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1643

  接下来就是任务了。
  陆舟伸手选中了全息屏幕中的任务栏。
  三个对话框弹出在面前。
  【
  任务1:均衡发展
  说明:身为一名真正的学霸,全面提升知识水平是必备的基本操作。虽然科学的基础是数学,但科学从来不只是数学。为了全人类科技水平的进步着想,请宿主认真对待生化学、材料学、能源学这三样主干学科。
  要求:获得生化学、材料学、能源学领域的成就点数(0/20),成就点可通过学科竞赛(1)、参与研发项目(1~n)、发表学术论文(1~3)、获得国家级以上科研奖项(1~5)等等途径获得。
  奖励:主干学科经验(成就点*300)。一次抽奖机会(90%垃圾,5%样品,3%图纸,2%解锁分支科技)
  】
  【
  任务2:事业起步
  说明:身为一名真正的学霸,成就绝对不只是在学术领域。比如瓦特,比如西门子,比如爱迪生,以及本时代的盖茨、迪恩·卡门等等。他们或许成绩算不上特别突出,但他们对文明进步的贡献却是毋庸置疑。人是经济动物,社会资源的分配由经济决定。学霸不一定要学会如何经营,但一定得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知识,转化成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
  要求:持有资产达到500万RMB(只计算实际资产,需扣除负债,虚拟资产不计算)。
  奖励:自由经验5000点。积分奖励500。一次抽奖机会(90%垃圾,10%样品)
  】
  【
  任务3:我可以摸摸你的奖杯吗?
  说明:身为一名真正的学霸,脖子上的奖牌同样必不可少。诸如数学界的三大皇冠阿尔贝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以及稍次一级科尔数论奖、拉马努金奖等等,甚至是陈省身数学奖、伯克霍夫应用数学奖、皇家学会托里奖章等国家级奖项,这些无疑都是学霸的最好证明。
  要求:获得一项被国际数学界广泛认可的数学奖项(竞赛奖项除外)。
  奖励:数学经验2-10万。积分奖励1000。一次抽奖会(100%图纸)
  】
  身为一名真正的学霸……
  看来这破系统不只是对人类这种生物产生了奇怪的误解,对学霸这种生物的误解也不小。
  依照这破系统的标准,陆舟觉得自己别说是学霸了,能不能当上学渣都有待商榷……
  克制住继续吐槽系统的冲动,陆舟深呼吸了一口气,将注意力放在了眼前的三个任务上。
  “一个周氏猜想的证明,能不能拿到世界级数学奖项不好说,但拿到一个国家级奖项应该还是可以的……”
  看到任务3那个最低两万数学经验和百分百的图纸中奖概率,陆舟心动不已。
  然而另一个顾虑,却让他无论如何都下不了手。
  任何奖项的评选,都有一套固定的评选流程。哪怕他的贡献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等这块奖章发到他的手上也不知道得过多久。没准等他拿到,都是几年后的事情了。
  他不可能为了等一块奖章,把这个任务拖上几年才完成。有这个时间,指不定他都把数学等级升到LV几去了。
  眼馋归眼馋,陆舟还是有理智的。
  至于任务1,同样有些尴尬了。
  他一个搞数学的,兼职研究下物理和信息学也还说得过去,可突然一下进军生化、材料、能源这三个领域,怎么看都有些太妖孽了。
  哪怕抛开合理性这一问题,从现实的角度考虑,生化、材料、能源这三个领域,也不是那么好出成绩的。别看发SCI也能获得成就点,这三个领域的SCI可不像数学和计算机这两个灌水重灾区,随便写篇文章发表就行。
  陆舟以前就听某个在做兼职时认识的化院学长说过,他们搞生物试剂研发,写篇SCI投稿,甚至得注明研究成果在哪个实验室完成,使用到的药剂的编号……总之麻烦得要死。
  至于任务2……
  五百万要是有那么好赚,这个世界上还有穷人这种生物吗?
