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523

“总经理,可能是我找的翻译人员没有翻译好。”看老板皱眉,姚文杰连忙把责任都推到了自己和翻译员的身上,绝对不会说是老板写的不好,毕竟将小故事成册出版的主意是他提出来的。
“算了,本来就没指望它能畅销。《教育曙光》报纸弄得怎么样了?”
霍耀文将书和报表扔到了桌上,像这种鸡汤文如果卖到美国,实际上要比放在英国出版好,因为美国政府这两年都在向全世界提倡美国梦,而他霍耀文曾经又是美国梦的代表人物,出了这本鸡汤文,销量绝对可观。
姚文杰擦了擦额头的汗渍,说道:“已经帮他们搭建好了雏形,调过去几个编辑和文员,审稿方面教工会的人自己来,至于报纸则是都从我们印刷厂印刷,报亭也帮忙联系了。”
“别指望在报亭能卖出多少,你晚点通知傅正,让他联系各个中小学甚至是大学,将《教育曙光》报纸推广到学校去,顺带着也能打打广告,提升知名度的同时,也好让全港教师看到有一家专门从事教育给教师们看的报纸。”
“我知道了老板。”
“就这样吧,我先回去了,公司有什么事再通知我。”
霍耀文从老板椅上起身,伸了个懒腰,正准备回去的时候,只听办公室内的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
扫了眼电话,他没有搭理,毕竟这是姚文杰的办公室。
姚文杰看老板没有要接的意思,连忙上前接起电话:“喂,我是姚文杰。”
“什么!”
刚打开门准备出去的霍耀文,陡然听到姚文杰的一声惊呼,好奇地回头看去,只见姚文杰已经挂了电话,一边匆匆的拿起衣架上的衣服,一边跟他说:“不好了老板,伍老的儿子打来电话,说伍老刚送医院,医生方才下了病危通知书。”
“什么?!”
霍耀文眉头大皱。
...
第331章
为良友奋斗一生
英国最北部的城市因弗内斯,这里有着海洋性气候,但却是英国所有城市中冬季最寒冷的,温度可以降至-17.8。因为它靠近北极圈,不仅常年处于极寒气候,也有着全英国所有城市里最长的夏季,温度在某些日子可以达到29。
三月,在别的城市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可是在因弗内斯此刻依旧被冰冷的寒风席卷,遍地都是白茫茫一片的大雪,这座小城市仿佛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雪城。
艾萨克·安德森是一名伦敦日报的记者,这次来因弗内斯主要是拍摄一下这里的雪景,好带回伦敦给那些正在喝着下午茶,享受美好时光的伦敦人一个可供谈资的新闻。
“呼,这里可真够冷的。”
走在大街上,安德森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要不是为了工作,他才不会来到这么冷的地方。
拍摄了几张被大雪覆盖的建筑,安德森终于是受不了寒冷,准备回酒店温暖的房间休息了。很快,等他到了酒店楼下,注意到不远处有一家书店,心想自己还要在这里带上个把星期,买本书看看也不错。
十几分钟后,只听“咔嚓”一声,酒店房间的门被打开。
安德森拿着新买的书走了进去,感受到屋内的温暖,随手将外套扔在了床上,自己则是坐在房间里那个很小的办公桌边。
“权力的游戏!希望不要辜负我的期望才好。”
看着封面上的文字和图画,安德森挑了挑眉毛,这本书早在上个月就已经再伦敦宣传了,只是等他到了因弗内斯都没有出版,没想到今天居然书店有货了。
“在权力的游戏中,你不当赢家,就只有死路一条,没有中间地带。夏末将逝,凛冬将至,群狼在夜晚嚎叫……”
序言很短却非常的精彩,安德森心里忍不住叫了声好。
“托尔金,我的天,居然是托尔金先生亲自写的前言,看样子这本书应该很不错,否则也得不到托尔金先生如此的夸赞!”
作为英国人,托尔金的大名几乎人尽皆知,安德森自然也不例外。
见这位大作家都极力推荐,安德森也是耐着心思开始慢慢的读了起来。
寒冬的夜晚来的总是很早,下午四点多,天就已经暗淡一片,最后一抹余晖也西下了。
漆黑的夜晚,城市的灯光照亮了一片,仿佛是寒冷的雪地之中,有那么一团汹涌的火焰,带给人们希望和光明。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晚上八点多,外面呼啸的寒风,如凄惨的哀嚎,是如此的让人惊恐与畏惧。
《权力的游戏》一个魔幻的大陆,一个权力与欲望交错的世界,人与人之间充满了背叛、邪恶、贪念……宫廷斗争、疆场厮杀、游历冒险和魔法抗衡,宛如一个真实的第二世界,那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那一个个充满悬念的剧情,让安德森沉浸在了这本书中。
“哦,我的天,这个故事太棒了!”
