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帝军(校对)第1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3/1650

  所以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让宫里的人带着他偷偷出去,跑到雁塔书院找他二哥,然后就看到了寒冬腊月那么冷的天气中他二哥光着膀子在雁塔书院的演武场上练功。
  他说,二哥你这样不行,会冻坏,非要把自己的小衣服脱下来给他二哥穿上,李承唐怎么可能答应,把他举起来放在自己肩膀上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二哥不冷,二哥这是在练功,然后带着他回到住所,第一件事就是给他拿糖。
  二哥说,这是院长大人给他的,他那么爱吃甜食却只吃了两颗,打算着过一阵子就要回宫了,给他吃。
  他当时还小口无遮拦,对李承唐说二哥你也真是的,糖又不是什么好东西,雁塔书院里稀缺吗?宫里有的是啊。
  那时候李承唐沉默了下来,许久后笑了笑说不一样,这糖是二哥给你留的。
  他忽然想起来糖人张的糖人最好看最好吃,于是拉着他二哥跑到街上去买,他二哥掏的钱……他不知道为什么二哥掏钱的时候要一个铜钱一个铜钱的数,直到过了很久才知道,因为父亲不喜欢二哥,所以内务府的人也使坏,经常会假装忘记了给二哥送例钱。
  二哥在雁塔书院里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总不能都是吃别人的请,偶尔也要请客,但手里没银子就显得有些别扭,最初人们不知道李承唐是皇子,还笑话他抠门。
  后来到了十几岁他已经懂事才知道二哥在雁塔书院过的拮据,那一年他十三岁他二哥十六岁,二哥请旨去北疆参战,二哥临行之前他想去送行,他父亲不让,于是他一怒到了内务府,把负责给他二哥发例钱的内务府官员全都打了一顿,用鞭子狠狠抽。
  那次他跟发了疯一样,十三岁的少年像是一头狼,把人抽打的遍体鳞伤,内务府的人不敢反抗只能挨打,打到后来是他自己累的实在拿不起来鞭子才停手。
  老皇帝气的够呛,让大内侍卫等他打够了之后把他拎回东暖阁问话,就在东暖阁里,老皇帝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气鼓鼓的把内务府的人克扣二哥例钱的事说了,老皇帝沉默了很久,然后让他回去面壁思过。
  他当时就炸了,问父亲为什么那么不喜欢二哥,他父亲没有解释,只是让他走。
  等到再大一些他又懂了一些道理……父亲不是不喜欢二哥,二哥那么优秀哪有父亲不喜欢二哥的道理,只是因为他父亲坚持认为江山就要传给长子,而二哥又太优秀,他父亲担心自己会动摇,所以才会把李承唐送出宫。
  虽然这依然是自私,依然是冰冷,但他懂了父亲不是不喜欢,只是害怕太喜欢。
  那次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后不久就听说,他父亲一怒之下让人把内务府的人砍至少三分之一,他不知道的是他出了东暖阁后老皇帝就一脚踹翻了桌子,暴怒的要亲自提刀去杀人。
  李承唐是他儿子,再怎么样,也轮不到一群下人欺负。
  可这些李承唐当时也不知道,因为他已经离开了长安奔赴北疆战场。
  信王坐在马车里看着手里的东西怔怔出神,一下子想到好多好多过往的事,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纸包都已经变了样子,他攥的太紧。
  他连忙把纸包打开看了看,发现糖人有些变形,心里莫名的疼了一下。
  “二哥。”
  信王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对不起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打开车窗把纸包扔了出去。
  马车外边的卫蓝看到有东西扔出来,微微皱眉,伸手指了指,于是有大内侍卫过去将东西捡起来收好。
  半个时辰之后纸包就摆在了皇帝李承唐的面前,皇帝低头看着那纸包想伸手拿起来,手都伸出去了,在半空之中有细微的颤抖,他应该是在极力控制着自己,不然的话手抖的应该更剧烈才对。
  “陛下?”
  代放舟小心翼翼的叫了一声,皇帝抬起头看他,然后颓然的摆了摆手:“拿出去扔了吧。”
  代放舟过去把纸包拿起来,想劝劝皇帝,可是话却说不出口。
  这是信王殿下扔在大街上的东西被大内侍卫捡回来的,陛下说扔了吧,也不过是这东西本来就已经遭受到的命运。
  于是代放舟拿着东西出门,觉得这东西重若千钧,他出门的时候又回头看了陛下一眼,看到陛下坐在窗口那发呆,脸色很差很差。
  代放舟不由自主的想着,这帝王家里的事,真的是……一言难尽。
  陛下的兄弟几个如此,到了陛下的儿子这一代,虽然只有两个儿子,可是一个已经被废了。
  刚刚进宫的时候代放舟可羡慕皇子了,想着出身就不一样,自己投胎的地方和皇子投胎的地方差了,人生也就差了。
  现在忽然就不羡慕了。
  信王没有回他在长安的居所,在半路就下了车,一个人顺着大街仿佛漫无目的的走了,送他的队伍看着那个人就此远去,背影显得格外萧条。
  信王自己一路走走看看,不知不觉间有到了糖人张的铺子门口,路过的时候看到铺子里两个小孩子在抢一个糖人,做糖人的老人笑着说莫急莫急两个宝贝孙子都有,容我给你们做出来,别抢别抢。
  可是两个小孩子哪里去管那么多,谁都不肯撒手,争抢中那糖人掉在地上摔碎了。
  老人怔了一下,看着那碎了一地的糖人摇头:“当初我和你们二爷也是这样抢糖人,你们太爷爷狠狠把我们俩打了一顿,说都是一家人是亲兄弟,因为这么一个糖人抢来抢去的不觉得丢人?你们还小,等你大了……”
  老人叹息了一声:“再想抢也没有机会,亲兄弟也会分开,有时候比对外人更狠。”
  信王听到这句话后心里疼了一下,不敢再看不敢再听,加快脚步离开。
  糖人张把地上的碎糖人都抓起来放在桌子上想粘好,两个小孩子犯了错乖乖的站在那看着,其中一个小孩子问,爷爷,还能修好吗?
