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安保(校对)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403

  “这也许是宗教的原因。我和北非穆斯林打过交道。”李起道:“那次是夏天,很热。暴风席卷而来,我头发都被烫的卷起来。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身处微波炉的食物。那次风暴持续三天,把沙子都卷到了法国。我心情很浮躁,很焦躁……恨不得拿起武器杀人。可是当地人很淡定,他们忍受一切说,都是真主的安排。北非多是穆斯林,他们吃饭,摔跤,中毒,爆胎,都认为是真主的恩赐。认为是真主已经决定好的,没必要为了这些事而恼火生气。我在他们身上学了很多,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当然,我说的事处事态度,而不是宗教。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不要去怨天尤人。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北非比较稳定。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人们知道自己本应该有的权利和宗教规定的有冲突。这种淡然的情绪会慢慢消失。政局也未必会稳定。”
  埃及、突尼斯的政治动荡,就是两者之间的碰撞。不过,这和中非之乱不是一个意义。北非的乱在于人民经过常年的教育,达到一定水准后思想发生变化。而中非的乱是因为愚昧和贪婪。即使现在的阿盟,也在体制中摇摆,宗教让他们不能上西方政治体系这条贼船。但是民众对西方社会国家越了解,上贼船的意愿就越强。阿盟因为这个分歧,在峰会上多次翻脸争吵。而一些极端人氏不询问为什么本国民众追求西方价值观,反过来责怪西方国家输出价值观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出国打仗,没有一点世界观是不行的。这世界观不在于谁对谁错,而是必须知道自己目前的敌人是谁?诸如IS就会当成美国人看待,南非私营武装EO就会变成南非看待。以听海安保身份出现的李起等人,就要顺应中国在世界上的立场。
  中午时分,李起和小何到达了预定的观察点。国际学校建立在山峦之中。居高临下没有更好的观测点。两人窝在树丛阴影中拿了望远镜朝下看。这一看,两人都傻眼。一路上讨论过各种可能。比如IS雇佣军还在防御,比如M23和卢巴族是不是包围了国际学校。比如国际学校一切平静,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这个结果李起难以接受。国际学校已经成了一支武装的驻地。操场上有人训练,还设置有雷达车,停靠了不少车辆,其中就有两辆导弹车和几辆装甲车。外围和内部都有巡逻的军队,还有设立的加油站。小何问:“顾问,这些是什么人?”
  “不清楚。”李起看他们的军装,土灰色的,绿色的都有。李起道:“当比起普通军阀制服比较明显。而且训练方面也抓得紧。有可能是M23。”
  “那国际学校的学生和雇佣军呢?都被杀了?”
  “不象,我找不出学校有交火的痕迹。而且也没有发现学校内有地方关押千名俘虏和埋千具尸体的地方。”李起观察一会道:“军队似乎分成两块。你看外面操场一块,多数是童军,穿戴破烂,纪律散漫。而里面这一块的士兵显然经过一定训练。”
第两百八十章
支援?
  “应该是M23占领学校。”M23主力说的是英文,卢旺达官方语言就是英文。他们还有一个军力来源是G国童子军。搜刮这些儿童,经过一定训练和洗脑,然后扛起武器上战场。在战场上,这些儿童比成年人更加勇敢和残忍。小何默默清点后道:“正规军应该在两百到三百人之间,童军应该在一百五十到两百五十之间。如果他们有休息的人,总兵力应该在六百到七百之间。有一个半营的兵力。”
  “还配备有导弹车,车载雷达。装甲车。这是M23正规部队的一部分。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小何道:“我大胆猜测,他们是不是想在这边开个营地?”
  “他们占领了东省城市,其中有最大城市戈马。为什么要在这里建立营地?”
