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523

看张承颐说的如此认真,伍连德反倒有些犹豫,沉吟了一会儿,担忧的说道:“出版公司的流程工作我是很熟悉,可以说从审稿、排版到印刷,我几乎都能干,可我也毕竟离开这行那么多年,现今香港的变化又那么大,还真不一定能干的好。”
“这个你不用担心。”张承颐想起当日霍耀文所说的话,也是道:“你只需管理好出版社里的员工就好,日常的审稿宣发那些事情,自是有专人去弄。”
闻言,伍连德倒是明白了张承颐话里的意思,无非就是请自己出山,是管理报社员工,掌控大方向,而非是精细到了解下面的每一步。思虑了片刻,想了想,他道:“我之前可没听你说有这么个学生?是边个?”
“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学生,他现在跟香港大学合作,成立了香港大学出版社。”
“香港大学出版社?不是倒闭了吗?”伍连德诧异道。
“是,但现在准备重办了。”
伍连德笑了笑:“如果是跟香港大学合作的话,那倒是轻松不少,很多事情都能借助香港大学的名义去弄。只不过你这学生该不会跟之前一样,还是想着印刷一些教材或者学术吧?那可搵不到什么钱,迟早也会跟之前那样,破产的。”
“这我就不知道了,你知我对出版社这行本就不是很懂,不过我这学生倒是个作家,写了几本畅销的书,想来应该会出版这些书吧。”
“哦?畅销的书?是什么书?”
“一本叫《鬼吹灯》,另外一本叫《甜蜜蜜》是鸳鸯蝴蝶派的书。”
“鬼吹灯?这我知啊,我也经常看。”
伍连德没想到张承颐的学生居然就是写这本书的人:“你这学生叫咩名?”
“霍耀文。”
......
薄扶林道以东,临近般咸道,在工务司署和牛奶公司周希年共同出资下的薄扶林新路上,一辆有些破旧的货车载着十几号人,跟在前面一辆宾士车上。
“老豆你还会开车啊?”
坐在后座的霍耀文有些诧异老豆霍成才居然会开车!!
还在今天弄来了一辆可以说是二手的不能再二手的旧宾士,早先打火都用了好几分钟,真怕这辆车半路上抛锚了。
“我十八岁的时候就会开车了!”霍成才透过后视镜瞥了一眼霍耀文,对他的一惊一乍很是不满:“你老豆我开车的时候都没你呢,还问我会开车?”
“呵呵……”
看老豆不高兴,霍耀文讪讪笑了笑,他的确是没看过霍成才开过车,不过想到早年霍家在中山也是富裕人家,会开车似乎也不稀奇,不过看着车内有些破旧的椅子,问道:“老豆这车你是从那弄到的?这也太破了一点吧!”
“旧车就是这样的,能代步就行了,管什么里面破不破的。”霍成才随意的说道:“我同你姑父每天为了你的事到处跑,坐的士划不来,坐巴士车又要等,想着干脆买一辆旧车,而且也不贵,只要两千三百。”
“两千三?别半路抛锚,我们要走回去了。”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张志德跟着道:“这车质量还可以,我跟你父亲试了一下,基本上没多大的毛病,不过引擎是有点老了,不能久开过热,否则容易熄火。”
“...”
不能久开的车,买来干嘛??
这话也只是放在霍耀文的心里面,却也没当面说出来,回身看了一眼紧跟在后面工程队的货车,“这些人是不是要暂时住在厂里?”
霍成才点头:“嗯,薄扶林道这边荒凉的很,开车要好久才能到,你不是赶工吗?索性安排他们在工厂里住下。”
“是要赶工。”霍耀文抓着前排座椅,直起身子道:“最近聘请的那批员工,不工作也要给钱,我总感觉有些亏,姑父你说能不能先开工印刷?”
“开工?”
“是啊,之前不是话好印刷我写的那本书吗?”
张志德思虑说:“开工是没问题,人员机械都已经准备好。你那本书只需要校对好,然后让编辑审读一下就能安排版工排版,之后直接送去印刷就行了。只是现在工厂要翻修,你那里有地方开工?”
“等会到了地方,问问工程队的人,能不能先起一堵墙,把印刷机和相关搬过去,白天翻修,晚上开工!”
第98章
旅行日志
英国伦敦,查令十字街附近的一处高档公寓内。
“叮咚”
此时门铃声响起,正在厨房内制作早餐的安娜-伊莎贝尔,听到动静,擦了擦有些湿润的双手,快步走出去打开了房门。
见来人是好友莉莉丝,安娜喜笑颜开,一把抱住对方,亲吻了她的脸颊:“莉莉丝好久没见。”
“是啊,差不多有三个多月了。”莉莉丝回亲了一口安娜,随即就感觉到她的皮肤似乎比之前要光滑了不少,不由惊愕的问道:“你的皮肤好像比在伦敦的时候要好了不少。”
“是啊。你知道的,伦敦这里的天气实在是太糟糕了。”安娜一边说一边拉着莉莉丝的手进了屋。
“那看样子你在香港待的不错,皮肤都好了很多。”
莉莉丝顺手把门给关上,跟着到了屋内,扫了一眼厨房内正在烹饪的东西,好奇的问道:“你在煮什么?”
