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230

  “为什么这么说?”
  “这边被抓捕的女真人多是民夫、马夫、挑夫等身份。没有一人是哪怕是厢军系统的人。而这些人的衣服上绝对不会有这些东西。”欧阳挑起一些粉末道:“这是阳平生产的军粮。他的使用条件有几个,第一,粮草断绝时使用。第二,脱离补给线的军队使用。总之一句话,在扶余县可以有储备,但是绝对不可能拿出来给普通士兵食用。这是属于战略物资,非七品以上将官不得取用。”
  第一方面是为士兵好,生怕一些将领用军粮当饭让士兵吃而制定的规矩。因为这东西对人胃的破坏是比较严重,长期食用会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第二是保存物资,以备急需。这些军粮保存期长,而且如果有突袭任务还可以使用。第三个原因,军粮的成本还是要高于士兵伙食。
  而这些人竟然能食用到军粮,必然是和七品以上的武将有关系。可能是偷的,也可能是给的。粮仓守备森严,不可能能偷到里面去。最大可能就是有将领出来领了,而后被他们给偷走,也有可能是将领领出军粮给他们食用。
  为什么这些人要盗窃军粮呢?因为他们本就不属于民夫中的编制,当然无法利用民夫身份要求包吃住。他们利用城内势力各种拥有民夫的混乱,在其中生存。但这么一来,自然就无法去要吃的,免得惹麻烦。所以就弄来军粮。
  欧阳问:“陈大人,前面说完颜宗弼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上个月月底吧!”
  “麻烦陈大人跑一趟粮仓,查下这一个月来谁曾经去领过军粮。”
  “是!”
  欧阳把戏都演足了,但完颜宗弼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欧阳知道自己分析有非常大的可能。但是也不能排除女真曾经缴获部分军粮,或者是从其他地方弄来,不一定是扶余县出产。
  完颜宗弼许久后才道:“欧阳老弟,我劝你还是重点保护你们皇帝的性命,不用在我们身上白费功夫。坦白和你说,刺杀你们皇帝是肯定的,我被捕是因为要干扰你们视线也是肯定的,要把你们皇帝刺杀在扶余到黄龙府一线也是肯定的……恩,也不能肯定。我要和你说拔离速其实因为一次意外已经死了,你也不信是不是?哈哈……欧阳,我倒是要看看你这个聪明人怎么保护赵玉的性命。”
  “你妈的。”欧阳忍不住骂了一句。留完颜宗弼在现场是要察言观色,但没想到却造成了更大的困惑。他不知道完颜宗弼心中也是打鼓,他布置的几个陷阱,换了别人早跳下去。第一个陷阱是背叛他的亲兵提供的信息。第二个陷阱是自己被捕。第三个陷阱是拔离速名字的出现。虽然欧阳也做了一些动作,但完颜宗弼清楚了解,欧阳并不相信事情会这么简单。
第291章
改道
  吴玠、陈规、欧阳,还有内卫刘苍茫和前线特意派来的巴副将正在研究下一步敌人动向。巴副将道:“我部和完颜宗弼多次战斗,有一次险些生擒完颜宗弼,被拔离速阻挡。所以完颜宗弼身边的人十有八九都认识,可以肯定,最少目前没有在扶余县发现他们的踪迹。”
  欧阳点头:“这种事完颜宗弼自然是带心腹来。”张俊心细,安排了一个这样的人来,完颜宗弼下属是照面就死。
  吴玠道:“欧大人,我和陈大人商量了一下,觉着皇上还是不走扶余县好。要不走上游的土河桥直接到黄龙府?”
