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手(校对)第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9/546

……
曹云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崔茜的性格已经注定她不会先给钱,因为她拥有极强的控制欲。到目前为止,崔茜没有犯罪事实,陈灵有诈骗事实。崔茜不担心陈灵会背叛自己,因为那等同陈灵背叛了自己。一旦崔茜动手杀人,两人就是同案犯,崔茜也不担心陈灵会背叛自己。
反过来如果崔茜先给钱,陈灵只要朝外一跑,崔茜报警不能,只能哑巴吃黄莲。先给钱不符合崔茜人设。
桑尼在调查后,和陈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会谈。桑尼表示,他并不在乎他们合伙骗钱,他是担心事后陈灵会遇害。桑尼说明了自己的推测和理由,和曹云的说法相差不多。陈灵现在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诈骗。一旦崔茜杀人,陈灵不仅可能面临法律的严惩,还可能面临崔茜的灭口。
桑尼补充说明,一旦崔茜知道陈灵有所动摇,很可能会先下手为强。桑尼没有逼陈灵做出决定,将自己电话号码留给陈灵,让陈灵自己考虑,自己选择。
在桑尼准备告辞时,话很少的陈灵拉住桑尼问,假设现在她自首的话?
桑尼回答,诈骗未遂,自首立功。他不是律师,不负责任的推测:最多缓刑,甚至可能不会被起诉。
陈灵脑子并不傻,她知道桑尼说的是实情,不保证崔茜不会灭自己的口。桑尼的说明打动了陈灵。一旦自己拿到钱,离开东唐,崔茜等同被自己挟持。陈灵自问崔茜绝对不会让自己被挟持。陈灵判断,崔茜杀自己灭口可能性是很高的。
陈灵作为神棍,自然也读出桑尼的意图,于是提出要求,要求检察官交易。
接下去顺理成章,陈灵成为污点证人,警方逮捕了崔茜。刚开始崔茜是不认的,但是在陈灵出面问了崔茜一个问题后,崔茜爆发大骂陈灵,承认自己和陈灵合谋。
陈灵问题是:“崔茜,我和你说过,拿到钱我就去荷兰。你放心我带走这个秘密吗?所以你真的会杀我,对吗?”
崔茜承认了自己合伙陈灵骗取孙父金钱的事实,但是崔茜在律师建议之下,否认自己有杀害孙父的意图。同时否认自己买凶杀害托尼。
崔茜:“我承认我爱他的钱,但同时我也必须承认,我真的爱他。”
对此结果,桑尼不满意,检方不满意,曹云也不满意。
诈骗未遂,是侵犯财产罪的一种(高岩),但是这个罪名存在理解乃至做法上的不一致。司法解释是,对于情节严重的诈骗未遂,应该依法定罪处罚。
情节严重又怎么解读呢?并没有具体司法解释。第一种做法是依照其诈骗目标的价值来确定是否情节严重,但本条是针对盗窃未遂,不包含诈骗未遂。
第二种做法,以社会危害性来确定是否情节严重。因诈骗未遂引发抢劫、杀人等犯罪行为,可被确定为情节严重。实际上,暴力犯罪量刑远远高于诈骗罪。
第三种做法:因诈骗受过处罚的,包含行政处罚。这可以算累案,其诈骗未遂定为情节严重。
第四种做法:诈骗未遂导致受害者精神失常,甚至死亡,其会被定为情节严重。
第五种做法:按照已遂犯的标准进行减轻或者减免,但这说法又和司法解释出现冲突。司法解释言下之意,不对普通诈骗未遂提出指控。只对情节严重的诈骗未遂嫌疑犯提出指控。
按照法律标准,诈骗未遂通常不会被起诉。当然,检控官也可以起诉,但是即使定罪,恐怕法律也没有多少惩处力度。
……
因为有曹云,这案子就被诸葛明交给九尾处理。
九尾联系了曹云,告知检方会以诈骗未遂的罪名控告崔茜,曹云立刻从律师所前往九尾办公室。
“诈骗未遂?”曹云进办公室关门:“怎么也是谋杀未遂。”
九尾道:“陈灵口供中说明一段谈话,陈灵说:孙父身体不错。崔茜说过:等结婚后,我弄死他不就行了?崔茜否认自己这么说过,我们也没有证据证明崔茜说过。即使崔茜说过,弄一字又有很多解释,甚至可以理解为调侃和开玩笑。怎么控告人家谋杀未遂?”
