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6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0/730

  “准备,举枪。”望着站成一排的红军军官,徐安平苦涩的发出命令,“瞄准,射击。”
  “苏联万岁!”伴着口号声,枪声响起,堡垒墙下多出一片尸体。
  林中弥漫薄薄晨雾,低矮的青草上结满晶莹的露珠,一双军靴踏在草地上,露珠滴落到军靴上。一个年轻军官迷醉地看着森林,眺望一望无际的俄罗斯平原时,泪水滑落。
  “我说过,我一定会回来。”彼得呜咽着喃喃自语。越过乌拉尔山,朝西就是俄罗斯灵魂之地,莫斯科、圣彼得堡,那里是罗曼诺夫王朝发源地,是俄罗斯帝国的真正心脏。
  “知道吗?基米尔。”彼得拭去泪痕,依然激动不已,“为了这一天,我等了二十七年。”二十七年前,自己尚是婴儿时,母亲一遍又一遍向自己描述圣彼得堡,描述皇村,描述责任,今天终于实现了梦想,俄罗斯帝国不久后就会统一,1.7亿俄罗斯人将得到解放。
  “皇储殿下,俄罗斯帝国的荣耀一定会在你和陛下手中得到复兴。”基米尔回应皇储。皇储的梦想,同样是2700万俄罗斯帝国公民的梦想。
  “基米尔,前线问题解决了,该回去了。”彼得重新将白手套戴上,之所以到达前线后,未直接前往赤匪防线,是因为处决命令是自己下达的,社工党必须要为罗曼诺夫家庭和千百万俄罗斯人的血债付出代价,所谓的革命分裂了俄罗斯,现在,俄罗斯将再次统一,俄罗斯帝国必须建立在铁血之上。
  “皇储殿下,如果那里得知您的命令,也许会有所不满,殿下应该早做好准备。”基米尔所说“那里”彼得知道是指中国和父亲,他们反对大量处决社工党,希望追究首恶,通过公平审判清算,而不是战场上任意处决。
  “基米尔,我会向他解释。”彼得颇为无奈,父亲永远不会理解,俄罗斯的宽恕在28年前得到的回报是千百万人的生命,俄罗斯的宽恕从那一年起就消失了。
  “荣胜的统帅,诞神女,我们,你的仆役,苦难中获救者,向你献上凯旋和感谢的颂歌。拥有无敌之权能者,请解救我们脱离一切危厄,俾能向你欢呼:庆哉,永贞之净配。最荣耀的永贞童女,基督我等上帝之母,请将我们的祈祷呈奉于你的圣子,众之上帝,藉着你的转求,愿他拯救我们的灵魂。我将一切希望寄托于你,上帝之母,请庇佑我于你之下。童贞诞神女,请勿轻视我,急需你援助和护佑的罪人。我的灵魂寄望于你,求你垂怜。”上万名俄罗斯军人半跪于地,在身着盛装大主教带领下,吟咏圣母赞词,此时整个乌拉尔山脉随军人祈祷沉浸于莫名神圣气氛中。
  “上帝与我们同在,这句话刻在每名俄罗斯士兵腰带上,没有什么战争,比悍卫主的荣耀更为神圣,我们信仰上帝,这就是我们和社工党、红军最根本的区别,他们摒弃上帝,背离人间道德,英勇的士兵们,你们永远不会孤独,因上帝与你们同在,阿门。”
  “阿门!”大主教主持仪式结束后,彼得单膝跪地,接受大主教在自己额前划十字架。东正教宗教势力在二十七年前内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白军意识形态基础,即便在现在,宗教仍然是俄罗斯意识形态的根本。起身亲吻圣像后,彼得才站起身,朝先前大主教站立的位置走过去。
  “俄罗斯士兵们,二十四年来,有一个梦想一直萦绕于我们心间。少年时我们梦想在伏尔加河畔戏耍,成年后我们梦想在涅瓦河边与恋人漫步,但只是梦想而已。极权主义政权把意志强加于每个普通的俄罗斯男女之上,有古拉格农场中关押的学者、孤儿院中接受人体试验的儿童、刑场上的不同政见者,被社工党杀害的人们。多少年来我同乌拉尔山以西的同胞一样,都有一个坚定、不可变更的信念:俄罗斯一定会统一、自由一定会再次降临俄罗斯,俄罗斯传统定会得到恢复,三色旗一定会飘荡在乌拉尔山以西。今天,俄罗斯自由时刻已经到来,英勇的士兵们,你们将沿伊凡大帝的脚印,在盟军配合下向西进军。俄罗斯帝国的三色旗将由你们带到喀山、莫斯科、圣彼得堡、明斯克、基辅,随同三色旗前往俄罗斯大地的还有1.7亿同胞渴望的自由。谢谢你们,英勇的士兵们,上帝保佑你们,俄罗斯帝国万岁!自由万岁!”
