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校对)第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230

  “说得好!”赵玉击掌道:“这亦是朕的想法,朕本次恩科重开武举,就想先寻大将而治军。”
  “陛下,未必就一定需要武力。”
  赵玉问:“你有什么想法?”
  “这个……暂时还没有。”
  “你就先想着,朕行朕之策。只希望那些老虫们别没事阻挠才好。”
  欧阳呵呵一笑道:“陛下不是开恩科了吗?”
  赵玉微笑点头:“希望有有用之人。”
  ……
  第二天早朝,欧阳在殿外吹风,里面正在讨论赵玉所说的宪法。大约半个时辰,赵玉宣欧阳进殿。
  当先一名文官道:“陛下,臣以为以仁义治天下,乃是正理。唐时太宗李世民,宽刑重仁,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藩国尽皆臣服。有道是,半本论语治天下,不可失了自汉来的祖制。”
  “就是!仁治已是千年来的俗例,为何还要弄什么宪法,真是多此一举。”
  欧阳道:“微臣乃是阳平县令,最近却很迷惑。有一案件还请各位大人一解。说有一孝子的母亲病重,需要猪肉做药引。孝子无钱割股肉下药无效,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去猪肉摊上偷得一块。猪肉贩当场抓住送到衙门,请问各位大人,我该如此处置?”
  蔡京低眉顺耳,一句话也不说。一名四品大臣则出身道:“其情可抿,不仅不需责罚,还可上表朝廷,推举孝廉。”
  “这么处置确实是仁了。可是大人,猪肉贩岂不是损失了一块猪肉之钱?谁去补这钱呢?难道就算他倒霉?此事一出,那天下孝子是不是都会以此名义偷物,乃至洗掠?”
  “这个……”这名大臣一噎问:“那你说怎么办?”
  “下官按照律法,判他偷盗之罪。”
  大臣反驳:“难道你就让其母病死?”
  “其母有乡亲资助倒还活着。”欧阳道:“下官只是想说,违法必究,这就是宪法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孝子还是什么。都必须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借口虽多,但律法无情,无亲情,无人情,这样才成方圆。”
  赵玉问:“众卿家怎么看?蔡相?”
  被点名蔡京出首道:“回陛下。欧大人所行合法,孙大人所说合理合情,请陛下圣裁。”
  少宰张邦昌则出首道:“陛下,微臣认为欧大人有举法家之嫌,读圣贤之书,却思量……”
  “本朝不以言致罪,再说大宋也是有律法的,怎么说了几条,这金科状元就成了法家的人!”赵玉无视张邦昌问:“蔡相对前几条有什么看法?”
  “可行。至于所说法之平等,恐怕还需斟酌。臣不是说此条不好,但也需细细推敲。此事应当让大理寺负责。”蔡京再道:“至于私有财产一事,臣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五湖四海皆是陛下所有,怎有私有一词?民间藏富有宋律保护,但是认定为私有不可侵犯并且保护,臣觉过之。”
  赵玉点头:“蔡相意思是,此条可施行,但不可上宪法?”
  “陛下既然要以宪法为国之根本,此条自然不可上。”蔡京意思很明白,宪法不宪法无所谓,但是妨碍我们利益的就别上了。他们自己有多少土地,这些土地是怎么得来的,他们心里有数。
  “那宪法一事,交大理寺再议吧!”赵玉道:“欧知县想办报纸一事,大家又怎么看?欧知县,你和大家说说具体的。”
  “报纸内容,第一,记载朝廷的法令,告之民众。第二,记载各地新闻。第三,训导百姓。第四,防病之理。第五,道德宣传……”
  对报纸,大家很新鲜,但也不太在意。他们大概弄懂,就是和书籍有得一比的东西,但是记载在一张纸上,不是成册。蔡京等是知道欧阳是赵玉的亲信。听说欧阳不入庙堂,准备边当知县边发行报纸,都觉得这样很好。至于欧阳提出的记者一事,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
  最后赵玉下圣旨:准许欧阳办报纸,并且为报纸名曰:皇家报。大概意思就说,办报纸是皇家特准办的,而记者则算是皇差,名曰:皇家记者。所有开销可以找大内报销。欧阳本人被封官为正七品保安大夫。
第094章
反挟持
  拿圣旨出皇宫,欧阳心情还算不错,他早知道这些人不会同意立某些宪法,但是只要有宪法,并且把宪法定为宋之根本,一切事情都可以慢慢解决。至于报纸……他知道,从皇帝到大臣们,还都不知道什么叫做舆论的力量。只可惜,这报叫皇家报,到时候会不会被封杀,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欧阳。”一个丽人在不远处轿子中露出脑袋喊道。
  是小青。欧阳把圣旨扔给了拉马等候的展铭,展铭手忙脚乱好容易接着,心中大汗,别不把圣旨当回事啊!这落到地板上可是会被参大不敬只罪的。
  “小青,好久不见了。不会是特意等我的吧?”欧阳走到轿子边问。
  “就是等你的啊!”小青见了欧阳心情甚好道:“现在我也是郡主了哦!皇上把我入了宗籍,我现在叫赵小青。而且还把公主府改为郡主府赐给了我。”
  “参见郡主。”展铭行礼后提醒:“大人?”现在下早朝的人多着呢。
  “参见郡主!”欧阳也一行礼:“下官还有事,告退!”
