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帝军(校对)第1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7/1650

  李长烨沉默了好一会儿,似乎是没能找到答案,他本就不是个成年人,就算做事稳妥思维缜密,可很多事他依然没有办法找到答案,比如现在的这个问题就是他从不曾考虑过的问题,是亲情凌驾于对错之上,还是对错凌驾于亲情之上。
  “对错凌驾于亲情之上。”
  李长烨看向皇帝:“父亲,你做到了吗?”
  皇帝笑着摇头:“我没有。”
  李长烨也笑起来,他找到答案了。
  “那儿臣知道怎么办了。”
  皇帝抬起手揉了揉儿子的脑门:“回去继续处理奏折,别让我发现你走神了所以做的不够好,不然明天和你母后约好的一起去钓鱼就不去了。”
  李长烨连忙跑回去:“儿臣明白。”
  就在这时候赖成从外边进来俯身一拜:“陛下,臣来了。”
  “随朕出去走走。”
  皇帝伸手把大氅拿起来,大宁的冬天也到了,太山这边虽然不似北疆那么冷,可是山里阴寒,尤其是山风一吹那种凉能钻进骨头缝里。
  “庄雍到哪儿了?”
  “从昨天送来的消息推算,最迟后天就到了。”
  赖成道:“有安阳船坞的新船舰队开路很快,比预计的快两天到官补码头,从码头再到太山行宫要走半日不到,所以臣算计着,后天午后应该就到了。”
  皇帝嗯了一声,出了门后回身看了一眼太子那边,李长烨起身恭送他出门,此时已经坐下继续批阅奏折。
  “你觉得长烨如何?”
  皇帝问。
  赖成垂首道:“天纵之才。”
  皇帝笑道:“这个马屁有些过了,但是朕听了还是欢喜。”
  皇帝一边走一边说道:“朕将来把大宁交给长烨也放心了……但是朕把江山交给他之前,有些事还是得朕亲自去做,朕来背一些骂名,得罪一些人,触痛一些人,将来再让长烨去安抚。”
  赖成心里一紧,他知道陛下说的是什么意思。
  “陛下,其实若他们……若他们做的不过分,也可……也可在宽待……”
  赖成后边的话没有继续说出来,不是不敢,因为说的没有底气。
  “赖成啊,你其实什么都知道,你也是心太善了。”
  皇帝缓缓吐出一口气,浊气吐出去了,但是心里的淤积似乎没有轻松下来。
  “以你知道的,其实你也能够做出判断应不应该继续宽待,朕始终都想宽待朕身边人,对李家有恩的人,若朕告诉你一些事之后,你可能就更容易做出判断了……当年朕为什么会被贬去云霄城,当年王妃为什么会到朕身边来,后来王妃为什么会做出那么多不理智的事,乃至于后来为什么朕子嗣那么少。”
  皇帝再次吐出一口气:“朕若是不掌权,就不会有能力查到那么多事。”
  “赖成啊,朕相信大宁是光明的,绝大部分人也都是光明的,但是大宁之内,不是每个人都光明,也不是每件事都光明,赖成,你真的以为,王妃当年是一个人吗?你真的以为,到了后来她也只是一个人吗?”
  赖成吓得胆战心惊,连话都不敢接。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大尾巴
  皇帝在前边走,赖成亦步亦趋的在后边跟着,小心翼翼的样子好像怕踩了皇帝的尾巴,赖成也不知道为啥脑袋里出现了这个想法,觉得自己现在真怕踩着皇帝的尾巴,所以走路都有些卡着腿,只是自己没察觉出来。
  皇帝忽然问了一句:“你想什么呢?朕问你话你都没听到?”
  赖成下意识的回答:“尾巴。”
  “嗯?”
  “不是不是……”
  赖成连忙收了收心神,在心里长长吐出一口气……他其实刚才想到的可不是什么尾巴的问题,就算是尾巴也不是皇帝的尾巴,而是陛下在做的事是在收尾,把最后的尾巴砍掉,那陛下就可以真真正正的放松下来一阵子,可是这个尾巴确实太大了,大的让赖成都生出一阵阵的无力感。
  陛下的这种想法其实不是一朝一夕,赖成深知这一点,而陛下的念头越来越清晰,是从安息帝国的皇帝伽洛克略被抓到长安城,而陛下见过他一次之后开始的,原本陛下只是有这个想法,是伽洛克略间接促成了陛下的决意。
  “朕不是才刚刚动念,也不是一时半会儿,朕动念得从天成元年算起,天成元年之前不该朕去动念。”
  皇帝一边走一边说道:“你说尾巴?尾巴这两个字确实还能贴合上,再贴合点就是尾大不掉……朕刚刚也在说,太祖皇帝的遗训第一句就是李家不能忘记恩义,朕也好,朕的列祖列宗也好,都知道太祖皇帝这恩义二字指的是什么,太祖起兵于乱世,出身于草莽,能得天下,一是太祖得民心,二是太祖身边的那些老兄弟们个个都拼了命,太祖便不止一次说过,这是恩义。”
  皇帝的脚步一停,回头看向赖成:“以你所知,大宁立国数百年来,可有哪位皇帝忘了这恩义?”
