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1643

  不知道是不是陆舟的错觉,总感觉那声拖长了音的“学弟”有些幽怨。
  已经不想去吐槽她对自己的称呼,陆舟轻轻咳嗽了声,随口说道。
  “刚才研究院那边在办圣诞派对,我也是刚才回家,抱歉没看到你电话。”
  陈玉珊狐疑问道:“不是在约会?”
  陆舟:“……”
  这是故意的吗?
  大概是故意的吧……
  似乎是从陆舟的沉默中读出了答案,电话那头的学姐幸灾乐祸地偷笑了声,迅速切换了话题,继续问道。
  “那学弟学弟,今年元旦回国吗?”
  “回……你也回?”
  “嗯,终于放假了,当然要回去!”
  陆舟有些意外道:“你们导师今年居然没有留你干活儿?”
  记得以前在手机上聊天的时候,她可没少向他吐槽,她那个导师如何压榨学生,将她们当成免费劳动力使唤。
  现在听起来,太阳似乎是打西边出来了?
  听到陆舟意外的语气,陈玉珊嘴角得意地翘了翘:“哼哼,这你就不懂了。我们导师现在可器重我了,不但对我关怀有加,前段时间还让我在论文上挂了个一作……当然啦,虽然论文本来就是我写的。”
  听到学姐终于脱离了苦海,陆舟也是由衷地替她感到高兴。
  身在这异地他乡,除了罗师兄之外,他也就她一个朋友了。
  陈玉珊:“哎,不说这些了,我打电话就是想问一下,你机票买了吗?”
  陆舟:“早买了。”
  陈玉珊:“买的哪天?”
  陆舟:“我看看。”
  翻出了购买机票的提醒短信,陆舟将班次信息念了出来。
  “AC75……,费城国际机场,28号上午登机。”
  听到陆舟的航班号之后,陈玉珊先是微微愣了下,一双美眸顿时一亮。
  “好巧!我也是这趟航班!上午9点的?”
  这么巧?
  这玄学的概率,陆舟也诧异到了。
  “那……一起走?”
  难得听到学弟主动提出邀请,陈玉珊开心地笑着说:“嗯嗯!说好了啊,你可不许反悔!”
  陆舟汗道:“这怎么反悔?”
  这可是节假日前后,谁没事儿赶在这个时候改签、退票啊。
  别说不可能有事,就算是有急事,他也不会乱改行程。
  “哼,谁知道呢?总之就这样说好喽,到时候机场门口不见不散!”
第390章
回国前的安排
  圣诞过后,陆舟回国的行程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时间还剩下不到三天,再返回国内之前,他打算将手边的事情先处理完,也省得年后回来这边,还得为从哪儿开始忙起而忙手忙脚。
  首先是关于“三维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存在性与光滑性”的课题。
  对于陆舟而言,这可以说是除了等离子体湍流现象的研究之外,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了。
  自从“NS课题组”成立之后,到现在为止只开过一场关于分配工作的讨论会议,现在他马上又要暂时离开普林斯顿这边。为了不耽误研究进度,他必须向自己合作研究伙伴说明情况。
  次日,陆舟前往拿骚堂提交了假期的申请之后,紧接着便前往了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大楼,找到了费弗曼教授的办公室。
  当他抵达的时候,费弗曼教授正在和他的学生讨论着下个月美国数学学会的学术会议。
  看着出现在办公室门口的陆舟,费弗曼教授很快注意到了捏在他手上的假条,于是便笑了笑说道。
  “你打算回国了?”
  陆舟:“是的,比起圣诞节,春节才是我们的假期,我大概会等到2月中旬过完年之后回来。”
  听完了陆舟的话之后,费弗曼教授认同地点了点头,用轻松的口吻说:“你确实需要一个假期来放松自己,很少有哪个学者会把自己逼得这么狠,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参与这么多研究。”
  “逼的这么狠?”陆舟摇了摇头,“我倒没有觉得在逼自己,倒不如说研究本身就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年轻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费弗曼教授笑着说,“但现在我发现,无论数学问题多么有趣,都应该适度。”
  陆舟无语道:“……那是因为你已经把能拿到的荣誉全都拿到了。”
  就在今年年初,沃尔夫基金会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奖得主便是费弗曼教授。
  在数学领域,沃尔夫奖可以算是一种类似于终生成就奖的奖项了,主要颁发给40岁以上的数学家,以表彰他们对数学界长久以来的贡献。
  身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费弗曼在年轻时得到了天才的头衔,现在晚年又获得了终身成就奖的高度评价。就数学家这层身份而言,他这辈子可以说已经没有任何遗憾了。
  “怎么会?奖是拿不完的,更何况我还缺一个阿贝尔奖,”费弗曼教授失笑着说道,“总之,趁现在好好享受生活吧,在2月之前我说什么也不会给你发任何邮件。”
  陆舟:“NS方程的课题呢?”
  费弗曼教授坚持道:“等一月过了之后再说。”
  见他没有打算改变主意的样子,陆舟也只得无奈地耸了耸肩。
  “好吧,既然你坚持的话。”
  ……
  除了和费弗曼教授合作研究的课题之外,由陆舟亲自带队的“角谷猜想”的课题,也随着论文的完成进入了尾声。
  或许是因为通讯作者挂了陆舟名字的原因,也或许是因为角谷猜想本身对数论爱好者的吸引力,发在Arxiv上的那篇论文,在数论界引起了不小范围的轰动。
  很多人将角谷猜想的证明,称为“群构法”的又一次胜利。
  而且最让人们惊讶的是,这次还不是陆舟亲自出手,而是他的三名学生完成的……
  27号上午,距离回国航班还有一天的时间。
  坐在高等研究院的办公室里,陆舟正在审阅着薇拉交上来的论文。
  虽然整个证明过程他已经看过,没什么大的问题,但身为他们的导师,在论文正式投稿之前,他有义务帮他们再仔细检查一遍,排除一些细节上的小问题。
  以及,确定论文的署名。
  按照一般惯例,三个人的名字按照贡献排序挂在论文上。
  至于陆舟,则是挂在四作和通讯作者的位置上。
  当然了,身为他们的导师,他当然也有权利将这些成果据为己有,不过身为一名有节操的老板,他肯定是不会这么做的。
  一般的导师或许舍不得将这样的成果让给学生,但对于他来说却不存在这个问题。
  一个角谷猜想的荣耀而已。
  就算放他身上,顶多也只是锦上添花。
  除了论文的署名之外,这种合作性质的论文一般也会在论文中注明各作者具体完成了哪些工作。尤其是在国际上,比起单纯的论文作者排名顺序,各大研究机构相对来说更看重这一部分。
  不过在检查论文的时候陆舟注意到,薇拉并没有去细分这些东西,只是用一句“These—authors—contributed—equally—to—this—work”,便将这一部分跳过了。
  按照学术界的惯例,在论文中加上了这句话,就意味着所有的作者在论文中具有同样的贡献,没有一个人是多余的。
  而这也意味着,不管在不在名字的后面额外加上星号,论文中所有作者都视作为并列作者。
  “这样真的好吗?”将论文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陆舟向站在办公桌对面的薇拉投去了询问的视线,“对于你来说,这是不公平的。”
  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后续的研究中,但身为他们的导师,陆舟是有一直跟进他们的项目进度的。
  比如每周的讨论会议,他只要人在普林斯顿大多都会到场,阶段性成果的报告他也都会认真看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1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