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3

慈云山是九龙半岛主要山峰之一,半山腰处的黄大仙区内,在这十年来,修建了很多很多的公共屋邨,香港的公共屋邨,也被称为公屋,是廉价的代名词,住在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穷鬼,每个月交一点租金,一家老小十几口人就安稳的在这住着。
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这里依旧是住着大量生活困难的贫民。
光从50年代大火灾后开始,慈云山就建起了差不多有五十多座公屋,每个公屋平均都差不多有十层楼高,汇聚了近乎小十万的人口,可说是全香港最大型公共屋邨了。
这么多的人口,再加上这里的人普遍的都是香港的底层人员,所以人流混杂,蛇鼠一窝,什么样的人都有,汇聚了大量的闲散人员,以及问题少年!
这也造就了十年后,香港第二波婴儿潮诞生的青年成年时,发生了轰动全港的慈云山十三太保青少年朋党组织大事件,慈云山这个地方也就此出名,后来那部《古惑仔》也多是借鉴了这个背景。
现在的慈云山,或者说是慈云屋邨目前还算是比较和谐,虽然诸如明仔这种不读书不工作当吭老族的闲散人员也很多,但那些帮派势力此时还未彻底把手伸过来,毕竟这里是全港有名的穷地方,没什么钱可搵。
这也致使这里的闲散人员并未成为真正的黑恶势力,只是偶尔做一些偷鸡摸狗的小把戏,大坏事不敢干,收保护费更别想。
出了门,到处都是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但凡是有哪家孩子做了什么不好的行为,立刻就好像旋风席卷了一般,瞬间传遍整个屋邨,到时候一家人连门都不敢出!宁愿当个缩头乌龟,也不愿听到别人在背后嚼舌头。
不过,近些年来随着香港各处大开发,以及四大探长嚣张跋扈,成为了黑帮份子最大的庇护伞,倒是已经有帮派为了扩展势力和人手,渐渐的把目光放在了慈云山这个青少年特别多的公共屋邨。毕竟住在这里的人,上到老人下到小孩都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出头搵钱,一点小惠小利就能让这帮没见过世面的孩子,成为黑恶势力最忠实的马仔。
...
刚下巴士车,从巴士站走出来,几个年纪约莫在四十多岁的阿婶们,注意到霍耀文和明仔后,纷纷挥了挥手,扯着嗓子咧嘴笑道:“阿文回来了!”
霍耀文没有看不起和不搭理这些没文化的邻居阿婶,反倒是颇有礼貌的走过去,面带微笑的一个个打招呼:“张婶,李婶,王婶……”
旁边的明仔同样跟着喊了一遍。
但对比霍耀文的打招呼,明仔就显得没人去搭理了。
这不,张婶放下手上的菜篮子,看着白衬衫西裤戴着金丝边眼镜一脸文质彬彬,一看就知道文人气息浓郁的霍耀文,笑着道:“阿文啊,我听你阿母讲你今天去应聘香港大学的老师了?怎么样?有没有成功啊。”
“唔说老张伊家主婆侬这不是废话吗!”旁边上海人的李婶笑骂了一句,随即笑盈盈的盯着刚二十出头,年纪跟自家小女儿相仿的霍耀文,道:“耀文可是阿拉屋邨第一个考上香港大学的人,这么聪明又靓仔,当个大学老师不是绰绰有余啦!”
张婶见李婶这么能说回道,心里很是不爽,撇了撇嘴学着李婶的腔调,阴阳怪调道:“呦,侬还会拽词的啦?”
“侬想死啦,怎么学唔说话的啦!”李婶不甘示弱的回呛道。
张婶闻言,顿时怒火中烧,要是以往早就跟这上海婆打起来了,但这会儿考虑到霍耀文在这,为了自家的女儿,也是双手叉腰,故意歪着脑袋,哼哼道:“怎么的啦,唔也学学上海话啦,不行的啦?”
“侬在学试试!”李婶气的不行,同样放下菜篮子,双手叉腰,怒视着对方。
“试试又咋的啦。”
“侬在试试!”
