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帝军(校对)第4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1/1650

  “啊?”
  赖成都懵了:“陛下不是刚刚给了臣一个新人吗?臣以为在都御史这位子上还有个几十年好坐呢,臣可是知道的,以往的都御史都是老头儿,臣是三十几岁正当年就被陛下按在这位子上的,没有个七老八十的下不去,陛下不要唬臣。”
  皇帝笑了笑:“老院长终究是要退下去的,你在都御史的位子上再做个三两年,物色出一个可以接班的人,朕也提前看看,然后你就去书院吧……接替老院长的位子。”
  赖成长叹一声:“陛下是把老头儿才干的差事都让臣走一遍流程吗?都御史,书院院长……”
  “书院院长,将来也要挂个太子少师。”
  皇帝看了赖成一眼。
  赖成忽然间反应过来:“陛下……”
  “给你三年时间吧,三年之内把都御史的位子腾出来给别人,老院长把位子腾出来给你,你好好物色人,别选一个真的敢指着朕鼻子骂的都御史……如果选的人不对路,朕就抄你家。”
  赖成:“……”
  “朕已经替你都想好了。”
  皇帝喝了一口茶:“去雁塔书院之前,朕会下旨让你进内阁为群辅,沐昭桐……不出意外的话,沐昭桐这次东疆执行后就要退了,他若是想要个体面的走法,朕就给,他兢兢业业为大宁几十年,满朝文武,实无一人可出其右,他想体面,朕给他体面,次辅元东芝能力有限但为人本分,朕给他五年首辅的荣耀,元东芝为首辅,朕会提你为次辅,三年后,你接手书院院长,那时你本就是次辅,再两年以书院院长的身份入驻内阁,别人也就不会说你资历不够,书院的院长和内阁身份,不冲突。”
  赖成:“三年啊……那岂不是说,臣只有三年可以为所欲为骂陛下的时间了?要好好珍惜……”
  皇帝:“呵呵。”
  赖成:“臣有些惶恐。”
  皇帝:“刚才是谁自己说的,有兼治天下之才?”
  赖成:“谁还不吹几句牛……”
  皇帝:“总之就这样定了,等南疆稳了之后,朕把叶开泰给你调回来做帮手,你为首辅他为次辅,内阁朕便无忧,三年之后你们辅佐太子坐镇长安,朕可是要放心大胆的去和黑武人打架的。”
  赖成:“非打不可?”
  “非打不可!”
  “所以……”
  赖成脸色微微一变:“陛下这次去东疆,其实是要动裴亭山的?”
  裴亭山啊,那个家伙自然是服陛下的,服到骨子里,可他又怎么能会服气太子?太子初掌朝权,以裴亭山那种性子,太子若有事交代,他多半都会甩脸子。
  皇帝不置可否,没有说话。
  长安城。
  老院长坐在内阁这间不大的屋子里,看着那些熟悉但又陌生的内阁辅臣,觉得自己坐在这怎么都不自在,他一直都不觉得自己适合做内阁首辅大学士,在这一点上他服沐昭桐,他太率性随意,把他按在这内阁里十天八天不回家,他得疯。
  陛下最初本打算带着他去东疆,后来临时变了主意让他留守内阁把沐昭桐带走了,得到旨意的那一刻,老院长就知道陛下是要给沐昭桐一个体面,如果沐昭桐还不懂圣意,也许这最后的体面也守不住。
  陛下把沐昭桐带走的第二个原因是要历练一下太子,太子主理朝政,若可为,陛下将来自然安心北征,若不可为,那就得选更多更合适的人来帮太子。
  “院长大人,你看是不是该做事了?”
  内阁次辅元东芝陪着笑脸,也是已经两鬓斑白的人了,做了快二十年的次辅,有沐昭桐压着,他习惯了事事请示,摆正自己的位置,此时此刻坐在首辅位置上的是老院长,他当然也要问。
  “干活吧。”
  老院长往椅子里缩了缩,拉过来毯子盖上:“你代理首辅之权,诸事你来做主就是了。”
  “可陛下交代,内阁诸事得请示你啊老院长。”
  “元东芝,你可知道陛下为什么要带大学士去东巡?为什么让你代首辅之权?”
  老院长眯着眼睛看了他一眼:“你有几年可为,别让陛下觉得你不行。”
  元东芝的眼神骤然一亮:“我明白了。”
  他转身回去坐下来,腰板拔的笔直:“做事!”
