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6/730

  中国军队一方面围困巴丹,另一方面,不断肃清吕宋岛抵抗力量。麦克阿瑟不过是秋后蚂蚱,但岛上美菲联军残余部队却是关系到菲律宾未来安宁的心腹大患,当年俄罗斯红俄游击队在远征军打压上,时常破坏铁路交通,坚持四年之久。经验告诉白崇禧,相比笼中困兽,现在更需出重拳打掉吕宋岛上游弋的恶狼。
  “突围,麦克阿瑟不会,亦不敢,他比我们更清楚美菲军现况。我们现在只需要耐心等待,到麦克阿瑟人困马乏之际,毫无斗志。昨天前线报告有多少人投降?486名菲律宾士兵、23名美国士兵。在饥饿和疾病折磨下,美国人与菲律宾人之间敌对情绪日趋尖锐,分配不公、待遇不等已让菲律宾人忍无可忍,情况继续恶化,菲律宾人自己就起义了。”
  白崇禧问道:“陈慕扬上校到了吗?”
  当陈慕扬上校走进司令官办公室时,注意到从美国别墅征用的沙发前茶几上,赫然放着一瓶冰镇的法国香槟。白崇禧从办公桌后站起来,笑容满面的请陈慕扬上校坐下,“陈上校,请坐!”
  “谢谢,长官!”陈慕扬受宠若惊。
  “陈上校,你报告中提到,美军在遭受轰炸时,已完全不再进行点缀性射击了,是吗?”
  副官把香槟打开,倒满酒杯,识趣地退出办公室。
  “长官,巴丹被围困后,因轰炸强度增加,美军消耗了大量弹药。三个月前,美军高炮弹药已接近枯竭,两星期来,我们没有遭到任何防空火力攻击。”陈慕扬毕恭毕敬地回答长官的提问,在长官示意端酒时,轻轻将酒杯端在手中,不敢有半分逾越。进入国防军十八年,陈慕扬一直非常注意上下分寸。
  “能够赢得战争,空军居功甚伟。”陈慕扬对白崇禧颇的称赞受宠若惊,让陆军高级将领称赞空军功劳,简直不可思议。
  “谢长官称赞,这是吾等分内之事。”陈慕扬连忙谦逊道。
  “坐,不用客气!”如果有人看到陆军中将对一名空军上校客气有加,恐怕会大跌眼镜。
  但第23军参谋长孙殿扬,却对个中原因知之甚详。一个星期前,长官意外从来前线慰问官兵的参议院议员处得知,陈慕扬是陈家二公子。陈家,当然是找了一个好女婿的陈家。
  “给他们一个圣诞节!”想到司令官的命令,孙殿扬摇摇头,长官难不成真准备重复当年欧战圣诞停火惯例。
  共和30年,1941年12月24日平安夜,在巴丹泥泞战壕里苦苦挣扎四个月的美菲联军,已疲惫不堪,伤病累累,饥肠辘辘,外援希望破灭令美菲联军士气低落到极点。
  “上帝啊!请赐给我一块面包吧!”汤姆闭眼许下圣诞愿望,周围士兵也纷纷许愿。与饥肠辘辘的汤姆索要面包的圣诞愿望不同,其它士兵祈祷不要被子弹击中。
  一星期来,中国军人出人意料的没有在夜间进行渗透作战,但狙击手仍在不断收割人命,躲在战壕里也无法逃脱从高地发射的子弹,有时候中国人心情好,还会打过来一阵迫击炮弹。军官不停宣传,中国空军对纽约进行了残酷轰炸。搁过去,战壕里的美国小子,会嚎叫着向中国人发起进攻,为纽约报仇,而现在唯一希望就是赶紧结束该死的战争。
  一个年轻人猫腰跑到汤姆身边,“汤姆,还有一个小时就到圣诞节了,对面中国人会过圣诞节吗?会吃火鸡吗?”杰克布满灰土的脸上一双蓝眼充满遐思,期待欢快的圣诞节,还有餐桌上的火鸡。
