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6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3/730

  自己的部队一直跟在其它部队后面,甚至连维安战都未参加过。当接到增援乌拉尔的任务,陈翰墨对希特勒感激涕零,如果没有他们,自己永远都没机会上战场。而且,德国军队是世界上唯一可与国防陆军相媲美的军队,与这样的部队作战,才更有味道。
  “刚过新屯堡。”方略回答。陈翰墨点点头,“按照目前速度,三天半后,就可以与德国人交锋了。”
  “恐怕还要多等一天,你睡着时,师指挥车送来通告,联勤署沿高速公路建立了大型补给兵站,有10公里长,各部按区域接受补给。”
  “军装解决了吗?”陈翰墨连忙询问最关心的问题,绝不能让兄弟们穿沙漠作战服到乌拉尔打仗,更何况乌拉尔已是严冬。
  “放心,肯定解决了,接受完补给,咱们就直奔战区。”说话时,方略忧心忡忡,看着满怀期待的团长,方略心情越发沉重。
第280章
无视
  “现在已经是十月,这座被上帝唾弃的城市,每天都遭到轰炸。夜晚荒凉沉寂,空气中的阴冷气息不是来自北极,而是来自大家的绝望,折磨人的绝望气息充斥城市。”——塔吉扬娜日记。
  每天,莫斯科都会遭受猛烈的轰炸,曾经繁华的首都变成废墟,红场旁苏维埃饭店完全被荑为平地。尽管中俄空军对莫斯科轰炸前用广播和传单要求城中平民撤离城市,但城市却被红军部队封锁。
  “所有市民不得离开城市,每个苏联公民都必须与中国侵略者和其走狗决一死战,悍卫苏维埃政权。”朱加什维利亲自签署命令。
  莫斯科通往城外的道路被切断、封锁,试图逃离城市的平民必须面对铁丝网、机枪、冲锋枪。苏联将五百万莫斯科人变成筹码,中国俄罗斯广播中如此评论。朱加什维利用绑架方式,将莫斯科市民变成武器。一方面启用数百万人修建纵深200公里的防线,另一方面又利用市民作盾牌,达到削弱轰炸强度的目的。
  但朱加什维利的梦想落空,轰炸并没有因市民的存在而停止,而且日益增强。10月1日2486架次、5万余吨炸弹;10月2日、2768架次轰炸机,6.8万吨炸弹……10月9日,3869架次轰炸机,10万吨炸弹。轰炸永远不会停止,就像莫斯科城内的死亡一样,在莫斯科陷落前,两者仍会继续。
  过去几星期,塔吉扬娜一直被亲人逝去的痛苦煎熬。但到了十月,塔吉扬娜变得迟钝、麻木。满街死亡、断垣残壁,大家视若无睹。新的死亡替代旧的死亡,新的痛苦代替旧的痛苦。塔吉扬娜的伤心被饥饿淹没。七星期前,中国军队突破红军防线,莫斯科陷入中俄联军包围。原本就供应不足的粮食,空前紧张。
  朱加什维利要尽可能保证军队和官员的粮食供应,饥饿开始折磨普通市民。大街上炸死的运输马匹,被饥不择食的市民大卸八块,路人疯狂抢夺,一些漂亮女人,甚至露出乳房,用肉体作交换,恳求别人分给她一块。
  饿到极点的人们疯狂抢劫别人刚领到的配给品。军人发现抢劫者可以直接枪毙,内务人民委员部工作人员监督商店售货员发放配给食品,发现差错立即执行死刑。200克混杂锯末的面包就是城市数百万市民的食物,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在路上实施抢劫。
  在街道上行走时,塔吉扬娜看到树上吊着尸体,有时一棵树上会吊十几具甚至更多尸体。一月来,莫斯科广播电台中不断传来朱加什维利鼓动,鼓动男孩“志愿”为苏联和苏联红军“荣誉”而战,呼吁孩子保卫莫斯科,为神圣的苏联人民而战,但这只是残酷的谎言,多数孩子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没有选择。