“我在做起司三明治,你要尝一尝吗?”安娜笑了笑。
“好啊,刚好我肚子有些饿了。”
“那行,你在客厅坐一会儿,我马上就弄好了。”
看着走进厨房的安娜,莉莉丝点点头,这间房子以前她经常来,所以也不是很好奇,直接坐到了沙发边,打开电视机,调到了BBC电视台。
正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莉莉丝的目光忽然被桌上的一叠写满字的纸给吸引,拿起来看了一眼,不是哲学论文,似乎是小说?
“安娜,我能看你桌上放的这个吗?”
“什么?”
“我说我可以看你桌上放的这一叠小说吗?”
“可以。”
得到答复以后,莉莉丝这才回过头把目光放在了手中的稿纸上,书名《1999-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一本科幻小说?
“冰冷、黑暗、寂静的宇宙,是那么的让人着迷让人无法直视,那无边无际穷尽人类一生都无法探知到的奥秘,始终促使着人类不断地进步,不断的探索,希望获得更多来自宇宙中的信息。
宇宙的无边无际,带给人类的除了震撼心灵以外,更多的是疑惑...
疑惑与宇宙如此之大,人类和地球是否是宇宙之中的唯一智慧生命,在地球之外,是否拥有更多的智慧生命?
从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乔尔丹诺·布鲁诺,到近代著名的费米悖论,人类从未中断过对宇宙,对外星文明,对外星生命的探索和求知。
1969年10月7日,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这艘标志着人类探索宇宙探索未知生命的无人外太阳系探测器,开始了它漫长而又枯燥的太空之旅。
旅行日志:
1979年3月,旅行者1号在宇宙中航行了6.3亿公里,在地球相距木星最近的时候,成功的近距离“拜访”木星,看到了木星背阳面的极光。
1980年11月,近距离“探访”土星,发回万余张彩色照片。
1985年10月,旅行者1号向银河系中心方向前进。
1989年7月,旅行者1号首次中断了联系,2个月后,再次重新链接地球信号。
1995年1月,旅行者1号成功抵达了太阳系边缘的“过渡区”,也就是说,它将很快进入星际空间了。
1998年8月,旅行者1号再次中断联系长达七个月的时间。
1999年1月1日的那一天,nasa航空局的人再次链接上了旅行者1号。
这一次重新链接,却带给人类、带给地球无尽的悲痛与痛苦,一张近乎看不清颜色的照片传回地球以后,人类陷入了兴奋、恐惧、和震撼……”
厨房内,安娜端着两个盘子,上面各自放了一个起司三明治,放回客厅的桌上后,瞥了一眼还在那看稿子的莉莉丝,张口喊道:“莉莉丝,我们可以吃三明治了!”
“啊?好的。”
莉莉丝听到声音,猛地抬头看了一眼,这才起身走到餐桌边,举着手上的一叠稿子朝着走进厨房的安娜问道:“这是你写的?”
“不,是我在香港认识的一个朋友。”安娜从厨房里拿了两个杯子出来,又打开冰箱看了一眼,抬头问道:“你要喝牛奶还是橙汁?”
“橙汁吧。”莉莉丝选了一个后再次问道:“中国人写的?”
“嗯,怎么了?”安娜将倒好的橙汁递给莉莉丝。
“谢谢。”莉莉丝接过橙汁道了一句谢,喝了一小口放下杯子说:“写的很不错,虽然我没看完,但只前面几章就能猜到这应该是本不错的科幻小说,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中国人都不知道科幻是什么,但看来是我狭隘了。”
“如果你去一趟香港就会发现,哪里其实跟伦敦没什么区别,反而空气和环境比伦敦好的太多,而且埃文他的确挺有才华的。”安娜笑了笑,这本书她早就看完了,不得不说写的的确很棒,特别是文中所提到的“黑暗森林法则”,初看的时候令她震撼不已。
在她看来这不光光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幻小说,其中对宇宙哲学的疑惑和质问写的是淋漓尽致,特别是在文章末尾处,人类接收到了来自半人马星系阿尔法文明的信号时,有另外一个疑似爱好和平的星系文明发出了“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这三个电波,至此书在这里结尾。
安娜不清楚这书的后续会是怎样去写,但她很期待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人类到底是相信那个发出“不要回答”电波的未知文明,还是那个跟人类联系上的来自半人马座星系的阿尔法文明。
“他?埃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