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730

  派出部队保护重点工厂是司马作的决定。明着是保护工厂,实际上却是为了保护这些官兵,被派到工厂中的几十个连队,都是大都是西北中学高中部的学生组成部队,把他们派到工厂,就是为了保护他们。
  “厉主任,我们赶紧过去,我们回机场。”听到这个消息后,郑培林就大声地喊道,心下不禁开始兴奋起来,总部通知这个时候立即去机场,那肯定是要用上航空队了,从昨天整个西北进入动员以来,郑培林可就等着这一天,到底还是来了。
  “翼之,看来要在这里祝你们旗开得胜了!”听到那名民团军官的话后,秦国镛便开口说道,对于保卫西北,秦国镛并不像其他人那般狂热,毕竟更多的时候秦国镛所想所思,是这架刚停稳的飞机。
  “队长,这飞机太棒了!队长你们到那去?”刚把飞机停稳,王明博从飞机跳下来之后,看到队长和厉主任上了汽车,显然是要离开制造厂,于是连忙大声地问道。
  “我们回机场!快走,去机场!”郑培林连头都没回一边回答着王明博的问题,一边示意司机赶紧走,以妨耽误了正事,总部这时追自己追到厂里,那肯定是有大事要发生了。当郑培林的汽车从公路上向机场驶去的时候,在公路边一支几百人的部队,正在进行着武装强行军,已经跑了十多里路,让穿着大衣的军人感觉异常疲倦。
  “哥!你怎么样!还能撑下去吗?把枪给我!”背着背包和步枪的秦少峰一把夺过大哥身上的步枪,一边扶着秦少岭开口说道,昨天下午在广场上的征兵点登记之后,秦少岭兄弟二人就被分配到了新建第三旅,成为第三师第六团三营的一名士兵。在这个时候这些新兵并没有时间进行走正步之类的训练,毕竟时间上已经来不及,现在的训练主要集中在单兵战术、拼刺上面。
  这时候秦少岭兄弟所在的营是要到民团训练场进行实弹射击训练,平日里这么远的距离通常都是搭乘卡车,而现在则改成了武装行军,如此一来可以训练行军两不误。十多里路强行军对于这些新兵而言不亚于一次折磨,尤其是对于其中的那些参军的学生而言,他们从来未曾走过这么远的路,而且是全副武装的强行军。步枪、弹药、刺刀、手榴弹、水壶、防毒面具、急救包、背包内的睡袋、干粮,虽然在是工业区内行军,但是这些新兵按照条令带齐了所有的装备,这些装备加在一起的重量超过二十公斤。
  “二……谢……谢!”见步枪被二弟背了过去,秦少岭面色苍白地说道,之前行军已经让秦少岭累的有些快撑不住了,如果不是心里的一口气撑着,秦少岭真的怀疑自己会躺在路边再也不站起来。
  “哥!再坚持一会到就了,还有一里远路。开学时咱们不是到那打过靶吗?没多远了!”扶着大哥跟着部队朝前跑着,相比于大哥而方,作为足球队队员的秦少峰的身体远比大哥好上不少,虽然同样感觉很累不过撑下来还是没问题,这会对秦少峰而言更重要的就是照顾自己大哥,让他能撑下去,不要被淘汰掉,秦少峰知道如果大哥被淘汰的话,对大哥的打击会有多大。
  虽然是特殊时期,但是民团仍然坚持着实行高标准的淘汰制度,如果不能通过训练的话,就会被立即淘汰,而会被遣返回家,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一旦被遣返回家,那种耻辱无人愿意承受。
  “一定要坚持住!”已经感觉自己的双腿不停抽痛的秦少岭,依靠着弟弟的托扶朝前跑着,不停地在心里给自己的打着气,希望自己能够撑下去,千万不能被淘汰了,否则秦少岭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脸面回家。
  “郑队长,你们当初都是这么过来的吗?”坐在车的厉汝燕想到之前那些从公路边跑过,已经累的疲惫不堪仍然在坚持着的新兵,厉汝燕知道郑培林在来之前是民团的军官,于是厉汝燕便开口问道。
  “嗯!其实也没什么,只要咬咬牙,坚持一下就行了。”听到厉主任的问题,郑培林开口回答道,此时对于郑培林而言,脑子里想得更多的是到机场后,总部会布置下什么样的任务。
第179章
轰炸(上)
  “号外!号外!西北工业区十三万人投票支持对北方政府宣战,国旗已被降下!”
  “号外!自由与正义重回之前,西北绝不放下武器!”
