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刑纪(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1731

  愈是往前,山涧愈发狭窄,且跳动的烈焰也愈发的凶猛,浑似滔滔的溪流在奔腾不绝。
  妙山与妙闵走走歇歇,不时祭出符箓护体,再以丹药补充体力,继续在莫测中寻觅而行。不知不觉,白色的溪流渐渐到了胸口。又过须臾,湍急的冥火过了头顶。两人不敢大意,咬紧牙关挣扎往前。
  约莫有两三个时辰之后,山涧只剩下一道尺余宽的缝隙。俨如到了绝路,只有冷焰溪流在盘旋沸腾。
  妙山与妙闵不管不顾,从山涧的缝隙中强行而过。
  与之瞬间,山涧没了,白色的冷焰消失了,一个空旷之地出现在眼前。
  妙山摇晃着站稳身形,抬眼四望。
  此时的他,护体灵力所剩无几,浑身上下罩着一层白色的寒雾,眉毛胡须上更是带着寒霜。整个人显得颇为疲惫,且又茫然无措。而妙闵的情形,好像更加不堪,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峭壁,接着“扑通”坐在地上忙着调息吐纳,又抬起手来哆哆嗦嗦道:“此乃……九幽地,他……无咎……”
  天光黑暗,四方空旷。而散开神识,除了阴寒死寂之外,便是茫茫的黑暗。
  不过,十余丈外倒是看得清楚。
  有人盘膝坐在地上,耷拉着头默然不语。便仿佛与黑暗融为一体,对于远近的荒凉浑然不觉。那佝偻而又孤单的背影,透着难言的寂寞与悲凉。
  “真的是你……有无大碍……”
  妙山诧异之际,忍不住出声。
  那背坐着的人影,真是无咎。
  他终于慢慢转过头来,呈现出一张白皙挺括的脸。只是他的眉宇间,多了漠然与忧郁,与之前的洒脱不羁,好像是判若两人。他淡淡瞥过灵霞山的两位长老,低沉道:“我……并无大碍,稍后赶路不迟!”
  无咎的话音未落,又转过头去,缓缓闭上双眼,神情中的郁郁之色依然萦绕不散。便仿如他心头的愁绪,早已寂寞了万千年之久。
  至于他为何一反常态,他不会与任何人提起。或者,他没人可以倾诉。且当这天色,有阴也有晴……
  半个时辰之后,妙山与妙闵站起身来。两人虽还疲惫,却已恢复了几分精神。
  “此地不宜久留……”
  妙山走到无咎的身旁出声提醒,而话说一半又咽了下去。
  “钟广子随时都将追来,奈何我伤势未愈,咳咳,你这是……”
  妙闵显得有些虚弱,而咳嗽两声之后,他与妙山低头打量,均是一怔。
  某人的手里,不知何时拿着糕点,正自默默吞咽,忽而抬头呲牙一乐:“钟广子追来,又能如何?单打独斗他不成,集结群殴我不怕。若非他有地利之便,哼哼……”
  妙闵与妙山面面相觑,双双无语。
  这位修为高强,神剑护体,当然不将各家仙门的高手放在眼里。而高手对决,九死一生。你或许不怕,却免不了有人怕啊!而他方才还是死气沉沉,转眼间已壮志豪情而有恃无恐。莫非一块糕点的威力,竟有如此厉害?
  “还是鹿肉美味啊!”
  无咎拍了拍手站起身来,意犹未尽的样子,还咂巴着嘴,好似在回味着鹿肉的鲜美。他独自歇息了几个时辰,早已养精蓄锐,如今的心情好像也不错,抬脚往前走去:“据说此地名为九幽,尚不知有何蹊跷?”
  妙山看向那个摇晃的背影,莫名其妙地松了口气。
  妙闵则是抬手示意,随后说道:“据悉,九幽为至阴至寒之地,藏魅纳邪之所,并有九处绝地,或是幽烟不渡,或是幽泉不浮,各种禁制古怪不一而足。且多加小心,以免不测……”
  “妙闵长老见识渊博,令人敬佩啊!”