  “火鸡?”半闭眼睛的汤姆回忆起家中餐桌上金黄色、香喷喷的火鸡。汤姆猛然意识到自己像白痴,如果上帝真能满足愿望,给自己一块面包,恐怕自己会后悔死,刚才许愿真应该要一只火鸡。
  “你们看,圣诞树!”战壕内响起惊讶的尖叫,听到圣诞树,所有人不顾一切站起来,朝着那人手指的方向眺望。百米外,中国人阵地上,赫然耸立着一棵精心装饰的圣诞树,圣诞树上的彩灯映亮中国军队的阵地。
  “有阴谋,不要开火,密切监视。”听到监视哨的报告,鲍威尔少校拿起望远镜朝中国阵地看去,果然看到一棵精心装饰的高大圣诞树,实际上根本不需要望远镜,都可以看清在黑暗中闪烁五彩灯光的圣诞树。
  趴在战壕胸墙边的汤姆和杰克,听到从中国阵地传来庆祝圣诞节的欢笑。对面战壕的歌声和欢笑声飘到饥肠辘辘美国士兵耳内,汤姆和杰克面面相觑。圣诞歌带有浓浓的美国口音,似乎唱圣诞歌的是美国士兵。美国士兵也知道很多移民中国的美国人在中国军队服役,同样参加了对菲律宾的进攻。
  大声唱着圣诞颂歌的杰瑞忍不住与身旁战友跳起舞来,附近并不习惯过圣诞节的战友,则笑呵呵看着外裔战友在战场上庆祝圣诞节。相比美国人泥泞的战壕,镶嵌木地板的中国战壕干燥而整洁。师炮兵团服役的杰瑞没想到,今天下午得到长官命令,给对面美国士兵一个圣诞节。
  整整一个下午,第23军1000多名德裔、意裔、美裔、俄裔官兵都在忙活,军司令部甚至用直升机从马尼拉运来一棵大圣诞树,还有装饰圣诞树需要的彩灯、彩球。
  “美国人,圣诞快乐。”时针即将指向午夜时,国防军战壕内欧美裔士兵用英语,冲数百米外的美国士兵喊道。
  猛然听到对面战壕里传来祝福声,汤姆和杰克等人才意识到中国人正在尽情欢度圣诞之夜,情绪立即受到感染。一个扔下步枪的士兵站在战壕边冲对面高喊,“你们也是,中国人圣诞快乐。”时针指向午夜,巴丹前线昨天还在彼此打冷枪的双方士兵一起唱起圣诞颂歌。
  “汤米,过来看看。”气氛达到高潮时,对方战壕传来邀请。
  而几名叫汤米的美国士兵则回答:“不,你到这里来吧!”
  “好!如果你们不开火,我们也不。”
  “好!我们不开枪!”汤姆、杰克和战壕里的士兵拼命吼道。让狗娘养的战争见鬼去吧!至少今天。终于,几乎同一时间,汤姆、杰克等人纷纷爬出战壕,对方战壕也三三两两有人走出,汤姆和杰克并没有注意,中国战壕侧后方,数十架大口径机枪瞄准他们。
  尽管气氛达到顶点,但汤姆每一步都颤颤兢兢,直到看到同样没有带武器,走出战壕的中国士兵。走到两军阵地中线,所有人才算放心,遭受饥饿和疟疾折磨,衣服破烂不堪的美国士兵,显然没有衣着干净的中国士兵精神。走出战壕的中国士兵有华裔有欧裔,大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互相握手,彼此交谈,祝贺圣诞快乐,好像多年的老相识。
  指挥所内鲍威尔颇感难以置信,一小群一小群中国士兵和美国士兵聚集在一起,浓浓夜色里,一片欢声笑语。美国士兵抽着中国人送的“牡丹”牌香烟,美军士兵几个月前就断烟了。士兵互相交换纪念品,语言不通时,人们比划手势,快乐的氛围让人很难相信是战场上敌对双方。
