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穿越的流浪星球(校对)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57

  等到这批毒蝎攻击机打完了导弹,准备回去进行补给的时候,他才微微一笑道:
  “很好,我们可以上了。”
  随后他便一马当先,骑着魅影飞龙冲向了RDA的空军部队。
第三十三章
流浪地球的反击
  看着乔律这时候才率领着纳威人的翼龙骑士气势汹汹地冲上来,夸奇上校不禁感到大惑不解。
  “他们的地面主力都被我们给炸光了,空军部队还上来送死干什么?”
  心生疑惑的他赶紧跑到旗舰的观测室,对里面的观测员问道:“卫星显示我们炸死了他们多少人了?”
  观测员声音颤抖着说道:“长官……你自己看吧。”
  夸奇上校一看卫星监测图示,在他们进行轰炸之前,那个丛林阵地里面布满了表示生命迹象的黄点,但在他们轰炸之后,那里的黄点却依然密密麻麻,一点看不出来刚刚遭受了毁灭性打击的样子。
  “这怎么可能!?”
  夸奇上校赶紧看向已经化作一片火海的阵地,从他们轰炸的火力密度来看,地表上根本不可能还有任何生物能够得以幸存。
  难道是卫星监测出错了?那里根本一个人都没有?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便打消了他的疑惑,更准确来说是把他的疑惑转化成了恐惧。
  只见已经化作一片焦土的阵地上,一个个地下坑道的舱门被打开,从里面钻出大量身穿动力外骨骼的流浪地球士兵来。
  很显然,抵御住这次地毯式轰炸的答案就是坑道,利用潘多拉的大地作为掩体,在这场疯狂的密集火力打击下保留住了有生力量。
  虽然看上去这是一种原始而又简单的办法,但看到这一幕的夸奇上校却几近发狂。
  “他们是怎么在这么短时间内挖出这些坑道的?这种东西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怎么可能挖得出来!”
  是的,他看到是一个完善到令人发指的坑道阵地,这种东西要是能在一个星期内挖出来,那他们RDA早就把潘多拉给挖空了,哪用得着在这里慢慢开矿。
  然而没有人告诉他,他面对的是一个35亿人全部住在地下城里面的民族。
  你问流浪地球上的人为什么这么会挖地道?你干嘛不问问鱼为什么会游泳呢?
  在这致命的判断失误下,夸奇上校进行了一次几乎毫无意义的地毯式轰炸。
  他自以为消灭了对方的地面主力,实际上只是花光了自己空军的弹药而已。
  当看到流浪地球的部队源源不断地从坑道里面涌出来的时候,夸奇上校明白自己是完全上了对方的当了。
  他赶紧下令道:“全体返航,补给弹药回来继续轰炸!”
  然而此时乔律率领的翼龙骑士部队已经扑了上来,和打光了空对地导弹的RDA空军缠斗在了一起。
  这就是纳威人能够起到的最大作用,利用高机动性的伊卡兰翼龙骑士缠住敌人的空军,为地面上的流浪地球部队争取到短暂的制空权,一举拿下地狱之门军事基地。
  之前乔律对他们所有的训练都是为了这一天,只要RDA的空军没办法为地面提供火力支援,那么流浪地球的部队就能长驱直入地狱之门了!
  “拉住他们!”
  乔律让魅影飞龙抓住一架毒蝎攻击机的尾翼,像抡锤子一样把它抡向了另一辆毒蝎攻击机,两架毒蝎在空中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如同鸡蛋一般被撞了个粉碎。
  其他纳威人骑着的伊卡兰翼龙没有像魅影翼龙那么庞大的力量,但他们也能凭借更高的机动性,三五成群地抓住一架毒蝎攻击机,合力弄垮一辆直升机。
  但说到底他们最大目的并不是在于能击毁多少辆毒蝎,只需要凭借高机动性将敌人缠住就可以了。
  大部分时候他们都是操控着翼龙和毒蝎攻击机玩你追我跑的游戏,一旦你不追了又会回过头来骚扰你。
  敌进我退,敌退我扰,这就是乔律教导他们的最关键战术。
  真正具备有效杀伤手段的其实只有乔律一个人,不仅仅是因为那能把直升机当玩具扔的魅影飞龙,还有他手上那把威力巨大的球闪步枪。
  “你无法抵挡大自然的力量!球状闪电算是吧,大概。”
  乔律说着扣下了球闪步枪的扳机,顿时一股强大的电流汇聚在他手中的枪管上,并迅速形成了一个球体。
  在一声震耳的爆音中,一个发着蓝光的雷球带着死亡的飓风呼啸着飞向一架毒蝎攻击机。
  球状闪电在接触到毒蝎机舱外壳的瞬间便扩散开来,化作耀眼的电光包裹住了整架直升机。
  强大的电流在机舱上不断流动着,伴随着轻微的噼啪声,钢铁遭到融化,血肉也被烧焦。
  这一发球状闪电就直接摧毁了一架毒蝎攻击机,而只需要等待几秒钟的充能,乔律便又能准备好下一发球状闪电了。
  超导矿石制成的超导电池还可以支撑几十发球状闪电的射击,在这之前乔律可以好好屠杀这群RDA空军部队了。
  在乔律在上面大发神威地消灭着RDA的空军部队时,地面上的流浪地球军队也开始向地狱之门发起了攻击。
  他们并没有如夸奇上校所想的那样一窝蜂地全部冲上来,而是保持着由三人组成战斗小组,三个战斗小组组成步兵班,三个步兵班组成一个战斗群,以散兵线队形展开阵列发起进攻。
