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刑纪(校对)第13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7/1731

  无咎循阶而上。
  不消片刻,阶梯到了尽头。
  一座石殿,矗立在高台之上。
  而他却停下脚步,神色狐疑,确定没有异常,这才抬头看去。
  石殿,门洞大开。门楣上的匾额,刻着三个大字:地尾宫。
  地尾宫,又是哪一方星宿?
  无咎皱起眉头。
  他翻阅过无数的典籍,却难以博古通今。诸多的功法、神通,已让他心力交瘁,便是丹、器之道也无暇修炼,更没工夫研修天文地理。
  不过,记得灵儿说过,地尾宫位居四方之中,为土星之辅星,拱卫日宫之侧……
  无咎的心头蓦然一喜,顾不得近在眼前的石殿,而是转身离开高台,循着石阶往下跑去。
  依灵儿所说,日宫应该就在不远处。
  几个起落,已抵达倒悬之山的边缘地带。
  无咎急忙止步观望。
  扑面的云雾之中,茫茫虚无的深处,倒是有星宫浮现,却环绕在数十里之外,且前后左右不止一座……
  无咎微微一怔。
  怕不有十余座星宫,而哪一个才是日宫?
  他正想看个清楚,又被云雾挡住神识。他不禁伸手挠头,满脸的无可奈何。
  如此众多的星宫,难不成要逐一查看?
  而除此之外,也别无良策啊……
  无咎尚自犯难之际,突然灵机一动。
  他手上多了一物,是块巴掌大小的玉佩,呈现五色晶光,一面刻满符文,一面刻有两个字,化禁。
  正是化禁符。
  此符能够化解天地禁制,使修仙者挣脱束缚而飞行自如。
  而如此神奇的符箓之术,却来自齐桓,若能派上用场,倒是要谢谢那个家伙。
  无咎举起玉佩,催动法力。
  一层五色的光芒笼罩全身,瞬间又消失不见。而一度沉重的身子,忽而变得轻盈起来。
  无咎暗暗称奇。
  他将玉佩藏于袖中,尝试着踏空而起。转眼之间,离地十余丈。他转身盘旋,竟摇了摇头。
  凭借化禁符,仅仅能够飞行而已。想要施展法术神通,依然是有心无力。
  却也省去了搬运传送的麻烦,又何必贪心不足呢。
  无咎在半空中盘旋两圈,弄清楚了化禁符的用处,转而踏云破雾,奔着远处飞去。
  与此同时,地尾宫的殿门前,悄悄冒出一道人影,竟是玉真人,面带诡笑……
  人在千丈高空,远近尽收眼底。
  十余座倒悬之山,漂浮在数百里方圆的云雾之间。而其中的一座山体,异常庞大,足有千丈方圆,与寻常的星宫截然不同。
  无咎眺望片刻,认准方向。
  须臾,那座庞大的倒悬之山,就在前方的百丈之外。而相隔如此之近,竟然什么也看不见。
  无咎挥袖驱逐着云雾,继续踏空往前。而不过几丈,“砰”的光芒闪烁。他身形一顿,被迫止住去势。
  咦,难怪什么也看不见,竟有阵法禁制的阻挡。
  而那庞大的倒悬之山,十之八九便是日宫所在。
  无咎伸手击打,空无一物,试图往前,又徒劳无功。他抓出风雷刀用力劈去。却无风声、亦无雷声。他顿时愣在半空,一时无计可施。
  阵法竟然如此的诡异,不仅难以破解,也无从逾越,莫非徒劳而返?
  无咎左右张望,眼光闪烁。
  而他稍作迟疑,竟收起长刀,伸手扯出了他的撼天神弓。
  远近没有原界高人出现,且以神弓强行破阵。倘若如愿,便是侥幸。否则掉头跑路,为时不晚。
  无咎暗暗咬牙,举起神弓。
  而尚未拉动弓弦,他又神色一凝……
第1266章
玉神尊者
  ……
  便于此时,一阵云雾翻涌。
  那巨大的倒悬之山,忽然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无咎愕然片刻,踏空往前,伸手试探,竟无遮无拦。
  曾经的阵法,果然消失了。
  无咎回头张望,神色狐疑,随即收起神弓,继续往前而去。
  须臾,倒悬之山就在脚下。
  却没有想象中的石殿,或是星宫的存在,只有一方白玉石台,以及三十六根石柱。
  无咎放慢了去势。
  石台为白玉堆砌而成,占据着整座倒悬之山,四方各有千层阶梯,颇为高大壮观。阶梯的尽头,便是宽阔的石台,却呈现圆形,足有三百丈方圆,四周耸立着三十六根石柱,仿若阵势森严,且又云雾遮掩,煞是气象不凡。
  而除此之外,石台上下,似乎并无异常,也不见人影……
  无咎左右张望,又低头俯瞰。他稍作迟疑,缓缓往下飞去。
  穿过两根石柱,便是石台。
  无咎的双脚落地。
  人在石台之上,放才发觉宽阔的所在,竟然刻着天干地支,以及莫测的符阵。且两端摆放着十余丈高的玉石雕刻,分明就是日晷与月晷,彼此阴阳相对、遥相呼应,自有一种笼罩天地而锁定乾坤之势。
  而层层叠叠的符文之间,玉台的正中方位,另有三十六块玉石,皆丈余大小,七八尺粗细,或是猛兽形状,或刻着符阵,环绕出一方百丈的所在,却又云雾朦胧、神秘莫测。
  无咎环顾四周,不明究竟。
  此处若是日宫,缘何与别处的星宫截然不同?而传说的天书,又藏在何处?
  悄悄挪动脚步,石台上的符阵并无变化。
  无咎低头打量,抬脚往前。
  石台的符阵,虽然看不明白,却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哦,白溪潭的秘境,有天心、明月两城,城中的日晷、月晷阵法,岂非便如此般?只是小了许多,且分属两地而各有不同。犹还记得,一段谶语:一梦达五洲,千岁不觉晓。明月照天心,乾坤有颠倒……
  一座大石头,挡住去路。
  无咎闪开两步。
  丈余高的石头,不仅刻着符文,还雕凿成龙形,宛如青龙盘踞而栩栩如生。而它又回首咆哮状,似乎与远处的石柱遥遥相对。
  无咎绕过石头,停下脚步。
  面前的石台上,覆盖着一层薄雾,好似涟漪起伏,在百丈方圆间弥漫不绝。而散开神识看去,却又空空如也而好像什么都没有……
  “你来啦——”
  便于此时,有话语声响起。
  无咎尚自诧异,顿如雷击。
  那突如其来的话语声,极为的随和,仿如故人相见,又或是已等待许久而带着释然的口吻与他打着招呼。
  而此地怎会有人,莫非幻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7/17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