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3/730

  在他操纵下,沉重的坦克如灵巧的猎犬,在坑坑洼洼的场地上时而蛇行、时而跃升,坦克机动性提高不少。车长手拿说明书,尝试操作坦克的新型火控装置。与车组其它3名成员一样,窦泽国只在两月前,上过公司技术人员两月培训课,尽管公司培教官还没到达训练场,但军人在看到新玩具后有几个能忍得住。
  “比我想象的快得多,而且操纵更简单。”金云霄兴奋道。
  “别得意……哎哟……”话未说完,打开炮弹隔仓板的装填手潘厚臣吃痛大叫,被左摆的炮尾撞了一下。
  “他妈的,炮尾怎么左右乱摆?”
  “双向炮稳,课都吃到狗肚子里了,过去24式坦克是垂直单向炮稳,丙型是第一个采用双向炮稳的坦克,撞一下,能让你长记性。”炮长李东光笑骂道。
  从丙型开始便加装火炮稳定器,坦克火炮纵向精度大为提高。凡事有利有弊,安装火炮稳定器后,火炮在坦克行进中炮尾就会纵向摆动,有时可能会碰伤乘员。只是纵向摆动还较安全,可现在,加装TPW-3双向稳定器后,纵向横向精度都大大提高,随之带来横向摆动,很可能伤到装镇手。
  “乖乖105毫米口径,老天爷,上帝,我喜欢。”
  骂过的潘厚臣,李东光极尽夸张的赞叹道。尽管75毫米坦克炮已经够用,但辛型却换装105毫米坦克炮,而不是教材中提到的90毫米坦克炮。
  “喜欢?就61发炮弹,缩水一半。炮弹打完了,你丫就把你的小鸟塞到里头当炮弹打吧!”
  “别贫了,抓紧时间掌握这家伙吧!”车长席上的窦泽国打断兄弟间的玩笑。坦克车组间没军衔、军阶之分,只有兄弟般同生共死的情份,互相开玩笑是调剂单调军旅生活的一种手段。
  合像测距仪并没有太多变化,只是车长指挥塔上12.7毫米机枪变成15毫米机枪,而且可以在炮塔内控制。与同时时车长指挥塔视线更宽敞了,1倍观察镜被置换成0.8倍广角境。
  “视界不错!”200米外三楼阳台、窗户都出现在视线中,窦泽国满意地点点头,视场开阔多了。
  接下来一试,顿时泄气,15毫米机枪,竟成了摆设,可以在车内控制俯仰、射界,但没办法在车内精确瞄准,除非主炮先瞄准,再参照主炮瞄准刻表设定。
  “靠!真他妈浪费。”发现不足后,窦泽国无奈地摇摇头,24式初型坦克直到现在的辛型,总会整出些看似先进,实则鸡肋的功能。
  “管他呢,真上战场,瞎打一通,吓唬吓唬人。”尽管辛型坦克的遥控机枪让人哭笑不得,但总体来说,辛型坦克进步不少。800马力机械涡轮增加发动机,105毫米坦克炮、双向炮稳、液压自动变速器等等,与旧型号天壤之别。
  “会不会……”窦泽国想到,24式坦克一个比一个先进,越先进则越复杂,复杂又会限制产量,坦克数量将严重限制战斗力。
  ……
  铸造的24式坦克车体、炮塔用行车吊运到加工位置,电焊闪烁,打磨机嘶嘶作响。巨大的车间中,几十辆坦克车体一字排开,在大型机械夹持下倾斜。一群身穿脏工作服的工人,如工蚁一般,重复刻板的工作,一段段钢构件及漆成红色、黑色或绿色的细钢管被工人加装入坦克车体和炮塔。
  总装车间人行通道上,两名身穿西装的公司高管和一名挂上校军衔的军官不时大声交谈。参观过总装车间后,一行三人来到火车专线站台,一辆辆被漆成沙漠迷彩的坦克停在货场等待运出。一天24小时,除去机器检修和检查,福田拖拉机公司从来没有停止过生产,24式坦克源源不断从这里运到世界各个战场。
  “郑上校,现在日产量比参战前一个月还要多。上个月,我们生产475辆24式坦克。”
  “赵经理,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个师?我们需要多少坦克?我接到来自部队的报告中,除去对24式坦克的称赞,所有部队,都在问同一个问题。”郑浩然对福田公司经理赵宝印抱怨。福田是中国最大的装甲车辆制造商,70%的24式坦克都是由福田负责生产。
  “坦克什么时候能满编?全中国几十个装甲师、机械化师,除第一、二装甲师外,所有装甲部队都未满编。装甲连只有9辆24式坦克,用九式坦克和31式步战车充数。受生产所限,国防军装甲部队不得不用薄皮九式坦克和31步兵战车冲锋陷阵。卡拉奇,一天就损失325辆九式坦克和31步战车,多少装甲兵因为不能提供足够的24式坦克而惨死?”