  “号外!西北通电全国,电文两字——战争!”
  “号外……”在国内的各大城市,卖报的报童们手兴着报纸大声的在街头喊着,这些日子来关于西北的新闻实在是太多了,但是像今天这般轰动的,还真没有过。
  一个公司向政府宣战!每个听到报童喊声的人都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毕竟对于他们而言,虽说从之前的报纸的报道中,知道西北公司有自己的军队,可是这全国上下又有几个地方的商会,没有自己的商团,可有那一个敢跟政府这么说的,那胳膊能拧过大腿嘛。
  “这西北也牛气了,发了个通电,什么都不说,就这两字——战争!他这是唱的那一出啊!这恐怕也是共和以来,若大的中国最省钱的通电了吧!”
  在茶楼里的一个戴着眼镜,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人,看着手中的报纸,还是报纸上的西北通电电文图片,上面就那么两字——战争!而报纸上两个大大的黑体字,此时显得是如此之刺目,战争二字此时显得再刺目不过,同时也让人们可以从中知道西北的决心。
  熟悉民国的人都知道,“通电”在民国史上出现得极为频繁。深深地渗透到那一段历史的腠理中去,治史者无论如何也是绕不开的——乃至于有人说“不读通电。则民国无史矣。”民国人对通电的挚爱无与伦比,上台要通电、下野要通电、嘉奖要通电、谴责要通电、讨伐要通电,和谈要通电,甚至大学老师被政府欠了薪水也要通电……。虽说通电的价格之高,绝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但是众人仍旧乐此不疲,甚至于在后世还有学者专门研究民国通电,可以说民国通电史,就是一部民国历史。
  但是在这些少则百字。多则上千字的通电,西北的这份只有2字的通电,显得是如此之另类,如此的特别,以至于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通电,是司马自己草拟的,司马并没有使用公司的老学究们起草的那份用着屏五屏六的文字。诉说着西北的无奈和西北所受的勒索,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是,如令暴政当权,以至于西北为生存计,奋而反击。
  总之一句话,不是我想造反,而是你逼我的,再则现在都是共和了,就是反抗暴政那是天赋人权!那份绝对可以作为通电范本的千字通电。让司马看的是头晕目眩,原因无他,生活在白话时代的司马,从中根本就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所以司马就亲自拟定了这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通电。
  在司马看来,此时西北已经没有了选择,通电全国的目的是为了名冤叫屈,有这个必要吗?现在全国都知道西北十三万成年公民的选择,相信报纸上自会报道,报纸上自己的报道前因为后。那么就没有必要了如此了,现在的通电就是告诉国人,西北的选择,所以战争二字足够表达一切,更道明了西北的决心。
  于是这么一份题头写着:“大总统(徐世昌)钧鉴:国务院各部总长、各衙门步军统领、警察总监、曹巡阅使、督军、省长、司令、师旅长、护军使、镇守使、各省议会、商务总会、农会、工会、教育会、商会、各报馆公鉴。”然后内容却只有短短两字的通电,就此出笼。
  “松坡,现在你还要去西北吗?”看着有些失神的老同学,蒋百里开口说道。刚从日本回国,原本想休息两日后即起程到西北参观,以看看这个人们口中的中国的鲁尔以及中国的希望。但是没想到,今天的报纸却打破了蔡锷对西北的梦幻,虽然蔡锷本人是一名军人,但是一直以来,蔡锷都反对用武力解决政治纷争,当年自请进京、反对二次革命,均是如此,而是为公义。之所以起义反袁,是为保卫民国,是“为时势和良心所迫”,是为了公义,不能“兼顾私情”。
  蔡锷从不否认自己对袁世凯怀有一定的私人感情,但一旦袁氏背叛民国、背叛自己宣誓效忠的共和、帝制自为,蔡锷就要起而反对,毫无回旋余地。在日本时看到从国内传来的报纸上,对西北军国民教育、军国民色彩浓厚的描述时,作为一个信奉军国民主义的军人,抵御强敌、洗雪国耻乃是蔡锷最大心愿,看到西北如此时,几乎在潜意识里,和一些人一样蔡锷几乎把西北看成了未来中国的希望所在,和中国改良的范本,但是现在,西北的决定显然出乎了蔡锷的意料。
  “百里,此次西北之行,不能推迟,国魂者,国家建立之大纲,国民自尊自立之种子。这不正是如此吗?我们要去西北看看,西北人是怎么争他们口中的自尊、自由和正义。”虽然在内心深处并不愿意看到西北选择用战争代替对话,但是在蔡锷的心里,蔡锷还是希望能够亲眼看看,这个被自己视为中国未来改良之范版的西北,而从报纸描述的西北人愤不畏死的表现,更是让蔡锷看到了西北军国民主义教育的成果——“民不畏死,死又何惧。普通百姓竟然以牺牲为荣!”
