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6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2/730

  向俄罗斯士兵挥挥手,司马翰墨便朝吉普车走过去。
  “吉永川我来开车,你坐到后边,注意情况。”
  “是,长官。”接到命令后,吉永川便跳到吉普车后工具箱上,操起车上的机枪作好射击准备。
  上车后,方略向俄罗斯士兵挥挥手,可是对方没有回答,吉普车便朝城内驶去。为步枪上膛后,方略打开保险,把步枪放在膝上,注意四周。
  城市废墟中,司马翰墨沿着满是弹坑和瓦砾的街道慢慢驱车前进。隐藏在废墟间的俄军炮兵,一再向德军猛烈开火。操机枪的吉永川双眼紧盯街道两边房屋窗户,小心翼翼。因为每扇窗户后面都可能藏着一名德国狙击手,端着安装精密瞄准镜的步枪,笑眯眯等猎物。
  吉永川清楚记得报纸刊出团长陈翰墨实际是司马翰墨,是总理儿子,全团兄弟惊诧莫名,甚至连父亲都曾发电报给吉永川,让吉永川务必保护好团长安全,虽然自己只是个司机。
  “他为什么会留在战场上?”吉永川不明白。
  按说,他现在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成为英雄,该穿上漂亮的呢制军装,坐办公室了。普通人退役后,要么进入大学,要么在就业机构帮助下,找到工作挣钱糊口。而贵胄子弟,脱掉漂亮制服后,会成为政治新星,国家公平是相对的,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成功。
  司马翰墨兴奋的左顾右盼。接到父亲电报后,隐约猜出父亲的意思,父亲希望自己继续在军队服役,在父亲看来,军队是个避风港。司马翰墨不久前在报纸上看到,弟弟涉及政治献金丑闻,父亲不得不选择出访韩国,加以回避,留在军队会更安全更单纯,政客手脚很难伸进国防军。
  男男女女耐心的在废墟里翻找残存物品,不理会中国人,吉普车,不理会周围战斗,也不理会狙击手甚至德军炮火,专注在废墟下寻找财物。吉普车来到一个广场上,广场周围房屋都被荑为平地,不远处有条河,河对岸是德军阵地。
  废墟中传来密集的枪声,隐约还可以听到呻吟声和求救声。司马翰墨神色一变,停下吉普,瞬间跳下车,提枪走进废墟,方略和吉永川分别走在他身前和身后。
  从废墟中走出几名俄罗斯士兵,见到中国军官,大吃一惊。透过瓦砾,司马翰墨清楚的看到残墙边有十几名德国士兵尸体,先前枪声是处决战俘的枪声。
  “你们难道不知道军纪吗?”司马翰墨表情严峻,俄罗斯人难道不知道处决战俘有损军人荣耀吗?
  “长官,这些人是党卫军。”俄罗斯士兵平静的回答。
  三周前党卫军对国防军战俘的屠杀震惊了中俄两国,战场上不仅中国士兵,就是俄国士兵也会擅自处决投降的德国党卫军。
  “不论党卫军,还是德国陆军都是战俘,享有战俘权力。”司马翰墨显得很迂腐,其它部队可以处决穿黑军装的德国官兵,但自己部队中绝不容许此类事情,看到了也不能坐视不理。
  “长官,党卫军杀死的是中国士兵,并不是俄罗斯士兵。”俄罗斯士兵提醒中国上校,大家之所以这么做,是帮中国人报仇。
  “番号和士兵编号?”望着面色铁青的长官,方略补充道。
  十几名俄罗斯士兵惊愕不已,中国人疯了?