  一连串斥责让赵宝印不知所措,不停用手帕擦汗。国防联勤司令部郑上校的责问让赵宝印心中暗暗叫着苦。当年研制24式坦克时,军队不断说,复杂点没关系,只要性能好就行,还有质量弥补数量等诸如此类的回答。平时高喊质量、安全,打仗了却成天催产量,自己又不是孙猴子,拔根汗毛一口气能吹出一辆坦克。但可以这么想,却绝不能这么说。
  “郑长官放心,我们一定继续挖掘产能,这个月保证能突破500辆。”
  “500辆?”听到这个数字郑浩然恨不得把赵胖子生吞了,500辆还不够塞牙缝。
  “长官,24式坦克产量,目前已达到极限。即便公司新厂年底投产,能保证千辆月产就已经是奇迹了。这不是公司、工人问题,而是设计问题。24式坦克是以牺牲易产性为代价,换取对车组保护。一辆24式坦克50吨,仅吨位就相当他国两辆坦克,而结构复杂性……”一旁的公司总设计师梁晓秋说了句公道话。
  “难道让战士继续开着薄皮车冲锋陷阵吗?”郑浩然反问。
  “要么换坦克,要么国防部派人接管工厂生产。包括福田在内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在产量上让国防部满意。”梁晓秋直截了当的回答。
  “换坦克?”郑浩然一愣,这是什么建议,24式坦克数量的确不足,但在战场上是可以左右战局的武器。24式坦克具有强烈的震憾力,军人都爱不释手。
  战场上,24式坦克是能让大家对胜利充满信心的武器,而对敌人,是极具震慑和能产生恐怖的坦克“开罐器”,而且是无法摧毁的“开罐器”。换坦克,开玩笑,要是装甲部队官兵知道要用“缩水”坦克换掉24式,保证装甲兵会开着坦克把联勤司令部轰平。
  “不可能,24式坦克绝不能停产。”
  “长官,我没说让24式停产,24式坦克在装甲师是突击尖刀,坦克间对射,它可以充分发挥精准火力的拿手好戏,并体现坚固装甲防护的优势。在敌人坦克火力有效射程外,它可以轻松用火炮点名。但长官,步兵师是否也需要这种重型坦克?”
  梁晓秋的问题让郑浩然眉头一皱,的确步兵师、摩步师甚至机械化步兵师装备24式坦克大材小用。
  “长官,我看过军方报告,不少装甲师都要求把步兵师坦克划给他们,装甲师在坦克缺编仍冲锋陷阵时,步兵部队的24式坦克却在一旁趴窝。长官,像24式坦克这样的重型坦克,适合在装甲师中,发挥坚固装甲和强大火力所带来的突击优势,而不是给步兵当移动炮台。如果想要固定炮台,可以用其它坦克。”
  “你的意思是把九式坦克给步兵部队?”
