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1643

  陆舟心中没有任何骄傲,有的只是荣幸。
  很荣幸,将由他为这座大厦封顶。
  回味了半分钟这难以言表的感情,陆舟拿出手机,给自己的导师德利涅、还有在普林斯顿的朋友,分别发了一条短信,告诉他们自己的课题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打算闭关钻研一段时间,让他们不用担心。
  然后,他便关闭了手机,将自己彻底封闭在了这十余平米的小房间里……
  已经到了这一步,顺利的话应该用不了太久。
  如果不顺利……
  那他就不出来了!
  ……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设计很有趣,餐厅和报告厅是设计在一起的,午间报告会和双周讨论会上,坐在这里的人甚至可以边吃边听。
  与此同时,这里的咖啡机同样可以免费使用。
  坐在餐厅的角落,德利涅一丝不苟地看着手中的论文。
  身为《数学年刊》和《数学纪事》等多家期刊的学术编辑,他平时的空余时间很少,所以一般会将审稿时间,放在午饭后的一个小时里。
  除非是什么特别有意思的论文,否则他一般是不会带回办公室里,或者是拿出来和其它教授讨论研究的。
  端着餐盘坐在了德利涅的对面,爱德华·威滕教授笑着打了声招呼,问道。
  “最近怎么都没看到你新带的博士生?”
  在普林斯顿最近招收的所有博士生中,陆舟可以说是威滕最欣赏的一位,尤其是其在CERN那场报告会上展现的数学物理天赋,让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代的自己。对于没能将其收入门下,他一直感到很遗憾。
  最近CERN取消了对750GeV能区的实验,他一直很想和那位年轻人聊聊关于那个特征峰的想法,但很可惜的是,一直没有机会。
  德利涅教授的视线并没有从论文上挪开,只是简单的回答道:“他最近请了个假。”
  威滕:“请假?”
  “嗯,”德利涅点了点头,随口回道,“他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我刚批了他两个星期的假。”
  “哥德巴赫猜想……”威滕的表情微微惊讶,不过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这还是真是一个有趣的命题。我还以为他在你的课题组里,研究标准猜想。”
  一边在论文纸上做了个标记,德利涅教授一边随口说道:“我邀请过他,但他不感兴趣,我也没有强求。对于这种天才来说,强硬地要求他去做一件事儿,反而不如让他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自由发挥比较好。”
  就在这时,放在桌子上的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
  看到短信提醒,德利涅教授伸手拿起手机看了眼,眉毛忽然抽搐了下。
  【尊敬的德利涅教授,我是您的学生陆舟。事情是这样的,我的研究进入了关键的阶段,我需要一闭关一段时间,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我也不清楚。总之今年年底之前,我会给您一个满意的交代。】
  虽然没有看到手机屏幕上写着什么,但老友的表情变化却是尽收眼底,爱德华·威滕笑了笑,继续问道:“你觉得他能成功吗?”
  德利涅教授面无表情的放下了手机。
  思索了片刻后,他忽然叹了口气,摇头说道。
  “我不知道,我只是不赞成他的研究方式。封闭式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最坏的结果甚至可能将自己带入死胡同里。哪怕他请假是为了去参加报告会、交流会,我都是支持他的,甚至可以帮他申请经费。但直到现在为止,就我所知道的,他请假不过是把自己关在房子里。”
  威滕的眉毛挑了挑,笑着问道:“但你还是支持了他的选择?”
  “是的,但我给了他一年的时间,”德利涅耸了耸肩,这位作风严谨的老人,罕见的用上了不确定的语气,“毕竟我也不敢说我一定就不会看走眼,因为他在普林斯顿的那场报告会上现场证明孪生素数猜想时的表现,确实令我惊讶的不行。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我产生了一种错觉……”
  威滕:“错觉?”
  德利涅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开口说道:“我仿佛看见了格罗滕迪克。”
  听到这句话,爱德华·威滕明显愣了下。
  格罗滕迪克!
  现代代数几何学之父,近代数学界的教皇!