“试试又咋的啦。”
见两个婶子又在这拌嘴,霍耀文内心轻笑了一声,面上却是依旧保持着暖人的微笑,看了一眼手上非常普通且磨损严重的一块机械手表,见已经11点多了,家里饭差不多做好,便张口道:“李婶,张婶,我先回家吃住家饭了,老母在家等我。”
旁边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的王婶,在听到霍耀文说要回家的话,连连点头道:“去吧,去吧,我也要赶紧回家做饭给孩子们吃了,对了阿文啊,王婶买了新鲜的海带和排骨,你等会可一定要记得来吃哦。”
“好的王婶。”霍耀文没有拒绝,笑着点头应了下来,他知道王婶说的不是客套话,最起码自个身边还有一个明仔,如果是客套话的话,一定也会对明仔讲的,不至于只跟自己讲。
对于霍耀文的特殊待遇,明仔早就习惯了,毕竟谁让耀文哥从小到大不仅聪明长的还十分的英俊,特别是戴上眼镜以后,文质彬彬的散发出一股读书人特有的气质。
随即,霍耀文领着矗在旁边许久的明仔一块回了自家的公屋,王婶见状自是紧跟了上去,生怕被李婶和张婶发现。
而李婶和张婶两,就在这路口争吵了好一会儿,直到日头越来越热,这才反应过来时间不早了,看到周围霍耀文等人都走光了,也是各自骂骂咧咧的提起菜篮子各回各家去了。
邻里之间的争吵,在慈云屋邨是很常见的事情,毕竟这里汇聚了天南海北,数以万计的不同地区不同风俗不同方言的人,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难免会发生矛盾。
现在还算是好了点,过去的话,特别是在五十年代来港大潮的时候,那才叫一个乱。几乎所有人都是跟自家村或者一个地区的人交流生活和工作,一旦和人发生了争吵,争执的最凶的时候,都是拉上全家、邻居甚至是同村同乡同地的人一块,一旦没谈拢,搞的不好就是一场大混战。
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霍耀文从记忆里就记得大约在十年前,他才十一岁,刚搬进屋邨的时候,自己现在所住的八号公屋,跟隔壁九号公屋的人因为楼道之间摆放杂物的事情发生了争执。
好家伙,一整个八号公屋的人全都齐上阵,跟九号公屋的人一块,聚在屋邨的广场上,差点酿成了一场大乱斗。最终是在刚成立没多久的慈云山屋邨管理协会的协调下,才算是避免了一场刚搬新屋就见血的大事件。
也是自这件事开始,慈云山屋邨现在五十多号的公屋,全都被分开管理,避免在发生跟这次事件一样的情况。
第3章
人小鬼大
“阿文回来了!”
“耀文哥我有个题目不会,你能教教我吗?”
“耀文啊,学校的事情弄的怎么样了?”
“阿文,听你老豆讲,你今天去应聘香港大学的老师了?”
从踏入楼道往上走,一路上霍耀文可谓是风光的很,凡是看到他的人,基本上都会下意识的打个招呼,嘘寒问暖关切一下。
这让后世除了漏水问题交流争吵一下外,基本上不会跟邻居聊天的霍耀文,感受到了一丝什么叫做远亲不如近邻。
对于这些正在楼道做饭的阿公阿婆、阿婶阿叔、小弟小妹的热情招呼和问候,霍耀文也都很是礼貌的一一回应,偶尔还停驻交流一下。
等来到了公屋七层,明仔道:“耀文哥我回家吃饭了。”
“嗯,今天麻烦你帮我跑一趟了。”霍耀文拍了拍明仔的肩膀,早上实在是有些赶不及,不仅要去理发,还要去一趟眼镜店拿订制的一副没有度数的眼镜,所以只能拜托这个自小跟在屁股后面转悠的小明同学。
明仔憨憨道:“那里的话耀文哥,我长这么大都还没去过大学呢!!更别提是香港大学了,虽然没有进去,但也看到了大学门牌。”
霍耀文一摆手说:“赶紧回去吧,我也回家吃饭了。”
“那我走了耀文哥。”明仔挥挥手,转身往七层楼道内走去,他家在这层楼的最里面。
望着明仔离开,霍耀文也是直接朝着楼上走去。
霍耀文的家住在八号公屋第八层,跟明仔算是上下楼的邻居,因为都是一个从地区出来的,所以两家人的关系比较亲密。再加上霍耀文可以说是慈云山屋邨唯一考上香港大学的高材生,明仔的便衣老豆陈大彪也希望儿子跟着霍耀文后面学好。
香港的公屋很有特色和特点,特别是50年代末期修建的第一批公屋,基本上都是呈U字形,这种形状的住宅楼有两个好处;这第一嘛自然就是能够住下更多的人,第二的话就是这种户型建造起来的难度不是很高,进度也非常的快,这也是为什么U字形建筑特别适用于这种政府帮忙修建起来的廉价公屋。
一层楼基本上最少能够住二十多户人家,每户人家的实际面积不到250尺,也就是25平米左右。别以为25平米就很多,在后世也只是一个房间的面积而已,在公屋是全家老小一起住!