  想到报纸上提到的那些西北人自发参军的场面,蔡锷在心里对西北的好奇心日盛,虽然不喜用西北的选择,但是蔡锷知道此时西北的决定,实际上是西北人的勇气。
  “去订火车票吧!我们今天就去,等到他们打起来的时候,估计想进入西北也就难了!”想到这,蔡锷还是下定决心,提前去西北,去看看那个人们眼中,之前的中国希望和现在的中国乱源所在的西北。
  司马并不知道蔡锷的决定,现在的司马所关注的是京城府院双方的决定,让人感觉的意外的却是,府院双方对司马的电文,竟然意外的沉默着,只是呼吁西北保持冷静,遵守国家律法等等而已,但是此时西北还有选择吗?
  位于在民团综合训练中心东侧大约二点五公里的地方。就是在西北家喻户晓的西北航空俱乐部,这个航空俱乐部实际上一个公益性质的航空教育以及航空技术普及机构。整个航空俱乐部日常所需经费均由司马个人基金会支出,之所以成立这家航空俱乐部,除了是为了使西北的飞机制造厂生产出的飞机有处销售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司马想在西北建立一个初级飞行员培训体系。
  所以就建立了这种针对航空爱好者的航空俱乐部,俱乐部的学员除了一部分是通过考试进入西北中学高中部的学员外。还有一部分是工业区内的航空爱好者,他们只需要交纳三十元的学费,就可以在三个月内学到到航空理论知识,并且完成三十个小时的飞行训练。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每一个人的内心里总是有着一个飞行梦,即使是西北的普通工人都梦想着能够飞上天,所以除了从高中部通过考试进入三百多名学员外,在西北还有六百多名自费学习飞行的学员,虽说现在这些学员大都只有十多个小时的飞行时数,甚至很多自费学习的学员只有几个小时的飞行员时数。
  但却不得不承认。司马在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在西北建立了这个时代亚洲最庞大的一个飞行员体系,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只不过是刚刚学习飞行,甚至于还不能单独飞行员的初级学员罢了,但这毕竟是一个好的开始。
  俱乐部最初的两架飞机是秦国镛等人为了创办飞机制造厂,以每年三千元的租金租借给俱乐部,这就是俱乐部的最初的开始,直到后来飞机制造厂制造出飞机之后,这一切才得以改变。因为在俱乐部学习飞行的学员越来越多,而最初的那几架飞机显得不能满足俱乐部使用。所以俱乐部在几个月内,通过不停地向飞机制造厂发出订单,现在已经从最初的两架飞机,增加到现在的五十八架飞机。
  在俱乐部的那座三层的西式教学楼后面的那场开阔的草地,就是俱乐部的机场。这个时代的机场并不像后世那般规整。俱乐部的机场不过是一个长2公里宽1公里的一片平整的草地罢了,在机场两侧有几十间钢构以石棉瓦为顶的机库或仓库。这个在后世甚至不及高尔夫球场的机场。在这个时代却是全亚洲规模最大的机场,毕竟相比于亚洲其它临时用作机场的草地而言,这片经过人工修整的机场,相对算是真正的专用机场。
  “你好,这是你们的证件,请收好。”在从主公路拐进通往航空俱乐部的那条岔路上时,一个背着枪的宪兵把手中的三个证件归还给他们后,敬了个军礼开口说道,虽然对这个车牌号为西A00265的福特T型车已经非常之熟悉,但是宪兵看到这辆车时仍然按照规定拦下这辆车检查核对车上乘客的证件。
  宪兵进驻航空俱乐部是从几个星期前,航空俱乐部的飞行教育队改成西北航空队那天开始,但是那时宪兵只不过是在机场内负责警戒罢了。但是现在负责机场安全的宪兵,却需要在几公里以外的地方设卡,毕竟此时已经进入了整个西北战备时期,虽然给那些学员造成诸多不便,但毕竟这时是个特殊时期。
