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730

  不过现在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司马也觉得自己之前的规划、投资好像也真有东一棒西一棍的让人摸不头绪的感觉,就像现在司马自己都摸不着头绪,好像完全没有一个核心,不过司马觉得自己好像一直都是在以三大工业基础为核心啊!除了那个生产午餐肉以出口欧洲谋利的罐头厂和卷烟厂、造纸厂、印刷之外,好像建立的工厂都是围绕公司机械制造而建立的分厂啊!
  “少爷,管理公司我不知道怎么管理,穆经理是专家,如果他说是的话,恐怕也十九不离,有时候实话总不讨人喜欢,不过穆经理是个说实话的人。少爷应该抽个时间看一下那份报告。”听到司马这么问自己,高传良连忙开口说道,自从上次见到司马冷落了穆藕初,老高就觉得应该挑一个机会和少爷好好地说道说道,那份报告高传良自己看过,里面说的大都是公司的事实,所以听司马这么问,于是便希望司马能认真地看一下报告,别因此冷了人心。
  “好吧!我会上午看一下他的那个报告,我倒要看看他的报告里写着什么。”听到老高这么说,司马便开口说道,现在看来司马也觉得自己当初好像是反应过度了,过去司马一直觉得自己很能接受他人的意见,没想现在事实证明,并不是每一次每个人都能接受他人的意见。
  上午司马并没有像自己说的那样,直接去自己的办公室去看一下穆藕初给自己的报告,而是直接去了机件二厂史道姆那里。一进机件二厂就看三个集装箱正在通过厂区内的米轨轻便铁路运载着,这是司马特意为机件二厂准备一些东西。
  “史道姆,我很不明白你为什么会把那门拆散,现在炮组装好了吗?”一进史道姆的办公室,看到双眼通红、面色憔悴的史道姆,司马便开口问道,看着史道姆的这个样子,司马觉得这史道姆昨天应该是一夜没睡。
  “啊!司马!你回来了!拆那门75小姐,纯粹是为了学习,还有对法国人的75小姐很是好奇,现在我只能说他们是一群只会跳舞的娘们,他们根本就是糟蹋了完美的液压空气式的反后坐装置!那门炮当然已经组装好了!如果没组装好,恐怕你的李营长,现在还在想着怎么样追杀我。”看到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司马。史道姆显得很是惊喜,听到司马这么问自己,史道姆开口辩解到,同时不忘记顺便贬低一下法国佬。
  “呵呵!对于这事我很抱歉,虽然你有错在先,但是李守安营长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民团的军事条令。现在他应该已经被关进了宪兵队的禁闭室,他将为自己的鲁莽付出应有的代价。你永远都是这样,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贬低一下英国人、法国人。”听到史道姆这般开着玩笑的口气,司马总算是放心了下来,毕竟现在整个公司只有这么一个武器设计专家,于是司马便开口对史道姆如此说道,顺便道了个歉。
  “啊!应该没有这个必要吧!李营长只是和我在开玩笑。如果他真的想追杀我的话,恐怕我连这个工厂都出不去,我希望……”一听到李守安被抓进了宪兵队。史道姆连忙开口为李守安求起情,毕竟在现在整个公司史道姆可就只有李守安这么一个可以在一起谈论专业知识的知己。现在因为自己被关进进宪兵队,显然让史道姆有些吃惊,不过史道姆的话没说一半,就被司马开口打断了。
  “不是这个原因,他身为一名民团军官滥用民团武器发泄私愤,就已经违反了民团的军事条令,所以无论是玩笑或是其它,只要他违反了条令,就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虽然史道姆会为李守安求情早已在司马的意料之中,但是司马还是打断了史道姆的话,违令就需惩处,纪律的根本不在于是否严厉,而在于是否能够百分之百不打折扣的执行。
  “好吧!我只希望你们在惩戒李营长时,能够考虑到我这个当事人的意见,在我看来我们只是在开玩笑罢了。”听到司马这么说,史道姆当然知道任何一个军人都需要遵守军队的条令,现在李守安违反了条令,那么被追究责任也成了必然。史道姆只是希望能够从轻处罚,于是开口说道。
