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230

  只不过欧阳很纳闷问欧平:“什么时候劫道的怕知县了?”
  一衙役笑道:“大人不知道吧!年前小的听了一段子,说是大人手持一百单八斤的方天画戟带一百精锐骑卫,在万军之中直取铁鹞子主将嵬名守全,嵬名守全大惊之下急忙夺路而逃。于是就成了欧阳打破铁鹞子!”
  “哈哈!”欧阳笑道:“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你看三国评书说,关云长斩文丑。难道那么多兵丁都是吃素的。一匹马再快,也足够对方出两轮飞箭的。”
  “姑且听之,他们姑且信之。”衙役笑道:“总不能说大人用钱砸死了铁鹞子吧?大家不爱听。再说大人还算好的,你听韩将军和刘将军,那就是天神下凡。”
  说话间,十几名匪众被衙役们驱赶到了道路中间,看得出根本就没有什么反抗。领头的双手抓刀,紧张地看着面前一切。欧阳问道:“你当劫匪多久了。”
  “第二次。”这些人身份出乎欧阳意料之外,原本以为就是没了土地的难民,但没想到是一群混混。他们平时没事就聚集在镇里赌钱,敲诈勒索,耍泼弄奸。而后庐州的经济开始发展,官府应阳平商业协会要求,加强了多这些破坏经商的人打击。去年有两个因为勒索不成,调戏商人的娘子,摸了几把胸脯,结果商人娘子上吊。这两人被官府抓了刑。阳平商业协会听商人哭诉大怒,出钱打通官府,将两人斩首。对常和那两人一起耍的这些人进行赶尽杀绝。再加本地商人的私人家丁联合一起对这些游手好闲的人进行殴打驱赶,最后被逼无奈,这些人要么逃去外州,要么就上山。
  在现代只有混混逼的商人活不下去,而在古代却是反了个。欧阳听完哭笑不得。在法制健全的年代好人不受保护,在目无王法的时代却是坏人遭殃,这案例一定让研究法律的很无奈吧!欧阳觉着有必要暂时停止自己目前做的百姓基本权利的上表。本来他是想对百姓几个基本权利进行说明,而作用则是用温和态度制止暴民的出现,缓解阶级矛盾。这些混混如此嚣张,就因为律法惩戒太弱。
  欧阳当警察人知道,一个混混能影响一条街周边居民的安全指数。为打击黑社会犯罪分子,特区特别出台相关法令,任何人只要敢说自己是黑社会成员,或者言语让公民误会其是黑社会成员,无论其话语真实与否,可以判处最高两年监禁。一旦有肢体冲突,造成轻微伤害,将判最高五年监禁。如有恐吓、威吓、勒索,可以达到十年。这法令是近年才出台,对黑社会进行大面积铺杀。而看中国大陆就比较搞笑,去年年底福建省某县级市,几十名混混非常嚣张到当地最繁华的街道,对每个商家进行了收保护费行动。现场持续时间很久,事后一干商人包围公安局要警察无出警要个说法。但过去四个月,最后人没抓,案没破,不了了之。以至当地中小学生以自己黑社会为荣,以敲诈同学为本事,以认识参与收保护费的混混为骄傲。如段奕宏说的,当善遇见恶的时候,总是善先受伤,要做就做一个善的恶人。
第166章
规则
  “少爷,在想什么?”继续上路,欧平见欧阳不说话,忍不住问。
  “没什么。”欧阳笑了下道:“对了欧平,那事考虑怎么样?”