  如果躲藏起来被发现,内务部军人会用“任何没有勇气战斗的人都该死”的借口将他们绞死。为了节省子弹,绞刑成了首选,绞刑架则是路边大树,莫斯科良好的绿化为实施绞刑提供了足够树木。
  “这里是莫斯科,中国侵略者轰炸机在战斗机护航下成V字形编队,每队20至25架飞机,向莫斯科倾泻下无数炸弹。伴随震耳欲聋的爆炸,街道成为火的海洋,浓烟滚滚,空气中弥漫焦糊味。夜晚,熊熊大火把月亮映成红色,简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繁华的街道挤满防空部队、消防车、救护车,到处残垣断壁。数百人在轰炸中丧生,数千人受伤或被埋在废墟中,更多人木然站立,轰炸令他们失去了一切……”
  充满激情的声音在街道上回荡,塔吉扬娜知道是列维坦在播音。曾几何时,列维坦的声音极大的鼓舞、激励着塔吉扬娜和苏联人民,给予法西斯德国直接打击。使希特勒感到惶恐不安,希特勒歇斯底里的命令前线的将军元帅,攻下莫斯科必须先拿下一人的脑袋,此人不是朱加什维利,更不是朱可夫,而是苏联国家广播电台播音员列维坦。
  列维坦厚重,具有磁性的声音成为苏联人民家喻户晓的人物。两年前,希特勒德国几百万大军分三路进攻苏联。战争伊始,德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莫斯科城下。猖狂之极的希特勒守在收音机旁,准备随时听到曼施坦因元帅占领莫斯科的捷报。但他频频听到一个磁性的声音在报道,苏军浴血苦战、寸土必争的消息。
  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克里姆林宫近在咫尺,希特勒得意地打开收音机,准备收听苏联战败投降的消息。但是,收音机里依旧是那个坚决、刚毅、富有魄力的男声,在鼓舞、激励大家奋战到底。这个雄壮的男声告诉世界,莫斯科正坚强屹立,红场正举行雄壮的阅兵式,朱加什维利同志在亲自检阅部队。
  这不啻给希特勒当头一棒,这个声音让他焦虑。他捂住耳朵,歇斯底里地狂叫,命令元帅,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莫斯科,取得列维坦的脑袋。列维坦的声音会让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发抖,是何等巨大的魔力。但现在,尽管列维坦的声音依旧厚重、坚决、钢毅,但却无法让人感到鼓舞、激励。至少塔吉扬娜找不到两年前听到那个声音的感觉。
  “中国人相信,伟大的苏联人民在轰炸下会马上起来造反,然后向侵略者投降。然而,莫斯科人民却毅然处决跳伞逃命的中国飞行员。我目睹了莫斯科遭受的空前灾难,却从未见到有人屈服,俄罗斯永远不会向侵略者屈服,无论中国侵略者或帝俄走狗。”列维坦坚毅厚重的声音,在塔吉扬娜听来,却象野兽面临末日的咆哮。
  “中国人打到莫斯科,以为苏联末日到了。但现在呢?德国人民组成志愿军,向中国发起进攻,中国军队正在败退,正义事业永远都能获得盟友支持,德国人民组成欧罗巴志愿军,已经切断中国侵略者的退路。同志们,我们即将迎来辉煌的胜利,围困莫斯科的中国侵略者和帝俄走狗唯一下场就像拿破仑法国军团,死无葬身之地……”
  什么?塔吉扬娜感到难以置信,真的吗?怀揣一根黑面包,塔吉扬娜加快脚步跑回家。听到开门声,躺在衣柜中的李慕腾连忙抓紧手枪,警惕倾听房间里传来的动静,另一只手握紧匕首。进屋后,塔吉扬娜用木棍将房门顶住,然后又仔细检查窗户上的报纸是否有缝隙,之后,才轻轻喊道:“是我,出来吧!”
