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刑纪(校对)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1731

  他微微失神,默默叹息一声,片刻之后,已然慢慢恢复常态,随即着手将灵石、丹药、符箓与衣靴、杂物悉数收起,地上只留下九枚玉简。
  第一枚玉简,乃是苍龙谷的舆图,却比起之前得到的更为详尽。其中的一段话颇为有趣:苍龙七宿镇仙谷,龙首龙尾不相同;灵气本源污秽来,麟角峥嵘化苍穹。
  如此说来,之前的龙箕滩,还真的便如粪坑一般的污秽不堪,却又是整个苍龙谷的灵气根本所在。那四个家伙从中捞取灵石,看来也并非事出无因。
  此外,图中专门圈注了龙角峰下,一个叫作龙涎湾的地方,不知用意何在。
  第二枚玉简,拓印着一篇《金石录》,载录着各种金石之物的名称与用处,以及炼器一些法门。与凡俗中那些烧炼之法不同,此法以修士自身为鼎炉,以天地灵气为辅,再以体内的真火,专门来炼制神兵利器等等。看着很玄妙,却又概略不祥。而其中的金石之物,倒是与云圣子的那本《百灵经》载录的草木灵药互补有无。若将二者谙熟于胸,天下万物皆有出处,若能稍有见解,倒也平添了几多见识!
  第三、第四、第五枚玉简,均为《古剑诀》。想不到自己一个外人,竟搜集了大把的古剑山的入门功法,虽然无用,而其中的御剑之法或有可取之处。
  第六枚玉简,是篇阵法概述,文字晦涩,云山雾罩般叫人看不明白。
  第七枚玉简,则是古剑山的仙门舆图。从中可以清晰分辨黄龙谷、黑龙谷、青龙谷、赤龙谷、银龙谷,以及百剑峰的所在。
  第八枚玉简,竟是一篇御风的法诀。正愁于身形步法欠缺,而不能尽兴随意,此法在手,应该跑得更快!
  无咎的心头荡漾着收获的愉悦,随手拿起了第九枚玉简,尚未细看,脸上再次露出笑容。
  隐身术?
  哎呦不错,想的就是它呢,虽说瞒不过神识,却能在关键时候藏形匿迹,无疑又多了一道保命的本钱……
第0071章
龙心水火
  ……
  当无咎从山洞中爬出来,已足足过去了两个月。
  他换了身土黄色的长衫,面带金罩,眼光闪动,显然已是养足了精神。
  回头黑暗蒙蒙,前方晨色未明,淡淡雾霭之间,好大一片荒凉的山谷出现在视野中。而无论远近,寸草不生,鸟兽无踪,更是见不到一个人影。
  这便是龙尾原?
  无咎眺望片刻,回头看向身后,袍袖斜伸,右手轻轻一抖。青光闪现,不远处的一块方石猛然飞起。随其手掌一抓,青光倏然收缩,顿时一声闷响,那块数百斤重的石头竟在碾轧之下炸得粉碎。
  他又抬手轻招,山坡上的几块石头相继飞起,接着又“砰砰”作响,瞬间已将那用来藏身歇息的洞口给封死掩埋。少顷,一片青光去而复还,倏然化作一道青丝缠缚腕上。
  啧啧,莫道青丝绕指柔,断金碎玉鬼见愁啊!
  无咎打量着手腕上青丝网,禁不住浮想联翩。他袖袍一抖而抄手在后,随即脚尖轻点,身形斜斜纵起,倏然已去十余丈。眨眼之间,余势已尽,尚未下落,足下虚踏,逆势而起,再去十余丈,衣袂飘飞,大袖摇摆,颇具几分怡然乘风的洒脱与迅疾。至少比起从前的蹿起蹿落,要顺畅自如许多。
  而他去势正急,身影突然消失,只有一道微弱的清风划过山坡,直奔下方的山谷悄然而去。
  须臾,山谷中多出一道人影,兀自足下悬空,前后张望,并如风摆荷柳般地摇晃着,咧嘴微笑不停。
  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全身走出苍龙谷,并离开古剑山,不得不预备几招防身保命的招数。如今耗时两月,不仅青丝网娴熟在手,隐身术随意所欲,还潜心琢磨了御风的诀窍,跑起路来更加快了。
  此外,御剑之法有所提升,并记下了各种小法门的手印口诀,虽无暇熟悉,且待以后慢慢体悟揣摩。
  两月的苦功没有白费,这就叫未雨绸缪。
  苍龙谷,我来了!
  ……
  穿过山谷,便是荒原。雾霭犹在,荒凉依然。
  三日过去,情景如旧。
  且没有昼夜之分,浑如阴阳颠倒而叫人无所适从。
  无咎很想掘坑挖洞藏起来睡上一觉,倒也并非疲惫难支,而是习惯使然,如此没日没夜的赶路,难免觉着枯燥无味。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南山悠然,听竹溪风醉,那才是逍遥安逸的人生境界,难道不是吗?
  只不过四周无山无陵,只有成片的石脊在荒芜中延伸着。那愁云惨淡般的空旷与荒凉,一如万物沉沦而乾坤不再。
  他尝试着挖个地窖,而地基却坚硬异常,只得就此放弃而原地歇息,而尚未学着盘膝吐纳,又慢慢歪斜下去,随即变成了四肢展开的横躺模样。好在他酣睡之前,尚未忘记隐去身形。
  嗯,小憩片刻,且待梦中日升日落,途中的风景才不寂寞!