  “……少爷,我真不知道。”欧平抓脑袋说:“如少爷说的,有哪个男人愿意和强女人在一起。我一直就想找个贤良女子。不过……”
  “不过,你心里放不下她是吗?”欧阳叹口气,少年怀春,还好也是见过大风大浪,还有思考能力,“时间不多了,再过十天就到杭州,这左右你都得给我个说法。”
  “少爷,你怎么看?”欧平问。
  “还是要我说?”欧阳无奈笑下道:“如果周姑娘是生意伙伴,我会很欣赏她,而且很愿意和她合作,和女强人合作其实比和男强人合作要舒服的多。但如果周姑娘是我弟媳,我看不得她欺负你。”
  “也许……也许未必就会欺负。”欧平想想:“也许将来是我欺负她。”
  “欺负有精神和肉体。她打你自然是不会。比如你觉着她突然说要出门几天甚至几个月,你会怎么想?她回来后你问东问西她会不会不耐烦?而今做生意都是男人,周姑娘长的又漂亮,你放心她去外地和别的男人在一起很久?还有将来生孩子,你管还是她管?她对孩子的感情会超过对商场的热心吗?欧平,人只有一辈子,只有一个20岁。如果你花了十年时间才发现自己做了个错误的决定,那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所以在做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你准备好了吗?为将来所可能出现的后果做好承当责任的准备了吗?知道白莲为什么要求那么高吗?就是因为她不敢面对婚姻可能产生的后果。当然,人都是会变的,一切都不知道。也许没那么糟,也许会很好。”
  欧平皱了半天眉头还是问:“少爷,你看?”
  “怎么还是我看。”欧阳叹口气:“好吧!你看我,我娶红玉,就会完全信任她。但……毕竟我们是经历过生死的……要不这样,周掌柜要向阳平派驻人协调两边的关系,我就提议让周屏来,你们呢先处着,要觉着合适就这么定了,要觉不合适也没多大损失。你看怎么样?但有言在先,终身大事别再我看了,你自己决定,好坏后果都是你自己负责。”
  “这个办法好。”欧平大喜,在和周屏闲聊中他就感觉到了这女人的志向。知道周屏绝对不是一个好妻子。但是心里真割舍不了。而今欧阳出这种两全的想法,是最好不过了。
  “初恋嘛!没多久就腻了。”欧阳朝欧平嘿嘿一笑:“最美好的物事从来就是最短暂的,比如说流星,比如说高潮。”
  “……”欧平羞红脸,急忙回头看身后,还好马车远着。欧阳有次无聊,写了册十条处男必知送给欧平作为性教育的启蒙。欧平是知道这些用语的,拿了那十条又想看又不敢看,抓挠了好多天。
  ……
  到了庐州,把一干人犯交给州里。和州里协调后,州里将把这些人发派边疆。而后欧阳等人再南下,到淮河走水路,到扬州最后到杭州。而今一看杭州就一个字:乱。刚进城门,前面就在吵架,原来是运木料和要出城去码头货队撞在一起。两边各有货车二十几辆,街道原本就供人行走,这架势活活的把路堵死。而大家看见又来欧阳这么一群占道的人,心情更加烦躁。原本规定货车是东进西出,但这码头是在东门位置,又运的是官货,运货的自然就拽了点。而木料这边也是官货,脾气也小不到哪去。两边争执许久,谁也不让步,越吵越激烈,大家已经开始捋袖子准备武斗。
  “简单、简单,看在下来处置!”欧阳不知道哪抓来一手白灰,四名衙役一字排开,欧阳在中路洒石灰,将道路一分为二。分好大概轮廓后欧阳道:“各自约束自己的车队,都朝左行,不得超越白线。这样就都可以出去了。”
  “啊!这位先生有本事。”两边同赞了一声,各自让后面的车队移到一边。
  梁红玉在旁边看着不明白:“官人,难道他们先前就没有想过这个办法吗?”
  “夫人有所不知,这依靠人的自律和用规则强律是两回事。原本没线,大家不占点便宜感觉吃亏,即使有方案,但是目测很不准确,还是会起纠纷。都想为什么我要让你。而今规则出来了,这就有了对错之说。过线就是错的,这么一来,大家都守规矩,按规矩来办事,这路自然就通畅了。”
  “官人真能干。”梁红玉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就如同皇家报流程。记者可以写错字,但是校稿没发现就是校稿的错,印错了就找印刷。如果没有这样规定,大家都可以指责记者写错。那记者临时快笔哪能要求那么高呢?