  “郑队长,前面那几辆民团的卡车怎么到了这?”刚刚通过检查站,对现在西北的戒备如此之森严,让厉汝燕感觉都有些不太习惯,看到在前面不过几十米的几辆正在朝机场去着的几辆绿色的民团卡车,于是开口问道身旁的郑培林。
  “啊!呵呵!谁知道。肯定是好事!”看到那熟悉的绿色卡车,对这种卡车郑培林心里总是有着一些感情。毕竟郑培林本人就是从民团出来,过去曾无数次地搭乘过这种只有民团才有的绿色卡车。
  “王科长!你们这是?”在航空俱乐部的楼外,从汽车上下来的郑培林看到正指挥着民团的士兵从卡车上搬东西的一个民团军官,可不是自己的老熟人嘛,便走过去问道。
  “呵呵!郑队长,瞅瞅你肩上的臂章,那双枪可变成蓝白章了,这就是你们航空队的?总团不是下了命令让给你们送五百箱120迫击炮弹嘛,这不一共五车。每车一百箱,一箱不多,一箱不少。你们航空队要什么炮弹啊!你来的正是时候,一会清点之后,把单子给我签了。”
  一见到老熟人过来了,王福林便开口说道,作为总团后勤科科长。一小时前突然接到命令,让送五百箱120迫击炮弹到航空队,而且规定要在一小时内送来,因为命令急所以王福林才会亲自把炮弹押运过来。
  “炮弹!难道!”听到这个王科长说送来的炮弹,联想到这几个星期航空队后座飞行员练习的200高度的投弹训练,还有空中机枪扫射地面目标的训练,想起过三年前河南用飞机追击白朗匪帮时的经历,厉汝燕知道恐怕公司是打算让航空队出击了。
  “郑队长,你好!我是总团派来的作战参谋管珍连,现在向你传达总团的命令。命令航空队全部机组于今日中午11时40分,对驻于张家口北大兵营的北方军第五师进行轰炸!”
  在俱乐部的指挥室内,从总团来的管珍连传达了总团下达的命令,轰炸第五师军营,这个决定是司马作出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迟缓第五师的进攻为部队争取时间,同时从心理上威慑所有的敌人。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中国军队,并不知道飞机为何物,对于未知事物。人们总是心怀恐惧,那怕是军队也是如此,即便是民团的官兵在第一次看到飞机时,也同样被吓了一跳。司马之所以决定用飞机对第五师的军营进行轰炸,一来是为了在以非接触作战的方式。尽可能的打击第五师。以减轻其在不久之后的战争中,对民团的进攻造成的阻力。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够用这种前所未有的轰炸,使得在进攻之前,就使第五师的官兵从心理上彻底崩溃,以更轻易的解决这场战争。
  这场战争西北拖不起,只有速战速决,在北方政府没反应过来之前,就必须要彻底解决掉第五师、驻绥远第二师李际春部以及驻赤峰的毅军张殿如部,这一次对西北而言,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就是为了争取西北的生存空间。
  仅仅一个西北工业区,根本不可能满足西北未来的发展需求,同样没有一个服务于西北利益地方政权,西北也不可能得到效好的发展,而现在对西北而言,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只要利用好这个机会,西北从今以后,就会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
  用飞机进行远距离持续轰炸,以期从心理上击溃敌人的抵抗意志,就是其中核心的一个环节,一个抵抗意志已经被炸的几近崩溃军队,还有可能组织起有效的反抗吗?