  白光闪烁,有相机的国防军士兵抢着和美国士兵合影,“台湾佬,给我和汤姆照相。”一个拿相机的中国士兵和汤姆比划手势聊了一会儿,从包中取出相机,递给附近的一个中国士兵。汤姆与中国士兵合影后,实现了圣诞愿望,中国士兵竟然送给自己一块面包作为圣诞礼物。上次吃面包,还是三个月前的事情,甚至都快忘记面包的味道了。
  “谢谢你!”道谢时汤姆连忙从摸索口袋,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打火机,把它硬塞给比自己矮半头的中国士兵。
  “这个给你!”接过火机的国防军士兵从口袋里摸出一包香烟来,塞到汤姆手里。
  像想起什么,汤姆拿出铅笔找出半张纸来,在纸上写下一个地址,“这,我家地址,等战争结束,来做客,我请你喝酒,还有,你可以给我照片。”把自家地址给友好的中国士兵时,汤姆不停打手势比划。在该死的战场上,汤姆觉得交到了中国朋友。
  “上帝啊!我是阿蒂西亚人,你真是卡尔斯巴德人?”陈杰瑞说自己出生在卡尔斯巴德,杰克惊呼。
  “我家就在佩科斯河边,小时候,我喜欢在河里游泳。”杰瑞没想到碰到“老乡”。其实碰到老乡不奇怪,菲律宾有新墨西哥州国民警卫队一个团,自然有很多新墨西哥人。
  “那你为什么?”杰克疑惑不已,在中国军队中碰到美国同乡本身就很滑稽。
  “10年前,大萧条时,父亲带我们一家到中国,后来宣誓加入中国国籍,二年前我加入国防军,再然后……就来了。”杰瑞对参加中国军队与美军作战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宣誓效忠中国后,为中国打仗理所当然。
  一些美国士兵甚至争抢中国人为他们准备的蛋糕,更多人大声歌唱。一时间,中国小调、民歌,美国民歌、圣诞歌在战场上空萦绕。
  当前线士兵在双方战壕间欢度圣诞时,不远处数台电影机忠实记录下这一幕,电影机旁穿军装的军官脸上笑容越来越浓。
  “怎么样?新闻够劲爆吧!到时一准能上头版!”随军记者喜不自胜。
  “头版新闻?”军官哈哈大笑,相比头版新闻,自己更愿意看到,经过战地圣诞联欢后,在巴丹美军心中,国防军形象的根本转变。
  已经被疟疾、饥饿折磨了几个月的美国士兵早已对战争深恶痛绝,而经过圣诞聚会后,美国士兵会下意识对中国产生好感,中国士兵并不是魔鬼,而是一群友好、友善的军人,向中国军队投降,是不错的选择。
  “该死的!”科里吉多岛上的麦克阿瑟听到消息,从目瞪口呆中反应过来后,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句脏话。巴丹现况麦克阿瑟再清楚不过,饥肠辘辘的士兵经过圣诞聚会后,很难再鼓起勇气抵抗中国人的进攻。任何传单都无法与亲身接触相比,士兵看到一群友好的中国士兵,而不是要杀死他们的敌人。
  “该死的白崇禧!”麦克阿瑟怒不可遏。该死的白崇禧从来没有让自己舒服过一天,在海上中国舰队不断击沉向巴丹输送物资的潜艇,在陆地上他那群可耻的小偷士兵,一次又一次偷走自己的胜利。现在,他利用圣诞节,想彻底摧毁美军战斗力和士气。叔可忍婶不可忍。
  “长官,前线军官询问怎么办?一些军官建议向隔离区开炮,把双方士兵赶回战壕。”
  “白痴!不知道那里也有美国士兵?”气头上的麦克阿瑟破口大骂,神情落寞地跌坐在沙发上,“算了,给士兵一个圣诞节吧!”
