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523

不一会儿的功夫,小宝和小虎就牵着盖着红头盖的新娘子出来了。
外面看热闹的人全都朝后退了一步,让两个小家伙引导新娘子上车。
差不多只过了几分钟,新娘子就摸着车门钻了进去,上车后,新娘子在怀里摸出了两个红包,递给了小宝和小虎。
“出发吧。”
霍震霆扫视了一眼周围,见人全出来了,也是一挥手,准备带着新娘前往文华酒店。
众人上车走后,霍耀文与安娜一块牵着小宝和小虎的手,上了自己开来的车。
“妈妈你看是红包!”
小宝似乎觉得自己刚刚完成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兴奋的举着新娘子发给她的大红包,开心的在霍耀文的面前挥舞着。
“乖,小宝最厉害了。”
安娜笑着摸了摸女儿的脑袋,又瞥了眼同样很高兴的小虎,这才朝着前座开车的霍耀文道:“亲爱的,这回接亲怎么这么快啊?之前秀秀结婚的的时候,不是还有一些小游戏吗?”
“可能是因为时间不够了吧。”
霍耀文想了想,没说什么男女方家庭条件相差悬殊之类的话。
“哦,是这样啊。”
安娜恍惚的应了一声,她还是不太懂这边的婚礼习俗,只以为是结婚的时间快到了。
前往酒店的路上,霍耀文一边开车一边与老婆闲聊,突然想到之前在霍官泰家里聊得话题,看了眼后视镜问道:“对了安娜,你有你表哥唐纳的联系方式吗?”
“唐纳?”安娜愣了几秒,想了想点头说:“有是有,你要找他?我可以把联系方式给你,或者我帮你联系一下他。”
“先不急着联系……”霍耀文想了想,又改口道:“你在家有时间的话,就跟唐纳联系联系,可能要不了多久,我这边会有一个合作项目找他。”
安娜也没多问是什么合作,笑着答应道:“我知道了,刚好我也很长时间没跟他们聊天了,买点礼物送给他们。”
……
时间一晃,就到了晚上。
霍官泰长子霍震霆结婚,自然是件大事,毕竟结婚的人是往后霍氏集团的继承人,不光是处于某种目的,反正今天的婚礼是来了港岛大部分有钱有势的人。
比当初霍耀文回港办酒席更为盛大!
这也很正常,那时候霍耀文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位有才华的作家,哪像如今执掌和记黄埔、又有寰宇集团这样庞大的传媒帝国。
这场盛大的婚礼,在第二天经过报纸的报道,一下子轰动了整个香港!
这场婚礼的盛况是空前的,几乎可与王室婚礼相媲美,不提千万彩礼和两百万的酒席,光报纸上写的参加婚宴的宾客名单,一目望去没有一个是大众不熟知的。
如此盛大空前的婚礼,被记者们冠以“世纪婚礼”之称。
而嫁入豪门的港姐朱玲玲,也迅速的成为全港年轻女孩羡慕的对象,无数年轻女孩们看到报纸上那千万彩礼,奢华的珠宝首饰,内心深处无不是嘶吼“我要当港姐!”
各个都幻想着自己成为港姐后也能够嫁入豪门。
至此导致来年香港小姐选美比赛,报名参赛的人数一下子翻了好几倍,几乎香港三四层适龄的女孩全都跑来报名了,让邵六叔嘴巴都笑歪了。
...
第603章
回乡热潮
霍震霆大婚后的一阵时间里,基本上报纸杂志还是这场“世纪婚礼”为噱头,编造一些故事来博取读者的眼球,这其中又以八卦《华字日报》的震惊体最为引人瞩目。
那位风衣男可以说是《华字日报》的老员工了,他不仅是名狗仔,也是一位出色的撰稿人,把他收到的一些内幕消息,加以夸张化,将港姐朱玲玲与霍家大少拍拖的故事,给写成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财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短短几天在销量上一下子压了《东方日报》一筹。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倒也没什么,可偏偏有好几家新成立的报社,全都模仿《华字日报》的风格,专门报道一些夸张化的新闻来吸人眼球。
香港市场本来就不大,有一个《华字日报》就够了,一下子多出了好几个,抢了不少《东方日报》的销量份额。
这也让李道光气的不行,要是别的报社他肯定会想办法回击的,只可惜带头的《华字日报》同样是属于寰宇报业的产业。
没办法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找上了霍耀文,希望能让老板管一管《华字日报》,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否则的话,一家好好的报纸就沦为了小道新闻的宣泄口。
客厅内。
说到气愤之处,李道光皱眉怒斥道:“董事长,现在香港多了好多家八卦报纸和周刊,他们不去正经采访追踪新闻,反而是躲在家里请几个撰稿人专门写些名人富商的小道传闻,再这也下去,他们的存在不仅会扰乱整个香港报界,也会抢走我们报纸的销量。”
“李总编别生气,喝口茶先。”霍耀文端着茶壶给他的茶杯里添了点茶水。
“谢谢董事长。”
李道光拿起小茶杯一口饮尽。
看他喝了茶,似乎有点消气的意思,霍耀文这才说道:“李总编,我知道你的想法,也很明白。但这种情况管不了的,只要不涉及真人真名,按法治来说是言论自由,他们写这些八卦新闻,大都是弄化名,取证上就很困难。”
李道光说:“这个我晓得,我的意思是联合香港报社协会对这些报纸周刊施压!”
