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校对)第4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2/1643

  听到这个名字,陈玉珊愣了下。
  令她诧异的自然不是这个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
  而是……
  “星空科技是你开的?!”
  陆舟微微愣了下,迟疑道:“……有什么问题吗?”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他的星空科技应该不是什么很出名的公司才对。
  毕竟这种专门做知识产权管理的公司也没有大张旗鼓宣传的必要,一般人也不会刻意去了解自己手机或者电动车里的锂电池究竟包含了哪些人的研究成果。
  然而对于陈玉珊而言,这个名字实在是太令她印象深刻了。
  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不,准确的来说,不只是一个,而是无数个。
  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那份公司组织架构规划方案以及人员培训的预案,被导师当免费劳动力驱使的她,连着熬夜了半个月,不知爆掉多少个肝,才完成了最后的那份作品……
  纯粹是下意识的反应,一听到这个名字,她的牙齿就忍不住咬紧了。
  见陈玉珊半天没有说话,陆舟以为她看不上自己那小公司,迟疑了一下问道。
  “来不来?”
  如果不来的话就算了,反正他那个小公司的业务也不是很繁忙。
  陈玉珊毫不犹豫道:“来!”
  ……
  大年初一,正是走亲戚串门的时候。
  然而陆家在金陵这边没什么亲戚,甚至连远亲都没有,所以今年过得倒还算安静。
  除了国内的朋友之外,陆舟还收到了不少国际友人发来的新年祝贺。
  其中有费弗曼教授,也有他的导师德利涅,以及他的几个学生。
  除了薇拉的新年贺卡之外,其中最别出心裁的新年祝贺,大概便是从麻省理工大学Pablo·Jarillo—Herrero实验室寄来的邮件了。
  在新年快乐这几个单词的末尾,赫雷罗教授用了整整几段话的篇幅,去描述了他在研究中遇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陆舟甚至怀疑,后面那部分才是他写信给自己的真正用意。
  【……我们在对SG—1材料特定角度附近超晶格的禁带宽度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现有的BCS理论在碳基超导材料上似乎并不适用。】
  【我尝试通过求解多体电声子波函数的方法,试图去解释这一物理现象,然而我在对该函数进行求解时,所遇到的麻烦超出了我的能力范畴。】
  【但我可以肯定的说,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揭示高温超导的物理机制。】
  【相关的实验数据我已经附在了有限的附件中,这个课题我可能会暂且搁置下来,但也许能会引起你的兴趣。】
  读到这封邮件的时候,陆舟的眉毛微微挑了挑,脸上却是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从1986年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尽管全世界大量杰出理论物理学家做出了巨大努力,高温超导的物理机制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究其原因,经常有人将其归结于强关联模型中的多体波函数难以求解,因此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似乎无论是物理还是化学,大多数理论在“深水区”所面临的问题,都与计算有关。
  食指在键盘的旁边轻轻点着,陆舟思索了片刻之后,回复了一封邮件。
  【我会认真考虑你的提议。】
第488章
高温超导的物理机制与强关联模型
  虽然对赫雷罗教授提出的课题很感兴趣,但陆舟现在身负可控核聚变工程的重任,暂时分不出精力去研究SG—1材料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物理意义。
  不过直觉告诉他,如果能够通过对SG—1材料中蕴含的强关联模型进行求解,说不准可以因此揭示高温超导的物理机制,甚至是通过计算得到明确的超导态。
  一般人或许无法理解,但陆舟很清楚。
  相比起可控核聚变来说,这项理论工作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更加重大。
  因为一旦高温超导的问题得以解决,无论是强子对撞机还是可控核聚变的磁约束装置,工程难度都会得到极大的削减。
  将这个课题录入了高等研究院的课题库中,陆舟打算等到有时间的时候再继续这个研究。
  至于现阶段,在他时间表的优先级上,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依旧处在第一序列……
  在华国只待了两天不到,第三天上午克雷伯教授便登上飞机,匆匆返回了德国。
  另一边,几乎就在克雷伯教授走后不久,潘院士从上京抵达了金陵,在钟山国际的别墅找到了陆舟。
  潘院士环视了一眼客厅,有些惊讶地咋了咋舌头。
  “你这房子买的可够大的,花了多少钱?”
  陆舟:“几千万吧。”
  潘院士羡慕地感慨了一句,“看来这锂电池,确实帮你赚了不少钱。”
  “年都没过完您特地从上京那边赶过来,该不会就是专程来给我拜年的吧?”端了两杯热茶过来,放在了茶几上,坐在了潘院士对面的沙发上,陆舟笑了笑说道。
  潘院士笑着说:“怎么,不欢迎我?”
  “怎么会?”陆舟笑了笑说,“最多只是有点意外。”
  “不闲扯了,说正事儿,”收敛了说笑的表情,潘院士在沙发上坐直了,看着陆舟,语气认真的问道,“你已经和马普学会的人联系过了?”
  陆舟:“算是吧。”
  听到这暧昧不清的说法,潘院士皱了皱眉问:“什么叫算是?”
  陆舟:“和我接触的是螺旋石7—X实验室的总工程师,至于马普学会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那边我暂时还没去接触。”
  抿了一口茶,陆舟润润嗓子,继续说道。
  “接触这结果还算顺利,我们这边简单的向他们展示了下碳基超导材料的技术,并且表示我们会在年内完成碳基超导磁体的设计。他们对这技术很感兴趣,然后我就提出了用技术换技术的建议。”
  潘院士紧接着问道:“德国人同意了?”
  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当年湳华大学从澳洲国立大学手上弄到H1—Heliac仿星器,除了3500万澳元的成本以及400万RMB的运费之外,还在协议中答应了为澳洲国立大学的“MAGPIE—II”磁化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实验装置提供发电组件。
  澳大利亚人的技术不完善,但德国人可没这方面的需求。
  而且WEGA毕竟也是创造过几个世界纪录的设备,即便已经退役搁在那儿吃灰,想要买回来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陆舟笑了笑,语气轻松的说道:“暂时没有,但我觉得可行性很大。”
  说着,陆舟简单地和潘院士讲了下当时的情况。
  坐在他对面听着,潘院士的眼中浮现了赞许的神色。
  陆舟的个人研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人会怀疑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的专业水平。
  但他毕竟只有二十四岁,即便能力很强,但经验依旧是个问题。
  一开始潘长虹还有些担心,陆舟是否能够胜任这种大型科研工程的领导者的位置,能否协调各研究单位的工作。
  但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心完全多余的……
  再次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陆舟继续说道。
  “现在的关键是,我们需要组织一批专家,做好与那边交接设备的准备,你有什么好的人选推荐没?”
  仿星器不是冰箱,买回来往家里一放,接上电源就能用。
  如何安全的使用设备,如何拆卸以及安装,掌握这些知识都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行。马普学会那边在交付仪器的同时会负责人员的培训,但陆舟这边也得派几个听得懂的人过去才行。
  至少,不能让人从头教起吧?
  潘院士沉思了一会儿,开口说道。
  “如果真能买到的话,这些都好说,直接从其他研究所调人过来就行了。西南核物理研究院有这方面的专家,还有华科院的物质科学研究院,不过仿星器在国内实在是太冷门了,研究这一领域的人或许有,但深入研究的恐怕不多。”
  理解国家在这方面的困难,陆舟也没有强求,只是开口说道:“尽量找吧,实在不行研究托卡马克的专家也行,两种聚变装置虽然技术路线不同,但都属于磁约束,在技术细节上还存在共通点的。”
  潘院士:“我会尽量帮你物色这方面的人选……说到这个,STAR仿星器研究所的工程还有多久才能完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2/1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