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仙(校对)第5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3/1045

  随着风儿掠过身旁,微弱而清晰的破空声“啾啾”作响,林一神色微变。玄天盾才浮出体外尺余,便被摇动的竹叶轻易刺破。他心念一动,龙甲已布满了全身,而风声渐去,四下里随之安静了下来。
  这禁制怎会无缘无故起了变化?林一轻轻皱起了眉头,而神识所及一无所获。他转过身来,眸中幻瞳闪烁。少顷,其冷哼了声,从竹林的缝隙寻路而去。
  ……
  闻白子已到了竹林边,借助手中鉴珠的光芒稍作打量,便冲着一旁的两人示意了下。而不消片刻,三人又从其中冒了出来,面面相觑,皆神色错愕。追那林一而去,双方前后脚进了竹林,却彼此不得相见,着实让人意外。
  “那人去了何处?”公良赞神色郁郁。他已猜出了大致缘由,却不愿就此罢休。
  公羊礼转向竹林,无奈地摇摇头,说道:“这禁制倒是古怪……”
  闻白子沉吟了片刻,带着一丝歉意说道:“许是方才禁制生变的缘故,这才牵连到了此处!无妨,那小子不会走远……”他托起手中的明珠,再次踏入竹林之中。
  见状,另外两人只好跟了过去。
  ……
  两旁草木繁盛,一条小径星芒闪动,其中的一行人驻足不前,皆神色戒备。
  九州的化神高人走了三个,还剩下松云散人、墨哈齐、文玄子、阴散人、仲孙达与百里川六位。于行走间,禁制突然生变,倒是没能吓着这伙人。
  “是闻白子有意触动了禁制,呵呵……”
  往常的时候,墨哈齐不苟言笑。而置身于禁制之中,他却是精神头一振。
  方才相距咫尺,转眼便不见了闻白子的踪影,松云散人有些发愁地问道:“墨道友,缘何发笑?”
  “此处禁制乃远古仙境所留,虽历经万千年之久,却因元气不失而威力犹存。其有应时变化之能,且牵一发而动全身。那闻白子自以为计,却不知凡俗间还有作茧自缚一说……”说话间,墨哈齐袍袖翻转,手上多出了一块圆形的玉盘,又道:“这仙家禁制破之不易,而若要从其中寻出一条可行之路,倒也不难!还请诸位退后,容我试上一试!”
  余下诸人心头一缓,忙一个个让开了地方,以便墨哈齐施为。对方手托着玉盘,不无炫耀地分说道:“此乃我墨门祖传之五行禁盘,堪与仙家禁制一较高下……”
  ……
  禁制生变,乃闻白子暗中使坏。林一弄清楚了缘由之后,没有与其周旋的心思,出了竹林便寻路而去。
  赤明色的天光低垂,山石披翠,淡淡的花香怡人,袅袅的元气氤氲。在这奇异的仙境之中穿行,林一没有半分的惬意,只有神色惕然。
  那条布满星芒的小径早已不见了,林一只得在这无人的山林间寻觅前行。他幻瞳闪动不停,慢慢转过一道百丈高的峭壁,耳边有水声传来。
  慢步前去,林一微愕。百丈之外乃一汪碧潭,山崖上流水飞溅。其四周奇松怪柏参天,还有疯长的野草枯藤盘转,恰好将潭边的一石亭簇拥当间。
  左右禁制无碍,林一渐渐走近潭边。不及留意潭水中的异常,他冲着那翠盖掩映下的石亭看去,神色疑惑。
  被枯藤遮去了多半的石亭,白玉砌就,形状古朴。其上一横匾额,“赤明”二字清晰可见;两旁亭柱上各有一句话,分别为流水杳然去,清风随处游……
第767章
山赤鼎明
  深潭碧水,草木幽深,古亭添趣,一派洞天福地的景致。
  那亭子横匾上的“赤明”二字,许是应景之意。便如大夏玄天仙境中的赤明殿、耀明殿与玄明殿相仿,只是一个称呼罢了。而那亭柱上的“流水杳然去,清风随处游”两句话倒像是另有所指,又作何解?