  “这个我会考虑的,你说那些法国人只会跳舞,又糟蹋了液压空气式反后坐装置是怎么回事?”见史道姆仍然这么说,司马便开口转移起了话题,说实话司马也对史道姆之前地说的事情感觉有些好奇。
  “哦!是这样的,虽然M189775米野战炮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最完美的液压空气式反后坐装置,可是非常可惜的是他却采用了断隔螺式炮栓,由于不能自动退壳,根本就影响到了他的射速发挥,在射角超过25度时,M1897炮可以依靠弹壳的自身重量退壳,这时的射速可以达到20发以上。但是如果是低于这个射角,那么只能人工退壳,那么他的射速每分钟不过才6~8发而已!M1897炮做反坦克火炮,每分钟射速只有6~8发。”听到司马问的是自己专业以内的事情,史道姆连忙回答道,昨天整整一夜史道姆可都在研究这个事情。
  “你看,这是我昨天用了一夜的时间,自己绘制造火炮的设计简图,虽然是之前制造的那门FK96NA的改进型,可是已经两者完全不同,采用液压气体式复进机,开口向右的半自动横楔式,射击时利用炮身后坐、复进完成推壳、抛壳、开栓待击,射速较高,预计射速将高达25发,而且射速不受射角限制,最大射角达45度,M形简易炮架,新炮的炮架结构恐怕稍显得复杂一些,超过FK96NA以及M1897,虽然用同样的75毫米炮弹,可是射程应比M1897稍远。不过这才是真正的速射炮!我敢说就是一旦制造出来,这一定是全亚洲最先进的野战炮,就是放在欧洲战场。也不会落后!这一点我敢名誉拿担保!”翻着图纸史道姆对司马如此解释道,同时信誓旦旦的对司马说道,之所以昨天一夜都没休息,就是为了绘制这个简图,不过这几是最初的设计简图而已。
  史道姆并不知道的话。他昨天地改进设计实际上在德国本土,他的那些同行们不过是刚刚造出与其相近的火炮而已,就是有名的FK16式毫米野战炮,如果有人看到图纸上绘制的简图,再与FK16进行对比。恐怕也会惊叹于两者的相似程度,也许这就是殊途同归吧!
  “这是你昨天一夜绘出来的?”看着史道姆的办公桌上厚厚数十张简图。司马有些不敢相信的开口问道。毕竟还真的没见过史道姆这么拼命。
  “当然,我这是为了悍卫我的荣誉,我拆开那门火炮对于公司而言绝对是物有所值,未来的两个月内,我将用新型火炮来堵住所有人的嘴巴!”见司马这么问自己,史道姆正色说道。
  对于昨天因李守安追杀自己,所引起的流言蜚语。史道姆也有所耳闻,但是史道姆并没有辩解,而是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还自己清白。
  “史道姆!如果……真的很谢谢你!你用你的行动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看着眼前这个面色憔悴的年过半百的德国老头,司马有些感动的对史道姆说道,这一次史道姆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司马的尊重。看着认真异常的史道姆,司马觉得如果说中国人能像史道姆一样,在流言加身的时候,所想更多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击破流言,而不是拼命辩解或是找借口,那样的话恐怕……
  “史道姆,今天来我有一份礼物送给你,我想这份礼物再适合你不过了,就在工厂的院子里,走,应该刚刚卸下来!”司马看着史道姆对他说道,然后朝史道姆的办公室外走了出去,刚才卸下的东西有一些东西是可以说再适合史道姆不过了。
  “你还记不不记得,你以前说过,让我帮忙弄到炮钢的事情?我想现在这份礼物现在应该是你最需要的礼物!”指着已经卸下的几十根直径数十厘米、长达数米圆管状的钢料,司马开口对史道姆说道。这些管状钢材是司马特意购买的高强度铬钢,也是炮钢,只不过是后世军队淘汰的报废炮管罢了,可就是这些报废炮管,当初也没少让司马费功夫,花钱不说,至少买这几十吨钢材时就多花了一些心思!