一直到安德森看的肚饿,他才回过神来发现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忍不住狠狠的握紧拳头,夸赞这本书是如此的精彩。
为了能够一夜看完,他匆匆的出了门,在附近开设的一家24小时便利店中,购买了一点熟食,就又赶忙跑回酒店内,一边吃着食物,一边看起书来。
到上午六点多,他才总算是彻夜通读。
双眼布满血丝的安德森,不仅没有疲惫,反而感觉精神抖擞,拿起花了两百英镑购买的名牌钢笔,在信纸上写起了这本书的评价,洋洋洒洒一篇千字文章很快就完成了。
写完之后,安德森又立马找来酒店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把这封信邮寄到英国的伦敦时报。
安德森浑然不知的是,此刻《权游》在英国伦敦早已掀起了巨大的轰动,作为一部足以比肩《魔戒》的奇幻大作,又有托尔金亲笔写的前言,首周销量就已经突破了十万册。
泰晤士出版公司的总编,早就笑的牙都要掉了。
……
另一边,港岛圣保禄医院的抢救室外,霍耀文和姚文杰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张承颐看到人来了,起身说道:“耀文你来了!”
基金会距离医院比较近,接到信息他第一时间就赶了过来。
“老师。”
霍耀文点了点头,转身看向走过来的伍家中问道:“怎么回事?伍老身体最近不是一直挺好的吗?怎么突然送医院,还下了病危通知书。”
伍连德可以说是霍耀文最早的得力帮手了,不仅帮他将港大出版社打理的紧紧有条,更是凭借他早年的诸多人脉,给他引荐推荐了不少香港出版公司和写稿的作家文人,关系自然颇为深厚。
伍家中懊恼不已:“都是我的错,保姆出门买菜,我在书房里忙着处理《良友》的公事,谁曾想父亲他居然自个下床倒水,还摔了一跤。”
“好了,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医生怎么说的?”
伍家中梗塞道:“医生说家父本就中风,这一摔,直接脑溢血了,还在里面抢救,只是…恐怕……”
“唉……”
听到这话,张承颐深深的叹了口气。
“咔嚓”
抢救室的灯光熄灭,一个穿着手术服的医生走了出来,一下子所有人都围了上去,只见医生摘下口罩,面色疲惫之中带着一丝哀色,说道:“不好意思各位,我们尽力了。”
噩耗袭来,伍家中直接瘫坐在了地上。
霍耀文此刻的脸色也不是很好,面色铁青,他万万没想到伍老就这么走了。
一旁的张承颐踉跄了几步,在霍耀文的搀扶下,总算是站稳了脚跟,只见他满脸的悲色,神情多有哀伤。伍连德作为他二三十年的老友,今日尽然就这么天人永隔了,悲痛充斥着他的心头。
当噩耗传出,与伍连德关系不错的朋友,或者打过交道的人,纷纷在报纸上发表悼文。
而经历三次停刊,两次复刊的《良友》画报,终于在1972年3月12日第三次复刊了。
复刊的第一期杂志封面人物,就是修复过的伍连德早年个人相片,照片上加厚加粗的字体,赫然写道:《中国画报之父伍连德,一生都在为良友奋斗》
...
第332章
三周破百万
徐訏在自己创办的《笔端》杂志半月刊上,写道:“1926年2月25日,我在京城读书,一位上海的朋友邮寄给我人生第一本《良友》画报,也是出版的第一期,9开本24页。
当时的封面人物,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尚无籍籍名、往后红极一时的电影演员胡蝶的半身照,她手上拿着一束鲜花,下题“胡蝶恋花图”,封头印着两个美术体大字“良友”。
陈年旧事,仿佛就在眼前,至今都还记忆犹新。
三次停刊,两次复刊,《良友》画报成立至今多有坎坷,前不久我曾听闻《良友》准备第三次复刊,当时我的心情是非常高兴的,心想终于有能够买到《良友》画报。但昨日从朋友口中得知,伍连德先生已经于3月2日在圣保禄医院不幸病逝,悲从心起,一时竟无法言语。
年轻的朋友可能很难明白《良友》在那个年代所带来的轰动,如果硬要做个比较的话,以当时出版行业最发达的美国来说,他们当年创办的第一本《生活》画报,落后我们中国《良友》画报整整两年。
伍连德先生创办的《良友》画报,成立几十年,遍销海内外,不仅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多有赞美。可谓开创了中国之先河,更是傲立于世界。”
……
除了徐訏在《笔端》杂志上发表了悼念伍连德的文章,香港南来文人、诗人和作家,纷纷以各自的渠道,在报纸上缅怀这位曾经开创中国画报先河的画报之父。
复刊后的第一期《良友》画报,无数知晓这本画报,或者不知晓的人,闻风购买,也因此大卖了五万多册。
画报卖的多,自然是好事,可因伍连德的去世,诸多名人的悼文和挽联所带来的虚高销量,看起来总有那么一点凄凉和可笑。
霍耀文帮忙处理完伍老的丧事后,本来是想让伍家中在家里多休息一段时间,好缓解一下失去至亲父亲的悲痛,但被伍家中给委婉拒绝了,他说《良友》是其父亲生前最宝贵的东西,现今复刊自然要做到最好,才不枉父辈付出的那么多的努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