  “当然不是,九式坦克无论如何改进都已落后了。步兵师不需要24式重型坦克,但同样需要性能优良的坦克,比如与俄罗斯狼式类似的中型坦克,坦克火力不需要太强、装甲也不需要大厚,却更容易生产。当然性能同样是优良,具备坦克突击能力,可以击毁绝大多数敌国坦克,正面又可以防御敌国坦克炮击。”
  “梁先生,这种万金油坦克,狼式也达不到,狼式坦克牺牲了防御性能,如果……”郑浩然没说下去。早在去年,国防部就打算把所有24式坦克集中到装甲师,用俄罗斯狼式坦克装备步兵部队,但最终不了了之。狼式防护欠佳,国防部无法接受。
  “那就重新设计一种坦克,如果军方同意,我保证在月内完成全部设计,明年春节前,制造出原型车。”
  战争爆发后,地面防务公司就意识到24式坦克复杂性可能导致产量问题,于是便开始“易产”坦克设计,只不过国防部没有明确提出要求,装甲部队更对24式坦克情有独钟,认为24式坦克在防护、火力、机动性达到完美,下意识排斥新坦克,担心影响到本就不足坦克的产量。24辛型,是重新设计车体和炮塔的全新坦克,但为了让国防军接受,只能挂着24式坦克之名。
  如果没有国防部批准,装甲部队根本不会准许影响24式坦克产量的新型坦克研发和制造。现在就是良机。
  “不,郑上校,不需要到明年,现在就可以拿出原型车。”正擦额上冷汗的赵宝印突然献宝式的插话,完全无视梁晓秋几欲杀人的目光。赵胖子不知道留三分的道理吗?还是被国防部的压力吓傻了。
  赵宝印一年多来,被国防部、联勤司令部、装甲部队逼的几乎发疯。在赵宝印看来,没有什么比摆脱现在困境更重要的事情了。梁晓秋一提“万金油”坦克,赵宝印就觉得机会来了。
  “狼式?”第一眼看到仓库中的绿色涂装坦克,郑浩然脱口而出。但仔细观察,比狼式大一圈,炮塔和车首也不同,坦克炮口径是90毫米,火力远比狼式强大。
  “长官,俄罗斯狼式坦克,的确给我们的研制极大启发,尤其是在设计思路上。它的车体和狼式一样,是简单的箱形结构,既增加了容积,又减轻了重量。车体由7块不同厚度轧制均质装甲焊接而成,异常简练,非常适合自动焊接生产线大规模生产。”梁晓秋跳上坦克向郑浩然介绍。原本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后,再向国防军展示,而不是会如此仓促。
  粱晓秋留意到站在坦克车体上从车长指挥塔入口观察坦克内部的郑浩然眉头轻皱。
  “因为小型化缘故,内部空间较为紧张。操纵装置、燃料柜、弹药柜和动力组非常紧凑,不过根据内部试验,尽管空间紧张,但身高1.65米的坦克兵操纵不会有任何影响。”
  “梁先生,这是……”郑浩然指着主炮左侧细长空管问,这是安装并列机枪的位置。但并列机枪不需要这么多空间。
  “长官,这是25毫米转膛炮预留位置。”
  “25毫米转膛炮?”
  “是的,长官,这是根据国防军装甲部队报告特意加装的。当然并没有取代并列机枪,不过作战效能却超过并列机枪。并列机关炮可随火炮一起俯仰,也可以单独俯仰,最大仰角40度,俯角与火炮相同为-8度。该炮可以攻击楼上目标,甚至可以攻击低空飞机。当然主要用于攻击地面目标,攻击集群步兵时,25毫米转膛炮可在倾刻间向目标区发射百枚薄壁榴弹,同时也可攻击轻装甲,以节约主炮弹药。”
  “并列机关炮?”瞅着空置并列机关炮位置,这种坦克的确像“万金油坦克”。
  “防御能力和机动性怎么样?”