  而早在三周之前,当意识到现在西北面临的危机的时候,司马就在原本的俱乐部飞行队的基础上建立现在的西北航空队,同时把轻机枪架在了机后的学员驾驶座仓外,而且还在后驾驶舱两侧加装了炸弹挂架。这种炸弹挂架,每侧可以装下五枚120毫米迫击炮弹,一次起飞即可携带十枚也就是140公斤重的炮弹,对目标实行轰炸,需要后座的操作机枪的学员用手取出炸弹,然后冲着目标扔下去。
  虽说如此这般手抛炸弹的准头并不高,可是经达两个多星期的训练后,这些学员在飞机上从300米的空中。可以保证把炮弹投在操场大小的目标范围内,虽说单机威胁也许并不大。但是如果几十架飞机同时对一个目标进行轰炸,其效果也非常不错,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对敌人的打击,远不是普通火炮所能相比。
  除了手投炸弹之外,学员们还可以操作后仓的轻机枪对地面目标进行扫射,被装在飞机上的轻机枪,并没有使用陆军用的30发弹匣,而是改用了75发弹鼓,原本的瞄准线被挡住之后。所以只能使用铁丝环形瞄准器进行瞄准。这些经过多次训练后的学员,已经可以做到在一次扫射中把轻机枪弹鼓中的75发子弹中的大部分,都打到3×3米的靶区范围内,如此射击群体目标时完全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快!把炸弹固定好!固定好炸弹,别忘记抽出保险销!”此时整个机场已经是一片繁忙之中,几百名地勤检查飞机的检查着飞机,更多的是在抱着1公斤公斤重的迫击炮炮弹。把其固定在座仓两侧的木制的炸弹架上。而一连的地勤士官大声地喊叫着,以让人们抓紧速度,毕竟现在时间有限,按照队长的命令,飞机必须要在11点40分之前起飞,不得有误。
  “所有人按照过去的训练,紧跟由厉教员驾驶的1号机飞行,待进入目标上空后,参照目标照片投弹,大家记住大兵营的航拍照片。请切记一点,尽可能不要把炸弹扔在大兵营之外,以免伤及平民……大家只需要像过去训练一样,把炸弹扔下去,然后对准敌人把子弹打过去就行,我将会和在座的诸位一起飞行,并投下第一枚炸弹,希望大家能够平安归来!”看着台下的一百一十一名飞行员,郑培林开口说道。
  此时的郑培林。满心都是对于不久之后第一次轰炸的期待,毕竟这可是西北第一次出击,能不能开着好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信心。挂在这里的这几张航拍照片,实际上是昨天派出的一架飞机。用相机临时拍下的大兵营的空中鸟瞰照片。这处还是清末时由袁世凯下令建立的红砖大兵营,是整个口外规模最大的军营。第五师的主力就驻于此地。
  “呜……呜”当交错排列的五十六架被改作轰炸机的鹰1型教练机,依次起飞之后,在空中慢慢汇集成编队的教练机,发出了如雷鸣一般的声音,地面的地勤人员虽然早已熟悉这种场面,可是此时仍然忍不住为之震惊,甚至于在心里开始同情起那些正准备吃着午饭的第五师官兵。
  之所以选择中午十一点四十起飞,除了因为这时浓雾已经散去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时候,是第五师的官兵即将吃饭时候,此时的第五师官兵大都在军营内等着吃饭,到当编队到达时,他们不过刚刚开饭而已,那时的轰炸将会取得最好的战果。
  “看!那是我们的飞机!”正在农场里干活的农场工人听到空中传来的飞机轰鸣声音的时候,禁不住抬头朝空中看去,因为距离机场并不远的原因,这个工人知道这些飞机是公司的飞机,在他身边的孩童冲着空中的飞机挥舞着手中的帽子,以向空中的飞行员示意。这些儿童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帽子,一边在布满冰雪田野上,奔跑着追逐着空中的飞机!想像着有一天自己长大后也会驾驶着飞机,像他们一样在蓝天上像鸟儿一般的飞翔。
  当编队飞行了十多分钟之后,连绵的山脉开始出现在机队的面前,鹰1式教练机的升限并不高,只不过只有4000米罢了,在此时因为超额负载了100多公斤,以至于飞机只能在不过千米的高度飞行。当编队从山顶附近飞过的时候,在空中的飞行员,甚至于可以看到不时经过的山顶上的树上的鸟窝。幸亏这些飞行员早已习惯了在这种高度的飞行,对此并不觉得意外,甚至于都有些享受这种高度飞行。
  “看!那是什么!”在山顶正掏着田鼠窝,看看能不能掏出些粮食的陶亮子,听到远处传来的轰鸣声音的时候,但扭头朝那边看过去,待看到一群灰色的“怪物”,一边发出巨大的轰鸣声自己这边飞来的时候,不禁目瞪口呆指着天空示意弟弟看过去。当那一群土黄色“怪物”发着轰鸣声,从距离陶亮子的头顶不过只有十几米的地方飞过的时候,陶亮子有些惊骇看着空中的这些平生从未见过的怪物,这些飞在空中的怪物,颠覆陶亮子一直以来的认知。