  “我们的番号和士兵编号?长官,屠杀战俘,中国人也有份。”
  在吉永川意识中,国防军是荣耀的纪律部队,永远不会干下三烂的事情,对待战俘国防军一直加以优待,杀战俘只有俄罗斯人才会做,尤其前红军部队服役的俄国人,更是如此。
  ……
  “我们永远不会报复。”面无表情的军官冷冷道。然后吸口烟,站在破旧的教堂前,来回走动着。
  “当他们杀死我们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就会杀死他们一千人,一万人,也许更多,以杀止杀并不是最好手段,但为报复,我们绝不惜把手染红,否则无法向死去同胞家人交待。”国防军情报军官身后。
  一张长桌上堆满皮带,是德国党卫军制式腰带,桌后坐着着一名军官,侧门旁站着几名面无表情的军士。
  “哗!”伊万将一桶水倒在地下室地板上,水瞬间被染红,接着又是一桶水,雅可达夫从地上拾起弹壳,然后扔到旁边的木箱中。靠门桌边,尼尔科夫和杜加达两人坐在条椅上,正在为空弹匣装子弹。地下室内诸人,表情非常平静。
  一星期前,囚禁于监狱中的前苏俄内务人民委员会老手,被中国军官接出监狱,中国军官给他们的工作任务根本就是老本行。
  “哗!”又是一桶水倒入地下室,伊万看着被冲洗干静的墙面,水沿墙边沟槽流出去。对于房间和建筑,伊万熟悉非常,是前内务人民委员会临时关押处,这个房间,则是特意改造,用于特殊的流水作业。
  “至少中国人还需要向我们学习如何进行流水作业。”一旁点着香烟的杜加达笑道。过去几天,他一直在合计着获释后,为自己家人买些什么礼物。除去自由,中国人承诺,给他们一笔回报。
  森林间颠簸的土路上驶来十几辆薄装甲囚车,囚车在教堂前停下来。
  “是什么地方?”透过车厢透气孔,党卫军少将看到破旧的教堂,他们在三天前被带出战俘营,理由是转狱。但出人意料,接收的并不是俄罗斯军人,而是中国军人。未来命运会怎样?在焦虑茫然中,党卫军官被中国士兵押出车。
  跳下车,海森斯少将诧异地看着教堂,教堂侧门旁摆着一张桌子,站着几名中国士兵和军官。海森斯少将面无表情地走向桌子,内心非常平静。在他看来,只是一次正常的转移而已,从俄罗斯人战俘营,转向中国战俘营。
  “解下腰带。”桌后国防军军官命令,一旁的国防军上校看看党卫军少将,这是一名战地少将,刚获得晋升就被俘了。
  桌上堆满腰带、折刀、钢笔之类的东西。看着桌上的物品,海森斯少将隐约感觉事情不妙,但仍然选择服从。解下腰带后,在两名中国士兵看护下,他步入昏暗的教堂侧门,来到地下室。进入地下室转角,海森斯看到地上一摊血,转身欲逃,便被身后士兵压扣住双臂。
  “下一个!”海森斯挣扎被押入房间,适应良久海森斯才看清屋内布置,桌边坐着四名中国军官,桌上摆放厚厚的档案,其中一名军官正翻年档案。
  “姓名?军衔?”站在桌后军官询问身边军官。
  “将军的文件。”接过文件,他一边看文件,一边抬头核对德军少将。
  “海森斯·凯尔,生于1890年6月12日,核查完毕。”
  军官便将文件交给桌侧另一名军官,军官随手将文件扔进一台方盒式机器,文件变成纸条。
  “带走!”带刺铁丝捆住双手,刺痛让海森斯皱眉轻哼,直视中国军官,他被拉走时,房间里又传出喊声:“下一个。”被反锁双手的海森斯沿走廊走进一个房间,未进门海森斯就看到墙上喷溅的血,房间内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
  海森斯立即明白,此时身后传来脚步声,一直扣着双臂的中国人松开手,海森斯猛地挺直腰背,靴跟轻击,“嗨!希特勒。”尼尔科夫走到德国将军身后,举起TT33式手枪,距离将军后脑十几厘米扣动扳机。一声枪响,海森斯重重摔倒在地,血喷溅了一墙。收回枪,尼尔科夫一言不发。过去十几年,尼尔科夫早就习惯了。
  此时外间又传来脚步声,还可以听到德国人挣扎尖叫,伊凡对此毫无感觉,走过去和另外一名同事,将摔倒在地的德国将军拖起,拖到地下室窗口,将将军尸体拖上窗口处钢铁制成的滑梯上,然后用力推动将军尸体,窗外两个同样身穿西装的俄国人拖住尸体,将尸体抬上一辆堆满尸体卡车。地下室内再次传出枪声。
  伊凡将一桶水倒在滑梯上,防止粘稠的血液粘住滑梯,不利尸体拖曳,整个过程有明确分工,这是内务人民委员会在过去几十年,研究出的最科学的处决流程。望着顺卡车滴下的血滴,穿国防军上校军装的军人面无表情,他一直以学习者心态学习处决流程,不可否认苏俄人的流程很科学,但用处不大。毕竟中国不会如此科学规模的处决战俘。
  “至少我们手上没有沾到血。”
第303章
人民决定
