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帝军(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1650

  “所以,难免我又会有些心里不舒服,觉得不如你,便开始躲着你,越是老了越是好面子,结果弄的自己有些像个怨妇。”
  他看向夫人:“我知道夫人担心我,事无巨细,都帮我想着念着。”
  夫人脸色微微发白:“老爷,是我错了。”
  “你听我说完。”
  沐昭桐道:“你若是错了,我就更错,上次我回家来的时候,和你说起来看到沈冷那般得意就气恼,不久之前沈冷出了事,是夫人安排的吧?”
  夫人沉默了一会儿,点头:“是。”
  沐昭桐嗯了一声:“夫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死士的?”
  “二十年前。”
  沐昭桐脸色猛的一变:“二十年前?”
  他想了想,那正是他想拥立幼主从而可以权倾朝野的野心膨胀的时候,奈何裴亭山带着九千刀兵从东疆一路狂奔而来,在城门外抱刀而坐,他的一切野望都被那一人一刀挡住了,也砍碎了。
  “老爷总觉得那些当兵的都是武夫,只有蛮勇,即便是到了现在,老爷怕是也不服裴亭山,不服澹台袁术,可我想着,军者纵然是武夫蛮勇,可最要紧的时候,刀子比嘴巴有用的多,也正是那时候我开始物色人选,我担心老爷会出事,我以为陛下会对老爷下手,最不济也要保老爷的安全……”
  沐昭桐伸手握着夫人的手:“所以我才说,我是真的不如你。”
  他看着夫人的眼睛:“现在有多少可用之人?当初风儿被害,你为什么不用?”
  “不敢用。”
  夫人低着头:“虽然风儿被害我如老爷一样悲伤,可是那些死士是这些年我为保老爷的性命而准备的,纵然我当时再难过,也明白那些不是为了保风儿用的,老爷只要还是内阁大学士,这些人我会一直不用。”
  “那为什么这次……”
  “我们老了。”
  夫人抬起头:“上次老爷回来的时候,我忽然看到老爷头发竟是已经白了一大半,走路都走不稳需要人扶着,老爷和我说的时候我看到了老爷眼睛里的悲绝,那一刻,我忽然之间就醒悟过来,我们都老了……既然我们都老了,我们还怕什么?”
  她沉默片刻后说道:“上次想和老爷说,只是没有准备好也不知如何开口,今日老爷问起来就索性说了吧,我有件事想和老爷商量……太子即位老爷怕是等不到了,陛下终究还不老啊,纵然等到了,那时候的老爷太子还会用吗?我总想着,老爷走的远站的高,将来风儿也就能走的轻易些,可是风儿已经不在,老爷再争,争到最后,还有什么意义。”
  沐昭桐垂首,肩膀都在微微发颤。
  “不争了,我现在才醒悟过来,年月不饶人。”
  “这就是我要对老爷说的。”
  夫人道:“老爷已经没必要再争什么了,后宫里那位是个寡淡薄情之人,纵然将来她能真的挺起腰杆来,老爷也已经老的挺不起腰杆,上次老爷回来之后说庄雍要做正一品,沈冷也到了正四品,我家风儿若是还活着,最不济也要正三品了吧,那时候我就想着,我其实什么都没有帮老爷做好。”
  “老爷……退位吧。”
  她看着沐昭桐的眼睛:“我倾尽全力,去杀了沈冷为风儿报仇,然后我们夫妻回老家去,陛下一定会准许。”
  沐昭桐沉默,一言不发。
  许久许久之后,沐昭桐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好。”
  夫人脸色缓和过来不少:“这二十年来我以培养战兵的方式培养死士,就是因为当年老爷那谋天之局被裴亭山一把横刀蛮横不讲理的破了,兵者凶器,没有凶器,老爷面对凶器的时候就会束手无策,风儿死的时候我真的很想用这些人去把沈冷千刀万剐,可是,一旦用了,老爷就是死罪。”
  权臣养私兵,诛九族。
  这和找杀手用暗道不一样,那些可以甩开,私兵之罪,罪不可恕。
  “那是为了保老爷的命准备的,不能害了老爷的命,既然老爷也答应退出朝廷,我们就不用再顾忌什么,杀沈冷之后我们就走,不……之前就走。”
  沐昭桐嗯了一声:“那你去安排吧,我们回老家去种花养草。”
  “好。”
  夫人起身:“藏刀二十年,用的迟了……”
  “刚才我问夫人有多少人可用,夫人还没有回我。”
  “不多,只有六百。”
  “人在何处?”
  “城中四百,城外两百。”
  夫人道:“只是想着,若朝中出现变故,陛下也不会直接把老爷怎么样,而是必然先下令罢了老爷的官,让老爷回老家去休养,陛下或许是真的不想杀了老爷,不然也不会等这么多年,可别人会,如韩唤枝……若老爷被罢官出长安,半路上第一个来杀老爷的必然是廷尉府的人,这六百死士就是为那时候准备,我也没有想到,陛下二十年都没有说出这句话。”
  沐昭桐脸色一变:“陛下……待臣子其实真的好。”
  只是现在再想这些,已经没了意义。
  夫人起身去安排,沐昭桐一个人坐在书房里看着外面已经逐渐黑起来的天色怔怔出神,他想着沈冷如今差不多已经快到南疆了,此时此刻去安排,杀沈冷也要几个月之后才有确切的消息回来,自己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把内阁诸事都安排好,陛下二十年不动他,他就最后再尽一次为臣者的本分。
  他打算将内阁的事整理出来,再推荐一人上去,得到陛下首肯之后便离开长安,有三五个月应该也足够了。
  第二天一早沐昭桐离开家去上朝,路上还在思考如何对陛下提及此事,然后忽然想到,自己怎么就服老了?人的心境,真是一天一天都在变,越老变得其实越快。
  下朝回到内阁之后才坐下来,看着这一屋子的人思考谁最合适接替自己的位置,内侍却来传旨说陛下请他到东暖阁议事,沐昭桐连忙起身往东暖阁走。
  皇帝坐在那有些发呆,也不知道是在想什么,沐昭桐进来之后俯身叫了一声,皇帝这才侧头看向他。
  “阁老,有没有想过,陪朕去东疆?”