  无咎突然出声夸赞了一句,接着又回头报以微笑。
  妙闵与妙山并肩而行,正自伸手指点,忽见某人笑得暧昧,他话语急转:“呵呵,我不过是道听途说,远不及你机智百变,遁法高强……”
  无咎丢下淡淡一瞥,脚下涌出淡淡的光芒,旋即离地三尺往前疾行,自言自语道:“我只记得防人之心不可无,远远谈不上机智百变。至于我的遁法高强,嘿……”
  他虽然时常骄狂霸道,却明白自己的深浅。若是与他探讨运气,或是聪明才智,他会嗤之以鼻,根本不会当真。而若论及遁法,他却有着自傲的本钱。
  他不仅懂得穿墙遁地的土行术,变幻随意的风行术,飞遁迅疾的冥行术,还懂得神奇的水行术与火行术。再加上神出鬼没的鬼行术,以及瞬息挪移的闪遁术。即使放眼神洲仙门,他的遁法也鲜有对手。
  这都是逼的!
  以他的话说来,想要活命,就要跑得够快!
  况且他多年来始终走在逃亡的路上,对于逃命的法门情有独钟也是情有可原。而诸般遁法皆有施展,唯独火行术罕有尝试的时机。当他穿行在冥火涧中,便想到了火行术,又恐冥火诡异,便加以鬼行术,谁料突然陷入失魂落魄中,恰好及时惊醒。且不说当时的凶险,那乍然触动的情怀,着实让人难以自已……
第0372章
幽泉不浮
  ……
  无咎脚踏剑芒,穿行在黑暗之中。四方开阔,畅通无阻。他默默想着心事,不知不觉加快了去势。而便于此时,身形陡然下沉。他蓦然一惊,随即舍弃了御剑而凌空倒卷。
  妙山随后紧跟,见状不妙,急忙止住身形,已是骇然色变。
  无咎在半空中接连翻了几个跟头,这才狼狈双脚落地,又不禁后退几步,犹自余悸未消。
  疾行途中,总是将神识看向远处四方,恰恰忽略了脚下,而忽略的地方偏偏就是凶险所在。只见丈余远外,宽阔平坦的去处如同刀切而就此塌陷,且左右无边,深浅莫测,分明一个巨坑。尤其那漂浮缠结的雾气,竟然使得法力无从凭借。方才若是掉下去,祸福难以预料!
  “我有言在先,九幽之地凶险遍布,却有人置若罔闻,奈何……”
  妙闵慢慢赶到近前,微微喘息之余不忘抱怨。他好似伤势未愈而体力不济,这才落后数十丈,却也免去了一场虚惊,又道:“此乃九处绝地之一,幽潭。有幽烟不渡之说,极难逾越!”
  那深潭之上所缠结的雾气,正如一层凝聚不散的寒烟。远远看去,犹如平地,却实为陷阱,稍有不慎便会淹没其中。
  “既然如此,由你带路如何?”
  无咎转过身来,神色征询。
  妙闵却是连连摇头,为难道:“我伤势未愈,有心无力啊!”
