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1/730

  “明白!”司马翰翔呼吸越来越急促,回答战友后,努力让自己平静。此时座舱里已经充满电线烧焦的臭味。必须要飞过运河,否则……
  发现机翼黑烟已经减少,李恒光长松一口气,方才燃烧是机翼翼梁间自封油箱中残油燃烧,自封油箱应该只引燃了一部分,至少现在不需要担心机翼会被彻底烧掉。
  “斑鸠26,尽量爬升高度。这里距离运河只有5公里,如果发动机停机,可以设法利用滑翔……”司马翰翔知道队长在护送自己,可能是通讯电台被烧毁了,队长的话只传来一半。
  战友在自己周围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圈,驾驶飞机的司马翰翔朝身后看去,激战的空中,有好几架飞机拖着黑烟掉落,因距离原因,无法辨认是敌机还是我机。司马翰翔费力的设法朝西奈半岛飞去时,安曼沙漠中机场已经乱成一团。机场上四架直升机转动旋翼,空军特勤队官兵提着自动步枪跳上飞机,直升机立即起飞,与此同时六架掩护战机升空。
  “老天爷保佑,千万不能出事。”望着起飞的搜救直升机,基地内一名中校面色煞白面朝伊斯梅利亚方向祈祷。
  “不会出事,只要他能到达西奈半岛,救援队就能找到他。”一名陆军少校轻声安慰。总之,希望顺利地把他救回来,安稳送回家,大家都轻松了。7公里,对于时速736公里的F-5而言,只需要几十秒,而现在7公里显得如此漫长。
  左翼被烧出一个大洞的斑鸠26,速度越来越慢,冷却器受损后振颤越来越频繁。飞到距离斑鸠26数米位置,马时雨打开座舱盖大喊,“26,还能坚持吗?”
  “喘振越来越频繁,不知道还能撑多长时间?”汗水不断从司马翰翔额头流下来,频繁喘振让他感觉到死亡阴影,迫降或许可以生还,但如果被英国人俘虏。中国无被俘空军……更何况自己。
  “老爹,要是飞不过去,怕你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尽量,如果飞不过去,我就跳伞陪你。”马时雨摸了一下大腿边的卡宾枪,没想到第一次执行战斗任务,就要派上用场了,自己的射击成绩好像还凑合。这时,苏伊士运河出现在他们下方。
  “尽量向西奈半岛深入飞行。”飞过运河时,马时雨又扭头大喊,向半岛腹地飞的越远,被营救机会就越大。
  飞机飞过运河后,不堪高温的发动机发出几声沉闷的爆响,终于停下来。司马翰翔设法滑翔飞行,在距离运河不到两公里附近,利用机身在沙漠上实施迫降。刚爬出座舱,机身就被烈火包围,不到几秒,弹药和汽油便发生爆炸。
  “他妈的!”趴在飞机五六米位置躲避爆炸的司马翰翔,逃离时,发现大腿处被爆炸碎片割开一条几寸长的伤口。
  一架飞机低飞,扔下一样东西,随后几架飞机朝安曼方向飞去。简单包扎伤口后,勉强走过去拾起圆筒。圆筒是求生筒,筒上只有三个字“向东走”司马翰翔苦笑不已。战友之所以离开,是避免引起英军巡逻队注意,留下自己一个人,反而更安全。按照训练步骤,先取出左腿处卡宾枪,掩盖掉地面血迹,扫掉脚印,才开始朝远处的沙丘走去。
  “无论如何,还活着。”只身一人行走在沙漠中,孤独的让人恐惧。西奈半岛遍地黄沙,只有少许灌木提供掩护。司马翰翔背着用降落伞带扎住的两个求生筒,端着卡宾枪,小心翼翼前行。尽管西奈半岛距离安曼前线尚有百公里之遥,但这地方绝对危机四伏。英军沙漠巡逻队随时可能出现,而且还有可能碰到阿拉伯骑匪,碰到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不知道救援队什么时候到达?150公里,Z-5需要40分钟才能到达,40分钟,可步行2公里,电台半径1.5公里。”司马翰翔心中反复盘算营救时间,还有步行距离。迫降后必须及时与飞机残骸脱离,通常情况下,巡逻队会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到达迫降位置,对飞行员展开搜索。保持一定距离,打开手持电台,就可以同搜救直升机联络。