  形容一位数学天才的在某个领域的天赋,很多人喜欢用法尔廷斯的后继者,甚至是让-皮埃尔·塞尔的继任者之类的夸张说法,但却很少有人将一位数学天才和格罗滕迪克相提并论,哪怕这只是一种夸张的比喻或者说期望。
  能获此殊荣的新生代数学家,绝对不超过五个。
  过了好一会儿,威滕才用意外的语气说道。
  “那还真是……令人惊讶。”
第235章
证明哥猜!
  窗外的天蒙蒙亮。
  趴在书桌上的陆舟,缓缓睁开了双眼。
  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眉心,他看向了放在桌角的日历。
  都五月份了啊……
  陆舟有些头疼地晃了晃脑袋。
  从他2月份来普林斯顿到现在,几乎一大半的时间都呆在这间十平米的房子里,除了开车去超市买菜之外,他基本上都没有出过门。
  最让他心疼的是那张5000美元的俱乐部卡,他甚至都没用过几次。
  从领取那个任务之后,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挑战哥德巴赫猜想。
  如今,这一切总算是有个结果了。
  深呼吸了一口气,陆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走到了最后一步的他,反而不那么着急了。
  哼着小曲走进厨房,给自己弄了点吃的,陆舟甚至从冰箱里拿出了一支香槟,打开瓶盖给自己倒上。
  香槟是两个月前就买好的,为的就是这一刻。
  安静地享用完这顿晚餐,陆舟从容不迫地去厨房洗了个手,然后回到了书桌前,开始为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做个收尾。
  越过了将近五十页的论文纸,他在昨天未写完便沉沉睡去的地方,提笔继续写道。
  【……显见,我们有Px(1,1)≥P(x,x^{1/16})-(1/2)∑Px(x,p,x)-Q/2-x^(log4)……(30)】
  【……由式(30)、引理8、引理9、引理10,可证明定理1成立。】
  所谓的定理1,便是他在论文中,定义的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表述。
  即,给定一个充分大的偶数N,存在素数P1和P2,满足N=P1+P2。
  与之类似的便是陈氏定理N=P1+P2·P3,以及一系列关于P(a,b)的定理。
  当然了,虽然现在在他的论文中,这条公式被称为定理1,但也许要不了多久,等数学界普遍接受了他的证明过程,这条定理兴许便会升级为“陆式定理”之类的东西。
  不过,这种重大的数学猜想审稿周期一般会比较长。
  佩雷尔曼证明庞加莱猜想的论文用了三年才被数学界认可,望月新一关于ABC猜想的证明因为掺杂了大量的“神秘术语”,审稿门槛至少也得先读懂他的“宇宙纪理论”才算是入门,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看完,预计未来也很困难。
  一个重大猜想的审稿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命题的热度,以及这项工作究竟“新”到了什么程度。
  在证明孪生素数定理时,陆舟并没有运用到特别新颖的理论,只是在泽尔贝格教授95年发表的那篇论文中提到的拓扑学方法进行了创新,已经研究过这篇论文的人,便可以很快了解到他做了哪些工作。
  而证明波利尼亚克-陆定理的论文,审稿周期明显就拉长了一大截。
  即便他的群构法在孪生素数定理的证明中已经有所体现,但其中魔改的成分也使得它远远偏离了筛法的范畴,即使审稿人是德利涅这种大牛,也用了不少时间才下最后的定论。
  而这篇关于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论文,陆舟一共写了五十页,而其中更是至少花了一半的篇幅,去论述他为整个证明搭建的理论框架。
  这一部分的工作,甚至可以单独作为一篇论文发表了。
  很大程度上他的审稿周期,取决于别人对他提出的理论框架的兴趣,以及对他所提出的理论框架的接受程度。
  至于具体需要多久,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其实陆舟以前就在思考,系统对于任务完成的判定标准,究竟是什么。
  如果他对一个定理完成了证明,但十年甚至是几十年,也无人认可他的工作,是否意味着他的任务就得卡上这么久?
  而且最让他不理解的是,既然系统的数据库中储存着庞大的数据,那么它必定来自一个高等文明——至少这个文明比地球上的文明要发达。
  且不去讨论它存在的动机,陆舟觉得,确定一个问题是否被解决,来自高等文明的系统应该也不会参考“土著”的意见。
  如此分析的话,陆舟得出的结论便是,系统任务的完成应该是由两个因素判定。
  一个是正确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1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