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战将(校对)第1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9/1346

城东守备团前敌指挥部,李浩站在观察口,一脸平静看着战场。
这已经是部队的第三次进攻了。
前两次进攻,主攻部队都损失半个连的兵力。
这要是放到一两年前,李浩肯定会心痛好久。
现在不一样了,面对半个连的伤亡,也许是习惯了,明显要比之前冷静很多,能以平常心来对待。
因为他知道:打仗就会死人,哪怕自己用的战术战法再好,也不敢保证以零伤亡取胜。
至于眼前这种大仗,伤亡更加避免不了。
作为指挥员,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动脑子用最小代价打赢这场仗。
别看前两次进攻自己都损失了半个连,但城头上日伪军的损失更大。
能在攻城战中用一个部下的性命换两个敌人的性命,绝对是大赚特赚的好买卖。
所以李浩没有丝毫阻止部队继续进攻的意思。
周参谋长突然走过来:“李浩同志,我刚刚收到消息,晋西北后续两个团已经进入阵地。”
“司令员重新抽调的一个团和两千地方部队正在赶来的路上,天亮之前能到位!”
“要不要马上命令部队改佯攻为总攻!”
李浩似乎爱上了这种打法,摇头回答:“再等一等,不着急。”
看首长一脸不解,李浩马上解释:“首长,你说我们和鬼子在城内打巷战,敌我之间的伤亡比可以控制到多少?”
周参谋长想了一下,非常肯定回答:“巷战的话敌在暗,我在明,而且他们是以逸待劳,我们的伤亡肯定比鬼子大!”
李浩继续问:“那我们现在的进攻呢?”
这一次周参谋长没有思考,看着李浩脱口而出:“机枪火力优势和炮火优势都在我们手里,鬼子防守的城能墙住子弹,挡不住炮弹,只要炮火足够猛,我们的伤亡肯定比日伪军小。”
说到这儿,周参谋长猛然反应过来:“我明白了。”
“你想通过佯攻把日伪军都消灭在成头上。”
“等我们从城东杀进去,其他三面城墙能撤回城的日伪军就不多了,巷战的压力和伤亡都会降下来。”
李浩没想到首长这么快就反应过来。
惊叹之余赶紧回答:“我确实是这么想的。”
“反正根据地之危已经解除了,我们有的是时间和鬼子耗。”
“与其在城内和他们打巷战,人命换人命,还不如多花点时间把他们炸死在城墙上。”
“那里没有老百姓,炮兵可以肆无忌惮射击。巷战就不行了,为了避免误伤躲在房间里的老百姓,只能用轻武器进行作战,束手束脚。”
周参谋长马上赞同:“我同意,但一定要控制好节奏。”
“不管怎么消耗鬼子,天亮之前一定要杀进大同。”
“如果没杀进去,明天早晨根据地遭袭的消息就会传过来,而我们又没撤退,鬼子肯定会发现一些端倪,然后改变增援计划。”
“到时候,进攻你们根据地的日伪军就会及时撤退,你们也失去了吃掉他们的机会。”
如果不是周参谋长的提醒,李浩还真想打一个晚上的佯攻。
一脸感激回答:“谢谢首长,我打算让进攻部队再佯攻三次,凌晨三点钟准时进攻,正好也让刚到战场的两个团休息一下。”
“三点整,四个方向同时发动攻击。”
“鬼子并不知道我们会改佯攻为总攻,肯定会把这场进攻当成之前的佯攻来对付。”
“趁他们轻敌的时候,火力全开,一定能重创他们。”
凌晨两点半,发生在城墙上的枪炮声仍然断断续续响起。
日军指挥部,旅团长收到的消息全是东门打退八路军第三次进攻,西门打退八路军第四次进攻,或者是南门八路军发动第五次进攻……
几个参谋非常忙碌,不管哪个城门打退八路军进攻,都会第一时间把战损报到这里。
他们正在做的就是统计战损,然后报告给旅团长,让他知道战场最真实情况。
副参谋长站在旁边,每收到一次战报,他紧绷的神经就要舒缓一些。
看了一眼手表后,很高兴报告。
“将军,这已经是八路军第六次佯攻了,从城防部队的战报上看,他们至少还能顶住四次同等规模的进攻。”
“马上就要凌晨三点了,再有四次佯攻,天正好亮了,进攻我们的八路军肯定会撤退。”
“等他们收到根据地遭袭的消,直接撤出大同都有可能。”
旅团长点点头,心情非常好:“看来我之前的判断都是对的。”
“只要不出意外,今晚的大同城一定是安全的。”
“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命令城防部队加强戒备,防止八路军佯攻的时候浑水摸鱼,冲到城墙脚下。”
“命令辎重队再给他们送一批照明弹过去,确保战场上没有防御漏洞。”
“预备队抓紧时间休息,养足精神,搞不好天亮以后我们还能打八路军一场反击。”
大同城守住了,自己的安全也就没问题了,副参谋长执行任务的劲头明显要比刚才足一些。
看着旅团长一脸钦佩回答:“将军英明,卑职现在就去下命令。”
第1437章
转危为安
涞源独立营营部,因为隔前线只有不到五公里,王宏收到日军要进攻的情报后就把团部前移到这里,抵近指挥部队作战。
一营长刘森云,二营长陈浩,全都一脸严肃站在王宏面前报告着什么。
先说话的是二营长陈浩,二营接替涞源独立营防守这里,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对面日伪军的真实情况。
“政委,我们对面集结的日伪军快两千人了。”
“集结地灯火通明,应该是在分发弹药,我们还发现不少炮兵,有山炮也有迫击炮。”
“我认为团长的判断是对的,天一亮这支日伪军就会朝我们发动攻击。”
王宏的压力非常大。
一二营看起来兵强马壮,总兵力加起来超过一千五百人,但都是虚的,里面真正可以上战场的也就两个连三百人。
日军有七倍的兵力优势,还有火炮和飞机支援,正面硬扛的话,只需要一次交手三百人就会被鬼子杀得落花流水。
可不硬扛也不行。
日伪军肯定会一路势如破竹,杀进根据地。
乡亲们刚刚完成春耕,如果刚播种完的土地被糟蹋了,补种都来不及。
秋收的时候,这些土地肯定会颗粒无收,不仅会减少根据地的粮食产量,这些没有收获的乡亲们还要吃救济粮,成为根据地的负担,最终导致根据地接下来一年又会出现新一轮粮荒……
王宏越想表情越凝重,最后只能把希望寄托到还在路上的参谋长身上。
当然,作为根据地现在的当家人,绝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除了等援兵,他还要以防万一,做两手准备。
如果参谋长没能及时回援,必须依靠手头实力拖住日伪军,阻止他们破坏根据地。
看着一营长就问:“刘营长,防御这边你在负责,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刘森云赶紧回答:“两个主力营和附近的地方部队,游击队,乡亲们,全都被动员起来。”
“除了继续加固我们本来就有的三道防线,我又在后面挖了五条战壕,准备再修五道防线。”
“防线与防线之间相隔五百米,天亮之前应该能修好!”
“总共八条防线,如果每条防线能挡住敌人一个小时,我们就能在这里拖一天时间。”
王宏的脸色并没有变好看。
一条阻击阵地守一个小时,这只是理论数据。
实际上部队根本守不了那么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9/13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