  “老娘要是知道我被打下来,估计会……”从直升机上跳下来的陆军特种部队队员高矮胖瘦不一,肤色也不尽相同。全身上下邋遢不堪,沙漠作战服上尽是沙土,从衣着上看,似乎是刚从战地归来。包扎伤口的刺痛让司马翰翔忍不住呻吟,只是轻轻一声,觉察到身旁特种部队队员脸上并没有露出嘲讽之色,才算放心。
  “忍着点痛,再过一个小时,就能把你送到机场。”摘掉钢盔,医护兵收拾好急救箱后,便靠着舱壁闭上眼睛。周围的陆军特种部队队员,显然对营救回来的空军中尉没有什么兴趣,大都半闭眼睛。司马翰翔却注意到,他们手指依然紧扣扳机,发现异常,就会及时投入战斗。
  “谢谢,长官。”司马翰翔冲对面的少校道谢。少校微睁眼睛,轻哼一声。对于此次任务,少校心中存疑惑。搜救任务是空军特勤队搜救组的职责,此次,大家伙在执行任务返航途中,接到这个紧急任务。命令很简单,找到他,把他安全的带回来。似乎与过去任务并无不同,但在前往坠机地点几十分钟内,却接二连三有人询问进展情况。
  师、军、集团军,如果不是十分钟前,报告找到飞行员,少校都怀疑会不会收到国防部或陆军部询问。最让人疑惑的是,命令中从来没有提到飞行员姓名,只是让搜救一名飞行员而已。
  “总之,谢谢你们,到了安曼,空军俱乐部我来请客。”撑着飞机舱板坐起来的司马翰翔冲特种兵郑重其事的道谢。
  安曼空军俱乐部要比陆军俱乐部更受欢迎,俱乐部内有不少淘金的韩国女人,碍于家规一直没敢去,这次正好打着“报恩”的名义,尝试一下。
  “得了吧,中尉,到安曼,你会被直接送进医院。”医务兵笑道。去空军俱乐部一游,是不少官兵的愿望。空军比陆军有钱,所以韩国、日本女人更喜欢去空军俱乐部挣钱,而陆军不过是拾人牙慧。
  “怎么,哥几个不信?就算我直接去医院,我保证今天俱乐部我包场,让兄弟们玩个痛快,放松放松。”话音刚落,司马翰翔就看到少校微张双眼紧盯自己,眼神似乎在说:“这是你说的。”
  “长官,放心,我司马翰翔说过的话……”听到中尉说出名字,少校一愣,扫视中尉几眼,默不作声了。
  “长官,今天咱们……”
  “回基地,还有任务。”少校冷冷地说。
第243章
好的一面
  一架大型客机从太行山上空飞过,左拐降低高度,按新航向继续飞行。机头朝正北方向。几小时后,客机就会抵达西北市,飞机上乘客不多,在严格燃油配给下,国内航空公司机票价格,自然飞涨。
  战时搭乘飞机的旅客大都有急事,要不就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大都接受过“眨眼培训”只要一听到发动机轰鸣,就安然入睡。这是国内新近开发的一种培训,利用心理暗示和催眠方式,让人们产生这种自然反应,乘飞机穿梭于国内外的公司高管们,可以在上飞机后入睡,一下飞机,便可以精力十足的投入工作。
  尽管白天,但机舱内酣声一片,只有少数几人未休息。空姐则轻手轻脚回应未休息乘客召唤,为他们送上晚餐或饮料。张秩鹏坐在飞机头等舱内,从上飞机后,就把大部分时间消磨在机舱休息室里。独自一人坐在休息室右后角一张单人椅里,将随身携带的黑色公文包靠舱壁放好。在这里,可以专心致志思考。而在客舱,如果手拿文件一遍又一遍反复阅读,邻座乘客目光也许无意中就要落到电报上,非常不便。
  “先生,需要为你加满吗?”空姐娇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头也未抬张秩鹏合上手中电报点点头,示意给自己加满茶。空姐离开后,又掀开文件夹的张秩鹏盯着电报内容,知道目的已达到,自己的外甥从中东回到国内。医生报告中,伤势被加重几分,但却不会对生命构成威胁,甚至医生做手术时,轻轻动了手脚,以便让伤势变得更严重些。
  未来几个月,甚至半年,外甥都不可能轻松自在地走路。肌腱受损至少需要半年以上时间康复。康复后,不会对他行走构成任何影响。