  小何缩回头道:“我在维和部队时候就听说,军阀在大城市里不敢乱搞。因为有很多记者在里面。而且城市提供税收。军阀军队中自愿军来自城市,义务兵来自农村。M23应该也不会在大城市强征兵,即使不顾忌国际舆论,也要估计城市民众的反抗情绪。比如戈马有八十万的人口。M23占领军只有两千多人。民众不反抗是因为谁当主人和他们没有关系,但如果在城市强征,就会引发内乱。”
  李起深觉有理:“所以M23在城市外开辟军事基地。兵源可以从城市中抽取和乡村中掠夺。还有一点,附近有一个大型钻石矿……也许,M23想和卢巴族军阀抢夺钻石矿的开采权。卢旺达也出产少量钻石的,把这钻石矿一占,钻石直接运到卢旺达,官方洗白后就可以在国际上明目张胆出售。不过,我感觉这营地还少些什么。”
  “是不是少了点人质?”小何同感道:“M23是维和部队打击的目标。国际学校这么明显会引维和部队空袭。除非他们有几十名国际人质。对啊,之所以他们用导弹击落飞机,就是不想这个消息这么快泄露。顾问你看,内层靠山的应该是食堂,已经开始布置铁丝网。那应该就是囚禁人质的地方。他们应该正等待人质运来。”
  “如果要争夺钻石矿,他们应该还要搜刮童军。现在他们力量和卢巴族不风上下。”
  根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有三十万童军,其中大部分在非洲。童军中三成是女性。根据一些被人道组织拯救出来的女童军回忆,她们刚开始很害怕,拒绝拿起武器。但很快因为没饭吃而屈服。成年士兵让她们吸食可卡因,在吸食可卡因时候引诱他们枪杀自己亲人,并且喝下亲人的鲜血。有的分配到一把斧头,把任何想逃跑的童军斩首。女童军白天去打仗,晚上变成性奴。即使怀孕一切也不能改变。最悲哀的是这一切不是偶然现象,在动乱国家是普遍现象。
  李起看望远镜中操场,一群童军正在踢足球,足球是一个头颅,是刚被他们砍下来的一个想逃跑的少女所有。成人士兵鼓掌吹哨子为他们叫好。他们似乎获得了荣誉和认可一般更加起劲。
  “最早的童军出现在古希腊。美国南北战争中曾动用了大量的童军参战。18、19世纪,英国海军公开招募童工,不过不拿武器,负责搬运物资。”李起仰躺在从里里,拉回拉动着枪栓道:“联合国成立这么多年,纯粹就是个摆设,这点事都管不了。”
  小何反而笑了:“顾问,你意思是说联合国动用武力,强迫把自己价值观输送给他们?也许这就是他们生活方式。”
  “呵呵,忘了这样做会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谴责。”李起道:“我们再观察两个小时,看看是否里面有国际学校人的人质。目前情况有点抓瞎。”
  小何问:“是不是和米悟或者欧阳副总联系一下,看她们有没有新情报?”
  “不行!”李起道:“他们有雷达,会发现附近有人。既然他们这么紧张,肯定有紧张的理由。我们离开这里后,立刻通过米悟把消息发出去。拍点照片给维和部队。这窝点要被摧毁,附近方圆百公里的人日子都会好过些。”
  “有情况!”小何说了一句。
  李起翻身看,一辆吉普车和一辆卡车开到校园中。两个士兵跳下卡车,然后从车内拽下一名五花大绑的男子。那男子飞行员的打扮,很可能就是那位跳伞逃生的飞行员。一个戴墨镜的家伙站在吉普车上大声说话。童军围了过来,有人用口水吐飞行员,有的跳起来抽打飞行员的耳光。戴墨镜再说几句,小孩蜂拥而上,把飞行员扒个干净。
  “要杀他?”小何问。
  “不是,在进行生理课。”李起道:“这些未经受过教育的黑人对白人总有一种自卑感和弱势感。扒光他的衣服羞辱他,是提升童军心理优势的一个手段。”
  “那强X呢?”小何问。
