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穿越的流浪星球(校对)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457

  行星发动机周围的战况让乔律暂时松了一口气,果然即使是先驱文明的怪兽大军,也无法撼动这座巨大的超级要塞。
  甚至就连顶部的光棱塔都还没有用上,这些怪兽就已经攻不进去了。
  “把我放到那栋建筑的停机坪上。”乔律对运载直升机的飞行员下令道。
  “你是认真的吗?空中还有一头怪兽呢!”
  诚如飞行员所说,高空中还有一头六级怪兽拉顿在行星发动机周围盘旋着,仿佛在寻找着这座超级要塞的弱点。
  无数高射炮和旋转机炮在锁定着它疯狂开火,但都被拉顿的地热铠甲给抵挡了下来,只是不断地从上面打落出几块岩石碎片,远远无法达到击穿的程度。
  另一头六级怪兽基多拉则是直奔火山口而去,看来先驱文明也已经意识到强攻行星发动机要塞是何等不明智的行为,干脆就先让基多拉去完成地球上的环境改造。
  基多拉也张开了翅膀,有如一头巨龙腾空而起,径直飞向了夏威夷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准备一头栽进火山口,完全先驱文明赋予它的使命。
  在它灵敏的花式飞行动作之下,行星发动机上的巨炮变得十分难以锁定目标,几次开炮都被基多拉灵巧地闪避过去。
  不过与此同时,远征军司令张哲忠也终于等到了他翘首以盼的报告:
  “长官,电磁脉冲干扰已排除,我们的主武器可以使用了!”
  “很好,启动光棱塔,准备进行发射!”
  之前一直被隐藏在行星发动机内部的光棱塔逐渐从发动机顶部冒出,为这座上万米高的巨型建筑又再增加了一千米的高度。
  流浪地球远征军的大杀器,终于要展现出真正的威力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光棱塔的威力
  原本就高耸入云的行星发动机,在顶部的光棱塔伸出后,就更加是直上云霄,只能看见云层间光棱塔那模糊的形状。
  随后光棱塔顶部六块巨大的棱镜开始缓慢旋转起来,每一块棱镜都开始散发出刺眼的蓝光,宛如一座巨大的灯塔,瞬间照亮了整个夏威夷岛。
  行星发动机内部,一车车的大石块全部倒进那闪着幽幽红光的进料口中,依靠重核聚变技术将其转换为能量,为发动机顶部的光棱塔进行供能。
  在整整一座行星发动机的核聚变反应舱供能之下,光棱塔迅速积聚了原本相当于150亿吨推力的能量,并将其集中到其中一块棱镜上,对准了基多拉所在的基拉韦厄火山的方向。
  庞大的能量几乎要从棱镜内部溢出,毕竟这股能量要是完全释放出来,可就是一道长达上万公里的等离子光柱,能够突破大气层直接进入到宇宙中。
  把原本用来作为太空防御力量的地球大炮改造成如今的地面防御武器,这杀伤力绝对是有所溢出了。
  但也正是流浪地球的行事风格。
  “发射!”
  随着张哲忠的一声令下,一道蓝色的能量光束从行星发动机光棱塔上迸射出来,伴随着棱镜的旋转横扫向了基拉韦厄火山上的六级怪兽基多拉。
  这道能量光束直接射穿了整座火山,甚至是整个夏威夷岛,一路向下深入海底,也许甚至射穿了地壳直达地幔。
  被这道光棱塔射线所击中的基多拉根本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整个身躯都几乎被光束所彻底淹没,只留下三个多头蛇般的头颅还能伸出光束以外。
  然后它就真的只剩下三个脑袋了。
  基多拉整个身躯在光棱塔射线的轰击下瞬间消失不见,就像是被这股庞大的能量给分解成了原子和电子,已经不是肉眼能够观测得到的对象。
  能量光束在击中了基多拉后仍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横扫向了所有试图爬上基拉韦厄火山的怪兽,一视同仁地把它们全部干掉。
  反正在这座行星发动机光棱塔面前,什么六级怪兽、五级怪兽、四级怪兽都是一发干掉,可谓是众生平等,名副其实的“上帝的喷灯”。
  在一口气扫平了几十头怪兽之后,行星发动机光棱塔所射出的能量光束方才缓缓熄灭,接着这件超级武器所造成的破坏,方才一口气展现出来!
  只听一阵山崩地裂般的巨响,刚刚被能量光束扫过的基拉韦厄火山突然一歪,随后整座山头开始沿着刚才激光射线划过的切口,轰鸣着向下滑落下来!
  由于行星发动机光棱塔的地势要比基拉韦厄火山还要高,因此这道能量光束是斜向上接近垂直着扫下来的。
  于是所造成的结果便是,整座基拉韦厄火山就如同一块蛋糕般一分为二,其中包含山顶的那一块沿着切口开始逐渐滑落下来!
  炙热的岩浆在切口处汹涌的冒出,这下可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熔岩蛋糕了,整座基拉韦厄火山都沿着这道切口被一分为二,岩浆就像是它的血液一样喷涌而出。
  然而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随着基拉韦厄火山被整个一分为二,带有着半截火山的那一部分夏威夷岛也被分离了出来。
  整个夏威夷岛的一角就被这道行星发动机光棱塔的激光射线给切了下来,随后也如同火山一样开始滑落。
  夏威夷岛直接被这道能量光束给削掉了五分之一的面积,这一部分岛屿便连同着上面的半座火山以及所有试图爬上火山口的怪兽尸体,一起往海底沉没下去。
  岩浆触碰到海水冒出滚滚浓烟,同时发出激烈的滋滋声,让这宛如梦境般的状况多少显得真实了一些。
  整座基拉韦厄火山乃至整个夏威夷岛的切面都整齐地露了出来,确实就像是一块被切开的熔岩蛋糕,还在不断地向外冒着岩浆。
  “这是不是做的过分了一点?”
