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手(校对)第4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7/546

不过因为案子查的很深,挖出了社会青年犯罪,很难不了了之。九尾也开始自己的工作,但是九尾并不认为他们属于有组织暴力犯罪团伙。九尾最终只对五人提出了墙尖未遂的指控。
在指控提出的第二天,曹云就找上了门。九尾早料到曹云会找自己,在接到曹云电话后,九尾联系了诸葛明,诸葛明将作为‘法官’来评判这个案子。
……
曹云推开九尾办公室,第一眼看见了正襟危坐的诸葛明,笑问:“呵呵,你是孙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请坐。”诸葛明不为所动,请曹云落座:“曹云,你知道为什么会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吗?”
曹云回答:“作为律师,我从不追问为什么会有某条法律。”我不在乎为什么会有圣诞节,我知道有圣诞节,我接受有圣诞节的事实就可以了。
诸葛明:“好吧,说下你的目的。”废话无益。
曹云:“今天登门拜访一共四件事。第一件事,我方愿意出具王冰的谅解书,王冰的家属非常主动和诚恳的向小茹表示歉意,并且愿意最大可能对小茹进行赔偿。根据法律精神,在损害造成之后,施害者主动提出让受害者满意的赔偿,可以酌情对其进行轻判,甚至不予起诉。”
九尾:“敲诈和主动赔偿是两回事。”
曹云将一张名片放在茶几上:“这是王冰父亲的电话,如果你有问题,可以约他谈一谈。如果他知道检察官极力阻止他赔偿,只为了将其女儿送进监狱,我觉得他会揍你。”
九尾沉默片刻问:“王冰赔偿多少钱?”
曹云:“半套四区房子。”
九尾吓一跳:“三百万?”
曹云纠正:“三百五十万。”
九尾震惊:“你这是敲诈?”
曹云:“我全程录像和录音王冰父亲和我见面全过程,有需要我可以给你。在我们会面期间,我没有说任何金额,只是强调了小茹遭受的身心伤害。是王冰父亲主动提出三百五十万的赔偿价格。这个赔偿不仅是小茹客观精神损失赔偿,还包含了王冰愧疚,歉疚和王冰父亲愧疚和歉疚的赔偿。也就是说,王冰父女是非常有良知,知错能改的人,王冰父亲对自己教育无方深感痛心。对小茹造成的伤害深表歉意。王冰父亲认为,不仅态度上要诚恳,而且也必须要有具体的赔偿计划,才能表达自己的歉意。”
墙尖案可以是三年,也可以是十五年,受害者谅解是直接决定罪犯服刑轻重的关键。未遂就按照实际情况减轻。本案属于墙尖中轮尖,情节恶劣。不能以三年开始减免。成年人轮尖十年起步。未遂,三到五年。未成年人未遂,大概为三年左右,甚至可以免于起诉。现在又有小茹的谅解书,按照道理来说,检方可以考虑不起诉王冰。
曹云的第一件事,有理有据,符合法律法规。虽然钱要的多了点,但那是王冰父亲‘主动’给的赔偿,检察官无权要求减少赔偿。同时王冰父亲给予的赔偿越高,越符合谅解赔偿的法理。(谅解赔偿属于高岩所有。)
诸葛明:“曹云,我的问题是,你当事人面临重罪指控,你却在这里捞钱?你要不要脸?”