  水花轻贱,一尾锦鲤倏忽一闪便沉入潭中。
  林一慢慢趋近潭边,幻瞳闪烁。眼前哪里还有什么潭水、锦鲤,一切尽为禁制所化。那枯藤、古亭倒是真实的存在,只不过上面同样布满了层层叠叠的符文。
  这法力神通,足可以假乱真!林一暗赞了声,再次转向了那翠盖掩映下的石亭。
  在这后土塔内另造乾坤,当年的仙人真是好雅兴!不过,流水杳然去,清风又何在……于这虚拟的山水之间,虽有一番虚拟的幽静自在,却还是少了天长地远的挥洒与随意……
  默然片刻之后,林一无意久留,便由潭边往前。身后情形如旧,而他已渐渐远去。便好似一位深山的独行客,不知来路,不知所踪,只是要在这寂静的天地间,找寻那属于自我的一分悠然。
  四处禁制遍布,那草木稀少处并无大碍。林一依着仙境舆图所示的方向,自寻一条野径前去。待穿过这片山林的所在,景物随之转变,一片荒漠挡住了他的去路。
  低垂的天光依然,而眼前的荒芜却是一望边际。
  林一回头看看身后,并不见闻白子等人的踪影。而他不敢大意,又稍候了片刻,这才祭起了御风术……
  ……
  半个时辰之后,荒漠边出现了一群修士。这不足两百的一伙人并非那九大高手,而是来自各大仙门的弟子。
  “咦……师祖等人去了何处?”一个年轻貌美的粉衣女子步出人群,狡黠的神色中带着几分诧异。一旁两位老者冲着远处打量了下,其中个头略高的沉吟道:“一家饭食养百样人,同行陌路者亦然……”
  “嘻嘻!空玄师兄的话虽寓意高深,却让尘子听着糊涂呢!”女子调侃了句,又道:“您是不是要说,因禁制生变的缘故,这才境遇迥异……”
  两位老者相视尴尬一笑,那空玄无奈地说道:“小师妹聪慧过人……”其话音未落,有人走近拱手说道:“神州门宁远,见过花尘子及两位道友……”
  闻声,花尘子与两位师兄转身看去。神州门的数十位弟子来至近前,为首之人便是文玄子的徒弟宁远。
  师兄妹三人心下了然,便带着天道门的二三十人与来者施礼寒暄。宁远转而离去,又分别问候了其他仙门的弟子。转了一圈之后,他又折返回来。随后,人群隐隐分作三伙。神州门、天道门、六神门、墨门与天行门的弟子凑至一块,好似暗有默契。见机,道齐门、真武门与公良门的弟子忙聚在一起。唯有二十多个百安门的弟子仿若洁身自好一般,独立于各大仙门之外。
  有人拉帮结派,百安门的弟子还是有些不安。其中的一位中年男子留意着四周的情形,拈须说道:“前辈们踪迹杳无,各家门下的弟子便没了约束……”话至此处,他带着征询的神色看向身旁的三位女子,又道:“神州门等五家足有百十人之多,道齐门三家则只有五六十位弟子。寡众悬殊之下,难免再起争端,我等若是不趁机回避,只怕会殃及自身……”
  三位女子中的一人神色沉静,轻声说道:“明心师兄所言不无道理,我等自行离去便是。”
  对话的师兄妹便是明心与织娘,另外两个女子分别是娟子与露儿。
  明心好似放下了一桩心事,重重点了点头,这才冲着四周的同门吩咐道:“我与师妹商议已定,启程……”言罢,其带头冲向了荒漠,余下诸人纷纷动身。
  织娘微微蹙眉,并未多言。其师妹娟子却小声埋怨道:“哼!师兄不敢主张,这才拉着师姐……”这是一位身着素衣长裙的女子,面如满月,神色妩媚。
  一旁的露儿则是一袭浅色长裙,身材小巧,柳眉细目,带着轻柔的话语声笑道:“师姐,途中不妨说说那林道友的事儿来听……”
  织娘神色一怔,随即轻轻摇头。另外两个女子相视一笑,与其左右结伴追随同门而去……
  百安门弟子的举动,并未惹起神州门等人的在意。而百丈外的道齐门、真武门与公良门三家却没了耐心,在古作的示意下,五、六十位修士相继奔向了荒漠。
  转眼间的工夫,原地还剩下百十人。
  见那三家走远,宁远这才扬声分说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等联手一处,只是不想为人所趁……”余下众人心知肚明,便不再逗留,一个个施展身法冲向了前方。
  花尘子与两位师兄并肩而行。宁远与同门交代了几句之后,便往着三人凑了过来,很是随意地笑道:“据说,花师妹与林道友的交情匪浅……”
  仙门的明争暗斗皆由师兄们操心,花尘子的心里只想着自家的心事。一个元婴修士,竟敢与化神的前辈一争高下,真是让人看走了眼呐!还记得当年的未央海,你可是被我逼得无路可逃。谁料时过境迁,一个原本寻常的小子,突然变得高深莫测起来。
  本以为你不过是占了我的便宜,这才于魔冢之内获得了一身魔修的修为。而你不仅巨斧的神通惊人,金剑的威力尤为更甚啊!臭小子,你究竟还隐瞒了多少不为我所知的东西?不成!我不能放过你……
  闻得有人说话,花尘子头也不回地顺口答道:“宁远,莫要占我便宜!”