  “你们还是担心三岔桥的安全?”欧阳沉思一会问。土河桥就是欧阳钓鱼的地方。
  吴玠道:“大人请看,三岔桥是贼人的目标,我们不敢保证贼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手段。所以我们干脆打乱他们计划,封锁土河桥。皇上还有不到十天就要过河,我想贼人来不及有大动作,总是能安全几分。”
  这话很有道理,既然在这里发现了完颜宗弼和他亲信,那就说明扶余县是比较危险的。由于还有同党没有落网,不能不担心完颜宗弼有杀手锏,而且这杀手锏是以完颜宗弼为代价,显然不会简单。
  欧阳点头:“目前只能这样。这边认识拔离速不多。所以为避免拔离速暗杀,巴副将必须派驻到皇上御驾前。”
  陈规道:“重点还是桥梁安全。要派出水鬼下去摸摸。”
  “那就这样定了,吴将军带人回黄龙府戒备。我和巴副将,刘指挥使迎接御驾。”欧阳道:“陈大人居中调度,大家要警惕一些,可能贼人并不袭击,等我等麻痹之后,在女真南部某地进行袭击。所以陈大人还要注意收集情报。”
  陈规苦笑:“这女真为什么非要和汉人长成一样。能多一双眼睛多好。”
  “哈哈!”欧阳笑。大家都没有提议皇帝别来女真,因为那是一个很白痴的提议。不少电视电影中,敌人布置陷阱,主角排除众议去跳陷阱,最后用我的真心感动你的真心,让世界充满了爱。这是主角效应而赵玉显然不是,赵玉来女真有很大的政治目的,不是说有点危险就可以不来。再说就几个刺客而已……
  “刺客?”赵玉哂然一笑道:“听闻完颜宗弼是有数的名将,没想也行如此下三滥的手段。”
  欧阳心里不同意,刺客是很古老的一门职业,怎么能说下三滥呢?不过欧阳没去争论这个细节,而是把陈规他们商量,请皇帝走土河桥的建议说了一遍。
  赵玉无所谓笑下,让大内去安排路线,每天走多少路,到哪里都是有规定的,比如赵玉就是傍晚到的小镇,已经是很多天前就算好的了。赵玉问欧阳:“如果你要刺杀朕,你会采取什么办法?”这样的问题也就欧阳敢回答!
  “比较有效刺杀有几种,一种是近身刺杀,一种是远距离狙击,一种是下毒,一种是爆破。分析前三,可能性都很低,陛下身边都是老人,即使当地父母官要见皇上也不能携带兵器,双方距离最少五丈,所以除非陛下身边人反叛,否则近身刺杀是几乎不可能。远距离狙击,就是用箭。这个难度也不小,陛下身后的人武功都不亚展铭,除非是贼人人多,几百箭为一组,否则几乎没有可能能伤到皇上。下毒,本来是比较隐秘的,比如把毒下在水中,下在食物中。但是陛下所食都有人预先尝试。所以下毒根本就不可能。”欧阳道:“那只有爆破了,如果是陆地爆破,贼人很难把握陛下会刚好踩在地雷上。再说拉雷也是非常不可能的,因为拉雷毕竟有一定痕迹。但如果是进行桥面爆破的话,还是会有一定效果。”
  “如果贼人混进低级士兵之中。就可以自制炸药。”欧阳道:“最简单,把甩手炮放进挖空的木头中,而后把木头钉在桥上。引爆方式也有多种多样。第一,水鬼潜伏水中,车队过时,拉水中引线。第二,做个简单的机关,在岸边的一推石头,石头拉动引爆。甚至还可以用动物进行引爆,女真玩鹰厉害,五花八门实在是不好猜测。”
  “唉……垂死挣扎,即使朕真有不幸,难道女真人还能活着?”赵玉转话题问:“郭药师是怎么回事?你干坏事就不能干干净点,人家逃了出来,连夜到朕面前告状。”
  “我们暂时也只是软禁他。”欧阳拿出一张供词道:“陛下请看,完颜宗弼已经承认他勾结郭药师,欲图谋害陛下。”
  “你的小伎俩朕可能不知道吗?”赵玉笑道:“你就老实和朕说,这个郭药师哪里让你看不顺眼了?”
  “……身为一名军人,却没有军人荣誉感。投降宋军我可理解。但是丝毫没有降将的觉悟。嚣张跋扈,身着辽服而不换装就算了,竟然还阻止臣去见完颜宗弼。”
  “哈哈!你欧阳还真坦白。”赵玉又笑了,她发现和欧阳聊天总是很愉快。突然笑容一凝道:“童贯确实过分了,竟然私招了一些军队帮他自己立功劳,军中扶持自己的亲信将领,还结交内卫、内侍,不知自己的位置,朕本来想杀只鸡敬敬他,让他自己有自己的位置。但没想到你先下手。”
  封王了又怎么样?监国又怎么样?一个郡王,皇帝让你死,你就活不了。欧阳擦把冷汗,这对自己也是一样,当初要干掉自己,也不用拖延时间,直接下个罪名杀了,别人也无可奈何。难道自己人头落地之后,还有大臣帮自己在朝廷上鸣不平?
  赵玉道:“不过……你迟了一步,郭药师已经去找童贯了。你把供词留下,这事,朕来处置。”
  “是!”欧阳递供词,内卫收下。
  赵玉问:“你所说的三派监国怎样?”
