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校对)第3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7/1643

  他很担心,今天他说自己在为高温压等离子湍流现象的研究设计实验,明天BBC就会报道某华人科学家解决了可控核聚变难题,再然后自己的电话就会被一些搞不清楚状况的人打爆。
  毕竟这可是BBC的记者。
  因为经常采用夸张的报道手法以及各种标题党的行为,甚至一度被维基百科“拉黑”。
  并没有在意陆舟的讽刺,记者小姐姐似乎嗅到了新闻的味道,顿时眼睛一亮,身子前倾和录音笔一起凑近了过来:“什么话?”
  陆舟板着脸:“无可奉告。”
  记者小姐姐:“……”
  ……
  赶走了记者之后,陆舟前往了PPPL。
  当他抵达的时候,这里的工程师们已经奋斗在岗位上了。
  看见陆舟,拉泽尔松教授眼睛一亮,向他迎了上来。
  “螺旋石7—X实验室接受了我们的请求,他们同意在下一次实验中往第一壁中安装靶材料和原子枪,帮助我们收集数据。”
  陆舟立刻问道:“下一次实验是什么时候?”
  虽然说服了螺旋石7—X实验室,但拉泽尔松教授神色却并不轻松:“一月中旬……但我们必须赶在十二月底之前,拿出有价值的成果!否则他们不会考虑为我们推迟试验计划,将我们的探测器安排上去。你知道的,ITER项目经费越来越紧张,所有的实验室都在赶时间。”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陆舟的神色有些凝重。
  “是的,留给我们那的时间不多。当然了,我们也可以等到明年六月份的检修,但是……”说着,拉泽尔松教授表情有些欲言又止。
  “但是?”
  “但是PPPL不可能无限制地支持我们继续这个研究,如果我们半年毫无动静,项目可能会被砍掉。”拉泽尔松教授最终还是说了出来。
  这个项目本质还是挂在PPPL上的,经费是PPPL提供,人才、设备等等一切资源用的也都是PPPL的。
  这里正在孵化的黑科技有很多,可控核聚变只是其中之一,而“He3原子探针”技术又只是挂在可控核聚变项目之下的一个子项目。
  如果这个子项目占用了半年的经费、科研资源,却拿不出任何说得过去的成果,任何稍有管理经验的实验室主任,都会将这种“劣质”项目砍掉,至少是将优先级延后。
  除非有多个诺奖级学者为这种项目背书,或者这个项目本身便是诺奖大佬在搞。
  但陆舟显然不是,拉泽尔松教授更不是……
  陆舟微微皱眉:“连半年都等不起吗?”
  “在平时是等得起的,但最近的研究任务安排的很紧,没那么重要的项目自然会被延后……不管它听起来多么有趣。”说这句话的时候,拉泽尔松教授也很纠结。
  出于本意,他当然是希望这个项目能够进行下去。
  毕竟当前物理学界对于等离子体只能做到“诊断”,而非“观测”。
  两个概念在精度上就不是一个级别,依据两者得出的不同数据而建立的唯像模型,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如果陆舟的数学真的像他吹的那么厉害,他们最终真的成功设计了这个实验,说不准诺贝尔委员还真的会考虑自己的名字。
  这也是比起学者更像是一名工程师的他,唯一能够触摸到诺贝尔奖的机会。
  听完了拉泽尔松教授的解释之后,陆舟立刻说道:“我们必须加快进度!既然留给我们的期限只到今年年底为止,那我们只要抢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便可。”
  拉泽尔松教授迟疑道:“这来得及吗?”
  “不是来不来得及的问题,”顿了顿,陆舟看着拉泽尔松教授,语气认真道,“是必须来得及!”
第379章
更大的发射功率!