  陆舟心算了下,如果想赚到五百万,他得当五十多年的吉祥物,或者干25000个小时的家教……累计约合2.85年。
  或者,在《理论与应用数学通讯》这种核心期刊上过稿250多篇……
  还是洗洗睡吧。
  当然了,还有一条路可走。
  那就是将校园助手卖掉,或者通过融资手段,提升自己实际控制资产的价值……
  至于盈利五百万?
  那是不可能的。
  别说什么开通VIP给用户分阶级、投放广告,这些所有人都能想到的手段,顶多是缓解下亏损,任何互联网产品(除了手游)在运营初期基本都是赔本赚吆喝,直到占据绝对市场份额形成一家独大。
  这叫“战略性亏损”,最终实现的是“规模经济”,核心理念是资本的运作,赌的是未来!
  这几乎是互联网行业的常识。
  然而,融资这条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哪个互联网企业对他的APP抛出橄榄枝,显然没有人看好校园火车的运营模式,也对这如同一潭死水的几十万用户毫无兴趣。
  这破系统的任务真是越来越要人老命了……
  盯着半透明的全息屏幕,陆舟咬着下嘴唇,眉头紧锁。
  “选哪个任务好呢?”
第78章
回答钱学森之问!
  最终,陆舟哪个任务都没选。
  任务2和任务3都在备选范围之内,任务3的优先级大于任务2,花费时间成本在一倍以内都可以考虑。
  毕竟那两万数学经验,实在是太诱人了,还有100%图纸爆率的抽奖。虽然世界级的数学奖项不是凭一个猜想证明的贡献就能得到的,但考虑到自己刚发表的那篇论文的学术价值和政Z意义,说不准国家就赏自己一块奖牌呢?
  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反正两个任务都不是那种花几天时间就能搞定的,放在那里也不会跑,满足条件了随时申请都来得及。
  他完全可以先向唐教授或者鲁主任打听下,那些国家级数学奖的获奖条件,还有审批时间,再去考虑选哪个比较好。
  想通了这点,陆舟退出了系统空间,取出E级体能强化针给自己来了一下,然后翻身沉沉睡去。
  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进入梦乡的时候,他的名字已经被印上了报纸,无数媒体和自媒体的小编们,正为下一期的头条文章该怎么写,对着根本看不懂的数学论文绞尽脑汁,疯狂地薅着头上那几簇还没掉光的毛……
  ……
  《数学纪事》最新版,第三十页——【关于梅森素数分布规律的讨论以及周氏猜测的证明】
  在论文的末尾处,写着一行审稿人对这篇论文的评价。
  【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我们总算是拥有了一条可以依靠的定理,将梅森素数的变化规律约束在一个可以看见的区间之内。——皮埃尔·德利涅教授】
  皮埃尔·德利涅教授是出了名的毒舌,无论是在学术会议还是在普林斯顿的公开课上,如果有谁犯了一丁点儿错误,他会毫不顾忌对方面子当场指出,以至于曾经让不少在业内同样知名的教授学者难堪下不了台。
  然而,他竟然用了“Groundbreaking”一词,来形容这篇论文的。
  在他做出的诸多论文评价中,这几乎是相当罕见的!
  最新一期的数学期刊出来不到一个星期,这篇论文便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无论是证明过程本身,还是德利涅教授对这片论文的评价,还是因为论文作者的年龄……
  在陆舟看到论文登刊的一个星期前,无数专注于数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都对这条证明过程展开了反复验证。
  紧接着……
  金陵大学数院的教授震惊了!
  华国数学会震惊了!
  验证的结果无一例外……
  完全正确!
  民科们……
  好吧,民科们倒是没有震惊,他们还在攻坚哥德巴赫猜想最后的“1+1”难关,以及如何推翻已经被证明的费马大定理。至于中文冠名的猜想,他们大多是不屑去提笔的,除非有谁靠着它在国际上拿了什么大奖。
  很快,这种轰动的氛围,从数学界扩散到了新闻界。
  困扰数论界二十余年的周氏猜测被证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1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