曹云认真道:“争取雇主利益是律师的基本职业道德。金钱利益也是其中的利益之一。”
无可辩驳,曹云说的很在理。只不过大家知道曹云是什么人,有些话从曹云口中说出来,人家是不信的。曹云不在乎,也不要求你信,我说的有道理就行。
九尾道:“请说第二件事。”她不想去问,为什么王冰父亲会同意三百五十万的谅解协议,为什么王冰父亲和曹云正式会面,直接提出三百五十万的谅解赔偿。但九尾知道,王冰父亲要拿出三百五十万,要么借贷,要么只能卖掉自己的房子。
第510章
证词
曹云道:“我今天登门打扰的第二件事:我对检方提出的指控不满意。你们只提出了墙尖未遂。本案实际存在殴打,故意伤害肯定有。虽然没有造成小茹轻微伤,但是他们行为符合治安处罚条例中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案件发生在封闭空间,嫌疑犯将其他人驱赶出门外,本质上有绑架的嫌疑。侮辱罪客观存在。”
校园欺凌案中,很多为恶者逃脱惩罚,并不全因为未成年和教育部门包庇的原因,还存在法律的空白。
侮辱罪属于自诉刑事案。虐待罪主体是家庭成员。加之未成年人护符,假如受害者不构成轻微伤,即使心灵受到极大伤害,司法机构也是有心无力。
诸如逼迫他人吃便便,未对受害者身体造成伤害的,涉嫌触犯侮辱罪。自诉罪,三年封顶,未成年护符一出,基本就没刑期了。受害者遭受的心灵创伤并不影响量刑,量刑只考虑受害者身体遭受的伤害。
曹云见九尾不解,解释道:“一旦确定故意伤害,对方必须赔偿小茹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还有精神损失费。小茹是学生,明年就要高考了,这时候住院会对其前途造成无比巨大的影响。你们就别管我要怎么起诉索赔,你们给我个结论就可以了。”
九尾道:“你为什么……”
“咳。”诸葛明咳嗽提醒。
九尾慢慢点头:“我很明确告诉你,绑架罪是不成立的。勒索钱财或者绑架为人质,才算绑架。侮辱罪也不成立,不符合‘公然’这个硬性要求。至于故意伤害,我承认存在。”
曹云没有强求,继续道:“第三件事,带头大姐虽然死了,但是该定的罪名要定,我好向他们家人索赔。”
九尾、诸葛明:“……”
曹云:“看什么看,酒驾撞别人的车,导致他人受伤,自己死亡,他死了就可以不要赔钱了?受伤者怎么办?”
诸葛明深吸气:“请说第四件事。”
曹云:“王冰忏悔态度很好,得到了小茹的谅解。法律讲究公平公正,你们可以将情况和其他嫌疑犯说明一下。小茹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她是确实受到了欺负。是吧?”
诸葛明读出意思,问:“多少钱才能得到小茹的谅解呢?”
曹云回答:“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态度和诚意的问题。”
诸葛明:“不给钱也是可以获得小茹谅解的?”
曹云:“不给钱是有可能获得小茹谅解,只要有诚意,态度好。现在小茹好不容易才谅解了小冰,如果他们拿不出比小冰更多的诚意,更真诚的态度,我想很难被小茹所谅解。”
诸葛明捂嘴,他不想骂脏话。有不少人认为谅解赔偿不公平,认为钱可以买刑期。诸葛明想对他们说:那是你们不认识曹云。
正常谅解赔偿,有一个亿身家施暴者,按照案件情况和受害者家庭情况,给个几十万或者百把万谅解金差不多了。曹云的标准是:你有一个亿,我要八千万,不然你这就是诚意不够,态度不够真诚。钱乃身外之物,你连钱都舍不得,何谈诚意呢?
诸葛明道:“曹云,我知道了,你可以专心准备小茹的庭审吧。你死要钱,行,这是你本事。如果你只会要钱,把官司给输了。我看不起你。”
曹云笑:“虽然我不在乎你看得起我与否,不过我不会输的。”
诸葛明:“那我们法庭上见。”
曹云:“你决定上庭做我对手?你觉得九尾很没用?”
九尾看诸葛明,这是她的案子。不能因为有曹云,就临时更换检控官。
诸葛明明白这道理,道:“不,九尾是本案检控官。”
曹云叹气:“看来有点难打。”
诸葛明怒:“你这话什么意思?”