  “别得不好说,但却廉洁无比。”欧阳苦笑,这是他完全没有想到了副作用:“这次是徐处仁为主,李纲为辅联合监国。臣离开东京是选举后第五天,李纲任命的一名吏部尚书被人秘密告到御史台,十有八九是要下台。大家都在看着这些人,这些人也是命苦,每天加班到深夜还要战战兢兢。”
  “就是啊!”赵玉笑道:“原本朝廷谁人不贪墨?连朕都不好管。几万乃至几千万钱,朕听了都心惊。现在好了,你既然上去了,大家都盯着你看呢。只要你敢乱来,你就会有麻烦。朕还听说,什么知州知县的,只要是有派的,现在都很小心,生怕被人抓小辫子。”
  欧阳道:“陛下,这就是多人执政的好处。人都是有私心的,没有人监督,人很难约束自己。很多人说大宋百姓愚昧,大宋好内斗,说大宋只适合一言堂,只允许一人独大来管理。但臣认为多人执政有监督之便。诸如蔡京一事,皇上和官员大家一起把这丑闻给掩盖了。大臣为了陛下的面子不谈,陛下为了自己面子也不谈。如果陛下是监国,那就不能不管了,否则会被人抓了把柄当成借口。这么一来,大家对贪墨就会避讳,不仅因为贪墨所受到处罚高了,而且贪墨更加容易被发现。久而久之,慢慢变得比较清廉。”现代很多人说,中国国情只适合一家独大,说出现两个政党会有怎样怎样的弊端。欧阳就很奇怪,几千年来,中国还没出现过两个政党,他们怎么就知道有这些弊端呢?
  宋朝这一代是比较奇怪的,其他朝代对贪墨的官员惩罚都不轻,因为他们皇帝认为你这是在贪污自己的钱。而宋朝对贪墨看得比较清淡,惩罚力度也小。宋法对经济有专门完善的立法,有现代经济法律的雏形。对刑狱看得更加严厉,特别是死刑、死人的案件。但唯独对贪污腐败处置比较清淡。
  倒不是说不抓贪污,而是不惩治贪污。抓到贪污的官员记录在吏部,而后不得越级提拔,每次晋级或者调动都要向吏部说明自己是贪污者,并且他们不得轻易更改姓名。也就是说宋对贪污官员只实行内部的惩罚,而不是绳之于法,和现代的纪委和足协很类似。党员贪污,并不直接法办,而是双规,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把问题说清楚。按照法律程序这是不合法的,属于非正常的囚禁,纪委没有权利禁锢他人。正常是商业犯罪调查科或者廉政公署或者是经侦进行立案,直接将他们列为嫌疑人进行调查,而后取得证据后,提出诉讼。并不经过组织这一层保护伞。
  虽然内部有惩罚措施,而且还是牵连保举人等措施,但因为只是内部惩罚,导致官员肆无忌惮。比如足协自己查黑哨、赌球等,查了十几年,毛都没查出来。而司法机关一介入,连几个大BOSS都拉下马。我们可以猜想一下,如果中国政法完全独立的话,还有几个人能在现在位置上,所以千万别笑话台湾不和谐政局,因为和谐不代表不存在。
第292章
跳水
  赵玉比较满意监督机制对贪墨者的监管。欧阳比较关心则是赵玉的人身安全。完颜宗弼的态度让欧阳心中打鼓。第二天欧阳连续主持召开三次安全座谈会议,从赵玉的饮食、出行等各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力求做到安全百分百。
  虽然忧心,但赵玉行程不会变化,不过赵玉也同意了改走土河桥的建议。欧阳在这事上也做了很多功课。比如公开消息前,派出内卫潜伏在土河桥附近观察。比如派出禁军对桥梁进行一寸寸的检查。但调查结果让欧阳失望,连一点进展也没有。
  残余女真拔离速和两名同伙追查还没有着落,不过赵玉丝毫不惧怕,还是按照行程启程。先前开路的两万禁军,在他们将军的带领下,一寸土地一寸土地的搜查而去,但是却没有发现半点异常。这让很多人放心的同时,也让欧阳更加担心。欧阳坚持认为,完颜宗弼如果没有比较可行的计划,是不可能会把自己送入虎口。
  完颜宗弼在三岔桥虽然也布置了火器,但是欧阳认为,那些都是欺骗道具。因为就凭完颜宗弼马夫和其亲信伪装的身份,在皇帝来时,根本不可能接近三岔桥。更不用说点火或者是拉线。再再说,桥梁最后还要内卫再检查,地雷这样小东西就算了,炸药包这样的大家伙绝对会被查出来。
  ……