  朱加什维利弯着腰,一动不动坐在狭长桌边,看着一堆文件和报纸。阳光从宽大的窗户照进来,花园里花草芬芳,莫斯科郊外四面都是树林的房子里,收音机中不断传来激动的声音,那个声音、那些言语在苏俄是禁止的,违法的,任何人收听这个波段报道,都会因收听敌台被关进监狱。却没有人敢制止朱加什维利收听。
  “俄罗斯帝国万岁!自由万岁!”
  能够到这个地方来的人,从来没人见到朱加什维利这个样子,不管带领很多人的警卫队长,还是每夜定时给朱加什维利在沙发上铺好床、中午他到亭子里去时,又把铺盖撤去的仆妇。此时他们悄悄的往餐室小开的门里张望,看到朱加什维利一动不动坐在那里,好象老了好几年。有人觉得朱加什维利好像睡着了。
  但朱加什维利并没有睡,从收到电报后,他就根本无法入睡。朱加什维利耳朵里,意识里,听到人们的呼喊、大炮的轰击。于是朱加什维利想用朱加什维利内心的声音来抵消、制止、压倒不协调的声音。
  “不对,不对。”朱加什维利惶恐不安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这里有什么不对。
  “中国人怎么可能参战,中国人向来利益至上,中国人……”一连串问题和肯定不断在朱加什维利脑海中翻腾,恐慌的情绪在朱加什维利心中漫延,得知中国人越过苏德“安全区”向苏俄发起进攻,瞬间,便意识到苏联不可能赢得战争。
  “可以媾和吗?”念头一闪而过。
  中国人不同于德国人,不是为扩张,为扩张的德国人,得到需要的东西后,选择停战,而中国却是为了帮助俄罗斯帝国复辟,根本目的在于灭亡苏俄,把自己送上断头台。究竟是什么令中国人选择了帮助俄罗斯帝国?按照分析,分裂的俄国对中国最有利,究竟是什么令中国人支持俄罗斯统一,毁灭苏联?
  自己、苏联已经表现出诚意,从美国得到的黄金直接交给中国,用于高价购买机器设备。也许错在别的地方?是苏德和约吗?不对,中国人应该知道和约是必须的,不可避免的。签订“卖国”条约并不容易,但国家利益需要,和约避免苏联灭亡,也为中国挡住德国威胁,中、俄、苏三国因为这个条约处于微妙平衡,中国人为什么要打破平衡?