  “但愿九姐能够体谅自己这份苦心。”将文件夹放回公文包,端起茶杯张秩鹏心中念叨。为让翰翔回来,自己费尽心机,不惜花费数百万。只要翰翔回家,就绝了九姐的那个心思。
  对于九姐而言,只要儿子不在前线,她仍然是战争坚定支持者,仍然会在各种场合为战争摇旗呐喊。之前,因为儿子上前线,竟然异想天开,想结束战争,九姐难道真不知道,如果东窗事发,姐夫怎么想?到那时,翰翔是回家了,但却会失去一切。
  “当娘的啊!”几个侄子先后参军,大嫂成天以泪洗面。张秩鹏庆幸,儿子不过八岁,远没到服兵役的年龄。
  张秩鹏凝望窗外满天星斗的夜空。圆月当空,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现在都到十七了,月亮还是那么圆。
  “要是翰墨能回来,一家就能团圆了。”想到另一个外甥,张秩鹏无奈地摇摇头。与两个外甥,打小在一起的缘故,三人更像朋友。两人性格截然不同。战争不结束,翰墨绝不会回家。长子责任、国民责任等等,多年来他给自己找了太多压力。
  面前空置的茶杯,再次被加满,抬头一个漂亮的空中小姐正在给自己加水。空中小姐一抬眼帘,正和张秩鹏目光相遇。如果换种场合或者时间,也许就会和漂亮姑娘攀谈聊天。可现在张秩鹏满腹心事,所以毫无兴致。
  夕阳散射橙黄色霞光,沙海间土路上,一道黄色烟尘自南向北,滚滚而来。黄烟中一辆吉普车疾驶而来,黄色车身上覆盖厚厚一层沙土。汽车拖着黄色烟柱奔驰,隐没在沙漠深处。狂风卷起无数个高高沙丘,远处天之尽头,朵朵云彩依稀可辨。本来就模糊不清的路迹,竟然完全消失了。
  入夜后,沙漠温度骤然下降,车上乘客,将毛毯盖在腿上。车上两名军官,谁都没有说话,任凭车在沙漠在奔驰。副驾驶位上的陈翰墨朝司机看了一眼。开车的方略眼睛红肿,但始终注视前方。浓密的黑发上,落下一层沙尘。连漆黑的脸庞,黑黑眉毛和干咧嘴唇上,也覆盖一层薄薄尘埃。方略一心一意开车,没留意陈翰墨的眼神。
  离开基地几小时,一路没有喝水,陈翰墨嘴唇干裂舌头发硬,牙齿一动,沙子在嘴里咯咯作响。于是从后座拿出水瓶,一连喝了两杯冷水。在茫茫无际的沙漠地带,清水的味道真是甘美异常。然后陈翰墨又倒一杯递给司机,但方略把嘴唇闭得更紧,仍目不转睛注视路面。
  “喝点水。”以为方略没看见,陈翰墨重复一遍。方略才留意到团长在跟自己说话。
  “喝口水。”陈翰墨把杯子递过去。方略使劲踩刹车,车子骤然停住,水壶里的水洒在陈翰墨膝盖上。
  “长官,大概还需要一小时,才能到达机场。”
  “那就再快点。”把水壶递给方略,陈翰墨吩咐,长时间坐车真让人心烦意乱。昨夜一场风暴,让路迹全埋于黄沙下。开车的方略却对道路情况了如指掌,轻松绕过大大小小的沙丘,在月亮照射下,疾速前进。
  “飞机再过两小时就会起飞。”
  “我知道。”昨天夜里从师长那里得知二弟战机被击落,身受重伤,将转院回国。自己连忙请假,朝巴格达赶去,无论如何都要去看看弟弟,毕竟是唯一的弟弟。
  “也许,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他是我弟弟,开快点。”陈翰墨吩咐完闭上眼睛。满脑子是弟弟的模样,几年没见,竟然发生这种事。
  半小时后,吉普车开上一条公路,速度更快了,路边村落和棕榈树越来越密集时,吉普车前方出现一道没有尽头的铁丝围墙。铁丝网向南北两个方向伸展,消失在沙丘背后。墙中央有个模糊的方块,铁丝围墙很高,外层有四道铁丝网。铁丝网上,间隔均匀地竖立着电线杆子,上面装电灯。夜幕中,灯光将整个基地照的通明。
  吉普车接近基地,听到空军基地内运输机螺旋桨轰鸣,停机坪上停满各种各样运输机、战斗机、轰炸机。巴格达机场是国防军在中东最大空军基地,也是唯一战略中转基地。补充兵从这里下飞机,然后又从这里换乘卡车或飞机到达各自部队。而各部队后运伤员,也大都从这里被空运回国内,至少突厥斯坦的二级医院。
  “他们在那?”吉普车一驶入基地,陈翰墨就站起身四处找寻,直到发现一架涂红卍字大型运输机和运输机旁排满的担架,才算松口气,飞机还没起飞。