  三星期前,西海岸广播电台对南太平洋广播,播出一条让守岛士兵欣喜若狂的消息:援军正在途中,即将到来。麦克阿瑟听到广播,兴致勃勃乘鱼雷艇到前线视察,向饥寒交迫的官兵保证,援助正在途中。但随着时光消逝,援助物资和部队成为泡影,麦克阿瑟信誉扫地。即然中国人能给饥肠辘辘的士兵一个圣诞节,就让士兵开开心心度过它吧!
  “我给了他们一个圣诞节传奇不是吗?”特意从司令部乘车来到前线的白崇禧拿着望远镜观察举行圣诞节聚会的前沿阵地,这是自己的杰作。
  欧战第一年,在西线也出现同样一幕,双方因为厌战情绪导致停火,但只出现过一次。在接下来几年中,类似的圣诞庆典从来没有出现过,1914年圣诞故事从此成为传奇。现在自己却一手在巴丹延续了这个传奇,此次目的是为了打消美国士兵继续战斗的意志。
  “长官,你觉得美国人明天还会继续顽强战斗吗?”
  “会!不过,不会再苦苦支撑。”白崇禧自信满满。相比菲律宾人,美国士兵早已厌战,四个月来,已疲惫不堪。等到舰队胜利之时,一切都会完美收场。
  “现在,就等着受降吧!”
第160章
不成熟的看法
  相比国人钟爱的春节,“洋节”元旦似乎可有可无。但对于商家,元旦是个挣钱的好机会。几星期前,全国商家便开始策划元旦热卖,作为春节大购物的预演。今年元旦不同以往,军需工厂都没有放假,每个百货公司、大型超市前都悬挂着无数面五色旗组成的彩旗带。一些商场外还悬挂“军属七折”的字样。
  西北市街头依然人流如织、人山人海,但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街上男人少了很多。宣战四个月零十天,国务院先后签署两次动员令,后备军动员,征兵令发布,令数以百万计青年远离家人和平民生活,进入军营成为士兵。
  人流象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龙拥向寺院、道观、教堂,为儿子、丈夫、恋人祈福或祈祷。但并没有太多人忧心忡忡。按照报纸上的统计,战争进行四个多月,国防军三军阵亡官兵只有数千人,甚至不及共和29年全国各防卫区,训练及军事演习造成的意外伤亡多,战争目前顺利的超乎想象。
  “照此,明年春节前,孩子们就能回家过年了!”报纸上乐观情绪漫延。战争没有损害节日的欢乐,反而给人带来更多奢望。下次大捷快来了吧?所有人都认为,胜利很快就会到来,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家人一定会平安归来。
  与往年一样,元旦时,国防军联勤署长顾云泽中将都会到同乡本家外交总长顾维钧家中拜年,中国的同乡之谊非常重要。
  几杯绍兴黄酒下肚,略带酒意的顾云泽放下酒杯,“少川,国民对胜利期望过头了,我等压力颇大。”顾云泽清楚,连续四个月胜利,致使国民高度乐观,甚至国防军内部都发生变化。战前国防军各部都能谨慎对待战争,预案均严格遵从“最坏原则”。但现在,参谋部部分年轻参谋提出,进攻印度,根本不需要等待中美海军决战,保障海运后进行。
  他们认为,驻缅甸部队抽调两个师,驻藏部队派出一个师,驻新部队派出一个师,就足以横扫印度。根本无视后勤,甚至有人宣称:每名士兵8枚手榴弹,200发子弹,五天野战口粮,国防军就能从喜马拉雅山打到小科摩林解,饮马印度洋。明显是忘乎所以了,49天马来战役,第九军和两个联队空军及海军支援舰队就消耗了30万吨物资。
  幸好主掌参谋部的老将还算老成持重,年轻气盛、狂热过头的参谋官,直接被总参谋长蒋百里踢回部队:失去理智的参谋军官,不再适合作参谋。但这可以从侧面反应出国防军的急躁和盲目乐观情绪。
  “所以,外交部应该致力于尽快结束战争。”顾云泽说道,假如有外人听到顾云泽的想法,一定会觉得非常惊讶,顾云泽属于军内少壮派。
  顾维钧这位全国知名的鸽派外交总长,却摇摇头,“外交政策以国务院要求为基准,现在停战不符合中国利益。”顾维钧端起酒杯,轻呷杯中五十年沼兴黄。