  “到底为什么,尽管采取了措施,中国人和那个女人还是向苏联发起突然进攻,为什么?”朱加什维利痛苦问自己。
  “或许是美国人的阴谋?”联想到情报中提到中美正在秘密媾和,朱加什维利隐约感觉其中有阴谋。绝望情绪困扰朱加什维利,各种各样想法在脑海中此起彼伏。同时,收音机噩耗频传,沙皇正一步步瓦解苏联军队。
  意识到身陷绝境的朱加什维利沉默的坐地狭小长桌边,独自一人陷入沉寂。过去,朱加什维利喜欢桌边坐满人,喜欢丰盛的酒菜,虽然吃的很少,浅尝即止,喝几口格鲁吉亚淡洒就完了。他喜欢音乐,歌曲,有时会在席间吟唱,平常单调沙哑的声音,会突然变得高亢而嘹亮,但现在他独自一人在死寂中静坐,似乎正在静静的等待灭亡。
  十分钟后,孔策沃别墅大门悄然打开,一行车队驶出别墅。一小时后,苏军将领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华西列夫斯基、朱可夫、巴格拉米扬等人聚集到朱加什维利办公室。很少有人知道,两天前莫斯科遭受中国远程轰炸机轰炸后,朱加什维利便不在克里姆林宫办公,虽然3年前就构筑了保证最高统帅部空袭时照常办公的,相当牢固的防空洞。
  朱加什维利依旧在地铁基洛夫站不远,一幢筑有顶楼的平淡无奇的独立式小屋中工作。旁边另一幢大厦中设有总参作战部。一条地道把房子同总参办公室、地下铁道车站连接起来,便捷的交通条件令朱加什维利选择了这里。会议开始后,华西列夫斯基站在大幅地图前,介绍总参谋部对敌情判断。
  “目前,中国军队主力同时在两个方向发动大规模进攻,一个向北,另一个是莫斯科方向,威胁最大的是莫斯科方向。敌人在这个方向拥有75个师。白匪军于今日上午莫斯科时间8时攻克乌米扬诺夫防线,白匪军主力将会在伊热夫斯克与中国军队汇合,随后两军向乌米扬诺夫格勒一线发起进攻。”
  朱加什维利对他的判断表示赞同。但是,下一步作战是以进攻为主还是以防御为主,从先前恐惧中走出的朱加什维利,意识到唯一生路在于,是否能够暂时抵挡中国人和白匪联合进攻,等待时局变化,否则将死无葬身之地。华西列夫斯基提出与朱加什维利想法截然不同的建议。
  “由于敌人数量上优势,心理战术使得红军部队中出现大量叛徒。”
  “那就处决所有叛徒,流放其家人,如果必要,可以一并处决,就像与德国人打仗时一样。”朱加什维利森冷的下令,对法制的漠视,对生命的粗暴,充斥其中。朱加什维利把希望寄托在暂时瓦解中俄两国军队凌厉攻势上。
  苏军最高统帅朱可夫,听到朱加什维利命令时,脸上表情急剧变化,犹豫数秒,才开口说出自己的意见。
  “227号命令,已失去意义,中国人飞机投下数亿张传单,任何执行227号命令的军官、士兵都将在战后接受特别军事法庭调查。而且白匪实施了新的战俘政策,被俘红军官兵可以志愿加入白军,处决对象改为执行227号命令的军官士兵。两天来,之所以出现大规模溃败投降,除去中国人兵力装备优势外,最重要是士气低落,朱加什维利同志。”
  朱可夫其实并没有说出全部真相,除去这个直接原因,还有其它原因。许多军人把战争看作俄罗斯获得新生的最后机会,沙皇不同德国人,不会把俄罗斯人宣布为贱民,无论白匪或中国人都以解放者身份进入苏联,苏联人相信沙皇复辟后,生活会更好,不需要担心清洗、流放,终止集体化政策,恢复民众私有财产、宗教自由等等。
  沙皇许诺给他们所希望的一切,从军人到平民所有人都希望中国人和沙皇能够获得胜利,即便有227号命令威慑,仍然有大批军人投降。
  “现在我们唯一剩下的就是,社工党员的爱国之心。”朱可夫提到爱国之心时,甚至包括朱加什维利神色都发生变化,他们或许可以欺人,但在这个时候却不会自欺。当然知道,所谓爱国心早已不复存在了。