  李慕腾长松一口气,推开衣柜,拄着拐杖艰难地走出衣柜。看着脱去外套将围巾挂在衣架上的塔吉扬娜,李慕腾充满感激。因为有她相救,自己才避免被击落战友命运,绞死在路边大树上。
  “今天,我领到的面包比平时多一些。”塔吉扬娜兴高采烈从报纸中取出面包。虽然一名飞行员可以换10公斤面包,但自己还没堕落到用别人生命交换食物的地步。
  “看见你这么精神比什么都好。”说出这句话,17岁的塔吉扬娜脸上腾起一抹羞红。为什么救他,因为他将枪口对准自己时,黑色眼睛里充满温柔与迟疑,如果换作一名苏联飞行员碰到一个中国女孩,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开枪。
  “回来就好。”见塔吉扬娜平安回家,李慕腾松了口气。
  塔吉扬娜是自己的天使,否则她不会冒着被处决风险救下自己,而且分享本就不足糊口的食物,为了得到食物,她将母亲留下的戒指拿到黑市交换。
  “回来路上听到广播……”塔吉扬娜担心地看着坐到床上的李,见他听到消息,并没有愤怒激动,才松口气。
  “你不担心……”
  “不,我们肯定会赢,相信我塔吉扬娜,你一定能到西北国家大剧院表演芭蕾。”
  李慕腾露出微笑,担心又有什么用。另一方面,李慕腾相信陆军兄弟,定会击退德国人,解放莫斯科。到那时自己和她……李慕腾盯着用小刀小心翼翼分割面包的女孩。多年因营养不良,导致她身材瘦巧,或许以后可以养胖些。
  “轰!”剧烈爆炸令失去玻璃的窗户震颤不已,李慕腾见塔吉扬娜充满恐惧,便走过去轻轻抱住这个浑身颤抖的女孩。
  “别怕,很快就会结束。”
  “但我弟弟……”塔吉扬娜无力的依在他怀中,找到久违的安全感。想到弟弟,泪水顺着塔吉扬娜脸颊流下来。
  “没事,他一定不会有事。”李慕腾劝慰怀中女孩,尽管这句话他自己都不相信。
  ……
  炮击刚结束,伊得诺夫便趴在战壕边沿向外观察,中国人的坦克都涂成黄绿相间的迷彩,楔形炮塔不停转动,庞大的坦克正缓缓朝阵地冲过来。坦克后紧跟端自动步枪,猫腰前进的中国士兵。不远处,指挥员打手势指挥士兵准备反坦克手榴弹,然后喊道:“尼古拉维奇。”伊得诺夫大吃一惊,只见一个穿不合身军装的小个子,站到指挥官面前。
  当指挥员把反坦克手榴弹塞进他手里时,伊得诺夫看到,尼古拉维奇脸色比雪还白。看着跳出战壕的尼古拉维奇,伊得诺夫心里为他祈祷。尼古拉维奇比自己小两岁,只有12岁,提手榴弹在弹坑间穿行,1公斤重的手榴弹对他而言过于沉重,拖累速度,但幸好,矮小的身形可以轻易隐没于弹坑,一步步逼近坦克。
  显然中国人发现了企图接近坦克的小个子,端起自动步枪,不断朝尼古拉维奇隐身的弹坑扫射。接着,伊得诺夫看到掩护坦克的中国兵甩出数枚手榴弹,其中一枚准确扔进弹坑,爆炸的同时,弹坑里传出惨叫,伊得诺夫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感觉看到尼古拉维奇被炸飞的景象。
  “伊得诺夫!”指挥员毫无情感的点名,听到自己的名字,伊得诺夫身体颤抖,轮到自己了。
  “伊得诺夫同志,炸掉那辆坦克,明白吗?”