  沐昭桐的脸色猛的一变:“臣这般年纪,怕是经不住了。”
  皇帝嗯了一声:“朕本来也想着,太子留守长安,身边没有人辅助总是不行,毕竟他还太年轻,阁老留在他身边的话,有阁老事事提点他也就不会犯错……可是朕忽然间想起来,前些年朕请阁老和你夫人来宫里吃饭,问及你夫人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夫人说此生还没有见过大海,想看看,朕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到这个,那就满足了她吧,阁老回去之后可对夫人说,朕会安排太医院的人一路随行,再准备一辆很大很舒服的马车,应该也不会太颠簸劳累,至于太子留守长安,老院长虽然能力不及阁老你,辅理朝政可也足够了。”
  沐昭桐猛的抬起头:“陛下。”
  皇帝摆了摆手:“阁老,你们年纪都不小了,没有完成的心愿再不去完成,怕是以后机会更少,朕这些年一直都很自私,只是想着让阁老多帮帮朕,忽略了阁老会冷落家人……就这么定了吧,朕已经安排礼部的人去准备。”
  沐昭桐脸色发白:“臣……谢陛下恩典。”
第三百九十章
巧合不
  连路并不叫连路,他的名字叫须弥彦,连路是死在他手上,他杀连路的时候杀的并不快,杀了大概一个半时辰才杀死,在这一个半时辰之中连路家里有几只老鼠他几乎都问的清清楚楚,须弥彦说,这是一种态度。
  他并不觉得所谓江湖之中那些杀手有什么可在意的,什么十大排行二十大排行,都很幼稚可笑。
  在他看来,只有军人才能称之为杀手。
  从大运河半路转走另一条水路之后,他们找地方停了下来做下一步准备。
  “这个沈冷似乎真的不好杀。”
  须弥彦手下最得力之人名为拓盛,和须弥彦一样都不是真正的宁人,他祖上是霍拓人,须弥彦的祖上是渤海国人,只是已经不知道经过多少代的融合之后,在他们两个身上已经找不到几分外族人的影子。
  拓盛看向须弥彦:“在那样的情况下还能被他脱身,反而还杀了我们一个人,不可小觑啊,怪不得之前传闻江湖上那么多高手都没能要了他的命。”
  “江湖?”
  须弥彦哼了一声:“一群成年人过家家的地方。”
  他擦拭着手里的横刀:“江湖中人总说江湖大,可江湖再大,也大不过一个沙场……古往今来,所谓江湖上才死了几个人?沙场上,随随便便一战,便有数万生死。”
  拓盛当然知道须弥彦是什么性子,自然也不会去他和辩论,须弥彦有多骄傲,就有多看不起所谓江湖人,之前那句成年人过家家的地方就足以说明一切。
  “这是我们第一次出来做事,若做不好的话回去也没办法交代。”
  拓盛看向须弥彦:“华紫气一直在等着看我们的笑话,这次出来做事东主选了我们而不是他那队人,白痴都看得出来他有多不服气,若我们再失手,可想而知他会怎么嘲笑我们,在谁面前的丢人,都不能在华紫气面前丢人。”
  须弥彦嗯了一声:“沈冷再不好杀也得死,之前的机会已经算很好,但不是最好,最好的机会还是在南疆。”
  “南疆?”
  拓盛不解:“沈冷回到南疆之后如鱼得水,进了有数十万大军的军营里,我们还能怎么动手。”
  “沈冷回到军营里必然放松下来。”
  须弥彦道:“越是他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就越是有大把的机会等着我们,若事简单可行,我们也不会来。”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站起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沈冷回到南疆不会马上去窕国那边见庄雍,他会让队伍休整几天,求立人的水师还没有被击败呢,以沈冷那千余人的队伍,他不敢贸然过海,他会派人去通知庄雍他回来了。”
  须弥彦嘴角一勾:“继续赶路,别让沈将军等的太心急。”
  二十几个人的队伍再次出发,他们将从官补码头借来的战船丢弃,偷了一艘渔船后继续南下,走了几百里将这艘渔船也丢了,又换了一艘船,等快到南疆的时候再次弃船,然后回到陆路上。
  平越道阿泰县,这地方在还是南越的时候名气就已经很大,播于四方。
  南越人其实不会做生意,阿泰县这一县之内的纺织工坊就比得上安阳郡的一半,有人说南阿泰北安阳,这两个地方就能做出来大半个天下的人穿衣做被所需的布料锦缎,可阿泰县比起安阳郡来说差的就不是一点半点,按理说更近海,生意本可做的更大。
  一支商队从阿泰县出来的时候大车上已经装满了货物,不过要走两天才能到水路码头,这也是阿泰县唯一比不得安阳郡的地方,安阳郡内码头众多,货物进出都比阿泰县要方便的多。
  这支商队其实是拼凑起来,他们从阿泰县进了货之后还要赶去海疆,然后乘坐海船把货物送出去,队伍小的话根本就不够支付海船运费,所以往往都是几个商队甚至十几个商队拼凑起来,根据货物的多少出所需运费,这样一来,大家支出都承受得起,还能把价钱买到最高,况且人多之后胆气也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1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