  面对德国人入侵,还可以用俄罗斯、祖国名义号召年轻人上前线。而德国占领区高压政策,让人们感觉德国人的统治更恐怖,苏联人民鼓起勇气挽救了行将崩溃的苏联。但沙皇完全不同,爱国口号和反对拿破仑式的精神,不攻自破,沙皇同样是俄罗斯人,无论宣传机器如何丑化皇室,但安娜·斯塔西娅和彼得的罗曼诺夫家族血统却是不可改变的。
  如果说压迫者,恐怕这个名词用在苏联政府身上更合适。二十八年来,社工党一直用高压统治苏联。白匪此次显然经过精心准备,完美利用了社工党失误。即便莫斯科,人们都在私下里盘算,沙皇会不会在圣诞节前打下莫斯科,也许莫斯科商店会发生奇迹,几十年货架上第一次摆满琳琅满目的货物,任何人都可以购买足够食物,儿童可以得到玩具。
  所有人都相信,沙皇回归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出于对“俄罗斯式生活”的向往,人们在心里做出选择,一些小城市、市镇,甚至出现苏维埃官员在中国人尚未到达时就升起三色旗,欢迎中国军队的现象,警察、甚至军人也出现在欢呼人群中。爱国心不过是个笑话,自愿抵抗只出现在自知投降也是死路一条的政治委员及极少数军官身上。
  “同志们,无论如何必须赢得战争,中国人、白匪绝不可能接受投降,我和这里的每位同志都名列通缉令,他们像对待通缉罪犯一样,将我们的相片印在传单上、扑克上,每一个人都明码标价悬赏,甚至还在上面写上:任何人只要提供此人信息,帮助逮捕此人,俄罗斯帝国财政部将支付悬赏现金。这是对苏维埃、苏联以我们所有人的侮辱。”
  朱加什维利再次提醒大家,此时,他的言语就像犯罪团伙头目提醒手下,大家都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谁也不可能安然脱身。
  “我……我想我们可以寻求德国帮助。”
第264章
两难的阿道夫
  早晨八点,还未等元首贴身侍从党卫队少校海因兹·林格敲卧室的门,希特勒便自己走出卧室。因为严重失眠,即便大剂量服用安眠药,也要到凌晨才勉强睡着,海因兹·林格往往会在上午十点叫醒德意志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不,应该是元首。
  海因兹·林格看到元首与往日大不相同,似乎整夜未睡,双眼布满血丝,眼袋浮肿,因苍老而松弛的皮肤没有一丝光泽。大家都觉察到元首不正常,往日为了恢复兴奋激动状态,会用玻璃杯里昨晚剩下的甘菊露吞下两片咖啡因,然后洗个滚烫的热水澡。但今天并没有继续往日习惯,没有洗澡,只是换了一件干净内衣和外套。
  洗漱时,外国通讯社和报刊消息汇编已经放在卧室桌上等他。是由里宾特洛甫准备好,连夜送到首相府。早点是一杯牛奶,一小块果冻和两片小白面包。稍做洗漱,希特勒一面小口呷着玻璃杯里的牛奶,一面浏览消息汇编。不仅欧洲报纸,连美利坚合众国报刊上也充满德国军队为进攻英国大规模调动的报道,德国海军正在重整兵力的消息。
  没有文章对德国战胜英国表示怀疑,争论仅限于英国陷落的时间,或者说英国投降的时间,失去美国全力保护,英国能否抵挡德国入侵没有悬念。看到这些消息汇编往常会使希特勒感到飘飘然,随着苏联战场胜利,乌克兰粮仓、巴库油田落入德国掌控,希特勒便一直处于兴奋激动的状态。
  但是今天,侍奉希特勒的海因兹·林格感觉元首拿着消息汇编心不在焉,在消息汇编上努力寻找后,露出失望的表情,接着失望变成愤怒,终于无法控制怒火,希特勒把消息汇编扔到大理石地板上,“林格少校,你确定这是里宾特洛甫准备的?”