  留给“He—3”项目组的时间不多了。
  所有人都像是上紧了发条的闹钟,在和时间赛跑。
  终于,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一台略显粗糙的原型机,总算是完成了。
  整个原型机分为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用来加速并发射氦3原子的“原子枪”,另一部分则是安装在真空室内用于接收氦3原子的靶材料。至于那些连接在设备上的电脑,和各种观测元件,那都是必须的,无需再提。
  至于为什么说这台原型机做工粗糙……
  那是因为它身上零件,几乎都是拼凑出来。
  原子枪的加速轨道,用的是阿贡国家实验室淘汰下来的小型粒子加速器改装的。用来束缚等离子体的真空室,则是PPPL当初在研究仿星器时设计的实验体。
  整套实验设备,最多将内部的等离子体加热到七千度,距离一亿度高温差得远,束缚等离子体的电磁场,距离仿星器的10T也差了不止一个量级。
  不过,即便是如此,也已经足够了。
  任何实验都是从证明它的可行性开始,他们并不需要在这个简陋的真空室内完成一次核聚变点火,甚至不需要完全模拟仿星器内的等离子体那惊人的密度。
  他们只需要成功地从这些等离子体中收集到数据,并分析这些数据,得到比等离子体“诊断”更精确的“观测”结论。
  最后,再解决“方法迁移”的问题,让这台观测设备能够在仿星器上奏效就可以了。
  其实,陆舟最初的想法是,如果能把WEGA实验组淘汰下来的仿星器弄到就好了。
  但他也就是想想而已,拉泽尔松教授明确告诉他,那玩意儿不是用钱就能买到的。
  总之,这台原型机算是完成了!
  粒子加速器的轨道为原子枪“上膛”,接受氦3原子的靶材料,则是被广泛用于高速荷能粒子的撞击实验的钨钛合金。在靶材料的后面,还有用于接收撞击数据的不同灵敏度以及功能的探针。
  到目前为止,虽然整个工程中也碰到了不少问题,但总体上还算顺利。
  当最后的调试完成,拉泽尔松教授立刻迫不及待地宣布开始了第一次实验。
  实验室里的研究员已经为了这个项目熬了无数个日夜,付出了无数汗水。现在终于完成了整个装置的组装,他们需要一次成功,来提升士气!
  然而……
  事情的进展,并没有所有人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氦3原子被射入高温压等离子体的瞬间,如预期中的那样在短时间内被加热到了等离子态,连接在模拟装置外壁上的探测器,也如愿以偿地收集到了氦3因为碰撞等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数据。
  命运似乎和这里的所有研究员开了个玩笑,原子枪发射的氦3原子并没有能如愿以偿地穿过等离子体。
  不管它最终射向了何方,总之没有击中靶材料。
  显然,他们成功的发射了子弹。
  但,并没有成功回收子弹。
  毫无疑问,第一次实验失败了……
  ……
  第21次实验结束。
  实验室内的气氛异常凝重。
  安装在把材料后方的探针,依然没有侦测到氦3原子撞击靶材料发出的信号……
  实验进行到现在,他们正面临着项目开始以来最大的瓶颈。
  如果发射出的子弹无法回收,那么这颗子弹将毫无意义。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一名可控核聚变的工程师。
  用不确定的语气,他试探着问道:“会不会是探针的灵敏度不够?其实撞击已经发生了,只是我们没有观测到。”
  这是一种可能性,如果碰撞信号足够弱,确实可能会被探测器忽略掉。
  “不可能,”另一名等离子体物理专家摇头,“电磁波的波形图像很明显,在三分之一区域氦3粒子的能量就已经衰减突破阈值,根本不需要观测到,从理论上它就已经偏离了原定轨道……你应该清楚吧。”
  最后一句话,这为等离子体物理专家,是看向陆舟说的。
  没有开口说话,陆舟只是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从电磁频谱图像上的波峰变化,他已经能够做出判断,作为子弹的氦3原子并没有穿透等离子体,而是在与等离子体内部粒子的碰撞中“失踪”了。
  它可能和那些等离子体一起被约束在了电磁场中,也可能突破了电磁场和等离子体的束缚,但运动方向已经在不断的碰撞中完全变了样……
  如果射入混沌系统的粒子如果无法被观测到,那么它便成为了混沌系统的一部分,即便它依然存在,但在物理学的意义上依然是“失踪”无疑。
  研究,似乎陷入了死路……
  “这条思路或许根本行不通,”摘下了安全帽,拉泽尔松教授神色凝重地看着电脑屏幕,接着看向了陆舟,“实验中用的等离子体只加热到了七千度高温,密度也远远没有达到仿星器中等离子体的密度……”
  拉泽尔松教授没有把话说完,但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7/1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