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校对)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230

  九公公道:“欧阳干了半个月就下来,白时中也只有几个月,不知道李纲……”
  “朕和你打赌,李纲最少能呆两年。”
  九公公惊讶:“陛下为什么这么肯定?”
  “李纲这人为人比较公正。不会象欧阳、白时中和吴敏那样私心重。所以欧阳他们三人也会觉着李纲监国比较好。”
  “陛下,这吴敏和白时中咱家知道,欧阳有什么私心?”
  “他的私心就是为了国、为了民。他发展商业也好,他怂恿对辽金开战也好,都是为了大宋。朕本就应该看明白,这样的人虽然是栋梁之才,但是对老赵家却不是什么好事。”
  “陛下为什么这么说?”
  “比如朕听闻市井中流传一个问题,太上皇执政时期,花石纲流毒,这时候给你一个机会,你可以杀死太上皇,拯救万千苍生,你会不会动手?”
  “……”九公公擦把冷汗。
  赵玉道:“全大宋官员可能就欧阳一个会选动手。花石纲关官员什么事?有些官员甚至因为花石纲发财升官。有必要为了一些老百姓的死活冒赔上自己的性命的危险吗?”
  九公公忙道:“欧阳胆大包天……”
  “胡说,如果这个机会给朕,朕也杀。”赵玉道:“我赵家天下哪能就这样被一个昏庸无能之辈给败了。其十死不能抵也。少了太上皇,还是赵家人当皇帝。但多了太上皇,就可能民不聊生,甚至我赵家天下从此改姓。诸如商朝灭亡在纣王之手,如果当时有个人把纣王给杀了,那商朝还是殷家天下。唉……朕哪天也昏庸的话……”
  九公公醒悟:“所以陛下不插手他们的事,陛下有错,别人未必敢说。他们有错,就会被人拉下马来。这样他们所犯的错最少会比陛下少一点。”
  “就是这个意思。”
  “报!”一名内卫在房门外道:“韩将军他们来了。”
  “带他们去偏堂,朕这就过去。”年夜饭,赵玉请客。
  赵玉在宫女帮助下整理好衣服,而后到偏堂,刚接近就听见里面有几个大嗓门在说话:“九成九能拿下。”
  “无常胜之将军,再说军机处还在研究,你怎么知道就能拿下。”
  韩世忠喝道:“两杯酒下肚就口无遮拦,来人,拉下去每人掌嘴十下。”
  “什么事要掌嘴这么严重?”赵玉走进堂内道:“朕似乎不知道一些什么事,坐吧对了,你们,既然韩大元帅说掌嘴,就拉下去掌嘴吧!”
  “是!”两个倒霉将领无奈下去。
  大家落座,韩世忠看这桌全是主将级别的人才道:“回陛下,是欧相发文给各路主将,还有军机处的公文。上面问,动用西北军路,多久能拿下吐蕃?动用西北军路和永兴军路,多久能拿下吐蕃?我禁军伤亡会多大等一些问题。”
  “……”赵玉倒吸口冷气小声问:“欧阳想灭吐蕃?”
  “这个……”韩世忠犹豫会道:“似乎有这个可能。”
  “西夏、辽、金是他一力挑动的,蒙古、西辽也是他挑动的。朕一直不觉他是一个好战的人,但为什么总那么积极的发动战争?”
  同桌的吴玠苦笑道:“我记得欧相曾经说过,要趁自己有能力欺负别人的时候欺负别人。千万别等别人能欺负你的时候再想反抗。”
  韩世忠也苦笑道:“陛下可能有所不知,末将听刘将军说,欧相不仅想打吐蕃,还想打大理、交趾、暹罗、俄国、日本、波斯……他都想打。”
  “唉……怪不得他一力怂恿朕,保证军队的健康平稳发展,而不是为了灭哪家就强征兵税。”赵玉有兴趣问:“韩大元帅,按你看,这辽金一灭,周边还有我们的对手吗?”
  韩世忠想也不想就回答:“没有了,欧相说的那些地方,完全可以指哪就能打哪。”
  “左右也是个好事。既然欧阳和一些人惦记或者说喜欢打仗,就仍旧会重视军备,重视将领,重视军费。对各位将军来说,未必是坏事啊!”赵玉道:“欧阳想打,就得说服朝中人,禁军就是禁军,不去管要不要打,而是接到命令后去想怎么打。”
  群将抱拳道:“是!”