  “是的,元首。”尽管不明白元首为何愤怒,但海因兹·林格仍然恭敬的回答,的确是里宾特洛甫准备的。
  “东方!东方!该死的消息汇编中,竟然没有东方战场的消息,难道里宾特洛甫不知道,东方战场对我们的影响吗?”希特勒怒斥。过去一次又一次成功,让希特勒坚信自己对战争进程的估计精确到超人的程度。现在,全部不安全来自东方,但里宾特洛甫的消息汇编中,根本没有东方消息,不能不让希特勒愤怒。
  灵感和精确预测往往来自外国报刊消息中透露的异样信号,只有了解细节,才能像过去一样,做出适当而准确战略调整。但里宾特洛甫根本没为自己准备。
  东方战场?元首的话让海因兹·林格一愣。早在6个月前,德国和苏联战争随着明斯克和约签定而结束,现在那里还有什么东方战场,只有一个东方占领区。
  海因兹·林格甚至曾恳请当东方占领区事务部部长,为自己在乌克兰准备一大片土地,作为退役后的去处。东方没有战争,里宾特洛甫部长当然不会继续关注,但显然,里宾特洛甫部长并没有领会元首的心意。谁知道元首对英国充满兴趣的同时,同样关注东方呢?尽管如此,海因兹·林格觉得并没有必要替里宾特洛甫部长开脱。
  “我的元首,如果您需要,我现在就可以……”
  “不,林格少校,立即打电话给……”希特勒在脑海中拟定参加会议人员名单,现在有必要为东方问题召开一次特别会议,集思广益,帮助制定东方战略,第一次希特勒决定寻求帮助。
  “还是我亲自给他们打电话吧!”敲定名单后,正准备让海因兹·林格打电话的希特勒突然决定亲自给名单上的人打电话。
  行政司值班人员接上电话,又是苏联大使馆的电话。给各个部门来电话,给礼宾司、行政司、部长秘书处,要求里宾特洛甫接见苏联大使。接电话的值班人员,照例回答对方,“部长先生不在城里,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隔半小时外交部电话铃又响了,非常有规律,甚至精确到可以根据电话铃声计算时间。
  里宾特洛甫星期六整整一天没有上威廉街外交部,躲着苏联电话。里宾特洛甫知道苏联大使为什么这样坚持要求会见,大使馆代表不止一次来到外交部,要求把苏联要求告知德国政府。苏联人会提出什么要求?里宾特洛甫不用想也知道,苏联人在中国人进攻后第二天,要求与德国举行紧急会晤,目的无非是希望德国履行盟友义务和责任,向中国宣战。
  “朱加什维利做梦。”里宾特洛甫想到朱加什维利惶恐不安,忍不住笑出声来。德国现在正集中全部力量准备进攻英国,哪有闲情逸致过问苏联事务,至于朱加什维利那个被中国人将头像印在扑克牌上的通缉犯,自生自灭吧!想到这里,里宾特洛甫打电话回部里,秘书报告,苏联大使馆继续来电话,坚决要求会见部长先生。
  里宾特洛甫再次肯定原来的指示:自己不在城内,去向不知道。负责人员和译员下班不要走,不准暂时离开,不准周末郊游,今晚都留在原地。通宵不得……
  挂上电话,里宾特洛甫陷入沉思,电话突然毫无征兆的响起来,接过电话里宾特洛甫立刻恭敬异常,“是的,元首,苏联打过无数次电话,是,我现在就去。”元首要约见自己。
  聚集在总理办公室里的人,等侯希特勒已近半个小时。帝国副统帅、航空部长戈林、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长戈培尔、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内政部长海因里希·希姆莱、财政部长施威林·冯·克罗西克、不管部长奥托迈斯纳、军备与军需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东方占领区事务部长阿尔弗雷德·罗森贝格及两名速记员,德意志帝国内阁精汇聚一堂。
  希特勒走进办公室,微微抬手致意,不等从座位上站起来致意的人坐下,就滔滔不绝。这也是希特勒近来的作风,强调不想浪费时间,即使一分钟。
  “朋友们,中国向苏俄宣战了,或者根本没有宣战,中国从不把苏俄当成一个国家。”大家觉察到希特勒眼中布满血丝,鱼泡眼眶乌黑,元首肯定没休息好。其实希特勒昨晚整整一夜都没有休息。
  希特勒停顿一下,扫视诸人。
  “朱加什维利派莫洛托夫今天早晨来到柏林。”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大吃一惊,莫洛托夫来到柏林?怎么在此之前,自己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他是代表朱加什维利向德国求救的。”希特勒手猛然一挥,“现在,问题是,是否接见莫洛托夫,给予苏联帮助?”希特勒偷眼见两个速记员,笔不离纸速写,便放慢语速。