  “炮钢!这……这些不过是报废的炮管而已!我说的炮钢是指钢锭!”看着地上的几十根长达数米的钢料,史道姆一眼就看出这些是报废炮管,这些那里算是什么炮钢。
  “钢锭不也是要重熔嘛!这些炮管至少钢料是优质炮钢不是,用电炉制锭后不也是一样的用!总好过你之前的用的轴承钢不是!有了它,你应该能造出好炮吧!”听到史道姆这么问,司马连忙说道,这几十吨报废炮管都不知道怎么弄到的,为了这些司马可没少费心思。
  “呵呵!是我的要求太高了一些!你说的对有这些用电炉重新熔炼后也是一样的使用,这差不多有几十吨!一根36倍身炮管需二百公斤钢料,估计这些应该能制炮管150以上,再加上备用身管,呵呵!这些材料足够制造100门火炮,我想如此之多的火炮,应该足够满足您的民团使用了,到时你也可以考虑向你们的政府出售西北公司的火炮!”史道姆稍微算了一下眼前的这些钢料,得到一个让自己非常满意的数字,于是便有些兴高采烈的对司马说道。
  “足够了!足够了!卖给政府?我看还是算了!免得到时自己的公司给国有化了!”听到史道姆提议把多余的火炮卖给政府,司马连想都没想就一口否决了,若是现在自己把火炮卖给政府,估计还没等卖,政府就先治自己一个私造军械的罪名!到时可就全完了!
  待那几十根报废身管运进机件厂的库房之中后,司马便让工人抬着几个箱子进了史道姆的办公室,在办公室里司马一打开其中的一个箱子,从中抽出一叠图纸。
  “司马,这是?毛瑟步枪的全套工作图纸?”看着眼前的这份图纸,史道姆有些目瞪口呆地说道,作为武器设计人员,史道姆只是稍看了几张,就知道这些图纸很可能是毛瑟步枪的全套工作图纸中的一部分。
  对于全套工作图纸对于兵工企业生产的重要性,史道姆可是再了解不过,这些图纸并不只是简单的生产图纸,应该还包括专用刀具、夹具、验收图纸等等的图纸,应该还有其它各种详细的制造规范,像这种全套工作图纸一般情况下这种图纸任何一家武器公司都不会轻易转让,就是中国的这么多家兵工厂,他们的图纸也不过是和之前自己一样,通过实物仿制自绘图纸。司马是怎么得到的。
  “呵呵!是的,这是从全套的工作图纸,还有验收图纸、生产规范、原料图表,我也说不清楚,不过这些都是德文图纸,我想这些应该再适合你不过。以后公司原来的步枪生产都停下来,所有的设备都要进行改造,以适应新武器的生产。不过步枪的口径改成65口径,这里有一份新的枪管图纸。”
  司马指着图纸对史道姆说道,既然现在有了全套的工作图纸,那么就没有必要再生产原本逆仿制的三八式,虽说那个三八式制造的质量也很是不错。之所以强调改造枪管,是因为司马并不准备使用79毛瑟是仍然采用的65步枪弹,只不过弹头将更换成65径的格伦德尔弹头,以提高武器的性能。
第136章
武器
  “嗯?为什么要改口径?用7.9毫米毛瑟步枪弹不是很好吗?而且优于65日本有坂弹。”对于司马还是坚持用着65日本口径史道姆显然有些不太赞成,于是史道姆开口问道。
  “并不是继续使用日本的有坂弹,你看一下这份图纸,这是公司委托外人设计的一种新型子弹,我们现在只使用这种新型子弹的弹头,以改造日式的65有坂弹,它采用了设计最佳的弹头结构较特殊形半径很大能增大弹头质量系数,提高弹头飞行稳定性,精度明绝对于日式65弹药,杀伤力也提高很多,并不会比79瑟步弹差。”听到史道姆的疑问,司马便开口解释道。