家里人口多的,基本上都要打地铺,或者干脆就是没有客厅,吃住什么的就是敞开着来。霍耀文家里有五口人,老豆老母,阿嫲(奶奶)和细妹。以前父母住在一间房间,阿嫲和细妹住一个房间,至于霍耀文的话自从上了中小以后都是在客厅打地铺,考上了香港大学后就在学校住,而细妹则也是上了拔萃女书院,在学校里住,平日也就是周末回家小住一下。
这不,学校放假,细妹也回家住了。所以霍耀文重生过来到现在,差不多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都是在客厅打地铺睡的,要是上辈子这么睡地板第二天起来肯定浑身难受。但现在就不同了,年轻活力的身体,以及也不知是不是重生带来的金手指,连带着这具身体500多度的重度近视也完全没有了,身体更是倍棒!
上了公屋第八层,霍耀文第一眼就看到老母和阿嫲在家门口搭建起来的小灶上炒菜,笑盈盈的走过去道:“阿母!”
这突然的一喊,倒是让霍母李艺萍吓了一跳,见是自己最宝贝的崽,拍了拍胸口,没好气的白了一眼道:“吓我一跳你这孩子!走路也不带出声的。”
霍耀文笑着道:“阿母你在炒菜那听得到我走路的声音啊。”
“耀文回来了。”旁边的阿嫲把洗好的一盘菜端了过来,看着日渐高大越来越文质彬彬的霍耀文,满脸的欢喜道:“耀文啊,学校的事情怎么样了?”
“霍耀文点点头道:“嗯,算是应聘上了,下个月学校开学就去带新生。”
“哈哈……”一听儿子成功应聘上了香港大学的老师,霍母李艺萍笑不拢嘴道:“我就说我仔一定可以的,不就是一个香港大学吗?我看就算是去香港中文大学都没得问题!”
一听到香港中文大学,霍耀文眉头一挑,实际上他重生过来的时候,在整理好原主记忆后,也是想过是不是可以去更好的学校应聘一下的。但结合原主的能力,以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是放弃了去中文大学应聘。
这次霍耀文能够应聘上香港大学文学院的哲学课讲师,除了他自身在学校的努力和掌握的扎实知识外,更多的是上一位张老师的推荐起了作用。
这个时候的香港大学哲学课并没有单独的划分出一个系,而是作为选修课的形式,依附在文学系下面,算的上是可有可无课目。毕竟哲学这东西,说的好听点是讲述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感概,同时缔造一个乐观的精神世界;讲的难听一点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幻想,没有多大实际的意义。
但哲学能够有它存在的意义,自然是有道理的,而且霍耀文在接收了原主记忆后,倒是对哲学多了几分兴趣。特别是在霍耀文他重生一世的情况下,哲学或许是多了几分不寻常的含义。
“耀文好样的,比你阿公强多了!”阿嫲也高兴的很,家里出了大学老师,这走出去不仅能够羡慕死街坊邻居,家里的情况往后一定也会好的多。
面对阿嫲的夸奖,霍耀文咧嘴笑了笑,看了一眼旁边屋内的情况,见只有细妹正坐在客厅吃饭的小餐桌上写写画画,不由好奇的问道:“老豆呢?”
“你老豆还没回来呢!自己仔这么大的喜事都不提早回家的。”一提霍父,李艺萍就一肚子的气,早上出门前就打了招呼,中午要早点回家早点回家,这儿子都回来了,他倒好居然还没回来!
“好了阿母,老豆可能比较忙吧,这最近马上要开学了,书店里的生意肯定很忙。”为了转移霍母的视野,霍耀文凑到锅前看了一眼里面的红烧肉,说道:“阿母,肉要糊了。”
“哎呦。”李艺萍闻言,立马低下头翻炒起锅里的红烧肉。
“耀文你先进屋歇息一下,这天热,看你浑身都湿透了。”阿嫲拉着霍耀文的手,催促他进屋吹风扇,这会儿是饭点,过道一路上的邻居都是在煮饭做菜,香是香,但凑到一块炒菜,这温度难免会上升。
“行,那我先进去了阿嫲。”
霍耀文点点头,转身走进了屋内。
细妹霍婷婷听到动静,连忙回头看去,见是霍耀文,立马扑在了餐桌上,试图遮挡着什么,讪讪笑的回头道:“阿哥你回来了。”
霍耀文看都没看细妹遮盖的东西,下意识的就问道:“又在画公仔书啊?”
“呵呵,是啊阿哥,这不放假了吗?闲着也是闲着,画点小人书玩玩。”细妹霍婷婷摸了摸后脑勺道。
霍耀文也没在意妹妹画的小人书,直接当着面脱下背后已经湿漉漉的衬衫,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渍,刚想着把衬衫丢到衣篮里的时候,就看到妹妹红着脸,羞涩的看着自己。
还没等霍耀文说话,就听霍婷婷羞涩的说道:“阿哥我已经长大了。”
“死丫头!也不知道整天这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让你少看点亦舒和琼瑶的书非不听。”霍耀文笑着走过去点了一下细妹的额头。
霍婷婷立马双手捂着额头,眨巴着大眼睛委屈的很,“好痛的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