  “恩?”李起看,童军围成一圈,一个个子稍高的女童军坐在飞行员身体上边运动边抽飞行员的耳光。童军们纷纷叫好。成人士兵不吝啬掌声鼓励。大约进行一分钟左右性交,女童军下来,对准飞行员老二位置狠踹一脚。然后象个胜利者一样高举拳头。那飞行员惨叫打滚。李起擦把冷汗:“这个刑罚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男人最坚硬时候也是最痛楚的时候,那一脚可能把无骨的小东西弄成骨折。
  一辆吉普车从里面开出来,一个肩膀上是将军军衔的人出现。童军在成人士兵的吆喝下站好敬礼。将军说着什么,然后隐约听见欢呼声。吉普车两名士兵把还在打滚的飞行员拉上吉普车。将军对童军们敬礼,然后离开。
  到了食堂位置,两个裸了上身的黑壮汉抓了飞行员胳膊带到食堂内。李起介绍:“这是要逼供。”
  小何道:“头,如果我被俘,你就一枪干掉我。”
  “傻啊你。”李起道:“听总顾问的,你就说你是中国情报人员。然后和米悟联系,米悟会用武器换你小命。再说,你身上还有丹顿的身份识别证明,你是血钻雇佣军。这个飞行员受到这样对待,是因为他的身份和M23冲突。我猜测没错的话,他可能是IS或者维和部队的。这两个团体都不受人家欢迎。记得,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生命,死后重于十座泰山也没有。生死面前,该叛变就叛变,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小何吐血:“顾问,你这什么理论?太功利和实用了吧?比如我们现在被擒,会告诉他们我们还有成员的地点吗?”
  “你告诉他们假情报就好了嘛。做人不要那么死板。当雇佣军就是这样,认钱不认人,求生不求死。”
  小何问:“如果必须牺牲自己或者一名队员才能完成委托,雇佣军一般会怎么选择呢?”
  “雇佣军为钱卖命,牺牲是在所难免的。出卖自己队员完成任务赚取金钱的人有没有?有,还不少。一个新兵进入雇佣军,很可能已经被队伍确立为可牺牲对象。除非获得队伍的认可,被认为这是一个对队伍有帮助的人。一般来说,作为队长是不会让这种事出现。因为这种事一旦发生,这队伍基本就散了。没有人会愿意当排头兵,没有人愿意去执行危险的任务。所以一般有三年以上雇佣经历的团队,都会优先保证自己队员的安全。即使是完不成委托。”李起道:“很多军队是有荣誉的,这些荣誉约束他们不能做抛弃队友的事。我见过雇佣军为荣誉而赴死,但还没有见过雇佣军为委托而赴死。”
  “我靠,顾问快看。”小何激动一指。
  李起忙拿望远镜,只见食堂后门,靠山位置。飞行员奇迹逃脱,正朝树林方向攀爬。李起转望远镜,食堂外面的人似乎没有发现。李起道:“一千两百米,你行不行?”
  “行不行什么?”
  “支援。”李起道:“我们目前安全状态,可以翻身下山快速行军。既然这飞行员有求生可能,我们最好能帮就帮。不过,这个距离我有点难度。”
  荀宣拿的是G22步枪,他本来想用PSG-1,但是太重。小何愣了一会道:“我……我不知道。”
  “试下!”李起道:“能支援是他命。”望远镜中,一名大腹便便的士兵正走向食堂。只要他推门就会发现犯人已经逃跑。现在飞行员只上山几十米,手枪都能直接击毙他。何况营地里还有军犬追踪。
  小何端起了狙击枪,境外作战一般不携带本国制式武器,他对北约枪械和苏式枪械都比较熟悉。训练时候也用过G22。一千两百米,对于专业狙击手和这把好枪来说,小何有90%的命中率。
  李起通过望远镜汇报了风速,湿度等数据,然后就静静等待。士兵边走边点烟,看模样象个小头目。负责审讯这一块的头目。距离二十米,距离十米。小何还是没有动静。李起看小何,他努力的眨下眼睛,让汗水浸泡的眼睛舒适一些。