  “炮塔正面装甲110毫米、侧面75毫米、顶部30毫米、尾部50毫米,车体前上70毫米,前下80毫米。除此外在坦克动力舱和战斗舱之间装有防火装甲隔板,车重36吨,600马力柴油机,最高时速58公里……”
  从坦克上跳下来,郑浩然又回头看了一眼坦克。
  “梁先生,这辆坦克是完整原型车吗?如果是,安装好并列机关炮,准备详细资料,我会亲自向联勤司令部推荐……”
第234章
战事与商人
  “以阿拉真主的名义,慈悲而仁爱的真主……”两名伊朗人坐在一架狐式小型运输机里,飞机在强有力气流中颠簸摇晃。显然,在这种情况下,穆斯林不可能做到以头叩地,所以其中一名男子只能将头轻轻叩击握紧的拳头,而他左手则沿膝盖上祈祷书字句移动。其中一名伊朗飞行员看向窗外,看到下方古城里扁平的抹泥房顶。
  远处是沙漠,沙漠深处可以看到高达数米的沙墙,沙墙附近是滚滚黄沙。伊朗人大都知道,沙墙实际上是军队野战基地,典型中国军队作风。中国人用大型装甲推土机,在距离伊拉克边境十数公里处,推挖出厚实高大的沙墙,作为部队宿营地,即起到防御作用,又可以阻挡沙漠风暴。望着数米高沙墙,副驾驶身旁的人一下找不到念到哪儿了,于是重新开始,“以阿拉真主的名义……”
  清晨、朝阳刚升起,隐于高大沙墙后的国防军驻伊朗第196师272摩步团基地内,官兵都在参加每日早晨例行的升国旗仪式。
  “全体立正,播放国歌,升旗,敬礼!”随值日军士口令,官兵一起肃立,默默注视正沿旗杆缓缓升起的五色旗,整齐抬起右手,表情肃穆的向国旗敬军礼。
  播音器里传来熟悉的中国国歌《共和中国颂》,人人都随歌曲节奏唱起国歌,歌声在沙堡内回荡。沙堡上方,警戒塔内15毫米双联机枪或指空中或直指远方,偶尔还会有飞机掠过。今天显然和过去不同,沙堡内官兵除沙漠作战服外,钢盔、战术背心都穿在身上。原本松松垮垮的战术背心紧绷,众人一大清早,就将间隔装甲块,插进战术背心。
  只不过战术背心,仍是丛林迷彩伪装。196师是从国内调来的部队,共和31年12月,伊朗王国准许国防军入境驻扎,三个月后196师入境,部队还没有做好沙漠战准备。湛蓝的天空下,上尉面色严肃而冷峻,钢盔在额部形成阴影,深色墨镜显得很酷。
  “兄弟们,中国对伊拉克王国最后通牒到今天中午12时,如果伊拉克王国摄政王伊拉未批准我们进入,对伊拉克战争今天中午就要开始。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无论伊拉克国王是否准许进驻,都必须作好进军准备。兄弟们,假期结束了。”
  “长官,请求发言。”上尉话音刚落,队列中一名士兵立即开口。上尉点点头。
  “在伊拉克能不能碰到英国佬,别他娘光是伊拉克人,打仗跟他娘行军似的。咱们准备开打了,他们举白旗了。”士兵话声一落,队列中顿时响起一片笑声。
  “是啊,别跟伊朗人一样,开始时叫喊的比谁都凶,结果最后通牒最后一秒,举起白旗。难道碰到英国佬,就要打苦仗吗?还他娘是场行军。好了,兄弟们,抓紧时间准备,巴格达见。”
  晴朗万里无云,地面升腾起中东特有的热雾,使远处景色显得朦胧扭曲。36侦察营6辆24式坦克和12辆30式步兵战车,十几辆6×6卡车、吉普车,停在荒原上。穿背心短裤的坦克兵,带着坦克帽检查坦克发动机、热护套,侦察步兵躺在坦克凉影下,大口喝水。目的地是伊拉克边界以东20公里,从那里出发不到一小时就能进入伊拉克。
  共和32年3月15日上午,国防军中东集团军五个师离开边境沙垒营地,踏上征程。第36装甲侦察营车队踏上一条千百年来骆驼商队留下的路,两侧是开阔的沙漠和中东荒原。五万国防军部队,同时拥上古道。数千辆车辆,吉普车、坦克、装甲车、自行火车和卡车,使得辽阔的荒原上出现拥挤。国防军196师、213师,在荒原上摆开数十公里纵队。