  “是,指挥员同志。”接过反坦克手榴弹,伊得诺夫浑身颤抖,恐惧充斥伊得诺夫脑海。一瞬间,伊得诺夫想扔掉手榴弹逃跑,但看到指挥员冰冷的眼神,伊得诺夫连忙抓起手榴弹跳出战壕。
  子弹从身边嗖嗖飞过,伊得诺夫加速前进,跳入一个弹坑。背靠着弹坑,伊得诺夫清楚感觉到重型坦克压得地面颤动。
  “苏联士兵们,请不要做无谓抵抗,中国军队配合俄罗斯帝国近卫军,帮助实现国家统一。我们的敌人是朱加什维利和苏维埃政权,而不是伟大的俄罗斯人民。”
  伊得诺夫清楚的听到劝降,伊得诺夫耳中劝降显得异常诱人,或许应该投降不是吗?但想到家中姐姐,伊得诺夫连忙打消投降的念头,如果投降,姐姐就会成为人民的敌人,然后被内务部处决。扫射在弹坑边缘的子弹扬起的灰土落在伊得诺夫脸上,吓的伊得诺夫缩回身体,尽量将身体压缩到弹坑深处。
  这时,又一阵子弹扫在弹坑边缘,子弹来自反方向,是苏联阵地发射的,指挥员在提醒自己立即冲锋。极度恐惧的伊得诺夫尖叫着站起来,挥舞手榴弹朝几十米开外坦克冲去。一瞬间,几个冰凉的物体钻进身体,摔倒在地的同时,一股腥热涌到喉咙,强撑身体想站起来,数枚子弹再次射穿他的胸腔,整个人软软瘫倒在地。
  “很快就会结束。”感受到北方吹来的寒风,刚从帐篷中走出来的战士紧紧衣领,虽然有羽绒背心,但他没穿,羽绒背心是空军运输机紧急空运来的,所有官兵一人一件,尽管战友早已换上,但现在显然不是穿的时候,要不然等天气更冷了,还没领到防寒服,日子只会更难过。
  “李老大,看我改的棉裤。”不远处,一个战士向同僚炫耀用旧睡袋改缝的棉裤。尽管天气还不算太冷,但战士却在军官发动下,充分利用现有物资,千方百计制作御寒服装,迎接不久后的第一场雪。过去几天,有上千架运输机向这里空运物资,而且国内动员一切运输力量,但谁也不敢保证后勤供应会很快恢复正常。
  虽然食物、被服供应充足,但长官出于有备无患的心理让大家做好准备,任何人都不想重演喀山之败。此时,更多战士在挖防寒地堡,一个半月激烈交火,摧毁绝大多数建筑,冬季即将来临,保暖棉帐篷迟迟未到,大家不得不挖地窝子,迎接寒冬。俄罗斯冬天,没有热风机供暖和棉帐篷,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一晚上,生龙活虎的战士就会变成冰棍。
  当战士为越冬忙活的时候,距离莫斯科200公里,一座曾为苏俄高层官员疗养院的前贵族庄园草坪上,两名换上大衣的军官在草地上渡步。
  “看来,很快会降温。”张镇国忧心忡忡,作为俄罗斯方面军司令官,必须为6个集团军,400万国防军将士安全负责。
  “元帅,空军已经空运了8.654万吨防寒被服,虽然不能算供应充足,但至少可以保证前线官兵绝不会穿秋装打仗。”王家政让元帅宽心。原本进展顺利,但谁曾想……意外总在不经意间发生。
  “而且我们已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车辆,从俄罗斯经公路运输的物资正源源不断……”
  “俄国破路,汽车一小时30公里都是老天保佑。为保障通行,5吨卡车只能装2吨物资,公路只能应急。物资储备仅能满足24个战斗日所需,一台取暖机一小时需要多少油?光部队取暖用油,就是个天文数字。总不能让士兵不要用取暖机,除非……”
  “所以,联勤司令部压跟就没运来取暖机。”最近,运输到的物资中压跟没有取暖机的影子。
  张镇国破口大骂:“那群混蛋,不知道莫斯科冬天有多冷。”任何一名前线将帅都会抱怨联勤司令部,后勤无论如何努力,永远不可能满足前线将帅和官兵的需求,即便和平时,亦是如此。
  “如果我还在西北,一定把联勤部的人送进冰库,冻十天半个月。”
  “元帅,你并不在西北,不是吗?”王家政轻轻回应。