  无咎也不勉强,更不啰嗦,踏起剑芒,循着深潭的边缘右行而去。他这回多了几分小心,且求稳妥。
  妙闵跟在妙山的身后,一行三人继续赶路。
  所谓的幽潭,怕不有数十里的方圆,大半个时辰之后,终于绕行而过。
  再去不远,荒山挡路。
  那光秃秃的石山,寸草不生;怪石起伏之间,雾气沉沉。
  石山过去,又是山峰横亘而起,同样的死气沉沉,同样的荒凉阴寒。更有呼啸的阴风吹得人心头发冷,并不得不止住去势而徘徊不定。接着碎石遍地,山岭横斜,枯涧纵横,沟壑交错,断崖绝壁。而途中虽也寒风飒飒,黑雾弥漫,并伴随着鬼哭狼嚎,且阴气阵阵而魂影乱撞,而一路走下来却也有惊无险。
  不知过去多久,又一次去路断绝。
  前方出现一道千丈宽的峡谷,左右峭壁高耸,当间却是直直塌陷下去,并漂浮着一层雾气而深浅、长短不明。
  那是一个大坑,左右为峭壁阻挡而难以绕行。而坑中除了黑雾之外,似乎另有玄机……
  无咎踏着剑芒在坑边徘徊,身后有人“扑通”坐在地上。
  “此乃九幽之地的最后一关,幽泉。绕行不得,唯有渡水而过。而接连两日不眠不休,我这把身子骨着实不堪应付啊!”
  妙闵喘着粗气,显得极为疲惫。他又摸出玉瓶倒出几粒丹药吞下,接着说道:“钟广子与各家高手迟迟未见现身,你我不妨稍事歇息再行计较!”
  妙山也是满脸的倦色,冲着无咎默默一瞥,随即收起剑光,就地坐下歇息。
  无咎在坑边落下双脚,低头凝神打量。
  那笼罩大坑的雾气下方,还真的有泉水聚集,却乌黑诡异,神识难辨,没有光泽,且波澜不惊而毫无生机。所谓的幽泉,分明就是一潭死水。
  “妙闵长老,能否就此指教一二?”
  无咎转过身来,藏于大袖中的两手分别多了一块灵石。自从踏入万灵谷以来,连遭凶险,又没日没夜赶路,他也难免感到疲倦。奈何前途莫测,强敌紧逼,使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唯有抖擞精神强撑下去。而若是回想起自己身上的五把神剑的来历,哪一次不是九死一生的惊心动魄。所谓的仙道,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是岁月的执著,一种寂寞中的枯守;而对于自己来说,何尝不是一条刀尖上的险途。不进则退,却又退无可退……
  “指教不敢担当,咳咳!”
  妙闵轻咳两声,说道:“据我所知,万灵谷,乃纯阴无阳之地,又以其中的九幽为甚。故而,此处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岭不行客,洞不纳云,涧不流水,幽烟不渡,万物断绝!”他说到此处,闭上双眼,手拈胡须,沉吟又道:“有云,岸前皆魍魉,岭下尽神魔,洞中收野鬼,涧底隐邪魂……”
  他这人长得慈眉善目,笑容一敛,面相上便多了几分庄严,且口若悬河侃侃道来,颇有学识渊博的高人风范。而他话音未落,便被坐在不远处的妙山打断:“妙闵,你怎能拿着丹道口诀骗他?”
  “啊……丹道不外乎阴阳之说,倒是与万灵谷相通。无咎他修为精深,理当懂得。”
  妙闵的两眼似睁似闭,语气无力道:“正如这幽泉不浮,还须本命相济,方能祛阴渡厄,咳咳,容我调息片刻……”
  什么叫理当懂得?分明欺负自己半道出家不懂道法。
  无咎有心讨教,却一无所获,还被云山雾罩糊弄一通,偏偏又无可奈何。他冲着妙闵投去深深一瞥,转向妙山点了点头,撩起衣摆坐下,漫不经心又问:“妙闵长老,你是否知晓冰蝉子这个人?”
  妙闵的两眼猛然睁开,随即又紧紧闭上,随即连连摇头,竟然一声不吭。
  妙山始终在默默看着无咎,忽而低下头去若有所思。
  无咎不再多说,嘴角露出一抹怪笑,忽又神色一动,抬眼看向远方。
  黑暗中,数十里外的情景依稀可辨。来时的悬崖峭壁之上,一道道人影飘然而落……
  妙闵与妙山皆有察觉,扭头眺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17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