曹云道:“你有一条逻辑链盖然性证据。”
九尾疑问:“哪?”
曹云:“崔茜不爱孙父,崔茜知道孙父体检报告,崔茜同意结婚。只要证明这三点,就可以形成证据链,加上陈灵的口供,陪审团有可能站到我们一边。”
九尾摇头:“证据太薄弱了,你的这条逻辑链是建立在对方律师是吉祥物的立场上。你怎么证明这三点?”
曹云道:“九尾,输没关系,就怕不敢输。我承认机会不大,但我不认为不是没有机会。反过来说,我问你,你对崔茜提出指控符合法律吗?”
九尾道:“符合法律精神,但不符合职业要求。”
曹云道:“你如果不告崔茜谋杀未遂,不摆出点东西来,孙父十有八九还会落入这个女魔头的陷阱中。在本案诈骗这个环节,崔茜为什么坚持说是陈灵主谋?崔茜说是陈灵暗中联系自己,自己被陈灵说服。第一个原因,没有证据。主观能确定谁是主谋,但法律无法确定谁是主谋。第二个原因,崔茜在口供中仍旧坚称自己爱孙父。目的很明显,崔茜没有放过孙父这块即将到嘴的肥肉。最有利证据是,崔茜阻止孙父立遗嘱,将遗产留给自己。”
曹云道:“你告了,崔茜不一定会输。但是你不告,孙父必然无法幸免。你要理解,男人和女人差不多,在恋爱中智商是很低的。因此很多女骗子通过这点来欺骗男同胞。”
九尾摇头:“我始终不相信恋爱降智的说法。”
曹云嘀咕:“你懂个屁。”
九尾瞪曹云,曹云:“九尾啊,反正你的战绩已经惨不忍睹,加一败也无所谓的。你在救人,你在尽能力的帮助别人。九尾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一切都被我言中,最后孙父惨死,你会不会愧疚?”
九尾:“……”
曹云:“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你的工作不受影响。就是浪费那么一点时间而已。何乐而不为呢?再说,我不相信你九尾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崔茜是不是黑寡妇,我相信你心中有数。”
九尾许久后问:“这有逻辑链可以打吗?”
曹云道:“应该这么说,我们必须先打逻辑链。也就是确定崔茜杀人动机。”
九尾看曹云:“我总觉你不可靠。”
曹云认真道:“九尾,这次我们是站在一起的。说实话,王紫之死有她的取死之道,但崔茜的行为直接危害和威胁律师的职业。”
九尾看曹云眼睛:“我最后相信你一次。”
曹云:“谢谢。”
第531章
杀人不见血
检方对崔茜提出了谋杀未遂的指控,并且很快开庭。
九尾工作做的不错,她努力求证三个点,力求把三点连成证据链。作为阵地战专家,九尾的准备非常充分。
九尾首先证明崔茜不爱孙父,爱和不爱是主观思想,但是会通过客观行为来表现。九尾列举了十多位证人,从崔茜言行等各方面证实,崔茜并不爱孙父。这也是一种盖然性证据。在刑案中,盖然性证据更容易说服陪审团,而不容易说服法官。这也许就是混合法系的特色。本案因涉及谋杀,由陪审团做最终裁决。
诸如崔茜家的保姆证明,崔茜接到孙父电话,接通之前,先发牢骚;“老鬼又打电话,老娘赚点钱真不容易。”
服装店售货员证明,崔茜和她说过的对孙父评价:“他老年痴呆,别理他。”
通讯记录显示,双方社交上,孙父处于弱势,崔茜表现格外高冷。
还有等等证据基本证实了崔茜在孙父面前是一套,背地是一套。