  对于6.5×38mm枪弹的精度和杀伤性能,司马是绝对有信心,按照后世的资料,格伦德尔枪弹的精度以及弹头动能在从100至1000米都接近或优于M80约7.9毫米步枪弹。后世美国人研制这种弹药就是为了使M16系列步枪的精确射击距离达到千米以上。正是这一需求的提出,最终导致产生了一种6.5×38mm格伦德尔枪弹。一种以中等质量的弹头也可获得良好的初速和很好的弹道性能的枪弹,使用长508mm枪管发射时。该弹可使用的范围很广。
  “这图纸上的是不是两种枪弹,这一个他的铅芯前部有一厘米的空腔,是不是为了增加杀伤力,另一个是实心弹,应该是轻弹、重弹之分吧!”史道姆翻看了一下司马拿出的图纸,看到两种外形尺寸一致,但是内部结构完全不同地两种子弹便开口说道。
  “嗯!是的,这一种有空腔的轻型弹头用作于步枪,另一种无空腔结构的是机枪。以保持远距离侵御力。”听到史道姆这么问自己,司马便开口说道,因为步枪是用5桥夹装弹。而机枪使用的是散装弹,所以根本不需要担心会发生混乱。格伦德尔枪弹的被甲尖部内留了大约一厘米的空腔,弹头击中目标后,因受到阻力急剧减速,由于铅套的惯性作用而二次前冲。
  当遇到骨骼时,铅套有可能冲破被甲而形成开花弹而带毒伤人;此时,弹头质心前移,在目标内更易失稳而翻滚,使弹头动能大量释放给目标而增大对目标的杀伤力。该空腔还可使弹头质心后移。从而提高弹头飞行稳定性。从后世美国人的试验上来看,格伦德尔枪弹的杀伤力在任何距离都明显优于M80北约弹,这也是司马采用这种弹头原因。
  “史道姆。除了这些,你有没有算过一笔账。使用65公司每年可以节约多少钱,就是军队使用的话,可以节约多少钱。在保证了杀伤力的前提下。相比79毛瑟弹第一发子弹公司都节约5铜铅!一克发射药。每千发子弹至少可以节约几块钱。如果全国军队使用都使用这种弹药,到时每年仅只是在弹药上节约的经费。都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中国是个穷国,用这种子弹再合适不过。”
  司马一本正经的向史道姆解释道,如果不因为这个时代的发射药不及后世的发射药,司马甚至曾想过生产6.5×38mm格伦德尔枪弹,而不是6.5×51mm版本的格伦德,保持性能不会下降。
  “呵呵!也许吧!好像用65口径的国家都是如此,也许于经济的角度考虑吧!我只是希望这种子弹真的如你所说,威力不比79毛瑟步枪弹差,对于这种子弹我已经很是期待了!”虽说对于司马说的这种子弹的威力不敢相信,但是史道姆却不得不承认,使用65口径的弹药非常经济,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而适不过。
  “不过好像这种弹药的一些尺寸和日本有坂弹药并不一致,如果我们要生产这种新型子弹的话,恐怕需要对日本的有坂子弹的弹壳进行一些改进!”仔细看了一下图纸上弹头的尺寸规格,史道姆指着图纸上的尺寸对司马说道,虽然差别很是细微,不过在弹药上却需要非常注意。就像79口径的毛瑟圆弹和尖弹,虽然两者的口径同为79,两者的弹头外径却不一致,虽然相差仅不过只0.1,但两者仍旧不能通用。
  “这种新弹的弹头直径是6.8毫米,而按照我们现在用的日本弹头不过是6.63毫米而已,相差几乎达到0.2毫米,这么大的差距,如果使用旧弹壳肯定不行,只能重新设计。你看一下这两种子弹的尺寸,这有坂弹的弹壳瓶颈处至少需要加大到7毫米。就是过去公司生产的步枪也需要进行改造。否则根本不可能发射这种弹头。估计刀具厂需要把为子弹厂生产的模具全部报废,生产新的模具了!”
