,都没有考虑过本土空防事务。
  “阿诺德,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罗斯福打断阿诺德将军的思绪。
  “我们认为,中国人第一次轰炸应以华盛顿为主要目标,轰炸敌国首都,对敌国民众心理造成的打击远超过其它城市。我们不能肯定中国人到底派了多少架飞机,但根据分析,中国洲际轰炸机是双引擎飞机,载弹量应该不大,是一种为特殊需要研制的飞机。”
  马歇尔点头赞同。中国空军四个月内紧急研制出用于轰炸美国的双引擎特种轰炸机,肯定是为了报复陆军航空队对上海的轰炸。
  “正如阿诺德所说,华盛顿无疑是中国空军首要目标。但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做最坏打算,纽约同样有可能成为轰炸目标。我希望将一部分P38派到纽约,至少当纽约遭受轰炸时,不至于毫无抵抗能力。”
  “就这么做,阿诺德。立即把一部分P38调到纽约,尽一切可能阻击中国轰炸。”稍加思考后,罗斯福同意了马歇尔的建议。
  13800米高空零散的轰炸机编队正在飞行。机舱内,已结上一层薄霜,穿电热飞行服仍感觉冰冷刺骨。为完成任务,侦察兵拆除了增压舱及增压设备。揉搓冰冷的双手,全身上下只有腿脚因发动机余热,感觉些许温暖。身旁战友两小时前,就放倒皮制座椅靠背呼呼大睡。简易躺椅是飞行员的发明,靠两个U形栓实现立躺,重量不足5公斤,为了减重,技术人员无所不用其极。
  6000公里飞行已让“武装侦察兵”扔掉机翼下两个大型副油箱,保持无线电静默的电台内传出欢快的爵士乐声。几小时前,赵辛礼就从纽约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信号中,听到中国轰炸机将要轰炸华盛顿的新闻,与华盛顿播放防空新闻不同,纽约广播中仍然播放音乐,电台主持人还希望大家到教堂中为华盛顿祈祷,“让我们再次为华盛顿祈祷”音乐结束后,广播电台主持人如是说。
  赵辛礼哑然失笑,美国人想当然的认为遭受轰炸的一定是华盛顿,但没有想到,轰炸目标一开始就选定在纽约。美国轰炸中国南方金融中心上海,作为报复,有比美国金融中心纽约更合适的目标吗?美国轰炸机对上海的轰炸,等于在空军脸上狠狠抽了一耳光,即便没有总理要求,空军同样会制定轰炸美国的计划,而且目标只会选择纽约。
  “咦!没有雷达信号?”睡醒的王茂材意外发现机载雷达报警器上,没有雷达信号,出乎意料。
  “你确定现在飞到美国了吗?”王茂材向下看去,入目只是白茫茫一片。
  “没参加作战会议吗?美国倚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空防意识薄弱,防空力量不足,布防不均衡。雷达站非常稀少,只是战争爆发后,在西海岸紧急部署20余部雷达,其中几部还是从东海岸拆运的。现在东海岸只有缅因和麻省有三座雷达站。咱们现在是……”
  “如入空门。”赵辛礼笑着接茬。依靠目视要发现13000米高空飞机,根本就是大海捞针。
  就在这时透过厚厚云层,看到远处白茫茫大地上醒目的黑块,黑块还有高耸的摩天楼。
  “看,曼哈顿。”先导机已开始向一万米投弹高度缓缓俯冲,目标是位于布鲁克林区东河威廉斯堡大桥和曼哈顿大桥之间纽约海军造船厂,此时广播内依然是欢快的爵士乐。
  一如既往,每天都有无数游客在帝国大厦顶层观景台上俯瞰纽约全城,观景台北侧一个观光望远镜边的少年无意间把望远镜对准空中,镜头内一架飞机一闪而过。少年连忙调整望远镜朝出现飞机的位置扫视,没错是飞机,是陆军航空队飞机?少年感觉诧异。