对此,辩方律师何英……没错,是银河律师所的何英提出了质疑。何英举例说明,很多女生在结婚前在男生面前是小家碧玉的形象,结婚后就变成了抠脚大汉。何英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双面性格。崔茜是爱孙父的,她只要爱孙父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让全世界的人认同她爱孙父。
九尾纠正,崔茜没有让世界人认同她爱孙父,崔茜是让世界人认同她恨孙父。
九尾在这个重要阵地胜利,立刻提出了证据链,也就是崔茜知道孙父身体很好,她见过孙父的体检报告,崔茜愿意和孙父结婚,并且已经开始商量结婚日子。
何英自然嘲笑九尾证据单薄。九尾请污点证人陈灵出庭。陈灵出庭说明情况,崔茜和她合谋骗取孙父的信任和遗嘱,崔茜亲口对陈灵说,婚后自己就弄死孙父,拿到遗产后,七三分账。
九尾再扔出完善盖然性证据的一环,托尼录制了陈灵和崔茜在会所包厢的密谋内容,托尼原本愿意出庭指证她们,但是托尼被杀手灭口。
九尾是有赢面的,几个环节和证据一出,特别是托尼的视频证据与陈灵的指证,加之崔茜原本就不好的名声,陪审团判有罪的可能性会比较高。
何英关键时候扔出了杀手锏:“昨天下午,在看守所人员的陪同下,崔茜小姐和孙父已经在看守所内结婚。请中立证人孙父出庭作证。”
九尾愣了好一会:“反对,这种事应该告知我方。”
何英:“婚姻由自,我的当事人没有被剥夺这项权利。任何人不得任何理由阻止合法婚姻。检控官是不是认为嫌疑人结婚必须征求检控官你的同意?”
法官:“反对无效,请证人出庭。”
孙父精神很不错,他一出场就立刻指责九尾破坏他人婚姻。他说崔茜根本没有骗他钱的意思,甚至还制止自己立遗嘱把钱留给她。
崔茜也开始反击,她承认和陈灵合谋,但没有提供任何报酬,陈灵是被她的真情所感动。
这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丧偶崔茜偶遇痴情男子孙父,孙父一直沉浸在丧妻的悲痛中不能自拔。因此崔茜这位看淡了世间红尘的女子,被如此痴情男子所吸引。但孙父包袱很大,无法放下,于是崔茜恳求陈灵,希望陈灵在唤灵会上说服孙父。
孙父听从亡妻的建议,开始和崔茜约会。两人绽放出爱的火花。在各种世俗,甚至是丑陋的金钱面前,爱情之火显得那么的圣洁。
孙父最后道:“我和崔茜还签署了财产公正。我的钱就是崔茜的钱,崔茜的钱就是我的钱。十年,二十年之后,我还会站在这里用事实告诉你们:什么叫爱情。”
结案陈词。
何英:“请陪审团明鉴,本案根本没有谋杀未遂罪,更没有什么诈骗罪。大家可以看看检控官是谁?一个单身处老女,她懂什么是爱情?她每天日常接触都是杀人案,诈骗案,她的心态早就黑暗扭曲……”
法官在何英说完之后,道:“何律师,如果检控官要告你人身攻击,本席愿意出庭作证。”
何英道歉:“对不起,我过于激愤了。”
法官:“休庭半小时,等待陪审团最后结果。”
九尾一声不吭离开,左右看,看见一个人靠在柱子处打电话。九尾气势汹汹上前,一把抓住其衣服。
此人自然是曹云,曹云一惊回头。九尾这次没忍住,抓了衣服把曹云朝前扯。
“干嘛、干嘛……没事,男女朋友玩游戏。”曹云对路过法警解释。
九尾根本不理会,直接把曹云拖进了空着的小法庭。九尾把曹云一推,关门,一个手肘就压在曹云脖子上:“草泥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9/5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