  所有人都能直观感受到军事行动规模,一块块用栅栏围起的地方,停放油罐车、牵引车、工程机械车,将在战斗部队进入伊拉克后随时跟进。占地面积数平方公里的补给站中,弹药、油桶和配给食品箱,堆积如山。路边摆放一根根钢管,军方承包商所属建筑工人正把它们焊接成管道,为进军伊拉克部队提供燃料和水。新闻记者乘坐吉普车缓缓前进。
  从气势看来,完全是一派准备与伊拉克军队大干一场的景象。空中不断有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掠过,飞行员显摆技术一般,不断实施零高度飞行,但与战斗时零高度攻击会让步兵欢呼不同,这会的零高度飞行反而会召来一阵阵痛骂。螺旋桨扬起的沙尘不断飞进脱掉作战服,只穿作T恤和作战背心的士兵T恤中,自然惹的骂声一片。
  官兵中同样扛步枪、穿T恤作战背心的空军攻击机飞行员,听到战友咒诅,多少明白,显摆技术也要分场合和地点。战友咒骂“这群鸟人”时,他们大都尴尬扭过头。为争军费,同样为控制天空,依靠自由战役、对日战争辉煌,空军试图控制中国所有空中力量,以至十几年间,和海军、陆军明争暗斗,面和心不和,可空军源自陆军的历史却无法根除。
  早年间,空军初建时,为更好完成对地攻击任务,空军特意规定,攻击机行员都要和地面指挥军官在战壕里一起战斗一次的规矩,规矩至今未变。这不光是要求攻击机飞行员对地面作战有实际了解,也是和地面兄弟建立手足之情的方式。现在步兵骂鸟人时,佩“鸟膀子”的家伙自然很不舒服。
  “每辆坦克或卡车就如同一艘驱逐舰。坦克连或火炮连横越沙漠如舰艇巡视海洋。当与敌军相遇,在四周寻找有利战斗位置,像两艘军舰海战中情形酷似。首要原则是,沙漠部队必须保持机动,我们搜寻目标是人而不是土地,正如军舰搜寻目标是另一艘军舰,而对海面毫不关心一样。”
  朱晨风旋转车长指挥塔搜索目标时,脑海浮现出一段不知道什么地方看到的话。再准确不过,此时在瀚海中行驶,除去敌人,谁会关心脚下沙子?放大倍率仅一倍的车长观察镜中,满眼起伏的黄色沙丘,从侧向观察镜中,可以看到友车扬起的沙尘。再次转动车长指挥塔,一个异样的轮廓出现在眼前。
  发现目标,朱晨风连忙调校观察镜放大倍率,2倍、3倍、4倍逐步放大至9倍后,沙丘半掩的物体清晰可见。是一辆漆成土黄沙漠色的马哈蒂尔坦克炮塔。
  “猎狗20,我是猎狗32,10点方向,发现一辆马哈蒂尔坦克。”朱晨风通过电台向友车通报敌迹,原本成倒V形的坦克、装甲车纵队立即变换队形,分别从左右两翼向目标迂回包抄。
  朱晨风下令坦克停车,调整测距仪对齐半露坦克炮塔。测距时车长和炮长瞄准镜表尺装定装置通过机械连杆联结,将测出的目标距离同步投射到炮长瞄准镜上。完成测距,炮塔便自动向车长瞄准镜瞄准线方向旋转,车长指挥塔始终保持稳定,炮塔旋转终了,炮长先在一倍广角视场下观察捕捉车长指定目标,随后将瞄准镜倍率调整至6倍,按目镜显示距离高低、水平调整。炮长调整时,右腿始终踏着击发踏板。
  中午13点,烈日下军营中的英军和阿拉伯士兵正分列成两堆默默吃午餐,英国官兵一边吃熏猪肉,一边喝热茶。阿拉伯士兵则喝白开水、吃烤羊肉。骆驼卧倒在沙地里,周围沙丘上,12辆马蒂尔达坦克及几辆布伦机枪车为这支去年参加镇压伊拉克民族运动的部队提供警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3/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