  东宫,皇帝不在长安,说主理朝政是太子,可实际上重要的奏折还都是要送到陛下那边的,留给太子处理的事都不算太重要,只是为了让他熟悉这些。
  所以他当然只能在东宫,还没资格去保极殿东暖阁。
  皇后看了一眼压抑不住兴奋的太子,冷哼一声:“他甩给你几分好脸色,你就高兴成这样?”
  太子连忙垂首:“母后,这不正是父皇对儿臣的信任吗?”
  “你太天真了。”
  皇后冷冷的说道:“这里终究是东宫,什么时候你能端端正正坐在东暖阁里,或是坐在肆茅斋里处理朝政,那才是坐稳了……我对你说的事,你有没有想过?”
  太子的脸色骤然一变:“儿臣做不到。”
  “我知道你做不到,你狠不下心,所以事我帮你做。”
  皇后看了太子一眼:“若你父皇在东疆出了事,那你自然名正言顺的即位,可你不能就真的什么都不做……若东疆有消息来,你亲自下旨把路从吾杀了。”
  “啊?”
  太子脸色更加发白:“老院长?”
  皇后看着太子的眼睛:“你不敢?”
  太子的手都在颤抖,咬着牙让自己稳下来:“若……若父皇真的在东疆出了什么意外,儿臣,儿臣自然要做些立威之事。”
  “嗯。”
  皇后终于露出几分笑意:“等消息吧,这是你父皇亲手送给你的机会。”
  她看向窗外:“总不能连这样的机会都抓不住。”
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触即发
  如今在求立掌权的,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当初从中原逃难到此处的楚人,甚至连南越当初也是楚地,之所以大宁没有直接征服,不是大宁武功不如楚,而是大宁觉得麻烦,留着南越等小国年年如数送来敬供多好,不用养民,收入也不错。
  直到大宁水师初立,已有海外一战之力,南越这地方其实留不留已经意义不大。
  逃至求立的楚人建立了国家,所谓求立皇族归根结底也是楚人,当年楚败将张遵率领七千败兵第一批到了南越这片地方,投靠在求立一位藩王手下,那藩王姓阮,后来张遵觉得这些当地土人连文字都没有,音律也不全,礼仪更是令人耻笑,完全就是一群未开化野蛮人,如此荒蛮之地何不据为己有?
  当时张遵已经拜那位求立藩王为义父,也改姓阮,后来征战,为了更容易被当地土人认可,所以阮这个姓就一直没有改回去。
  时至今日,其实求立人还保留着很多楚时候的习俗,都是张遵那批人带过去的。
  比如封坛埋酒。
  这一风俗,大宁南部依然也有。
  家里若有小孩降生,如是女儿,便封住几坛酒深埋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与众亲朋好友同饮,名为女儿红。
  求立人也有这习惯,不过他们对坛子这种东西更痴迷,楚人一般用来养酒,而求立人坛子的用处就多了,求立人愿火葬,认为火能净化人的灵魂,火葬之后也封坛埋在地下。
  所以此时此刻,杜威名和王阔海看着船港后边封着的那些坛子犹豫不决。
  “开不开?”
  “开吧,若是酒,应该都是陈年老酒了,想想那滋味就让人流口水。”
  “运气好了开出来酒,运气不好开出来求立人一个老祖宗。”
  “我来吧。”
  王阔海蹲下来,大手一拍,啪的一声封土被拍碎,酒香四溢。
  “运气不错啊。”
  王阔海咧开嘴笑:“总不能求立人把酒坛子和老祖宗坛子放在一块吧,这些可能都是酒了。”
  他又连着拍开三五坛,都是陈年老酒,几个人顿时乐开了花,这酒封坛的时候是满的,如今还已经有一巴掌还多那么宽的一截空了,说明这酒封存的年头至少超过三十年。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杜威名一捂脸:“三四十年的陈酿,姑娘这是没嫁出去啊。”
  “又不是所有封酒都是女儿红。”
  王阔海瞪了他一眼:“往好处想,万一是封了酒就忘了呢。”
  “那更悲伤……”
  两个人舀一口酒尝了尝,那味道真是没法形容,几十年的老酒了,回味无穷。
  沈冷从远处走过来,离着好远就闻到酒香:“你们把谁老祖宗挖出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1/1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