  喜欢打仗,并不是指喜欢看见人类互相厮杀,而是指支持对外进行战争,掠夺资源、土地、人口。通过战争转移国内矛盾,通过战争繁荣国内财富。资本家们无疑都是这类人。而资本家别的没有,就是有钱。钱虽然是王八蛋,但却是人见人爱的王八蛋。赵玉并不肯定欧阳的想法是对还是错,就如同当年她自己也不知道联辽抗金是对还是错一样。不过赵玉相信,即使欧阳想发动战争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不愿意发生战争的人在朝廷占据了非常大的数目。如果连这些人也同意的话,那就是有发动战争的必要性。
  ……
  春秋时期,曾经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所谓百家争鸣就是知识分子著书立作,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看法、内政管理办法等等,诸侯从中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是本国适应的学派加之利用,其是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一个必然的产物。
  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用过儒家、道家、法家的政治主张,最后在南宋后开始一言堂,独尊儒术,直到明清变本加厉,扭曲儒家。但按照现代社会看,以法治国的法家几乎是全人类的一致选择。
  在宋朝这个政治比较开放的年代,各种学说也孕育而生。首先就是在皇家报刊登的吴敏一派为代表的天演论。此刊属于加印性质,不需要购买者额外付钱,全是周屏个人提供的资金。
  欧阳并非是始作俑者,他只是和周屏有闲聊过一些问题。不过欧阳看这份政治论里面很多字眼却是分外的眼熟。比如:落后就要挨打。还有就是汉人是优势民族,汉语是优势语言……
  欧阳看着看着,看出点苗头出来,周屏集团的政治主张竟然很类似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宗旨是适者生存的精英团队理念。曾经在20世纪初和以前有很大的影响力。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领土扩张和种族屠杀,受其影响很深。同样现代中国也受其影响很深,严复翻译社会达尔文主义后,直到现在还保留着一定的痕迹。比如大家所知道乙肝患者不能从事食品制作,不得招公务员(现已废除),这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很多人借用这样的政策来攻击乙肝病毒携带者,认为他们存在给自己带来了危险,给社会带来了负担,他们不适合太多生存空间。
  还有博士可以多生孩子政策,某些遗传性疾病不能结婚生孩子政策等等,都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子。如今中国政府也很注意到这些问题,重视对弱者进行的保护,而不是物竞天择。
  天演论提倡的是精英民族,精英团队,精英领导。
  苏千发表的是民粹主义,这就和欧阳就逃不了关系。民粹主义代表的是中下阶层老百姓。他们反对、反抗精英腐败领导层。他们的政治目的是老百姓也可以参与到国家管理中来。苏千对外的说法叫百姓主义,这也是美式民主的启蒙。由平民选择管理团队对平民进行管理。但是由于社会问题,很容易产生民族激进主义,导致小地主和小资产者罢工罢市要求政治权利。
  李纲也不甘人后,提出了国家主义,国家主义主张全民利益。原则上,国家主义不反对专业官僚治理国政,但是国家主义反对那种坏的腐败的官僚统治;恰恰因为它只片面维护官僚阶级的利益,而使官僚由国家工具异化为国家的唯一主宰,破坏了全民利益。国家主义承认资本主义甚至维护资本利益,但是国家主义主张限制资产阶级,打压资产阶级不顾全民利益的疯狂追逐私人利润的运动,疯狂消费的运动。国家主义主张,国家绝不应当允许资产阶级以金钱力量操控任何国家机器和收买官僚。国家主义主张国家应当特别关注社会中的弱者,不能让赤贫无助者哀哀无望地等待富豪们那种残羹剩饭的伪善施舍。国家主义主张运用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全面力量,参与国内和国际经济活动,而不是从国民经济中全面退出,坚决反对把民生经济,委托给贪婪成性、肆无忌惮的私人资本和市场力量。
  总体来说,李纲的政见是允许资本的发展,并且愿意保护资本。但反对资本参与到政治、基本民生中来。
  还有一个白时中,由于没有欧阳帮忙,提不出自己的政治见解,慢慢的被三政论的光环吞没,失去了鼎足朝堂的资本。
  三种政论一出,民间朝廷掀起了讨论的热潮。特别是太学中清议馆更是场场暴棚。三政派的人宣扬自己思想,诋毁对方思想。李纲的国家主义,受到了官僚们的普遍支持,但是却让所有资本者反对。而今朝廷很有意思,一些官员既是官僚又是资本家,这让他们的位置相当尴尬。
  周屏和李纲有一定共同性,那就是国家集权强大国家。但她主张是应该是发展精英,比如资本发展等办法来强大国家,她反对纯官僚排斥资本说话权利的管理。
  苏千和他们也有强大国家的共同性,但是苏千的主张是百姓、小资本、小地主也应该享有说话权利,也有权参与国家管理中来,要以他们的利益和主张为先,尊重他们的利益。
  三人政治主张强盛国家,但是参与管理的主体不尽相同。苏千虽然财力雄厚,人脉广泛,但是其政治主张在朝廷得到的支持率是最低的,李纲略高周屏。而在民间则完全相反,苏千受到大部分的拥护,李纲支持率最低。
  苏千虽然失去了大部分人支持,但是却得到了太学生的拥护,太学生的清议大夫就是苏千政治主张的一个体现,在三月,清议大夫整理了一份表章上传。表章说要改革朝廷格局,第一步是将部分有职之人撤离朝堂朝议,第二步是增加民间代表参加朝议。但最后决议以十三对六十八惨败。清议大夫不死心,上奏赵玉,反被赵玉呵斥其蛮横无理。赵玉让人带信说,任何人再私下书信她,说明自己的政治主张,一律查处严办。并且说,监国不宜更换频繁,定下以三年为一届的说法。
第286章
密谋
  “皇上这是看大家狗咬狗呢。”苏千苦笑:“大人,你的这个主张是不是太没边了点。现在谁都知道,目前当家的一是有权的,二是有钱的。大人为什么去支持没钱没权的?”