  拿出自己绘制的有坂子弹的图纸,史道姆仔细对比了一下开口说道,因为现在子弹厂设备已经开始调试,而且制造弹药所需的各种模具也早都制造完成,看来如果生产新子弹的,这些东西就得全部报废,改生产新的模具。
  “啊!这样啊!没什么,重新生产就是了!我看一下……嗯!这个如果去掉这个半底缘,改成无底缘弹。这样会不会有影响?还有这个弹壳的直径能不能适当的稍加粗到三八式步枪并不能打新型弹药?需要改造才行?”顺着史道姆指着的位置,司马看了一下,仔细对比一下两者。然后开口说道,有时候司马真弄不明白,这日本人为什么弄个费事的半底缘在这,这会既然要改造,到不如全改。
  心下对于公司和日本造的三八式步枪并不能使用新型弹药,司马可是心里压不住的狂喜,如果真的怕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要知道司马可一直担心日也用了公司的新型子弹,到时可就是大罪过了!
  “去除半底缘并不会有什么影响,只是一根头发的差别罢了。不过如果子弹真的造你说的这么改,恐怕公司原来的旧枪必须要换新的枪管,两者根本没有通用的可能。不过幸好,虽然换了新枪管。公司现在库存的日本弹药,仍然可以在新枪上使用。”听着司马之前的设想,史道姆在心里估计了一下。好像这些改动并没有什么影响。于是便开口回答道。
  “史道姆。你的意思是,公司生产的65步枪可以打日本的有坂子弹。而三八式步枪却不能打公司制造的子弹?”听史道姆这么一说,司马简直想笑出来,如果真的是这样,恐怕没有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事情了,如此一来,恐怕光是恶心都能恶心死日本人。知道历史发展的司马,当然知道未来的走向,未来公司十有八九会和日本发生战争,那么如果在战场上使用着65步枪的中国人时候可以直接使用缴获日本人的子弹,而日本人面对着缴获的中国子弹,却只能看,而不用,恐怕到时日本人心里头能恶心死。
  “呵呵!这就是我想要的!恶心死他们……咦!这门炮是什么炮?怎么以前没有见到过。”听到史道姆的肯定的答案后,司马心花怒放地说道,正打量着眼前这份能恶心死日本人的子弹图纸时,看到史道姆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大40厘米大小的一门火炮模型,于是便开口问道。
  “哦!这个是我过去在克虏伯公司工作时参与设计过的105毫米的FH98/09型榴弹炮模型,以前穷时,为了生计,把那个卖掉了,真的很可惜!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榴弹炮,不过现在应该德国应该早已经有了性能更好的榴弹炮了。”看到桌上的模型,史道姆有些动情地说道,这是史道姆身边现在仅有几件,当时从德国带来的物品,当时是准备在合同完成时送给中国的兵工厂,一来是留做纪念,二来可以起到推销产品的作用。
  不过因为在合同结束时,那个让人很不愉快的结尾,所以史道姆当时把这两件火炮模型给私自了下来。
  “这是105米榴弹炮的模型,怎么炮管这么短!射程应该很近吧!”司马打量着桌上的这个制作非常之精密的模型,火炮的身管比复进机还要短上几十厘米的火炮,可是司马第一次见到,看着短短炮管,估计射程也远不到那里去,司马开口问道。
  “他只有不到16倍的身管,当然显得很短,不过射程并可以把16公斤重的榴弹打到7公里外!相比与野战炮,榴弹炮更适合战场,这是德国参谋部得出的结论,这门炮正是在皇帝陛下的要求下研制的新型榴弹炮。”听司马这么问,史道姆如此解释道,曾经参与这门世界上最先进的轻榴弹炮的研制设计,可是史道姆的骄傲。
  史道姆并不知道现在欧洲主宰着战场的正是各种口径的榴弹炮,榴弹炮最大的优势就是弹头重和全炮弹重的比例。炮弹的重量更大,意识着可以装更多的炸药、可以产生更多的杀伤破片,不仅直接命中时破坏性更强,就算是没有直接命中只是接近弹着点,强烈的冲击波也行造成战壕和工事的损伤。而且是对于战壕而言,曲射的榴弹炮给战壕内的士兵造成的杀伤远大于直射的野战炮,也正是因为如此的原因,才会使得现在榴弹炮已经取代了野战炮成为欧洲战场的主宰。
  “7公里!呵呵!我们公司可以制造这种FH98/09榴弹炮吗?”早在一听说是到。要知道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这种榴弹炮的射程好像是近了一些,但是那16公斤却足以弥补这一不足,更何况估计现在火炮的射程恐怕都是这么点。如果自己的民团里头能装备一个营的这种大口径榴弹炮,估计在野战的时候,强此强大的火力将是任何一个敢于进攻公司的敌人的恶梦,到那时……
  “我们公司当然可以制造,这种榴弹炮的装药并不比75炮多多少。膛压也相近,所以制造这种榴弹炮并不存在任何问题,我设计的野战炮的炮架。为了加强射击稳定性,就是参考它的炮架。结构强度完全可以直接供105弹炮使用。不过如果我们在制造这种火炮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周视瞄准镜的问题!”