  西北市337号大街,地外偏僻,街道上偶尔有行人走过,两侧磨砖对缝华式建筑,很难吸引人的注意,因处于非商业区,街道两侧除几间餐馆,看不到装修富丽的店铺,红墙间紧闭的门旁大都悬挂铜制或不锈钢铭牌,小公司往往会选择房租不高的街区作为办公所在,同样也有政府机构位于其间。
  街边华式建筑紧闭铁门旁悬挂的铜制铭牌上写着“通讯技术所”,这是隶属中央调查局的通讯研究机构,只不过研究的并不是通讯技术,而是与之相关的通讯破译技术,尽管中央调查局大厦内有中国最大的情报破译中心,但那里只是总部,总部之外还有数家专业机构,这里便是其中之一。
  在五层楼房地下室内,一台机器咔哒咔哒地转了几圈。一个戴眼镜穿便服的年轻人,从机器中抽出一张穿孔卡片。用放大镜看了看,然后放到打字机样的机器里。机器在电动机带动下发出嗡嗡声,吐出一张四开大小的打字纸。一个精干的妇女很快把五个数字的电码译成英文,旋即在另一张纸上打出汉语译稿。
  这时,一位领带打得很整齐的文职专家仔细审视两份电文。从一个旋转卡片柜上取出一份卡片,哼了一声。利用材料,辨认电文风格,仿佛鉴别笔迹。证明无误后,签上字。纸带送给席克俭,作为技术所所长,他是破译电码流水线最后一站,在他面前,被破译的各种英文密码堆积如山。
  自战争爆发,专职秘电破译中心成立。席克俭一直异常繁忙,他有权力直接向总理汇报。不过大多数情报,会首先报告中调局,由中调局专家汇编上报。但今天这条刚刚破译电报不同以往,席克俭把它夹到公事皮包里步出研究所,席克俭直接登上轿车,直奔实业大道国务院大厦。一路上,席克俭半闭眼睛,公事包置于双腿上。
  轿车前除开车的司机外,副驾驶位置上还坐着一名身材魁梧面无表情的年轻人。这辆车每天都会停在固定位置,等待席克俭使用,轿车前方有国务院地下停车场通行证,这辆车只有在必要时,才会驶入国务院,而必要与否是由席克俭认核。但今天之前,5年来席克俭从未亲自到国务院,这是第一次。
  司马凌晨刚从韩国回国,表面上只是身为邦联领导人的国务总理的正常国事访问。是邦联除去年会外,固定的形式,定期对兰芳、韩国、突厥斯坦访问。但实际上,司马前往韩国是为韩国吃定心丸,进攻日本本土,中国需要韩国,准确说,需要韩国人流血。
  “如果进攻日本需要流血,就让高丽棒子去流。”
  参谋部得出强攻日本本土可能付出50万至100万人伤亡,司马笑容可掬地说,既然家里养着狗,总有一天要放出来咬人。在韩国一星期,司马颇有兴趣在韩国国会发表演讲,又到忠烈祠为亚洲自由献出生命的韩国官兵献了花圈,也参观了中韩合资企业,当然少不了去中国驻韩军事基地接见国防军士兵军官,同时去韩国国民警卫队军营接见韩国官兵。
  一星期访问总体来说非常愉快,尤其看到高丽棒子对自己还有中国无比尊重与恭敬,更是如此,如果不是在汉城国立大学演讲时遭到抗议,司马会流连忘返。
  “该死的棒子。”司马坐在办公室中想起汉城国立大学学生抗议,露出冷笑。抗议有什么用?没有任何意义,抗议学生会被送到军队改造,所谓的爱国热情会在残酷军营被磨平。
  即便如此,仍有百分之百可能被派到最危险岗位,死在战场的某个旮旯里,没有人会在乎。翻看刚递来的日程表,日程表在回国前,就排得满满的。法国、比利时、荷兰、捷克、波兰流亡政府都派来代表,乘同一架飞机来中国,显然希望得到中国帮助,在解放自己国家后,回到曾沦陷的祖国,行使权力。
  “现在一个个像狗一样爬过来了。”司马不无嘲讽。曾经高高在上,自诩文明人,轻蔑注视中国的国家,现在却祈求中国的帮助,这种感觉很爽。即便最无知的人也知道,随着国防军越过布列斯特,距离欧洲解放为时不远。
  “解放欧洲过程中,需要当地民族、国家及流亡政府配合协作,中国军队进入欧洲,并不是为扩张,而是为解放处于德国占领下的欧洲各国,给欧洲带去自由。”汉城国立大学演讲中,司马侃侃而谈。流亡英国的欧洲流亡政权作出积极回应。尤其波兰,更是积极,两天前,波兰代表和其它几个国家代表乘美国飞机飞到俄罗斯。
  与其它流亡政权派出部长作为代表不同,波兰流亡政权派出的代表是总理伏米克瓦伊契克。
  “波兰?”靠着椅背,司马双手轻击椅子扶手,在这些国家中,唯一需要思考的就是波兰,波兰利益和俄罗斯利益严重冲突。
  “俄罗斯绝不会承认波兰边界,即便俄罗斯帝国承认波兰独立。俄波边界必须以寇松提出的布格河为界,其它俄罗斯绝不会接受。”
  司马想起儿子的话,彼得和俄罗斯态度非常强硬,表示接受1917年经临时政府同意的,芬兰和波兰的独立,但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却不会被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协约国政治经济援助下,波兰独立得到俄国临时政府承认,波兰领导人对波兰立陶宛共同体的故土提出主权要求。