  “看!上面坐的有人!”跑到山顶上想看清这些土黄色的怪物到底是什么东西的陶亮子,突然指着刚飞出不远的编队大声叫喊着,这种怪物上面竟然坐的有人!人竟然可以在天上飞!陶亮子目瞪口呆的目视着那些土黄色的怪物和坐在上面的人离开自己的视线,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郑队长,再过几分钟我们就到达大兵营了,打信号让大家做好准备。”头戴飞行帽的厉汝燕扭头大声对后仓的郑培林喊道,这几十公里的航程对于曾经从京城把飞机开到保定的厉汝燕而言,如小菜一碟一般并没有任何难度,过了这个山坡,就算是进入了张家口了,本次目标的第五师的驻地,就在张家口以北数公里处。
  “叭、叭”当两发信号弹在从长机打出的时候,跟在其后的编在看到空中的两道红蓝信号之后,原本坐在后驾驶舱的学员们便开始忙活起来,便拧开了机仓两侧用于固定的迫击炮弹的铁丝,同时拉动的机枪的机枪栓。就在这时,编队飞越了连绵起伏的山脉,位于山谷之中的张家口出现了飞机上的飞行员们的视线之中,原本坐在座位上的后驾驶舱飞行员站了起来,握持着机枪,将机枪下压,冲着地面瞄准着即将出现的目标。
第180章
轰炸(下)
  “走!这大冷的天,到澡堂子里烫会澡去!”从戏楼里吃了顿酒后,林芝南便从中戏楼里走了出来,身旁的卫兵从戏楼门旁的拴马桩上取了马后,林芝南便开口对取马回来的卫兵说道,这么冷的天泡个澡倒也享受。
  刚刚被任命第17团参谋长的林芝南,知道17团的吴云章对自己并不待见,同样也知道吴云章和大伯林凤起之间的矛盾,从中也知自己这个17团的参谋长,实际上可谓是如履薄冰一般,总之一切都需要小心从事,以免重蹈宋参谋的复辄。正是抱着这种心理,再加上来之前,伯林凤起交待林芝南要尽量掩饰自己,对17团的一切要做到既不闻,也不问,任由吴云章随意折腾。
  所以虽说吴云章对林芝南有意见,但看到林芝南这般表现,到还不至于这一上来就把脸撕烂。而这两天林芝南除了去17团报到时去了,其它时候大都是在张家口听着戏、唱个曲、泡个澡、修个脚,其它的是时候连北兵营的大门都不进,好像林芝南根本就不是17团的参谋长一样。
  “咦?……这是什么声音?”就在这时林芝南听到远处的空中,传来的隐约可见的轰鸣声,于是便皱眉说道,这种声音好像有些熟悉,但是又很陌生,到底是什么声音,便抬头朝远处的空中看去。
  “那是……飞机!”待看到清远处出现的大群黑点时,林芝南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空中的大片黑点,有些惊骇的大声说道,这一大群飞机是来从什么地方来的?他们要干什么?
  “我的个娘嘞!这天上咋那么多飞机!上回张仓公路动工时,俺见过他们在头顶上飞那!老天爷来!这得有多少架飞机!”听着空中的轰鸣声越来越大。走在林芝南身后牵着马的卫兵盯着空中的那些越来越清的飞机大声地说道,上次他可是见过飞机的飞行表演,可却压跟没见过这么多飞机。当机群从张家口上空经过的时候,张家口人们都顾不得手上的事情,都跑到院子里、街道上抬头朝空中看过去,几十架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传出的如雷鸣一般的轰鸣声,震撼着张家口每一个人。
  “叔父,那些飞机是……是西北的飞机!”听到天空中巨大的轰鸣声后。看到如此众多的飞机飞过来,田致远便拿起挂在墙上的望远镜,站在都统府的院子里朝空中看去。待看清飞机机翼上的那个白虎标志时,田致远提着望远镜大惊失色的跑到叔父那里大声喊道。
  “我……看到了!”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田中玉面色有些煞白的看着都统府后院的已经冰封的池塘,当看到天空中密集的飞机时。再用望远镜看清飞机上的机枪。田中玉知道这是西北人打过了来了。
  “叔父,赶紧、快通知部队疏散,他们是朝北兵营那里去了!”看到机群朝北飞去,田致远大惊失色的急声说道,田致远同样看到了飞机上的机枪,北边的北兵营里可驻着第五师的主力,四个团中三个都驻在那里。于是连忙紧张惊声说道。
  “还来得及吗?飞机要是能砸死个人,这撒泡尿都能淹死个人!去备马,我们现在就赶到北兵营去!不!你去告诉小日本。他娘的他们许诺的炮队和机枪队在什么地方。”呆坐在花园中原本有些失神的田中玉开口说道,飞机那东西田中玉见过,田中玉还就不相信那东西,他娘能打死个人,他娘的就是架上个机枪。无非也就是吓唬、吓唬人罢了。田中玉已经不刚开始那般惊慌失措了,这么多年什么风浪他田中玉没见到。西北想用那些玩具一样的小飞机,就想吓倒自己,他娘的做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