  翌日,沉寂的荒原上猛地跳起一道身影,未见异常,吞了颗辟谷丹,接着赶路……
  如此走走停停,半个月过去。远处的天光,似乎渐渐明亮。仿佛朦胧已久的清晨,终于撤去阴霾而迎来了一道曙光。
  无咎脚下加快,去势如飞。其无拘无束的身影,就像是一只迁徙中的候鸟,虽奔波不休,却又总是那么的充满期待。
  而当漫天霞红笼罩头顶的时候,竟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十来日。
  他在一截石崖上落下身形,抬头眺望。
  天穹有尽,霞光无边。
  此时,半边天空像是烧着了,尽是炽烈映照的火红。而古怪而又瑰丽的天光下,无数的峡谷石林之间竟然真的覆盖了一层火焰。尤为诡异的是,那火焰天地之中竟有阵阵风雨变幻!
  如此水火轮回而又交融的情景,可谓天地奇观!
  而这便是苍龙谷的龙心泽?虽说已在图简中有所认知,而亲临实地还是叫人难以置信!
  无咎瞠目之际,回头看向来处。
  只见来时的龙尾原,依然晨光黯淡。另外一边,则是霞光耀眼而水火莫测。
  一片天空,两样风景!
  无咎定定心神,稍事歇息,袖中的右手掐了一个法诀,身外随即笼罩一层无形的灵力。还不放心,又摸出一张盔甲符拍在身上。护体灵力得到加持,虽还无形,却如多了一层厚厚的甲壳,顿时让人觉着踏实。他跳下石崖,带着小心奔向前方的峡谷。
  须臾,焦灼的火焰迎面扑来,却被挡在一尺远外,整个人安然无恙。
  他继续往前。
  一片火焰过后,一阵风雨骤来。寒暑变化,全无征兆。水火交替,诡异莫测。
  如此这般,只管穿行在峡谷之中。
  初始还随着风雨烈焰的变化,感受着天地的迥异,当两日过去,竟渐渐忽略,好似那突如其来的变幻,只是一种幻觉,虽然处身其中,却又相隔于千里之外。
  第三日来临,无咎停了下来。
  此处已是峡谷的尽头,两侧山峰千丈而迥然有别。左侧的山峰犹然赤焰滚滚,炽烈逼人;而右侧的山峰则是风雨笼罩,寒意阵阵。独自伫立在十数里宽的谷口当央,就如同游离于水火的边缘,好像置身度外,却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天地阴阳的变化与轮转。
  他摸出一粒辟谷丹扔进嘴里,低头看向脚下。所在的谷地,平坦宽阔,浑如戈壁,而荒凉之上又弥漫着一层淡淡的白色雾气,离地三寸踏在其上,或冷或热中,似乎有熟悉的气机氤氲而生。他已是见怪不怪,耸耸肩头继续往前。此时他的身外,只有一层护体的灵力。一张盔甲符的法力,只能支撑半个时辰。仅有的几张护身符,早已被用个干净。而当一心赶路,竟也忽略了那水火的诡异……
  一个时辰之后,平坦的谷地忽而从中折断,便好似平地陷出一个大坑,乍然出现的苍茫与虚无,叫人猝不及防,而又莫名所以。
  无咎神色诧异,放缓脚步,一边抬头四望,一边慢慢走向那大坑的边缘。
  去路中断,浑如刀切。便是左右两边的山峰,也好像被劈掉了一半而颇显突兀。就此望去,一个百里方圆的巨坑静静横躺在火红的天光下。而其中竟有两个大湖,将百余丈深的巨坑左右分开。且大湖一青一红,看起来颜色不同。青者烟雨蒙蒙,红者火焰蒸腾。两湖之间,则有一条窄窄的小道,沟通左右,分担阴阳,再弯弯曲曲着穿过巨坑而通向远处。
  噫!苍龙谷内名堂多!
  眼前的巨坑,莫非就是龙心泽的腹地所在?只须循着其中的那条小道,便可抵达苍龙谷的龙心泽?
  若真如此,行程倒也顺利。但愿一一穿过苍龙谷的七层天地,及早摆脱这段冒名顶替的仙门生涯。
  而岸壁陡峭,深井一般。陡峭的石壁上,却有飞剑的凿痕。或为修士攀援而下的途径,不然坑底何来一群人影?
  无咎靠近巨坑的边缘,伸头往下打量。
  坑底的角落里,竟然聚集着二三十位古剑山的修士,有男有女,有坐有立,或是等待,或是迟疑,叫人一时弄不清缘由。不过,其中好像没有柳儿与他的黄奇师兄。
  无咎查看片刻,左右徘徊。
  百丈深呢,倘若失足岂不摔死?
  想要接着赶路,舍此一途别无他法。何况有前车之鉴,我为何不能尝试一二!
  他迟疑片刻,见下方有攀援依附的地方,暗暗咬了咬牙,抬脚往下跳去。飘落之际,伸手抓向岸壁凸起的岩石以稳住身形。待坠势稍缓,再行继续。三番五次,愈发娴熟。起初丈余,再又两三丈,最后急坠直下,轻盈而又飘然。不消须臾,落入坑底。他两脚着地,抬头长舒了口气。
  虽说平地生风跑得快,而脚下没根心发慌。即便是飞,也要有所凭借才踏实。
  嗯,我本凡人。
  所谓的攀援走壁,也不过如此呀!
  无咎暗自嘀咕一番,转而往前。
  离得近了,那两个大湖的情形一目了然。左侧是水,烟雨飘摇;右侧是火,烈焰冲天。其边缘有块数十丈的空地,则成了一片逼仄的暂歇之地。
  那二、三十位修士犹在坐立观望,对于无咎的到来熟视无睹。显然众人的关注并非身后,而是那两个诡异莫测的大湖。
  无咎慢慢凑到两个修士的身旁,好奇问道:“何故滞留于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17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