  “欧大人!”周安带了几个人迎接道:“刚听说大人到城门,在下忙让人腾空路来。没想人刚到,大人就把事给解决了。”
  “周掌柜客气。”欧阳下马客套。
  周安忙道:“大人这边请。”马上有人接过马绳。
  车队一走,左右开始议论:“这什么大人,要周大掌柜亲自城门迎接?上次户部来,人家也只是在州府前迎接。”
  “你这都不知道。这是我们杭州的连中三元的欧阳欧大人,皇上亲赐大功臣。”
  “难怪真年轻。真是后生可畏。不过怎么连个牌子都不举。”
  看得出欧阳在杭州还是很有名气的。
  ……
  知州出面接待欧阳,知州是杭州人,对欧阳评价极高。欧阳不仅已经入了新城县志,而且还入了杭州的州志。不过说回来这县志其实比州志更加权威。州志代表一般是官方色彩,而县志则是更有民间气息。
  虽然杭州发展如火如荼,特别是朝廷那笔百艘战船的大定单,将杭州经济拉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知州只入股但不参与商业管理,这是欧阳先前的意思。知州放心下面人的造船工艺,只是对什么数据不清楚,民间造船现在还用不上精细图纸。也幸亏有欧阳名下的建筑公司派来设计师解决这一问题。
  如同天平一般,这天平在战国春秋时候就有,但是精确程度不算高,又没有专业的保养和精密的砝码,总是不尽人意。而图纸一说,也是这样,以前常是老师傅吆喝,慢慢拼装。欧阳则是让设计人员帮忙画出中学生都会画的立体图。把每个部位所需要材料的名称、长度、宽度、厚度全部弄出来,这样一来,就能进行半原始的流水线作业。但目前设计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问题,这设计是以战斗力为主,还是以船员为主。
  如现代武器,俄制类型武器注重战斗力,美制类型武器注重兵员生活的环境。欧阳的意思是,在配备基本战斗力之后,可以适当考虑生存环境。基本战斗力就是,船只两舷最少各配15门以上重炮,顺风航行速度不少半时辰25华里,逆风速度不少半个时辰8华里。欧阳再次强调,钱不是问题,有多好的货就有多好的价钱。
  大家都知道欧阳对美酒兴趣不大,半公半私的聊天说事,而后到周安名下的产业随便休息会。傍晚周安在府中安排了酒菜,再次邀请欧阳过去。
  酒席上两人都没说起周屏和欧平之事,似乎都是有所犹豫。而两人谈论的重点是周安提出的邮政业务。邮政业务阳平也有开展,但是主要是为皇家报所设,民间投递信件也就是在西北战事时候针对启用。
  周安的规划是,比如杭州到东京将近一个月的路程,每封书信收费五百文。到寿州少点四百五十文,据此类推。东南西北开辟四条邮路,每州设立办事处,接收和分发信件。
  欧阳点头,这里面还是有局限。比如大部分都是以州为单位。县级的就要看当地的情况而定,不过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周安的打算是,南北互通,他手再长,也伸不到北面去,但只在南方邮政,又太过于局限,所以他的意思是,找阳平商业协会合伙。两边各出一个人协调管理南北事务,而后再派一个大老板也就是CEO来主持。