  “如战争未爆发,外交部会尽可能避免,至少拖延战争。但现在,只能把战争进行下去。达成战略目的后,利用战场上的胜利,换取英美两国妥协,承认我国对亚洲及西太平洋绝对控制权。现在英美两国仍坚持不妥协,一味释放和平信号,会被视为软弱可欺。”
  顾维钧是鸽派官员,他一直都坚持:利用谈判同列强国家调和矛盾的方针,尽可能避免战争。但战争爆发后,却不得抱定把战争进行到底的信念。外交部向英美释放和平信号遭拒,在英美二国作出积极回应前,中国不可能主动停止战争。
  “但……”顾云泽话到嘴边又咽下。顾云泽认为在中国占尽优势时主动结束战争,会令中国获得更多利益。
  “对纽约轰炸,从军人角度,是一次完美的胜利。但……”顾维钧一口喝干杯中黄酒,语气中颇感不满,轰炸纽约行动,国务院、军方都未与外交部进行沟通。
  “从外交而言,却是一大败笔。空军轰炸纽约是为了报复美国人对上海的轰炸,但却激怒了美国。现在,即便我们愿意停战,美国人也不会接受。战争爆发后,结束战争的主动权,不在国务院、外交部,甚至不在国防部,而在美国,在于美国人愿意把战争进行到什么地步。”顾云泽知道顾维钧的看法是国务院和军方高层主流观点。
  “也就是说,结束战争唯一方式,是彻底粉碎美国人胜利的希望,利用战场上彻底主动权谋求结束。但这并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
  “哦?”顾维钧一愣,自己的同乡加同宗并不以军事见长。他毕业于东京帝大机械系,北方政府时在陆军部兵工署任职,共和六年弃职加入边防军,一步步晋升为国防军联勤署长,军事上毫无过人之处。
  “其实,也就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微醉的顾云泽谨慎而谦逊,自己的想法过于骇人听闻,说出去,会被认为是疯了。
  “说来听听。”顾维钧颇感兴趣。
  “少川兄,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多多包涵。”第一次在外人面前提及内心想法,顾云泽感觉不太自在。
  “我们在对美方略上犯了错误,中国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众所周知,亚洲民族解放,实际上就是中国对亚洲的主导权,正因为这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中美英决裂,走向战争。中国战略目标有限,不以彻底击败美英为前提。相比英美,国务院对德国的警惕性更强,此乃必然,德国战胜,对中国有百害无一益。中德国联手击败美英,毫无意义。只是在俄国边界制造出一个空前强大的德国,而中俄是盟友关系,中国不得不考虑俄罗斯的安全。同样,也关系到中国自身安全,中国是个大陆国家,绝不可能容忍一个强大的德国。宣战后,国务院以国防军军需为由,停止对德物资出口正基于此。”国防军联勤署长顾云泽当然清楚高层对德国的警惕,对中国,大陆安全至关重要。
  “按照目前计划,必须彻底粉碎英美胜利的希望,这需要用不断胜利,逼近美英回到谈判桌。但我们却颇为矛盾,目前,德国占尽优势,假如中国全力进攻,必然导致英美尤其美国力量向太平洋倾斜,德国便不可扼制。但假如我们不全力进攻,就不能迫使英美妥协结束战争,中国骑虎难下。全力进攻不行,保留实力防御又不行。总之,难!”
  顾维钧苦笑,现在国务院和参谋部的确难以决断,关键就是力度的掌握。打重了,有可能打出一个空前强大的德国,对中国威胁更大;打轻了,美英收拾德国之后,集中力量打中国。中美宣战后,总理曾在总参作战室呆了三天三夜,总参的高参们陪了三天三夜。最后,总理面色非常难看地走出作战室,轻重拿捏恰到好处,谈何容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6/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