“没用的,哪怕协会愿意出面施压,人家也不可能同意不继续这样写的。”
霍耀文很清楚八卦周刊和报纸的赚钱能力,因为《华字日报》就是这样一家报纸,去年光各种各样的广告费就赚了上千万,哪怕他舍得不要了,可别人不可能舍弃的。
而且现在不光是正规的报纸周刊搞这些八卦新闻,还有很多没有经营权的黑报,黑周刊在外面泛滥,他们取的标题写的文章内容,不仅又咸又湿,还在里面印制了一些火爆女郎的图片。
“那总不能任由这些人搞乱报纸行业吧。”
刚说完,李道光就察觉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解释道:“董事长,我的意思是说,这些人写的文章内容大都是杜撰出来的,根本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行了李总编,我明白你的意思。”
霍耀文制止了想要继续解释的李道光,《华字日报》虽然偏向八卦,但并非全是八卦,只是在新闻内容之中延伸出了许多的猜想罢了,不似那些八卦报纸和周刊,基本上就是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李道光迟疑道:“那……难道就这样了?”
“虽然管不了也杜绝不了,但报纸毕竟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出版物,所以在报道的新闻上还是要负一定社会责任的。”
说到这里,霍耀文想了片刻,整理了下思绪说:“不如这样吧,你出面联系一些报社总编,再通报给报社协会,确定报纸行业的正规性,杜绝一切虚假新闻。当然,在周刊杂志方面,就适当的放松一点。”
在另外一个时空,80年代早期,香港发生了一件大事,某家小报为了销量,借助政治上因素,来故意捏造一些虚假的新闻,导致整个港岛陷入了一种恐慌,许多小富小贵的人家纷纷变卖资产跑国外去了。
后来要不是设计师说了句“舞照跳,马照跑”“五十年不变”,恐怕会造成更大的坏影响。
所以自那时候开始,政府就对新闻报纸强加了管理,严谨杜绝一些虚假新闻的存在,而这也导致了后来八卦新闻多是刊登在周刊杂志上面。
“这样也好。”李道光想了想,周刊杂志反正不归他管,只要《东方日报》销量不减少就行。
看时间差不多了,李道光起身说道:“董事长,那我就不打扰你了,我回去后就会立刻联系一些报社,同协会的人一同商量这件事情。”
“嗯,去吧,要是有什么问题,直接找公司的张经理。”
“好的董事长。”
……
片刻。
霍耀文送李道光出了门,回到沙发边,拿起了之前没看完的报纸继续看了下去。
这张报纸是《大公报》今天上午发行的,上面最醒目的标题就是:“内地已正式通过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同时开通了广州海关的封锁,将与1979年1月1日正式实行。”
改革开放正式开始,也可以回乡探亲了!
“叮铃铃……”
忽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
霍耀文坐到电话机边,接起话筒道:“喂,边个?”
“耀文,是阿嫲。”
电话那头的阿嫲很是激动地说道:“刚刚你老豆看报纸,说广州海关解封了?”
“嗯,我也看到了阿嫲,刚准备打电话给您,您就打来了。”
“那……那是不是代表我们可以回去了?你老豆说新闻上好像是讲允许回乡探亲的。”
“对,是可以回去了。明年一月一号正式解封海关。”
“太好了太好了,总算是可以回去了。”
阿嫲一听孙子都说是真的,整个人很是兴奋,都有点语无伦次的感觉。
“妈你别太激动了,这是好事情你怎么还哭了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