  此时飞机正在朝南方下降,越来越清楚,少年赫然看到机翼上的双翼五色星。
  “中国飞机!”少年惊恐的指着空中大喊。观景台上众人听到少年的喊声,都朝空中望去,一些人从观景望远镜内看到中国飞机。
  12月18日上午11时35分,轰炸机群经过17个小时飞行后,抵达曼哈顿上空。飞机飞过华尔街上空时,收音机内依然播放着爵士乐,直到趴在瞄准镜上的副驾驶员打开机腹投弹舱盖时,广播播音员才慌里慌张的用英语广播中国轰炸机抵达纽约上空消息。此时侦察兵上负责轰炸瞄准的副驾驶员已接管飞机,轰炸瞄准镜十字线压在海军造船厂上。
  投弹指示灯由红变绿,副驾驶员随即按下投弹按钮,“武装侦察兵”携带的二枚250公斤航空炸弹,砸向地面。先导机投弹结束,在收起机腹舱门瞬间,驾驶员猛拉操纵杆,全速朝高空飞去,没有一丝犹豫,此时任何耽搁都是拿生命开玩笑。一架又一架飞机不断重复先导机的动作,缓缓俯冲下降高度、抵达投弹高度、投弹、全速爬升,整个过程异常顺利,三、四分钟60架侦察兵全部完成投弹。
  从一万米高空投弹,精度非常有限,尽管为了保证轰炸精度,侦察兵特意安装“神眼”轰炸瞄准镜。飞机高速逃离时,曼哈顿升腾起数十团黑色红色爆炸烟团。最后一架侦察机完成投弹,正在全速爬升,赵辛礼看到西南方出现十几道白色尾凝,高度表指针指向12000米时,黑点越来越清楚,是16架拖着尾凝的双体飞机,正呼啸着努力向高空爬升。
  “P38!”P38的出现让赵辛礼大吃一惊,全力后拉操纵杆。数分钟当高度表指向12500米高度时,一回头看到万米空中出现橘色的火焰。
  “该死!”看到机下千米一架“侦察兵”被打炸,王茂材破口大骂。猛拉操纵杆,让飞机快速升上高空。投空炸弹、消耗一半燃料的侦察兵爬升速度明显加快,高度表指针不停转动12500、12600、12700……
  “干掉中国佬!”西克斯驾驶P38怒不可遏。机下纽约海军造船厂升腾起滚滚浓烟,曼哈顿也有数股浓烟升起,是中国轰炸机的战果。在高度表指针指向12000米时,西克斯感觉到刺骨的寒意,P38座舱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甚至曾发生过长途飞行冻晕的事故,但西克斯毅然操纵飞机试图朝更高空冲击。
  “该死!”升到12400米时,西克斯感觉飞机即将失控,连忙将飞机改平,降落到万米,粗略瞄准一架13000米的中国轰炸机。
  西克斯身后,P38轻易击落5架刚刚完成投弹的“侦察兵”。美国飞行员惊讶的发现轰炸机结构异常脆弱,即使被子弹击中,也难逃一劫。绝大多数中国飞机早已飞到高空,并且不断爬升,利用高空优势逃离纽约。
  “快点!快点!再快点!”透过观察窗看到万米高度不断尝试抛物线飞行的P38,王茂材心中祈祷。幸好P38到来时,绝大多数侦察兵已经完成投弹,只有七架侦察兵在爬升到安全高度前被击落。美国飞行员努力尝试朝高空飞行,甚至利用大角度爬升朝空中射击,侦察兵结构脆弱,一旦击中,后果不堪设想。该死的美国佬。
  “13700,再快点。”赵辛礼大吼。这个高度还不够安全,长官要求大家尽一切可能朝高空飞,总之能飞多高是多高,长官机已飞到14000米,而且还在爬升,没有任何武装的侦察兵越高越安全。
  “一定要飞到15800!”紧盯高度表,指针缓慢,王茂材恨不得敲碎它。15800米,是侦察兵去年创造的高度记录。如果飞到15800米,P38只有跟有下面吃烟。
第157章