曹云:“我意思是和九尾做对手,我把握不大。如果是你诸葛明,呵呵,直接白斩你。”
诸葛明怒极反笑:“你不用挑拨离间,我不会中你的激将计。”
曹云:“你承认是激将计,也就说明你承认自己不如九尾。”
诸葛明再挤点笑容:“我确实不如九尾。”
曹云哈哈大笑,站起来:“走了,两位检察官,再见。”
……
六人欺凌,一人死亡,一人求得谅解。这个案子似乎已经完全颠倒,小茹不再是非法持械开枪杀人的人,而变成了一名纯粹的受害者。
四名孩子家长听说谅解书之后,都联系上了叶娇。叶娇按照曹云交代的不共同会面的原则,按照先后电话顺序分开预约见面。
会面之后,曹云先说明了王冰的诚意。潜台词是:你们给的钱不能比王冰的少。同时曹云加了一句:“这件事肯定是要有人受到严惩的,否则怎么给小茹一个交代,否则怎么以正视听?”潜台词:肯定不接受最后一人谅解金。
曹云一直说好律师说话要白,但是这次曹云说话高深莫测。这么一来,曹云虽然是不会被抓到痛脚,但是四个孩子的家长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吗?
要回答这问题,要反过来问:为什么王冰的家长会主动提出谅解协议呢?
曹云不能干的事,总是有人可以干。比如寒子。
一位家长和王冰父亲是好友,拿到了寒子的电话。家长和寒子见面后,寒子说明:“最容易反应诚意的就是钱。”寒子说了一个绑架原则,当人质有两人,人质就是富余资源,绑匪很可能通过伤害一名人质来胁迫家属汇钱。现在有四名人质。
寒子:“这案子肯定有人不会获得谅解,那这人是谁,那就要看诚意了。”
什么?你穷?你穷还这么坏?那没办法了,就是你了。曹云不是什么好鸟,一向嫌贫爱富。
数天后,有两位家长再获得了谅解。然后叶娇对另外两位求情的家长表示:“我的当事人不再接受谅解。”
……
案件虽然同一件,但是案子主体不同,案件分开审理。由于小茹涉及的罪名较大,需要陪审,五名帮凶的墙尖未遂案先行审理。
被告中有两位是女生,虽然没有作案工具,但因为法律标准仍旧被认定同案犯。五名被告身份非常平等,不存在主谋和首犯的区别。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行为是否受到受害者的谅解。
小茹在法庭上作证为其中三位嫌犯开脱,称自己和嫌犯达成谅解协议。按照谅解赔偿的法理,他们的刑罚必然会低于另外两人。
最后法官裁定,五人属于墙尖中最恶劣行为之一:轮尖。轮是十年起步,由于是未遂,加之认罪态度良好,又是未成年人。最终两位未被谅解的嫌疑犯被判处三年监禁,他们将在少管所服刑,满18岁后转到成人监狱。被谅解的嫌疑犯判处五百小时的社区劳动。
家长们对本案裁决结果各有各的看法,但有个看法相同:狗律师。
未被谅解的嫌疑犯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也愿意花钱。但是他们确实没多少钱,甚至下跪恳求,表示自己已经将所有家当都掏出来,希望能得到小茹的谅解。
对此曹云表示很遗憾,跪一次又不是代金卷,自己不能拿了跪一次去超市购物。钱不够那是你的事,作为一位司法人员首先要公平。你给100万就想享受人家给300万的待遇,这明显说不过去。
获得谅解的家长对曹云看法也很大,且不说倾家荡产,他们生活水平最少倒退十年以上。欣慰也有,最少孩子不用坐牢,不会留案底。
看似普通的案子,只要切入点得到,仍旧可以获得巨额利润。三家人一共贡献了九百万元巨额谅解金。曹云真诚希望三个孩子以后不要再做类似的坏事,他们父母基本破产,再犯只能去坐牢了。
谅解金之所以如此之高,是曹云把握死了对方的命脉,也就是对方最为珍贵的东西:孩子。从另类意义来解读,曹云不算敲诈,可以算是绑架。
最高法对谅解协议有以下解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7/5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