  欧阳同意,将来发展起来,也能帮上皇家报的忙,于是当场写书信让阳平商业协会斟酌考虑。接着是两边商业协会的联络人,欧阳说了欧平的事,周安同意周屏暂时先去阳平担任东南商业协会办事处的掌柜。事成不成,就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另外一件事,周安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而今货已经到了交趾。交趾又名大越国、安南。这地方是宋的属国,现在朝代叫李朝。几十年前,宋还设立了郡来管理,但目前都是他们自己人管理。对中原也算友好。周安的意思是以此地为中心,对老挝这些国家进行商品销售。
  但欧阳认为应该重点是琉球、麻逸。特别是琉球群岛,大宋是有基础的,三国时候孙权就派一万士兵驻扎此地。欧阳的理解的,目前大宋的人口越来越多,迟早是要开发这块市场。而这些地方土地肥沃,气候怡人,适合种植和养殖还有渔业。最重要一点是不用交税。而且距离中原也不远,一旦形成船队运输,物资内输,将大有可为。
第167章
回乡琐事(上)
  周安表示同意,但也说了自己意见。如果航运业能如欧阳所说那么发达,这生意自然可以做。自己也可以当王。但如果航运发展不起来,那就只是痴人说梦。周安和欧阳说,这些地方他会派人考察,有没有价值将来再说。不过言谈中周安很奇怪,欧阳说东说西,为什么不说日本。于是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日本是在七世纪之后的名称,而之前都是说倭国。不过那时候不含贬义。
  欧阳摇头:“自唐朝来,日本就多向中原派遣遣唐使。但是根据文献记载,日本当年将隋、唐朝和新罗列为外患。为的是什么,原因是隋朝统一中原,而高丽新罗吞并了日本在高丽的据点。据我看,此国有豺狼之心。虽然而今他们对宋都以君父名义,恭敬有加,但我感觉此国很不妥当,非灭之不安心。”
  “大人乃是智者,说不妥自然不妥。我只是听闻此地出产白银。”
  “周掌柜真是消息灵通。”欧阳笑道:“放心,将来杭州舰队一成立,我定尽力促成对日本威势。而后周掌柜的东南商业协会和阳平商业协会联手,白银不就滚滚而来?再者,周掌柜看,在中原挖矿采金死人,官府什么都得管管,但那边……”
  欧阳没说完,周安大悟,欧阳说的其实就是强盗行为,直接用武力逼迫日本日下矿掠夺白银。这可不是什么十利百利,如果真能弄下来,那可是千利、万利。周安立刻道:“大人放心,周某在东京也有几个熟知,就是和某些大臣门下也有所来往。时机成熟,我们一起发力,定然促成杭州舰队之事。只不过我担心,朝廷几个老人腐朽不堪,一直以中原礼仪之邦自居,对此事必然大加干涉。如大人所知,对西北道用兵,拿回故土,朝廷内仍旧争斗不休,这……”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欧阳道:“我同意周掌柜的看法,要朝廷这么做,似乎不太可能。但是如果皇上好大喜功,封禅泰山,那四夷皆服的名头,她未必就不想要。关键是日本和大宋现在关系太好。俗话说不打笑脸人,要朝廷发兵,确实难。”
  “可以安排一场刺杀。”周安道:“理由就是日本恐惧皇上的英明,惟恐其将来不利日本。这样一来名分就有了,皇上再宽容也不敢不信。有个成语叫兴师问罪,他们刺杀皇上,皇上派出舰队问罪也有名头。到时候,我们再处理一点小节制造点事端。还有,将来发派罪犯可以不去岭南,直接去日本。慢慢将日本变成中原人主导。”
  “周掌柜,这姜还是老的辣。”欧阳举杯道:“干杯,庆祝将来白银滚滚。”
  “干杯!”
  “周掌柜,这杭州舰队各面武将明年武举将选出,有良才的话……周掌柜知道怎么做了。”
  “知道,知道!哈哈!”