  “空袭纽约的爆炸性新闻不胫而走,传遍美国和整个世界。对依持大洋天险的美国人,无疑当头棒喝。相信这个圣诞节,美国不会再有欢声笑语,恐惧萦绕在人们心间。尽管白宫用成就甚微甚至一无所成形容轰炸,空袭却狠狠教训了美国人,尤其是罗斯福的狂妄。从某些渠道获知,当罗斯福听闻纽约遭受轰炸,长达半小时只言未发,显然吓坏了。此次空袭纽约标志国防空军完成了从区域型空军向洲际型空军的转变。相信不久之后,国防战略空军密集的轰炸机群将再次出现在美国上空,用数千吨、上万吨炸弹提醒美国人,既然挑起战争,就需要为战争付出代价。在此由不得人们不赞叹:空军好样的!”共和30年12月23日《中华时报》:洲际轰炸:目标纽约。
  “这不可能!”罗斯福接到纽约遭受轰炸的消息,惊讶之余,长达半小时说不出一句话,神情呆滞的任由电报从手中掉到地板上。
  纽约遭到轰炸的同时,美国各电台节目均中断播出,发表纽约被空袭的消息,报幕员打断纽约交响乐团正在芝加哥举行的音乐会,他表现失常,接连两次把“演出”说成了“交响乐”。
  绝大部分人惊讶不已,但没有出现恐慌局面。曾经为中美战争针锋相对的一亿三千万美国人团结一致,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下定决心的同时,恐惧感油然而生,天然屏障太平洋,已不再安全,中国轰炸机既然可以出现在纽约,还有什么城市,是中国人的洲际轰炸机不能到达的呢?
  报纸上英国遭受轰炸的惨状,成为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底特律等美国大城市的前车之鉴。想到繁华的大都市,在中国轰炸机毁灭性轰炸下,变成一座座废墟,就不寒而栗。当美国人用志愿参军表达爱国热情时,富人悄悄撤离城市,住进远效,导致郊区房价飞涨。轰炸影响到美国方方面面。
  “已经确定了?”背对顾维钧和石磊,司马语气凝重。昨天,国防部发言人发布空军战略轰炸机对纽约实施轰炸的新闻,共和广场上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国民集会。财政部两小时前递交公函,仅昨天一天,全国“自由债券”购买量达到惊人的183.65亿元,创下宣战以来单日自由债券销售量最高纪录,纪录显然不可能被超越。
  与之相对应,顾维钧却带来一个坏消息。美国并没有如报纸上所说,在惶恐不安中渡过圣诞节,惶惶不可终日只是少部分人。对纽约的轰炸反而激起美国人的愤怒和对中国人的仇恨,纽约、旧金山等地唐人街遭到冲击,造成数十位侨民死伤,美国议员再次提出《中国侨民重新安置案》。美国舆论制造中国侨民为轰炸机提供引导的新闻,以解脱政府责任。
  中国对美宣战后,美国的中国侨民,不管高级工程师还是家庭妇女,不管老人还小孩,都成为中国间谍嫌疑人。美国政府担心华裔美国人和华侨中有人为中国政府服务,先发制人的把华裔美国人及华侨重新安置。全美有106334华裔美国人和华侨,其中一半是第二第三代华裔美国人。自宣战后,美国国内就有将华人和华侨全部关进重新安置中心的呼声。
  中国国内同样有7.6万美国侨民及30万美国移民,而菲律宾被俘虏的美国侨民多达4.85万人,之前由于担心中国报复,议案不可能获得通过,但现在……另外,在纽约遭到轰炸后,整个美国掀起当兵热潮。纽约第36征兵局,昨天一天有1.25万美国人志愿参军。美国政府在过去两天中,卖掉300亿美元战争债券。轰炸使美国走向极端。
  “总理,相信议案通过率会超过七成。”汇报时,石磊注意到老板眉头一皱,石磊可以想象老板肯定不是滋味。
  沉默一会,司马转身直视顾维钧,“少川,在瑞士,中美谈判进展如何?”