  “喂……”
  欧阳朝小青一点头,上马。一名下早朝的大臣看了不屑道:“文官骑马,成何体统。”
  身边人道:“算了吧!人家愿意当个知县就不错了,否则最少现在是个五品。”
  “啊?”小青一惊,欧阳竟然不愿意来东京为官,这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
  从东京钱庄提了五万贯回到阳平地面,欧阳就和展铭一起去学堂寻刘惠兰。刘惠兰正在给每个先生安排课时,见了欧阳忙招呼:“大人,您回来了。”
  “恩!我找你有事。要不去你家说?”欧平按照欧阳的吩咐,给惠兰购买了一套学堂就近的房子。原本欧阳以为展铭会搬过去同住,没想展铭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似乎和惠兰的关系就维持在原先地步,再也没再进一步。而今这房子就惠兰一个人住,有两名仆妇打扫家居,洗衣煮饭,雇佣费当然是民钱里扣,这事面上也说的过去,毕竟惠兰是先生,而今算是桃李满天下,走在街上认识不认识都会尊敬招呼。
  ……
  完颜兰正在对窗练字,欧阳一边看了问:“这女人没撒泼吧?”
  “没有,好得很。一直夸饭菜好吃,饭量可是有点大哦!很虚心学习,现在已经能写二十几个字了。”
  欧阳点头道:“展铭,还三天有货船去辰州,记得把她送上码头回金国。”
  “是!”
  “里面坐!”惠兰招呼:“芹婶,泡茶。”
  ……
  “报纸?”惠兰愣了会问:“大人?”
  “我就想请你当副总编,这边还有圣旨,算皇差。你看,现在国子监也习惯了学堂,让他们接手也没有多大关系。我回头就去弄家印刷厂,这报纸只先在阳平内发行,等有规模了,我再派驻人到东京,乃至各地。”
  “大人有吩咐,惠兰自然是要答应的。不过,这报纸写什么的?”
  “暂时分四版,第一版:国内新闻。第二版:国际新闻。第三版:本地新闻。第四版:律法普及和生活小知识。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比如伤口的简单处理、比如病人养病的环境等等。”
  “这个行。”惠兰喜道:“大人这事有意义。只不过,我能帮上忙吗?”
  “当然能,我这人文化水平你不是不知道。”
  “行,只要大人需要,尽管吩咐。”
  欧阳惭愧道:“我就是瞎折腾,还让你们受累。”
  ……
  印刷厂直接买现成的,欧阳有钱加有权,再将附近民居买了下来。不过这么一打听,才知道现在阳平地面有点拥挤,农村人口朝县城涌来,道路狭小,运输货物的马车等经常堵塞街道。得想办法扩建城池。或者是在阳平郊区专门开一家工业区,作坊之类全部搬离县城。欧阳回衙门后,就让甘信去规划和测算这笔费用。
  “咦?”欧阳看送水进来的白莲惊讶问:“新皇登基没大赦天下吗?”
  甘信一边回答:“有的,不过白莲说自己没地方去。我看县里也需要个女衙役,再说马匹还得有人管,就让她留了下来。大人,您看?”
  “恩,就留下吧!白莲你现在住哪?”欧阳道:“你现在不是苦役,总不能让你还住马厩那吧?”
  白莲无所谓道:“我的有个安身地方就可以了,谢大人关心。”
  “……你暂时先住我家吧!看看再过些时间盖一间集体宿舍再搬过去。”欧阳补充道:“放心,不会霸你。”
  白莲脸一红忙回答:“谢大人。”
  ……
  第一份报纸在三天后出炉,有了活字印刷,不要太方便。欧阳唯一觉着可惜的是,报纸只印了一面太浪费。也就这天,沈咩带了完颜兰来见忙碌的欧阳道:“大人,她说她不回去。”
  “来人。”
  “在!”一跟随衙役回声。
  欧阳看了完颜兰一眼道:“叫上县尉大人押她上船,小心人家来横的。”
  “是!”
  “出去吧!”
  沈咩拉了完颜兰出印刷间,耐心道:“姑娘,欧大人是答应阿骨打皇上送你回去。你如不回去,恐怕阳平商会的宋人都要遭殃。你不如先回了金国,如果你真想再来大宋学字,就征求阿骨打皇上同意,再随船而来。不是更好吗?”
  “他在船上不是这样的,对我很好。怎么一回来就变了?”完颜兰很委屈看里面忙碌的欧阳。
  沈咩回答:“姑娘,大人公务繁忙,身系重责。你也看见了,大人不在时候,这县乱成什么样。再者说,大人乃是金科状元,又是一地父母官,而且深得当今皇上的信任。恐怕……听大叔一句劝,你摊不上的。”
  “我就知道不能放他回来。”完颜兰神情落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