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1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523

...
第188章
面具
两日后。
香港商报在头版板块中,用加粗加厚的字体写了一个大大的标题:
《霍耀文:以善养善,爱自生爱》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段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但匆匆数十年过去,香港有多少孩子没有书读,没有知识学,他们不想读书吗?
不,他们想!
我前几天跟随香港教育基金会的人走访了香港大部分的贫困区,我看到很多只有十几岁的孩子,光着膀子在家里干农活,或者在寮屋附近务工当报童当服务生。
他们露出的是一双双渴望学习的眼睛,怀揣的是一颗颗渴望在知识蓝天里展翅飞翔的火热内心……
也有不少没有书读的孩子走上社会,他们心智未成熟的情况下,无法面对社会的种种诱惑,最终误入歧途,成为了感化院的一员。
他们还是孩子,本该拥有美好的童年;他们也只是孩子,却有着与我们很多人不一样的童年,造成这不同的童年,一切都源于贫困……
家庭的贫困或许是其中之一,但我想所有的孩子都应该一样,迈入学校而不是提早的走进社会。
前天,我跟同事去沙田区大围村附近采访香港教育基金会的会长霍耀文霍先生,他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说了一句让我记忆深刻的话,那就是:香港教育刻不容缓!
霍先生成立香港教育基金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家庭减轻学费的负担,让孩子们能够走进学校学习知识,只有学习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才能让香港更加的繁荣昌盛。
我从教育署以及民政署得知,迄今为止,全港读书适龄儿童和少年,总共有五十三万人,但真正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只有三十万左右,还有十几万的少年没有书读,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让我骇然的数字。
这说明香港有近乎三分之一的孩子未来将是文盲……
在霍耀文先生接受采访的时候,我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基金会要让每个受到资助的学生签订一份合同,在未来的人生中必须捐赠等同金额的资助。(没有期限没有利息)
霍先生笑着跟我说:一个人的发光,会温暖一群人,一个人的真诚,会打动一群人,这样的人,走到哪里,善的种子就会播种到哪里。单凭香港教育基金会是很难将全港所有的孩子送入学校读书的,教育署的人在努力制定免费教育计划,我们也同样在努力号召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但我们也必须要让学生们明白一个道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善养善,爱自生爱。
如此方能长久...”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记者李烨磊特意写道:霍耀文先生是香港大学出版社社长,香港大学哲学教师,耀文图书出版公司董事长,香港教育基金会的发起人,兼香港教育基金会会长。
同时霍先生也是香港知名科幻、武侠、言情、恐怖作家,笔名浮生,著有:《鬼吹灯》《甜蜜蜜》《1999-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大唐天魔志》等。
......
《香港商报》的文章报道出去后,只是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掀起了数十家报纸对香港教育的激烈讨论。
《明报》:“教育是一国之根本,香港文盲率太高,不利于香港建设和发展。”
《文汇报》:“教育是人不可或缺的!”
《星岛日报》:“杜绝文盲,让更多的孩子走进学校!”
《大公报》:“香港广大的贫困学子此刻需要我们全部人的帮助,套用霍耀文先生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发光,会温暖一群人,一个人的真诚,会打动一群人,这样的人,走到哪里,善的种子就会播种到哪里。”
随着香港报界对香港教育普及的激烈交流,渐渐的衍生到了各行各业,作为香港教育基金会的创始人,又是《商报》的采访对象,霍耀文又一度成为了各大报纸的宠儿,接二连三的登上了头版新闻。
无数记者前往香港教育基金会的本部,想要采访会长霍耀文,但都被罗巧珍给拦了下来,同时她也跟这些记者说下个月在香港节的时候,将会向教育署、布政司署、港督府在港岛皇后广场申请一个场地,举办一场盛大的香港教育慈善表演活动,希望各位到时会到现场采访。
香港节,是港督戴麟趾为了缓和67暴动后,香港的不稳定,从而举办的一场盛大的覆盖整个香港的大型文娱康乐活动,时间早在上个月就已经公布了,1969年12月6日-15日。
......
“在香港节申请一个场地?之前你不是说就是找个酒店,邀请一些人来举办一场教育慈善晚会吗?”
霍耀文一脸惊讶的看着罗巧珍,他是知道港督戴麟趾要在十二月份举办香港节,同时也是知道香港节是有多么地重要。
这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开始筹备的盛大活动,怎么可能说申请一个场地就能申请的了场地?
而且香港节是文娱康乐活动,就是为了让香港市民活跃气氛,抚平67伤痛,以及稳固香港社会安稳发展的一个活动。
怎么可能会随便的安插一个慈善活动,还是临时安插的慈善活动!
面对吃惊的霍耀文,罗巧珍笑了笑,说道:“申请场地的事情会长你就无须担心了,我已经跟布政司署的署长还有港督府那边沟通过了,他们已经同意将会在12月10日那天下午,在皇后广场那为我们预留一个场地。所以现在会长你该想的是,我们要如何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把这场慈善活动给办好。”
“你已经申请下了场地?”