  宁远冲着空玄与空元二人打了个招呼,不以为然地笑道:“你乃松云前辈的徒孙,只有元婴的中期的修为,我以师妹相称呼,并无失礼之处……”
  花尘子忽而回首问道:“宁远,你打得过林一吗?”
  宁远神色尴尬起来,苦笑道:“之前的那一战,可是有目共睹。化神之下,怕是没人打得过林道友……”他心头暗忖,那位林道友可谓一战成名!不过,师伯或许才是背后真正的高人!
  花尘子狡黠一笑,说道:“我与那小子可是有着上百年的过命交情呢!你唤我一声师妹不要紧,却是将他置于何地……”
  宁远神色一动,含笑摇头。同辈道友之间,怎可如此诨称?对方神色得意,他佯作未见,问道:“尚不知你与林道友是怎样的过命交情,不妨说来让我等长长见识……”
  一旁有人跟着好奇起来,其中的空玄问道:“那位林道友自称魔、道、体三修,真乃不世出的奇人!小师妹何时有过这么一位挚友……”
  “师妹既然与林道友相交甚厚,可知其功法来历,与道齐门恩怨由来……”好事的空元亦追问了一句。
  宁远笑容温和,两位老师兄凑热闹,左近的同门跟着竖起了耳朵,花尘子却明眸一闪,故作淡然地说道:“我与林道友,乃君子之交,不提亦罢……”
  ……
  一座山,挡住了唯一的去路。
  山高不过千丈,却与低垂的天光连为一体。其寸草不生,通体赤色,一如赤焰灼空,甚为的诡异。而尚未临近,便有炙热的威势隐隐逼来,令人诧然止步。
  驻足于山脚下,林一错愕不已。荒漠的尽头,竟然有这么一处所在,一如天之涯,地之角,让人惶惶然而进退两难安。
  后土塔之内,可有着九界八十一层,又怎会轻易便到了尽头!而眼下不过是才走了三日,若是任这般耽搁下去,再被闻白子等人追来并纠缠……
  忖思片刻之后,林一缓步往前。山坡陡峭,粗陋的石阶交错而上。走了不过两步,那炙热的威势便若浊浪荡尽,四下里竟然再无异常。而幻瞳之下,所去处的禁制平稳,通行并无大碍。
  不作迟疑,林一循着石阶,一步一步往上走去。待翻越一道百十丈高的山岗,他无奈地再次停了下来,轻轻皱起了眉头。
  眼前的所在,乃是一处平坦的山坪,有着数百丈的方圆,当间矗立一座巨大的紫色丹炉。其十余丈大小,双耳三足,造型古朴,气势沉浑。此外,那丹炉的上面刻有奇异的符文。见之刹那,便好似有莫名的烈焰之势汹汹逼来,令人心悸难安。
  丹炉固然神奇,而仙境中的一切皆真假难辨,无须为此耽误工夫,及早越过此山才是正途。林一稍稍定神,却随即犯起了难。
  那丹炉的四周竟然被密密叠叠的禁制封死。山坪虽然宽敞,却是不见了去路。
  心有不甘,林一又是一番查看,而四下里情形如旧,依然难寻可供穿行的禁制间隙。无奈之下,他拿出了那枚图简。
  据仙境的舆图所示,眼下所走的这条路没错。而其中有关此山的注解,却只有一句话,四个字,山赤,鼎明……
第768章
谁要寻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3/10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