  土河桥南北长八十米,东西宽三米,不是坚固的石木拱形结构,而是浮桥。船只并排后,将他们钉死,而后在上面铺设木板,用粗绳负责安全。为了行舟方便,还在南北两处升起木拱,水面清空,以便船只通过。
  浮桥的历史有三千多年,起因是那年代有个皇帝为了娶老婆而建造。那时候规定只有天子一人可以使用浮桥。天子用完,就要拆除。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这规矩也就坏了,浮桥开始在民间使用。宋朝已经有建造四百多米的浮桥历史。不过土河桥的升拱技术倒是让陈规大开眼界。
  虽然在那个年代,汉人掌握比较集中优秀的技术资源,但辽人的能工巧匠也不少。浮桥虽然简单,但是维修的费用很高。土河桥已经有些破败,陈规边学习这升拱技术,边带人修葺桥梁,他的时间比较紧张,赵玉只给他四天时间。
  临近土河桥,御驾的气氛就更加紧张。大内负责调度保护赵玉的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巴副将因为认识拔离速,就不能离开御驾太远,随时对可疑人进行盘查。陪同文官为一集团,陪同武将为一集团,宫女、太监为一集团。外围是卫队,除了内卫之后,所有集团不得串岗。这是很给完颜宗弼和欧阳面子,普遍大家的意见都认为,贼人不可能还行刺,即使贼人行刺也对赵玉构不成威胁。
  欧阳问巴副将:“怎么样?是不是有女真混到禁军或者是太监里面?”
  “没有!”副将摇头后道:“大人,老实说。拔离速末将是认识的,但他的两个亲随,是什么亲随,末将还真不敢肯定。”
  “这么大的事,我相信拔离速要亲自出手。”欧阳道:“不要紧张,特别是过桥时候,要特别小心。”
  “是!”
  欧阳回走四十来米就是赵玉御驾,现在正在休息。赵玉在一亭子内喝茶,内卫戒备四面。欧阳看这边的几十人,竟然全是自己都认识的人。赵玉见欧阳回来,忍不住笑问:“欧阳,看你平时胆子很大,怎么今天这么谨慎?坐吧!”
  欧阳坐下首,九公公把茶端过来,欧阳一饮而尽,九公公只好再跑过来拿杯子添茶。欧阳一笑道:“按照臣对完颜宗弼的认识,他不可能会这么简单的把自己给卖了。臣在想,走土河桥是不是也是他的阴谋。”
  “聪明者皆多疑。”赵玉叹口气道:“你是不是太畏惧这个完颜宗弼了?”
  “报!”一名内卫报告:“土河桥水下已经全部检查完毕,没有发现贼人留下的痕迹,大内已经派驻禁军封锁了土河桥。”
  欧阳问:“距桥还有多远。”
  “两里地。”
  两里地,欧阳又踌躇了,负责皇帝安全的大内副都指挥使刘苍茫一边道:“大人,我们已经严密看守,他们纵然真有计划,恐怕也无法实施。卑职倒认为,土河桥只不过是疑兵之计,贼人可能等我等过桥,警惕松懈时候,再行动手。”他也很给欧阳面子,毕竟认可欧阳认为完颜宗弼会袭击,其他人等如果不是因为欧阳的地位,早就冷嘲热讽。
  赵玉一笑:“欧阳,朕问你。朕去阳平两次,一次是微服而走,身边就带几个人。禁军也是几十里外侯命,如此松懈朕一样没事,现在保护严密,为什么你反而更加不安呢?”
  欧阳摇头:“陛下,攻一守十。特别是刺杀,刺杀者使用一分的力量,保护者就要使用十分的力量。陛下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没事了。”赵玉并不放在心上吩咐:“起驾吧!”
  九公公喊道:“起驾!”
  一部分内卫收拾桌椅装车压后,精锐禁军先开路,而后是内卫,再是御驾马车。欧阳忙道:“陛下稍等!”
  “什么事?”赵玉话语中有点不满。
  “马车过得去吗?”欧阳问。赵玉可是四乘马车,桥面宽只有三米。
  先前斥候内卫报告:“过不去,只能请陛下步行过桥。”
  “步行?”
  赵玉不耐烦道:“欧阳你怎么这么婆妈?朕步行还少吗?你倒是告诉朕,步行过桥能有什么事?”
  能有什么事,欧阳还真不知道。欧阳无奈道:“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