  也就是说,波兰向莫斯科提出新的国界线,完全遵循17世纪旧貌,从斯摩棱斯克到基辅到维捷布斯克直到大卢基。根据巴黎停战条约,波兰于1921年春独立建政伊始,国家元首毕苏斯基就迫不及待地发表声明,索要立陶宛维尔纽斯地区、白俄罗斯和半个乌克兰,梦想建立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在内的由波兰联邦。
  只不过他梦寐以求的“从海到波澜壮阔的海(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波兰并没有实现。尽管根据停战条约,在协约国帮助下,波兰获得西白俄罗斯和四分之一乌克兰,但十八年后,在苏俄和德国两面夹攻下,波兰再次亡国。正如历史上普俄两国分割波兰一样,波兰被德苏两国再次分割。
  “米克瓦伊契克总理,这是波兰最好的选择。”结束建议,司马盯着米克瓦伊契克,满面笑容。波兰总理是司马接见的第一个欧洲国家流亡政权代表,其它代表,只需要确认中国之前的承诺,唯独波兰需要中国切实帮助,况且帮助是以牺牲中俄关系为代价的。接见米克瓦伊契克前,破译密电坚定了司马对俄罗斯的支持,即便没有密电,对俄罗斯支持也属必然的,俄罗斯是中国传统亲密盟友。
  “我一旦同意,接受被削弱的波兰,将永远无法返回祖国。”面对中国总理提出将东部领土交还俄罗斯帝国的建议,米克瓦伊契克沉默十数秒,毅然拒绝。波苏边界无法确定是有历史渊源的,10世纪是波兰人最骄傲的黄金时代。辽阔的东部领土和利沃夫、维尔诺等文化名城是民族自豪的历史见证,对屡遭蹂躏瓜分的波兰非常重要。因此,毕苏茨基、米克瓦伊契克,都不愿丢失东部领土。
  “米克瓦伊契克总理,的确雅盖洛王朝波兰东部边界是波兰人的骄傲。但你们的骄傲,是俄国人的耻辱。波兰强盛是建立在俄罗斯人软弱之上的。俄罗斯大地屡遭波兰贵族劫掠,甚至首都莫斯科一度为波兰人所占领。自莫斯科公国以来,俄罗斯人一直奉行向西扩张的传统政策,把占领波兰东部领土视为俄罗斯安全的保证和民族自豪感的象征。朱加什维利重新占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是俄罗斯人历史使命的终结。”
  米克瓦伊契克的回绝意料之中。接见米克瓦伊契克前几分钟,经过内阁会议商讨,国务院密令国防军向俄罗斯帝国移交业已占领的波兰领土全部行政权。不过移交并不是因中俄两国达成秘密协议,而是因为突然获知机密令中国不得不做出如此选择。就在司马和米克瓦伊契克谈话时,国防军参谋部正在制定一系列战略调整,适应最新形式变化。
  米克瓦伊契克并未因司马的话而变得激动,在前往中国前波兰部长会议就已经达成共识,中国不会改变对俄罗斯的支持,两国盟友关系及中国总理和沙皇间的私人关系,都将造成中国对俄罗斯的完全支持。但波兰仍然需要中国支持,至少中国人不可能一边进攻德国人,一边建立行政机构。
  波兰流亡政权法理上1942年后,就与中国没有实质官方联系,使得中国只能依靠俄罗斯人在波兰土地上建立行政机构。如果局面持续,波兰将不复存在。
  “波兰东部领土不仅涉及波俄两国具体利益,而且关系两国五百年历史积淀的民族自豪感。尤其,战争激发两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两国政府都不愿以领土妥协来伤害国民民族自尊心。因此,波俄边界谈判始终是不欢而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态度,直接关系波俄两国边界安定,同样将会影响欧洲安定。”司马清楚感觉到米克瓦伊契克的威胁之意。
  米克瓦伊契克的态度,让司马想起另一个空间听过的波兰笑话:由于波兰天主教信徒的虔诚,仁慈的上帝要实现波兰人三个愿望。
  “第一个愿望,希望中国入侵波兰。”奇怪的愿望,上帝闭眼想想,答应了。
  “第二个愿望,中国人入侵波兰。”波兰人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执念?上帝注视波兰子民殷切虔诚的眼神,长嘘口气,最终点点头。
  那么?第三个愿望呢?
  “仍是中国入侵波兰。”上帝跳起来喊道:“波兰人到底哪根筋没搭对?”
  “上帝啊!中国要入侵波兰得先经过俄罗斯,他们会先踏平俄罗斯。”这个令人心酸的笑话,说明历史上长期遭受强邻蹂躏的波兰人,对俄罗斯恨之入骨,到了“玉石俱焚”地步。正因如此,如果俄罗斯在波兰得到期望的边界,等于在欧洲埋下炸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2/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