  乔律在高空中看着这如此惊人的一幕,不由得有点怀疑这件超级武器的威力是否做得太过头了。
  一发激光直接削平了整座火山,还切掉了五分之一的夏威夷岛,这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件地面防御武器该有的破坏力啊!
  就连乔律这个知情者都对行星发动机光棱塔的威力感到如此惊讶,和他一起来的其他环太平洋世界本土居民所感受到的震撼可就更加难以形容。
  人类的武器真能做到这种地步?
  现在他们可都搞不清楚,到底是哪一边对地球的破坏更大一些了。
  尽管行星发动机光棱塔的威力确实做得有些过头了一点,但它对怪兽的杀伤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仅仅是一发能量光束,便让包括六级怪兽基多拉在内的数十头怪兽眨眼间灰飞烟灭,除了基多拉还能留下三个脑袋以外,其它四级和五级怪兽都是直接化成了光,连一丝存在的痕迹都没有留下。
  在看到行星发动机光棱塔那恐怖的威力,以及基多拉的下场之后,另一头六级怪兽拉顿马上掉头就跑,再也没有刚才席卷行星发动机停机坪时的威风。
  看来六级怪兽对先驱文明来说也不是可以随意消耗的对象了,在发现情况不对后,他们便马上命令拉顿撤退,只留下一堆四五级怪兽以及大量的小型共生体继续冲击行星发动机以求断后。
  在识时务这方面,他们可还做得不错。
  然而这都是毫无意义的行为,位于一万两千多米高空中的行星发动机光棱塔射程足足有上百公里,以拉顿的速度根本无法在下一发能量光束充能完成前脱离射程。
  于是在它差不多飞到另一座岛屿上空时,又一发能量光束从后方追上来,直接笼罩住了半空中拉顿的身影,把它彻底淹没在强烈的蓝光当中。
  地热铠甲再也无法保护它在如此可怕的火力下存活下来,拉顿那庞大的身躯也在能量光束的轰击中被无情地湮灭,只留下巨大的双翼留存下来,坠落到下方的岛屿上。
  这就是行星发动机光棱塔的巨大威力!
第二百五十七章
全人类之力
  随着基多拉与拉顿两头六级怪兽被相继消灭,这场战争也终于进入到了收尾阶段。
  剩下的怪兽也在光棱塔的扫射下,或是800毫米巨炮的轰击下被彻底消灭。数以亿计的小型共生体在发起一波又一波死亡冲锋之后,纵有极为庞大的数量也总归被逐渐消耗殆尽。
  在行星发送机这座超级要塞的庇护之下,流浪地球远征军几乎没有付出什么代价,便把这次袭来的几百头怪兽悉数歼灭,只有一部分小型共生体躲进了夏威夷岛上的热带雨林当中,极其短暂地逃过一劫。
  然而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共生体,就是因为这种生物必须依赖怪兽才能生存,一旦没有能够与之共生的怪兽,这些小型共生体即使躲起来也很快就会死去。
  就算它们集中起来作最后一搏,也无法对行星发动机要塞构成任何威胁。
  先驱文明的这次进攻,无疑是已经宣告失败。
  乔律本来还想着是不是需要自己过来帮忙的,没想到暴风赤红才刚刚来到夏威夷岛的上空,战斗就已经差不多结束了。
  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与上万米高的行星发动机相比,有如一座摩天大楼那么高的机甲猎人也显得微不足道,就算及时赶到投入战场也掀起不了多大波澜。
  这才是真正倾全人类之力建造的超级工程该有的威力!
  相比之下,环太平洋位面的机甲猎人计划简直就像是在过家家,根本没有体现出丝毫全人类团结一致该有的魄力。
  归根到底,他们就不是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是少数资本家主持下的一场闹剧而已。
  就连事先知情的乔律都对行星发动机要塞的威力感到如此惊讶,来自泛太平洋防卫军团的其他人,就更是被吓得合不拢嘴了。
  潘特考斯特在指挥室的屏幕上看到了这一切,如果不是确认了这是暴风赤红实时传回来的画面,他都要怀疑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是不是电影特效。
  数十米高的机甲猎人在他心中已经是人类建造出最大的战争机器了,然而如今摆在他面前的,却是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巨型要塞!
  而且这可不是徒有高度的花架子,一发就能削平整个山头的行星发动机光棱塔,便足以推翻对这座要塞战斗力的所有质疑。
  他们的机甲猎人根本就连上去吃一发光棱塔射线的资格都没有,光是行星发动机上多如毫毛的800毫米巨炮,就足以把任何一台机甲猎人在数十公里外轰成一堆破铜烂铁了。
  不过最让他难以置信,还是行星发动机这样的建筑存在本身。
  要知道环太平洋世界里的人类,以目前技术能够制造的最高建筑也就千米出头(王国塔,在建),最大的单体建筑长宽也就400米乘以500米(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最大的钢铁结构建筑采用了5.2万吨钢材(北京新机场航站楼)……
  但这一切与行星发动机这种高度一万一千米,直径超过30公里,重量达到亿吨级的巨型建筑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这比公园里的小游艇相较于福特级航空母舰的差距还要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4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