  听到司马的话,史道姆就知道司马恐怕是对这种榴弹炮动了心思。对于制造榴弹炮史道姆可没有任何意见。公司的技术也可以胜任。只不过瞄准镜是个问题。
  “周视瞄准镜?你以前不说可以用机械游标瞄具代用吗?”听史道姆这样说,司马皱着眉头问道。没想到又碰到这样的问题,不过之前史道姆的可是用着机械游标瞄具代用,怎么现在不行了!
  “那是野战炮,这是榴弹炮!野战炮是以2里内的直射为主,榴弹炮是远程压制,如果说我们用机械式瞄准具的,勉强可堪使用,不过精度成问题!我个人觉得我们公司应该建立一个生产光学瞄准镜的工厂,至少应该建个可以少量生产的试验室。”话说史道姆一直以来觉得最可惜就是,那怕自己在中国设计制造出再精良的火炮,也没办法给这些火炮安装上光学周视瞄准器,如此一来哪怕就是有精良的火炮又能如何?
  “对这我也没有办法!这么大的中国没有一个可以制造光学器材专家或者说技术人员,没有技术人员,我就是有心也无力不是!”司马无奈地说道,这个时代的中国所派出的留学生,大都是学习机械、冶金、造船、军工等等工业技术,可是对于应用光学的学习研究却根本没有几个,要知道直到30年代初,中国才有专门的留学光学,也是直到30年晚期,中国才算建立第一个光学仪器的这会司马就是想挖角,恐怕也挖不到什么人才回来。
  “如果说,公司能弄的光学玻璃的话,我想我恐怕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他应该能够制造出光学瞄准设备,不过该可以!”听司马这么说,史道姆想了一下开口说道,在天津时史道姆在租界内认识一个德国人,到是应该有可能制造出这些光学器材。
  “哦!管他是应该,还是不能,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行!”听史道姆这么说,司马连忙急切地说道,只要能解决光学器材的问题,管他什么这那那这的。
  “我也不太清楚他能不能,我只知道他过去曾是蔡斯公司的技师,战前被派到日本去协助维修蔡斯公司出售给日本海军的光学仪器,二年前日本对德国宣战的之后,他很走运的逃到了中国,在天津的德国租界里的一家眼镜店里以校光,和打磨镜片为生。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现在应该还在天津德界的那家眼镜店内工作。我就是在修我的眼镜时和他认识的!如果公司能弄到光学玻璃和相应的设备的话。我想他应该可以制出公司需要的瞄准镜!”
  见司马如此的急切,史道姆便想了一下开口说道。不过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是在心里头史道姆还是有些拿不准主意,毕竟那个人只不过是个修理光学器材的技师罢了!虽然说在欧洲早已经战火连天,可是欧洲的战火明显得对于亚洲的中国根本没有什么影响,至少对于生活在中国的数十万外国人而言。
  不过也不尽然,至少对于在华的德国以及奥匈帝国的国民并非如此,自从战争爆发以来那些原本对德国很是友好的其它欧美国家公民,对德国人显然不太友好。这些外国人大都居住在各地的租界之中。租界是这个时代的中国的特色,就像上次司马来的时候,当看到租界的时候。心里也只隐隐作痛,是时代的特色,也是一种耻辱!