  “总要有人支持。”欧阳和苏千正在清明踏青:“从我本来来说,谁当政关系都不大。关键有几点,第一,皇帝不会不满意。第二,资本发展不会受到制约。第三,不会削弱军队,消耗国力。”
  “大人都这么说,那看来我们在五月选举中是没戏了。不过大人认为周屏和李纲谁会取胜?”
  欧阳笑道:“如果我们帮助,当然是周屏。李纲虽然有官僚支持,但是抑制有钱人的权利,很多人不喜欢他。只要你和周屏联手,就可以保周屏稳胜。再说,李纲虽然是这么主张的,即使上台后,也得拉拢下你和周屏,否则他每项政策你们都反对的话,他也受不了。”这就是皇帝代替法律监控三政,大家都按规则玩,不按规则就不让你玩。
  苏千苦笑:“大人真的就没戏啊?”
  “那也未必,如果能提出实质的主张,也有一定希望的。”欧阳道:“皇上上位后,很注意是地方民生,避免暴民四起坏了大宋根基。可以抬皇上出来说事,就说皇上也很注重民生,但庙堂高,下面发生什么事,大家未必会知道,下面人有什么需求,大家也未必会知道。这是道理,我相信即使我们失败,周屏和李纲也会因为我们说得对,而对我们有所照顾。比如允许少量百姓参政,允许下面人说话等等的办法,也是对皇上的一个交代。”
  苏千问:“就不知道皇上是一个什么态度。”
  “皇上态度就是不损害她自己的利益情况下,我们可以随便折腾。她的利益包括,皇家的利益,你不能说要废除帝位传承。也不能废除王爷们的好处。总的来说,皇帝意思就是少干活,但拿好处时候别落下。”
  苏千忍不住一笑:“大人这分析在理。把脏活累活留给我们,皇上只负责拿分红。”
  “当然,还有不能削弱了国力。否则她也会不满意的。”欧阳道:“其实你可以适当的拉拢以下武将。比如说明你执政后对军资的投入,比如重视军事人员的培养,虽然大宋是文领武,但是武将们也是相当有立场的人,这批将领的凝集力特别强,有很强的民族荣誉感,韩世忠、刘锜、张俊、岳飞、张宝、吴家兄弟等等都是要荣誉不要命的人。这些人为了国家可以随时带兵出发而不问生死,皆是一时的俊杰人物。太尉一职空缺很久,我估计是留给了韩世忠的,将来朝廷中武将的地位也将会有一定的提高。”欧阳还是比较欣赏现在的文武制度,文官说打不打,武将说怎么打,大家职权分明。毕竟从根来说,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
  苏千道:“听大人这口气,是打算置身事外。其实大人的影响和威望,如果表述得体,很容易得到大家支持。”苏千这说的是实话,虽然欧阳上台没几天就辞职,但那并非强制性的。欧阳有最大优势就是功绩,相当辉煌的功绩封个王都轻松容易,而他没有获得,就更使人家对其同情。
  “一个知县我都不爱当,更何况是诸事繁忙的右相,更别说是监国。”欧阳道:“再说我自己身子太歪,正不了。”特区当年有一部电影叫古惑仔,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而看少量官员因为一点错事,则被大家责为罪人。为什么杀人放火有人叫好,少数官员坏事却能影响大量官员的声誉呢?后来欧阳才明白一个道理,黑道中的正义之所以更让人信服,因为他们本该是黑暗的。政府的阴谋之所以更令人痛恨,因为他们本该是光明的。所以即使是性开放的美国,他们的总统的婚外情能上升到道德批判的高度。欧阳明白这个道理,他知道自己不适合当这个监国。吴敏还可以,但也有私下的黑暗。反而是李纲,是有这非常正面形象的人。你想奉行一夫一妻,那你就不能娶两个老婆。你想政治进步,就不能有负面形象。你想男女平等,就要鼓励女性有自己事业。很多事情不是你喊两句口号就可以,人在做,天在看……
  欧阳道:“苏千,你可以四下私下妥协商量。比如你可以先支持周屏,但是周屏也必须答应你,吴敏正式监国之后,比如增加民意大夫之位。比如士兵、农民、工人、矿工、商贩等等代表,以职业为代表,千万不要用民族来代表,什么女真代表的,不要出现。”
  苏千道:“大人,我自然是信你的。但是,这么做我们有什么好处?”