  ……
  小住了几日,欧阳参观了造船厂、货物中转批发市场、航运码头。欧阳就感叹,这阳平怎么就清河这条小水沟,要是面临大海,自己用钱就能把辽金砸趴下。欧阳也提出几个建议,比如设立用工招募地。各地流民可以到此地等候,进行统一的招募。还有人多,卫生状况要抓上,否则很可能产生传染病。设立专门负责批发市场管理的机构等等。
  县比不得州,州里可是有专门的军队设置。杭州在册的厢军就有五万多人。这比例还是很高的,而今大宋厢军虽然也有近百万人,但是杭州能占这个比例,肯定是有下一定功夫。大船厂设立在扬州,欧阳没兴趣折返回去,只是说下次回阳平路过再说。而三角中的洪州,则成了木材加工基地。杭、扬两州所需要的木材很大比例都是洪州提供。这么三角产业发展,使这三个地方人口剧增。再加去年淮河大水,难民多,这三个地方就成了难民们的首选之地。
  周安也不死板,作为东南商业协会的行政总裁,也是有分布的,比如新城就是专门的茶叶种植基地,而临近县则是茶叶加工基地。两边从水路运输直接可以到扬州一个县。而后此县负责纸包后,或运到扬州上船卖到各地,或进入杭州的批发市场交易。每县要么造纸,要么伐木等等总是有自己一个行当。欧阳对周安安排很是佩服,这换了自己,自己没办法做得更好。自己擅长的是扩,而这边则是固,将三州联合成为一片。当然,他能坐到这个位置上来,自然和普通人不一样。
  商人可不是官人。当官途径是考举,能过不能过和运气等很多因素有关系。当商人则是综合实力较量。想比之下,周安如今这地位虽然不高,但过程之艰难不亚于蔡京。
  由于欧阳毕竟是从八品的芝麻官,知州为防有人说话,不敢出面礼遇。几天后欧阳离开,周安安排了马队送欧阳去新城。按照正常逻辑,这经济好了,大规模的劫匪出现比率就会低,再着欧阳这一行人都不是吃素的,不需要周安安排。但周安还是坚持,按他说,而今这官道正在修葺,又是主要的陆地通道,有他派出去的人,路程会比较平坦。
  由于是经济一体,各县都会抽调农闲农民对自己县内官道进行修葺。这是学阳平的,农民可以增加收入,而后再转换成消费,带动经济。刚开春,农作物还没下地,官道上确实乱七八糟。还好有周安派来的十几个人,一直在前面协调,欧阳这队人也没多耽误时间,在拥挤处,货运的队伍都让欧阳这边人先过。
  梁红玉出来透气道:“官人,这修路四个月,用路八个月,很不划算。”
  “这路用的太狠了,而且只是填填补补的黄土小石路。别说是重货过,就算是雨天过客,也弄得坑坑洼洼。”这个问题是全大宋的问题。而厢军步军最大一个作用就是修路。欧阳很惭愧,不知道水泥怎么整的,也不知道沥青是怎么弄的,更别说橡胶轮胎。这边还算好的,秦凤路那边打仗,就为了把物资运上去,动用厢军加劳工就有几十万。光修路就花费了几十万贯。要么说古代非游牧民族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照我看,这茶叶、大米就算了。如果是鸡鸭或者是水果一类的东西,这路上要耽搁些时间,钱就打水漂了。”
  “东南还好,除了陆路还是水路。北方那边才是真麻烦。”欧阳笑道:“你也别把我当万能的,对这路,我还真没办法。”
  由于产业的建设,导致大批的货车出现。有牲畜的也有人力的,即使有人开路,几天的路程,欧阳一行人也是花费了十来天才到新城。欧阳想好了,回去打死也要走水路。这走陆路其实就是为了重温一次当年离家的自由感觉。
  到了新城,迎接人马甚巨,鞭炮、锣鼓等全摆了出来。有头有脸的乡绅都来迎接欧阳。这面子可算是摆足了。但也是应该的。不说欧阳当官的事,就算是其投资当地十万贯做采茶基地也是应当的。这投资可不能算十万,欧阳拿的十万是作为本地投资入股,又阳平那边商人再注资管理。一来一回,那钱就多了。一种产业带动产业链,价值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而当地官府也知道欧阳是位低权重,再者新城富裕起来也让他们有视金钱为粪土的能耐,所以也是接待相当殷勤。
  梁红玉在欧阳身边笑道:“这就是衣锦还乡。”
  “错!是惠兰版的浩荡皇恩策略。”欧阳伯母只是卧床不起,并不是什么要命的病。欧阳是应惠兰要求回来感动的。将自己塑造一个爱名之人。赵玉到时候一看,丫的,原来你吃这一套,那就好办。于是欧阳以后也好办了。
  接下来第一个拜访的人物一定是先生,这要是过先生门而不入,很有可能会被参的。这种非律法,而全民皆重视的道德礼仪是万万不能少的。先生早就在国子监内翘高了脚等欧阳。欧阳进去把礼数做足,先生还是比较满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