  “一个点射,轻轻松松,英国佬连跳伞都没来得及,如果不是我的飞机……”躺靠汽车轮胎坐在跑道上,司马翰翔正在向别人炫耀战果,急促刹车声传来。一名军官跳下车,急匆匆赶来。
  “大哥?”见到大哥,司马翰翔目瞪口呆,他怎么在这?看到大哥一身灰土,方才想起大哥部队就驻扎在伊拉克。
  “怎么样?翰翔。”蹲下身翰墨看到小弟大腿上包扎的绷带,才算松口气。转回国内治疗,以为多严重,通常只有重伤员才会转回国内。
  “没事,大腿擦了一下,军医说肌腱撕裂,所以……”翰翔声音越来越低,甚至不敢面对大哥视线。
  医生让自己转回国内治疗时,曾欢呼雀跃。可现在见到大哥,脸上火辣辣的。伤势自己非常清楚,如果真那么严重,根本不可能步行一公里。但想回国,想离战争越远越好,既然医生说需要回国治疗,再好不过。
  “医生的话没错,翰翔,别坐着,躺好了。”把弟弟按回担架。看到小弟伤势,翰墨心知肚明,或许小弟的脾气并不适合呆在军队。
  “大哥,我……”
  “翰翔,你肯定能得一枚勋章,咱哥俩你可是第一个拿勋章的。”将不该有的念头甩掉,陈翰墨拍着躺在担架上的兄弟。望着满面风尘的大哥,翰翔知道大哥在得到消息后,就不顾一切地跑过来了,而自己……
  “我听说你击落一架英国飞机……”哥俩闲聊着,车上的方略打量着躺在担架上的二少爷,摇头叹息。
  ……
  “没事就好……”司马得知小儿子飞机被击落身受重伤,正在转院回国途中,天亮到达西北。
  “伤势肯定不重,一定。”想到自己参与制定的国防军野战医护等级,司马的心再次提到嗓子眼。如果不重,根本不会转回国内,若是有个万一……想到这,拳头再次握紧,双臂轻颤。一定不会有事,只是腿部受伤而已,大不了丢一条腿在中东,只要人活着就行。
  “不能告诉阿琳。”下意识,司马决定对妻子隐瞒儿子受伤的消息,如果让杨琳知道儿子受重伤,她肯定会……儿子是她心头肉,至少确定儿子安全前,绝不能告诉她。
  “夫人最近与一些大公司频繁接触,试图令国会……”想到石磊报告,司马摇头叹气。杨琳什么都好,就是太溺爱儿子,生怕他受一点苦、遭一点罪,为儿子甚至不惜……
  “总理,是否需要通知特勤处,去机场……”总理的自言自语,刘敬恒装没听见,作为总理秘书长、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主任,什么话听过等于没听,自然再清楚不过。
  “好了,没事就好,我不方便去机场接机,而且他回家也不合适。敬恒,等飞机到机场后,你帮我询问一下。下午,等下午有时间,我会去医院。还有,这件事,暂时不要告诉外界。”
  司马慢慢平静下来,吩咐刘敬恒。消息是空军医务司令部直接打电话到办公室的,甚至郑培林根本就未过问此事。或许郑培林眼中,只是一名飞行员受伤而已,这样也好,省掉许多麻烦。
  “石局长不是在外面吗?请他进来。”司马摆摆手示意刘敬恒出去,即然当娘的想让儿子回来,自己就帮她一把。
  “受伤也好,找个借口留在娘的身边。”司马嘟囔。
  “儿子适时受伤,倒解决了不少问题,不至于发生家庭风暴。”抬头看着办公桌上全家福,望着站在自己身后的长子,至少自己还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也从来没让自己失望,有两个成器的儿子足够了,至于他,就让他当个少爷吧!”司马苦笑,心间苦涩只有自己体味。
  已经来到老板书房中石磊,看着老板脸上苦笑,隐约猜出老板为什么会露出如此表情。
  “老板。”
  “四石,什么事?”司马回过神,询问石磊。
  “苏俄情报站传来情报,莫斯科准备与德国媾和。”
  “知道了,上个月朱加什维利格勒被德国人反攻得手,朱加什维利产生与德国人媾和念头,不足为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1/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