  但让李起略为失望的是,小何没有开枪,他闭眼趴在了泥土里,全身颤抖,似乎在哭泣。小头目终于推开了食堂的门,走了进去。李起没有去看小何,而是关注这个小头目。诸如小何这样的人,不希望自己情绪崩溃时候被别人同情,甚至是被发现。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
第两百八十一章
意外
  望远镜中,小头目冲出食堂,拿出一个哨子使劲的吹了起来。附近的士兵听了声音一愣,然后立刻跑过来。同时在教学楼二楼的喇叭响起警报声。那个将军出现在二楼呐喊。士兵们有秩序的奔跑向食堂。很快,小头目看见了食堂后门上方逃跑的飞行员。这一片没有丛林,是一个四十五度的斜坡。飞行员已经听见了警报声,他摔倒了三次,但立刻又重新挣扎起来,四肢并用朝上攀登。
  一声枪响,李起看见望远镜中一道美丽的子弹弧线,击中小头目的下巴,散出血雾将其打个对穿。
  G22非自动步枪,小何一拉枪栓,再次开火。距离小头目尸体最近的士兵胸膛中弹倒地。李起看小何双眼血红,再一拉枪栓压上子弹,连忙握住枪支保险,把小何拽下来。两枪就够了,再开枪,自己就会被迫击炮轰炸。
  小何大口大口喘气,边喘气边流眼泪。双手捏拳头捏的很紧。李起拍其背部安抚:“没事了,完成了”
  小何充耳未闻,仍旧大口喘气,似乎有些窒息。李起摸索身上,拿出一个信封,拿掉信封的证件,把信封递给小何。小何把信封接过来对准口鼻,深呼深吸。人在紧张、恐惧、激动等情绪时候,会采用快而浅的呼吸方式,会产生吸不到空气的感觉。同时这个呼吸方法会导致二氧化碳大量的排出体外。形成低二氧化碳血症。用袋子呼吸是让小何更多吸入二氧化碳控制情绪。这方法非常简单有效,小何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小何全身脱力,对李起点点头,表示自己没事。李起点头,拿起望远镜观察。暂时小何是无法再开枪或者提供太多帮助。现在需要的是休息恢复体力。
  李起看食堂外面的空地,士兵们站在原地,站马步端枪,用眼睛寻找四周的山上。这是战术意识太差的部分。比较好的部分立刻找到隐蔽物探头探脑的用望远镜等器材观察。李起隐蔽在阴影中,瞄准器具一般不会造成反光。但如果这时候再开枪,对方可能发现枪焰。
  G22设计偏向于战场上敌对肩扛导弹和拿反坦克武器的士兵,G22属于明狙支援型装备,而不属于暗杀狙击枪。消焰和消声并不出色。G22适合野战的小队或者部队的攻防,并不是一款适合潜伏刺杀的狙击枪。李起颇为后悔,自己多年没有参加这样的野战,也变懒了。通常这样情况下,自己会设置好两个假阵地。比如在距离自己五百米外的树林中安装小型引爆装置。遥控按钮,就可以让假阵地发出枪声和火光。这样对方就会对这个假阵地进行轰炸。自己就可以利用声音和注意力,再对重要目标进行狙击。
  重要目标已经被李起锁定,那就是教学楼二楼的那位将军。他是侧对李起,半蹲在地上拿了手枪,在两名武装人员前后保护下四处张望。距离一千三百五十米。这个距离,李起首枪命中率不高。如果能允许自己开两枪,自己将有60%可能击毙对方。野战中,军队狙击手狙杀顺序是敌对首脑、敌对狙击手、敌对持有反器材武器的士兵、敌对小头目、敌对冲的最快的士兵。有时候会因为特殊情况有所调整。
  “雷达转动。”小何望远镜发现雷达车从操场开了进来,小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没关系,他们在搜寻无线电信号。”两个无线电都是关闭的。李起问:“你怎么样?”