  “没有任何进展,美国拒绝我们的提议,仍然是资产问题。”顾维钧尴尬的回答,中美战争后,外交部的成果乏善可陈。
  中美宣战后第三天,两国驻瑞士大使便进行接触。通过谈判解决了外交人员交换问题,两个月前两国外交人员就已完成交换。但在撤侨问题上,两国分歧较大,美国坚持要求在美中国人卖掉房子和生意,到指定地点报到,随后乘交换轮返回中国。而中国则要求由他国中立机构代理管理华人华侨在美资产,这是两国最大的分歧。
  美国之所以坚持,是因为10万华人拥有2542家大中型超市和百货公司、3862家电影院、3.6万家连锁加油站,尤其加油站。从共和六年起,旅美华人互助会便和美国各石油公司达成长期供应协议,在金城银行等国内银行支持下大举进军加油站市场。
  通过一系列加油站标准化过程,包括站房、罩棚、品牌标志、颜色、加油设备、超市、汽车旅馆等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路通风行”等多家华人石油公司旗下,拥有美国95%加油站,而且是便利店式多种经营加油站。
  中国便利店式连锁加油站在美国存活发展的核心,源于一个国情和两个法律。一个国情是指汽车高度普及,两个法律分别是《住宅区内及周边不得有超市商店》和《工作起止时间必须符合各州规定时间》,法律导致美国老百姓要么专门驱车去城郊大百货公司、大超市,要么就在无所不在的便利店加油站购物。
  这是自己用几十年时间,精心设计的一个在美华裔财富链条,有资产保证,在美华裔在未来百年永远会跻身美国上层社会,而且在某几处环节形成垄断地位。现在倒好,一场战争让一切努力化为乌有。
  华侨控制的超市、百货公司、电影院、加油站,获得巨额利润,让美国资本界眼红不已,做梦都想接管华人资本,而战争成为一个最好理由。宣战后,已经有一部分企业因为董事是华侨,遭受到监管,资产遭没收。过去几个月中,北美侨界一方面通过地下渠道将大量资产转移国内的同时,另一方面则一再要求国内尽可能保护华侨财产。
  政府只能寄希望于外交解决,但华人资本界和美国资本界的冲突,却使美国政府不愿意接受中国提出的交由他国中立机构暂时监管的要求。不解决华资问题,撤回侨民就是空谈。
  “我知道,中国人口袋里的钱遭人惦记,该死的美国佬。”顾维钧提到资产问题,司马就愤愤不平的破口大骂。
  “还有犹太佬,一群趁火打劫的猪。”
  敌视犹太人在情理之中。自宣战后,在各种社群中,犹太人对华社资产最为眼红,在背后积极鼓动劫掠华人。宣战后美国政府没收华社资产仅占10%,犹太人一直盯着剩下的90%。过去几个月,犹太人一方面在国会游说,要求通过法案,对华人集中看管和重新安置。另一方面,又试图说服华人低价出卖企业。
  总之犹太人永远是利益至上,他们显然忘记了在德国排犹时,中国驻德大使馆曾在美国犹太社团求助下,向犹太人发放十万份“生命签证”。自己从来没想过索要回报,但该死犹太人却恩将仇报。每每想到这点,司马就会怒火勃发,有什么比背叛更令人愤怒。
  在宣战前几个月,国内政策调整时,调查局已经通过设立在瑞士等国的企业,“收购”了一部分华资,但相比于庞大的华社资产,那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石磊向怒气冲冲的总理建议道:“总理,我们也可以关押在华美国侨民。”
  未等总理回答,顾维钧立即反驳,“总理,如果没有可靠证据就拘留美裔中国人,政府此举就是对共和中国立国之本的自由精神最沉重的打击,而且美国移民从未试图制造混乱,他们中很多人自愿加入军队,在国防军服役,按照报纸上统计,共有6000余名美裔移民和移民后代在国防军中服役,他们中很多人在战场上英勇善战。”
  “顾总长,我的意思是关押美国侨民,而不是美裔中国人,这只是必要的反制手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3/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