  这套步兵战术在流浪地球本就十分成熟,动力外骨骼的应用又为这样的班组突击作战行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例如战斗小组中的火力手可以配备上单兵加特林旋转机枪,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能向敌人倾泻出恐怖的枪林弹雨,为队友提供有力的火力支援。
  狙击手配备的也是大口径的反器材狙击步枪,不但可以精准地点射敌人士兵,就连AMP机甲驾驶舱防弹玻璃也挡不住其一发穿甲弹,完全不敢忽视这名狙击手的存在。
  最后一名投弹手在动力外骨骼的帮助下真正拥有了麒麟臂般的力量,能把各种碎片手雷、烟雾弹、闪光弹直接扔进人群当中,严重扰乱敌方阵型,打得RDA士兵苦不堪言。
  在这样的兵力配置下,哪怕冲上来的只有个位数的敌人,RDA也不得不进行全面火力压制,以免自己的阵型被彻底打乱。
  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密集火力大部分时候都在打空气,完全没有对抗人海战术时那割草般的快感,更多的是一种有力使不出的憋屈,对着躲在掩体后面的敌人白白浪费弹药。
  不得不说这就是双方单兵作战素质的差距,流浪地球这边的士兵即使一个人面对敌方十个人的火力,也能从容不迫的执行战术甚至发起冲锋,看似备受压制实则有条不紊。
  而RDA这边则必须保持好阵型来维持士气,一旦阵型被打乱就无法阻止逃兵的出现。
  他们只是拿钱办事的雇佣军,怎么可能真心为RDA卖命?一旦进入到各自为战的状况,他们就马上作鸟兽散了。
  因此哪怕人数与火力都占据着绝对优势,RDA却依然在流浪地球部队精湛的步兵战术配合下被渐渐蚕食掉外围防守阵地。
  当反应过来时,他们已经退守到了地狱之门军事基地的内围,再退一步就连机场都要拱手让人了。
  RDA雇佣军们这才不得不组成一条紧密战线,守住他们唯一的回家之路。
  这一刻在他们的脑海中除了后悔已经什么都不剩下了,为什么自己要面对一直如何可怕的军队?
  这些人根本不是什么难民,而是一支精锐到无以复加的百战之师啊!
  诞生于流浪地球上那冰封千里的雪原与寒意刺骨的冰窟中铮铮铁骨的军队,不是RDA这些用钱收买来的雇佣军团可以比拟的!
第三十四章
骑龙上舰老司机
  在逼迫RDA的地面部队退守地狱之门内围之后,流浪地球部队的总攻击也随之正式打响了。
  一辆武装采矿车直接撞破了军事基地的围栏,车顶上的20毫米机关炮向着四周扫射开来,密集的子弹风暴顿时席卷了一片RDA士兵。
  一架AMP机甲还打算负隅顽抗,结果另一辆武装采矿车也冲了进来,径直就向他全速给撞了过去。
  超过五十吨重的钢铁巨兽冲撞起来可比潘多拉上的斑牛雷兽什么的恐怖多了,这架AMP机甲就像一块烂布一样被撞飞了出去,在地上摩擦了十几米才停了下来。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RDA阵线的各个薄弱部分,作为RDA地面部落中流砥柱的AMP机甲顿时面临着更大的威胁,一不小心就会被武装采矿车的20毫米机关炮打出筛子,要是被直接撞上后果就更加凄惨不堪了。
  流浪地球军的进攻遵循着一点两面原则,以武装采矿车为“点”,集中优势兵力撕开敌方阵线,再以三三制配合的步兵为“面”,展开包围圈牵制敌方火力为点的突击提供机会。
  长期与潘多拉星球上各种野生动物为对手的RDA雇佣军何曾见识过如此精湛的战术配合,组成的紧密战线很快就被流浪地球军所瓦解。
  不是他们的武器装备不给力,而是战术素养实在是与流浪地球差太多。RDA这边最高军衔的也就是一个夸奇上校了,而流浪地球这边光参谋团就是各种少将中将,可见指挥体系上双方就已经相差太远。
  眼见地面上已经呈现出一边倒的局势,飞龙攻击舰上夸奇上校开始慌了,一旦机场被敌人所占领,那他们这些空军也就无家可归了。
  他不断地下令让毒蝎攻击机回去支援地面部队,然后由乔律率领的翼龙骑士部队依然在与他们纠缠不休,让RDA的空军始终脱不开身来。
  眼下唯一可以调度的,就只剩下他所乘坐的旗舰飞龙攻击舰了。这座庞大的空中堡垒不是区区伊卡兰翼龙就能拦截得了的,普通的翼龙骑士甚至根本就不敢靠近,否则就会被它不计其数地武器打成蜂窝。
  目前整个空中战场就是靠这艘飞龙攻击舰在支撑着,如果不是必须小心避让着这座空中堡垒,乔律所做可就不仅仅是缠住敌方空军这么简单了。
  乔律也尝试着向这艘旗舰发起进攻,只可惜面对这么一艘武装到牙齿的旗舰,即使是魅影飞龙也不敢贸然接近。
  每当乔律想要靠近的时候,招呼他的都是好几门30毫米航炮与高压速射炮的密集火力打击,不得不赶紧拉开距离进行闪避。
  这玩意横在空中简直就像是刺猬一样,能够阻止任何生物靠近那片区域,所以空中的战局发展得远没有地面顺利,直到现在还是僵持的局面。
  在乔律尝试接近了一次之后,他马上就被这艘强大的旗舰给盯上了,飞龙攻击舰上装载的四百多枚不同用途的导弹依次向他发射过来,这也是RDA空军仅剩的导弹弹药了。
  以这些导弹的威力,只需要中那么一发就足以送乔律上天,因此夸奇上校最初的战略便是擒贼先擒王,把旗舰所有的火力都招呼向了乔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