  糖人张说……修不好了,碎了就是碎了。
  这话声音不大,可还是飘进了信王的耳朵里,信王的脚步一停,人僵立在那喃喃自语的跟着说了一句……修不好了,碎了就是碎了。
  一个半时辰之后,信王到了城西,他随便选了一家茶楼进去喝茶,大概半个时辰之后出来又去了奉宁观,在奉宁观里上了一炷香,虔诚的跪在那磕头许愿。
  以他的身份不该跪,可他跪了。
  上了香许了愿,他出门前对二本道人说:“如果明年我还能得空再回来还愿就一定会来,若是我不能再来……算了,以后的事谁说的准?”
  二本道人俯身道:“王爷若是愿望得满,还是还愿的好。”
  信王想了想,摇头:“我的愿,应该会满。”
  说完后转身离开,二本道人想问问王爷你到底许了个什么愿,可他再多嘴也知道该不问的就不问。
  信王许愿之后就离开了奉宁观,出门的时候回头又看了二本道人一眼,好像忘了刚才说过似的又说了一遍:“若我明年没时间来还愿,你帮我记着些,我不来,你就替我多拜拜,就说我不是心不诚,也许实在来不了。”
  二本道人笑道:“明年的事还定不得准,王爷刚才也说谁能说得准呢,若是能来就自己来,还愿的事还是自己来比较好。”
  “应该是来不了了。”
  信王也笑了笑:“你就帮我多上几炷香就是了。”
  说完之后他转身走了,留下一头雾水的二本道人,也不知道信王这是怎么了。
  信王顺着大街一直走,像是随便进了一家铺子,然后就没有再出来,似乎消失了一样。
  半个时辰后,城西一家商行的仓库里,信王进来后看了看仓库里的人问了一句:“动手了吗?”
  “已经派人去了,还没有回来。”
  听到回答之后信王点了点头:“一会儿人回来之后你们不要为难人家,想吃些什么就去买,不许侮辱不许轻慢,我只是想要叶流云,不祸及家人。”
  信王往四周看了看这仓库的环境,又看了看那些手下,不知道为什么眼神里出现了淡淡的怜悯。
  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怜悯是给叶流云妻儿的,还是给这些手下人的。
  “大浪淘沙。”
  他忽然说了这样四个字,然后转身离开。
  仓库里的人也都不理解东主今天这事怎么了,这大浪淘沙四个字又会是什么含义。
  天黑之后,方城县。
  叶流云看了一眼急匆匆来找他的方城县县令,接过来那张纸条打开,然后脸色就顺便变得发白。
  “叶先生?”
  县令叫了一声,叶流云神情恍惚竟是没有理他,他来之前已经看过那纸条,所以知道事情有多严重。
  “叶先生?”
  县令又叫了一声:“不然,报官吧?”
  叶流云看向他,摇头:“你我,难道不都是官?”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谁敢动?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院,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没有高门大宅没有门匾石塑,院门上的油漆都有几分斑驳,街坊四邻都知道这个小院里住着母子二人,母亲一看就是持家贤惠的女子,相貌说不上有多美可有一种恬淡自然的气质。
  小孩子才四五岁正是活泼的时候,也懂礼貌,出门遇到人总会客客气气的打招呼,该叫什么就是什么教一遍就都记住没有弄错的时候。
  所以这母子二人都很讨人喜欢,街坊四邻也都愿意照顾,今天这家里出去买菜就会帮忙带一些回来,明天那家出去看到什么好玩的也会给小男孩买一个回来。
  女主人对于街坊四邻的馈赠也总是道谢然后收下绝不过分矫情客气,然后会用亲自做一些米糕糖果之类的作为回礼。
  这样优秀这样值得让人尊敬的一个女子孤身一人带着孩子,所以孩子父亲也成为很多人暗中讨论的对象,只是谁也不会傻乎乎的去问人家。
  女子日子过的节俭,平日里不见她出门,每个月都会有人来一次,是一辆马车,从马车上下来的人也不会进门,敲门之后就后退几步在门外等着,等女主人出来之后把东西放下就走,每次都不会超过三五句话。
  有以为老妇人实在好奇曾经问过女主人那马车是谁,女子笑着回答说是孩子父亲派回来的人,孩子的父亲在外做生意,离家太远,所以每个月都会派伙计回来送些钱用以度日。
  老妇人听闻之后可是把孩子的父亲好一顿骂,一个女人独自带着孩子多辛苦,他倒是好,每个月只管送些钱回来就罢了,别的不闻不问,实打实的没良心。
  女主人总是很维护,她说丈夫出门在外不容易,为了持家整日奔波还有危险,归根结底,还是男人不容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3/1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