  “支持周屏,等于是反对李纲的政策。迫使他要反思自己的政纲是不是太过激。至于好处,这些新进的代表在心中自然是倾向支持你的,等于你在朝中的支持者多了出来。所以我认为周屏可能会答应我们的要求,但是会对人数进行限制。这个就是谈判了,怎么谈就看你们自己的。我如果出面,等于有逼迫周屏答应要求的态势,这对将来的合作非常不好。”欧阳伸出一手指道:“这只是策略,最后支持一定得是李纲。”
  谁说支持率最低就是最被动的?根据赵玉讲话精神,这次五月底选出的监国就不会这么快倒台了,最少持续三年时间。当然,除非是干了出格的事。不仅朝廷官员在关心,就是民间也很关心。因为谁上台就代表谁代表的利益团体获胜。而且不同以前,赵玉给了监国委任除御史台和大理寺外所有三省六部老大的位置的权利。比如原先三品刑部尚书,被撤换后,官还是三品,但是没了职。御史台和大理寺不再参加朝议,他们转而只对皇帝负责。
  制度是一步步完善的,这种监督制度是在清议中欧阳提出的理论,最后赵玉首肯定下来的制度。
  欧阳转到幕后,苏千本身无被选举权,所以他这一方是一名对资本运作略有常识,一定程度信任资本运作的官员,从二品的中书侍郎徐处仁。徐处仁是神宗时代的进士,可以说是四朝老臣,这人骨头颇硬,曾经和宋徽宗时期最热手的童贯争执,还在经济政策上打败童贯。他是四朝老臣,资历也够,所以他也成了苏千这个集团的代言人。
  周屏的代表人还是吴敏,李纲就是自己当代表人。由于上一个半年,赵玉没有在朝,三监国轮换快,制度混乱,所以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正常朝廷的运作和发展。大家也期待早点定下一个做主的人。不过,也有让大家满意的。比如朱达带兵去边羌,是欧阳定的,但接下来的监国并没有将朱达撤回来,反而是提供很大的后勤上的帮助,直到朱达把事情完成。三方都很明白,赵玉虽然在外,但朝里的事都看在眼里。如果因为攻击对手而导致发生不利国家的大事,后果很难想像。
  如此大事,赵玉仍旧没回来,她正在契丹原都城临璜府皇宫等候原契丹官员的求见。不过却派了心腹九公公回来。九公公一回京,很多官员立刻求见。但九公公只点头见李纲、吴敏还有欧阳。李纲和吴敏他是见到了,不过欧阳不在,十天前欧阳从汴河出去,去哪了,大家也不知道。不过欧阳留京秘书金娘表示,在选举开始前欧阳肯定会回来。
  欧阳去哪了?欧阳去了沧州大牢。
  铁门打开,欧阳看见了完颜兰,完颜兰身体状态还是不错的,按照欧阳吩咐,伙食好,两天可以洗澡一次,每天可以去晒半个时辰的太阳。完颜兰见欧阳大吃一惊问:“你怎么来了?”
  “我来兑现诺言。”
  “诺言?”完颜兰想想后,一屁股坐在地上问:“女真完了?”
  “恩,完颜吴乞买已经死了。完颜宗弼正在和宋禁军和谈,他愿意带五千女真人去长州。”欧阳道:“我交代不能同意,要去,只能去非洲。他还有两万的直属,如果愿意全部入汉籍,并且接受朝廷的册封,大宋可以把他们运到非洲,自立为王。”
  “大人!”张三拿来椅子。
  欧阳坐下道:“我觉着他不能拒绝我的条件。否则女真就真的亡国灭种。”
  完颜兰不相信问:“这……这么快就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