  赖成摇头:“没有。”
  皇帝道:“朕也知道没有,包括朕在内,其实也不想,以往不是没有出过什么飞扬跋扈之人,但多只是不了了之,因为不忘恩义这四个字而有了姑息纵容,朕其实也是一个怕背骂名的人,可是朕……”
  皇帝再次看向赖成:“你觉得如果朕真的做了些什么,会不会被骂的狠?”
  赖成:“总不至于比臣骂的还狠。”
  皇帝瞪了他一眼,然后点了点头:“说的也是。”
  皇帝看向代放舟:“把那些东西给赖成。”
  代放舟连忙把双手捧着的一份厚厚的卷宗递给赖成,皇帝走到前边凉亭位置,紧了紧身上的大氅:“你看你的,朕在这看看风景。”
  赖成连忙应了一声,然后找了个背风的地方打开卷宗看,只看了前边几页心里就猛的收紧,好像被什么勒住了心脏也勒住了咽喉,一瞬间觉得连呼吸都有些不顺畅,这卷宗里写的东西如果传出去的话,可能会让整个大宁都震荡起来,沐昭桐搞的那些事,和卷宗上记的这些事比起来,连个风浪都不算。
  皇帝看了他一眼,赖成这样的反应都在他预料之内。
  “朕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大宁真正的敌人从来都不是那些外敌,能击败宁人的只能是宁人,能毁掉大宁的也只能是宁人,南越人以为联合一些效果就能和大宁对抗,朕让南越人知道他们不行,黑武人历来都看不起中原国家,自然也看不起大宁,但朕也让黑武人知道了他们不行。”
  皇帝的视线落在那卷宗上,沉默了一会儿后继续说道:“朕可以很肆意的说,大宁之外的敌人朕都不顾忌,朕能击败任何敌人,可是朕不敢肆意的说,大宁之内的人都和朕同心……朕最不愿意做的就是对自己人怀疑,对自己人动手,赖成,朕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朕敲打了太多次,说是敲打,何尝不是在给他们机会。”
  皇帝连续深呼吸,看向外边辽阔的天地。
  “朕不敢忘恩义啊。”
  他看着大地说,有风声起,那是大地的回应。
  大地似乎在说,陛下,大地知你。
  皇帝看向天空,天上有云动,云似乎在说,陛下,天空知你。
  与此同时,长安。
  青衣楼。
  韩唤枝坐在椅子上品茶,他对于这白来的茶叶非但没有任何赞美,反而还一脸嫌弃,虽然这茶叶已经不便宜,可那是叶抚边买来的,再贵还能贵到哪儿去,他和叶流云这样对于喝茶如此挑剔的人,只一眼,都不需要喝,就能瞄出来这茶是好是坏。
  “经费有限。”
  叶抚边瞪了韩唤枝一眼:“你再嫌弃,那就别喝公家的茶,你自己带啊。”
  韩唤枝:“我自己带你能不喝我的吗?”
  叶抚边:“和你的省公家的,我为什么不喝?”
  韩唤枝:“……”
  “说正事。”
  叶抚边道:“陛下让你们一个假意向草原,一个假意向北疆,可不是就单单为了江湖事,长安城里的江湖事咱们三个任何一个都能轻松摆平,何必把咱们三个都用上。”
  韩唤枝指了指叶流云:“他可以。”
  然后他指了指自己:“我可以。”
  最后看向叶抚边:“你未必可以。”
  叶抚边瞪了他一眼:“能说正事吗?”
  韩唤枝抿了一口茶,眉头微皱,依然嫌弃:“你说。”
  叶抚边道:“陛下让咱们办的事,查的事,其实差起来办起来都不算什么惊天动地,可若是要办起来,大宁都会摇晃两下……我记得陛下曾经说过,真正可怕的敌人永远都不在大宁之外,而在于大宁之内,那时候我还想着,大宁之内都是自己人,自己人还能怎么样,可是查到现在我才明白陛下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叶流云笑了笑道:“其实怎么说呢,事情往严重了说,也确实严重的厉害,比和黑武人打一仗要厉害,但仔细想想,其实就是家里出了几个惯坏了的孩子。”
  叶抚边道:“你说的轻巧,真要是那么容易也就罢了,这些日子你们一个在东北方向查,一个在西北方向查,最后都会到京畿道查,然后归于长安,我把咱们三个查到的事归拢了一下,看完只有吓得我晚上都睡不着,人心啊,怎么能险恶到了这种地步。”
  “人心不会无缘无故险恶,无利可图,还险恶的人就没那么多,无利可图没什么,有利可图也没什么,因为有那么大的利却图不着,人心才会更坏。”
  韩唤枝语气平淡的说道:“你觉得事儿大,是因为你站在陛下的角度看,事一定很大,因为太祖遗训是不可忘恩义,正因为这句话所以才会有几百年来惯坏了的人,他们仗着的也是太祖遗训这句话,可若是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来看,这事难办吗?”
  叶抚边道:“你已经不是廷尉府的都廷尉了,说话还是一股子都廷尉那股又臭又硬的味儿。”
  韩唤枝道:“万一我还是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7/1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