  “还好。”小何回答后道:“那个将军好像派出搜索队,追击飞行员了。”
  两只军犬带领两队人,从南北两个位置上山。他们距离飞行员的距离不过七八百米而已。李起道:“你先下去,我开一枪尽人事就撤。”作为熟悉野战人员,李起计算了双方数据,对方发现自己位置,然后矫正迫击炮,发射炮弹所需要的时间,是否足够自己离开阵地。从结果来看,对方的迫击炮弹杀伤面积为20X15米,只要不是哪个缺心眼的射击太偏,自己没有问题。还有一个安全因素自己在丛林中,迫击炮对丛林有点无力,因为很多炮弹会撞击在树木上爆炸。二战时候,一些迫击炮采用是延迟引信爆炸。现代迫击炮多是在弹头位置安装了雷管,受到重力重击后引爆。
  目前小何体力情况不好,所以要让小何首先撤离。小何听从命令离开,他没有电视剧哭喊,要死死在一起狗血话语。李起拿起望远镜观察下各种数据。然后端枪压子弹上膛。他在等待,等待将军全身露出来,没办法,谁叫自己命中率低呢。
  几分钟后,似乎对方感觉危险已经消失,一些士兵从隐蔽点中出来。将军为了维护形象,也拍拍灰尘站了起来。他拿了麦克风,麦克风接上广播。大声呐喊对自己的士兵们说话鼓舞士气。李起轻轻一笑扣动扳机,然后抱枪就跑。他没有去观察子弹是否命中目标,因为那是拿自己小命开玩笑。子弹飞行一千五百米大约将近两秒,两秒也许就是生死线。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每秒。很多电视剧中,听见枪响后隐蔽,还能躲过子弹是非常不科学的。即使是普通手枪速度也在每秒300-400米左右。
  李起在丛林里狂奔,他熟练的预先判断路面,快速灵活的躲避障碍前进。大约在十秒之后,第一声爆炸从狙击阵地上传来。接着,轰隆隆的声音全落到自己阵地上。身后的爆炸声刺激李起神经。李起快意中一笑,太久没有这么畅快的感觉。
  到了树木较少的下坡区域,李起抱枪滑下来。这时候一颗炮弹从李起面前飞过,直落而下,撞击在距离李起三十米一棵树上发生爆炸。李起吓了一跳,能把炮弹打这么偏,一般人做不到。这种生死之间和安保遇见生死不太相同。安保生死之间更紧张,而战地这种生死之间让李起觉得豪迈。当然,作为一个有理智人的,这种豪迈偶尔过把瘾就好。
  小何已经溜达到了山脚下,他潜伏在灌木中听爆炸声焦急等待。李起借助植被直接滑下来,并没有注意到灌木中有人。等发现时候已经来不及,一脚踹到了站起来看动静的小何面部。
  李起苦笑的扶起小何检查鼻子,看来北约军队在某些战场的误伤率要高于阵亡率是有客观因素的。小何鼻血横流挥手:“没关系,没关系。”
  “休息一下?”
  “不用,我们继续走。”小何知道现在情况不明,不知道对方会不会追击自己。这时候休息是非常不明智的。
  “恩,三分钟,你止血,我布雷,顺便上个厕所。”李起到一边灌木丛,检查下附近的蛇虫情况,然后排泄。接着在排泄物附近安装一颗步兵雷。如果对方带了军犬来追击自己,这是一个很好的礼物。几乎可以说必中。因为军犬会优先检查排泄物。李起不认为对方能提取DNA去比对自己的身份。在丛林追击战中,危险的不是人和武器,而是该死的狗。
  小何问提裤子的李起:“怎么样?”
  “有点便秘。”
  “呵呵!”小何忍不住一笑。两人出发,边走边补充水和食品。
  李起突然想到件事,提醒:“我们下一步是前往医疗营地,那地方在闹瘟疫,饮用水最好从外面带进去。”
  “恩,顾问,要不要把照片发给米悟?”
  “布雷时候已经发了。”李起道:“米悟会以听海安保的名义发给维和部队。不过,由于刚才那几枪,对方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基地已经暴露。所以有可能会提前撤离。不过不管这么说,不能给M23提供这么良好的场地进行休息训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4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