  王家政突然想到战争结束后,元帅的未来。要么继续服务军界,以国防部长之类要职退休。要么投身政界,以元帅脾气,显然不适合政坛。总理之所以将元帅安置在突厥斯坦,除了他的忠诚,更重要的是想借突厥斯坦特殊环境保全元帅。
  “有时候,置身其中,就要漠然无视。”张镇国莫名其妙地说。
  “元帅,你是不是说……”王家政话只说了一半。
  元帅副官尽管只是名中尉,也知道参谋们的私下谈论。得知德军突袭,大都先长舒口气,然后多少感到难堪。司令部多次向参谋部提出,要加强侧翼防御,谨防德军军事冒险。但西北却要求俄罗斯方面军,必须毫无顾忌的向苏俄展开大纵深军事进攻,无需担心侧翼。甚至司令部情报部门侦知东方占领区德军异常集结,西北命令仍旧是:保持对德谨慎防御。
  显然1917号认为德军并不构成实质性威胁。1917号面对多方情报表现失常,令人疑窦丛生,毕竟1917号从未轻视敌人,但此次,表现甚至可用愚蠢来形容,谨慎与小心全无。甚至总理表现亦出人意料。总理接到德国进攻消息,表现出的震惊说明非常出乎总理预料。但总理为什么会对诸多警告一无所知,甚至默视?没有人知道答案。
  “我们必须克服困难,行动绝不能放缓或停止,明白吗?”
第281章
绞杀
  北方吹来的寒风将空气中的硝烟吹散。在满是废墟的街道上,灰色的、斑纹的、丛林的尸体散布在满瓦砾间,枪声、爆炸声在城市的上空回荡着。看似了无生息的街道上,一张纸征被风轻轻卷起,在风的吹动下,随着风慢慢的飘着,终于纸片落在一堆瓦砾旁边,这时一双碣色的军靴踏在了瓦砾上,然后一只手拾起了地上的这张纸片。
  拾起照片的海因里茨看着照片背后清秀的字迹,尽管不知道这些方块字的内容,但海因里茨想当然的认为,这应该是某一个中国士兵的妻子或恋人寄给他的。翻过手中的照片,海因里茨一愣,照片中是一个面貌平凡的女人,怀里抱着一个用精细绣花襁褓包裹着小婴儿,母子都在笑,笑容灿烂而满足。
  “她或许还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已经阵亡了!”尽管不知道照片的主人是生是死,但同样作为军人,海因里茨却知道一点,对于战士们来说,他们可以抛弃一切。但绝不会抛弃自己的恋人或妻儿的照片,自己在战场上拾到这张照片只说明一个问题。照片的主人已经阵亡,否则绝不会留下这张照片。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海因里茨回头看了下自己的班中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魏尔姆!你看看照片上写的是什么字!”魏尔姆在高中时他曾参加过中德友好协会,并且作为交流生去过中国学习长达一年,他是班里唯一会说中文的士兵,尽管他的中文并不流利,但至少他可以告诉自己照片背后的是什么字。
  接过照片,魏尔姆先是一愣,围在他身边的士兵们和海因里茨无不好奇地看着他脸色所发生的变化。
  “我们打不赢中国人,永远也赢不了!”魏尔姆喃喃着说出了一句话,以至于拿着照片的手都有些颤抖。
  “魏尔姆,你在说什么吗?上面到底写的什么!”
  海因里茨脸色一变,严厉地看着自己的士兵他在散播什么样的情况,从五天前逼近乌拉尔与中国人交战之后,战斗就像是噩梦一样,曾经海因里茨以为俄国士兵才是世界上最勇敢、意志最坚定的士兵,但是在乌拉尔,海因里茨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东方式的勇敢!过去经常听人这么说,但没有亲自与中国军队作战,永远不会体会到这六个字背后的力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3/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