  自从被德国人割占地青岛在两年前被日本攻下后,海河右岸的天津德国租界就成了德国在华最大的租界,因为青岛大量的德侨随着德军投降后,被日本人关进了设在日本的战俘营,也许是为了一种心理上的安宁,大量的德国人便从各地集居各地德国租界,而其中最大的天津租界。更是集中了在北中国的大部分德国人。
  一直以来德国租界内林立的洋楼之中存着大量为德国企业服务的洋行,但是随着战争的爆发,失去了本土货物供应以及本土市场的这些德国洋行。现在大都处于半倒闭的境地,而正是依托这些洋行而繁荣起来的德国租界,因此也显得有那么几分萧条。
  一辆全新的黑色的轻便马车在马夫的驾驶下,缓步行驶在德国租界内的6公路上,这辆黑色的轻便马车的车门上涂有一个白色帆形标志。标志的模样和毛瑟公司的标志很像。只不过其间的德文字母。变成了两个汉字“西北”。这便是西北公司的标志,设计这个标志时司马并没有费什么功夫。只是随便用了这么一个帆拱形白框,然后顺着框形写上黑体的“西北”两字,如此一来倒也非常醒目!
  透过马车窗户的玻璃看着路两侧的充满德国风情的洋楼,以及楼外到处悬挂着的黑红黄的三色德国国旗,史道姆不禁感觉亲切异常,虽然这里是中国,可是在这里史道姆却总能找到家一般的感觉。
  史道姆这次来天津就是为了帮司马找到海森伯格,也就是现在在天津德国租界的一家眼镜行里工作的那个蔡斯公司的技师。
  “差不多一年多没来这里!这里好像比去看显得更萧条了一些,都是这场该死的战争,还有该死的英国佬!”看着明显有些萧条的街道,坐在马车上的史道姆自言自语的骂道,之所以骂英国人,就是因为英国的舰队封锁了德国海运,才使得这里显得如此萧条,也使得自己不能乘船回家!
  这一次史道姆之所以毛遂自荐的来天津找海森伯格,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天津的德界内找到回家的感觉,但是现在看到如此萧条的德界,史道姆怎么可能不生气。就在这时史道姆看到马车停了下来,透过车窗看到已经到了目的地,于是史道姆连忙收拾了一下衣服,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看着眼镜店的门牌上熟悉的德国字母,史道姆不禁感觉有些亲切,这是一家德国人开的眼镜店,不过主要的生意对像还是针对中国人!
  “海森伯格,那几个中国的政府军里的军官送来的望远镜你帮他们修好没有,他们明天就来领了!”眼镜店的老板菲利克斯,对正在那里忙着的海森伯格说道,现在菲利克斯可真有些庆幸自己竟然拾到这么一个宝贝,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使得现在自己的眼镜店生意越来越来好。
  当然这生意指的是修望远镜,每一部望远镜都能得到近百元的利润。而每个月总有那么十几部,如此一来,店里的生意并没有因为货源不足而下滑,反而利润更高。
  “已经修好了都在那边的盒子里……咦!史道姆!你不是到外地去了吗?怎么回来了!”听到老板的话,正在工作着的海森伯格扭头说道,一转脸就看到了走进店里的史道姆!
  “我的朋友!好久不见了!”一见到海森伯格,史道姆便紧紧地给了他一个拥抱,史道姆至今仍然感激当初他免费给自己修眼镜的事情,也是因为那次之后,两人成了朋友。
  “我的朋友!一切都好吗?”在租界内的一家德国餐厅内,史道姆看着一年多未见的海森伯格说道。
  “还行吧!现在这里的生意很一般,幸好中国人不会修望远镜,所以在现在至少在中国生活已经没有任何问题!”吃着很久没吃过了德国大餐,海森伯格一边半闭着眼睛回味着已经变有些陌生的美味,一边开口说道。
  “我现在有一份工作介绍给你,去帮助我现在工作的那家公司制造周视瞄准镜,你可以吗?我的朋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