霍耀文眉毛一挑,他是知道罗巧珍的家族是个很有势力的家族,却没想到居然能够直接跟香港名义上政界最高大佬沟通。
“是的。”
罗巧珍点点头,好像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看她如此肯定,霍耀文迟疑了几秒,说实话他不是不同意在香港节的时候举办一场慈善活动,毕竟在那个时候来的市民肯定多,对于自己名望的提升,又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增长。
而且按照目前报纸对香港节活动的披露,到时候港督以及一众政府官员都会参加这场活动,自己在这些人的面前也能出个脸,这对于他想要获得太平绅士头衔会有很大的帮助。
罗巧珍看霍耀文不说话,跟着道:“霍会长放心,我已经联系了很多香港慈善界知名人士,他们都会在那天到场的。”
“你为什么要帮我?”霍耀文深深的看了罗巧珍一眼。
霍耀文不是笨蛋,她这么弄,明摆着是帮自己,不仅场地弄好了,就连人都给邀请了。
罗巧珍面对霍耀文那直勾勾的眼神,语气平淡的说:“一个人如果一直戴一个面具,戴久了是很难摘下来的,就算摘下来了,别人也不再认识他了。”
霍耀文目光烁烁:“你想我一直戴着这个面具?”
罗巧珍没有直接正面回答,而是端起桌上的咖啡,优雅的喝了一口,等把杯子放回桌上时,她悠悠道:“戴久了,或许你也舍不得摘下来。”
第189章
香港节-上求订阅
既然罗巧珍已经把繁琐的事情全都给解决了,霍耀文也没有再拒绝这个好意,无论她是否希望自己戴上那个面具,永远不摘下来也好,还是满足她心里做个更好的人的心灵富足,霍耀文都已经在着手安排香港节场地筹办的准备。
除了安排人提前搭建可拆卸式的活动会展的展台外,霍耀文也是决定亲自去了一趟周家,拜访周希年爵士,希望他那天能够到场参加这场慈善教育表演活动。
作为基金会的副主席,周希年虽然只是挂个名字,但霍耀文还是要亲自去通知一下他的,不管是周希年出的钱,还是周希年的地位,这都只是其中一些因素罢了。
既然是慈善表演活动,那么肯定是需要有表演者的,对于这方面的人,霍耀文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去弄,思来想去,他发了一封电报到台湾的国联影业,邀请李瀚祥来参加自己这场慈善表演会的同时,请他来为这场表演活动当个执行导演。
至于对方答不答应,霍耀文也不得而知,电报比写信的速度要快的多,想来第二日就能收到答复,如果没答应到时候也有时间重新合计。
不过显然,李瀚祥还是很给霍耀文面子的,当天上午发的电报,第二天一大早霍耀文就收到了回信,李大导演已经在收拾行李,准备后天启程来香港。
有了李瀚祥的准确答复,霍耀文心里舒了口气,表演活动的事情,有李瀚祥在的话,那么应该就没多大的问题了,他作为台湾知名导演,认识的艺人和歌星有很多,稍微请几个来,就差不多是够了。
但尽管如此,霍耀文还是决定弄个保险,让张承颐以香港教育基金会的名义,向目前香港比较知名的电影演员和歌星发出了慈善活动的诚挚地邀请函。
......
香港教育基金会内。
霍耀文一直忙碌着表演活动的安排,为了这次的慈善活动,他向学校请了半个月的假。
“咚咚”
此时办公室的房门被人敲响。
“进来。”
霍耀文抬头望去,只见前台小姑娘正领着李瀚祥等人进来。
“哈哈,霍生好久不见了。”
李瀚祥笑着走了过来。
霍耀文起身走过去同他握手道:“李导这次麻烦你了,还特意让你来香港一趟。”
李瀚祥笑道:“这不麻烦,刚好近日我也要来香港一趟,刚好霍生的电报发来,我也顺势提前几日赶过来了。再切说这次是为香港教育慈善做一份贡献,鄙人没什么大的本事,统筹统筹表演活动的安排还是有的。”
“多谢李导了。”霍耀文是没有弄过这种表演活动,哪怕是罗巧珍也不是很懂,慈善宴会她参加过不少,可慈善表演活动还真没举办过。
说完,霍耀文注意到霍耀文身后跟进来的几人,两男三女,两个男的不认识,但其中有两女他是认识的,一个是甄珍,一个是江晴,都是李瀚祥公司里的女演员,至于另外一名女性,他瞅着有点眼熟,应该是个名人,可一时半会还真的想不出来是那位。
“小事情。”
李瀚祥见霍耀文的目光看向自己身后,随即笑着介绍道:“这两位我想不用介绍了吧,甄珍和江晴,她们在听到霍生要在香港举办一场慈善表演会也是毛遂自荐的过来了。”
霍耀文上前与二女握手感谢道:“甄小姐、江小姐谢谢你能来参加这场慈善表演活动。”
“不客气的霍先生。”江晴跟霍耀文不是很熟,只是浅浅一笑,谦虚了一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