  “朱加什维利最初通过大使向德国寻求帮助,我让里宾特洛甫不要接见苏联人。但现在,莫洛托夫来了,我们是否应该向苏联提供帮助?”问题出乎所有人意料。五年持续胜利,对法国、英国、苏联一个又一个胜利,领土空前扩张,令德国上下坚信,在元首带领下,德国一定可以统治世界,甚至连皇室中不喜欢元首的人也迷信希特勒的英明正确。
  尤其东方战场,希特勒凭直觉挽回莫斯科溃败,拯救朱加什维利格勒,令战局发生根本性的逆转,更加剧希特勒独断专行,同样使希特勒相信自己绝不会犯错,正因如此,几年来,内阁国会都成为摆设,德国大小事务全部由元首亲自决定。但现在,这个与上帝媲美的人,竟然向“经常犯错”的诸人寻求意见。
  如果可以,希特勒当然希望像过去一样独断专行,但面对苏俄问题,希特勒惶恐不安的发现,很难下定决心。帮助苏联,德国必须向中国宣战,显然有违攻打英国的决策。不帮助苏联,中国将会出现在德国东方占领区边界上,数千万装备精良的中国军队将会成为悬于德国头顶上的利剑,利剑随时可以割下德国的脑袋,这是德国绝不能容忍的。
  尤其,中美已经公开在哥伦比亚举行和谈,局势复杂远超出希特勒料想。两难选择让希特勒整夜失眠,第一次希特勒发现自己不愿意面对,甚至产生回避的念头,怎么办呢?希特勒苦思冥想无计可施,只能向内阁成员寻求答案。见元首把目光投向自己,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只得首先表明看法。
  “在东方边界我们和中国人关系紧张,中国与帝俄决定进攻苏俄后,每天都会接到东方边界的报告,东方边界多次发生与不明‘敌人’交火事件,从对方遗留弹壳分析,应该是中国特种部队对边界地区进行侦察暴露后交火,尽管中国对此一概否认,但我相信中国人的确对东方占领区存在野心,而且那里每天都有中国飞机入侵领空。”
  “如果不是为避免冲突,空军绝不会坐视中国飞机入侵。只要一个命令,空军完全可以把中国锡皮鸟全部打下去。中国空军是群纸架子,根本没有实战经验。”蔡茨勒刚提到中国空军入侵领空,航空部长、空军总司令戈林立即辩白,极力向元首表明,空军不是不能制止中国空军挑衅,而是遵从元首命令避免冲突,中国空军侵入是空军顾全大局而已。
  戈林双手轻轻一摊,暗示空军无所不能,不过元首命令对于他就是法律。他踩的马刺铮铮直响,坐到圈手椅里得意洋洋,环顾在座诸人。不过当戈林目光与希姆莱目光刚一相遇,他脸上的笑容便立即消失了。帝国党卫队首领嘴唇紧闭,夹鼻眼镜圆镜片后淡色的眼睛讥讽地眯缝,只有他会毫不留情当面嘲讽。
  戈林永远无法忘记几年前一幕,英国人第一次空袭柏林后,希姆莱也曾眯着眼睛,当希特勒的面,脸上堆起假惺惺的笑容,“如果我没有记错,戈林,您曾经答应过元首,没有空军批准,连一只燕子也飞不过英吉利海峡。”那时自己狠狠回敬:“如果我没记错,希姆莱你也曾答应元首,不管花多大代价,也要叫季米持洛夫的人在法庭上供出需要的情况。”
  “该死的伪君子,下贱的养家禽的家伙。”戈林心中破口大骂,又对这个戴眼镜的家伙不无警惕,希姆莱虽然脸上依旧堆着假惺惺的笑容,但出人意料沉默不语。如果戈林知道希姆莱心中想法,恐怕会暴跳如雷。因为希姆莱早已将戈林看透,胖子无非是个喜爱女人、珠宝、金钱、精美饮食和带狗打猎的酒囊饭袋,犯不着与他一般见识,尤其在这种情况下与他争执根本就是给自己找气受。
  对于戈林的争辩,库特蔡茨勒不以为意一笑了之,如果空军真那么强大,昨夜柏林就不会响起防空警报,美国虽停止向英国派出更多军队,同时缩小租借法案,但将更多轰炸机布署到英国,试图用战略轰炸削弱德国,延缓德国对英军事行动。美英诡计得逞,从苏联运回的苏维埃号战列舰,在造船厂加装武器时,被英国高脚杯重型炸弹击中遭受重创。
  其时,戈林空军在什么地方?但陆军没必要得罪帝国元帅、部长、德国空军司令、普鲁士国务总理、普鲁士警察总监、国会主席、帝国最高林务官等无数名头的胖子,而且还是希特勒正式继承人,陆军需要空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0/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